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22染色体变异(题型专练)1果蝇的一条染色体上,正常基因的排列顺序为123-456789,“-”代表着丝点,下表表示了由该正常染色体发生变异后基因顺序变化的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123—476589b123—4789c1654—32789d123—45676789A.a是染色体某一片段位置颠倒引起的B.b是染色体某一片段缺失引起的Cc是染色体着丝点改变引起的D.d是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段引起的答案C解析c由原来的23—456变成了654—32,发生了颠倒,不是由着丝点改变引起的。.家蚕的性别决定为ZW型。用X射线处理使第2号染色体上的含显性斑纹基因PB的区段易位到W染色体上,再将雌蚕与白体雄蚕交配,其后代凡是雌蚕都有斑纹,凡是雄蚕都无斑纹。这样有利于去雌留雄,提高蚕丝的质量。这种育种方法依据的原理是()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结构的变异D.染色体数目的变异答案C解析此题是用X射线处理基因区段而不是单个基因,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不可能是基因突变,A不正确,C项正确;基因重组只发生在有性生殖中,三不正确j由题意知无染色体数目的变化,D不正确》.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理: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B.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C.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D.观察: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答案C解析低温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盐酸酒精混合液可用于解离,卡诺氏液用于固定。显微镜可观察到少部分细胞发生了染色体变异。4.下图为某种生物的部分染色体发生的两种变异的示意图,图中①和②,③和④分别互为同源染色体,则图a、图b所示的变异()A.均为染色体结构变异B.均使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C均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均发生改变答案C解析图a为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片段,该变异属于基因重组,此过程发生在减姑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5图h中④和⑤为非同源染色体,⑤上的片段移接到④上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枚变异,该过程可发生在有丝分裂和漏数分裂等过程中。5.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有利变异B.染色体缺失有利于隐性基因表达,可提高个体的生存能力C染色体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影响D.通过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可克服远缘杂交不育,培育出作物新类型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染色体变异原理和应用。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重复、缺失、倒位、易位,变异是不定向的,对生物的影响结果可能是有利、有害,也可能无影响,故A、B、C均错误;通过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可克服远缘杂交不育,培育出作物新类型,D正确。.某男子表现型正常,但其一条14号染色体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如图甲。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的联会如图乙,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所示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B.观察异常染色体应选择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C如不考虑其他染色体,理论上该男子产生的精子类型有8种D.该男子与正常女子婚配能生育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可遗传变异的概念、类型及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甲图属于非同源染色体易位,属于染色体变异-细胞分黑中,现察染色体的最好时期是细胞分裂的中期-如果不考虑其他染色体,该男子理论上能产生如图种精子。其中图⑶为正常配子,可以与正常卵细胞结合形成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已知a、b、c、d是某细菌DNA片段上的4个基因,如图中W表示野生型,①②③分别表示三种缺失不同基因的突变体。若分别检测野生型和各种突变体中某种酶的活性,发现仅在野生型和突变体①中该酶有活性,则编码该酶的基因是()ahadBlIIII①E'11A.基因aB.基因bC.基因cD.基因d答案B解析仅在野生型和突变体①中该酶有活性,说明只有在野生型和突变体①中存在该基因,即基因b。8.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卵细胞中含有的全部染色体称为一个染色体组B.某生物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则该生物为三倍体生物C.含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单倍体含有的染色体组数都是单数D.人工诱导多倍体常用的方法是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和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答案D解析四倍体生物的卵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A项错误.单倍体中也可能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口项错误。单倍体也可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染色体组数可能是双射,C项错误。低温诱导和秋水仙素处理都可使染色体麴目加倍,D项正确。9.下列有关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染色体中DNA的十个碱基对缺失属于染色体缺失B.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均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C.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D.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促进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加倍答案C解析染色体中DNA的十个碱基对缺失属于基因突变,基因突变不能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的两极而加倍。10.下图中字母代表正常细胞中所含有的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可以表示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后四倍体西瓜体细胞的基因组成B.②可以表示果蝇体细胞的基因组成C.③可以表示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的基因组成D.④可以表示雄性蜜蜂体细胞的基因组成答案A解析秋水仙素处理的结果为染色体加倍,基因也加倍,而图①细胞的基因型为AAAa,不能表示秋水仙素处理后的基因组成;果蝇为二倍体生物,②的基因型可表示果蝇体细胞的基因组成;21三体综合征患者多1条第21号染色体,③中的基因型可以表示其基因组成;雄性蜜蜂是由卵细胞直接发育成的个体,为单倍体,④中的基因型可以表示其体细胞的基因组成。11.由于种种原因,某生物体内某条染色体上多了几个或少了几个基因,这种变化属于()A.基因内部结构的改变B.染色体数目的变异C.染色体结构的变异D.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解析: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上的某些基因增添或缺失会引起染色体结构的变异。答案:C12.下列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几种染色体联会时的模式图,关于这些图像的叙述,正确的是()IIdR+A.图1中含有2条染色体,4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8条脱氧核苷酸单链B.图2中的四分体形态是由于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的缺失C.图3中的四分体形态是由于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的倒位D.图4中十字形图像是由于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或者染色体片段易位解析:图1是正常的同源染色体联会图像:一个四分体包括2条染色体、4个DMA分子、段条脱氧核苜酸单谴,由于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可能相同也可能是等位基因,甚至在DNA复制过程中还可能发生碱基对替换、缺失等,故4个DNA分子不一定完全相同,3错误。图士中的四分体形态可能是由染色体片段缺失导致的,也可能是由染色体片段重复导致的,三错误。图E中的四分体形态是由于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的倒位,C正确。图4中,十」字形图像是由非同源染色体片段易位造成的,口错误。答案:C13.下图显示一次减数分裂中,某染色单体的基因序列出现改变,该改变属于()断瞠断裂(AISEFA战合A.染色体变异中的一小段染色体倒位B.染色体变异中的一小段染色体缺失C.基因突变中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倒位D.基因突变中DNA分子中碱基对的缺失解析: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是指细胞内一个或几个染色体发生片段的缺失、重复、倒位或易位等改变。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断裂,结果缺失了基因C和基因D,因此该染色单体的基因序列出现改变的原因是一小段染色体缺失,故选B。答案:B14.如图是某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L2A.染色体1、2、4、5组成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B.染色体3、6之间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C控制果蝇红眼或白眼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D.果蝇基因组可由1、2、3、6、7的DNA分子组成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1号和2号染色体是性染色体,其大小、形态不同,所以该果蝇为雄性口因此该果蝇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但不相同,染色体底仃之间的交换属于染色体变异5控制果蝇红眼或白眼的基因位于1号X染色体上;所以3.3.匚错误。因为X、Y的DN省分子组成不同,所以果蝇基因组可由1.2.3,仅『的DNA分子组成,D正确-答案:D15.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和二倍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个染色体组不含同源染色体B.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二倍体C.单倍体生物体细胞中不一定含有一个染色体组D.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唯一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解析:染色体组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判断是否为单倍体,不是看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的数目,而是看发育起点是受精卵还是配子,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不管细胞内有几个染色体组均为单倍体;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有多种,如低温处理、秋水仙素处理等。答案:D16.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洋葱的不定根在冰箱的低温室内诱导36h,可抑制细胞分裂中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B.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的作用是固定和染色C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可用于洗涤细胞固定过程中使用的卡诺氏液和解离细胞
D.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所有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都加倍解析:低温诱导不会抑制染色体着丝点的分裂,而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的两极、细胞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3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的作用是染色,不能用于固定5显微镜下观察,发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只有少数细胞,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看不到染色体,还有部分细胞有染色体,但可能是正常的有丝分裂。答案:C7.杂交育种是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选育新品种的育种方法之一,在获得选育的新品种之外,杂交的另一个结果是获得()A.纯种B.杂种表现的优势C.基因突变D.染色体变异解析:杂交过程体现的是基因重组,没有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杂交是无法得到纯种的,杂交育种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获得具有杂种优势的杂交种,比如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等。答案:B18.现有高秆不抗病(Bbcc)和矮秆抗病(bbCc)两作物品种,为了达到长期培育高秆抗病(BbCc)杂交种的目的,下列有关快速育种方案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每年让高秆不抗病(Bbcc)和矮秆抗病(bbcc)杂交就可以达到目的B.利用诱变育种技术可以达到快速育种的目的C.制备纯合的亲本对长期培育杂交种是必要的D.只要使用单倍体育种技术就能实现快速育种的目的解析:为了达到长期培育高秆抗病(BbCc)杂交种的目的,就必须先培育出BBcc和bbCC的纯合子,利用单倍体育种或连续自交的方法可以获得上述纯合子,因此本题应选C。答案:C19.如图所示是单倍体育种的大致流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纯种矮秆感病植株纯种高秆抗病植株花粉发育幼苗纯种矮秆感病植株纯种高秆抗病植株花粉发育幼苗b二倍体筛选目的植株植株A.若[均为高秆抗病植株,则高秆对矮秆为显性、抗病对感病为显性B.图中a过程的分裂方式为减数分裂,b过程使用的化学试剂应为聚乙二醇C.图中过程运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D.该育种方式比诱变育种的目的性强,比杂交育种的年限短解析:纯合亲本具有两对相对性状,表现出来的性状均为显性性状,A正确,植物产生花粉的分裂方式为减数分裂,诱导单倍体幼苗染色体加倍的化学试剂为秋水仙素,三错误;图示过程运用了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单倍体育种的厚理是染色体变异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C正确-单倍体育种具有育种年限矩的特点,且比诱变育种目的性强,口正确。答案:B20.科学家以玉米为实验材料进行遗传实验,实验过程和结果如图所示,则F1中出现绿株的根本原因是()A.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B.射线处理导致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C.射线处理导致配子中染色体结构缺失D.射线处理导致控制茎颜色的基因发生突变解析:从图示看出,F1中出现绿株的根本原因是射线处理导致配子中染色体结构缺失。答案:C21.玉米的抗病和不抗病、高秆和矮秆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现有不抗病矮秆玉米种子(甲),研究人员欲培育抗病高秆玉米,进行以下实验:实验①:取适量的甲,用合适剂量的Y射线照射后种植,在后代中观察到白化苗6株、抗病矮秆1株(乙)和不抗病高秆1株(丙)。将乙与丙杂交,F1中出现抗病高秆、抗病矮秆、不抗病高秆和不抗病矮秆。选取F1中抗病高秆植株上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选出纯合二倍体的抗病高秆植株(丁)。实验②:以甲和丁为亲本进行杂交,F1都表现为抗病高秆。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实验②可以确定这两对相对性状之间的显、隐性关系B.实验①F1中抗病高秆植株能产生四种类型的雌、雄配子C该育种实验运用了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和杂交育种技术D.实验①中的白化苗不能合成叶绿素,不久会死亡,这类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解析:实脸②是不抗病搂秆I甲〕与纯合抗病高秆〔丁〕杂交,后代全表现为抗病高秆,这说明抗病对不抗病是显性性状,高秆对搂秆是显性性状5假设控制性状的基因为A1抗病人吸不抗病)、以高秆)、凯搂秆实嗫①中乙1抗病矮秆)的基因型为A_bb,丙[不抗病高秆,的基因型为aa3_,则F】中抗病高秆的基因型为AaEb,该个体可以产生AB.Ab、底、ab四种类型的雌、雄配子?用合适剂量的?射线照射甲后种植,该过程运用的是诱变育种的方法,用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后,再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能稳定遗传的纯合子为单倍体育种,实脸仍中的白化苗是因物理射线处理导致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形成的,这种娈异是可遗传变异。答案:D22.在栽培二倍体水稻(2N)的过程中,有时会发现单体植株(2N—1),例如有一种单体植株就比正常植株缺少一条6号染色体,称为6号单体植株。利用6号单体植株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杂交亲本实验结果6号单体()正常二倍体()子代中单体占25%,正常二倍体占75%6号单体()正常二倍体()子代中单体占4%,正常二倍体占96%A.该单体可由花粉粒直接发育而来B.该单体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化C从表中可以分析得出N-1型配子的雄配子育性很低D.产生该单体的原因可能是其亲本在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解析:由花粉粒直接发育而成的个体为单倍体,而不是单体,单体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A错误;该单体中染色体数目少了一条,其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化,B正确;从表中可以分析得出N-1型配子的雄配子育性很低,C正确;产生该单体的原因可能是其亲本在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D正确。答案:A23.如图为农业育种过程中最常见的两种育种流程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相关问题:小金修育ft小金修育ftAAhkMuBR
箕叩、不抗相埴口「,抗制'.用*Rh篁叶、抗联生药向体肝岸A.T?Al»H.B让轮也仲加福AH刖A*bhMRH««hk鼠叫、M配哨.不航转|窄需、抗病Fi心电%PI\抗损|「侵Ka94_M_;3A_M>s由刊一:1・&M>[园统/I交PAABR5亶吐、抗痫(1)上图两种育种方法都涉及的变异原理是。(2)生产实践中人们常根据不同的育种要求选择所需要的育种方法。若想大幅度改良生物的性状,则应选择的育种方法是;若想定向改造生物性状,则应选择的育种方法是;若想创造一个新物种,则应选择的育种方法是。(以上答案从下列各项中选取)A.杂交育种B.诱变育种C.单倍体育种D.多倍体育种E.基因工程育种⑶现有一个育种站,想利用基因型分别是AAbb和aaBB的两品种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若从上图中选择出最简捷的育种方法,应该选择。(4)图中利用常规育种方法培育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时,在培育过程中,需要从代开始进行选择,原因是;在该次选择过程中需要淘汰的植株数约占总数的。解析:(1)根据图解可知,常规育种就是杂交育种,常规育种利用的变异厚理是基因重组,单倍体育种利用的变异原理是基因重组I亲代杂交获得已的过程评口染色体变异。⑵根据不同育种方法的特点可知,可大幅度改良生物性状的育种方法是诱变育种/能定向改造生物性状的育种方法是基因工程育种;能创造新物种的育种方法是多倍体育种,如八倍体小黑麦就是我国科学家创造的新物种。由于得到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不需要经过连续自交、选择纯合子的过程,因此最简捷的育种方法应该是图中的常规育种。{外在常趣盲种(杂交育种〕过程中,由于氏才开始出现性状分离,因此需要从三二开始进行选择jF2的性状分离卜比]9:3:3:1,其中符合条件保留下耒的植株的基因型为A_3_,占总赘I的916,则淘汰的植株占总数的7/lto答案:(1)基因重组(2)BED(3)常规育种(4)子二以子二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答案合理即可)7/1624.蕹菜(二倍体)披针叶(Ce)基因与心形叶(C)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自交亲和(Es)基因与自交不亲和(E)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Ce基因比C基因多了T5转座子,T5转座子是可以从染色体所在位置转移到染色体其他位置的DNA片段。相关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及Ce基因部分结构如图所示。(1)将纯合披针叶、自交亲和植株与纯合心形叶、自交不亲和植株杂交得F1o①[叶型为心形叶,表明基因为隐性基因。在基因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耳植株叶型的基因型为o②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对[中的Ce基因进行分子水平的检测,结果发现耳中有一半左右的植株中Ce基因发生改变,此变异较一般情况下发生的自然突变频率,推测可能是的结果。(2)从1中选出基因型为EsE且Ce基因未发生改变的植株进行异花传粉得F2o①若不考虑基因发生改变的情况,则F2中披针叶植株所占比例应为o②从F2的150株披针叶植株中检测出5株植株含E基因,推测耳植株在减数分裂时发生了解析:(1)11由纯合披针叶、自交亲和植株与纯合心形叶、自交不亲和植株杂交得到。①只考虑叶型这一对性状:若B叶型为心形叶,则可以判断出心形叶为显性性状,披针叶为隐性性状,则却基因为隐性基因,B植株叶型的基因型为CC1②丹植株中O基因发生改变的概率为50%,而自然条件下,突变频率是极低的,故此变异较一般情况下发生的自然突变频率高。由题意七e基因比C基因多了T5转屋子,T5转座子是可以从染色体所在位置转移到染色体其他位置的DMa片段”可推测出:O基因突变频率增加应该是T5转座子发生转位的结果口(2)①所选F,植株叶型的基因型为CCe,F]植株进行异枕传罚得丘,则F2中基因型为的披针叶植株所占比例为14c②力基因与O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理论上披针叶植株不可能含E基因,现在15。株中有5株含三基因,推测应是植株在减数分裂时发生了基因重组交反互换人答案:⑴①CeCCe②高T5发生转位(转移)(2)①1/4②基因重组(交叉互换)25.遗传学上,将同源染色体中有一个是易位染色体的生物个体称为易位杂合子,将同源染色体中都含有相同易位片段的生物个体称为易位纯合子。下图甲、乙分别代表某种植物两个不同个体细胞的部分染色体与基因组成,其中高茎(A)对矮茎(a)显性,卷叶(B)对直叶(b)显性,红花(C)对白花(c)显性,请回答:⑴从染色体组成看,两植株中,正常的植株是植株,从变异来源看,另一植株发生了何种变异?(2)若该种植物的配子失去图示三种基因中的任意一种,都会导致配子死亡。(不考虑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①植株乙自交后代中易位纯合子占。②为了区分某高茎卷叶红花植株是甲类型还是乙类型,工作人员选择若干未发生染色体易位的矮茎直叶白花植株对其进行测交。预期结果与结论:若测交后代有4种表现型,则该高茎卷叶红花植株是甲类型;若,则该高茎卷叶红花植株是乙类型。画出被测植株为乙类型时的遗传图解。⑶拟采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抗虫植株。通常将抗虫基因和农杆菌的Ti质粒连接,形成,再转移到该植株的培养细胞中,然后常根据质粒上的进行筛选,再通过植物获得转基因抗虫植株。答案(1)甲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或染色体易位)(2)①1/4②测交后代只有2种表现型遗传图解⑶重组DNA分子标记基因(抗生素抗性基因)组织培养26.洋葱(2n=16)为二倍体植物。为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对洋葱根尖细胞分裂指数(即视野内分裂期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的影响,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步骤如下:①将洋葱的老根去除,经水培生根后取出。②将洋葱分组同时转入质量分数为0.01%、0.1%秋水仙素溶液中,分别培养2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绿色建筑材料市场推广与政策支持下的市场拓展趋势展望报告
- 2025年海绵城市实施方案:生态排水与雨水花园系统报告
- 2025年中国厨房打印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医疗技术的突破在中医知识竞赛中显现
- 创新设计让教育更有趣味性
- 企业园区智慧安防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 2024年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2025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物理》题库试题附参考答案详解(完整版)
- 新学员体系培训课件
- 大班语言活动光盘行动
- 2023年江西新余市数字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LY/T 3323-2022草原生态修复技术规程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1课《北京的春节》《腊八粥》
- 涂装工模拟练习题含答案
- 2023-2024学年河南省永城市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评估测试题
-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超声科)
- 服务精神:马里奥特之路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图解
- 华为大学人才培养与发展实践
- 医疗垃圾废物处理课件
-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