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尿管前定时夹闭尿管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到底有没有意义_第1页
拔尿管前定时夹闭尿管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到底有没有意义_第2页
拔尿管前定时夹闭尿管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到底有没有意义_第3页
拔尿管前定时夹闭尿管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到底有没有意义_第4页
拔尿管前定时夹闭尿管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到底有没有意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拔尿管前定时夹闭尿管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到底有没有意义?拔除导尿管前的膀胱功能训练,即在拔管前间歇性地夹闭尿管,这一操作可追溯到1936年。当时的观点认为在留置尿管期间,膀胱处于空虚状态,无功能活动,间歇充盈膀胱可模仿膀胱的生理活动,唤醒膀胱功能,减少拔管后尿潴留的发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操作在临床广泛使用,操作细节进一步具体化,比如夹管3小时,开放5分钟。但这一操作真的必要吗?在1936年这一操作开始的时候,可能没有大样本的临床研究数据,可能是某位医护人员"想当然”的灵光一现。这真的可以减少尿潴留的发生吗?我们来看看相关的研究数据一个研究来自骨科。骨折患者术后一般留置尿管3-4天。研究者在拔管前把这部分病人分成2组,分别夹闭尿管训练膀胱和直接拔出尿管。结果显示,两组间需再次留置尿管的患者比例无差别。神经内科的研究显示,对于长期留置尿管30天以上的中风患者,拔管前是否进行尿管夹闭对患者的残余尿无影响。妇科的研究显示,是否进行膀胱训练对于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尿潴留发生率和再次置管率没有影响。因此,2014年中国《留置尿管护理指南》明确提出,拔管前无需夹闭导尿管。当然,研究并未发现夹闭尿管的坏处。如果医生或护士工作比较轻松,完全可以继续这一操作,但我们并不推荐以这种方式刷存在感。今天先从力学原理的角度来分析此问题!关于膀胱逼尿肌的力学原理膀胱从物理属性上,和气球有相同的原理,逼尿肌就和气球一样,其容受性舒张和缩复作用和气球充气、放气的原理非常相似,但又有所不同。相同之处在于,膀胱实现排尿,需要逼尿的力量突破放尿口(括约肌)的阻力阈值,实现排尿;气球放气,也是逼气的力量,要突破气球口的阻力阈值。不同之处在于,膀胱无限扩张,还未到破裂程度逼尿力量就已经很弱了,突破不了阻力阈值从而出现尿潴留;而气球可以无限充气,而出口压力为零,随着充气量逐渐增加,气球内压力逐渐下降,直到气球撑破。在破裂的问题上,原理也是相同的,随着膀胱无限充盈,膀胱壁受到的平均压力其实是越来越弱的,而随着壁越来越薄,最终无法承受静水压而破裂。为什么随着膀胱不断充盈,逼尿力量越来越弱?下面这张草图可以解释。S:膀胱流出道横截面积P1:膀胱逼尿肌的压强P2:静水压压强F3:括约肌阻力分析膀胱能不能排尿,关键在于分析流出道横截面的受力,向外的力量△F。△F=F1+F2-F3F=PxS;而无论膀胱如何充盈,流出道横截面积S是不变的。F1=P1xS;F2=P2xS。静水压P2,无论膀胱内水量多少,都是恒定不变的,所以,P2=P2,,F2=F2,。这样,膀胱从充盈到空虚的过程,唯一持续变化的,只有P1。P1的大小,和膀胱肌壁的厚度有关,膀胱越充盈,肌壁越薄,P1越小,P1越小,F1就越小。这一点和气球放气,以及吹气球的原理是一样的。关于膀胱排尿的正反馈:直以来,我们都认为是排尿控制的正反馈。实际上,排尿控制的正反馈和膀胱逼尿肌无关,只是括约肌的正反馈,尿没排完,括约肌不收缩,持续舒张。而括约肌的收缩其实是可以训练和控制的。女性凯格尔练习加强盆底肌肉力量,男性的提会阴练习预防早泄,都有尿流中断法的练习。这说明,所谓的排泄正反馈其实并不存在。而真正的正反馈,其实是来自于膀胱逼尿肌收缩,膀胱容积缩小,膀胱肌壁变后,P1逐渐变大,F1逐渐增强,这纯粹是个力学原理,和正反馈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尿意的来源,来自括约肌受到的压力。括约肌的压力达到某个临界点,就会有舒张意识,从而出现排尿反射,这时候就会有尿意。任何压力,刺激括约肌,均可产生尿意。包括,膀胱内的静水压、逼尿肌的压力、尿液的重力作用、尿管球曩的刺激作用,均可诱发。膀胱通尿肌的容受范围:在膀胱充盈早期的时候,膀胱容积还处于逼尿肌容受性舒张的合理范围内,随着膀胱容积的增加,逼尿肌的力量F1是逐渐弱的,如上图所示。这种伴随F1减弱的容受性舒张,是膀胱实现储尿功能的关键。尿急迫症,有的就是膀胱容受性舒张不够,F1未能有效减弱,导致的尿频。因此才会通过憋尿练习来矫正。而一旦尿潴留形成,超出膀胱容受性舒张的合理范围,来自F1的压力,就不再是随着膀胱容积的增加而减少,而是随膀胱容积的增加而增加了!这时候的膀胱,不再是一个像气球一样有弹性的器官,而是成了一个缺乏膨胀能力的布袋子,容量的稍微增加,都会造成F1的显著增加。当肌纤维被拉长到极限,肌肉将不在具备收缩能力,膀胱将变成一个纯粹的布口袋!这里还不得不复习一下,肌纤维的收缩机制。膀胱过度充盈,会直接导致尿潴留的发生。一旦膀胱充盈达到一定限度,即便在括约肌尚且还能舒张的情况下,排尿也几乎只能靠增加腹压来完成。我想,很多人应该会有过类似体验。早晨贪睡,膀胱充盈了,舍不得被窝,导致膀胱多度充盈,是在憋不住了,起来排尿的时候,往往要靠腹压辅助才能尿出来,而且还一次尿不干净,休息不多一会儿,再去尿,才能尿干净,就这这么个原理。而对于子宫手术,尤其是宫颈癌根治术后的尿潴留,核心问题并不在于逼尿肌功能问题,而在于括约肌不舒张的问题。这种情况下,我们姑且不说逼尿肌的训练本身就毫无意义,即便是逼尿肌训练有意义,括约肌功能不恢复,也等于是无的放矢!为什么排尿训练,感觉有尿意后,拔尿管,成功拔出尿管的几率会比较高?原因并不在于膀胱逼尿肌功能得到了训练,而是有尿意,意味着膀胱括约肌功能开始恢复!其他的关于导尿管与尿路感染的有趣研究:留置尿管前,用无菌水、自来水擦洗外阴和用碘伏、洗必泰消毒外阴,哪一种发生尿路感染的几率更低?研究显示这几种方法都差不多。 (什么,不消毒也敢置尿管!)晚上10点拔管会比早上10点拔管更有助于降低尿潴留的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