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教学生活化策略促进学生知行统一_第1页
实施教学生活化策略促进学生知行统一_第2页
实施教学生活化策略促进学生知行统一_第3页
实施教学生活化策略促进学生知行统一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施教学生活化策略促进学生知行统一摘要:“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是伟大教育家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原理,本文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特点出发,探索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后实践生活化的方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最终促进学生的知行统一。关键字:思想品德;生活化《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这要求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该将学生、课堂、教材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把鲜活的世界提供给学生去理解和体验。思想品德课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但是目前初中思想品德课仍存在着传统教学的一些弊端,严重地制约着新课程的有效实施和课程目标的实现。突出表现在:思想品德课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养成教育的主阵地,还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重于“说教”,脱离实际,形成了知、行不能统一的问题。如何在中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走进学生的生活空间,让学生学会生活?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去充分了解学生,关注学生个体生命经历经验、感受与体验。《课程标准》还指出:“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课程的基本原则。”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实施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策略符合《课程标准》的教学课程性质和课程理念。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就是在教学中,教师将学生课堂学习间接经验与现实生活直接经验结合起来,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体验,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真正达到“知情意行”的自我认知,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过程。所谓“知行统一”,就是理论联系实际,把“知”与“行”、“想”和“做”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也就是引导学生把自己所认知的真理落实到实际的行动中去,并且能够从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培养能力,获取真知。我们知道,思想品德学科要经过“知—情—意—行”的过程,如果学生只会背诵课本上的一些词句和概念,他不一定会信服并付诸实践。而只有当他的“认知”在经过“情感”、“立志”、“信仰”等阶段后,才会进入实践阶段。也就是说单纯的理论只能够回答和解释现实问题,只有为学生感到困惑的思想死结提供解扣的理论指导和认识工具,思想品德课才能真正完成学生由知到信,再由信到行的转化过程。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促进学生知行合一呢?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结合自己的体会,浅谈几点认识。一、创设生活情景教学内容生活化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儿童通过自主的活动,在贴近生活实际的课堂中感受、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构建起自己的合理认知结构。课堂教学生活化主要是指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而创设生活情景是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一个有效手段。通过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情境,再现教学内容,让学生再次体验生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的直接生活经验导入新知识,以唤起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体验,使其形成知识技能的迁移与内化,激发其运用知识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进而积极参与生活实践,提高认识,巩固知识。在意志品质的教育中,如在“如何应对挫折”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回忆、交流自己在学习生活中曾经遇到的挫折,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举例自己是如何战胜挫折的?大家畅所欲言,从而提升出适合自身抗挫能力的好方法,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思考,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交流已有生活经验的过程,成为提升生活能力,引导学生创造和体验生活的过程。在法律常识的教育中,不能照本宣科,教师要做有心人,关注身边的人与事,结合实际生活,以“案”说法。如讲到“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这一知识点时,我先让学生回顾了生活中的谚语:“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等,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后,我以该年段送工读学校学生杜某为例来进行授课,对学生的触动很大。首先我请认识他的同学评价他的为人及在校表现:杜某,刚上初一时成绩不错,后因父母离异,放松对其管教,认识社会上的不良少年,无心学习,屡次旷课,直至离家出走,最后发展为屡次偷窃他人物品,多次教育收效甚微……杜某从不良行为逐渐发展为一般违法,最后送工读学校的案例,让学生在为其惋惜的同时反思自己的行为,知道了“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为这类案例就发生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他们能够在与自己类似的案例中去反省自己的言行,纠正自己的行为偏差,学生在获得认知的基础上,通过情感体验,落实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知行统一,预防犯罪。二、创设情景活动教学方式生活化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从发生认识论的角度重新肯定了活动教育的价值,他认为:人的认识不可能单独起源于主体或客体,只能来源于两者的相互作用,即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活动)。儿童智力发展的根本原因和机制也是活动,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学方式生活化,就是提倡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学习,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让他们产生经验与顿悟,在感情的体验中学习。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应努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1.角色扮演活动陶行知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指出:教科书应是“活的、真的、动的、用的”,而不是“死的、假的、静的、读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让课堂教学从一味地“拓展知识”转向“回归生活”。如学习法律常识时,我在课堂中开展“我是律师,课堂说法”现场答疑活动,“小律师”采用值日制,还可以有智囊团。“当事者”按照所学的知识利用课外时间去收集相关的案例。上课时,由学生扮演的律师回答当事者提出的各种有关法律上的疑问。在律师及其智囊团答疑的过程中,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回答当事者的疑问,并最终给当事者法律上的建议。在激烈的辩论后,师生一起回到课本寻找解决问题的法律依据。角色扮演活动还包括小品表演、模拟法庭、模拟联合国大会等,这一做法不仅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也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实践和探究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做到知与行的统一。2.情境教学活动情境教学是一种与创新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通过教师创设与教材内容相符合的教学情境,制造一种能激起学生思考的条件和氛围,使学生在客观情境中获得具体的感受,从而激发其相应情感,由此引导学生关注教学内容,把激起的强烈情感投入教学活动,进而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需要,发展其创造思维。例如在学习《弘扬培育民族精神》这一课时,我课前布置学生从各种途径收集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事迹,准备在课上交流。课堂上,学生踊跃发言,将自己精心收集的图片资料展示出来:有的小组列举了“神州八号”载人航天发射成功图片及对航天员采访的感人事迹;有的小组收集了抗非典过程中白衣天使叶欣舍己救人的动人故事;有的小组收集了5.12汶川地震中出现的感人事件:初一女孩清清废墟中打手电筒读书;高一学生晏鹏不顾危险舍生救同窗;严蓉老师在救下13个学生后殉职,1岁半女儿却成孤儿;女警蒋敏家中10位亲人全部遇难!但她强忍着巨大的悲痛,仍奋战在抗灾一线;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我们国家的人民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共渡难关!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深深打动了学生的心!当展示到汶川地震后,许多地区人们自发组织为殉难者默哀,默哀后,人们列队高呼“中国加油!”等画面时,学生的情绪沸腾了,纷纷表达了他们的真实感受,感受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表达了对祖国最诚挚的感情和热爱。通过课堂上的交流,同学们的情感自然流露,课堂教学从情感中开始,他们也自然而然地进入课文所创设的氛围,主动探索新知识。三、布置社会实践活动课后探究生活化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整合性原理”提出应注重学生道德素质的整体构建,注重道德知识和能力的整合,注重课内和课外的整合,注重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整合。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生活过程中去建立积极而富于个性化的生活理念,掌握生活常识,学会生活技能。他认为:知识与活动不可分离,知行统一,欲知必行。课后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和拓展,是指导学生从课堂回归生活,用掌握的知识指导现实生活的桥梁。因此,在课后,教师应该有目的地要求学生开展参观采访访问、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让课堂教学再次回归生活。如教学“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一课后,我带领学生配合市民间组织开展“鹭岛关爱日”活动,把学生带到环岛路参与义务劳动,踏着游客们留下的满地垃圾,学生们的欢声笑语消失了,表情十分严肃。在这个露天的大课堂上,一切都是活生生的,天地人物情景交融,达到了现代化多功能的教学手段都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这个活动并不复杂,但是学生们亲眼目睹了,亲身经历了,感受自然真切而且深刻。通过这次活动,他们知道美丽的环岛路也有不和谐的音符,认识到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激发热爱家乡和保护大自然的意识。与此同时,我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他们生活的周边有哪些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并寻找解决的方案。上汇报课时,各组制作了课件并针对解决环境问题各抒己见:利用学校、街道等宣传渠道加强环保宣传的,有针对学校周边“马路市场”向有关部门写信,指出其危害并提出加强整治要求的……通过参与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同社会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知行统一。另外,思想品德课还可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想状况,与学校中的班、团、队的德育活动,与有关学科的教学活动在内容上相互渗透和融合,如结合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活动和厦门市“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遵守交通规则;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在公共场所讲卫生,不随地吐痰等,倡议人人做厦门文明的小使者,以此训练并内化为学生自觉的道德行为,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总之,思想品德课教学要以学生为主线,以学生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为内容,以密切联系学生现实生活为载体,以学生的生活世界为教学空间,在教学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