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_第1页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_第2页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_第3页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_第4页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初中美术教案7年级上册01课你、我、他一、教材分析(初中美术教案7年级上册01课你、我、他)初中美术教案本单元依据国家美术课程标准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阶段目标设置,学生通过描述、分析、感受、尝试来学习人物特征的表现方法。本课初中美术教案是入学后美术课的第一个教学单元,有意识让学生通过观察、捕捉人物特征,关注身边的新同学,帮助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并发展艺术感知力和造型表现能力。以往教学中的人物素描课侧重学生对人物造型、比例、结构的掌握,这个要求对初中学生而言有相当难度。依据课程标准模糊学科界限,降低专业要求的精神,本课更为强调培养学生捕捉和表现人物特征的能力,通过人物头部的描画来捕捉人物形象、性格、精神状态等特征。教材“活动一”安排学生观察、描述同学的相貌特征,尝试用相机捕捉同学最有特征的瞬间,其目的让学生细心观察人物特征,形成一定的视觉感受。教材首页呈现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图片,具有亲切感,以利于进入教学情境。配合教学选择宫六朝的人物头像画重点分析,引导学生感受画家如可表现人物特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人物特征,和学生一起探讨人物特征的表现方法,有效地促使学生能较准确地说出身边同学或绘画作品人物特征。教材学习活动安排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在学习“活动一”已有感知的基础上设置第二个学习活动,临摹画家的人物头像作品,分析人物特征,体会用笔技巧,学生通过初步体验,感受人物头像的基本画法,为“活动三”作准备。教材提供利用多种材质表现的范图,使学生对不同媒材的表现效果有一定认识,而且难度上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活动三”是本单元的重点,即让学生自主表现,为自己或同学画一张肖像画。教材用设问的形式引发学生对表现方法的思考,鼓励其采用夸张的手法大胆表现,使学生感受造型的乐趣。教材所附学生作业有一定示范作用。“评价建议”一栏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的掌握提出相应评价标准,以供学生、教师参考。资料库对教材中出现的“肖像画”概念作出解释。学习大空间中选择了不司画种的头像作品,引发学生对绘画种类、造型手段、表现效果的思考。二、教学目标♦学生能说出身边人物和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初步了解表现人物特征的方法。♦学生能尝试运用一定的方法,大胆地表现同学的特征。♦学生能在交互活动中关爱他人、培养尊重他人的品质。三、教学思路教材篇首提供的学生照片不是范图,只是在教学过程中起提示作用,引发学生的共鸣,在活动一的环节教师可组织学生自己拍摄照片,在课堂上交流。人物头部特征主要通过脸型、五官、发式表现是教材突显的知识要点,教材提供了画家的头像素描范作,以及局部放大图例,教学过程中可选择重点分析。通过交流、欣赏、分析进入活动二的临摹练习,教材提供难度适宜的素描头像范例,在表现手法上提供不同样式以供学生参考。在教学提示和活动三的要求中提到夸张手法的运用,可以通过教材图例分析,还要选择有典型代表性的作品讲解。教材中提到肖像画这一概念,以及提供的半身、全身的人物画范图,只是给学生提供选择的空间,重点还是强调人物头部特征的捕捉。本单元学习需在欣赏感受中体验绘画作品的造型语言,因此范图的选择很重要,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各环节的导入注意以情动人,以趣启智,‘结合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尝试。相互分析同学特征的环节应有效控制课堂,对学生提出相应要求,避免攻击性的语言,培养学生健康友好的心态。安排学生户外拍摄照片可采用小组合作方式,一方面加强学生的交流互动,另一方面能合理安排拍摄工具,有效控制教学进度。活动要有计划、有组织进行,首先明确学习活动要求,讲解摄影中的技术问题,然后分组安排组长,对其下达任务并要求及时反馈信息,最后强调纪律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本单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捕捉和表现人物特征的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的方式方法很多,而围绕着“同学之间的相互描述、相互表现”来组织教学是本单元较为理想的一种方式,因为对身边同学的表现会让学生觉得亲切、有趣,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去学习,提高学生自己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围绕着“同学之间的相互描述、相互表现”来组织教学,整个教学强调学生自主的学习行为,以及与其他同学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学围绕描述同学相貌特征展开,可以通过学生户外拍摄的同学照片展示,或学生自己准备的照片交流,对同学的五官、脸型、发型等特点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为教学的进一步深入奠定基础,教师在学生描述过程中应不断引导和启发。接下来学生对同学的相貌描述转化到对美术作品中人物形象特征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人物题材的绘画作品往往通过对人物的面部刻画来揭示其内心世界,突出表现某一主题。在感受人物特征通过什么方面体现的教学环节中,应引导学生对范画作深入交流,加强学生的艺术感受力,为临摹作品做准备。第三个学习活动应重点讲解夸张手法在人物特征把握中的运用,教学中对夸张手法结合范图分析,同时可以对不同材质表现的不同画面效果有所对比,丰富学生的造型手段。教学过程中还可以涉及对五官的角度和形态特点的分析,使学生把握基本造型特点。学生在“活动三”中尝试为自己或同学画一张肖像画,教师应鼓励学生选择喜欢的表现手法大胆表现。学生作业减弱对造型、明暗的要求,强调学生对人物特征的把握,以及学生的独特个性表现。初中美术教案7年级上册01课你、我、他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关注学生是否能用较准确的语言说出同学以及绘画作品中人物的特征,关注学生作业是否突出了人物特怔,同时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参与意识、表达能力、合作精神也是评价的重点。对个性表现应予以肯定,并使学生明确提高的方向。鼓励学生参照教师提供的评价指标或教材中的评价建议自评、互评。四、教学选择教学可以按照学习活动设置安排课时。教材活动一安排学生观察同学特征,并尝试用照相机去捕捉同学特征。学生利用照相机观察体验,数码相机是最佳选择,便于及时在课堂上交流。这一活动的实施需要一课时。教学也可以用两课时完成,第一、第二个学习活动作一课时安排。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照相设备、场地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户外教学可能难以开展,可安排课外完成,把拍摄的照片发送到校园网内的班级电子邮箱,或把自己满意的照片带到课堂上与同学交流,通过分析、描述、感受达到教学目的。五、教学建议1.关于教材处理的建议。本课围绕头像表现这一主题,设置了描述特征、临摹作品、尝试表现三个活动。教材中提供的部分图片资料只是起提示、参考作用,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需要选择使用。教师在图片选择方面要作充分准备,教学导入图片可选择本班学生的头像照片,满足学生兴趣需要,选择的分析范图要大而清晰。2.关于教学情境创设的建议。本单元是新学期开学后的第一个教学单元,良好而融洽的气氛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指导学生以拍摄方式捕捉同学的特征,学生在相互拍摄的过程中交流认识,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在描述、感受中认识人物特征及其表现方法。3.关于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的建议。教学方法可根据教学需要、实际学情灵活处理,一般以谈话法、比较法为主。谈话应紧密围绕人物特征及表现的相关问题展开,向学生提出问题,提问要目的明确、有计划、有步骤进行,使学生思维处于积极状态,通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获得知识。比较法的运用能有助于学生对客观对象形成正确认识,通过生活中人物特征的比较,生活中人物与绘画作品人物的比较,不同形象特征、不同表现形式的人物绘画作品比较等等,帮助学生感受人物特征,把握造型表现的方法。4.关于教学媒材和教学手段择优使用的建议。教师可利用数码相机、摄像机随堂拍摄本班学生,也可以用速写形式示范捕捉本班学生特征。教学展示挂图要大而清晰,作品可以教师自己创作,也可以放大临摹。教师准备的学生临摹资料建议大小合适,学生临摹中无须考虑缩放问题。5.关于采纳不同教学组织形式的建议。描述同学特征环节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形式,以小组为单位交流照片,并评出特征最明显的同学,选出代表针对讨论结果发言,加强学生合作意识。学生作业可采用评比形式,通过学生互评选出形象特征把握最好的作业加以表扬鼓励。6.关于学习指导方法和学习小窍门的建议。本课有意识降低难度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但必要的知识点还应让学生掌握,例如在学生临摹练习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范本,使其对范本的构图、形象塑造、技术处理等问题有所理解,如有必要可以示范或准备步骤图,避免学生不知所措,无从下手。一、教材分析(初中美术教案7年级上册02课我的故事)教材(我的故事)按照国家美术课程标准“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设置,依据课程标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的基本理念,本单元(我的故事)选择学生喜爱、熟悉的卡通艺术展开教学。(初中美术教案)在现代生活中,卡通已成为表现生活、表达情感的一种流行的大众文化。它以其鲜明的主题、典型的形象、幽默风趣的造型、简洁而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来表达生活,深受青少年的喜爱。基于学生的兴趣,需要与能力的考虑,本单元主要学习用卡通艺术形式来表现学生自己的生活,描绘、我”的故事。卡通在这里是帮助学生理解艺术具有通过用形象语言反映生活,抒发和传达作者的情感观念的作用。本单元教学,主要在于使学生初步了解卡通的特点、表现手法和特殊语言,不能变成纯粹的卡通画表现技法的学习。本课设置了两个学习活动,从说故事、看卡通、谈卡通,到画卡通,强化卡通与生活、卡通与文学的联系。“活动一”安排学生说故事,了解卡通画表现手法并尝试练习,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卡通艺术,为“活动二”卡通故事的创作绘制奠定基础。教材安排“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卡通画导入,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对教学的开展有很强的启示性。教材选用了《大闹天宫》、《米老鼠和唐老鸭》和《花木兰》等中外卡通片图片,具有典型代表性,有意识帮助学生理解中外卡通文化差异,把卡通学习提升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引导学生的审美倾向。教材根据学生发展选用了卡通表现手法的图例,从卡通表现的特殊符号、服装、表情、动作等方面予以提示。学生通过卡通技法的学习,加强运用卡通手法记录生活的愿望。教材中选择的学生作业在形式、表现技法上有所区别,选用贴近学生生活和美术学习实际水平的作业,特别是对构思、趣味有所侧重,为教学评价的开展提供依据。评价建议一栏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交流互动,对学生作业的构思、个性、情趣等方面提出要求。资料库和学习大空间中,对“卡通”作出解释,对《大闹天宫》这部具有特殊意义的卡通片作了必要说明,还附有经典卡通片主要卡通形象的图片,卡通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为学习提供一定资料。教材还引导学生收集资料,建议学生尝试用卡通表现童话、寓言故事,为继续学习提供思路。二、教学目标♦学生能了解卡通与社会生活的广泛联系,初步认识其艺术特点及表现手法。♦学生能叙说故事并大胆尝试运用卡通手法记录生活、表达愿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学生能在协作的学习中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三、教学思路教材提供的“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卡通画,明确了本课教学主题和学习任务,教学中可以采用这种形式导入。配合学习活动的展开,选用相关图片,对卡通画中特殊符号、表情、动作等方面的表现都附有形象的图释,帮助学生了解卡通画的表现特点,对学生学画卡通提供技术支持。学生作业范例的选择注意形式的变化,既有单个的卡通形象,也有卡通连环画,以供学生参考,例如手法处理上运用剪贴和手绘形式,绘制工具使用铅笔、钢笔、彩色铅笔等。教师课前应做调查工作,了解学生喜欢的、目前流行的卡通影片、卡通故事书和卡通形象,并且了解学生的审美倾向,以利于教学。学生也要安排准备卡通相关资料、绘制工具等。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教师予以指导。“活动二”可以组织学生以合作形式创作,一方面考虑个人在课时内完成作业有一定难度,另一方面考虑学生的分工协作能力的培养。课前引导学生通过上网、购书、找图片、去图书馆查阅临摹等途径收集卡通资料。整个教学应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教学过程可设计为“讲故事——看卡通——说卡通——画卡通”。教学以讲故事进入,教师引导学生讲一个有趣的故事,为卡通画创作准备素材。这个故事可以是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听说的,甚至是历史故事,科学幻想故事。学生可以在教师的鼓励下在讲台前讲故事,教师掌握时间导入新课。接下来卡通艺术的学习从欣赏入手。可以引导学生交流、欣赏准备的相关资料,也可以播放中外经典有代表性、学生喜欢的卡通片片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卡通片片段注意情节的相对完整。学生根据已有认识畅谈对卡通的理解,从卡通的题材、人物特征、语言特点等多方面展开讨论。在教师指导下进一步认识卡通与时代、民族、科技、经济、文化的联系。对卡通形成基本认识的基础上进入卡通表现手法的学习,为画卡通做准备。学生分析卡通采用的特殊符号、表情、服装、动作、场景等方面问题,通过欣赏、讨论、表演演示等多种方式加强认识。例如:卡通中特殊符号的运用能生动形象地表现某种状态,学生可用分析归纳以及上台演示等方式,帮助其丰富卡通画表现手法;表情、动作在卡通画中往往采用夸张的手法,为让学生感受明显,可以安排学生上台表演生活中的表情、动作,与卡通形象的表情、动作对比,加强学生感受,促使学生在画卡通中积极使用夸张的手法,以达到强烈的效果;卡通画中的场景表现能达到渲染气氛、烘托主体物的目的,可以利用课件对同一主体物进行变换场景的处理,感受场景的作用。学生在表现手法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安排其做卡通画的尝试练习,为画卡通故事打基础。此学习活动可让学生独立完成,充分肯定其创造性的表现。画卡通故事是本课的重要环节,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完成,小组成员交流讨论,分工协作,积极完善故事情节,确定主要人物的造型,完成动作设计等。最后学生展示作业,师生互动开展教学评价。学生作业评价方式采取学生自评、同学间互评老师点评的方式。评价时不仅看画面效果、造型能力、表现技巧,更应注重构思的独创性、画面的趣味性。评价要重结果,但更要重过程,诸如学习的兴趣,参与的热情,团结互助的精神,热爱生活的情感等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四、教学选择本单元建议用两课时。教学过程还可以设计为“说卡通——看卡通——讲故事——画卡通”,也可以按“看卡通——说卡通——讲故事——画故事”等步骤组织教学,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教材活动一设置了动手练习,主要针对卡通画中特殊符号的运用,如果教学需要,可以尝试设计卡通形象,画出草图,为活动二画卡通故事作准备。活动二中设置不同难度层次的学习内容,以适应不同地区学生素质的差异。教师根据学生水平选择活动内容,要求设计一个卡通形象或运用卡通形象和符号加工图片都可以,而画卡通故事可延伸到课外。五、教学建议1.关于教材处理的建议。本课围绕卡通艺术这一主题,安排谈卡通、画卡通的学习活动教材的文字说明和图片资料根据学习活动的开展而设置,教师应领会教材编写意图,明确单元学习目标,对教材中提供的材料作合理取舍。为保证教学效果,对教材中没有的资料但又是教学必需,应作补充。资料要符合学生的年龄、身心发展需要,且能吸引学生,引导学生的审美倾向,避免低级趣味。2.关于教学情境创设的建议。卡通虽深受学生喜爱,但仍应注意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努力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积极尝试。教室里可以张贴各种卡通画,教师自己可以装扮博士,教师的语言应简洁生动,或者安排学生装扮成卡通形象,主持教学。建议教室里创造工作环境,桌椅模拟工作台按组拼放,或四人一组,或六人一组,学生围工作台坐好,工作台上摆放工具,如卡通书、卡通图片、画卡通的工具等。学生以卡通创作小组的形式进入工作状态。不同的小组都各自命名,作出标志放好。小组选出编导、设计总监、创作人员,大家分工协作,从说故事、写故事、设计卡通形象,到故事的筛选、卡通形象的修改再创造等等一系列程序都应规范,.学生在模拟的工作情境中激发出学习的热情。3.关于教学媒材和教学手段择优使用的建议。多媒体课件可以设计一个教师的卡通形象引导教学,增添情趣。在卡通表现特点的学习环节要配合图例讲解,课件注意细节处理,例如:卡通中人物的动作图可制成动画效果,服装图可以设计成同一人物穿不同服装所产生的效果对比。4.关于采纳不同教学组织形式的建议。画卡通故事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有一定难度,要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提高创作潜能,需采用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例如可以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由学生评出优胜组,有效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进度。5.关于学习指导方法和学习小窍门的建议。讲故事是教学环节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教师可以课前安排几名学生稍做准备,以保证教学效果。学生画卡通故事,可以采用模仿改造的方法,利用收集的资料中接近自己构思的形象加以改造,还可以采用剪贴的形式,把合适的卡通资料作适当处理,例如利用已有的卡通风景画作背景,卡通人物绘制后剪贴,或绘制背景,把适宜的卡通形象资料剪贴好,还可以配上简洁的文字以符合故事情节的发展。课题:初中美术教案7年级上册03课向日葵一、教材分析(向日葵)本单元(初中美术教案7年级上册03课向日葵)选择色彩表现为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色彩的本质特征、色彩的象征意义和向日葵色彩使人产生的不同情感反应,并运用色彩进行自主表现。按照课程标准“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阶段目标有关要求,向日葵设置欣赏感受和创作表现两个学习活动,旨在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感情。教材侧重让学生认识色彩,了解色彩与自我表现的关系,改变传统教学的色彩基本概念和基本技法的传授,努力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艺术感受。教材以“向日葵”照片导入,一方面从向日葵的生长特性,感悟生命的意义,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促使其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的形成。另一方面从自然形态感受色彩的基本特征。教材从自然形态过渡到绘画作品欣赏,呈现凡•高的一幅《向日葵》作品,对其色彩进行重点分析,唤起学生对色彩的情感反应,了解色彩和笔触的关系。教材从《向日葵》的色彩分析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设置了一系列问题层层展开教学。“活动一”要求学生尝试改变向日葵的色彩、笔触,感受画面效果,这种模仿改造的训练,使学生在欣赏感受的基础上加强情感体验。教材还安排了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欣赏,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从色彩情感方面使学生对美术作品作出积极的反应。学生通过对抽象、具象的美术作品的色彩分析,认识色彩依附于线条和形状,运用色彩的对比、协调,达到情感表现的目的,使其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美术欣赏能力。“活动二”设置两种方式,其一把对自然景物的感受用色彩表现,其二直接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某种感受,为教学开展提供灵活的选择。“评价建议”一栏对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以及学生作业的要求提出评价指标。学生作业侧重色调、笔触、色彩搭配等方面的评价,为教学评价提供参考。资料库中对色调、冷暖对比、补色对比有解释,并附色轮和补色关系图片,作为教材知识的补充。本栏还对凡•高作了简要介绍,帮助学生认识画家,从而进一步了解画家作品。学习大空间一栏提供色彩的情感特征在生活中运用的图片两幅,并建议学生尝试用色彩改善生活环境,提供学习迁移的途径。二、教学目标*让学生体验不同色彩及色调给人的感受。*让学生能够尝试运用色彩的情感特性进行大胆表现。*让学生发挥个性的表现,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三、教学思路教材提供的向日葵照片紧密结合课题,可以此导入新课,唤起学生对色彩的情感反应。教材说明色彩在绘画创作上的独特作用,选择了凡高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向日葵》,从主题与色彩的情感表现和画家的艺术魅力而言,凡•高的《向日葵》无疑是很有说服力的图例。从色调、对比色彩的运用、用笔特点等方面予以分析,对其细节放大,加强视觉效果。教学可以此为切入口,对作品从色彩角度进行详细分析,学生通过欣赏,感受色彩的表现力。画家运用色彩特征能增强作品的情感力量,为此教材提供了三幅不同风格的作品,一幅康定斯基的抽象画,以及一幅农民画和一幅油画作品,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自主欣赏,培养其基本的艺术态度。“活动二”学生运用色彩创造表现,教材附两张学生作业图片,一张是表达快乐的情绪,另一张表达对自然风景的感受,可以用来启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本课重学生感受体验,强调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因此教学应创设条件,提供学生感受、体验的环境,在教学组织中教师应利用媒材,生动的语言,积极的启发引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教师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教学有条不紊,环环相扣,且不失良好的气氛。教学以欣赏向日葵的照片进入,从向日葵的生长特点感受其勃勃生机和顽强的生命力,并通过向日葵饱和的色彩,以及大片向日葵所产生的视觉冲击,感悟色彩的魅力。在对色彩进行初步感受的基础上进入美术作品的欣赏。选择凡•高的《向日葵》作为欣赏图片,向学生介绍艺术家的生平和心路历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感受艺术家对艺术的真挚感情,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色调、对比关系、笔触等方面予以分析,同时还可以选择凡•高的另外几幅《向日葵》作品对比欣赏,对同一题材的不同色彩关系带来的不同情感反应比照,从而加强对色彩的本质特征的进一步认识。接下来安排一系列小训练,其一是观察不同色调画面,学生通过色调比较,感受不同色彩对营造气氛、传达情感的作用;其二对色彩的对比关系进行讨论,了解色彩画中运用对比的手法能使色彩表现更强烈;还可以让学生对比分析认识色彩依附的形状、笔触不同会呈现不同的感觉。此环节可以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结合生活实际,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研究色彩的本质特征。本课教学过程,应更多地体现为“引导”与“体验”之中。教师采用谈话的教学方法,更多地使用启发式谈话,教师提出问题,然后通过欣赏、演示、讨论引导学生寻找答案。教师提问要目的明确,紧密围绕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进行。在“活动一”环节,学生尝试改变《向日葵》的色彩和笔触,来表现不同的画面效果,学生对画面的造型构图不变,只改变画面的色彩关系,提示学生在改变画面色彩时与原作品色彩要有较大反差,使学生对色彩表现有较强感受。通过欣赏、感受、体验,学生进一步欣赏绘画作品,了解画家运用色彩的本质特征增强作品的情感力量,欣赏不同风格、不同色彩关系的绘画作品,感受绘画作品中色彩的象征意义和色彩使人产生的不同情感反应,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学习活动二要求学生尝试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或对某事物的感受。学生作业减弱对形的要求,强调色彩的作用,教学可展示有针对性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教师对作画工具提出一定要求,建议用水彩或水粉作画,掌握调色用笔技巧,教师可以示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法表现。本单元教学以学生欣赏、体验、感受为主,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评价的标准,以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对教学进行有效调控。对色彩的感受,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我们的教学不可能也不必要让学生对色彩形成统一认识,教学目的在于唤起学生对色彩的情感反应,以及能让学生有意识地运用色彩尝试表现,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不同意见,保护学生个性,教学重学习态度、参与程度、个性表现等方面的评价。学生作业以自评、互评为主,学生依据一定的评价指标谈创作意图、谈感受,学生间相互交流意见。四、教学选择建议按照学习活动设置两课时,教学过程可以按照教材安排开展,也可在领会教材意图,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调整。例如先创设情境,学生联系生活中色彩的象征意义,在尝试体验中认识色彩的本质特征,再欣赏绘画作品,感受色彩对绘画中表现情感的重要性,获得初步的审美体验和鉴赏能力,在此过程中可以进行临摹、改画练习,加强感受,并掌握一定的表现技法,然后学生运用色彩进行创作表现;或者教学可以从学生直接尝试体验开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五、教学建议关于教材处理的建议。教材选择一幅凡•高的《向日葵》作为教学欣赏图片,教学中还可以选择凡•高其他色调的《向日葵》作品对比欣赏。色彩的比较教学可以直接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图片,还可以与学生生活相联系,例如分析服装的色彩搭配,家居的色彩处理等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绘画作品欣赏环节,除教材提供的作品外,还可以选取一些优秀的民间美术作品、京剧脸谱艺术、抽象画让学生欣赏,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其对色彩的感觉。关于教学情境创设的建议。教学可以欣赏向日葵图片导入,有条件可以准备向日葵鲜花加强学生感受,结合音乐文学语言帮助学生感受意境。关于教学媒材和教学手段择优使用的建议。凡•高的《向日葵》改变色调的训练,可以利用电脑优势,多处理几种不同色调和笔触效果,可以设计学生操作环节,让学生利用Photoshop软件改变美术作品色调。教师自己制作色卡训练学生对色彩的感觉,例如:找出与某种情绪、气氛相吻合的颜色。准备的色卡以六个基本色相为主(红、橙、黄、绿、蓝、紫)。关于采纳不同教学组织形式的建议。启发学生自主表现,可以组织学生室外感受,教师把指标、要求用表格形式列出,学生在校园里观察某一景物,根据要求填写表格,然后再利用色彩把感受表现出来。关于学习指导方法和学习小窍门的建议。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把色彩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强调色彩知识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价值。六、教学资料•参考书目:*《色彩技法》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色彩艺术学》黑龙江美术出版社文森特•凡•高(1853—1890)出生于荷兰南布拉邦特的格鲁宗德埃一个小镇新教牧师的家庭,逝于瓦兹河畔安威尔。凡•高当过画店职员,做过牧师,由于种种原因,绘画成为他最终的选择。凡•高走进绘画,严肃而狂热地研究一切画理画法。33岁时来到巴黎,他弟弟提奥在那里销售油画和版画,生活就靠弟弟资助。他在柯尔蒙的画室里认识了贝尔纳,又结识了劳特累克,受到过毕沙罗的指教,同高更有过交谊,目睹修拉的红极一时,从此他投入了整个蓬勃兴旺的艺术世界。35岁时来到阿尔,他狂喜地发现“这真是东方啊!”这时他以激情拼命作画,在15个月中竟画了二百余幅作品。不过画卖不出去,生活极其艰苦,加之幻觉症发作,变得痴呆,最终住进了精神病院,就这样也从未停止过作画。1890年7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旧病复发的凡•高用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时年37岁。凡•高作画时间不足十年,但他坎坷辉煌的从艺经历仍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主要以下层社会的生活为题材,画风写实且受荷兰传统绘画与法国现实主义画派的影响。中期他受印象主义和新印象主义的影响,为他创作的转折时期。他的创作与画风的成熟期为到阿尔以后直到离世前这段时期。他的绘画对野兽主义和表现主义均有深刻启示。初中美术教案7年级上册04课傲雪梅花课题:初中美术教案7年级上册04课傲雪梅花一、教材分析初中美术教案本单元傲雪梅花的学习内容是中国花鸟画表现技法,出于对笔墨表现中的点、线组织,以及人格精神寄托等方面的考虑,选择了傲雪梅花这一题材。按照国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设置的阶段目标,指导学生通过学习梅花的表现技法,熟悉中国画的工具、材料,有意识地运用中国画的表现语言来传递自己的思想感情,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初中美术教案7年级上册04课傲雪梅花教材选择了不同颜色的梅花图片和关山月先生的中国画作品,引导学生进入“活动一”的学习,学生通过讨论了解梅花的生长习性、造型特点以及人格精神的寓意,从认识中国传统绘画表现角度出发,了解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笔墨表现特点,体会笔墨的韵味,以比较分析的方法感受画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活动一”以感受为主,可以安排练习,让学生通过尝试体验来学习使用国画工具,进一步感受中国画用笔用墨的特点。中国传统绘画的教学中技法的学习很重要,因此教材引用关山月先生画梅的过程图片和勾花、点花的图示,讲解传统的绘画技法。选择梅花画法中笔墨运用、线条组织、枝干和花瓣画法的基本要领作为技能学习内容,提示在教学过程中应作为重点传授。借鉴与临摹是中国画学习的重要方法,教材活动二中安排学生参照范画的某个局部,学习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技法,尝试画一幅梅花,明示了学习过程中借鉴与临摹方法的运用,以掌握规律,为己所用。教材中学生作业注意了不同的表现方法的选择,以供学生参考。在评价建议栏目中,从构思、用笔和水墨、色彩等方面为学生提供进行自我评价、检测学习效果的方法。资料库中有关画家、名词和诗词资料,扩展学生搜集资料的范围。学习大空间一栏收集了齐白石的四幅作品,在学习梅花画法的基础上,将中国画里同样表现人格精神的荷、菊、兰、竹等题材介绍给学生,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的方法去尝试表现不同的内容,拓展了学习的空间。二、教学目标*能熟悉中国画工具、材料,了解用线的表现方法,体会笔墨韵味。*能整体把握画面的虚实关系,尝试水墨的表现技法。*能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领会中国画所寄托的人格精神。三、教学思路初中美术教案7年级上册04课傲雪梅花本单元包含中国花鸟画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教材以欣赏、感受、体验为线索,提供了教学所需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篇首选择梅花图片可以用于课题导入。在“活动一”的基础上设置尝试表现的学习活动,选用关山月先生画梅的步骤图和勾花、点花的图示,介绍中国画用笔用墨的技法处理作为知识传授的重点,教学过程中应详细讲解,并根据需要可以选择梅干、梅枝的画法图例,构图的处理也应结合图例分析。课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例如笔墨纸砚等中国画工具,梅花题材的中国画作品以及书法作品。学生准备的宣纸应稍大些,便于笔墨表现。整个教学过程以欣赏感受、笔墨尝试到创作表现为线索逐步展开,以欣赏感受自然界和艺术表现中的梅花为基础进行笔墨尝试,通过对传统笔墨的体验进一步理解艺术作品中所表达的意境,最后运用所学知识和绘画技能进行创作表现。首先可以选用有关梅花的诗歌、散文、图片和中国画作品设置情境导入。以提问、交流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梅花耐寒的生长习性,感受梅花挺直坚硬、生机勃勃的造型,体会梅花顽强、倔强和向上挺拔的精神。“活动一”应着重了解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表现的寓意和象征精神,以及中国传统艺术以物寄情的艺术表现方式。了解艺术作品和自然的关系,感受主观情感和客观自然景物相互交融而成就的艺术境界。在教学中可启发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如描绘形态、色彩、情感的词汇,有关生物常识和历史故事等去形容、比喻、体会、理解自然界和艺术作品中的梅花给自己的感受。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思考,激发学生尝试创造表现的欲望。使用以书法用线为主的造型手段是中国画的重要特点,中国画中的线抑扬顿挫,疏密穿插,结合墨色的变化具有深刻的审美意味。通过教师演示、讲解,介绍书画用笔、用墨的基本方法,结合作品欣赏和比较,分析中国画作品中书法用笔的力度与韵律。教师演示作画过程的直观教学,在本课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样,尝试、体会笔墨和宣纸产生的特殊效果,对学生认识了解中国画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设置笔墨表现的练习,可以表现精神、情态的词汇命题,尝试运用水墨材料、工具,进一步感受、理解中国画笔墨运用中表现的意味。布置学生搜集自己喜爱的梅花摄影作品和中国画作品,以及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中对梅花的描写,编辑成册或制作小报。通过类似的活动,加深对传统文化艺术中寓意、精神表现的理解和认识。“活动二”以学生作业为主要内容。在教师的辅导下,借助梅花传统画法的学习,激励学生在大胆尝试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在这一过程中,作业的重点应该落实在对工具材料的尝试,水墨变化的体会和对书法意味的线以及穿插、组合、疏密关系的理解上。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参照优秀国画作品和有关诗歌、散文,构思表现某种情趣主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想法,在表现技法方面进行提示,帮助学生完善创作构想,鼓励他们大胆创作。在学画梅花的基础上,结合兰、竹、菊、荷等传统题材的国画作品,以及有关诗词、散文,指导学生进行交谈和讨论等形式的活动,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艺术在表现崇高人生境界方面的优秀文化传统,并鼓励他们进行绘画尝试。关于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可采用展示、自评和互评等形式,应注意学习方法的导向,尊重和保护学生的艺术个性,重视评价对学生产生的激励和鼓舞的作用,增强学生的自信。本单元是中国传统绘画课,对技法的掌握要有一定的要求,教师在分析作品、示范时应对用笔用墨重点讲解,学生自评互评过程中可以参考教材的评价建议。课题:初中美术教案7年级上册05课花圃制作人:深圳市布心中学王婧教学准备:初中美术教案7年级上册05课花圃学生:课前收集自己喜欢的各种花卉的图片、铅笔、橡皮、黑色水彩笔、签字笔、水粉或水彩颜料、毛笔、剪刀或刻刀、。教师:多媒体课件(花卉图片、描写花儿的文章、关于花的歌曲)、相关花卉的网站、用彩纸和白纸编成的花圃底版。单元目标;通过对花卉图片的欣赏、学习,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生活的关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了解图案的取材途径和变化的规律,较好地运用简化和夸张的手法设计花卉图案,了解形的置换方法,能选择合适地形状进行形的置换练习了解点线面的画面组合,运用黑白的表现方法进行花卉图案设计能够较好的运用镂刻或其他制作技法来实现自己的色彩花卉设计方案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教学评价:能否找到相关的花卉资料,并能够谈出花卉的象征意义;是否了解图案的变化规律,并运用点线面的组合进行黑白花卉图案设计(1)是否明白形体的有趣置换,能够谈出自己匠心独具的设计方案,并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实现自己的色彩花卉设计方案(2)设计构思:花,是植物最美丽的生命形态。它代表着美好、幸福、繁殖……它美化了我们的生活,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花卉的造型天生优美,色彩绚丽,人们根据其生长结构及其形态特征展开联想,赋予了不同花卉以不同的象征意义:傲雪凌霜的梅花表示坚毅;体态丰满的牡丹表示富贵;冰清玉洁的荷花表示纯洁;色彩浓烈的红玫瑰表示爱情;梅、兰、菊、竹以其坚韧挺拔的气质和高雅飘逸的品味被誉为代表中国古代文人的“四君子”。随着时代的推移,花卉作为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愈加愈显示出她的审美价值和无穷魅力。每逢佳节到来的时候人们会以鲜花表示祝愿;朋友生病时,我们会以鲜花表示慰问;与心上人约会时鲜花可以表达心中的爱慕;缅怀故人时,鲜花又代表了思念……我们的家里总会留有一支花瓶,不时的插满鲜花,让居室满堂生辉,哪怕是一支小小的吊兰都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从古至今有无数的画家将花卉作为自己创作的主题,而在今天的社会花卉也越来越多的以图案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所以让学生们认识花卉、了解花卉并用自己的创作意图来表现花卉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方面,而懂得在生活中运用学过的绘画技法装饰我们的环境则是关键。所以根据《花圃》这一课的框架我将本课分为两课时进行。前一节课从花卉图片、花卉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导入(利用问题导入法),引申到花的基本骨式、花卉图案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利用黑白装饰画的方法进行花卉图案的创作;后一节课从花圃这一概念直扣主题(游戏导入法),带领学生运用形的置换的方法,采用镂印等不同形式进行彩色图案的制作,并利用集体的智慧拼贴出一个大花圃。教学要求:老师:播放老师准备好的课件资料,通过欣赏五彩缤纷的花卉图片,引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审美情趣;展示各类范画,启发学生思路,让学生从范画中寻找设计思路和绘画方法。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花卉图片,各自说出自己最喜欢的花以及这种花的象征意义。在了解花形的基本规律,概括出其骨式与瓣形的基础上,将花瓣置换成新的形状,赋予花的图形以新的意义。分别采用黑白和色彩两种表现方式进行花卉图案的创作,创作过程中注意点、线、面的结合运用。在拼贴花圃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到形的有趣置换、花卉图案的变化规律、色彩的鲜明搭配和简单的镂印技术。教案部分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预习、交流)对学生提出四个问题:1、每年春节来临之前,在我们深圳的爱国路上都会有一项重要的活动,你知道是什么吗?2、花市上有很多漂亮的花,你能说出几种呢?(根据学生的回答简单总结)同学们说了几十种花卉的种类,可是我们的地球那么大,花卉的种类我们恐怕一天也说不完,老师从网站上下载了一些花卉的图片,你们想不想看看呢?(进行课件第一张幻灯片的播放,配有音乐或解说)3、你最喜欢的花是什么?为什么喜欢它?(进行一个小型的心理测试:花与性格的关系)4、你能说说看花卉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吗?(这一提问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然后以小组的形式总结出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概括让学生指出本课主题(我们看了很多的图片也谈了很多的话题老师今天要讲什么内容呢?)——花卉二、讲授新课(欣赏、分析)刚才我们看到的是花卉的照片,现在大家再欣赏一部分图片,欣赏的过程当中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所看到的图片(播放第二张幻灯片,欣赏艺术作品特别是图案中的花卉形象,配音乐)1、你知道这一类的作品在艺术的范畴中我们称之为什么吗?——图案(“图”图样、图

形、图稿;“案”方案、专案;狭义:装饰性纹样;广义:实用性与表现性相结合的设计方案。)2、请思考花卉图案与花卉照片有什么不同之处?(写实与概括、具象与抽象)3、花卉图案与花卉照片的差别很大,如果老师给你一幅花卉的照片你如何实现由真实的照片到抽象图案的转变呢?(学生的回答中会不时的出现特征、夸张、变形、想象、比喻等词语,老师在倾听学生回答的时候抓住,将变化的规律引导出来)4、分析讲解变化规律:首先将变化的五条基本规律列出来(第三张幻灯片)A、简化归纳B、添加组合C、夸张变形D、分解构成E、象征寓意然后出示各种进行了不同变化的图片让学生分析该图片属于何种变化,为什么?(第四张幻灯片)根据学生的分析识别,老师抓住其感兴趣或难以解决的某一项规律予以扩展。在此我将夸张变形作为本课的重点:(第五张幻灯片)a、抽象夸张:将花儿本身的几何形式加以强化,使原来的方圆曲直更加规则化、几何化、装饰化b、局部夸张:为达到特定的目的,而舍弃其他不重要的细节,突出表现其某一主要特征,使整个画面达到画龙点睛、言简意赅、主题鲜明的效果。c、形体夸张:突出夸大其外形特征、省略局部或细节,使其更加趋向于流线、严整、壮丽、秀美,使形象特征更加强烈鲜明。d、动态夸张:落花流水、花开花落、春风杨柳、秋风落叶、雨打芭蕉、雪中红梅、蒲公英的飘落等的动态描写,恰当的夸张其动态特征,就能够表现出独特的情调和意境。5、花卉变化的表现方法花卉图案有很多种表现方法,你能够说出几种?本课主要学习黑白表现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范画体会点线面在黑白装饰画中的运用(第六张幻灯片)现在我们了解的花卉变化的规律,那么我们使用什么样的表现方法来表现呢?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出示的图片仔细体会这些画面有什么共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黑白;点、线、面及点线面的综合运用)三、课堂作业:(活动、实践)请同学们利用刚才我们所欣赏到的黑白的表现方法综合运用点线面三元素,按照图案的变化规律进行黑白花卉图案设计(每位同学发给8x8CM的小纸片),并将设计好完成的作业贴到黑板老师提前准备好的花圃底版上。作业要求:A、符合花卉变化的某一项规律B、点线面的综合运用C、黑白或单色图稿(课堂作业的过老师除了要不停的巡视之外,还应适时的将学生中比较普遍存在问题进行集体讲解,以及学生中比较好的创意进行及时的展示和表扬,这样既有利于激励创意独特的学生更加认真的完成,对其他同学也是很好的鞭策。对于巡视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也可以鼓励其他同学予以回答或让其他同学为其出谋划策,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调动所有同学的智慧,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花圃的底版造型采用花瓣形或圆形,这样不仅在形式上给学生以焕然一新的感觉,还可以留有不规则的边角,鼓励、动员学生来进行边角的设计,学生就会产生新奇的感觉。)四、课堂小结:当学生的小图片画完、贴完之后,将完成的花圃摆到讲台前请学生上台进行评价你喜欢哪一幅画?为什么喜欢?它运用了老师今天讲过的哪一种方法?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交流、导入)(播放第一张幻灯片)首先在屏幕上展示一条简笔画的鱼的造型,问学生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会很自然的回答是一条鱼,然老师以其鱼尾为圆心在旁边再加一条鱼再问学生看到的是什么?这时学生的答案就会丰富许多,有的直接说有两条鱼,有的同学可能就会说是画有两条鱼的扇子等等。依次类推的问下去直至拼出一个圆。到最后一个图形的组合时,就会有人想到花的形象上,由此自然导入本课主题——变花瓣拼花圃二、讲授新课:(欣赏、分析)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我们熟悉的物品,而有一些它和花瓣的形状又十分相似,动脑筋想一想在你的身边和花瓣相似的物体有什么?(播放第二张幻灯片)(让学生展开讨论,并以小组的形式予以回答,老师总结学生的答案,并展示与花瓣相似的物体简笔画,以使学生产生直观的视觉效果)2、相似的东西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到,可是有些物体看起来并不相似,比如我们最常见的手机,它和花卉之间有没有一定的关系呢?请看投影屏(播放第三张幻灯片)用手机来代替花瓣的形象有怎样的寓意呢?——现代社会语言交流之花,现代通讯工具开拓了人们语言交流的空间。请同学们仔细动脑思考:你能不能将生活中与花的形象并不相似的物体赋予新的含义,来代替花瓣,对花的形象进行全新的塑造呢?(数字、字母、动物、植物、日常用品、食品)(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对设计构思加以简单的描述)3、基本形确定了我们要把它组合成由N个基本形组合起来的新图形,那么我们采用什么样的办法让每一个基本形一致呢?(学生的回答中会出现对折、折叠、复印、画好一个其他照描、印等不同方法,老师应该对这些想法进行肯定,如果有人提出镂印的方法的话,可以顺水推舟具体分析,如果没有人提到的话,可以说其他方法大家都很熟悉,今天老师着重讲解镂印的方法)4、镂印的制作步骤:(进行现场演示)A、描稿构图饱满,要考虑问样点线结构的连接关系B、镂刻正稿、反稿;刻线要流畅光滑C、漏印固定镂稿,刷色“浓、纯、鲜、匀”三、课堂作业:(活动、实践)今天请同学们再做一回花匠,运用生活中你喜欢的、或有意义的、有情趣的形象,老师今天讲到的创意活动设计出具有新的象征意义的图形,并予以命名,然后将自己画好的设计稿拼贴到黑板上老师准备好的花圃底版上,把它组合成一个大花圃。(学生作业的过老师要不停的巡视,并多与学生交谈,询问其创作意图、构思,多启发学生锻炼其对自己设计构思的评述能力)四、课堂小结:采用表格的形式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一幅画进行评价。你喜欢同学的画,因为:立意健康骨式准确瓣形一致构图饱满色彩鲜明制作精细和平鸽》教学设计湖北省宜昌市五中程远明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湘版)初中美术教案7年级上册06课和平鸽本课概述:本课和平鸽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目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公益招贴画的设计方法,设计要素和形式美的要求,初步掌握平面设计招贴画和平鸽的一般规则。招贴画是现代平面设计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集中反映了现代文明的一个层面。公益招贴是其中—种,本课以公益招贴为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思考,激发学生关爱生活的情感。在教学设计中将本单元教学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以和平为主题,联系实事,用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激发学生对和平生活的热爱,并思索如何表达自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感情,从而引入和平鸽这一标志性形象。通过欣赏描绘和平鸽的绘画或其他艺术形式的作品,启发学生思考还可以怎样表现和平题材,展示和平题材招贴画,注意图形选材和主题表达之间的必然联系,引导学生分析构图与主题表现、形式美感的联系,具体观察图形大小、位置、色彩的处理,并尝试改变招贴画图形的位置形状、大小或颜色,创造新的画面,体会构图的魅力。最后合作完成一幅表现和平主题的招贴画。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学习的基础上,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并鼓励学生根据主题谈创意,培养良好的设计思维方法,收集文字图形资料,组合筛选,提炼加工,并用简单可行的方法制作完成,如剪贴等。展示优秀简洁的招贴画,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大小位置、色彩处理与主题立意的关系,明确招贴画的设计要领。教学目标:.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加强学生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思考。.技能目标:了解公益招贴画的社会意义和审美价值以及招贴画的设计方法、设计要素、形式美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设计思维方式,促进设计意识的形成;学生能用简洁的造型语言设计主题招贴,初步学会合理控制画面的构图及色彩等知识。.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并在此过程中掌握表现的方法与技能。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准备:.(CAI课件)战争视频片段、和平鸽图片资料、表现和平主题的招贴画、图形移动面板。.学具准备:剪刀、胶水、彩色纸等。二、教学重点:招贴画图形的选择与构图。三、教学难点:招贴画中图形大小位置的处理与主题的关系。四、教学过程:.导入: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激发学生对和平生活的热爱之情。(CAI:伊拉克战争场景及战争带来的灾难).讨论:用何种方式表达自己热爱和平的情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用正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欣赏:毕加索的《和平鸽》、《和平之人》;介绍画家毕加索。.展示介绍招贴画。招贴画又称宣传画或广告画,要求运用独特的艺术形式在较短时间和一定空间距离内,产生清晰的视觉信息,传达特定的主题。.讨论几幅招贴画的主题与选材的关系。讨论:画面有些什么形象,它们在表现方式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传达了怎样的主题?想想可采用什么方式制作更简便。(剪贴)活动一:尝试改变招贴画的图形大小位置,创造新的画面。将剪好的图形在底版上移动,体会不同构图的视觉感受。观察:毕加索《和平鸽》、《和平之人》;田中一光的《和平》及吕锦源的《和平运动》四幅作品,主题与形象的选择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体会:主题与选材的关系。和平鸽是世界和平的标志性形象,人们用它表达自己对和平发展的美好愿望。思考、讨论:还有什么可以表现和平主题?橄榄枝、武器等。如何用剪贴的方式创作和平主题的招贴画?.活动二:分组剪出与和平主题有关的图形,合作拼贴表达和平主题的招贴画(合作拼贴板的图片及学生合作学习时的场景照片)。(CAI循环展示相关画面,配轻快的背景音乐).随堂评价:小组交流作品创意,相互评价构图的独创性、整体的视觉感受等。.课外链接:注意观察生活周围的街头招贴、广告牌、电视广告等,将印象最深的一幅记录下来。第二课时一、教学准备:.教具准备:优秀简洁的招贴画图片等。.学具准备:各种颜色的色纸、牛皮纸、报纸等,胶水,剪刀。二、教学重点:招贴画的构思与创意。三、教学难点:多点切入表现主题。四、教学过程:.导入:交流自己记录的招贴画,谈作品创意与构图的关系。.多点切入表现主题。鼓励从不同角度思考,表现出不同的画面意义。例:“关注老人”主题,都以“拐杖”为素材,却呈现了多角度的创意。学生交流:谈几幅相关作品的不同主题与形象、构图的变化关系。体会招贴画的设计要领:简洁明了、构思独特巧妙。.设计过程:画草图(捕捉“灵感”,记录瞬间思绪,选择最佳创意)。选取合适的表现方法(结合招贴画简洁明了的特点,突出剪贴的表现方法)。设计制作完成。.讨论、探究、发现生活中值得关注的各种问题。.学生活动:用色纸、牛皮纸、报纸等,以剪贴的形式设计制作一幅公益招贴画。.评价:布置班级招贴画展览,学生充当宣传解说员。相互评议最佳创意、最佳宣传解说员。通过学习,鼓励学生将对社会的关注转化到自己的行为当中去。课堂评价:.积极参与讨论,关注生活,寻找招贴画的表现主题。.根据主题多点切入构思创意,利用简洁的图形制作招贴画。.评价表:立意健康构思独特主题突出构图协调图形简洁色彩鲜明.评价形式以自评、互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对于好的创意和构想要及时指出和表扬鼓励大胆表观。教学建议: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生活的关爱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价值观。2.选择范图以简洁平涂为主,借助游戏的形式,感受图形大小位置、构图与主题的关系,认知形式美法则。.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设计思维方式,突出多点切入主题,鼓励求异思维,从不同角度思考表现。.联系实际,课内外结合,可尝试使用平面设计软件设计制作。参考资料:1.国际设计传真——平面设计上海画报出版社2.第二届靳棣强设计基金奖获奖作品集湖北美术出版社.平面港(广告设计)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灯与光》——灯饰的设计与制作深圳罗湖外语学校美术室范文库灯与光(一)课时结构:2课时(二)教学目的:初中美术教案7年级上册07课灯与光学生能选择合适的纸质材料制作简单的圆筒形、三角形、正方形及其变式学生愿意尝试借鉴某种形式,运用适当的装饰手法美化灯与光。学生能有兴趣地表述对于灯光的情感,体验,尝试分析灯饰的材质、造型及装饰对于灯光的影响。(三)教学重点:手工制作与民间工艺相结合的素质培养。制作方法步骤及外观造型设计。灯饰制作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性。(四)教学难点:灯饰制作在表现内容上也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保证结构的正确性系统性。在造型设计上受哪些因素制约,在制约中又如何去拓展。好的制作如何去欣赏,分析好在哪里?它需要学生去发挥想象和创造,对于初中的学生,其作业的难度和要求要有一个定位。(五)教学设计:1.用一定的欣赏情景导入,教师利用纸质灯饰设计与制作中出现的现象,提出合理的设计与制作要求。2.在班级教学中分组进行竟赛活动,激活教学气氛,营造一个自由的气氛和空间。结合灯光欣赏圆筒基本形的纸质灯饰引入情景,学习基本形的变化要点,鼓励从大自然、优秀造型艺术及民间美术造型中获取启示,教师总结在造型装饰设计及制作中关于材料、工艺的经验体会。变化出富有特点并适于灯饰结构要求的造型,满足透光要求的纸质材料,发现适于设计制作灯饰的装饰形式。选择、整理、综合、变化更多造型与装饰的形式,尝试灯饰设计与制作。(六)教学要求:1)在纸材的选择上提供选择范围给予必要的提示。2)充分考虑灯饰造型、空间大小、形状、高低、结构及发光之后的效果等要素。3)学生灯饰作品有在变幻灯光下进行实物展示是本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特别注意用电的安全教育。4)强化灯与人们的生活、感情的关系、感情的关系应注意光的不同效果给人的心理暗示。(七)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收集灯光图片(城市夜景)、简单纸制手工(小制作)、彩色硬纸板、剪刀、刻刀、铅笔及各种粘合剂。2)教师:关于灯光的一些照片、灯罩图片、灯饰实物、多媒体课件。(八)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学习阶段:1)请同学们相互交流关于灯饰制作的相关图片,简单谈谈对制饰制作的感想。2)欣赏挂图、照片、幻灯片、多媒体课件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共鸣。3)根据挂图、图片、以四人为一小组,畅谈灯饰作品的形、色、质感,进行简单的形式分析,便于理解掌握。4)融以游戏的方式,观摩和触摸各种灯饰实物进行感官体验,获得关于材料、造型、制作工艺的经验性认识。第二阶段,指导阶段:提醒同学们注意观察你生活周围的灯,如:路灯、吊灯、壁灯等等,说出它们的造型、形式及材料有哪些美学及实用价值,跟你要制作的灯饰有哪些区别与联系。介绍纸制作灯饰的材料运用及多种造型选择,灯饰设计的主要形式: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及多变组合形等,每个形状的灯饰适合于不同的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关注自然界、民间美术及优秀造型中的形与色,从中借鉴、发现、综合、整理、转化出适于设计制作纸制灯饰的形式语言。纸制灯饰的主要特点:造型冼炼、生动、简洁明快、适易掌握、美化环境。第三阶段,制作阶段:了解灯饰的艺术特点与功能,借鉴优秀建筑和民间美术相联系,分析造型艺术可以进行几个形体组合、充分发挥联想。善于师生交流制作灯饰的感受,调查生活中与灯有关的内容。用自然硬质媒材或人工硬质纸材,通过折压造型、切割变化、粘合成型、折起调整、整理组合等技法进行立体造型游戏。用单色和彩色纸材,采用折、剪、刻、拼、帖等方法进行以立体构成为主的练习。制作过程演示:第一步:用铅笔在彩色纸制板上轻轻画出你所要折叠的图案。第二步:用刀刻出所要折起的部位,刻掉透光部分的图案纹样。第三步:用透光纸(白色、彩色均可)在里边粘帖整理。第四步:按开始时刻出的部位折起调整、整理成型。第五步:把备用灯具准备好,接通电源(注意安全)把制作好的灯饰放在上面,照明使用。教学评价:在寻找纸质材料时注意了哪些材料特性及实际使用中的效果如何?是否积极参与立体造型游戏活动。是否对媒材的形与色感兴趣,发现并收集身边可以用于立体造型活动的废旧材料及对材料的联想。你在设计制作灯饰过程中能否及时调整与完善原有的构想,能否大胆地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你认为自己制作的灯饰在什么样的条件、环境下使用更合适。(十)课后小结: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同时展开自评和互评、教师综合评价。2)师生共同总结设计与制作的新知识、新结论。选出好的灯饰作品进行灯光演示,同学观摩教师给予肯定。初中美术教案7年级上册07课灯与光初中美术教案7年级上册08课门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初中美术教案7年级上册08课门〃依据国家美术课程标准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阶段目标设置,学生通过描述、分析、感受、尝试来学习人物特征的表现方法。本课门是入学后美术课的第一个教学单元,有意识让学生通过观察、捕捉人物特征,关注身边的新同学,帮助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并发展艺术感知力和造型表现能力。以往教学中的人物素描课侧重学生对人物造型、比例、结构的掌握,这个要求对初中学生而言有相当难度。依据课程标准模糊学科界限,降低专业要求的精神,本课更为强调培养学生捕捉和表现人物特征的能力,通过人物头部的描画来捕捉人物形象、性格、精神状态等特征。门教材“活动一”安排学生观察、描述同学的相貌特征,尝试用相机捕捉同学最有特征的瞬间,其目的让学生细心观察人物特征,形成一定的视觉感受。教材首页呈现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图片,具有亲切感,以利于进入教学情境。配合教学选择宫六朝的人物头像画重点分析,引导学生感受画家如可表现人物特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人物特征,和学生一起探讨人物特征的表现方法,有效地促使学生能较准确地说出身边同学或绘画作品人物特征。教材学习活动安排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在学习“活动一”已有感知的基础上设置第二个学习活动,临摹画家的人物头像作品,分析人物特征,体会用笔技巧,学生通过初步体验,感受人物头像的基本画法,为“活动三”作准备。教材提供利用多种材质表现的范图,使学生对不同媒材的表现效果有一定认识,而且难度上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活动三”是本单元的重点,即让学生自主表现,为自己或同学画一张肖像画。教材用设问的形式引发学生对表现方法的思考,鼓励其采用夸张的手法大胆表现,使学生感受造型的乐趣。教材所附学生作业有一定示范作用。“评价建议”一栏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的掌握提出相应评价标准,以供学生、教师参考。资料库对教材中出现的“肖像画”概念作出解释。学习大空间中选择了不司画种的头像作品,引发学生对绘画种类、造型手段、表现效果的思考。二、教学目标♦学生能说出身边人物和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初步了解表现人物特征的方法。♦学生能尝试运用一定的方法,大胆地表现同学的特征。♦学生能在交互活动中关爱他人、培养尊重他人的品质。三、教学思路教材篇首提供的学生照片不是范图,只是在教学过程中起提示作用,引发学生的共鸣,在活动一的环节教师可组织学生自己拍摄照片,在课堂上交流。人物头部特征主要通过脸型、五官、发式表现是教材突显的知识要点,教材提供了画家的头像素描范作,以及局部放大图例,教学过程中可选择重点分析。通过交流、欣赏、分析进入活动二的临摹练习,教材提供难度适宜的素描头像范例,在表现手法上提供不同样式以供学生参考。在教学提示和活动三的要求中提到夸张手法的运用,可以通过教材图例分析,还要选择有典型代表性的作品讲解。教材中提到肖像画这一概念,以及提供的半身、全身的人物画范图,只是给学生提供选择的空间,重点还是强调人物头部特征的捕捉。本单元学习需在欣赏感受中体验绘画作品的造型语言,因此范图的选择很重要,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各环节的导入注意以情动人,以趣启智,‘结合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尝试。相互分析同学特征的环节应有效控制课堂,对学生提出相应要求,避免攻击性的语言,培养学生健康友好的心态。安排学生户外拍摄照片可采用小组合作方式,一方面加强学生的交流互动,另一方面能合理安排拍摄工具,有效控制教学进度。活动要有计划、有组织进行,首先明确学习活动要求,讲解摄影中的技术问题,然后分组安排组长,对其下达任务并要求及时反馈信息,最后强调纪律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本单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捕捉和表现人物特征的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的方式方法很多,而围绕着“同学之间的相互描述、相互表现”来组织教学是本单元较为理想的一种方式,因为对身边同学的表现会让学生觉得亲切、有趣,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去学习,提高学生自己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围绕着“同学之间的相互描述、相互表现”来组织教学,整个教学强调学生自主的学习行为,以及与其他同学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学围绕描述同学相貌特征展开,可以通过学生户外拍摄的同学照片展示,或学生自己准备的照片交流,对同学的五官、脸型、发型等特点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为教学的进一步深入奠定基础,教师在学生描述过程中应不断引导和启发。接下来学生对同学的相貌描述转化到对美术作品中人物形象特征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人物题材的绘画作品往往通过对人物的面部刻画来揭示其内心世界,突出表现某一主题。在感受人物特征通过什么方面体现的教学环节中,应引导学生对范画作深入交流,加强学生的艺术感受力,为临摹作品做准备。第三个学习活动应重点讲解夸张手法在人物特征把握中的运用,教学中对夸张手法结合范图分析,同时可以对不同材质表现的不同画面效果有所对比,丰富学生的造型手段。教学过程中还可以涉及对五官的角度和形态特点的分析,使学生把握基本造型特点。学生在“活动三”中尝试为自己或同学画一张肖像画,教师应鼓励学生选择喜欢的表现手法大胆表现。学生作业减弱对造型、明暗的要求,强调学生对人物特征的把握,以及学生的独特个性表现。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关注学生是否能用较准确的语言说出同学以及绘画作品中人物的特征,关注学生作业是否突出了人物特怔,同时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参与意识、表达能力、合作精神也是评价的重点。对个性表现应予以肯定,并使学生明确提高的方向。鼓励学生参照教师提供的评价指标或教材中的评价建议自评、互评。四、教学选择教学可以按照学习活动设置安排课时。教材活动一安排学生观察同学特征,并尝试用照相机去捕捉同学特征。学生利用照相机观察体验,数码相机是最佳选择,便于及时在课堂上交流。这一活动的实施需要一课时。教学也可以用两课时完成,第一、第二个学习活动作一课时安排。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照相设备、场地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户外教学可能难以开展,可安排课外完成,把拍摄的照片发送到校园网内的班级电子邮箱,或把自己满意的照片带到课堂上与同学交流,通过分析、描述、感受达到教学目的。五、教学建议1.关于教材处理的建议。本课围绕头像表现这一主题,设置了描述特征、临摹作品、尝试表现三个活动。教材中提供的部分图片资料只是起提示、参考作用,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需要选择使用。教师在图片选择方面要作充分准备,教学导入图片可选择本班学生的头像照片,满足学生兴趣需要,选择的分析范图要大而清晰。2.关于教学情境创设的建议。本单元是新学期开学后的第一个教学单元,良好而融洽的气氛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指导学生以拍摄方式捕捉同学的特征,学生在相互拍摄的过程中交流认识,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在描述、感受中认识人物特征及其表现方法。3.关于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的建议。教学方法可根据教学需要、实际学情灵活处理,一般以谈话法、比较法为主。谈话应紧密围绕人物特征及表现的相关问题展开,向学生提出问题,提问要目的明确、有计划、有步骤进行,使学生思维处于积极状态,通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获得知识。比较法的运用能有助于学生对客观对象形成正确认识,通过生活中人物特征的比较,生活中人物与绘画作品人物的比较,不同形象特征、不同表现形式的人物绘画作品比较等等,帮助学生感受人物特征,把握造型表现的方法。4.关于教学媒材和教学手段择优使用的建议。教师可利用数码相机、摄像机随堂拍摄本班学生,也可以用速写形式示范捕捉本班学生特征。教学展示挂图要大而清晰,作品可以教师自己创作,也可以放大临摹。教师准备的学生临摹资料建议大小合适,学生临摹中无须考虑缩放问题。5.关于采纳不同教学组织形式的建议。描述同学特征环节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形式,以小组为单位交流照片,并评出特征最明显的同学,选出代表针对讨论结果发言,加强学生合作意识。学生作业可采用评比形式,通过学生互评选出形象特征把握最好的作业加以表扬鼓励。6.关于学习指导方法和学习小窍门的建议。本课有意识降低难度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但必要的知识点还应让学生掌握,例如在学生临摹练习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范本,使其对范本的构图、形象塑造、技术处理等问题有所理解,如有必要可以示范或准备步骤图,避免学生不知所措,无从下手。第一课《你、我、他》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你、我、他》是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课本第一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本课是学习人物画的基础课,主要通过观察新同学的形态特征、习惯姿势和各种动作、初步了解人体比例、结构和运动规律、重心变化的表现方法等,并进行人物动态速写练习。2、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课是学生初中三年美术学习的一个难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培养师生间的情感,学习用速写的方法来记录生活中的美,提高学生动手绘画能力。3、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掌握表现人物速写的基本技法。、过程方法目标:能大胆表现,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感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同学、师生之间的情感,相互关心,关爱互助。4、教材的重点、难点:教材的重点:人物动态速写的表现手法。教材的难点:以线条表现人物动态结构,比例准确,线条流畅。二、学生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中学,12—13岁的年龄正处于绘画的“转型期”,对所描绘的对象追求“像”为最高标准,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的“像”与艺术的“像”的问题,鼓励他们大胆表现。三、教学方法分析(一)教学方法:1、情景导入法:上课前,教师出示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照片,激发学生表现欲望。2、问题探秘法: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思考讨论。3、尝试练习法: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对各种人物动态进行描绘动态线和找重心的练习。4、比较欣赏法:老师拿出一些速写作品,让学生结合课本上名家作品进行比较欣赏。(二)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新课标中提出了“综合•探索”这一全新的学习领域,提倡“以学生为本,注重团队精神与策划意识的培养,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教师应让学生以个人或集体的方式参与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热情,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情感,提高绘画表现能力。四、教学过程分析1、情景导入教师把课前搜集好的学生生活相片展示给学生看,让全班学生分为六组,共同观察相片上同学的各种姿态和表情特征。教师拓展引导:同学们再观察一下我们班中的学习伙伴,他们的动作和表情是不是很有趣呢?你又想不想把它用手中的笔记录下来呢?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探究一下如何描画人物对象。2、问题探秘教师再每组发给一个人体模型,让学生共同探讨以下两个问题,填写好下面两个表格:、以下人体各部份的长度,相当于多少个该人体人头的长度呢?部位名称头上身臀手臂手掌脚掌各组同学自主探究,填写好表格后,教师再找个别代表到班上发言,讲述本组的研究成果,教师再加以点拔。(这两个问题充分发扬了新课标所提倡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亲自参加到学习探究中来”的要求精神,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领悟人体的比例和结构规律。)3、尝试练习教师点拔谈话:不同姿态的人物,都有他们不同的重心和动态线,画速写画要善于抓住人物的动态线,抓准重心。教师用人体模型摆出一两个人物姿态,演示绘画动态线和重心。你们能用人体模型摆或用自己身体摆出下面动态,并尝试描画它的动态线吗?姿态蹲在起跑线跑步坐着盘地踢球动态线和重心4、比较欣赏教师将收集到的优秀人物速写作品展示给学生看,并结合课本上的名家速写作品,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你能用一两句话说说对这些作品的感受吗?第二课《我的故事》说课稿一,说教材我今天的内容是七年纪上册第二课《我的故事》,是以“造型表现”为阶段目标的课程。因为内容为学生普遍喜欢的卡通知识,能很好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以后更好地上课打下良好的基础。教材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习故事的表达,提到人物卡通画,学生并不陌生,他们在小学时儿童画曾有多次接触,有一定的认识和经验,但这种经验往往还停留在感性的认识上,还不成熟,还可能带有强烈的儿童画的痕迹。本课将对卡通的发展过程及卡通的表达形式进行初步研究,不仅要单纯追求“形”似,而要他们努力做到有“神”为佳。能大胆体现出新特点,新的精神。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通过卡通画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卡通画的主要特点,帮助学生提高观察生活的能力,加深对文化、历史和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2.过程与方法:欣赏、思考、讨论、练习、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增添学生的幽默和智慧,激发学生寻找生活的神奇与乐趣,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协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卡通画的特点教学难点:突破学科本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