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试卷(一)常见题(含答案和解析)_第1页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试卷(一)常见题(含答案和解析)_第2页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试卷(一)常见题(含答案和解析)_第3页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试卷(一)常见题(含答案和解析)_第4页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试卷(一)常见题(含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页码47《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试卷(一)常见题(含答案和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正确或最符合题意)。1、关于法的溯及力的正确表述是下列哪项?A、新法制定颁布后对旧法是否有效B、新法生效后,原有法律是否有效C、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D、法律颁布后,对它制定以前所发生的事件和行为是否有效力的问题【参考答案】:C【解析】:法的制定和法的生效有时不一致。法生效后才有是否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2、对下列哪些行为不服,必须先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才能提起诉讼?A、某县政府为王某颁发了集体土地使用证,王某邻居杨某认为该行为侵犯了自己已经获得的集体土地使用权。B、高某因为偷税被税务机关处罚,对处罚决定不服C、孙某于顾某打架,派出所对顾某作出处罚,顾某不服D、对县国土资源局作出的处罚不服【参考答案】:A【解析】:《行政复议法》第三十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已经依法取得的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应当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根据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行政区划的勘定、调整或者征用土地的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A正确,BCD都不是复议前置。3、国家结构形式是指A、国家阶级结构B、国家民族结构C、统治阶级采用哪些形式调整国家整体与部分的关系D、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参考答案】:C【解析】:国家结构形式指国家整体与局部的关系。4、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报请批准的地方性法规,应当对其()进行审查,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不抵触的,应当在()内予以批准。()A、适当性、两个月B、合法性、两个月C、适当性、四个月D、合法性、四个月【参考答案】:D【解析】:参见《立法法》第63条第2款。5、1998年,甲购买高压汽枪一支,改制成能发射小口径子弹的枪支后,与50发子弹一起藏匿家中。2002年5月,甲怀疑其妻与单位负责人乙有不正当两性关系,打电话将乙叫到家中质问。因乙否认有此事,甲取出私藏的改制枪支和子弹,返回客厅向乙的头部开枪射击,致乙开放性颅脑损伤而死亡。甲见乙死在自己家中,心中害怕。甲妻回家后,甲打电话给自己的朋友和乙妻打电话,谎称来家中借枪,自己摆弄枪支时走火受伤。甲的朋友和乙妻来到甲家后,甲与他们一起将乙送往医院抢救。之后,甲与其他人一起来到公安机关报称,乙在自己家中摆弄枪支走火致死。在公安机关做了枪痕、枪支鉴定,证明乙的枪弹伤不能自己形成后,甲才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请根据案情回答:下列关于甲的定罪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甲的行为应以故意杀人罪处罚B、甲的行为应以故意杀人罪和非法储存枪支弹药罪数罪并罚C、甲的行为应以故意杀人罪和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数罪并罚D、对甲的行为应以故意杀人罪和非法制造、储存枪支弹药罪数罪并罚【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考点是一罪与数罪。区分一罪与数罪,应当以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为标准。行为人以一个故意或过失,实施一个行为,具备一种犯罪构成的,就是一罪。实施两个以上行为,具备两种以上犯罪构成的,就是数罪。甲的枪支弹药犯罪和故意杀人犯罪,是出于两种故意,实施两种行为,具备两种犯罪构成,因而属于数罪。且该数罪不属于不适用数罪并罚的情况,因而A应当首先排除。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属于选择性罪,不能实行数罪并罚。持有,是储存的方式,没有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爆炸物罪这一罪。故选D。6、清代经过秋审后,某死刑犯甲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但是,某甲是其家族三代单传的唯一的儿子,尚有父母需要奉养,这时,司法官如何解决?()。A、处死B、死罪免除,发配边疆C、留待日后重新审理决定D、请求皇帝定夺,是否留养承祀【参考答案】:D【解析】:清代秋审制度中的处理方式在清代,案件经秋审或朝审复审完毕后,根据情况作出四种处理:其一,情实,奏请执行死刑;其二缓决,情节属实,但危害不大,处流刑或发配边疆或押后再审;其三,可矜,免除死刑;其四,留养承祀,指有亲老丁单情形,经申请并经皇帝裁决,可以留养承祀。所以,本题的答案是D。7、中国豫达公司向甲国来科公司出售一批成套设备,该设备将安装在乙国。合同约定有关的纠纷将由被告一方法院管辖但未约定合同的准据法。后双方因履约发生争议,来科公司在中国法院起诉豫达公司。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外民事或商事合同纠纷案件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我国法院在该案中应推定适用的法律,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中国法,因豫达公司为设备供应方B、甲国法,因来科公司为该批设备的买方C、乙国法,因乙国为该批设备的安装地D、《国际商事合同通则》,因该通则确定的规则具有更广泛的国际性【参考答案】:D8、行为人在实施抢劫行为后,出于灭口的目的而将被害人杀害,对行为人的行为如何认定?A、抢劫罪的加重情节B、抢劫罪C、抢劫罪与故意杀人罪并罚D、故意杀人罪【参考答案】:C【解析】:抢劫中的一罪与数罪:实施抢劫中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致被害人死亡的,只能以抢劫罪论处;如果行为人抢劫财物后为灭口将被害人杀死的,应以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并罚;如果行为人是杀人后发现死者有财物将其窃取数额较大的,应以故意杀人罪和盗窃罪,数罪并罚;若数额小,仍以故意杀人一罪论。9、关于村民委员会,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哪一项?()A、村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范围调整,由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提出,经县级人民政府同意,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B、村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三至七人组成C、村民委员会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D、村民委员会根据村民居住状况、人13多少,按照便于群众自治: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的原则设立。【参考答案】:A【解析】:村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范围调整,由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提出,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所以A项错误。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从盗窃者手中窃回自己的财物,不成立盗窃罪B、乙从借用者手中窃回自己借出的财物,成立盗窃罪C、丙为索取债务,使用胁迫手段,不成立敲诈勒索罪D、丁为索取债务,使用非法拘禁手段,成立绑架罪【参考答案】:D【解析】:财产犯罪的保护法益:首先,财产犯罪保护所有权。其次,财产犯罪保护占有这种事实;既保护合法占有,也保护非法占有。保护非法占有时,非法占有需具备一个条件,就是必须达到平稳状态。具体结论:(1)所有权人从非法占有人手中窃回财物,不成立盗窃罪。所有权人从合法占有人手中窃回财物,成立盗窃罪。(2)债权人为索取债务,使用胁迫手段,不成立敲诈勒索罪。(3)债权人为索取债务,使用暴力手段,不成立抢劫罪,触犯了故意伤害罪,定故意伤害罪。(4)债权人为索取债务,使用非法拘禁手段,不成立绑架罪,触犯了非法拘禁罪,定非法拘禁罪。所以答案是D项。11、甲国1999年发生未遂军事政变,政变领导人朗曼逃到乙国。甲国法院缺席判决朗曼10年有期徒刑。甲乙两国之问没有相关的任何特别协议。根据国际法有关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国法院判决生效后,甲国可派出军队进入乙国捉拿朗曼,执行判决B、乙国可以给予朗曼庇护C、乙国有义务给予朗曼庇护D、甲国法院的判决生效后,乙国有义务将朗曼逮捕并移交甲国【参考答案】:B【解析】:国家管辖权与庇护制度庇护是指一国对于遭到外国追诉或迫害而前来避难的外国人,准予其入境和居留,给予保护,并拒绝将其引渡给另一国的行为。庇护是国家行使属地管辖权的结果,一国除非受其承担的有效国际义务的约束,原则上有权自由决定是否对请求避难的人予以庇护。由于本题中甲乙两国之间没有相关的任何特别协议,所以乙国可以选择是否给予朗曼庇护,根据选项排查,B项为正确答案,C项错误。管辖权指国家基于主权的行使而采取立法、行政、司法等方式,对于特定的人、物和事件进行管理和处置的权利。包括属人管辖权、属地管辖权、保护性管辖权、普遍性管辖权等。其中,属地管辖权是指国家对予其领土及领土内的一切人、物和事件,都有进行管辖的权利,除非国际法另有规定。属地管辖权又称属地优越权,是现代国家行使管辖权的普遍形式和首要依据,在与其他类型的管辖权冲突时优先行使。本题中,尽管甲国可以依据属人管辖权对朗曼进行审判,但是,朗曼逃到乙国后,乙国因此取得对其的属地管辖权。在两种管辖权发生冲突时,乙国享有优先的权利。故,甲国法院的判决生效后,乙国仍没有义务将朗曼逮捕并移交甲国,D选项错误。至于甲国直接派出军队进入乙国捉拿朗曼更是严重侵犯了乙国的领土主权,A项错误。12、韩某为一国有A企业的总经理,其妻李某。李某有一个朋友王某,王某想要被海关录用,但其学历不够。王某知道韩某和海关关长周某关系很好,就想托韩某给周某打招呼。一日,王某找到李某,让李某找韩某给周某打招呼,李某说:“老韩为人古板,不会弄这些事情,你要真想的话我去跟周关长说。”王某欣然同意,并给予其财物。随即李某和周某说起此事,并给予其部分王某送来的财物,周某考虑到自己和韩某的关系,录用王某。王某后来给李某、周某各送去3万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韩某构成受贿罪B、李某构成受贿罪C、周某构成斡旋受贿罪D、李某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参考答案】:D【解析】:根据《刑法》修正案(七)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该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通过该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或者利用该国家工作人员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李某作为国家工作人员韩某的近亲属,利用韩某职权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周某的行为为王某谋取不正当利益,收受了王某的财物,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故D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韩某始终没有参与此行为,不构成犯罪,故A选项错误。周某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他人财物,构成受贿罪,故C选项错误。本题应选D。13、下列关于法的渊源说法正确的是:A、习惯属于法的不成文法渊源、间接渊源、非制定法渊源、非正式渊源。B、法律原则属于法的成文法渊源、直接渊源、制定法渊源、正式渊源。C、学说属于法的不成文法渊源、间接渊源、非制定法渊源、正式渊源。D、判例属于法的不成文法渊源、直接渊源、制定法渊源、正式渊源。【参考答案】:A【解析】:本题的考察点是法的渊源,法的渊源有多种分类,这些分类之间存在交叉。14、郭某从2006年3月份开始,租用服务器,利用家中的电脑在互联网上建立并管理维护含有色情淫秽内容的网站“蚂蚁影院”。2006年5月初,郭某又用以别人名字租用的服务器,在互联网上建立并管理维护含有色情淫秽内容的网站“小蜜蜂电影”。经公安局鉴定确认“小蜜蜂电影”网站的淫秽影片有12部,色情电影链接的点击率是29392次。郭某的行为构成何罪?A、出版淫秽物品牟利罪B、组织播放淫秽音像制品罪C、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D、传播淫秽物品罪【参考答案】:D【解析】:根据《关于办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淫秽物品包括淫秽视频文件、音频文件、电子刊物、图片、文章、短信息等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电子信息和声讯台语音信息。本案中,行为人郭某利用家中电脑在互联网上建立并管理维护含有色情淫秽内容的网站,提供色情电影,该行为属于使用互联网传播淫秽电子信息。郭某免费提供色情电影,主观上不具有牟利的故意,因此不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根据上述司法解释第1条、第3条的规定,不以牟利为目的,利用互联网传播的淫秽电子信息,实际被点击数达到1万次以上的,按照传播淫秽物品罪定罪处罚。本题中,郭某提供的色情电影链接点击率达到29392次,其行为构成《刑法》第363条传播淫秽物品罪。因此D选项正确,ABC选项错误。15、宪法解释是指根据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由制定宪法的国家机关或者享有宪法解释权的国家机关对宪法规范的含义等问题所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说明、阐释。我国宪法的解释权属于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大常委会C、全国人大主席团D、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考的是我国宪法解释权的归属。宪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一)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据此,B项正确。16、甲与乙系大学同班同学,1987年甲大学毕业后赴加拿大留学并定居加拿大,1993年取得加拿大国籍。1988年乙赴美国留学,1993年成为美国加州永久居民。1995年甲乙同游欧洲,并随后在意大利按当地法律结婚。1996年乙回到中国,不再与甲来往。1年后,向中国法院提出与甲离婚。中国法院在认定甲乙的婚姻是否有效时,应适用何国法律?()A、美国加州法律B、加拿大法律C、意大利法律D、中国法律【参考答案】:C【解析】:《民通意见》第188条规定:我国法院受理的涉外离婚案件,离婚以及因离婚而引起的财产分割,适用我国法律。认定其婚姻是否有效,适用婚姻缔结地法律。17、张某从邻居男孩小伟手中骗得房门钥匙一把,即作了模压并仿制,后还了钥匙。一日张某拿着仿制的钥匙去小伟家企图开门行窃,因钥匙仿制不准,未能得逞,准备回家加工后继续作案,此时被人抓获。张某的行为属于:A、犯罪预备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不构成犯罪【参考答案】:C【解析】::【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刑法》第22条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第23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24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从题中可以看出,张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但因为其本人意志外的原因而未能得逞,其行为符合犯罪未遂的特征。故C项为正确答案。18、下列有关德国法和法国法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德国封建时代最著名的习惯法汇编是1220年的《加洛林纳法典》B、在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国制定了《民法典》、《商法典》、《刑法典》、《民事诉讼法典》和《刑事诉讼法典》,但尚未形成“六法”体系C、魏玛共和国时期颁布了大量的“社会化”法律,如《消除人民和国家痛苦法》、《德国改造法》等D、由于德国民法具有“潘德克顿学派”的理论基础,相对于19世纪大陆法系其他国家而言,其结构更加严谨,概念更加准确【参考答案】:D【解析】:对法国法和德国法的总体认识德国封建社会最著名的习惯法汇编是1220年的《萨克森法典》,故选项A错误;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国制定了《民法典》、《商法典》、《刑法典》、《民事诉讼法典》和《刑事诉讼法典》,再加上宪法,构成了“六法”体系,故选项B错误;魏玛共和国时期颁布了大量的“社会化”法律,但是《消除人民和国家痛苦法》、《德国改造法》等法西斯法律,则是希特勒上台后制定的,故选项C错误;德国民法具有“潘德克顿学派”的理论基础,相对于19世纪大陆法系其他国家而言,其结构更加严谨,概念更加准确,所以选项D正确。19、“廷杖之制”盛行于哪个时期?A、隋朝B、唐朝C、宋朝D、明朝【参考答案】:D【解析】:早在隋文帝时期就有在朝堂之上杖责大臣的先例,明代朱元璋为了强化君主专制,将“廷杖之制”变为一种固定制度,成为强迫臣僚就范的惩罚制度。20、世界贸易组织的法律制度是一个以世界贸易组织协定为核心的统一的多边贸易法律制度,由一系列规则组成,下列有关世界贸易组织法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世界贸易组织协定本身主要是机构性的规定以及与组织机构有关的问题B、多边贸易协议构成了一揽子的权利义务,对所有的成员整体适用C、民用航空器贸易协议以及政府采购协议均属于诸边贸易协议D、在《世界贸易组织协定》与任何多边贸易协议条款发生冲突时,以多边贸易协议的规定为准【参考答案】:D【解析】:世界贸易组织的法律制度世界贸易组织协定正式建立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多边贸易法律制度,协定本身主要是机构性的规定以及与组织机构有关的问题。其结构是开发性的协定,附有一系列的协议、规则、减让表等,A项表述正确。多边贸易协议构成了一揽子的权利义务,对所有的成员整体适用,均具有约束力,B项表述正确。民用航空器贸易协议以及政府采购协议均属于诸边贸易协议,C项是正确的。在《世界贸易组织协定》与任何多边贸易协议条款发生冲突时,以《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的规定为准,因此,D项表述错误,当选。21、某区公安局巡警孙某在执勤时发现管区内一饭店内有人争吵打架的声音遂前往查看,发现店内顾客薛某正和老板侯某争吵,玻璃已被人砸碎数块,此时一醉汉白某手提酒瓶欲上前劝架,孙某误认为白某有打候某的举动,遂迅速上前给白某一拳,因白某脚不稳致其扑倒在地,将头撞在水泥地面上,致重伤。事发后,白某的妻子若提出行政赔偿请求,其赔偿请求权的时效应如何计算?A、从白某受到违法行使行政职权侵害时起2年内B、从孙某行使职权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2年内C、从白茶之妻提出行政赔偿请求起2年内D、从孙某行使职权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2个月内【参考答案】:B【解析】详见《国家赔偿法》第32条22、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下列关于依法治国的说法,错误的是:()A、人民代表大会是依法治国的主要组织保障B、法制完备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首要目标,也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C、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构完成标志着我国已经是一个法治国家D、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机构和运行机制,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和特征【参考答案】:C【解析】:考点:依法治国。人民民主是依法治国的政治基础和政治前提.依法治国要有“法”可依.我国的立法机关主要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因此人民代表大会是依法治国的主要组织保障;法制完备是指一个国家法律体系的健全、完善、规范、系统、协调和统一,完备的法制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和前提,也是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首要目标;权力制约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是指要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机构和运行机制,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和特征.因此,A、B、D选项的内容是正确的.我国完成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构说明立法上已经取得重大的成就,但法治国家不仅是指立法上的法制完备,更强调法律的真正贯彻和落实.当前我国现实生活中还有不少有法不依的现象,法律的执行、实施和遵守应当成为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国法制建设的重点.因此,C选项的内容错误.23、甲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自1998年5月入狱后,至今甲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根据刑法规定,对甲可以如何处理?A、可以假释,不能减刑B、可以减刑,不能假释C、既可以减刑,也可以假释D、既不能减刑,也不能假释【参考答案】:B【解析】:详见《刑法》第78、81条。24、中国某化工产品的国内生产商向中国商务部提起对从甲国进口的该类化工产品的反补贴调查申请。依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商务部认为必要时可以强制出口经营者作出价格承诺B、商务部认为有必要出境调查时,必须通过司法协助途径C、反补贴税税额不得超过终裁决定确定的补贴金额D、甲国该类化工产品的出口商是反补贴税的纳税人【参考答案】:C25、闫某是某国有企业的厂长,张某是闫某的秘书,在上任1年内,闫某先后接受送来的贿赂10万多元,其中有5万元是通过张某介绍来的人送的,闫某将其中2万元送给张某作酬劳费。张某后来赌钱欠别人一大笔赌债,于是找到闫某,说:“给我点钱花,否则我就告你。”闫某很害怕,于是给了张某1.5万元。但是事过不久,张某又找闫某要钱,闫某说手头没钱,张某要求其将工会活动的部分经费借给自己先用一用,1个月后保证偿还,闫某就把自己保管的工会活动经费1万元给了张某,1个月后,闫某被告发。根据以上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闫某把自己保管的工会活动经费给张某用的行为构成了什么犯罪?()A、挪用公款罪B、挪用资金罪C、挪用特定款物罪D、职务侵占罪【参考答案】:A【解析】参见384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26、下列表述法的效力的选项,哪个是正确的?()A、“法律仅仅适用于将来,没有溯及力”,这项规定在法学上被称为“从新原则”B、一切法律的效力级别高低和范围大小是由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所规定的C、法律不经公布,就不具有效力D、法律生效后,应该使一国之内的所有公民知晓,所谓“不知法者得免其罪”【参考答案】:C【解析】:考点:法的效力。法的效力即法的各种约束力的通称.凡具有法的约束力的事物即具有法的效力.法的效力分为四种:对人的效力、对事的效力、空间效力和时间效力.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最高法,位阶最高、效力最高,一切法律、法规、规章均不得与宪法相抵触、相冲突,否则无效.一切法律的效力级别和范围大小是由宪法和宪法性法律如《立法法》加以规定的,而不是由民法、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规定的.选项B错误.法律溯及力,是指法对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如果适用就有溯及力;否则,则无溯及力.在新旧两种规定不一致时,适用新规定为从新原则,适用旧规定为从旧原则.因此,选项A错误.法律生效后,对在其效力所及范围内的所有公民都是有效的,而不问其是否知晓.因此,选项D错误.法律的公布是完成立法程序(提出法案、审议法案、表决和通过法案、公布法律)的必经步骤,并非可有可无的,也是法律具有效力的必要条件,所以选项C是正确的.27、我国选举法规定,划分选区的原则有A、按居住状况划分B、按人口状况划分C、可以按人口状况划分,也可以按居住状况划分D、可以按居住状况也可以按生产单位、事业单位、工作单位划分【参考答案】:D【解析】:参见《选举法》第24条。28、下列关于向全国人大提出议案的表述中,正确的是哪一个?()A、全国人大主席团可以向全国人大提出法律案B、全国人大三个以上代表团或1/10以上代表可以向全国人大提出宪法修正案C、全国人大一个代表团或30名以上代表可以向全国人大提出对中央军委的质询案D、全国人大30名以上代表联名可以向全国人大提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罢免案【参考答案】:A【解析】:参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第9条、第15条。29、甲为上厕所,将不满1岁的女儿放在外边靠着篱笆站立,刚进入厕所,就听到女儿的哭声,急忙出来,发现女儿倒地,疑是站在女儿身边的4岁男孩乙所为。甲一手扶起自己的女儿,一手用力推乙,导致乙倒地,头部刚好碰在一块石头上,流出鲜血,并一动不动。甲认为乙可能死了,就将其抱进一个山洞,用稻草盖好,正要出山洞,发现稻草动了一下,以为乙没死,于是拾起一块石头猛砸乙的头部,之后用一块磨盘压在乙的身上后离去。案发后,经法医鉴定,甲在用石头砸乙之前,乙已经死亡。依此情况,甲的行为构成何罪?A、过失致人死亡罪B、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既遂)数罪C、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未遂)数罪D、故意杀人罪【参考答案】:C【解析】:犯罪构成的认定。甲过失致乙死亡,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又发现稻草动了一下,以为乙没死,即产生杀人的故意,于是拾起一块石头猛砸乙的头部,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对象不能犯的未遂。D选项是因果关系错误的解决方式,因果关系的错误不影响犯罪构成。因果关系错误的一般情况是第一个行为是故意行为,第二个行为是过失行为,第二个行为实现了第一个行为所追求的目的。因而以第一个行为所指向的犯罪的既遂认定。但本案恰好相反,第一个行为是过失行为,过失行为是没有犯罪目的的,因而这里也不存在因果关系错误的问题。由于行为人的认识错误,又故意实施了第二个行为,实际上第二个行为无法既遂(对象不能犯)。第二个行为是主体对客体认识的错误,成立故意杀人的未遂。第一个行为和第二个行为之间是互相独立的关系,因而认定为数罪。所以最后的正确选项是过失致人死亡罪和故意杀人罪(未遂)数罪。故选C.30、关于清末“预备立宪”,下列哪一选项可以成立?()。A、1908年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国家制度B、《十九信条》取消了皇权至上,大大缩小了皇帝的权力,扩大了国会与内阁总理的权力C、清末成立的资政院是中国近代第一届国家议会D、清末各省成立了谘议局作为地方督抚的咨询机关,权限包括讨论本省兴革事宜、预决算等【参考答案】:D【解析】:清末“预备立宪”关于A,《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但它并没有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国家制度,该制度是由《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确立的。因此A错误。关于B,《十九信条》形式上缩小了皇帝的权力,相对扩大了议会和总理的权力,但仍强调皇权至上。因此B错误。关于C.资政院是清末“预备立宪”时期设立的中央咨询机构,并不是国家议会。因此C错误。关于D,谘议局是清末设立的地方咨询机关,1909年开始在各省设立,其权限包括讨论本省兴革事宜、预决算、选举资政院议员、申复资政院或本省督抚的咨询等。因此D正确。31、下列关于律师行政法律责任追究的叙述,正确的是哪项?A、郑律师以诋毁其他律师的不正当手段争揽业务,有关部门欲给予其停止执业3个月以上1年以下的处罚,该处罚只能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作出B、辛律师在一次刑事辩护案件中利诱他人提供虚假证据,隐瞒重要事实,应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司法行政部门作出处罚C、王律师在一次民事诉讼活动中扰乱法庭秩序,干扰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可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由省级司法厅吊销其执业证书D、在诉讼活动中泄露当事人商业秘密的,可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参考答案】:C【解析】:1、根据2007版《律师法》第47条规定“律师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的区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可以处五千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给予停止执业三个月以下的处罚:(一)同时在两个以上律师事务所执业的;(二)以不正当手段承揽业务的;(三)在同一案件中为双方当事人担任代理人,或者代理与本人及其近亲属有利益冲突的法律事务的;(四)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离任后二年内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的;(五)拒绝履行法律援助义务的。根据以上第(二)款,A不正确,不当选。2、根据2007版《律师法》第48条规定“律师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的区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给予停止执业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的处罚:(一)私自接受委托、收取费用,接受委托人财物或者其他利益的;(二)接受委托后,无正当理由,拒绝辩护或者代理,不按时出庭参加诉讼或者仲裁的;(三)利用提供法律服务的便利牟取当事人争议的权益的;(四)泄露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根据以上第(四)款规定,D不正确,不当选。3、根据2007版《律师法》第49条规定“律师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的区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给予停止执业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的处罚,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吊销其律师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违反规定会见法官、检察官、仲裁员以及其他有关工作人员,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方式影响依法办理案件的;(二)向法官、检察官、仲裁员以及其他有关工作人员行贿,介绍贿赂或者指使、诱导当事人行贿的;(三)向司法行政部门提供虚假材料或者有其他弄虚作假行为的;(四)故意提供虚假证据或者威胁、利诱他人提供虚假证据,妨碍对方当事人合法取得证据的;(五)接受对方当事人财物或者其他利益,与对方当事人或者第三人恶意串通,侵害委托人权益的;(六)扰乱法庭、仲裁庭秩序,干扰诉讼、仲裁活动的正常进行的;(七)煽动、教唆当事人采取扰乱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等非法手段解决争议的;(八)发表32、审判制度是我国司法制度的重要部分,下列有关我国的审判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我国的审判制度是指我国确立的有关人民法院组织与活动的法律制度B、人民法院的性质、任务、设置、审判组织、审判原则、审判程序的法律规范属于我国审判制度的组成部分C、我国审判制度的内容只规定在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以及行政诉讼法等法律之中D、我国审判制度具有人民性,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审判制度有着根本区别【参考答案】:C【解析】:「考点」我国的审判制度概述「解析」C项不全面,我国宪法、人民法院组织法、法官法以及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等法律对审判制度的有关内容分别作了具体规定,从而保证了我国审判制度的合法性、规范性和科学性。33、某甲因盗窃罪被人民法院判处管制十个月,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与执行应如何确定?A、期限应为1年以上5年以下,从管制刑执行完毕之日起计算B、期限应为10个月,从管制刑执行完毕之日起计算C、期限应为10个月,和管制刑同时执行D、期限应为1年以上5年以下,和管制刑同时开始执行【参考答案】:C【解析】:参见《刑法》第55条第2款。34、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某大学教授在2007年6月份的下列哪些收入不应缴纳个人所得税?()A、工资5000元B、在外兼课取得报酬6000元C、出版教材一部,获稿酬1.2万元D、被评为优秀教师,获奖金5000元【参考答案】:D【解析】:个人所得税缴纳范围【解析】《个人所得税法》第1条规定: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故,该教授的ABC项收入均应纳税。而根据第4条第1款规定,可以免纳个人所得税,故D项不应缴纳所得税。35、根据《国家赔偿法》关于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赔偿标准的规定,造成公民死亡的,应当支付死亡赔偿金、丧葬费,总额为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多少?A、5倍B、10倍C、20倍D、20倍以下【参考答案】:C【解析】见《国家赔偿法》第27条第(三)项36、《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关于这一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A、从法的要素角度看,该规定属于任意性规则B、从法的适用角度看,该规定在适用时不需要法官进行推理C、从法的特征角度看,该规定体现了法的可诉性特点D、从法的作用角度看,该规定为行为人提供了不确定的指引【参考答案】:B37、律师王某在代理一起民事诉讼案件时,编造了一份对自己代理的一方当事人有利的虚假证言,指使证人李某背熟以后向法庭陈述,致使本该败诉的己方当事人因此而胜诉。王某的行为构成何罪?A、伪证罪B、诉讼代理人妨害作证罪C、妨害作证罪D、帮助伪造证据罪【参考答案】:C【解析】:妨害作证罪与其他相关犯罪区别《刑法》第306条、第307条。伪证罪是特殊主体,只有刑事诉讼中的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才可以构成本罪i诉讼代理人妨害作证罪只有在刑事诉讼中才可以构成。本题明确说明是在民事诉讼中,所以选项A、B可以排除。帮助伪造证据罪的重点在于伪造证据,而本题中行为人编造证言并指使证人李某向法庭陈述,不仅伪造了证言而且还有指使他人作伪证的行为,认定为妨害作证罪更为合适。38、丁某是某市人民法院的退休法官,在一个案件中为当事人向其原所在法庭法官郑某转递涉案材料、打听案情。对于丁某的行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A、丁某的行为不符合法官司法公正的要求B、丁某的行为有损法官司法形象C、丁某已经退休,其行为不影响法官的司法公正要求和法官的司法形象D、丁某虽然已经退休,但不能利用自己的原有身份和便利条件过问、干预执法办案【参考答案】:C【解析】:《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第14条规定,尊重其他法官对审判职权的依法行使,除履行工作职责或者通过正当程序外,不过问、不干预、不评论其他法官正在审理的案件。第26条规定,法官退休后应当遵守国家相关规定,不利用自己的原有身份和便利条件过问、干预执法办案,避免因个人不当言行对法官职业形象造成不良影响。39、王元是北京某律师事务所律师,办案经验十分丰富。当事人李飞因一起经济纠纷案十分烦恼,久闻王元大名,遂将该案委托王元全权代理,在向其所在事务所交纳律师费以后又给王元办案费用2万元,并声明用于开销,不要任何票据,王元接受。对王元的这一行为依法如何评价?A、此2万元应属于协商收费,王元不违反有关规定B、此2万元可用于交通差旅费用,在法律规定许可范围内C、违反律师事务所统一收费的规定D、如果王元在案件办结以后与当事人进行结算,多退少补、应当允许【参考答案】:C【解析】:按照《律师法》第25条第1款的规定:“律师承办业务,由律师事务所统一接受委托,与委托人签订书面委托合同,按照国家规定向当事人统一收取费用并如实入帐。”故选项ABD对王元的评价是不正确的,本题答案为C选项。40、关于《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适用范围,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信托投资公司适用本法B、金融租赁公司不适用本法C、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适用本法D、财务公司不适用本法【参考答案】:A【解析】:《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适用范围《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2条规定:“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对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监督管理的工作。本法所称银行业金融机构,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以及政策性银行。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以及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的其他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适用本法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督管理的规定。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对经其批准在境外设立的金融机构以及前二款金融机构在境外的业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据此,在境内设立的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公司均适用《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故A项正确,当选,BED项错误,不当选。二、多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符合题意)。2、关于对法官的处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对法官的处分可分为:警告、记过、降级、撤职、开除。受撤职处分的,要降低工资B、对法官的处分可分为:警告、记过、降级、撤职、开除。受撤职处分的,要降低等级C、对法官的处分可分为:警告、记过、降级、撤职、开除D、对法官的处分可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受撤职处分的,同时降低工资和等级【参考答案】:A,B,C【考点】法官处分【解析】我国法官法第34条规定: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受撤职处分的,同时降低工资和等级。故应选ABC项。3、村民周某向其所在乡人民政府提出申请,要求在其所在村内一块闲置土地上建房。乡人民政府审查后予以批准,签发了房屋建房证。但在周某建房过程中,乡人民政府发现周某建房与所在村建设规划不符,马上通知周某停建,另行解决建房用地。周某继续施工。乡人民政府因此作出责令周某拆除违章建筑的处理决定。周某欲向人民法院起诉。下列有关此案的说法正确的是()A、周某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同时提出赔偿损失的请求B、如果人民法院作出了判决,维持乡人民政府的拆除建房的处理决定,乡人民政府应赔偿周某因拆房而遭受的全部损失C、人民法院受理此案后,可以对周某和乡人民政府间的行政赔偿纠纷进行调解D、人民法院审理乡人民政府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时不能调解【参考答案】:A,B,C,D【解析】:乡政府的拆除建筑的处理决定是具体行政行为,周某认为该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且乡政府的前后截然相反的两行为给周某造成财产上的侵害,相对人可以提出赔偿请求;行政诉讼不适于调解,但赔偿部分可以由法院进行调解。4、张某委托胡律师处理其与李某之问的合同纠纷一案,委托权限为一般诉讼代理。庭审中李某愿意与张某达成和解协议,胡律师当即表示愿意接受和解。对于胡律师的行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些选项?()A、胡律师是张某的代理人,有权接受和解B、胡律师切实履行律师职责,并没有超越代理权限C、因为没有特别授权,胡律师接受和解的意思表示不能得到法院的认可D、胡律师当庭出示了张某的特别授权委托书,法院应当认可胡律师的意思表示【参考答案】:A,B,D《民事诉讼法》第59条规定,委托他人代为诉讼,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必须记明委托事项和权限。诉讼代理人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必须有委托人的特别授权。故AB两项的说法不正确,C选项说法正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9条规定,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交的授权委托书,应在开庭审理前送交人民法院。故D选项说法不正确。5、下列关于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原告资格是充当行政诉讼原告所应具备的条件B、有原告资格的人一定而且也只能是原告C、原告资格要求起诉人必须是具备民事主体资格,具有完全的民事权利能力D、原告资格要求起诉人必须是其主张权益的享有主体,我国行政诉讼不存在他人诉讼和公益诉讼【参考答案】:A,D【解析】:行政诉讼原告,是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自己合法权益,而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法院是否受理,取决于起诉之人是否具有原告资格。故A选项正确。所谓“原告资格”,是指某一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充当行政诉讼原告所应具备的条件,或者说是某一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请求法院保护自己合法权益所应具备的条件。有原告资格的人不一定只是原告,也可以是类似于原告地位的第三人。《行政诉讼法解释》第24条第1款规定:“行政机关的同一具体行政行为涉及两个以上利害关系人,其中一部分利害关系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通知没有起诉的其他利害关系人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这里的“没有起诉的其他利害关系人”就是类似于原告地位的第三人。故B选项错误。原告资格的构成要件之一是起诉人须是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人,只要原告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就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即起诉人不以具备民法上的权利能力、独立人格为必要,尤其是起诉人是法人以外的其他组织时,它们可能不具有民法上的法人资格、民事主体地位,但是这并不妨碍它们具有原告资格。这主要是因为行政诉讼的主要功能是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法院原则上不对原告的法律责任进行追究。因此起诉人是否具备原告资格,是否具备诉讼权利能力,主要看其是否是某项权利或利益的享有主体,而不是看其是否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故C选项错误。原告资格的构成要件之一是起诉人须是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人,具体含义包括必须是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即原告必须是其主张权益的享有主体。起诉人不能以国家利益、他人利益或公共利益受到损害为由提起行政诉讼,即我国行政诉讼不存在他人诉讼和公益诉讼。故D选项正确。6、下列关于犯罪停止形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张某意图到李家行窃。一日夜里,张潜入李家,躲在柴垛后等待李某关灯睡觉。不料被前来串门的吴某发现,张某被当场抓获。张某的行为成立犯罪未遂B、姜某意图强奸韩女,使用暴力脱去韩女的裤子后发现,韩女正处在月经期。姜某遂停止犯罪。姜某的行为成立犯罪中止C、乔某为杀仇人吴某,将其骗至郊外无人之处并对其连砍18刀。乔某以为其已经死亡,遂离去。3个小时后,乔某想起杀人的刀忘在现场,即返回取刀。到达现场后,发现吴某睁着眼睛,见其可怜,便送往医院。经抢救,吴某没有死亡,但造成终身残疾。乔某的行为成立犯罪未遂D、蔡某意图实施“飞车抢夺”。一日,蔡某骑摩托车在马路上寻找作案目标。锁定一挎包的女士后,正要开车上前抢夺,因注意力不集中,被迎面驶来的一辆汽车撞伤。蔡某的行为成立犯罪未遂【参考答案】:B,C【解析】:犯罪未遂必须是已经着手实施犯罪。在认定行为人是否着手实施犯罪时,要根据不同犯罪、不同案件的具体情况,来判断行为是否具有侵犯法益的紧迫危险。选项A中张某潜入李家欲行盗窃,躲在柴垛后即被人发现,其躲在柴垛后的行为尚未对李某家的财物构成紧迫的危险,故张某尚未着手,其属于犯罪预备,不属于犯罪未遂,A选项错误。D选项中蔡某欲实施抢夺,“正要开车上前抢夺”,此时尚未对被害人的财物形成现实而紧迫的危险,其尚未着手实施犯罪,不成立犯罪未遂,而属于犯罪预备。D选项错误。成立犯罪中止,要求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中止的自动性,是指行为人认识到客观上可能继续实施犯罪或者可能既遂,但自愿放弃原来的犯罪意图。B选项中姜某欲强奸韩女,发现韩女正处在月经期遂放弃犯罪,此时姜某在主观上应当认识到可以继续实施犯罪,但其由于其他原因放弃了犯罪,其主动放弃犯罪的原因并不影响犯罪中止的成立,B选项正确。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即在犯罪开始之后、犯罪呈现结局之前均可中止。“在犯罪过程中”首先表明,犯罪中止既可以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也可以发生在犯罪实行阶段,这是犯罪中止与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的重要区别。“在犯罪过程中”也表明,中止前的行为处于犯罪过程中,已经属于犯罪行为,故产生犯罪意图后没有实施任何行为便放弃犯意的,不成立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还表明,犯罪没有形成结局,既不是已经未遂,也不是已经形成了犯罪预备形态,更不是已经既遂。因此,犯罪既遂后自动恢复原状的,不成立犯罪中止。同样,犯罪未遂后也不可能出现犯罪中止。例如,甲在杀乙的过程中,由于警察到来而逃走,即使甲以后打消了继续杀乙的念头,但由于其故意杀人已经未遂,故不成立故意杀人中止。C选项中乔某杀吴某后,吴某因为乔某意志外的原因没有死亡,犯罪已经未遂,故乔某再实施救助行为,也不成立中止,因为犯罪已经呈现犯罪未遂结局,C选项错误。7、在FOB价格条件中,卖方的主要义务是()A、在装运港船上将货物交给承运人履行交货义务B、自行办理货物的出口结关手续C、向买方提交与货物有关的单据或相等的电子单证D、办理货物的运输手续及支付运费【参考答案】:A,B,C本题考查贸易术语中的买卖双方的义务。FOB价格条件的全称是:装运港船上交货条件。在此价格条件下,卖方的主要义务就是办理与货物出口有关的手续、在装运港船上将货物交给买方指定的承运人并提交货物装船的有关单据,至于办理货物运输手续及支付运费等,则属于买方自己的义务。8、关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认定问题,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黑社会性质组织是犯罪集团,具有犯罪集团的一般属性B、黑社会性质组织所从事的危害行为,既包括犯罪行为,又包括违法行为C、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既包括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行为,又包括在该黑社会性质组织统一策划、指挥下从事的其他犯罪行为D、具有国家工作人员的非法保护,是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必要条件【参考答案】:A,B【解析】:答案及解析:ABC错误,依据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犯前两款罪(指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和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又有其他犯罪行为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因此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只包括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行为,不包括在该黑社会性质组织统一策划、指挥下从事的其他犯罪行为。C选项是错误的。根据《解释》,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包庇或者纵容,是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选择性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D选项是错误的。9、马克思主义认为,法是历史的产物,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恒存在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下列关于法的产生的论述正确的为。A、法产生的主要标志是特殊公共权力系统(即国家)的产生、权利义务观念的形成以及司法、法律诉讼的出现B、法的产生经历了从个别性调整到规范性调整,从一般规范性调整到法的调整的发展过程C、法的产生经历了从法与宗教、道德规范浑然一体到法与宗教、道德规范分化并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D、法的立生经历了从习惯一习惯法一制定法的发展过程【参考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的法产生的过程和规律。10、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每年同期召开,这一做法虽未在宪法中明确规定,但多年来已经形成惯例。从法律渊源的角度来考查,这一宪法惯例属于:()。A、成文法渊源B、非制定法渊源C、普通法渊源D、非正式渊源【参考答案】:B,D【考点】法律渊源的理解【解析】题中所说的是一项宪法惯例,不是制定法规定的,因而是非制定法渊源、非正式渊源。普通法渊源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指英美法系与衡平法相对的普通法,显然我国宪法惯例不属于此种意义上的理解;二是与根本法相对的普通法,我国宪法是根本法,普通法是一般的法,而且一般是指制定法,我国的宪法惯例显然也不是此种意义上的理解。故普通法渊源不当选。11、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有权制定规章的是哪些选项?A、上海市人大及常委会B、上海市人民政府C、汕头市人大及常委会D、汕头市人民政府【参考答案】:B,D【解析】:上海市人大及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行政法规,而不是规章。C同理。12、关予中国在世贸组织中权利义务的表述,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A、国家专营企业的存在违反了国民待遇原则B、中国企业在外国反倾销调查中要证明中国受调查产业的价格或成本,要首先证明该产品在中国的市场经济条件,否则进口成员就不能使用依照中国的国内价格或成本的方法C、中国向国有企业提供补贴,不视为专向性补贴D、根据入世议定书,如果双边磋商中,一致认为中国产品的进口是市场扰乱的原因,有必要采取措施制止或补救市场干扰,中国政府应该采取这样的措施【参考答案】:A,B,C【考点】中国在世贸组织中的权利和义务[答案及解析]ABCD某些商品的专营并不意味着违反了国民待遇原则,故A项错误;进口成员可以选择适用中国的国内价格或成本的方法或者替代国价格或成本,如果中国的企业不能证明该产品在中国的市场经济条件,则进口成员可以不使用中国的国内价格或成本的方法,而不是就不能使用,故B项错误;中国向国有企业提供的补贴,视为专向性补贴,所以c项错误;D项的说法符合《中国人世议定书》的规定,D项正确,依题意本题A、B、C项当选。13、关于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主体,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国家工作人员B、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C、与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D、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参考答案】:B,C,D【解析】:根据《刑法修正案(七)》的相关规定,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关系密切的人,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离职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关系密切联系的人,通过该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或者利用该国家工作人员的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的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以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定罪处罚。因此,A选项错误;BCD选项正确。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CD。14、一个国家的管辖权包括哪几个方面?A、属地管辖权B、属人管辖权C、保护管辖权D、普遍管辖权【参考答案】:A,B,C,D15、我国中央人民政府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依照《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处理有关的对外事务。下列有关《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有关对外事务的规定的表述错误的是:()。A、香港特别行政区可在经济、贸易等领域以“香港”的名义,单独地同世界各国、各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关系,签订和履行有关协议B、香港特别行政区可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参加以国家为单位参加的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C、香港特别行政区可根据需要在外国设立官方或半官方的经济和贸易机构,报中央人民政府备案D、外国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领事机构或其他官方、半官方机构,经香港特别行政区批准后,报中央人民政府备案【参考答案】:A,B,D【考点】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解析】《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151条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可在经济、贸易、金融、航运、通讯、旅游、文化、体育等领域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单独地同世界各国、各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关系,签订和履行有关协议。故A错误。第152条规定:对以国家为单位参加的、同香港特别行政区有关的、适当领域的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可派遣代表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的成员或以中央人民政府和上述有关国际组织或国际会议允许的身份参加,并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发表意见。香港特别行政区可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参加不以国家为单位参加的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已参加而香港也以某种形式参加了的国际组织,中央人民政府将采取必要措施使香港特别行政区以适当形式继续保持在这些组织中的地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尚未参加而香港已以某种形式参加的国际组织,中央人民政府将根据需要使香港特别行政区以适当形式继续参加这些组织。故B错误。第156条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可根据需要在外国设立官方或半官方的经济和贸易机构,报中央人民政府备案。故C项正确。第157条规定,外国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领事机构或其他官方、关官方机构,须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已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在香港设立的领事机构和其他官方机构,可予保留。尚未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在香港设立的领事机构和其他官方机构,可根据情况允许保留或改为关官方机构。尚未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承认的国家,只能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民间机构。故D项错误。16、以下关于行政诉讼被告的认定正确的是:A、行政机关组建并赋予行政管理职能但不具有独立承担法律责任能力的机构,以自己的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当事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以组建该机构的行政机关为被告B、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在没有法律、法规或规章授权的情况下,以自己的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当事人不服提起诉讼,应以该行政机关为被告C、行政机关的派出机构在没有法律、法规或规章授权的情况下,以自己的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当事人不服提起诉讼,应以该派出机构为被告D、法律、法规或规章授权行使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内设机构、派出机构或其他组织,超出法定授权范围实施行政行为,当事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实施该行为的机构、部门或组织为被告【参考答案】:A,B,D【解析】:行政诉讼被告的确定。《行诉解释》第20条规定:“行政机关组建并赋予行政管理职能但不具有独立承担法律责任能力的机构,以自己的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当事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组建该机构的行政机关为被告。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或者派出机构在没有法律、法规或者规章授权的情况下,以自己的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当事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该行政机关为被告。法律、法规或者规章授权行使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内设机构、派出机构或者其他组织,超出法定授权范围实施行政行为,当事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实施该行为的机构或者组织为被告。”本题考查的就是法条(司法解释)细节性分类的规定。选项C规定不符合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派出机构作出依法不能以其自己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一般以设立该派出机构的政府部门为责任主体17、甲某是A国派驻C国的参赞,乙某是B国派驻C国的领事.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和《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的规定,对于甲乙在任职期间的下列行为的哪些判断是正确的?()A、甲某在C国自驾车旅游时发生交通肇事行为,对此C国没有管辖权B、乙某在表明领事身份后,以领馆的名义向C国某公司购买一栋房屋,因欠款被售房公司起诉,对此C国没有管辖权C、乙某在闲暇娱时与C国人丙某发生口角,将丙某殴打至重伤,对此B国没有管辖权D、甲某在C国以私人身份参与继承引起诉讼,对此C国没有管辖权【参考答案】:A,B【考点】外交与领事人员特权与豁免【解析】外交人员拥有完全的刑事管辖豁免和有例外的民事和行政管辖豁免。例外情况包括:关于私有不动产之物权诉讼;以私人身份参与继承案件的诉讼;关于外交代表于公务范围以外所从事的专业或商业活动引起的诉讼;如外交代表主动提起诉讼,就不能对与主诉直接相关的反诉主张管辖的豁免。领事官员执行职务行为,不受接受国的司法和行政管辖,也无相关的作证义务。故A项中,甲某的交通肇事属于有完全的刑事管辖豁免,故C国没有管辖权,A项正确。B项中乙某是以不动产提起的诉讼,属于有例外的民事管辖豁免,但是以领馆的名义提起的不动产诉讼,不在此范围,故8项正确。C项中乙某的行为构成刑事犯罪,其本国B国有管辖权,故C项错误。D项中甲某是以私人身份参与继承引起的诉讼属于有例外的民事管辖豁免,故C国有管辖权,D项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为A、B。18、下列关于刑法上因果关系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甲欲杀害其女友,某日故意破坏其汽车的刹车装置。女友如驾车外出,15分钟后遇一陡坡,必定会坠下山崖死亡。但是,女友将汽车开出5分钟后,即遇山洪爆发,泥石流将其冲下山摔死。死亡结果的发生和甲的杀害行为之间,没有因果关系B、乙欲杀其仇人苏某,在山崖边对其砍了7刀,被害人重伤昏迷。乙以为苏某已经死亡,遂离去。但苏某自己醒来后,刚迈了两步即跌下山崖摔死。苏某的死亡和乙的危害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C、丙追杀情敌赵某,赵狂奔逃命。赵的仇人赫某早就想杀赵,偶然见赵慌不择路,在丙尚未赶到时,即向其开枪射击,致赵死亡。赵的死亡和丙的追杀之间没有因果关系D、丁持上膛的手枪闯入其前妻钟某住所,意图杀死钟某。在两人厮打时,钟某自己不小心触发扳机遭枪击死亡。钟的死亡和丁的杀人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使丁对因果关系存在认识错误,也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参考答案】:A,B,C,D【解析】:关于A选项。死亡结果是由泥石流造成的,与杀害行为没有因果关系,因为因果关系必须是实行行为所导致的结果。因此,A选项的说法正确。关于B选项。在被告人与被害人的行为结合造成了结果的场合,如果被害人的行为被迫或者不能自己支配的,通常认为有因果关系。因此,B选项的说法正确。关于C选项。属于因果关系中断的情况。丙追杀赵的过程中,赫先行一步将赵击毙。赫的行为与赵死亡结果有因果关系,而丙追杀赵(威胁到赵的生命)的行为可能客观上为赫击毙赵创造了一定的条件或者被赫所利用,但是丙追杀赵的行为与赵死亡结果之间的联系被赫的行为所中断,没有因果关系。①假如丙与赫协同加害赵,由赫将赵击毙,则二人的行为均与死亡结果有因果关系。因为此时丙与赫的行为作为一个整体共同造成了死亡结果。②在二人无共犯关系的场合,赫的行为与死亡结果有因果关系,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丙的行为无因果关系,仅承担故意杀人罪未遂的罪责。不要以为丙无因果关系就不构成犯罪。因此,C选项的说法正确。关于D选项。丁与被害人钟某的行为结合造成了死亡结果。但因被害人钟某的行为是由丁的杀人行为引起的,严格讲被害人的“动作”是由丁引起的,并非是被害人选择的,这对因果关系没有实质影响。既然认为丁的杀人行为与死亡结果有因果关系,丁对该结果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体现在法律上就是成立犯罪既遂。因此,D选项的说法正确。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D。19、下列纠纷中,当事人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有的()A、公务员甲不服所在行政机关对其作出的记过处理B、甲对某市政府就其与乙之间土地使用权归属的裁决不服C、甲不服某公安机关认为其有犯罪嫌疑而进行刑事拘留D、甲不服某海关以走私嫌疑为由将其扣留24小时【参考答案】:B,D【解析】:《行政诉讼法》第11条: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一)对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不服的;(八)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行政诉讼法解释》第1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有国家行政职权的机关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不服,依法提起诉讼的,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二)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行政诉讼法解释》第4条: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第(三)项规定的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是指行政机关作出的涉及该行政机关公务员权利义务的决定。20、下列关于律师事务所的表述正确的是:()。A、律师事务所是律师的执业机构B、律师执业可以自己的名义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其所在的律所应予认可C、律师执业产生的法律责任,由其所在的律所与律师本人共同承担D、律所组织律师从事执业活动,对律师行为进行规范管理【参考答案】:A,D【考点】律师事务所的概念和性质【解析】B项,律师执业受律所的指派,以律所的名义进行。C项,律师执业产生的法律责任,由律所承担。21、苏区的司法机构有A、人民法院B、政治保卫局C、肃反委员会D、裁判部【参考答案】:B,C,D【解析】:人民民主政权的司法机关,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里主要包括:政治保卫局、肃反委员会、临时最高法庭、裁判部、军事裁判所等。22、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说法,哪些选项的表述是正确的?()。A、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应当由实行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B、广西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是该自治区的自治机关之一C、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行使的职权都是自治权D、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参考答案】:A,D【考点】民族区域制度【解析】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不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行使宪法规定的有关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的同时,还依法行使自治权。23、下列关于行政诉讼第三人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A、应当追加被告而原告不同意追加的,法院应通知其以第三人的身份参加诉讼B、一部分利害关系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诉讼,法院应当通知没有起诉的其他利害关系人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C、第三人有权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主张,不服一审判决有权提起上诉D、在治安行政案件中,被处罚人起诉要求撤销处罚决定或减轻处罚,受害人也可以第三人身份参加诉讼【参考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察第三人的概念和特征。行政诉讼中的第三人是指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以自己的名义申请参加或应人民法院通知参加到行政诉讼中的原、被告以外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行政诉讼第三人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第三人须是与本诉所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第三人,本来的含义就是除原告、被告以外的第三人,他参加到原告与被告的诉讼中来,必定与本诉有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就是他与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就是“同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过去的司法解释称这种利害关系为“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在解释原告利害关系时,也同样是“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应该说,第三人参加诉讼目的,既有维护第三人自身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有全面查明案件事实和全面正确解决纠纷的考虑。因此,第三人的根本特征是他与被诉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或者与本诉讼结果有利害关系,这也是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根据。(二)第三人须是参加到他人诉讼中来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行政诉讼第三人并非原来就不可能成为原告,但是他毕竟没有作为原告而起诉。所以,他所参加的诉讼只能是别的主体之间的诉讼,即本诉。既然如此,那么,他就是在本诉程序已经开始尚未终审判决以前加入,他在这个阶段均有权申请参加。(三)第三人在法律上有独立的诉讼地位。第三人与原告或被告均不一样,他参加诉讼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第三人既不必然地依附于原告也不依附于被告,他自己有独立的诉讼地位。第三人可以提出自己的请求,也可以发言、辩论、对第一审判决不服有权提出上诉等等。24、1983年3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商标法》生效;2002年9月15日,国务院制定的《商标法实施条例》生效;2002年10月16日,最高法院制定的《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施行。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商标法实施条例》是部门规章B、《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是司法解释C、《商标法实施条例》的效力要低于《商标法》D、《商标法实施条例》是《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母法【参考答案】:B,C25、甲欠乙3000元债务,乙多次催要未果。后甲提议用1万元假币偿还,乙表示同意并收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构成出售假币罪B、甲构成使用假币罪C、甲属于正常民事行为D、乙构成购买假币罪【参考答案】:A,D【解析】:使用假币罪是以对方不知情为前提。甲不构成使用假币罪。甲实质上是出售假币罪,以3000元人民币来出售1万元假币。而乙构成购买假币罪。26、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律师在什么时候可以接受刑事案件当事人的委托,以辩护人的身份参加刑事诉讼?A、犯罪嫌疑人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之日B、犯罪嫌疑人被侦查机关采取强制措施之日C、公诉案件被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之日D、公诉案件被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之日【参考答案】:C,D【解析】:律师在刑事案件中的辩护(1)《刑事诉讼法》第33条第1款规定:”“公诉案件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所以选项C、D是正确的。(2)《刑事诉讼法》第96条第1款规定:“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所以选项A、B是错误的。27、世界贸易组织的《农业协议》加强了对农产品贸易的约束。这主要体现在下述哪些方面?()A、市场准入关税化B、国内支持弱化C、出口补贴列明化D、关税减让迅速化【参考答案】:A,B,C【考点】世界贸易组织的《农业协议》【解析】和原来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相比,世界贸易组织的《农业协议》加强了对农产品贸易的约束。这主要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1)市场准入关税化。《农业协议》要求各成员通过统一适用关税来取代之前存在的各类非关税措施,各种非关税措施转换成关税后,列入关税减让表中。除下述的特别保障措施外,各成员不得维持、采取或重新使用已经转换成普通关税的任何措施。(2)国内支持弱化。国内支持指对国内农业生产者的支持措施,包括对农业生产者的国内补贴,可以是市场价格支持,也可以是政府直接付款。《农业协议》允许成员提高或保证农产品价格和农民收入的各类补贴和支持,但应当逐步减少。(3)出口补贴明细化。除非对农产品的出口补贴已列入成员的减让表(有关减让和承诺的一揽表),不得对未列明的农产品实施出口补贴;对列明的补贴,不得超出所列的最高水平。因此正确答案是ABC。28、2000年8月21日,甲因犯诈骗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2005年6月20日,甲又犯盗窃罪。对于甲的量刑,下列表述哪些是正确的?A、甲具有法定从重处罚情节B、甲不构成累犯C、对甲的盗窃罪不能适用缓刑D、对甲应当数罪并罚【参考答案】:B,D【解析】:答案BD【解析】:甲在缓刑考验期间又犯新罪,依法撤销原判缓刑,以新罪实行数罪并罚;但甲并不具有法定从重处罚情节;所以A错误D正确。同时甲也不构成累犯,因为“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所以前罪并没有执行有期徒刑,因此不能满足累犯的条件。B正确。题目交代:甲后来又犯盗窃罪,但并没有说明甲又犯的盗窃罪是否被判除三年以上刑罚,甲的盗窃罪完全可能适用缓刑,因此C错误.29、下列哪些法律渊源是地方政府开征、停征某种税收的依据?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B、国务院依据法律授权制定的行政法规C、国务院有关部委制定的部门规章D、地方人大、地方政府发布的地方法规【参考答案】:A,B【考点】税收的征收依据【解析】《税收征收管理法》第3条规定:“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本条中的“法律”明显是狭义的法律概念,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据此,地方政府开征、停征某种税收的依据只能是法律、国务院依据法律授权制定的行政法规。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B。30、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行政许可法》规定的行政许可行为?A、发放采矿证B、发放法律职业资格证书C、授予公民“杰出青年”称号D、发放烈士家属证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