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乳腺X射线检查及图像资料共享指南_第1页
医疗机构乳腺X射线检查及图像资料共享指南_第2页
医疗机构乳腺X射线检查及图像资料共享指南_第3页
医疗机构乳腺X射线检查及图像资料共享指南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市医疗机构乳腺X射线检查及图像资料共享指南

根据《卫健委办公厅关于医疗机构间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检查互认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发〔2006〕32号),加强乳腺X射线检查质量控制,规范和指导医疗机构乳腺影像诊断、检查体位和摄影技术选择,推进医疗机构乳腺X射线检查的互认工作,特制定本指南。第一部分共享阅读图像条件和要求一、检查体位及质量控制要求(一)检查体位乳腺内外斜位(MLO)和乳腺头尾位(CC)。(二)设备质量控制要求1.设备质量控制要求:符合《乳腺X线摄影质量控制检测规范》(GBZ186)和《乳腺数字X射线摄影系统质量控制检测规范》(WS522-2017)。2.辐射防护要求:符合《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3.参考《美国放射学院乳腺质量控制手册》(1999版)和XX地区“两癌筛查项目”中乳腺DR设备实际检测信息,确定设备模体检查影像显示汇总评分标准。4.设备的模体检查:采用模拟含有50%脂肪和50%腺体的乳腺模体。(1)模拟设备模体检查影像显示汇总评分标准:纤维束影像显示大于等于4分,斑点群影像显示大于等于3分,块状物影像显示大于等于3分。(2)数字设备模体检查影像显示汇总评分标准:纤维束影像显示大于等于5分,斑点群影像显示大于等于4分,块状物影像显示大于等于4分。

5.乳腺设备模体图像评分规则(1)对乳腺模体内容物(纤维束、斑点群、块状物)的图像质量评价是每一部分单独进行的。从大到小观察计分。(2)如果在正确的位置和方向观察到整条纤维束计1分。如果纤维束大于一半,但不是全部,且位置、方向正确,计0.5分。再把每一整条的或是部分的纤维束的得分累加起来。(3)在完成纤维束累加记分后,再观察整个背景上是否存在伪影。如果在嵌入纤维束位置以外区域出现伪影、伪影与纤维束显示清晰程度接近,则要从累加记分中减去最后一组加入的分值(0.5或1)。(4)用两倍以上的大视野的放大镜来辅助观察斑点群。如果在正确位置的斑点群(六个斑点)中有四个以上能看清,计1分。如果只有2到3个能看清,计0.5分。再把每个完整的或是部分的斑点群的得分累加起来。(5)在完成斑点群累加计分后,再观察整个背景上是否存在伪影。如果在嵌入斑点群位置以外区域还有噪声或斑点状伪影、而且位置和真的斑点一样清晰,则要从累加记分中减去最后一组加入的分值(0.5或1)。(6)如果在正确的位置上可见到块状物有密度差异,且有明显的圆形边界(周长的3/4以上可见),计1分。如果见到的块状物有密度差异,但边界并不是圆形的,计0.5分。最后把每一个完整的或是部分的块状物的得分累加起来。(7)在完成块状物累加计分后,再观察整个背景上是否存在伪影。如果在嵌入块状物以外区域还有块状物伪影,而且和真的块状物一样清晰,则要从累加记分中减去最后一组加入的分值(0.5或1)。二、共享软阅读图像要求(一)存储格式数字图像及其信息应符合Dicom3.0存储格式。(二)图像信息内容数字图像信息应显示受检者基本信息(唯一标识码、姓名、性别、年龄)、医疗机构名称、摄影参量(kv、mAs、压迫厚度、压迫压力、倾斜角度)、体位和侧别(R/L)、摄影时间、辐射剂量参数(乳腺平均腺体剂量或曝光指数)。三、观察条件要求(一)数字图像共享软阅读环境要求1.图像阅读工作站(1)具备Dicom3.0格式的数字图像阅读及后处理功能。(2)使用大于3M竖屏(医用专业显示器)。(3)

显卡灰阶输出大于10bit。2.影像诊断室照度小于50lux,显示器表面无直射光。(二)硬拷贝图像共享观察条件要求1.图像标识正确,置于腋窝侧,不与软组织重叠。2.模拟图像标识要求:医疗机构名称、唯一受检者标识、检查日期和侧别(R/L)。3.数字图像标识要求:除医疗机构名称、唯一受检者标识、检查日期和侧别(R/L)以外,至少还需具有受检者姓名、摄影体位标识、mAs、kVp、压力、压迫厚度、倾斜角度、平均腺体剂量信息。4.图像硬拷贝尺寸应接近真实大小。5.采用遮幅式观片灯,观片灯箱表面亮度大于等于3000cd/?。观片灯光源颜色为白色,并且具有良好的均匀性。6.诊断室照度小于50lux,观片灯箱表面无直射光。第二部分

乳腺X射线检查图像共享要求一、内外斜位(MLO位)(一)

影像要求1.胸大肌显示充分,其下缘能显示到后乳头线或以下。2.乳腺下皱褶分散展开,且能分辨。3.腺体后部的脂肪组织充分显示。4.乳腺无下垂,乳头呈切线位显示。5.不可显示皮肤皱褶。6.左右乳腺MLO图像对称放置时呈菱形。7.乳腺照片图像腺体组织光学密度≥1.0,脂肪组织光学密度≥1.2,胸壁肌肉组织光学密度≥1.0。无组织遮挡处光学密度≥3.0。(二)摄影技术要求1.托盘平面与受检者被检侧胸大肌平行。X射线束方向从乳腺的上内侧到下外侧。2.托盘的外上拐角放在被检侧胸大肌后面腋窝凹陷的上方,背部肌肉的前方。

3.受检者被检侧手臂放在手柄上。

4.向托盘方向旋转受检者,使其尽可能靠近托盘边缘。

5.向上向外牵拉乳腺,以避免与组织影像相互重叠。6.压迫板向下加压,达到持实压力。二、头尾位(CC位)(一)

影像要求1.包含乳腺的后内侧缘,尽可能显示胸大肌。2.乳头呈切线位显示。3.CC位与MLO位摄影的后乳头线长度差,应在1cm范围之内。4.腺体后的脂肪组织充分显示。5.无皮肤皱褶。6.双侧乳腺CC位图像相对放置时,两侧乳腺呈球形。7.乳腺照片图像腺体组织光学密度不小于1.0,脂肪组织光学密度不小于1.2,胸壁肌肉组织光学密度不小于1.0。无组织遮挡处光学密度大于3.0。(二)摄影技术要求1.升高托盘与提升的乳腺下皱褶缘接触。2.将乳腺组织牵拉远离胸壁,最大限度地展开乳腺组织,托盘胸壁缘紧靠在胸骨上。3.将对侧乳腺放在托盘的拐角上,受检者头部前伸并转向对侧。4.使受检者未被成像侧手臂向前抓住手柄,受检者成像一侧手臂下垂,肱骨外旋。5.压迫板向下加压,达到持实压力。第三部分

名词解释清晰可见:解剖学结构或/和病变特征细节可清晰辨认,即细节清晰。可见:解剖学结构或/和病变特征等细节可见,但不能清晰辨认,即细节显示。隐约可见:解剖学结构或/和病变特征等细节可观察到,但细节没有完全显示,只特征可见。纤维束影像:模拟乳腺中的纤维组织。乳腺模体中不同直径的纤维束经X射线照射,在成像介质上产生有位置、方向和形态规律的条状影像。斑点群影像:

模拟乳腺中可能产生的钙化。乳腺模体中不同直径的钙化群经X射线照射后,在成像介质上产生有位置、方向和形态规律的斑点组影像。块状物影像:

模拟乳腺中可能产生的肿块。乳腺模体中不同厚度块状物经X射线照射,在成像介质上产生有位置、方向和形态规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