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梗院前急救技术方案和考核要点解析_第1页
急性心梗院前急救技术方案和考核要点解析_第2页
急性心梗院前急救技术方案和考核要点解析_第3页
急性心梗院前急救技术方案和考核要点解析_第4页
急性心梗院前急救技术方案和考核要点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急性心梗院前急救技术方案和考核要点解析1急性心脑血管病发病后能否及时快速的识别、诊断和处理,是影响救治效果和患者预后的关键。对心肌梗死,早期救治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肌坏死数量、从而保存左室功能、预防致命性并发症及严重心血管事件,改善预后。时间就是心肌、心肌就是生命23诊疗延误发生在3个环节:症状发作到病人识别、院前急救期间、医院诊疗期间----急慢分治教育大众认识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体征、及早就医的重要性,早期呼叫120。----分级诊疗研究证实院前急救系统可以使患者更早得到治疗、增加再灌注治疗的比例。对急救系统,从调度员到急救人员如何反应和处置对患者预后至关重要。应及早识别潜在的患者,快速反应、正确评估、规范处置、合理转运----培训启动急救系统为什么要实现院前与院内的无缝衔接无缝衔接可使STEMI、主动脉夹层、急性肺动脉栓塞等急性胸痛患者的存活率提高、死亡率降低;对于STEMI患者的D-to-B时间而言,绕行急诊方案与传统的经急诊科方案相比,可至少缩短25~30min;重要条件:将院前急救中患者的信息提前传输到医院的急救专科医生手上,使院前诊断成为可能,并根据院前诊断做好相应的急救专科准备。4医院与EMS协作的目的确保把为急性胸痛病人提供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扩展至患者家中,将院前急救与院内绿色通道无缝连接起来,促进EMS与医院建立起一体化合作关系。5本项目的目标科研项目?管理项目?6医院与EMS协调的主要内容和方式建立双方定期协商机制共同制定EMS的胸痛急救工作流程指导院前急救的设备和人员的配置定期对EMS人员进行培训7建立双方定期协商机制

讨论和决定双方的工作机制和参与共同流程制定的相关合作人员;通报工作进展和阶段性数据分析结果和典型病例分析会;根据数据分析所发现的问题研究解决方法;制定培训计划;协调立场,提供必要的政策性支持。89一、诊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症状:典型/不典型心电图:对所有ACS症状患者常规做ECG在急救到达10分钟内完成:检查时间标注于ECG上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ST段抬高(连续2个或以上相邻胸导或肢导抬高>0.1mV,V2V3导联抬高0.2mV),或新发的左束支传导阻滞心肌损伤标志物:首选肌钙蛋白,院前4~6h内敏感性低院前救治:STEMI10根据患方呼救信息和症状描述,急救调度应快速识别潜在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就近派出符合急性心肌梗死急救要求的救护车医师有资质,接受过心脑血管急症规范处置的培训急救装备符合救护车配置标准,充足完好医疗装备:应有心电图、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复苏器材、氧气、药品通讯装备:GPS定位、车载信息传输系统、无线集群对讲机、车载电话、手机电话指导自救:指导患者或呼救者在急救人员到达前实施自救合理派车对胸痛急救调度指挥人员的要求

能够电话确定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熟悉胸痛救治流程;明确本区域内胸痛救治医院或网络分布;电话指导患者或目击者进行简易急救;掌握ACS心电图知识,可通过远程系统判断STEMI。1112二、救治卧床休息,停止任何主动活动监测:持续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吸氧,维持血氧饱和度≥94%建立静脉通道阿司匹林:只要无禁忌证(过敏史、最近胃肠道出血),均应立即给予非肠溶性阿司匹林300mg嚼服以加快吸收,是安全的尽早使用可降低病死率、反复缺血事件、溶栓后冠脉再阻塞如可能加服氯吡格雷300mg或替格瑞洛180mg院前救治:STEMI13硝酸甘油作用:扩张冠脉(尤其斑块破裂区)、外周动脉静脉,降低心脏负荷。应用:舌下含服每次0.5mg,可连用3次,每次间隔3~5分钟,直至疼痛缓解或出现低血压;静脉滴注(适用胸痛、高血压、肺水肿)禁忌证:低血压(SBP<90mmHg或比基础血压下降≥30mmHg)、严重心动过缓(<50次/分)、非心衰性心动过速(>100次/分)、右心室梗死。下壁梗死慎用,需做右心ECG评估有无右室梗死,因右室梗死患者需有充足的右心前负荷。院前救治:STEMI14及时处理各种合并症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脏骤停半数死亡的AMI患者死于到达医院之前,大多由室颤/无脉搏室速所致,应随时准备好除颤、给予高质量的CPR院前救治:STEMI院前溶栓据AHA指南,当溶栓作为再灌注策略时,多项前瞻性研究证实对STEMI患者院前给予溶栓治疗,可以缩短开始溶栓的时间并降低死亡率。国外Meta分析显示,不管急救人员的培训程度和经验水平如何,院前溶栓可以降低病死率且改善预后。因此指南推荐建立院前溶栓机制。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考虑开展:急救系统组织严密、有溶栓清单预案、急救医师具备资质(经过培训、有STEMI救治及高级生命支持经验)、与接收医院紧密协作、有远程医学指导、质控体系院前救治:STEMI15原则:就近、就能力、兼顾患者意愿(获知情同意)对STEMI患者,优先转运至最近的、有急诊PCI资质的医院告知患者及家属可能的早期再灌注治疗方式如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转运至PCI医院,应将患者送至最近的能进行溶栓治疗的医院。地区间医疗资源差异大,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合理转运策略转运患者到急诊科;如条件允许,将患者直接送至导管室转运1617院前信息远程传输通过微信专用平台、车载数据传输系统、彩信等多种形式传输ECG等院前信息至目标医院可以缩短再灌注治疗时间:更快启动人员设备,做好前期准备通知预警:转运前电话通知目标医院做好接诊准备,告知患者信息(基本信息、发病时间、ECG改变)、预计到达时间,并确认接收急救网络医院建立专线电话,并在院前急救调度指挥系统备案,保证24h呼叫畅通,并有专人负责接听、记录院前院内衔接18患者交接:包括患者病情、诊疗情况、院前ECG填写双联患者交接单(一联提交接收医院,一联粘贴于院前急救病案),接诊医护签字确认院前院内衔接19目的规范急救流程,加强环节质控,提升急救效率与质量,缩短再灌注治疗时间,改善预后评估指标(通用)患者呼叫至急救系统接听电话的时间;急救系统接听呼叫电话至派出救护车辆的时间;救护车组收到出车指令至出发的时间;患者呼叫至救护车到达的时间(前3+行驶);患者呼叫至救护车送达目标医院的时间质控评估与考核努力缩短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受交通、医疗资源可及性影响STEMI评估指标院前心电图完成的比例,10分钟内完成心电图的比例;传送心电图等信息资料到目标医院的比例;送至可行急诊PCI治疗医院的比例质控评估与考核2021质控评估与考核数据变量数据来源是否核心数据患者呼叫救护车时间120Y急救系统接听电话的时间120Y派出救护车辆的时间120Y救护车组收到出车指令的时间120Y救护车出发的时间120Y救护车车号120救护车达到现场的时间120Y院前12导心电图(是/否)120Y质控评估与考核数据变量数据来源是否核心数据院前心电图是否传输CSCP数据平台Y院前心电图传输时间CSCP数据平台Y呼叫PCI中心时间CSCP数据平台Y患者发病时间120STEMI120YCPR120除颤120血压/血糖120抗栓药物12022质控评估与考核数据变量数据来源是否核心数据接收医院名称CSCP数据平台Y到达接收医院时间CSCP数据平台Y直达导管室(是/否)CSCP数据平台Y23120质控标准受理时间(段)(不包含指导抢救)-----2分半出车时间(段)--------------------------2分半到达时间(段)(看到病人)------------10分钟至心电图检查时间(段)-----------------10分钟至专业治疗时间(段)-------------------15分钟送达医院时间(交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