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2020-2021学年秋季疫情防控开学工作方案_第1页
中学2020-2021学年秋季疫情防控开学工作方案_第2页
中学2020-2021学年秋季疫情防控开学工作方案_第3页
中学2020-2021学年秋季疫情防控开学工作方案_第4页
中学2020-2021学年秋季疫情防控开学工作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2020-2021学年秋季疫情防控开学工作方案暑假即将结束,我们又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充满挑战的学年。美丽的校园正张开怀抱迎接同学们载梦归来。8月30、31日学生返校按照错峰上学时间返校。由于疫情仍未结束,根据市教育局下发《关于做好各级各类学校2020年秋季开学疫情防控重点工作通知》,为保证全体师生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安全有序开展,给孩子们一个健康安全的学习环境,我们在这里提醒您协助指导和监督孩子们做好以下开学准备:疫情防控不放松。国外疫情扩散蔓延势头仍在持续,"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形势依然严峻。日前,根据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福建省教育厅关于2020年全省秋季学期开学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的会议精神。强调了"进一步强化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提请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注意保持家校联络畅通,了解学校相关通知要求,以身示范,做好家人特别是孩子的教育引导工作,以身作则教会孩子养成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不扎堆、一米线等良好卫生习惯,以及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的好习惯。学生在教室外不聚集且保持1米安全距离时无需戴口罩,但在教室内或在相对聚集、无法保持1米安全距离时仍应自觉佩戴口罩。请家长和同学们注意自身防护,多运动、常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避免非必要外出和去人员密集场所,准备好返校必需的学习、生活用品和防控物品,全力规避因为个别家庭防控的意外而打开学生健康、校园安全的缺口。身心健康多关注。经历过新冠疫情的洗礼,相信每一位家长和同学都更能体会身心健康是发展之基,幸福之源。在人生的任何阶段,无论处于何种境遇,维护身心健康都是我们的第一要务。开学前,希望同学们平衡学习与休闲,保障睡眠和锻炼,达到真正的休息和放松,以良好的精神面貌迎接复课。希望家长们做好后勤工作,关注孩子的身体和情绪状态,为孩子的身心健康打下坚实基础。如果孩子出现异常情绪和行为,我们首先要接纳他们的负面情绪,倾听孩子的心声,理解其行为背后的真实需要,以平等、尊重的方式表达我们的关爱。看待学习须理性。同学们即将重回校园,恢复正常上课、规范考试,请各位家长和同学们正确看待学习和成绩。学习的历程持续终生,而考试只是阶段性的反馈。希望家长们引导孩子把焦点放在学习的过程中,而非仅仅停留在考试成绩上,走好过程,结果自然就好。当看到孩子学习状态不佳时,请先安抚自己的情绪,静下心才能更好地协助孩子循序渐进调整状态。焦急之下的过激评判、严厉逼迫有时则会引发反向效果。真诚、尊重、理解和信任是促进人成长的核心条件。我们得接纳孩子真实的样子,看到孩子状态不佳背后的真实困境,才能协助他们克服困难,战胜挑战。对于同学们来说,用真诚、尊重、理解和信任的态度对待自己同样必要。真诚和尊重的基础是能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于是我们就敢于正视自己的成就和不足。尤其当学习状态不佳或成绩不理想时,一味责备自己、厌恶考试结果,并不能取得进步。就成长而言,过程远比结果更重要。全面地看待和理解每一次失败背后的原因,在挫折中磨砺意志,于终生学习的道路上就永立不败之地。"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绽春蕾”。我们要相信每个人都有成长的能力,给自己多一点信任和信心,也多一些一步一步成长、—点一滴进步的时间和空间。家校配合需重视。共同抗疫的时间里,家校携手,合力保证学生身心健康,我们感恩有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学校和家庭比作成两个"教育者”,这两个教育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开学后,家校联控联防,严丝合缝保障学生健康安全,我们还需共同努力!这次疫情防控,让家校关系更为紧密,在每天不断地联系中大家都增进了彼此的感情,复课后依旧需要共同努力,从各类信息的摸排到复课的前期准备、从同学们在校的表现、从阶段性目标的制定到计划的落实。开学后,多和老师沟通,多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分享信息、协调配合、共事双赢。根据上级部门指示,我校积极筹备,努力做好学生复课前的准备,并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的检查验收,以确保能够在接到复课通知后安全有序上课。为了您和孩子的身体健康,请您特别注意以下内容:一、配合学校做好疫情防控(一)暂不返校人群目前仍留在境外(含台港澳)等疫情严重地区的学生,暂不返校,具体返校安排视政府的疫情公告和防控指引再定。(二)暂缓返校人群1•对从中高风险地区返校学生,严格实施医学观察14天,并按要求进行核酸检测。2•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入境人员有接触史的师生员工,或者共同居住家庭成员中有上述情况的,要如实申报。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3.过去14天,有发热和干咳、气促等呼吸道症状的学生,暂缓返校。需经当地定点医院就诊治疗并提供疾病证明,排除新冠肺炎感染并在身体康复后,经校医确认后方可返校。(三)正常返校人群上面两类人群以外的学生。返校当天身体不适,体温>37.3^,不得返校。二、错峰上下学时间(一)上午1•七年段:6:50-7:00入校,7:40上课,11:30放学。2•八年段:6:40-6:50入校,7:40上课,11:28放学。3•九年段:6:30-6:40入校,7:40上课,11:25放学。4•高一年段:6:50-7:00入校,7:40上课,11:30放学。5•高二年段:6:40-6:50入校,7:40上课,11:28放学。6•高三年段:6:30-6:40入校,7:40上课,11:25放学。(二)下午1•七年段:14:20-14:30入校,14:30上课,17:05放学。2•八年段:14:10-14:20入校,14:30上课,17:02放学。3•九年段:14:00-14:10入校,14:30上课,17:00放学。4•高一年段:14:20-14:30入校,14:30上课,17:05放学。5•高二年段:14:10-14:20入校,14:30上课,17:02放学。6•高三年段:14:00-14:10入校,14:30上课,17:00放学。(特别提醒9月1日学生返校按照错峰上学时间返校)三、开学指南之家庭篇(一)每日健康监测家长要把好出家门关,每天离家出发前要做好孩子的健康检测,并于7:30前上报体温情况。如果有感冒、发热(体温237・3弋)、腹泻、呕吐等身体不适症状,要立即报告班主任,并不得来校上学。凡是校门口或者校内检测发现体温237・3弋者,按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程序处理。(二)每日必备物品1•提前为孩子准备好适量、合格的口罩(每天至少1个)和可随身携带的免洗手消毒液。2•提前准备好个人卫生纸、个人一次性塑料袋以收集个人产生的垃圾,并在放学后按要求放入相应的垃圾桶。3•教室以及窗户都将打开以保证空气流通,注意穿衣保暖,避免着凉。4•带上保温杯装满温开水,取用饮用水须保持1米距离。(三)特别事项提醒1•学生每天在家中出发前吃好早餐,不允许把早餐、零食带到学校。2•交通方面,疫情防控期间,建议孩子上下学路途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距离学校近的同学可选择步行、骑自行车等方式;乘坐任何公共交通工具的同学必须戴好口罩,提高防范意识。私家车接送的家长请您将孩子送达校门后,即可离开学校,以减少不必要的接触,请遵守交通秩序,有序接送,不要拥挤。3•疫情防控结束前,严禁非本校人员及其车辆进入校园。4•学生返校必须如实提供本人及共同居住的八闽健康码,并截图上交班主任。四、开学指南之校园篇1•体温检测安排每次进校门,学校进行晨、午检,学生在校门口按照老师指示,排队经过智能体温检测机进行体温测量。前后相隔1米,不要拥挤吵闹喧哗。完成测温后方可按既定路线到达指定班级。如果学生体温》37.3弋,须到隔离点进行第二次体温测量。若再次>37.3^,工作人员按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处理并及时告知学生家长。2•课间管理安排学生安静有序的在班级座位上休息,不随意进出教室,不在走廊聚集喧哗。课间操、眼保健操等活动正常进行。3•用餐管理安排本着"安全健康第一”的原则,复课后用餐采用严格的配餐制。中午寄宿生在校用餐学生实行单人单桌,用餐期间不交头接耳,用餐后做好垃圾分类并及时回宿舍配合生管老师测温。4•突发状况处理学生发现自己出现体温过高、身体不适的状况,应立即向班主任或者是科任教师汇报,不得隐瞒。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将采取如下措施:(1)首先由班主任或者是当班科任教师报告医务室,将该名学生带到观察室进行二次体温测量,当班科任教师组织该班其余学生在教室等候。(2)二次体温测量还是超出范围,将进行询问和按疫情防控要求进一步诊治,并拨打电话及时告知家长。5•废弃口罩处理口罩需要废弃时,应到指定的口罩废弃桶前,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口罩的废弃,不得随意丢弃口罩。在校用餐学生,用餐完毕后更换新口罩,并将废弃口罩丢置指定口罩垃圾桶,不随意丢弃。6・1临时育校安排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将实行封闭管理,学生无特殊原因不得离开校园。若有特殊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