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婚的认定及处理_第1页
重婚的认定及处理_第2页
重婚的认定及处理_第3页
重婚的认定及处理_第4页
重婚的认定及处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z.目录TOC\o"1-2"\h\u16884论重婚的认定处理12178内容摘要112647关键词120284一、重婚在我国的研究现状216793〔一〕全部否认说21694〔二〕局部肯定说29262〔三〕全部肯定说3726二、重婚的概念和特征32376(一)重婚的概念330051〔二〕重婚特征416043三、我国重婚的认定处理情况522071〔一〕民事法律认定处理情况58406〔二〕刑事法律认定处理情况62783四、我国重婚认定处理存在的问题713831〔一〕刑事法律方面725596〔二〕民事法律方面919013五、提出解决对重婚认定处理存在问题的对策〔完善相关立法〕102972〔一〕完善相关刑事法律规定1023789〔二〕完善相关民事法律规定114909六、结语1229510参考文献13-.z.论重婚的认定处理【内容摘要】现今随着经济的开展、自由的进步,开放度的提高,西方国家婚恋观给我国人们的生活观念带来了很大影响,重婚案件近些年来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对于重婚与否的认定会产生适用民事、刑事何种法律的纷争及适用追究何种责任的纠纷。在我国,严重的重婚行为又是刑法明确规定的犯罪行为,无论适用刑事法律还是民事法律,重婚者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本文将以当下我国重婚的认定现状及现行法律规*为依据,研究我国重婚认定与处理的现状,以发现存在问题为根底进展相关思考,进而提出采取相关措施来完善,可以进一步解决相关司法制度层面存留的弊端。【关键词】重婚;民事责任;刑事责任;措施Thecognizanceofthetheoryofbigamy【abstract】SinceChina'sreformingandopeningup,withthedevelopmentofeconomy,theprogressoffreedom,todomesticwithabroadopinionsaboutlovebroughtimpactonpeople'sideology.Bigamycasespresentascendanttrendinrecentyearshasbeen,forthecognizanceofbigamyornotwillproducewhatlegaldisputesandthesuitableapplicablecivilandcriminaldisputesshallbeinvestigatedfortheresponsibility.Bigamyendangerourcountrymonogamy,hasviolatedthesocialistethics,hasaffectedthefamilystability,butalsotriggeredaseriesofsocialproblems.Bigamyisdefinedcrimeofcriminallaw,therefore,correctunderstandingofbigamyshallbelegallyandinpractice.Bigamistshouldbearthecorrespondinglegalresponsibility,includingcriminalliabilityandcivilliability,especiallytheestablishmentofthesystemofcivilliabilityfordamagesongiveabigamistwithstrongsanctions.Thispaperwillpresentthecognizanceofbigamyinourcountrypresentsituationandthee*istinglegalnormsasthebasis,researchpresentstatusofbigamycognizanceandtreatment,onthebasisoftheproblemsfoundinthinking,andputforwardrelevantmeasurestoimprove,canfurthersolvethedisadvantagesoftherelatedlegalsystemlevel,itisalsotheinevitablerequirementofbuildingaharmonioussocietyinourcountry.【keywords】bigamy,civilliability,criminalliability,problemsandmeasures一、重婚在我国的研究现状就目前我国法学学术界而言,对于重婚行为的理解与界定主要有四种形式,一是*人同时拥有两个法律意义上的婚姻,即先后与两个人登记结婚。例如,**男与李*女到婚姻登记机关领取结婚证,此婚姻已具备法律效力,之后**男在没有与李*女完毕婚姻关系的前提下,又与周*女到婚姻登记机关领取结婚证,这两个婚姻称之为两个法律婚姻;*光君,李丽:重婚罪的司法理论,:中国刑事法律杂志,2013年第10期,第6页.二是与先以夫妻关系的名义长期共同生活的男女双方在没有履行婚姻登记手续的前提下,其中一方又与另外一人登记结婚。例如,**男与李*女以夫妻的名义长期生活在一起,之后,**男与周*女登记结婚,这种情况称之为即先事实婚姻;三是一人已与别人登记结婚的前提下,又与另外一人以夫妻关系的名义长期共同生活。例如,**男与李*女已登记结婚,之后,**男又与周*女以夫妻关系的名义长期共同生活,这种情形称之为事实婚姻;四是都在没有去国家规定的结婚登记机构登记结婚但先后与两人均以夫妻身份共同生活。例如,**男与李*女、周*女都未登记结婚,但先后与二女以夫妻身份共同生活。*光君,李丽:重婚罪的司法理论,:中国刑事法律杂志,2013年第10期,第6页.上面的这四种行为是不是构成刑法中所谓的重婚罪,各学术是存有分歧的:〔一〕全部否认说该观点认为只有上述第一则案例中的**男构成重婚罪,即同时拥有两个法律形式婚姻为重婚罪。持有该观点的人主*:重婚表现为两个婚姻状态的复合,无论是第二则案例中**男先事实婚姻的行为,还是第三则案例中**男后事实婚姻的行为,事实上只存在一种法律婚姻,与他人在婚姻外长期同居的情况不具备法律意义。谢小龙,李璞光:重婚罪新论,**:**日报,2009年4月第2期.其次,民事法律规*中,婚姻法中只成认法律形式上的重婚,即同时具有两个法律婚姻,因此,刑法应尊崇民法的规定,否则刑法有扩大罪状之嫌疑,与法律原则相违背。谢小龙,李璞光:重婚罪新论,**:**日报,2009年4月第2期.〔二〕局部肯定说此学说又分为两种观点:一是认为第一种情形和第三种情形这两种情况构成刑法规*中界定的重婚罪。原因:刑法意义上重婚罪的成立条件表现为,行为人先前拥有法律效力婚姻,之后,该行为人的其他非婚姻因素介入到先前拥有的法律效力婚姻关系中,这样才能谈得上先前合法婚姻遭到破坏。二是有的人认为第四则案例中的**男也可以构成刑法规*意义上重婚罪,原因是**的行为伤害了二女的感情,触犯违背我国社会一直以来倡导的一夫一妻的社会秩序,触犯了刑法保护的法益。〔三〕全部肯定说此学说认为,民法规*和刑法规*因为自身各具不同的性质,它们各自的任务和目的以及调整对象、保护的利益各不一样,不能以各自的适用*围标准来理解适用对方的*围标准。*春梅:评述婚姻法的修改意见,:法律杂志,2001年第4期,第6页.因此,不能因为没有法律效力的婚姻状态,例如案例中的**的事实婚姻行为,而否认**真实婚姻生活存在的情形。因为我国倡导的一夫一妻制是重婚罪的犯罪客体,上述四种形式都破坏了刑法保护的法益,应等同视之,否则,不符合法律实质解释中的体系解释、目的性解释、社会解释。*春梅:评述婚姻法的修改意见,:法律杂志,2001年第4期,第6页.由于不同观点的存在,为刑法规*中的重婚罪名如何界定、如何适用留下了纷争。笔者基于以上我国学者关于重婚的理论研究现状,研析我国重婚认定处理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关解决措施。二、重婚的概念和特征(一)重婚的概念在我国,"配偶〞、"结婚〞、"婚姻〞这三词均具有法律上的意义,"结婚〞是到达婚姻法规定的法定年龄的男子〔年满22周岁〕和女子〔年满20周岁〕经过婚姻登记处发放结婚证确认二人为夫妻;"婚姻〞二字,在我国长期以来的生活中和法律规定中都有法律婚和事实婚之说,事实婚姻也被引入了法律意义;周光权:刑法各论,:中国教育,2010年7月第2版,第9页."配偶〞是法律意义上的女方的丈夫或男方的妻子〔书面用语〕,多用于法律文件,但是否具有适当性,值得商榷。笔者赞同局部肯定说,第一种情形和第三种情形这两种形式构成重婚罪,不应该包括第二种和第四种情形,因为此种情形,先与别人以夫妻名义长期共同生活,是恋爱自由的表现,虽然现在中国社会有些地方、有些人仍无法承受婚前同居行为,但是这毕竟是人性解放的表现之一,也没有伤害到别人,也没有触犯法律的制止规定,之后,又与他人结婚,虽然没有与先同居的人结婚,在*种道德意义上值得谴责,但是与之结婚的他人并没有过错,也应该值得法律的保护;对于同时或先后与二人以上在未建立法律效力婚姻的前提下,均以夫妻关系共同生活的情况而言,更不具备重婚的形式及意义,因为,有些人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在外被迫流亡谋生而重婚的;有些人与别人处于结婚关系状态中,长期的受虐待,不能也不敢寻求外界帮助,被迫外逃,从而再婚的,或者被拐卖再婚的,根本不应当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周光权:刑法各论,:中国教育,2010年7月第2版,第9页.〔二〕重婚特征一个人同时具有两种法律效力形式的婚姻的特征没必要研究,于情于理大家都易于承受把这种情况归为重婚,笔者在这里只分析后一种情况的特征,即先与别人建立法律效力形式婚姻〔登记结婚〕,后又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共同长期生活在一起。1、先与别人登记结婚。在我国是以登记为婚姻确定的依据,这是重婚的前提条件,即先与别人登记结婚,具有法律效力形式意义,如果没有此条件,无法构成重婚。2、先前的婚姻不需要具有效力。*人与另外一人登记婚姻是否都具有法律效力,对此有些人持有不同的视觉观点,有人认为假设为无效婚姻,也就是没有法律规*意义,*人与第三人以"夫妻名义〞的同居行为的情况不会对先前登记婚姻构成危害。笔者的观点为:先前婚姻不需要具有效力,因为我国婚姻法和刑法虽然调整的对象不一样,但都是不允许危害我国倡导的一夫一妻社会秩序的行为,不允许颠覆我国传统道德。从此意义上讲,只需存在法律事实,即双方已到民政局领取结婚登记证书这一事实,从形式上看具有法律效力。3、后又与他人以夫妻名义长期同居对于如何认定双方"以夫妻名义长期同居〞,一直以来没有统一的标准,因为存在太多情况,法律也不宜规定,否则过于僵化,笔者认为相关司法者及其他法律工作人士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钟青霖:我国重婚罪现存主要问题,**: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第4页.第一,是否与他人育有子女;第二,是否与他人存在固定的住所,且在一定期限内共同居住,使周围人认为同居双方是夫妻关系;钟青霖:我国重婚罪现存主要问题,**: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第4页.*玲、喻靖文:浅谈我国重婚罪,**:**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12月第4期,第5页.三、我国重婚的认定处理情况我国重婚的认定处理情况集中表现在刑法和民法领域,刑法规*意义上的重婚和民法领域意义上的重婚区别主要表现在:〔一〕主观构成要件不同。根据刑法相关规定,例如**男有配偶为李*女,又与周*女结婚,或者周*女明知**男有配偶而与**男结婚的,构成重婚罪,但是这两种情况下,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作为犯罪处理。重婚罪主观要件是成心,即明知故犯,而民法意义上的重婚不要求主观方面的成心与过失。〔二〕责任不同。依据我国现行婚姻法的相关规定,上述**男与周*女的重婚行为会产生以下责任:1、**男、李*女双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的民事案件,经法院调解无效的,应当依法判决**男、李*女离婚;2、后一婚姻关系中的一方当事人,例如周*女在不知**男结婚的前提下,与**男结婚,得知真相后,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婚姻关系无效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周*女的请求;3、因**男重婚而导致**男与李*女离婚的情况,李*女为无过错一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可以请求**男给予金钱赔偿、口头书面赔礼抱歉等;假设**男重婚情节严重的,涉嫌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其相关刑事责任。〔三〕责任依据的法律规*不同。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或者因重婚而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案件,应当适用"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婚姻法"等民事领域*围内的法律规*;重婚罪应当适用"刑法"、"刑事诉讼法"及其他相关司法解释。〔一〕民事法律认定处理情况我国"婚姻登记管理条例",于1994年2月1日由民政部公布,该条例指出,未到法定结婚年龄的男女〔男未满22周岁,女未满20周岁〕,如,**男未满22周岁,李*女未满20周岁,即已夫妻名义居住在一起的,或**男与李*女在符合婚姻法定条件的未经婚姻登记处确认登记的,并以夫妻名义居住在一起的,此种婚姻关系无效,且自始无效,但是婚姻法解释〔一〕于2001年12月27日公布执行,最高人民法院指出,*些情形要分情况而定,第一、从1986年3月15日到1994年2月1日这期间,如**男与李*女在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情况下以夫妻名义居住一起的,其中一方起诉离婚,如双方在同居时,都符合结婚的法定条件的,可以认定双方为事实婚姻关系,受法律保护;否则,应认定为非法同居关系〔现已取消此说法〕。李友:事实重婚的法律探讨,**:**师*职业技能学院学报,2008年2月第2期,第1页.第二、在1994年2月1日以后,未经民政部门婚姻登记处确认结婚登记的,但以夫妻名义居住一起的,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即使同居之时不具备,也可以到婚姻登记处补办结婚登记证,该双方婚姻关系的效力从双方符合结婚的实质要件时起算。例如,李*与**在1994年2月1日前在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情况下,以夫妻名义居住一起,且同居时双方均符合法律规定的结婚条件,之后,李*又与韩*登记结婚或者虽未登记但双方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或者韩*明知李*有事实婚姻仍与李*登记结婚或虽不登记结婚但与李*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前一种情况下,韩*在不得知李有*事实婚姻的前提下,只有李*构成重婚,在后一种情况下,李*和韩*都构成重婚,即使李*和韩*有结婚登记,也属是无效婚姻。立法者基于对受害者**的权利的保护,采取此种做法,笔者不敢苟同,因为,如果韩*在不知道李*和**有事实婚姻的情况下与李*到民政部门登记处登记结婚,韩*与李*的婚姻也为无效婚姻,自始无效,在此情形下,笔者认为,韩*也是被害人,被害程度不亚于**,属于被李*骗婚,则,韩*的利益法律该如何保护?我国刑法及民法等法律没有相关规定,难免不让人对法律公平公正产生疑心,因此,此种做法值得商榷。李友:事实重婚的法律探讨,**:**师*职业技能学院学报,2008年2月第2期,第1页.〔二〕刑事法律认定处理情况在刑法领域中,对于重婚行为的处理,主要表现一般重婚行为的重婚罪和特殊重婚行为的破坏军婚罪:1、重婚罪在刑法规定中,重婚罪根据犯罪情节不同,分为公诉案件〔公诉程序的案件〕和自诉案件〔自诉程序案件〕。王作富:刑法分则实务研究,**:北方,2008年5月第1版,第1032页.假设犯罪情节上属于婚姻关系一方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则属于自诉案件*围,由被害人直接向法院提起自诉。假设犯罪嫌疑人犯罪情节比拟严重,即为公诉案件〔也可以转化为公诉案件〕,即使被害人基于*些原因不起诉,如,受到恫吓、威胁、威逼等,但是人民群众、社会团体或有关部门等其他社会力量向司法机关提出控告的,由公安机关侦查,检察机关审查决定犯罪嫌疑人是否构成重婚罪,假设认为构成,检察机关应依法向审判机关提起公诉,审判机关根据案情依法给予判决或裁定。王作富:刑法分则实务研究,**:北方,2008年5月第1版,第1032页.2、破坏军婚罪此罪名出于国家政策及保护现役军人婚姻关系的目的,把与军人配偶重婚的行为作为破坏军婚罪处理,且为公诉案件,此法律规*规定的同居行为,不同于事实婚姻,应当是指无论公开与否,二人在一定期限内共同生活在一起。*涛:事实婚姻的地位,:法制与社会,2005年4月,第231页.假设将此处"同居〞认为事实婚姻,这里的"同居〞失去了独立的意义,一方面缩小了对破坏军婚行为的打击力度,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对现役军人婚姻的特殊照顾和保护;当然,这里的"同居〞也不等同于"通奸〞,假设理解为"通奸〞则扩大了此刑法规*的打击面。其次,存在争议的焦点在于军人的配偶有重婚行为是否承担重婚罪的刑事责任,有人认为从法理角度出发,为了维护公平公正,现役军人配偶有重婚行为也应当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也有人认为,虽然对现役军人配偶有重婚行为的按无罪处理有失公允,但是为了保护现役军人婚姻,可以容忍;也有人认为,破坏军婚的被告人与军人*涛:事实婚姻的地位,:法制与社会,2005年4月,第231页.四、我国重婚认定处理存在的问题〔一〕刑事法律方面:1、将重婚罪视为自诉案件不利于保护一夫一妻制。虽然我国将重婚犯罪归为自诉案件,是基于尊重和保护公民私权处分的考虑及节约司法资源,但是不利于打击重婚犯罪,打击此种犯罪是为了保护我国长期历来倡导的一夫一妻制度建立的社会秩序,如果打击力度不够,保护受害方不到位,可能会引起家庭关系进一步破裂,从而引起社会不稳定。此犯罪行为不仅仅是侵害个人利益,严重败坏社会主义道德核心价值观,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立也就伤害到国家利益、社会公益。2、重婚案件的管辖存在问题

我国重婚罪案件的管辖,人民法院受理由被害人直接起诉的重婚罪案件,但是实践中,一般,人民法院不受理重婚罪的自诉案件,假设涉及到离婚案件或宣告婚姻无效的案件,会建议被害人通过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来解决。杨全:婚姻家庭亲属法学,:法律,2013年4月第2版,第45页.杨全:婚姻家庭亲属法学,:法律,2013年4月第2版,第45页.〔二〕民事法律方面:1、婚姻法没有具体规定重婚行为的方式婚姻法规定,以下情况,经人民法院调解无效的婚姻当事人,应准予离婚:"〔一〕重婚……〞由此可见,此规定中"重婚〞与"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处于并列地位,也就是说,民法上的重婚不包括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情形,但是二者的责任地位一样,此处重婚笔者认为应等同于刑法规定,否则同等地位的部门法律相冲突。有人认为这里的重婚不能与刑法规定等同视之,不仅仅包括两个法律效力形式的婚姻,还包括两个事实婚姻,还有人认为在此根底上还应包括前事实婚姻,可见对于婚姻法此条规定的理解存在严重的分歧,可能会影响婚姻法正确理解与适用。2、民事法律责任对被害人损害赔偿限制不合理〔1〕婚姻法规定"因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也就是说此种情况下,被害人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只在离婚时才可以提起如果不是因此离婚的,不可以享有该赔偿请求权。而且只能向婚姻关系中的过错方提出,不得向明知的第三人,如"小三儿〞"情妇〞提出。杨立新:婚姻家庭继承法,:教育大学,2013年5月第2版,第64页.杨立新:婚姻家庭继承法,:教育大学,2013年5月第2版,第64页.〔2〕在适用婚姻法解释〔一〕中,最高人民法院指出,对于离婚诉讼案件,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的,无过错方提出的损害赔偿请求,无论哪种情形,都不予支持〞,在我国,几乎大局部人婚后财产为夫妻共有,婚姻一方在其重婚或与他人同居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造成经济损失,影响其与配偶的生活质量,也会影响到养育子女和赡养老人,因此应当惩罚过错方从自己的个人财产中划出一局部归为被害方。基于以上分析探讨,从立法方面角度考虑出发,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角度完善对重婚的处理。五、提出解决对重婚认定处理存在问题的对策〔完善相关立法〕〔一〕完善相关刑事法律规定:1、将重婚罪规定为公诉案件*围理由可以通过案例阐述说明,如,女士**得知丈夫李*在与自己未完毕合法婚姻关系的前提下,与女士韩*到民政部门婚姻登记处领取结婚证,或李*隐瞒**,与韩*以夫妻名义长期共同生活,**发现后,认为是韩*破坏了自己的婚姻,罪不可赦,在韩*在明知道李*有婚姻的情况下,**仅向法院对韩*提起自诉,放弃对李*的起诉,对于李*的重婚行为不处分会使人觉得不公平,而且会助长李*非法行为,我国法律倡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即在法律适用上人人平等,李*和韩*应负担同样的责任,得到同样的处分,不可偏废其一。同理,假设**只对李*提起自诉,也不利于对韩*破坏别人婚姻行为的惩罚。而且,将重婚案件归入公诉案件一方面可以保护被害人的权利,免去被害人苦无证据之烦恼,一方面有利于打击"小三儿〞"包情人〞等对社会公共秩序的公然践踏的行为。2、确定重婚案件的管辖刑事诉讼法规定,刑事案件管辖权主要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为原则。如果*些情况下,从节约司法资源、易于调查取证等方面出发,由被告人的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适宜的,也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很多学者及司法人员对于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中"被告人居住地〞,存在不同理解。薛兰,金珍主编:亲属与继承法,:社会科学文献杂志社,2010年5月第3版,第53页.薛兰,金珍主编:亲属与继承法,:社会科学文献杂志社,2010年5月第3版,第53页.3、完善相关证明责任目前我国法律将犯罪情节严重的重婚罪案件规为公诉案件,此类案件由公安机关负责侦查取证,检察机关承担证明犯罪嫌疑人构成重婚罪责任,但是对于情节轻微的重婚自诉案件由被害人承担证明责任,假设证明不利,面对着撤诉或被审判机关裁定驳回起诉的风险,上文已分析,单独由被害人承担证明责任的弊端。所以,笔者建议法院在被害人难以取证的情况下,帮助被害人承担相应的证明责任或者推行司法援助制度,解决被害人调查取证难问题。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我国应该完善相关立法,即刑法应将重婚罪纳入公诉案件、从保护被害人利益出创造确管辖权、完善证明责任等,从而进一步保护一夫一妻制度〔二〕完善相关民事法律规定:1、完善婚姻法对于重婚的规定因为对婚姻法关于重婚的规定存在严重分歧,有必要通过相关司法解释或者再次重新修订婚姻法的方式来明确重婚的具体情形。笔者认为,婚姻法的重婚应与刑法重婚罪的客观要件形式相一致,即有配偶者与他人结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因为一旦重婚行为构成犯罪势必**婚姻法规定,因为刑事法律是保护社会利益的最后一道防线,违重法者必违轻法,这是刑事法律的内在要求。高铭暄,赵秉志:新编中国刑法学,:中国人民大学,1999年10月第3版,第678页.高铭暄,赵秉志:新编中国刑法学,:中国人民大学,1999年10月第3版,第678页.2、扩大民事法律责任对被害人的损害赔偿〔1〕适当延展被害方提出损害赔偿权的时间笔者认为,被害方不仅可以在离婚时提出,给予其他理由离婚后,发现对方在离婚前有重婚行为或与他人同居的情况也可以提出损害赔偿请求权,这个期限多久,笔者不在此论述,总之,相关司法解释应适当延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