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波的干涉衍射和多普勒效应_第1页
4波的干涉衍射和多普勒效应_第2页
4波的干涉衍射和多普勒效应_第3页
4波的干涉衍射和多普勒效应_第4页
4波的干涉衍射和多普勒效应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波的干涉衍射和多普勒效应、考点聚焦1、波的叠加,波的干涉、衍射现象 I2、声波、超声波及其应用 I3、多普勒效应二、知识扫描1、 波的衍射现象:波绕过障碍物连续传播的现象叫做波的衍射。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孔、缝、障碍物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跟波长相差不多。一切波都能发生衍射,衍射是拨特有的现象。2、 波的叠加:几列波相遇时能够保持各自的运动状态连续传播;在他们重叠的区域内,介质的质点同时参与这几列波引起的振动,质点的位移等于这几列波单独传播时分不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3、 波的干涉:两列相干波叠加,使得某些区域振动加强,某些区域振动减弱,同时振动加强区域和振动减弱区域相互间隔,这种现象叫做波的干涉,形成的图样叫做波干涉图样。产生干涉的条件是两列波的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一切波都可能发生干涉,干涉是波特有的现象。4、 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和观看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看者感到波的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多普勒效应。观看者接收到的频率等于波源的频率。观看者接收到的频率大于波源的频率。观看者接收到的频率小于波源的频率。当波源和观看者相对静止时,观看者接收到的频率等于波源的频率。观看者接收到的频率大于波源的频率。观看者接收到的频率小于波源的频率。当波源和观看者相对靠近时,当波源和观看者相对远离时,一切波都能发生多普勒效应。为吟和七。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f=^^^^^f-v一v三、好题精析例1两列相干波的振幅分不为A1和A为吟和七。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f=^^^^^f-v一v三、好题精析例1两列相干波的振幅分不为A1和A2,〔A、B、C、D、某时刻介质中质点p的位移大小为a1+a2,那么〕质点的振幅一直为a1+a2质点的振幅再过半个周期为Ia1-a2质点的位移大小一直为a1+a2质点的位移大小再过半个周期为a1+a2〖解析〗相干波的叠加是稳固的,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此刻,P正在波峰,半个周期后P点将运动到波谷,因此D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点评〗振动的位移是随时刻变化的,而振动的振幅是不变的〔无阻尼振动中〕。,31例2如下图7-4-1,S1和S2是湖面上两个完全相同的水波的波源,MN是足够长的湖岸,水波的波长为2m,S1与S2的TOC\o"1-5"\h\z连线与湖岸垂直,且S1S2=5m,那么岸边始终安静的地点共 I有〔〕 * A、1处B、3处C、5处 D、许多处M 口〖解析〗岸边到两个波源距离差〔波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 图7-4-1倍的地点是始终安静的〔振动减弱区〕。O点的波程差最大,为5m,其左右各有波程差为3m、1m的安静地点,因此始终安静处一共5处,因此选C.〖点评〗要求把握干涉区振动加强和振动减弱条件。 O例3图7-4-2是观看水面波衍射的实验装置,AC和BD是两块挡板,AB是一个孔,O是波源。图中已画出波源所在区域波的传播情形,每两条相邻波浪〔图中曲线〕间的距离表示一个波长,那么

波通过孔之后的传播情形,以下讲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现在能明显观看到波的衍射现象B、 挡板前后波浪间距离相等C、 假如将孔AB扩大,有可能观看不到明显的衍射现象D、 假如孔的大小不变,将波源的频率增大,将能更明显地观看到衍射现象〖解析〗现在孔的尺寸与波长相近,能观看到明显的衍射现象,因此A选项正确;衍射不改变波速和频率,因此B选项正确;孔扩大后,将逐步偏离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因此C选项正确;而波源频率增大,会使波长变小,更加符合明显衍射条件,因此D选项错误。因此选ABC.〖点评〗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孔或障碍物的尺寸比波长小或差不多。TOC\o"1-5"\h\z例4如下图7-4-3,向左匀 "口速运动的小车发出频率为f v 的声波,车左侧a处的人•■•感受到的声波的频率为f1, ft 匚亍 JI车右侧B处的人感受到的 % —声波的频率为f2,那么 囹72—3 B〔 〕A、fi<f农f B、f<f,f>f C、f?f,f>f Df?f,f<f〖解析〗由于波源向A相对靠近,因此九寸;而波源相对B远离,因此f2<f因此D.〖点评〗把握多普勒效应的规律。例5以速度v=20m/s行驶的火车,鸣笛声频率f=275Hz,常温下空气中的声速为V=340m/s.当火车驶来时,站在铁道旁的观看者听到的笛声频率是多少?当火车驶去时,站在铁道旁的观看者听到的笛声频率又是多少?〖解析〗火车驶来时,观看者感受到的声波波长为入]入]=VT-vT=(V-v)

f因此,观看者感受到的声波频率为V. 340f=—= f=…“x275Hz=292HzJ1人 V-v 340-201火车驶去时,观看者感受到的声波波长为(V+v)入尸VT+vT=—-—f因此,观看者感受到的声波频率为VV340f=——= f二…“x275Hz=260Hz灼人V+v340+202〖点评〗解多普勒效应咨询题,关键是建立运动模型,即由于波源的相对运动使相邻波峰间距离被压缩或拉大,导致同意波长的变化,使人听起来觉得频率变了。四、变式迁移1、 关于波的衍射,以下讲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衍射现象必须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B、 明显衍射现象必须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C、 衍射是某些波所特有的现象D、 衍射是所有波所特有的现象TOC\o"1-5"\h\z2、如下图7-4-4,一个波源在绳的左端发出半个 a波a,频率为f「振幅为41,另一个波源在绳的右 ► b端发出半个波b,频率为f2,振幅为42,P为两波厂、 V 前锋间的中点,那么以下讲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 〕A、 两列波相遇时,P点的振幅可达A1+A2B、 两列波同时到达P点C、 两列波相遇时,各自保持原先的波形独自传播D、 两列波相遇后,绳上波峰位移可达A1+A2的点只有1个,此点在P点的左侧五、能力突破1、 两列频率相同的声波在空气中相遇发生干涉时〔〕A、 振动加强质点的位移总是最大B、 在某一时刻,振动加强质点的位移可能小于振动减弱质点的位移C、 振动加强质点的位移随时刻不断变化D、 振动减弱质点的振幅一定小于振动加强质点的振幅2、 关于次声波和超声波,以下讲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为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为超声波B、 次声波波长比可闻波短,超声波的波长比可闻波长C、 次声波频率太低,即使是高强度次声波对人体也没有损害D、 在同一平均介质中,在相同的外部环境下,次声波、可闻波、超声波的波速相同3、以下现象中属于声波的衍射现象的有〔〕A、雨天雷声轰鸣8、山谷中听到回声C、 隔着墙壁听到不人讲话声D、 在室外演讲更费劲4、 两列横波满足相干条件,那么〔〕A、 波峰与波峰相遇处振动加强B、 波谷与波谷相遇处振动减弱C、 波峰与波谷相遇处振动加强D、 波谷与波峰相遇处振动减弱5、 两个相同的固定声源,发出波长相等的声波相叠加,假如某时刻,叠加区域中的P点是两列波的波谷相遇,那么,在以后的时刻里,P点的振动情形是〔〕A、 有时加强,有时减弱B、 通过半个周期的奇数倍时加强C、 始终加强D、 始终减弱6、 关于波长为300m的声波,以下讲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在同一介质中,比波长为20m的声波传播的慢B、 不能被听见C、 波长太短,不能发生明显衍射D、 波长太长不能被反射7、 当人听到声音频率越来越低时,可能是因为〔〕A、 声源和人差不多上静止的,然而声源振动频率越来越低B、 人静止,声源远离人做匀速直线运动,且声源的频率不变C、 人静止,声源远离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声源的频率不变D、 声源静止,人远离声源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声源的频率不变8、 如下图7-4-5,相干波源S]、S2反向振动时,产生TOC\o"1-5"\h\z波长为1m的相干波,图中虚线为两波源连线的中垂 A• ,线。A、B是叠加区域中两点,S]A=12m,S2A=14m, ;S]B=12.5m,S2B=11m,那么A、B点是振动加强的依 ,-旧振动减弱的? :B图7-4-59、蝙蝠每秒钟发出50次超声波,每次发出100个频率为105Hz的完全波,在空气中形成一系列不连续的波列。空气中声速为340m/s,求:⑴每个波列的长度以及两个波列间隔的距离?⑵假设这列波进入水中,声波在水中的速度为1450m/s,那么波列的长度以及两个波列间隔的距离又是多少?10、两列横波在x轴上沿相反方向传播,如下图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