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背景原因类设问课件_第1页
二背景原因类设问课件_第2页
二背景原因类设问课件_第3页
二背景原因类设问课件_第4页
二背景原因类设问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背景、原因类设问【类型方法】 【常考问题】 【典型题解】 【强化训练】 二、背景、原因类设问【类型方法】 设问类型1宽泛性的设问,如该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历史条件、历史因素有哪些等。2限定性的设问,如这一现象出现的历史、社会、经济、政治根源(原因)是什么。根本、主要、直接原因是什么等。 解答方法宽泛性设问答法1在没有限定词的情况下,历史背景、条件、因素、依据、原因等可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思考。具体表现为: 背景指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一般包括“国内+国际”或“政治+经济+文化”国内(国际)背景。 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疆域+民族+外交+军

2、事+等方面思考; 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的社会形式)+经济形态+等方面思考; 文化背景=思想+科技+教育+方面思考; 条件指影响历史事物发生、存在或发展的因素,并且往往是有利因素,一般回答的是“有什么”,或者回答可能性的知识。 根据设问对象的不同,可以从政治方面、经济方面、科技思想、文化方面、外交关系、民族关系等方面回答。 政治方面=可从社会背景、政治前提、政局状况、政治制度、政策、民族关系、外交、军事、历史发展趋势等方面思考; 经济方面=可从生产力、发展状况、经济格局、经济政策、经济部门、国家政策、国际环境来思考; 科技思想(文化方面)可以从思想阶段、文化水平、科技发展、教育状况、

3、经济发展、政府政策来思考; 外交关系=可从综合国力、对本国是否有利、意识形态以及世界局势来思考;二、背景、原因类设问【类型方法】 限定性设问答法 1.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索、借口等)或具体原因。 2.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方面重要因素。 3.根本原因: 政治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层面人手,生产关系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生产力人手,上层建筑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基础人手,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因从社会存在人手,一切历史事件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内因人手,相同属性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历史规律人手。 4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1)主观原因 (主观意识方面的原因)一般从领导

4、某事件的阶级、阶层的主观目的、动机、决策或政策、方针等方面进行思考; (2)客观原因指与主观原因有紧密关系但又不受主观意识影响的原因,一般从自然或社会环境(形势)、经济状况、政治现状等方面进行思考 解答方法二、背景、原因类设问【类型方法】 1.中国古代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分析 三方面:社会因素(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素、思想文化)、主观因素(政权、集团、阶级、个人等);历史因素。2.中国近现代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分析 (1)外国侵略原因 客观 反动统治状况(清黑、北黑、国黑)(政治 经济外交)国内形势 主观 与工业革命相关的资本主义世界发展;发动战争的有关的资本主义某一国发 展;寻找借口 (2

5、)抗争原因 客观 外国因素(旧民主革命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及某一国;新民主革命时期和建国 后要考虑资本主义世界、苏联) 反动统治 主观 革命力量(阶级农、资、无或联合)的发展、领导、组织、思想目的 (3)探索原因(思想、教育、科技等) 思想、教育的原因 社会存在:探索前或探索时的外国侵华状况、政府统治状况、人民斗 争状况、经济状况 阶级立场:(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以前某种本国思想或外来思想影响 思想现象传播的问题 :该文化的特征或地位;文化传播到某地时的社会存在;统治阶 级的立场解答方法二、背景、原因类设问【类型方法】 3.世界近现代代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分析 (4)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原因

6、: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七方面:第一是社会状况。战乱和政局动荡都会阻碍、破坏经济发展。第二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第三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和适应,如垄断组织的出现及从私人垄断向国家垄断的发展。第四是科技条件;第五是市场条件;第六是资本条件;第七是自由劳动力条件。从根本上说,资本主义的发展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从外部条件看,对世界落后地区的不断掠夺,有的不仅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而且能够提供广阔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从内部动力分析,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它在工业生产中越来越迅速的应用,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技术服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和完善,使其生命力

7、旺盛,保证了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 (5)西方近代科学与技术兴起的一般原因:经济发展的要求。近代自然科学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产物,手工工场、大机器生产不断地采用新工具、新能源,追求最高的劳动生产率,在生产和技术上向科学家提出新的任务和要求,这是推动自然科学创立与发展的前提。思想解放运动的促进。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科学的方法。16、l7世纪,伽利略、培根、笛卡尔等人创立的科学方法论,为人们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指导性原则。政策保护。欧洲先进国家进行保护科学发展的政策,允许自由讨论学术问题和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等等又为近代科学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了极

8、为有利的条件。 (6)科技革命兴起的一般条件及其影响:一个前提三个条件(资产阶级统治、资金、技术和市场)。生产力角度;社会结构角度(阶级结构、生产结构、生活结构、城乡结构):国际格局角度(经济格局和政治格局):全球一体化角度。解答方法二、背景、原因类设问【类型方法】 4.按类分析原因 经济类问题 (1)经济现象类问题产生原因:根本原因从生产力入手 (2)某朝代、某时期、某国家、某地区经济发展或遭到破坏及停滞的原因 从下列四方面入手: 地理区位因素 (气候、水文特征、地形地貌、人口、资源、市场、交通等) 上层建筑的因素(国家状况及中央集权,处理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政治制度, 统治政策、文化等制度

9、) 生产力因素 (工具的改进,水利的兴修,生产技术的积累,天文历法的进 步,劳动力的投入等;生产资料;包括新的生产方式的确立、 土地政策的调整等;劳动者。) 历史继承 文化类原因 (1)文化问题产生的原因:文化问题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问题,其产生的根本原 因从社会存在入手(当时社会的政治状况、当时社会 的经济状况);某种文化的影响;阶级立场 (2)文化传播的问题: 该类文化的特征或地位;文化传播到某地时的社会存在; 统治阶级的立场。 历史事件出现某种结果的原因 客观的社会条件 主观条件(某阶级力量或某阶级的一派力量、领导、 组织、目的意图) 措施等解答方法二、背景、原因类设问【常考问题】(1)专

10、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实行的原因 (2)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3)中国近代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 (4)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5)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6)“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背景 (7)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9)促进社会进步的原因(10)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的原因 及走向衰落的原因(11)近代西方科技领先的原因 (8) 古代商业繁荣的原因(12)工业发展的因素 (13)改革的背景 (14)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社会条件(15)改革成败的原因(16)列强发动战争的背景 (17)反侵略战争胜败的主要原因(18)战争胜利的条件 二、背景、原因类设问【常考问题】(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实行的

11、原因 封建经济的分散性(经济);巩固封建统治和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政治);人民渴望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的稳定(社会);法家思想和儒家思想奠定基础(理论);中国文明属大河文明,以农业生产为主,国土辽阔,需要统一的强有力的政府来加强管理(地理)。(2)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清政府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被迫实行“新政”“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基础);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队伍迅速壮大(阶级基础);随着新式学堂的兴办和留学教育的发展,革命知识分子队伍壮大,他们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资产阶级学说(思想基础);兴中会和同盟会成立(组织基础);同盟会成立后领导了一系

12、列武装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但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军事准备)。 (3)中国近代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 自然经济自身的局限性难以抵挡机器大生产强有力的进攻(根本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直接原因);中国国内市场不断扩大,不断促使农业生产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前提条件)。二、背景、原因类设问【常考问题】 缺乏资金、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上的准备;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西方列强的侵略;政府的重视;“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等。(5)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经济根源);西方人渴望获得财富(社会根源);奥斯曼土耳其切断传统东西方贸易的通道(商业危机);西、葡王

13、室的支持(政治);传播天主教的精神动力(宗教);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思想);地理知识的进步和造船航海技术的提高(客观条件)。 (6) “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背景 经济上,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政治上,分封制崩溃,王室衰微,诸侯纷争;阶级上:“士”阶层受到各诸侯国的重用;文化上,由“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 (4)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7)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进一步传播;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制度;袁世凯妄想复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二、背景、原因类

14、设问【常考问题】 国家长期的统一,社会比较安定;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交通的发达和科技的进步;部分统治者的经济政策。(9)促进社会进步的原因 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和进步;思想解放运动引领了社会的发展;杰出人物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 补充:统治者励精图治,实行开明的政治经济政策、实行改革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备注:特指古代社会)统治者重视教育,选用贤才。(备注:特指古代社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视发展生产。(备注:特指改革开放后) (10)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的原因及走向衰落的原因长期领先世界的原因 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长期相对稳定的政治格局为科技的发展提供

15、了社会条件。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给科技的发展提供政策的支持。统治者大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中外文化交流不断,中华民族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精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促进了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不仅为科技进步奠定了基础,也对科技发展提出了要求。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封建经济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各民族间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的持续与不断加强促进了文明发展与创新的活动。古代教育的发展培养了从事科技文化事业的人才,促进了科技进步。中华民族具有勤劳、刻苦钻研、重视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富于智慧和创新精神。 (8)古代商业繁荣的原因 二、背景、原因类设问【常考问题】中国科技落后的原

16、因: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固有的分散性和狭隘性,不可能使科学应用达到较大规模,从而使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应用失去应有的土壤。腐朽的封建剥削制度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农民贫困,国内市场狭小以及剥削者买田置地,束缚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使科学技术的发展缺乏物质基础和动力。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失去外贸主动权,隔绝了中外文化的交流。文化专制使大量知识分子脱离对自然界的观察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只注重于实际的应用,没有形成理论上探讨和深思的风气。教育落后。中国封建教育以儒学为内容,以培养封建官吏为目的,很少涉及生产和科学知识。(11)近代西方科技领先的原因 l4、l5世纪以来,随着资本主义

17、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确定下来,并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和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这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聚集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思想的传播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资产阶级革命不仅巩固和发展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且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l8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为科学技术得以突飞猛进的发展,提供了实践条件 (12)工业发展的因素 (10)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的原因及走向衰落的原因 社会发展的需要。经济发展的促进。 和平、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 领导者的正确政策,和政策的持续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本国

18、经济,推动社会发展。广大劳动者的不懈努力。二、背景、原因类设问【常考问题】 (备注:适用于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洋务运动,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戊戌变法,新经济政策,土地改革,改革开放等事件的背景)生产力有了大大的提高,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发展。原有的社会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补充:统治阶级面临统治危机;为缓和国内矛盾,巩固统治。(备注:适用于商鞅变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俄国农奴制改革,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备注:适用于商鞅变法,洋务运动,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戊戌变法)顺应历史潮流,民族融合的趋势。(备注:适

19、用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备注:适用于戊戌变法,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19291933年经济危机沉重打击经济发展,导致国内矛盾激化。(备注:适用于罗斯福“新政”)(14)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社会条件 (13)改革的背景 经济发展的需要与推动,为其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证。社会矛盾的尖锐。 政治家的不懈努力,人民与新兴阶级的支持。 补充:受外来文明(或和原有民主习惯)的影响(备注:只适用于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古希腊民主政治、美国历史上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自身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备注:只适用于古希腊民主政治)二、背景、原因类设问【常考问题】 战争的性质,得

20、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领导阶层政治军事策略的运用。斗争能否取得广大军民的支持,英勇斗争,这也是取得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双方的实力与当时的国际环境。(备注:决定战争的胜败是要看这四大因素的综合情况,并不是具备其中的一条或两条就一定会取得战争的胜利) (17)反侵略战争胜败的主要原因 (18)战争胜利的条件 (西汉抗击匈奴,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反法西斯战争) 战争的正义性。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大力支持。广大军民的英勇善战。领导阶层坚定的决心和正确的政治军事策略。 补充:国力强盛,为战争提供物质保障(备注:只适用于西汉抗击匈奴)组成统一战线,相互支援,共同作战,战斗力大大增强(备注:只适

21、用于抗日战争、抗美援朝、反法西斯战争)二、背景、原因类设问【典型题解】 材料一 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以地球上最大之民族,而能建设适于天演之国家,则天下第一帝国之徽号,谁能篡之?特不知我民族自有此能力焉否也?有之则莫强,无之则竞亡,间不容发,而悉听我辈之自择。 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1902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惟是兄弟曾听见人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民族革命的原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1906年) 吾国今日既曰五族共和矣;然曰五族

22、,固显然犹有一界限在也。欲泯此界限,以发扬光大之建设一大中华民族。 材料三 中世纪时,天主教之势力空前强大并占据支配地位,封建割据严重,王权弱小。l4、15世纪情况发生了变化一些国家的君主也要求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加强中央集权。到l5、l6世纪,西欧的英、法、西班牙等国先后形成为统一的民族国家,并且出现了以专制君主为核心的加强中央集权的趋势。 崔爽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材料四 这是从l5世纪下半叶开始的时代,国王的政权依靠市民打垮了封建贵族势力,建立了巨大的、实质上的以民族为基础的君主国,而现代的欧洲和现代的资产阶级社会就是在这种君主国里发展起来的。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导言二、背景、原因类设问【典

23、型题解】 (1)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的基本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2)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民族国家观念的变化,并说明辛亥革命对现代国家转型的贡献。 (3)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l5、16世纪推动英、法等欧洲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因素及其影响。 (4)综合以上材料,比较近代欧洲与中国寻求建立民族国家的进程有何不同,从中你获得怎样的认识? 答案 (1)观点:建立民族国家以救亡图存。 背景:民族危机严重,寻求救亡道路;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进化论的影响;立宪和革命运动的推动;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推动。 (

24、2)变化:从强调排满革命、建立汉族国家到主张建设统一的民族国家。 (3)因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市民阶层力量壮大;新航路的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专制王权的兴起;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影响;民族意识的增强。 贡献:辛亥革命推翻了专制主义的王朝国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现代国家;初步形成了大中华民族国家观。 影响:消除封建割据,促进了欧洲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冲击了中世纪基督教会神权一统的局面;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促进了欧洲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刺激了欧洲各国对海外市场的争夺。 (4)不同:欧洲各国是在其君主的领导下不断强化王权,建立了独立的现代民族

25、国家,促进了其社会发展;近代中国则是在资产阶级领导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中,努力寻求建立真正独立的现代民族国家。 认识: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政治力量承担着时代赋予的使命;民族独立是现代国家发展的前提;民族国家的形成对现代化的起步具有关键的意义。二、背景、原因类设问【典型题解】 (1)没有思考,看到题目就答,没有完整的答题思路。 解决办法:在初读材料的基础上,注意审题,看清问题的具体要求,然后带着问题细读材料;明确材料的主题,了解材料的层次结构;对应材料内容,思考材料内容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 (2)不接题目要求做题,审题不清,随意性大。 解决办法:认真审题。审题意一紧抓“题眼”,揣摩题意;审题型

26、辨别题型,确定方法;审题分注意题分,看分作答,一般来说,分多的题目答案要点多,分少的题目答案要点少。 (3)答题时忽略材料的作用,不能深入地理解和分析材料。 解决办法:注意将观点和材料有机结合,充分分析和利用材料。 (4)角度单一、重复。 解决办法:注意多角度、多层次、辩证地分析问题。解答主观题题出现失误的原因及解决办法二、背景、原因类设问【强化训练】材料一 经济现代化的六次浪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浪潮大致时间(年) 核心内容 主要特点注释第一次 17631870第一次工业革命机械化、蒸汽机、殖民效应经典经济现代化(工业化、非农业化)全国性市场第二次18701945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化、内燃

27、机、贸易效应第三次19461970第三次产业革命自动化、计算机、冷战效应第四次19712020知识和信息革命信息化、绿色化、知识效应第二次经济现代化(知识化、非工业化)市场全球化第五次20212050新生物学革命生命工程、生物经济第六次20502100新物理学革命超级运输、文化和体验经济材料二 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发展阶段阶段时期大致时间(年)历史阶段经济发展的新特点经济转型经济地位工业化起步(清朝末年)准备18401860鸦片战争外资造船业和银行无下降起步1860l894洋务运动外资和官办工业起步下降调整1895191l维新立宪民办轻工业比较慢下降局部工业化(民国时期)探索1912l927共和早

28、期民办工业化比较慢下降探索1928l936对峙时期官办工业化比较快下降调整1937l949战争时期战时工业化慢下降全面工业化(新中国)探索19491977探索时期工业化和计划经济比较慢下降市场化1978200l改革时期工业化和市场化比较快相对上升全球化2002年至今追赶时期新工业化和全球化比较快相对上升二、背景、原因类设问【强化训练】 (1)经济现代化首先从哪国开始?试从政治、经济、科学及思想四个方面论述第一次经济现代化浪潮首先发生在该国的原因。 (2)第三次现代化浪潮兴起时世界政治格局怎样?在政治、经济、军事上有何表现? (3)中国经济现代化起步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起步的基本原因有哪些? 【解析】第一步,审设问,第(1)问包括两小问,第一小问要求回答经济现代化最早开始的国家,第二小问实际上要求回答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原因。第(2)问包括两小问,第一小问要求回答l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