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教材培训2015.2吴海燕课件_第1页
三年级下册教材培训2015.2吴海燕课件_第2页
三年级下册教材培训2015.2吴海燕课件_第3页
三年级下册教材培训2015.2吴海燕课件_第4页
三年级下册教材培训2015.2吴海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学三年级公共邮箱why2008828@126.com密码:333333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介绍吴海燕2015年2月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一、在本套教材中的位置

三下:复式统计表一下:分类与整理二下:数据收集整理四上:条形统计图四下: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五下:折线统计图六上:扇形统计图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2.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1.经历统计的过程,在活动中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知识和方法。2.初步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表中的数据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进行简单的分析。难点

1.会用适当的方法有序搜集、整理数据,正确填写统计表。

2.能结合统计表的数据进行简单合理地分析。四、编排特点3.侧重真实性和实践性。每人限选一种,聚焦研究问题利用旧知解决问题分开统计的必要性※复式统计表五、具体教学建议

引发比较明确解决问题的方向解读复式统计表问题体现复式的价值五、具体教学建议关于练习尊重学生选择,不做强行统一。第一课时p36例题1练习八No.1-2第二课时p37做一做练习八No.3第三课时p38-40练习八No.4-6六、课时分配建议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一、本单元教学内容

1.口算例1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进位)例2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不进位)2.笔算例1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例2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例3解决问题(连乘问题)例4解决问题(连除问题)三、编排特点教材涉及了丰富的生产生活事件,让学生感受计算的作用及价值。

生活事件三、编排特点教材涉及了丰富的生产生活事件,让学生感受计算的作用及价值。

生产事件三、编排特点2.直观模型的支撑有利于学生对算理的深入理解和自我思考。三、编排特点3.理法并进,强对算理的关注。三、编排特点3.理法并进,强对算理的关注。三、编排特点4.创设探求规律的内容,关注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四、教学目标1.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不进位乘法。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算法。3.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会正确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4.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

1.掌握两位数乘法口算和笔算的算理及算法。

2.能正确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难点

1.准确理解算理,正确计算。

2.准确分析灵活解决问题。自主探索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的方法※两位数乘一位数五、具体教学建议算法多样化直观呈现算理建议※两位数乘一位数五、具体教学建议2.要适时适当借助直观教具和学具,以突出算理。1.关注学生的原有经验,给学生留出充足的自我思考和回顾的空间及时间。三上三上几何直观(点子图)竖式计算强调每一步计算的具体含义※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重点:理解算理

掌握算法转化估算的作用类推完成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进一步掌握竖式的写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教学任务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学会竖式的书写方法,会用竖式计算。传递转化的思想方法积累操作、探究的活动经验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建议1.准确理解教材的意图。14×6=8484×2=1682.在对比中理解规定的写法。※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建议空间可以给得大些。学生有竖式计算的基础出现问题发现问题矫正错误掌握知识1.理解数量关系,能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2.会列综合算式3.渗透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连乘问题※解决问题教学任务※连除问题※解决问题1.理解数量关系,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2.会列综合算式。教学任务※解决问题建议1.给学生解决问题留出充分的空间与时间。----因为学生具备了解决问题需要掌握的运算意义及计算方法。2.关注学生的想法,给学生的表达交流留出充分空间及时间。----因为充分生的表达交流才能丰富学生的认识,深化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解决问题建议3.综合算式的学习要在比较中进行有意义的建构。----比较可以辅助学生对于分步算式与综合算式的异同形成正确的认识,从而对形式上的不同有所理解。4.回顾与反思注重给学生宽广的空间,逐渐从简单的检查结果的对错,上升到对规律的认识及方法的梳理上。※解决问题要注意的问题1.注重数量关系的分析理解,在多角度观察,策略多样的问题情境中,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学生要能看得懂,但不要求每一个学生用多种策略来解决问题。3.学生要会列综合算式来解决问题。关于练习找规律的题目要给学生自我实践、发现、验证、强化的时间。关于练习关注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在书写方式上不做强行统一。第一课时p41例题1练习九No.1-4第二课时p42例题2练习九No.5-7第三课时p44-45练习九No.8-12六、课时分配建议第四课时p46例题1练习十No.1-5第五课时p48练习九No.6-9第六课时p49例题2练习十一No.1-5第十一课时p58复习与整理第七课时p51练习十一No.6-10六、课时分配建议第九课时p53例题4练习十二No.4-9第十课时p56-57练习十二No.10-17第八课时p52例题3练习十二No.1-3第十二课时p59练习十三No.1-6第五单元面积面积的含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常用面积单位长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关系一、教学内容解决问题面积的含义公顷平方千米土地面积的常用单位长度和面积的比较例题教学内容例1面积的含义例2例3统一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cm2、dm2、m2)例4长、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例5简单的实际应用例6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例7简单的实际应用例8解决问题一、教学内容二、在本套教材中的位置

三下:面积的含义

长、正方形的面积五上:多边形的面积五下:长、正方体的表面积六上:圆的面积六下:圆柱的表面积1.重视核心概念,用多种方式深化概念的理解。

三、编排特点

2.重视概念的比较辨析。

三、编排特点

3.重视估测与实践。

三、编排特点

4.重视学生的自主思考与发现。

三、编排特点

四、教学目标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常用面积单位的的表象;2.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3.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4.会解决有关面积的实际问题。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理解面积的含义;

(2)建立常用面积单位的表象;

(3)准确计算长、正方形的面积;(4)会解决实际问题难点:

(1)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2)能在具体的问题中正确区分长度

与面积。※主题图五、具体教学建议在现实背景中引出问题借助具体事例说明“面积”概念面积的含义五、具体教学建议教学任务认识面积,了解面积的含义。面积的含义五、具体教学建议教学建议在具体的现实背景中充分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面积。能借助具体事物进行表述即可。面积单位的统一五、具体教学建议体现从定性(直观比较)到定量(度量)的过程度量的方法(量什么、用什么量、怎么量)五、具体教学建议教学任务

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面积单位的统一五、具体教学建议面积单位的统一自选单位来测量统一形状常用面积单位的学习

正方形统一大小引入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要有单位用哪种形状作面积单位合适度量的方法(量什么、用什么量、怎么量)五、具体教学建议教学建议

适当调整素材,让研究真实化。面积单位的统一教学建议

适当调整素材,让结论合理化。面积单位的统一教学建议与学生做真研究。面积单位的统一先介绍数学上的规定再通过活动直观感知,建立表象给出字母表示的方法※常用面积单位教材的编排掌握常用的三个面积单位,建立表象。※常用面积单位教学任务1.呈现真实的面积单位,直观感知大小,形成表象支撑。※常用面积单位教学建议2.设计活动,为大小统一做好铺垫。3.给学生记忆表象留出时间和空间。通过一个事例,猜想规律通过多个具体事例,归纳规律应用公式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教材的编排掌握长征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积累研究活动的经验;初步了解归纳的方法。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教学任务长方形的面积公式1.关注学生的数学直感和原有认知。教学建议2.准备充分可操作的学具,让每个孩子都有活动的机会。3.要放手给学生空间,资源丰富多样,结论才科学合理。※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公式的简单应用估测

给学生空间自我思考验证,通过交流讨论得到结论。教学建议

直观表象借助计算呈现面积单位间的关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材的编排

掌握相邻面积单位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转化。※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任务1.可以采取猜想验证的学习方式展开教学。※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建议2.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具和充足的时间进行自我研究。3.为学生的展示交流提供平台。4.注重梳理方法、明确结论。类比推理直观支撑

简单应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整理信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先制定计划再执行计划指导检验的方法※解决问题教材的编排※解决问题教学任务准确理解数量关系,正确分析解答。巩固长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教学建议给学生空间自己尝试解答。关注学生问题,质疑解惑,提高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关联生活,用数学视角理解生活问题。关于练习关注知识的丰富与拓展,提升学生认识和学习的兴趣。可补充中国地图关于练习关注实践性作业,做好组织安排,落实方法的指导。第一课时p60-62例题1、2练习十四No.1-2第二课时p63例题3练习十四No.3-8第三课时p66例题4练习十五No.1-3六、课时分配建议第四课时p67例题5练习十五No.4-10第五课时p70-71例题6、7练习十六No.1-4第六课时p72例题8练习十六No.5-11第六单元年、月、日一、教学内容年、月、日24时计时法解决问题一、教学内容例题教学内容例1认识年、月、日例2平年、闰年24时计时法例3解决问题: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三下:年、月、日一上:认识整时二上:认识半时、分三上:时、分、秒二、在本套教材中的位置

1.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三、编排特点

2.以问题为抓手,导引学生形成时间观念,学会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

三、编排特点

要让学生写真实想法借此了解学生,适当指导。休息3.与世界接轨,与发展同步,适当增减学习内容。

三、编排特点

4.补充资源丰富,注重数学的文化渗透。

三、编排特点

四、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2.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3.会解决与时间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会解决实际问题1.掌握年、月、日的知识,记住每个月的天数。2.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五、具体教学建议教学任务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年、月、日※年、月、日教学建议1.关注学生的原有认知,尊重学生的认知差异---明确研究问题2.给学生自我发现、归纳留出时间和空间---初步认识不完全归纳法3.达成认识要给足记忆的时间—指导记忆的方法4.课堂上可以在线搜索学生想看的年历,以支撑不完全归纳法的合理性。※平年、闰年教学任务了解2月的规律,会判断平年和闰年。※平年、闰年教学建议1.给学生提供连续的不同年份的年历。2.给学生发现、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我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表达能力。3.补充资源,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体会一天24小时的周期变化应用钟面,引发认知冲突(12时出现三次引入24时计时法的必要性※主题图教材编排探究活动一天有24小时内、外两圈刻度展开成直线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关系教材编排教学建议1.对于1日=24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找到新知学习的起点。2.把理解、表达、操作相结合促使学生对24时的认识。3.补充资源深化学生对24时简明不易错加以认识。4.对于两种计时法的优劣辩证认识。※解决问题教学建议1.给学生留出自我思考的时间和空间。2.交流中明确和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3.辅助学生提炼方法,促学生解决策略的掌握,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关于练习适时进行关心他人的教育,落实育人目标。关于练习补充资源,辅助学生真正理解,调到学习的兴趣。地球仪、世界地图第一课时p76-78例题1练习十七No.1-3第二课时p79例题2练习十七No.4-7第三课时p82-83练习十八No.1-6六、课时分配建议第四课时p84例题3练习十八No.7-10第五课时p88整理复习练习十九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一、教学内容

二、在本套教材中的位置

三下:小数的初步认识四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三上:分数的初步认识1.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小数,理解小数表示的意义。

三、编排特点

2.降低了学习难度,把小数的初步认识与小数意义的学习清晰分开。

三、编排特点

3.借助同一背景,诠释了解决问题的含义。

三、编排特点

1.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一位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2.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3.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4.能解决有关一位小数加减的实际问题。四、教学目标

重点:

1.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2.掌握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难点:小数的意义教学重难点生活中经常用到这样的数,介绍小数引出对单元内容的学习,为例题教学提供现实情境介绍小数点,教学小数的读法※认识小数五、具体教学建议教材的编排仅限于一位小数借助具体的量借助几何直观写出小数※小数的含义五、具体教学建议教材的编排会认、读、写两位小数。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能借助意义写出小数。※小数的含义五、具体教学建议教学任务※小数的含义五、具体教学建议教学建议1.调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以现实生活为背景,感受小数的普遍存在。看----想----说2.小数的读法要通过一组数归纳出读法,呈现资源要全面,以确保读法认识的准确。※小数的含义五、具体教学建议教学建议3.抓住十进分数与小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教学,要辅以直观表象作支撑。解决方法多样米尺直观可视※比较大小五、具体教学建议教材的编排※比较大小五、具体教学建议教学任务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会正确比较一位小数。

※比较大小五、具体教学建议教学任务1.了解学生的基础,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思考空间,自我尝试进行比较。2.给学生交流、表达以时间,促进学生相互启发、互相学习。3.注重帮助学生梳理方法,积淀学习经验。解决方法多样重点教学竖式保证数位对齐※小数加减法五、具体教学建议教材的编排※小数加减法五、具体教学建议教学任务1.理解一位小数加减法的算理,会正确计算。2.掌握竖式的写法。※小数加减法五、具体教学建议教学建议1.可以采用学生自主尝试解答,对关键点加以追问的方式来展开教学。追问:怎么算出的1.4?2.列竖式要确保每个人都尝试。追问:你是怎样列竖式的?给大家讲讲想法。3.引导学生关联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算法多样化不同的方法可以相互检验※解决问题五、具体教学建议教材的编排※解决问题五、具体教学建议教学任务1.能对较复杂的问题情境准确理解,正确分析数量关系,并正确解答。2.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学生能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加大解决问题的宽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丰富学生的检验方法※解决问题五、具体教学建议教学建议1.给学生给充分的空间,自我审读、自主解答、自我检验。2.关注学生的困难与问题,提取有价值的素材。3.关注学生的课堂生成,适当加以补充。关于练习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过高要求。第一课时p91例题1练习二十No.1-3第二课时p93例题2练习二十No.4-7第三课时p96例题3练习二十一No.1-5六、课时分配建议第四课时p97例题4练习二十一No.6-11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二)一、教学内容

例题教学内容例1稍复杂的排列问题例2搭配问题(分步乘法计算原理)例3稍复杂的组合问题二、在本套教材中的位置

三下:排列组合(二)二上:排列组合(一)三、编排特点1.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小事件,初步了解排列数和组合数,在生活中感受有序思考的价值。

三、编排特点2.给学生表达的空间,关注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1.使学生通过观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