部分常用中药材(配图片)_第1页
部分常用中药材(配图片)_第2页
部分常用中药材(配图片)_第3页
部分常用中药材(配图片)_第4页
部分常用中药材(配图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3/13部分常用中药材配图片茯苓别名:茯菟、茯灵、茯蕶、伏苓、伏菟、松腴、绛晨伏胎、云苓、茯兔、松薯、松木薯、松苓。性味:甘、淡,平。 归经:归心经、肺经、脾经、肾经。 功能:利水药;渗湿利尿药。主治:用于水湿证,如小便不利,水肿,停饮,等等,为利水渗湿的要药,因药性平和,利水不易伤正气,故可用于湿热、寒湿症,根据湿的寒、热性质不同,配伍有关药物应用。用于脾虚证。脾虚体倦,食少,大便溏烂者,可与其它药同用。用于心悸、失眠等症,取其宁心安神的功效。桂枝,为樟科常绿乔木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主产于广西、XX及XX等地。春、夏季剪下嫩枝,晒干或阴干,切成薄片或小段用。性味归经辛、甘,温。归心、肺、

2、膀胱经发汗力较弱。 功效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功能主治: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 ,助阳化气,散寒止痛。黄芪黄芪,别称: 棉芪,黄耆,独椹,蜀脂,百本,百药棉等。性味归经:性味:甘,微温。 归经:归肺、脾、肝、肾经。功效主治:黄芪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黄芪益气补中,生用固表托疮。附子性味归经: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功能: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

3、痛。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 主治:用于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泻厥逆,肢冷脉微,心腹冷痛,冷痢,脚气水肿,风寒湿痹,阳痿,宫冷,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阴疽疮疡以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麦冬又名沿阶草、书带草、麦门冬,为百合科沿阶草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须根较粗壮,根的顶端或中部常膨大成为纺锤状肉质小块。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阳作仁原创麦冬花叶图册功能与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五味子,俗称山花椒、秤砣子、药五味子、面藤、五梅子等,唐等新修本草载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故有五味子之名。五味子五味子

4、虽五味俱全,但以酸咸为主,其性虽温,但非温燥可比。长于收敛肺气而滋肾水,所以有敛肺气、滋肾阴、涩精止泻、生津敛汗、等作用。适用于肺虚久咳,心衰气短,肾虚精滑,自汗盗汗,津枯口渴,久泻不止等症。凡肺肾亏虚,精气耗散或气津两伤而无实邪者,皆可应用。芍药,别称: 将离、离草、婪尾春、余容、犁食、没骨花、黑牵夷、红药等。芍药分白芍和赤芍。白芍的功效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应用于肝血亏虚,月经不调肝脾不和,胸胁脘腹疼痛,四肢挛急疼痛肝阳上亢,头痛眩晕。用法用量:煎服,515g;大剂量1530g。赤芍跟白芍是截然不同的,赤芍属于清热药其功效为:清热凉血,散淤止痛。应用于,温毒发斑,血热吐衄;目赤

5、肿痛,痈肿疮疡;肝郁胁痛,经闭痛经,跌打损伤等。元参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玄参的根,主产于XX、XX、XX等地。别名:元参、浙玄参、黑参、乌元参。味苦咸。性微寒。无毒。正禀北方水气。兼得春阳之和以生。可升可降。阴也。恶黄 、干姜、茴香、山萸。反藜芦。勿犯铜铁。 主治:主腹中寒热积聚。女子产乳余疾。补肾气。令人明目。通用凉血滋阴,泻火解毒,发烧烦渴,自汗盗汗,便秘,吐血鼻血,咽喉炎,肺结核。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用量915g。牡蛎ml别名:蛎蛤、左顾牡蛎、牡蛤、海蛎子壳、海蛎子皮、左壳、海蛎子、蛎黄、生蚝、鲜蚵、蚝仔、古贲b。咸,

6、微寒。归肝、胆、肾经。 平肝息风药;养阴药。 煅牡蛎:收敛固涩除酸的作用强,治疗胃疼、胃酸等。 生牡蛎:上收下敛,治疗头晕、便稀。有收敛、镇静、解毒、镇痛的作用;牡蛎的酸性提取物在活体中对脊髓灰质炎病毒抑制作用,使感染的鼠死亡率降低。薄荷别称: 野薄荷、夜息香味性辛、凉、微甘、无毒。成分全草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份为薄荷醇、薄荷酮、樟烯、柠檬烯等。功用发汗解表、清暑化浊、辟秽气、清头目。半夏,别称:地文、守田、羊眼半夏、蝎子草、麻芋果、三步跳、和姑。主要成品生半夏: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用时捣碎。有毒,多外用,以消肿止痛为主。 清半夏:白矾浸泡或煮或腌制。消除了辛辣刺喉的副作用,降低了

7、毒性,以燥湿化痰为主。类圆形或肾形厚片,直径618mm,表面乳白色,周边黄棕色,中间隐现黄白色筋脉点。气微辣涩。 姜半夏:姜矾煮或腌制或蒸制,或姜炒。温中化痰,降逆止呕为主。形如清半夏,薄片,表面有光泽,透明,片面灰黄色或淡黄色,角质样,质脆。微有辣味,微具姜气。 法半夏:石灰制半夏。治寒痰、湿痰为主,同时具有调脾和胃的作用。形如生半夏,内外皆呈黄色或淡黄白色,粉性足,质松脆,气微,味淡。 竹沥半夏:半夏或法半夏,竹沥拌透阴干。温燥大减,适于胃热呕吐,肺热痰黄稠粘,痰热内闭中风不语。药性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紫苏叶,别名:苏叶 性味:辛,

8、微温,无毒 归经: 脾经、肺经二经。 功能主治发表,散寒,理气,和营。治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头痛无汗,气喘,胸腹胀满,呕恶腹泻,咽中梗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并能解鱼蟹毒,痈疮蛇毒辣。贝母,性味:川贝母苦、甘,微寒。归经:肺经、心经。主治:热痰咳嗽、外感咳嗽、阴虚咳嗽、痰少咽燥、咯痰黄稠、肺痈、乳痈、痈疮肿毒、瘰疬等症。桃仁,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种子。67月果实成热时采摘,除去果肉及核壳,取出种子,晒干。放阴凉干燥处,防虫蛀、走油。性味 苦、甘,平。归经 归心、肝、大肠经。功能主治 活血祛瘀,润肠通便。用于经闭,痛经,癓瘕痞块,跌扑损伤,肠燥便秘。丹皮,别名牡丹根皮、丹皮、丹根。性味:

9、辛苦;凉;微寒归经:心;肝;肾;肺经功能主治:清热;活血散瘀。主温热病热入血分;发斑;吐衄;热泪盈眶病菌后期热伏阴分发热;阴虚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热痹何首乌,有生首乌与制首乌之分,直接切片入药为生首乌,用黑豆煮汁拌蒸后晒干入药为制首乌。生首乌甘,苦,性平。归心,肝,大肠经。 制首乌甘,涩,微温。归肝,肾经。首乌二者的功用有所不同:生首乌功能解毒、消痈、润肠通便,常用于治疗瘰疬疮痈、风疹瘙痒、肠燥便秘;制首乌功能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用于血虚萎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久疟体虚等。人参,由于根部肥大,形若纺锤,常有分叉,全貌颇似

10、人的头、手、足和四肢,故而称为人参。古代人参的雅称为黄精、地精、神草。人参被人们称为百草之王,别称: 黄参、血参、人衔、鬼盖、神草、土精、地精、海腴、皱面还丹。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微苦,微温。归脾、肺经、心经。 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主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症。甘草,别名:美草、密甘、密草、国老、粉草、甜草、甜根子、棒草。药材性状: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具显著的纵皱纹、沟纹、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质坚实,断面略显纤维性,黄白色,粉

11、性,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有的有裂隙。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具体用处:甘草是临床最常应用的药品。生甘草能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调和诸药性;炙甘草能补脾益气。泽泻,别名:水泻、芒芋、鹄泻,泽芝、及泻,天鹅蛋、天秃,禹孙。药材性味:味甘;淡;性寒。归经:归肾;膀胱经功能主治:利水渗湿;泄热通淋。主小便不利;热淋涩痛;水肿胀满;泄泻;痰饮眩晕;遗精。泽泻:长于利水渗湿,泄热,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淋浊涩痛,遗精,脚膝痿软;炒泽泻,偏于和脾渗湿,用于痰饮,泻痢,头目眩晕。泽泻、茯苓、猪苓三者均能渗水利湿而利尿消肿,常三者同用;然泽泻性寒,能泄热,清相火;茯苓则能益心脾,安心神;而

12、猪苓,只能渗湿利尿。续随子,别名:千金子、千两金、菩萨豆、拒冬、联步。气味:辛温、有毒。主治:1、小便不通。2、水肿。用续随子一两,去壳,研细,压去油,再研细,分作七付,每治一人有一付。男子有酒下,女子用荆芥汤下。五更现服,不久,腹泻,但天大亮后泻自停。可另服厚朴汤补身体,习盐、醋一在昊,病即不复发。3、症块。用续随子三十枚、腻粉二钱、青黛炒一钱,共研为末加糯米饭和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服一丸,打破,以大枣一枚烧熟,去皮核后,和药一起嚼烂,冷茶送下。半夜后泻出积聚恶物即见药效。4、蛇咬伤。用续随子仁七粒、重台六分,捣烂,筛过,制成散剂,酒送服一匙,另用唾液调药末涂伤处。地黄,别称:生地,怀庆地黄

13、。中药名:鲜地黄、干地黄、熟地黄。 鲜地黄 植物的新鲜块根 味甘;苦;性寒 清热凉血;生津润燥干地黄 植物的干燥块根 味甘;苦;微寒 滋阴清热;凉血补血熟地黄 植物的块根经加工蒸晒而成 味甘;性温 补血滋润;益精填髓猪苓,别称:地乌桃、猪茯苓、猪灵芝、猳猪矢、豕槖。性味甘淡,平。归经入脾、肾、膀胱经。功用主治利尿渗湿。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脚气,泄泻,淋、浊,带下。纲目:开腠理,治淋、肿、脚气,白浊、带下,妊娠子淋,小便不利。山茱萸,别名山萸肉、药枣、枣皮、蜀酸枣、肉枣、薯枣、鸡足、实枣、萸肉、药枣、天木籽、山芋肉、实枣儿。性味归经:酸、涩,微温。归肝、肾经。功能主治:功用补益肝肾,收敛固涩

14、固精缩尿止带止崩 止汗 此外还有生津止渴 。用于,腰膝酸痛 头晕耳鸣,健忘 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月经不调,大汗虚脱 。内热消渴。砂仁,别称:缩沙蜜、缩砂仁、阳春砂、春砂仁、蜜砂仁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归脾经、胃经、肾经。 功能: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 主治: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柴胡,别称:地熏、茈胡、山菜、茹草、柴草。性味:性微寒、味苦、辛、归经:归肝经、胆经。 功能:疏散退热,升阳舒肝。 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浮萍,别名:水萍、水花、浮萍、藻、萍子草、小萍子、浮萍草、水

15、藓、水帘、九子萍、田萍。功效分类:解表药;清热解毒药。归经:归肺经;膀胱经。性味:味辛;性寒。功效: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尿消肿。主治:风热感冒、麻疹不透、风疹瘙痒、水肿、癃闭、疮癣、丹毒、烫伤。细辛,别名:小辛、细草、少辛、细条、绿须姜、独叶草、辽细辛、金盆草、万病草、卧龙丹、铃铛花、四两麻、玉香丝。 功效分类:温里药;利水药;开窍药。 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通窍。 归经:肺经、肾经、心经、肝经、胆经、脾经。 主治:风寒表证;头痛,牙痛;风湿痹痛;痰饮咳喘;鼻塞;鼻渊;口疮。葶苈tng l,别名:丁苈、大室、大适、狗荠,播娘蒿,野芥菜、南葶苈子。药性苦、辛,大寒。归肺、膀胱经。

16、功效泻肺平喘,利水消肿。应用1痰涎壅盛,喘息不得平卧。本品苦降辛散,性寒清热,专泻肺中水饮及痰火而平喘咳。常佐大枣以缓其性,如葶苈大枣泻肺汤金匮要略。还常配苏子、桑白皮、杏仁等共用。2水肿,悬饮,胸腹积水,小便不利。本品泄肺气之壅闭而通调水道,利水消肿。治腹水肿满属湿热蕴阻者,配防己、椒目、大黄,即已椒苈黄丸金匮要略;治结胸、胸水,腹水肿满,配杏仁、大黄、芒硝,即大陷胸丸伤寒论。桔梗,别称:包袱花、铃铛花、僧帽花,六角荷、梗草、白药。药性味苦、辛,性微温。入肺经。功效:宣肺、祛痰、利咽、排脓、利五脏、补气血、补五劳、养气。 主治: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口舌生疮、目赤

17、肿痛、小便癃闭。巴豆,处方用名巴豆,巴豆霜,巴霜,焦巴豆。性味辛,热,有大毒。归经入胃、大肠经。功用主治泻寒积,通关窍,逐痰,行水,杀虫。治冷积凝滞,胸腹胀满急痛,血瘕,痰癖,泻痢,水肿,外用治喉风,喉痹,恶疮疥癣。1.峻下冷结:适用于冷结便秘,腹满刺痛;或小儿乳食积滞,痰多惊悸。 2.攻痰逐水:可治水肿胀满,二便不通之症;寒食结胸,痰涎壅盛,胸膈滞闷,肢冷汗出者;以及痰迷清窍,精神错乱。 3.用治痈肿脓成不溃,本品有蚀疮排脓之功。花椒,又称青花椒、狗椒、蜀椒、红椒、红花椒、大红袍。而XX省、XX省地区特产的一种花椒又叫麻椒。性味归经:味辛,性温。有小毒。归脾、胃、肾经。 功能主治:温中止痛,

18、杀虫止痒。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虫积腹痛,蛔虫症;外治湿疹瘙痒。诃子,别名:别名诃黎勒、大金果、麻来、诃梨、诃黎、香柴、微毛诃子、随风子。药性:苦、酸、涩、平,归肺、大肠经;功效: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利咽开音。应用:是治久泻久痢之常用药,也能敛肺下气止咳,清肺利咽开音,为治失音之要药。可单用,最好随证配伍。用法:止泻宜煨用,止咳开音宜生用。要注意凡外有表邪、内有积热者忌用大枣,又名红枣、干枣、枣子。自古以来就被列为五果桃、李、梅、杏、枣之一。性味归经:果:甘,温。归脾、胃经。 树皮:苦、涩,温。 根:甘,温。功能主治:果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 树皮:消炎

19、,止血,止泻。用于气管炎,肠炎,痢疾,崩漏;外用治外伤出血。 根:行气,活血,调经。用于月经不调,红崩,白带。乌梅,别名酸梅、黄仔、合汉梅、干枝梅、梅实、熏梅、桔梅肉、梅、春梅。性味酸、涩,平。 归经归肝、脾、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用于肺虚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呕吐;钩虫病。肉苁蓉,别名大芸、寸芸、苁蓉、查干告亚蒙语。性味: 归经甘、咸,温。归肾、大肠经。功能主治: 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用于阳痿,不孕,腰膝酸软,筋骨无力,肠燥便秘。肉蔻,别名 肉果、玉果、迦拘勒、肉豆蔻、顶头肉等。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脾;胃;大肠经。功效主

20、治温中涩肠;行气消食。用于虚泻;冷痢;脘腹胀痛;食少呕吐;宿食不消。白朮,别称: 桴蓟,于术,冬白术,淅术,杨桴,吴术,片术,山蓟、杨枹蓟、山芥、天蓟、山姜、乞力伽、山精、山连、冬白术、白大寿 沙邑条根、枹杨、枹蓟于术、冬术、浙术、种术、白茱、 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升麻,别称:龙眼根、窟窿牙根。性味归经辛、微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用于风热头痛,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阳毒发斑;脱肛,子宫脱垂。黄柏,别名黄檗、元柏、檗木、檗皮。性

21、味归经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 用法用量 3 12g ;外用适量。 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清虚热。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茵陈蒿,性味:苦辛,凉。归经:入肝、脾、膀胱经。功用主治:清热利湿。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风痒疮疥。甘遂,别名猫儿眼西北、化骨丹、甘泽、肿手花、萱根子 。性味归经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功能主治泻水逐饮,消肿散结。用于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喘咳,二便不利,消肿散结:外用可治痈肿疮疡。白芥子,别名:辣菜子性味辛,热。归经得配本草:入手太阴

22、经。功能: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 主治:用于寒痰喘咳,胸胁胀痛,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疼痛,痰湿流注,阴疽肿毒。麻黄,别名龙沙、狗骨、卑相、卑盐 。处方名麻黄,策敦木。性味与归经 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功效 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知母,别 名连母、水须、穿地龙。药 性苦、甘,寒。归肺、胃、肾经。 功 效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石膏,石膏是单斜晶系矿物,主要化学成分是硫酸钙CaSO4。药物功效解肌清热,除烦止渴、清热解毒、泻火。 主治治热病壮热不退,心烦神昏,谵语发狂,口渴咽干,肺热喘急,中暑自汗,胃火头痛、牙痛,热毒壅盛,发斑发疹,口舌生疮。煅敷生肌敛疮。外治痈疽疮疡,溃不收口

23、,汤火烫伤。 性味归经 辛、甘,大寒。枳实,别名鹅眼枳实。性味归经苦;辛;寒。归脾;胃;肝;心经。功效主治积滞内停;痞满胀痛;大便秘结;泻痢后重;结胸;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麻仁,大麻种子的仁。气味 甘平无毒。入手阳明足太阳之药。主治 润五脏。利大肠风热结燥及热淋。其阳明病。汗多。胃热。便难。三者皆属于燥。 用之可以通润。脾苦急。食甘以缓之。麻仁之甘。以缓脾润燥。芒硝,别名硫酸钠。性味与归经:咸、苦,寒。归胃经;肺经;脾经;肾经;小肠经;三焦经;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用于实热便秘,大便燥结,积滞腹痛,肠痈肿痛;外治乳痈,痔疮肿痛。芒硝适应症:1.用于便秘、肠内异

24、常发酵,亦可与驱虫剂并用;与活性炭合用,可治疗食物或药物中毒。2.用于阻塞性黄疸及慢性胆囊炎。3.用于惊厥、子痫、尿毒症、破伤风、高血压脑病及急性肾性高血压危象等。4.也用于发作频繁而其他治疗效果不好的心绞痛病人,对伴有高血压的病人效果较好。5.外用热敷,消炎去肿。砂仁,别称: 缩沙蜜、缩砂仁、阳春砂、春砂仁、蜜砂仁。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归脾经、胃经、肾经。 功能: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 主治: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大黄,别称:将军、黄良、火参、肤如、蜀大黄、牛舌大黄、锦纹、生军、川军。性味:苦,寒。 归经:胃经;大肠经;肝经;脾经 科属

25、分类:蓼科 功效: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 主治:实热便秘;热结胸痞;湿热泻痢;黄疸;淋病;水肿腹满;小便不利;目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胃热呕吐;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蓄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症瘕积聚;跌打损伤;热毒痈疡;丹毒;烫伤。栝蒌,栝蒌根 味甘、微苦,徽寒,入手太阴肺经。清肺生津,止渴润燥,舒痉病之挛急,解渴家之淋癃。清肺之药,最为上品,又有通达凝瘀,清利湿热之长。其诸主治,下乳什,通月水,医吹奶,疗乳痈,治黄疽,消囊肿,行扑损瘀血,理疮疡肿痛。栝蒌, 我們常写为瓜蒌.它与大贝母、蒲公英二味, 均为临床治疗急性乳腺炎的必用药.故有瓜蒌、大贝、奶浆草, 治疗奶疮

26、三件宝之說.的确, 言之不谬.但三者的功用并不相同, 大体上是:蒲公英: 散结, 解热毒, 排乳汁, 发汗.大贝母: 通乳, 抑制化脓, 排脓, 消肿.全瓜萎: 开郁解结, 舒肝气, 清胃热, 荡涤痰浊.把三味药的作用合并起未, 确是针对性特强的治疗急性乳腺炎之良药.栝蒌药力作用的重点, 在於皮和仁.皮是以其质地空松, 故能疏通胸膈阻塞; 仁则多油, 故能荡涤痰垢粘腻.所以古人都用全瓜蒌, 取其皮、仁同用之意.不过蒌实一老, 水份蒸发而中空, 瓜瓤即失其中间牵连作用而皮仁分离.故药工都在其未老之前摘取晒干而剖切成块, 才能保持其现在我們所看到的皮、瓤、仁三者浑然一体的形象.唯张山雷不赞成瓜瓤入

27、药, 实则瓜蒌的瓤正像乳房中的乳腺, 以中医医者意也论证, 正是引药入络的良药, 非但没有一弊, 而且更为有利.黄连,川连、姜连、川黄连、姜黄连、姜川连、姜制黄连、萸连、萸黄连、炒黄连、吴萸黄连、酒连、酒黄连、酒饮连、猪胆汁炒黄连、盐炒黄连、黄连炭、姜汁炒川连、尾连等。性味归经根苦,寒,无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

28、不和,呕吐吞酸。黄芩,别名山茶根、黄芩茶、土金茶根、黄花黄芩、大黄芩、下巴子、川黄芩、空肠、经芩,黄金条根、A葿、黄文、虹胜,妒妇、炖尾芩、印头,内虚、元苓、子芩、宿芩、腐肠。性味与归经 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压。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射干,别称:乌扇、乌蒲、黄远、乌萐、夜干、乌翣、乌吹、草姜、鬼扇、凤翼。性味与归经苦,寒。入肺、肝经。 功效清热解毒,利咽喉,消痰涎。骨碎补,又名:崖姜、岩连姜、爬岩姜、肉碎补、石碎补、飞天鼠、牛飞龙、飞来风、飞蛾草。别名肉碎补

29、、石岩姜、猴姜、毛姜、申姜、爬岩姜、岩连姜.性味归经苦,温。归肾、肝经。功能主治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用于肾虚腰痛,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跌扑闪挫,筋骨折伤;外治斑秃,白癜风。柏叶,性味苦涩,寒。归经入心、肝、大肠经。功用主治凉血,止血,祛风湿,散肿毒。治吐血、衄血、尿血、血痢、肠风、崩漏,风湿痹痛,细菌性痢疾,高血压,咳嗽,丹毒,痄腮,烫伤。桑葚,桑椹子为凉血补血益阴之药。性味与归经 甘、酸,寒。归心、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 补血滋阴,生津润燥。用于眩晕耳鸣,心悸失眠,须发早白,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血虚便秘。补肝,益肾,熄风,滋液。治肝肾阴亏,消渴,便秘,目暗,耳鸣,瘰疬,关节不利。百合,别称:

30、强瞿、番韭、山丹、倒仙.性味归经百合味甘,性微寒。归心、肺经。功能主治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用于阴虚久咳,痰中带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具有养阴润肺止咳功效,用于肺阴虚的燥热咳嗽,痰中带血,如百花膏。治肺虚久咳,劳嗽咯血,如百合固金汤。具有清心安神功效,用于热病余热未清,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等。药用时煎服,1030g。清心宜生用,润肺蜜炙用。前胡,别名土当归、野当归。姨妈菜,罗鬼菜,水前胡,野芹菜,岩风,坡地石防风,鸡脚前胡,岩川芎;鸭脚七,野辣菜,山芫荽,桑根子苗,鸭脚前胡,鸭脚板。性味归经性微寒,味苦、辛。归肺;脾;肝经。功效疏散风热;降气化痰。功效分类止咳药;解表药 主治散风清热,降气化痰。用于外感风热、肺热痰郁、咳喘痰多、痰黄稠粘、哎逆食少、胸膈满闷。乳香,别称: 熏陆香、马尾香、乳头香、塌香、天泽香、摩勒香、多伽罗香等。性味辛苦,温。归经入心、肝、脾经。主治调气活血,定痛,追毒。治气血凝滞、心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