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学前教育史》第一篇课件_第1页
《外国学前教育史》第一篇课件_第2页
《外国学前教育史》第一篇课件_第3页
《外国学前教育史》第一篇课件_第4页
《外国学前教育史》第一篇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外国学前教育史 第一编 外国古代学前教育第一章 史前社会的幼儿教育目的与要求史前社会幼儿教育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过程;一般特征; 对后世学前教育的影响。一、史前社会的幼儿教育形式(一)前氏族时期:儿童公养公育;(二)母系氏族时期:劳动分工;(三)父系氏族时期:男子为主的家庭(游牧到农业的第一次分工);(四)军事民主时期:过度时期,私有制的产生,军事体育训练; 产生于原始的家庭活动二、史前社会的幼儿教育内容(一)劳动技能;(二)社会道德观念(血缘、部落传统和惯例);(三)军事体育训练;(四)宗教、审美、唱歌、游戏;萌芽阶段,简单,生产劳动,社会生活三、教育方法(一)示范与讲解(二)观察与模仿(三)奖

2、励与批评与生活紧密联系;游戏第二章 古代东方的学前教育 目的与要求认识古代东方文明古国学前教育的形式与发展概况及各自的主要特点;了解它们曾对西方国家学前教育产生过的积极影响。第一节 古代埃及的学前教育一、四大文明古国二、古代埃及学前教育的形式(一)家庭教育:玩具、护身符(二)学校教育 1.宫廷学校:幼儿教育与初等教育融为一体 2.职官学校:职业教育的性质;培养官吏 3.文士学校:最主要最重要的学校,培养从事书写和计算工作的人;识字和阅读最看重 4.寺庙学校:培养僧侣 第二节 古代希伯来的学前教育一、古代希伯来(一)公元前1220年,摩西(二)公元前586年,巴比伦之囚二、古代希伯来学前教育分为

3、两个历史(一)家庭教育时期(公元前1300前586年) 1.长期动乱,家庭的重要性,父亲负责教育的责任; 2.内容上:宗教神学的灌输(圣经);宗教道德的教育; 3.方式:家庭诵读经典、参加宗教节日;培养宗教信仰。(二)会堂教育时期(公元前586公元70年) 1.犹太会堂的出现(公元前538年);拉比 2.方法:家长制加神谕; 3.教育的改进:如何挽救民族危亡;对巴比伦文明的吸收和引进;古代希腊教育模式的影响; 4.学校教育三、古代希伯来学前教育(一)为民族的就亡和传统的继承服务(二)教育内容狭窄,宗教意识贯穿;不重视自然科学和人文知识。第三节 古代印度的学前教育一、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一)“吠

4、陀时期”(二)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二、婆罗门教的幼儿教育(一)婆罗门教源于印度公元前2000年的吠陀,吠陀经为经典;(二)三大主神和三大纲领(三)家长制,指导子女记诵吠陀为经典; 教育内容:身体养护和传授生活知识、行为规范和风俗习惯,传颂吠陀经典;军事,农业,手工等实际知识。 方法:耳口相传、死记硬背。 小结: 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与新的社会结构、生产关系、家庭结构相对应,幼儿教育的性质、内容、方法、形式都与原始社会不同。 表现在:1.教育具有了阶级性、等级性;2.儿童由公育转变为以家庭教育为主;3.教育开始与劳动、社会生活相脱节,尤其是特权阶层的教育;4.流行父权制。第三章

5、 古代西方的学前教育目的与要求认识古代西方学前教育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古希腊、古罗马和西欧中世纪,西方学前教育发展的基本内容和一般特点;重点掌握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学前教育发展的内容;领会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的学前教育思想。(二)斯巴达的学前教育1.背景:确保统治;对外掠夺或防御战争;2.教育目的:培养性格坚强、勇敢善战的军人;3.教育观念:儿童是国家的财富,对年轻人进行教育是国家的职责;4.教育阶段及内容: 婴儿一出生:2次检查 7岁之前:家庭教养、教育;母亲负责;习惯、品德和性格 7岁到18岁:男孩送入国家教育场;军营训练;5.女子教育也重视 7岁之前与男孩子一样;7岁以后接受专门训练目的

6、: 男子出征时保卫家园; 用音乐、舞蹈去奖励和慰问勇敢者; 生育健壮的婴儿。二、雅典的学前教育(一)雅典的社会状况 雅典位于阿提卡半岛南端,多山地,不宜农耕;优良的海港、丰富的自然资源及发达的手工业;位置靠近埃及和腓尼基,接触频繁,东方文化流入。 工商业奴隶主;民主的政治状况(二)雅典的学前教育1.教育目的:身体健壮的武士;政治家;思想家;商人;统治人才等;2.教育内容:体育、军事训练、道德教育;智育、美育3.教育阶段: 出生时:检查; 7岁前:男女一样;家中教育;玩具的作用;故事; 7岁后:男孩进入文法学校、弦琴学校;女孩在家三、斯巴达学前教育与雅典学前教育的区别(一)共同点: 1.国家重视

7、,采取了“优选法”; 2.家庭中进行教育,母亲的作用; 3.轻视体力劳动和劳动教育; 4.教育等级性; 但斯巴达和雅典的整个学前教育还处在萌芽阶段。这些共同点与斯巴达和雅典都是奴隶制国家有关。 (二)不同点:1.婴儿生存权2.培养目标上3.在教育内容上 4.在教育方法上 这些不同点的产生,是由于斯巴达是实行奴隶主贵族寡头政治制度的农业城邦,而雅典是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工商业城邦。(二)共和后期1.教育性质:不是培养农夫和军人了;2.教育内容:希腊文、拉丁文,十二铜表法等;品德;3.教育方法:乳母、教仆;家庭。三、帝国时期的学前教育(一)社会变化(二)幼儿教育1.教育目的:培养忠于帝国的官吏和进

8、行思想灌输的教师;2.国家加强对教育的掌控:皇帝任免;宫廷学校;宗教神学3.学前教育:不同的思想灌输五、基督教的兴起对罗马学前教育的影响(一)基督教的产生、发展(二)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1.积极:保护婴儿 2.消极:原罪论、赎罪论、禁欲主义、体罚第三节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学前教育思想一、柏拉图的学前教育思想理想国法律篇(一)哲学观与政治观1.“理念论”:即“本体论”;理念;2.国家学说、社会政治观;3.认识论:“灵魂回忆说”;教学的目的就是让人恢复固有知识;4.教育是实现理想国的手段和工具;(二)教育的作用和任务1.西方最早提出较为系统的学前教育思想的人2.幼儿教育的任务:道德行为的熏陶,以形成良

9、好品质;3.依据幼儿心灵、心理特点进行启迪;4.方法:模仿(三)优生优育 1.最早论述优生优育的问题理想国; 2.公育制度的年龄划分: 03岁:育儿园,集体喂养; 36岁:儿童场;保姆监护;德智体美教育。(四)学前教育内容 讲故事;音乐;游戏、儿童的本性、道德教育;(五)心灵教育和体育教育(六)评价二、亚里士多德的学前教育思想政治学伦理学吕克昂学校(一)教育是国家的头等大事1.教育的作用;2.如何发展教育:“教育立法思想”3.教育是国家的事业,有国家管理; (二)教育的年龄分期1.人受教育的3个时期;2.学前教育的3 阶段: 出生前的胎教: 胎教;孕妇保健;检查; 出生5岁的婴儿教育; 反对课

10、业和劳作; 5岁7岁的儿童教育; 良好习惯养成;(三)评价三、昆体良的学前教育思想 雄辩术原理(一)教育的目的和作用1.教育目的:培养雄辩家 雄辩家的3个条件2.培养雄辩家是整个教育的共同任务(二)论学前教育1.儿童要及早受教育;2.重视游戏活动: 寓发展智力和培养道德于游戏之中;3.论记忆力和创造力;4.论娇惯儿童的危害及榜样;5.反对体罚: 体罚的五大罪状:体罚事实上是一种凌辱,是一种残忍行为;盛行体罚,而孩子一旦对鞭打习以为常,教育难起作用;儿童在年幼时遭受体罚,长大后难以驾驭;体罚造就奴隶性格,而不能培养雄辩之才。6.儿童的看护者和教师 提出了对教师的要求(三)评价第四节西欧中世纪的学

11、前教育一、中世纪的社会状况(5世纪到14世纪上半叶)二、西欧中世纪的儿童观(一)性恶论 基督教垄断教育;儿童性恶论 畏神禁欲;宗教神学;体罚盛行(二)预成论 儿童被看成“小大人”; 否认儿童与成人在身心方面的差异、节律性、阶段性。 受这种观点的影响,教育忽视儿童的身心特点、爱好和需要,对儿童的要求整齐划一,方法简单粗暴。二、西欧中世纪学前教育的实施(一)基督教会的学前教育1.基督教会学前教育目的: 从小训练成笃信上帝、服从教会的“圣童”,从而为培养一个真正的基督徒奠定基础;2.内容和方法:内容:“原罪”、上帝的子民、忍耐服从、音乐等;宗教意识的熏陶、参加礼仪活动;(二)世俗封建主的学前教育1.西欧中世纪的状况: 基督教与贵族依存;等级制度2.宫廷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