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射虎》教学设计_第1页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页李广射虎教学设计李广射虎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 、学会 19 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学习按事情发展依次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4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 “ 飞将军 ” 李广的超群武艺。 重点:学习理解古诗塞下曲,丰富学生积累。 难点:学习理解古诗塞下曲,丰富学生积累。 第一课时 学习流程: 一、导入新课 1 、由介绍卢伦的塞下曲六首。 2 、引出文中诗句,简洁介绍 飞将军 李广。 3 、板书课题,生读题。 4 、有谁了解李广的故事,在哪儿见过的? 5 、学生介绍,老师补充。 二、出示目标 1 、正确、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 、学会 19 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学习按事情发展依次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4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 “ 飞将军 ” 李广的超群武艺。 三、自学指导 1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李广是个怎样的人?他是怎样射虎的?) 2 、出示文中诗句,学生尝试理解。自渎课文,尝试用文中语句理解。带着未解疑问进入自学和合作学习。 3 、读准生字字音,画出不相识、不理解的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 4 、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石棱 神勇无比 边疆 朦胧 巡逻 疾风 警惕 搜寻 影影绰绰 猎物 惊呆 四、

3、学生自学课文。 五、检查自学效果、书写生字。 六、同桌互读课文。探讨以下问题: (1 )文章的题目是李广射虎, 射虎 的含义是什么? (2 )了解自然段的大意及课文的主要内容。 七、师指名回答探讨结果,对有异议的进行解惑,范读塞下曲。 八、练习 1 、练读课文 2 、抄写生字词 3 、了解关于李广的故事。 4 、选择卢伦塞下曲六首诗中随意一首课文之外的诗进行自学。 板书设计: 8 李广射虎 石棱 神勇无比 边疆 朦胧 巡逻 疾风 警惕 搜寻 影影绰绰 猎物 惊呆 其次课时 学习流程: 一、 诗文导入,质疑问难。 1. 齐读课题。 2. 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李广是:西汉时期一位- ,人们

4、称他为- (生答)(板书:神勇无比 飞将军 )我们还知道 李广射虎 的故事是作者依据唐代诗人卢纶写的一首闻名的古诗塞下曲的情节改编的。(课件出示塞下曲) 3. (1 )你能正确、流畅地读给大家听吗?(2 )自由读读这首诗、指名读、齐读。 二、 出示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 、学会 19 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学习按事情发展依次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4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 “ 飞将军 ” 李广的超群武艺。 三、自学指导 或许短短二十字的小诗还不能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李广的神勇无比。但这首诗里还包含一个好玩的小故事呢,你们想读吗?

5、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回到西汉时期,跟随李广将军去夜巡吧 ! 四、同桌互读,并探讨。 五、小组探讨这首诗背后的小故事,选代表来回答。 六、小组代表回答后,取长补短,小组探讨完善回答。 七、重点讲解。 (一)精读体会第三、第四自然段。 1 .请大家轻声读读课文3 、4 自然段,李广在镇守边疆时发生了什么事?课文哪些句子写出了李广的神勇无比呢?用划出来。(学生自由读课文3 、4 段) 2 .读中感悟第三段。 (1 )创设情境:一天夜里,李广将军带兵巡逻来到了一片松林。此刻,夜是那样的黑,月色是那样的朦胧,宁静的松林中一阵疾风吹来(点击:出风声),树木野草丛中发出 沙沙 、 沙沙 的声音。(屏幕显示黑夜

6、) 师:假如这时你在这片漆黑的松林中,会有什么感觉?(指名说) (2 )读中感悟。 师:你能读出这样的感受吗? (屏幕显示句子:一天夜晚,月色朦胧,李广带兵外出巡逻,路过一片松林。一阵疾风吹来,树木野草发出 沙沙 的声音。)(指名读) 师:我从你的朗读中感觉到了胆怯。 师:在这样可怕的夜晚,在这样危机四伏的松林中,李广胆怯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没有搜寻) 引导学生说话: 生: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 生:一阵风吹来,树木发出沙沙的声音,让人胆战心惊。 师:什么是 搜寻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李广将军在搜寻中还发觉,前方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 师:大家真会学习!由此可见,李广将军怎样

7、? 生:警惕性高! 生:李广却毫不惧怕,真是胆识过人!(板书:胆识过人) 师:他是怎样做的?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地读一读第3 自然段。 师:这一系列过程当中,你认为最精彩的部分是什么?(射虎) 师:谁情愿给我们大家读读这一段精彩的部分。 (课件出示文字: 猛然间,李广发觉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便赶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 嗖 的一声,一枝白羽箭射了出去。 ) 师:同学们找找看,在这一部分当中作者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李广射虎的?在文中用圆圈圈出来。 理解字意。拈:拿。 拈弓:拿起弓。 搭:架。 搭箭:架起箭。 运:贯注。运足了气就是把全身全部的气贯注到身体的某一部分。 师:谁

8、能上台表演一下,表演得怎么样? 师:前方的老虎李广看清晰了吗?为什么不等看清晰了再射? 师:是呀,在那样紧急的状况下,仍能将箭射得如此娴熟、如此神速,真是箭法超人!(板书:箭法超人) (3 )联系诗句。 师:你们发觉了吗?这第3 自然段所描写的情景就是塞下曲中的哪句诗? (课件出示: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师:你能结合这一段用上自己的话,简洁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指名说) 3. 读中感悟第四自然段。 (1 )过渡:李广射虎的结果怎样呢?老师读了第4 自然段后就有一个感受:用个成语来说,叫 出人意料 ,你也有这种感受吗?找出相关句子说说你的体会。 (2 )读中感悟。 课件出示句子:(呀!大家全

9、都惊呆了,原来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指名读) 师:你能用 因为所以 的句式来说说吗? 因为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所以大家全都惊呆了! 使大家 惊呆! 的仅仅是因为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吗?还因为 什么是 任 ?你能用 任 字来说一句话吗?(指名说) 师:这真是出人意料啊!想象:假如你当时在场,你会说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说话: 生:李广将军力气真大。 生:假如真有老虎在这儿,确定被射穿了。 生:李广将军箭术这么好,肯定让敌人闻风丧胆。 生:李广将军真是 神勇无比 。 师:随从们惊羡的是李广将军的箭射中

10、了巨石吗?假如不是,那惊羡的是什么?(板书:力气惊人) 指导朗读,读出随从们的惊异之情。读出对李广超群武艺的惊异、钦佩之情。 (3 )联系诗句。 师:这一段描写的情景就是塞下曲中哪句诗?(课件显示: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结合这一段,说说诗句的意思。重点指导 平明 没 棱 。 (二)、读好古诗、观赏动画,感情朗读。 1 .过渡:刚才我们跟随课文朗读古诗,品尝故事,发觉李广- (结合板书,生答。)深深地感受到了李广的- (神勇无比)是的,李广将军真是神勇无比!有这样 神勇无比 的将军驻守边关多好啊!学习了课文后,你再读塞下曲这首诗,感觉肯定更深刻了。 八、练习 ( 1 )把李广射虎的故事讲给别

11、人听,让更多的人了解李广这位射虎英雄。 ( 2 )课外阅读李广射虎小说。再一次感受人们对李广的钦佩与怀念。 板书设计: 8 、 李广射虎 胆识过人 飞将军 箭法超人 神勇无比 力大无比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2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指导边读边想边体会,培育语感和问题意识。 4、知道塞下曲描写的是西汉“飞将军”李广,从故事中感受他的神勇无比,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尊敬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朗读指导,要读出语调和感情,培育语感。 2、培育学生边读边思边体会的习惯,学会质疑问难。 三、

12、教学时间 2课时 四、教学打算 1、预习 (1)朗读课文数遍,要求读得正确,通顺。 (2)在课文中划诞生字新词,标上拼音,朗读数遍。 (3)养成边读边想的习惯,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好。 (4)试着查寻李广这个人物的生平资料。 2、制作本课的基本网页,其次课时尝试着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 3、词句卡片:塞 塞下曲 惊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拈弓搭箭 影影绰绰 4、黑板旁画好两个田字格。 5、打算好“弓箭”:铅丝作弓,教鞭作箭。 第一课时 一、引出诗文,质疑问难 1、从“武松打虎”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然后引出:今日王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是:李广射虎 (板书课题,并指导朗读好

13、课题) 2、同学们,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它会告知我们文章的写作范围和 内容。现在,你读了这个题目,你希望这篇课文能告知你哪些内容?(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学生可能会提出如下问题:李广是谁?他是个怎样的人?他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射虎?为什么要射虎?最终射中了吗?结果怎样?) 师评价:同学们,质疑问难是一种学习的好方法,围绕课题提出问题,可以使我们读书更有目的,读后的收获会更大。 3、其实,李广射虎的故事是作者依据唐代诗人卢纶写的一首闻名的古诗塞下曲的情节改编的。我们先来读读这首诗。 (1)多媒体出示古诗: 塞下曲 【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2)自由读读

14、这首诗 留意多音字没(mo),哪些词句不理解或者感到难懂,请提问,老师随机做上标记。 (学生难懂的词句:塞下曲、草惊风、引、平明、没、石棱) 师评价:同学们,会学习的同学不仅要擅长提问,而且还要擅长去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能够自己解决问题。你们行吗?谁来说说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么多的问题?(读书、思索、探讨、利用工具、询问等) 二、初读课文,学习词语 1、自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通顺,难读的地方要停下来多读几遍。 2、媒体出示词语:(第一次出示有拼音,其次次去掉拼音) lu lun leng luo chuo nian sou zha 卢 纶 棱 逻 绰 拈 嗖 扎 tang sai ji

15、ng ju ti sou da ying lie dai 唐 塞 惊 据 惕 搜 搭 硬 猎 呆 (1)自读指名读领读 (2)去掉拼音自读指名读集体读 3、指名朗读课文,用开火车的方法每人读一句,以顾及面上的状况。 4、再读读课文,不仅要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而且要边读边思,看看刚才提出的那么多问题,哪些可以通过自己读书思索后解决的。读完后绽开探讨。(激励刚才提问的同学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老师点拨:塞:边界上的险要地方。塞下曲:指古代一种以描写边防战士为主的诗歌。) 三、精读课文,探究感悟 1、读解第一句诗。 (1)出示:“林暗草惊风”一句,指名读好这句诗。 (2)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

16、句子读一读。再指名朗读,师生评价。(可反复几次,重点要把诗句中的“暗”和“惊”的意思读出来,林是暗的,风惊动了草,即要读出令人恐惊的感觉。) (3)集体朗读,渲染气氛。 2、读解其次句诗。 (1)出示:“将军夜引弓”一句,指名读好这句诗。 (2)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看怎样读才能把句子读好。然后指名朗读。 (3)老师将第三句改成“李广想到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遍四处搜寻着。”让学生找出差异之处,并体会句子意思的不同。老师出示“警惕”一词,让学生体会原句中李广在搜寻猛虎时的当心谨慎的样子,然后老师再指导把这句话读好。 (4)多媒体出示:“猛然间,李广发觉一支白羽箭射了出去。”“其次天

17、”(旁边附上相应的图片)(“影影绰绰”和“拈弓搭箭”设计为点击时出现红色下划线,并在它的右上角出现“?”) 指名朗读,引导质疑:这两句话中有没有什么地方比较难懂?(老师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和做动作理解“拈弓搭箭”的意思:左手握着弓,右手把箭架在弓上。影影绰绰:指模模糊糊看不清晰。) 指名朗读,师生评价,再读,反复多次。(要读得紧凑些,惊慌些,体会李广的胆大和射箭技术高超) 师:李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板书:胆大艺高) 接着引导质疑:同学们,在这两个自然段之间,你是否发觉了什么问题? 提问:李广射出了箭,为什么不立刻派人去找寻猎物?(引导学生联系上文说出自己的理解,感受李广的多谋沉稳) 3、指导读

18、好第一二句诗,最终完整的朗读古诗。 四、写字指导 1、再一次出示生字,读一读,说一说哪些生字在书写时要引起留意的。 2指导写字:搜 塞 (1)多媒体演示“搜”的笔顺,老师在田字格中板书指导,并与“叟”“嗖”“馊”比较。 (2)多媒体演示“塞”的笔划,老师在田字格中板书指导。 3、学生描红 五、课外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3、从网上查找李广的生平事迹和相关故事,下一节课上沟通。 其次课时(在网络环境下上课) 一、复习导入 1、课前板书:李广射虎 胆大艺高 2、自主站出当众背诵古诗,要背出题目、作者、朝代和诗句。 3、出示古诗,集体朗读。 二、学习“早晨寻箭”一部分 1、师引:

19、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前两句诗的内容,那么,后两句诗又讲了什么事情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最终一段,然后同桌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指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其次天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师生评价,然后再指名说。 3、师:刚才大家把其次天发生的事说清晰了,现在谁能把这段话读好,读出感情来? 朗读评价朗读 4、媒体出示“箭没石棱”的图画,问: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位将士,你会说什么? (板书:力大无穷) 5、指导感情朗读后两句诗。(要读出惊异、敬佩的语气) 6、引导学生归纳李广的性格:同学们,通过李广射虎这个古诗,我们知道李广是一个胆大艺高、力大无穷的将领,课文中是用哪一个词语来形容他的? (板书:神勇无比)指名读

20、好这个词集体读好这个词 7、指导深化朗读古诗,进一步体会李广这种神勇无比的英雄气概。 三、在网络环境下拓展延长 1、学生鼠标点击“诗配动画”按钮,看动画读诗,并与课文内容相比照,要能够发觉动画与课文内容的冲突之处。 引导质疑:课文中写李广的随从去寻箭,而动画中却写李广亲自去寻箭,这不是冲突了吗? 师引:究竟是其次天李广去寻箭还是他的随从去寻箭,古诗中也没有写清晰,所以这两种说法都可以。课后请你思索,你赞成哪一种说法,并说明理由。这就作为一个课后作业。 2、自由读读其次自然段,看看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另外,你对李广这个人,还想了解些什么? 引导质疑:人们为什么称李广为“飞将军”?还有哪些故事写李

21、广的神勇无比? 3、学生鼠标点击“李广小传”,依据刚才提出的问题自由阅读文本,读后四人小组围绕刚才提出的问题沟通读后的收获,最终推派代表沟通探讨结果。 4、学生鼠标点击“古诗出塞”,诗文结合,在读、看、想中感受人们对李广的钦佩与怀念。然后自由发言,也可背背出塞一诗。 四、小节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国西汉时期的这位民族将领李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哪?请用一两句话表达出来,写在计算机的留言板上。 五、课后作业 1、抄写古诗 2、探讨课上留下的问题:其次天寻箭是李广亲自去好还是让随从去好,还是一同去好,并说说理由。(在语文综合活动中将组织一次辩论会)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课文采纳“以文包

22、诗”的形式,介绍唐代诗人卢纶所写的闻名诗篇塞下曲,大意是:将军夜晚外出巡逻,见树林深处风吹草动,以为是虎,便弯弓猛射,天亮一看,箭竟然射进一块石头中去了,表现了李广将军的力大无穷和武艺超群。 学情分析: 学生第一次接触“文包诗”,教学时准备通过让他们读好故事,把握好诗的意境,读出诗的感情。信任通过感情朗读,能在学生心中树立李广神勇无比的高大形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怀着对李广的尊敬之情朗读塞下曲。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1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按事情发展依次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

23、广的超群武艺。 教学重难点: 学习理解古诗塞下曲,丰富学生积累。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意思。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同学们,读过水浒传吗?里面有个“小李广”花荣,今日我们要相识另一个李广,人称“飞将军”。板书课题,简介“飞将军”的由来。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己读一遍课文,相识生字词,读通课文。 2、了解状况,指名读课文,随时正音。 飞将(jiang)军将(jiang)领平明(ming)绰(chuo)出没(mo)草丛(cong) 三、再读课文,在正确基础上读流利 四、再检查读书 五

24、、写字指导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熟读课文。 其次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诗文比照结合,理解诗意。 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 二、指读课文,思索读懂了什么,不懂什么。 1、指名说。古诗与课文联系,第三和第四自然段分别讲哪句诗的含义,引导读书。 2、读懂他“神勇无比”的句子。 3、确定有价值的提问,绽开探讨。 从“拉开硬弓”、“深深地”、“巨石”、“任”、“嗖”这些词中看出了什么?激励学生说出感受。 射得准。夜晚,射中目标。 他为什么会射石头?他为什么要射虎呢? 引导再读书。夜晚,巡逻,常有猛虎出现。 4、质疑。 三、将古诗含义与课文联系起来 1、暗、惊、没。 2、读、背。 3、理解含义。 四、齐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背诵第四自然段。 2、摘抄有关斗争的古诗文。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课文采纳“以文包诗”的形式,介绍唐代诗人卢纶所写的闻名诗篇塞下曲,大意是:将军夜晚外出巡逻,见树林深处风吹草动,以为是虎,便弯弓猛射,天亮一看,箭竟然射进一块石头中去了,表现了李广将军的力大无穷和武艺超群。 学情分析: “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的特色之一。教学时准备通过让他们读好故事,把握好诗的意境,读出诗的感情。信任通过感情朗读,能在学生心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