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衣学绪论课件_第1页
地衣学绪论课件_第2页
地衣学绪论课件_第3页
地衣学绪论课件_第4页
地衣学绪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农大生命科学学院名堂圆玉皇顶地衣资源开发和利用主讲 贾泽峰研究方向: 地衣资源的调查和系统学研究地衣的区系研究菌藻共生体系的研究利用地衣监测大气质量的研究药用地衣的研究其他地衣的应用研究玉皇顶绪论一、人类认识地衣的过程二、菌物的概念三、地衣的系统学地位四、地衣物种多样性的研究壳状地衣枝状地衣一、人类认识地衣的过程地衣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生物类群,确切说是一类比较特殊的真菌。在过去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人们视地衣为植物,但对地衣的认识却落后于植物其它类群。直到林奈(1753)在其巨著植物种志中,将80种地衣作为一个属Lichen 与藻类苔藓视为一体置于藻目中。 1.宏观形态学阶段(18世纪中叶-19世

2、纪中叶)具体时间:从1753-1850年,约100年时间特点:地衣被视为单一的绿色植物或作为一个独立类群。地衣属的划分是依据地衣体和子囊盘的外部形态特征。地衣分类学发展史中的经典时期。人物及其贡献: (1)瑞典医生E. Acharius,誉为地衣学之父,描述了39个地衣属,其中有21个属沿用至今。 (2)Schaerer(1850)他出版了欧洲地衣属总览 (40个属), 标志着经典时期结束。马-柯-尼时期:(1)意大利西里西亚学派(简称意大利学派):以意大利的马萨隆哥(Mossalongo)和西里西亚的柯尔柏(Koerber)为代表的主张用子囊盘的内部结构尤其是孢子特征作为分属的主要依据。(2

3、)尼兰德(Nylander)学派:以芬兰的Nylander为代表的,强调在分属时地衣体解剖与分生孢子比子囊盘更重要。(4)化学方法的应用: Nylander(1865-1866):I、C、K 英国的Leightou:KC 日本的Asahina:P或PD;MCT(5) Zahlbruckner在19世纪末-20世纪中叶,提出了比较完整的地衣分类系统,发表了有关中国及其它某些地区的专著,特别是他的世界地衣名录(19221940) 3. 现代地衣生物学研究时期即形态-化学-地理结合时期 (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手段和技术明显提高和改进,透射和扫描电镜提供了子囊及其孢子以及地衣解剖方面的大量新资料

4、;地衣化学方法更为成熟,TLC的应用使地衣物质测定更为有效和简便易行;植物地理学成为地衣分类的另一考虑的重要因素;地衣系统分类学进入了形态-化学-地理结合的现代时期。 Woase的原界(三域)学说:古生菌(Archaea)、细菌(Bacteria)和真核生物(Karyota)。真核生物超界被划分为五界,即动物界(Animalia)、管毛生物界(Chromista)、真菌界(Fungi)、植物界(Plantae)及原生动物界(Protozoa)。 菌物所包括的生物类群如下1. 真菌界(FUNGI) 真菌界包括四大门,即 子囊菌门(Ascomycota)、 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

5、 壶菌门(Chytridiomycota) 接合菌门(Zygomycota),在系统生物学中为一单系类群,即这四大门的真菌来自同一祖先。2. 管毛生物界(CHROMISTA) 该生物界的菌类生物,又名假菌,包括 丝壶菌门(Hyphochytriomycota)、 网菌门(Labyrinthulomycota) 卵菌门(Oomycota), 金藻、褐藻、硅藻及隐藻3. 原生动物界(PROTOZOA)为一复系类群,因它们分隶于下列五个单独的谱系 1. 其线粒体脊突呈分枝状的菌类,包括黏菌纲(Myxomycetes)、原柱黏菌纲 (Protosteliomycetes) 及网柄菌纲 (Dictyos

6、teliomycetes); 2. 其线粒体脊突扁平并与内质网相联合的集胞黏菌目 (Acrasiales); 3. 其线粒体脊突呈管状的粪黏菌亚纲 (Copromyxidae); 4. 其线粒体脊突呈板状,无鞭毛,伪足具亚伪足的涌泉菌亚纲 (Fonticulidae); 5. 在有丝分裂阶段其染色体与核仁呈十字形的根肿菌纲(Plasmodiophoromycetes)。 三、地衣的系统学地位地衣型真菌最根本的性状:共生。一方面,他们只有在同相应藻类或蓝细菌处于互惠共生中才能在自然界生存下来;另一方面,他们在许多方面所显示的不同于一般真菌的一系列独特性状可能是共生的结果,更可能是这些专化性真菌所

7、固有的特性。 1. 地衣型真菌的独特性在形态学方面:杯点、假杯点、粉芽、裂芽、小裂片及衣瘿等。在化学方面:具有一些列其他生物所不具有的次生代谢产物。在生长方面:表现为其生长特别缓慢和人工难以培养。此外,地衣型真菌的独特性在生理学与营养、生态学与演替等方面都有很突出的表现。2. 地衣型真菌在生物系统学中的地位在生物分类学奠基人林奈的生物二界系统中,地衣作为一个属与苔藓、藻类一起被置于植物界中的“藻目”。直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Schwendener等揭示了地衣的菌藻二元性。1890年,芬兰的Vainio将地衣置于子囊植物门。虽然在本质上地衣属于真菌,并称之为地衣型真菌,但由于地衣的独特性以及长期

8、以来真菌也被视为植物,因此人们仍习惯于将地衣与真菌分开,并将其列于植物系统中的孢子植物的研究范围之内。四、地衣的多样性及其研究内容1. 地衣型真菌的多样性二百多年来,大约有十余万个菌物种名发表,被承认的约69万种,其中有1/5是地衣型真菌。虽然目前全世界的菌物种数尚难以确定,但据估计有150万种以上,而目前仅知其中的4.6%。目前全球已知的地衣型真菌约500多属,近20000种。其中地衣型子囊菌占全部子囊菌的46%,占全部地衣型真菌的98%;而地衣型担子菌约占全部担子菌的0.3%,占全部地衣型真菌的0.4%;另外,子实体不明的地衣型真菌约占全部地衣型真菌的1.6%。我国已报道的地衣型真菌有24

9、0属,1800多种,其中中国特有种在300种以上,占全世界已报道的地衣型真菌总种数的13%。据估计我国的全部地衣型真菌的总数在20000至30000种左右,已报道种数占估计种数的6%9%。以目前平均每年报道新种和新记录种15个计算,需要13002000年,才能将我国的全部地衣型真菌调查清楚。这一速度与目前全世界每年发表新种1700个、需要800年才能将全球的菌物调查清楚相比要慢的多。可见,我国地衣型真菌的研究力量急待加强。地衣物种多样性的研究应侧重于以下几方面:(1)地衣型真菌区系调查及物种的地理成分分析,其中应优先调查的地区是热带雨林地区。(2)地衣型真菌的系统学或称地衣型真菌的综合分类学研究(部分科属)。(3)地衣志的编写。地衣志预计出版22卷,该项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