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视编辑与制作
以讲解技术手段和制作过程为主,介绍电视制作和编辑过程的各个方面以及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杨晓麟□第一章电视制作的几个基本概念第一节电视和电影的异同一同声画结合的传播媒体1制作手段影:复杂周期长技术标准高视:灵活效率高节奏快实效强技术标准不断提高二异3传媒类型影:娱乐为主纪录为辅视:纪录娱乐(新闻专题科教综艺广告电视剧使人们获取政治经济社会新闻的重要来源)2传播手段影:特定性(特定时间特定空间)视:随时性随意性第二节电视制作系统一制作类型1ENG(ElectronicNewsGathering)电子新闻采集便携式分前期和后期制作2EFP(ElectronicFieldProduction)电子现场制作除演播室外,把电视制作系统都搬到了现场,实时、实地拍摄制作乃至播出。包括多路摄录机、切换器、特技机、同步机、字幕机、调音台、监视器等,如转播车。3ESP(ElectronicStudioProduction)电子演播室制作传统和常规的制作方式,设备齐全。照明、拾音声学、布景、设备、拍摄对象、表演空间都可有效控制。三电视制作系统(一)电视制作系统:由各要素集合而成,共同完成特定目的,互相配合。1人员策划,采、编、播、导,制作,照明,录音……2设备:把能量的一种状态(光学图像V、声音A)转化成另一种状态(电子能量)。(二)重点讲设备系统1基本的系统:A、V包括摄像机、照明、音频、磁带、切换机、编辑机及特技机等。2扩展的系统:对AV来源选择、对AV质量控制,能录、播、传及更复杂的过程。A包括一个或多个话筒、调音台、监听音箱、连线等。
V包括一个或多个摄像机、控制器、监视器、切换台、录像机、特技机、字幕机、连线等。数字系统包括数字摄像机、数字录像机、数字带、非线性编辑机。
3实际举例:如本课堂的教学环境、新闻采访、电视专题、实况转播中的机位、设备、话筒、灯光……4便携式摄像机的用途:家庭、独立制作、教育、医疗、企业、监控、广播(ENG\EFP\海湾战争……)四后期编辑:从原始的录像带或数字化纪录材料中,选择最适合的场景,然后在一个特定得秩序中把他们拷贝到另一录像带上。过程十分复杂,许多设备、大量时间。1线性编辑放机、录机2非线性编辑计算机类似文字处理过程四节目制作流程1自编系统:一台录机一台放机一台监视器采访回来素材的编辑配音一般性制作又称初编也可用非线编辑2复杂编辑系统:多台放机一台录机(多对一)特技机字幕机非线可上字幕、图表、特技多制作专题文艺等由专人负责操作3直播系统:一般由EFP系统构成多台摄像机、多台放像机、字幕机、特技机、音响、切换台、对讲机、上述1、2种方法制作的节目,经审查及技术审核后入库待播。第二章电视摄像机结构基本原理简单操作第二节工作原理光线—镜头—光束分解器—CCD—图像三原色:RGB(不是RYB)第四节基本操作各种类型的机器功能及键的位置略有差异,但基本控制方法则完全一样一电源选择开关AC—DC二ON/OFF/SAVE开关三VCR控制四增益控制开关五滤光转盘:补偿色温六白平衡:调节RGB强度,准确还原白信号,修饰色温。自动调节:家用业余机手动调节:专业机七彩条:标准彩色参考(黄青绿品红蓝)八自动摄像机设置九附件:架子、监视器、话筒、电源、连线……第二节镜头的工作特性
广角标准长焦一视野:宽正常窄二物体和距离的变形近大远小正常压缩不成比例三运动:推拉和移动距离夸张正常变化缓和加速感减速感四景深大易对焦浅突出主体非常浅不易对焦第四章摄像机操作第一节注意事项及准备一注意事项1不要暴露在雨中、骄阳下、极低温中2不要用湿的磁带3不要长时间瞄准太阳4不要暴晒电池、跌撞5不要侧放摄像机二拍摄前准备1检查所有设备、部件及辅助设备:话筒、灯、电池、电源、监视器、电缆、插头、磁带类型、调白……2检查三角架、滑板转动是否灵活3试录、录彩条4准备白平衡卡、反光板、柔光材料第二节操作技术要领一保持平稳避免晃动一手持机一手平托控制呼吸膝盖略弯二移动时最好拉到广角端三平摇时脚腕以上和机器一起扭动略屈膝四跟拍时最好向后退五正常条件下用自动光圈六聚焦先推进对焦再拉开不失焦;先广角后推上则随时调焦点第五章电视摄像艺术第一节电视画面一电视画面:由摄像机拍摄、电视屏幕显现的图像。镜头是构成电视画面的基本因素。1镜头:能够表达一定意义的电视画面由摄像机从开机到关机不间断地摄录下的一个片断从编辑入点到编辑出点间的完整画面表现元素:画面和声音画面:电视内容的主要体现者,直观、形象,是节目结构的主体声音:理性但不直观。与画面互补,既直观又理性。二框架结构
1电视画面被屏幕的框架所局限
小屏幕传递大千世界众多的视觉信息并充满艺术魅力,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创造性的艺术工作。2框架结构对画面有限制作用取舍画面表现主体舍去不利因素运用摄像技巧,或虚化、或压缩、光与影、软件处理……3电视框架可作为电视画面的参照物,帮助判断水平、速度、范围。三平面造型二维的屏幕要反映三维空间生活,如何增加立体感?1近浓远淡、近大远小、近疏远密使人眼获得立体感选取大小比例表现纵深空间采取小光圈、广角加强纵深感选景与技巧处理近浓远淡让平行线条消失在视平线增强透视感2电视画面具有连续性,形成具有动感的纵深画面展示运动轨迹近大远小梯度变化时间与速度的个体差异3摄像机的运动引导观众的视点发生变化,获得立体感出画入画使视线远近变化2陪体:与主体有一定的关系并与主体构成一定情节的对象。可以是前景、背景。作用:陪衬补充说明主体帮观众理解主体精神、动作、内在含义。3前景:主体前的景物,亦指距离视线最近的景物。作用:衬托、呼应主体,增加层次和空间深度、点缀画面。4背景:位于画面主体后的景物。作用:烘托、突出主体,说明主题、交待环境、渲染气氛、丰富内涵。第二节取景与构图一取景:在视觉空间内去用哪些被摄对象来构成画面及如何向观众来表现他们。包括人物取舍、采取何种景别、选取角度……技术成分:保证画面完整清晰,稳、平、准、匀艺术成分:选择视点、确定机位,选景别、取角度……1画面清晰,主体突出2景别:指被摄主体在屏幕框架结构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作用:组织结构画面、制约观众视线、规范暗示空间、决定观看内容决定因素:摄像机与被摄体的距离;摄像机镜头的焦距3角度:指摄像机的位置同被摄对象之间构成的实地空间中的角度,是现场拍摄时确定的视点。方向:水平面上的相对位置高度:垂直平面上的相对位置交待情节内容,提示人物心理和构成画面造型的重要任务1)平拍:以人们日常的观察事物平视时的试点来进行拍摄。客观真实,身临其境。2)仰拍:摄像机低于被摄对象向上拍摄。被摄体显得高大威严挺拔崇高。3)俯拍:摄像机高于被摄体自上而下拍摄。交待环境,展示宏大场面。
3构图:
在一定的取景范围内,筛选、组织对象,处理好被摄主体的方位与后继运动方向及光线、影调、色彩等造型元素的过程,并考虑最终画面效果,内容一目了然,主体鲜明。1)画面中心法:被摄主体放在画面中心最稳定、最突出的位置。2)对称法:左右对称、均衡。3)井字法:将主体放在趣味中心。鲜明突出、生动有趣、富于动感。围绕主体构图法线性结构构图法1)三角形构图:一同性质的人或物或自然景观构成三角形。画面具有极强的稳定感。2)横长形构图:常以水平线为主线条,画面稳定开阔,适宜拍草原、海洋、大地等。3)垂直式构图:能充分显示景物的高大,适宜拍高层建筑、树木等,给人以高耸、挺拔之感。4)对角线式构图:易产生动感与纵深感。实际线条运动轨迹、视线4注意:如何准确地取景、构图不仅依赖于对画面的理解,而且还与对节目构思的认识有关,而灵感和才气也是摄取画面的重要因素。初学者应注意:1)净空高度:人物的头顶要给画框上边留出合适的空间。一般较好的画面效果是人物的眼睛位于屏幕上沿的1/3处。2)前方空间与引向空间:画面表现的人物望着、指向或移向某个特定的方向时,一定要在所望方向上留有足够的空间。静止画面—前方空间,运动画面—引向空间。3)背景的处理:调节拍摄角度,避免背景的败笔。4)纵深安排:安排画面纵深突出画面的立体感。构图时,可利用透视原理和在画面中安排必要的前景来表现画面的纵深感。
电视画面是运动的,取景和构图影考虑到运动的因素,不能照搬构图的一般性规律与方法,应在运动中取景、构图。表现真实完整、富有韵律和运动美感的画面形象,使主题鲜明、突出。第三节画面的动态特性—运动摄像
运动摄像使电视画面特有的造型手段,扩大了视野,产生的节奏和韵律带来美的享受。有助于描述事件发生、发展的真实过程,交待环境、规模、气氛,给人以真实感。
拍摄的方向、角度、景别不断变化,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不同的视距来表现被摄对象,观众从形到神对被摄对象有一个全面了解与认识。运动摄像:当摄像机的机位、镜头的光轴、镜头的焦距三个因素中有一个发生改变时所进行的拍摄叫运动摄影。
一运动形式:推、拉、摇、移、跟1推镜头:摄像机向主体靠近,主体在画面上越来越大,用来突出主体或表现某一局部。2拉镜头:从主体的局部向后拉出,环境不断进入,主体逐渐变小,融入环境。注意:推拉速度应符合电视节目的节奏要求。分为起幅、运动、落幅三个部分。保持主体始终灾趣味中心,起幅、落幅应保持一定长度。3摇镜头:机位不动,镜头的光轴做上下左右或环摇运动。用来展现比较宽阔的场面,介绍环境。落幅一定要有趣味中心。4移镜头:摄像机的机位沿水平面朝各方向移动时所拍到的画面。移动中主体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不断发生变化,产生连续和巡视的效果。5跟镜头:摄像机跟着主体移动的拍摄方法。第四节摄像的意识一镜头的调度意识1镜头的调度:指摄像师运用不同的拍摄方法、角度、景别和运动,获得不同视角、视距、景别的画面。是进行画面造型、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是一种造型语言,直接影响镜头组接和内容表达。2轴线规律:指运动的物体或对话的人物之间存在着一条看不见的线,它影响着屏幕上物体运动的方向和人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摄像机要在轴线一侧180°之内的区域设置机位。若摄像机到轴线的另一侧区域去拍摄,称为“越轴”“越轴”的画面产生视觉上的混乱,无法组接。用中性的画面组接越轴的画面3基本机位的设置三角形布局:镜头调度中最基本的机位布局,有外反拍机位、内反拍机位、平行机位和顶角机位等。拍摄一个场景,至少要从两个摄像机视点来拍,而且必须在某一视点上拍下整个画面,后期编辑才能组接出整个场面的视觉印象。二人面对面交谈的镜头,最简单的方法是拍一组外反拍镜头。如《东方时空》。4蒙太奇意识:按照创作思想,根据一定的编辑规律,将许多在内容上相关,在视觉上连贯、符合日常生活逻辑和人们观察、认识事物时心理变化的镜头组接起来,形成一个电视节目的意识。前期拍摄时,不能只考虑单个镜头的摄取,还要考虑节目构成,每一个镜头都要承上启下,互相关联。5拾取同期声意识:同期声:指拍摄画面过程中的人物语言、环境音响、现场音响等多种声音。可以增强真实感、活跃画面、表现环境特点。采用不同种类的话筒1)使被摄人保持自然、不紧张。2)画面拍摄要服从语言的完整性。3)画面拍摄要考虑到同期声剪辑的需要。6长镜头意识:指在一个统一的时空里不间断地展现一个完整的动作或事件。长镜头有纪实性,自然、真实、亲切、完整,有身临其境之感。长镜头纪录的是生活中的原型,平实质朴、有亲近和参与感。长镜头保持了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形成一定的环境氛围、能展示人物的生存状态。长镜头中,同期声是一个很重要的形象元素。第六章电视光线艺术
第一节特殊的语言艺术一光线是流动的画依据创作意图和对光线的认识,对光线进行调节、控制、渲染、改变、增加、营造、变形、修视、强调,使之达到预期效果,表达特定含义。电视光线设计,一门特殊的语言艺术。二确定光线的监视器光的造型元素:范围、大小、形状、强弱、色彩、影调、投射方向、角度、运动方向、变化节奏等……载体是画面,即视觉效果。现场看到的效果与最终播出的效果不一样,原因:观察的视点与摄像机拍摄的视点不同人的眼睛对亮度有适应能力对光的控制必须以播出画面为主三镜头捕捉光线变焦镜头、运动摄影、多机位切换为光线设计带来新的创造空间光线参与画面造型四光线营造空间光线的线条、透视、影调可营造三维立体空间逆光:主体与背景脱离电脑灯:增强光线空间感的表现力第二节光线处理一三点式布光:主光、辅助光、逆光按用途分:主光、辅助光、轮廓光、背景光、装饰光……布光的步骤1确定被摄对象的主要光源—主光(塑型光)2确定辅助光:无阴影的软光、散射光,调节反差。3确定轮廓光:逆光,强调空间深度、交待远近层次、形成立体感。4背景光:照明环境背景的光线5装饰光:用来修饰被摄主体某一细节的光按照射方向分:顺光、斜顺光、逆光1顺光:与镜头光轴方向一致,受光均匀、平淡、无反差、无立体感和质感。2斜侧光:与镜头光轴方向大约成45°角。加大反差、增加质感。3逆光:与镜头光轴方向相对。突出轮廓线条、高反差。二三基色冷光源1灯管寿命长10000小时以上2显色性好3200K5500K两种3节能用电量为卤钨灯的1/84安全性好灯体温度低不会过热5改善工作环境避免红外线的灼烤
三基色冷光源发光真实,容易表现出景物的不足,所以光线不宜太强,光比不宜太大。主光:辅助光控制在2:1.5正面光:逆光应为1:1.6人:背景光应为2:1.25主光离人近,副光稍远些,逆光用双灯,适应中国人发质黑硬的特点。三基色光源很“平”,可增加小型聚光灯,作眼神光或逆光,增加画面立体感。三基色光源突出的特点是质感强,效果真实,身临其境。因此,出镜人员在化妆时必须慎重,宜轻不宜浅重、宜浅不宜深、宜细不宜粗。三基色灯光对红色敏感,红色衣服会影响脸部色调。
第三节光线语言与收视心理人们对光线的理解实际上是对光线的感触,就是一种心理认知活动。对光线的控制既是有规律的,也是由设计者能动创造的。光线设计要表现具体的时代特征、生活气息和人物个性,力求贴切、合理、具有创造力。第七章电视音响6.1声音的基础电视制作的三种声音状态:实地录制编辑配录合成混录1清晰声音的必要性2声音的技术基础(1)声音的强度或幅度(2)声音的音高或频率6.2电视音响的艺术特性1声音的类型从与画面配合的角度分为:语言效果音乐(1)语言:对白和解说(2)自然声:重要的细节空间(3)音乐:用于增强或者是创造出一种模式作为主体曲增强场面效果(4)效果声:背景声,提示镜头外的事情,须与画面相匹配。2声音的透视和声音的现场感(1)声音的透视:涉及到配合与图像透视相关的透视方法声源固定时,图像变化,声音一般不变化。声源移动时,图像变化,声音一定随之变化。(2)声音的现场感:音质的不同叫声音的现场感,也叫声音的空间感。可用人工混响模拟现场感3声音的艺术处理(1)解说:提供细节片断过渡免加字幕(2)提问:镜头中镜头外补问(3)自然声:与对应的视频素材录在一起,也可衬托在解说中。(4)音乐和声音效果:根据视觉画面的模式、地点、以及历史时间来配上在一个场景中起支持或增强作用的音乐。6.3话筒的特性与使用1话筒的类型:(1)动圈式话筒:最普遍价低频率响应较好但高频灵敏度低线圈切割磁力线(2)电容话筒:电容容量变化引起电压变化需用电高灵敏度但易损坏(3)驻极体话筒:电容话筒的一种体积小领夹式2话筒的性能(1)灵敏度:拾取声音声压的能力(2)指向性:(3)频率响应:(4)阻抗:600欧姆高阻低阻3话筒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1)风的噪音:防风罩(2)近讲效应:话筒较近地对着嘴可能拾取发音的气流声和爆破声,这一现象叫近讲效应。(3)多话筒的相位问题:接线或位置造成相位不同,混合的声音会发生抵消。用调音台上的相位开关进行调整。3:1规律。(4)现场环境:领夹式话筒可改善拾音(5)背景噪音:正确选择和放置话筒6.4电视音响的制作工艺1录音信号(1)平衡线(2)输入通道(3)输入电平(4)增益控制2录音的一些技巧(1)直播和画外音到计时(2)使用识别板(3)试录及现场检查
(4)监听声音(5)排除干扰3声音的后期制作(1)后期录音录像机一定处于插入编辑状态(2)声画对位口形和画面(3)后期制作的系统和设备
调音台:混音放大延时混响压限滤波均衡监听通话(4)音响合成第八章画面编辑第一节视觉语言语法---蒙太奇镜头与蒙太奇:把镜头与镜头组接在一起时,镜头可以用来叙事和表意,对现实做客观的叙述。一合理安排景别:获得视觉上的流畅,满足视觉心理变化需求。应避免相同景别镜头组接在一起----“跳”;两个镜头相组接景别变化不宜太大。为营造某种气氛和达到某种目的,也可采用非常规的景别组接。
二运动的组接电视屏幕上运动的两种形态:1镜头外部运动:即摄像机的运动2镜头内部运动:动作--镜头中被表现对象的运动镜头之间的组接1固定镜头之间的组接:寻找一致性---内容相关性、画面造型相似性、方向一致性、速度向近性。2运动镜头之间的组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土地综合整治实施路径与策略
- 我家的健康食谱
- 2025年拉萨货运从业资格证500道题目
- 2025年濮阳危险品运输从业资格考试题库
- 小学生教师课件
- 儿科常见病诊断
- 凑借平十专项练习题(每日一练共25份)
- 社群操作流程
- 小学生谈恋爱:如何教育孩子
- 华晨宇课件教学课件
- 肝恶性肿瘤护理查房课件
- 工作中怎么拍照(摄影技巧)
- 空调电缆施工方案
- 热电厂2空预器大修施工方案
- 中国儿童严重过敏反应诊断与治疗建议(2022年)解读
- 卡吉斯铸铁锅炉
- 钢箱拱钢箱梁吊装施工方案
- GB/T 23821-2022机械安全防止上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
- GB/T 25980-2010道路车辆旅居挂车和轻型挂车的连接球尺寸
- GB/T 24218.1-2009纺织品非织造布试验方法第1部分: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 GB/T 1633-2000热塑性塑料维卡软化温度(VST)的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