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颜色词的使用看中西文化差异_第1页
从颜色词的使用看中西文化差异_第2页
从颜色词的使用看中西文化差异_第3页
从颜色词的使用看中西文化差异_第4页
从颜色词的使用看中西文化差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颜色词的使用看中西文化差异班级商务英语061学号200602490140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从颜色词的使用看中西文化差异学生姓名唐茜导师姓名曾江初所在院系人文社会科学系(南院)论文方向英语论文提交日期2008-12-11摘要人类对颜色的感觉有一定的共性,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形象色彩的感知及审美的体验存在很大的差异。颜色词除了表达出大自然绚丽色彩外,在某种程度上也会体现不同的价值观和审美观,此时的颜色词已不单纯是表示颜色的指称意义了,往往还蕴含着不同的联想意义。本文从英汉民族在风俗习惯、民族心理、宗教信仰、生活习俗与情感色彩等方面来分析颜色词在不同文化中所存在的差异性,并探讨了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指出其相似性与差异性,对其进行了论证。关键词:颜色词;文化差异;联想意义AbstractManhasacommonfeelingaboutcolors,butcolorwordscannotonlyexpressthenaturalgorgeouscolors,butalsoreflecttheviewofvalueandtheaestheticstandardofapeople.Tothispoint,colorwordshavemorethantheirliteralmeanings.Theyalsohaverichassociativemeanings.Thisarticlefirstlyanalyzestheculturaldifferencesofcolorwordsfromthehabitsandcustoms,nationalpsychology,religiousbeliefs,dailycustoms,emotionofthecolor,andthenitprobesintotheirinfluencesonthelanguagewithadiscussion,pointingoutthesimilaritiesanddifferenceswhichexistinthelanguageperformance.KeyWords:Colorwords;Culturaldifferences;Associativemeaning.颜色词的定义及其存在的作用颜色是由物体发射、放射或透过一定光波所引起的视觉现象,是人眼视觉的一种基本特征。自然界是五颜六色的,蓝色的海,绿色的田野,鲜红的血,这些是客观的物质色,是人类共同的视觉感知。而颜色是自然界中最灿烂的表象,所谓“绚丽世界”、“五彩人生”似乎都在说明颜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颜色词是一条贯串语言王国的彩虹,它的出现强化了语言的形象性,它的特殊魅力往往给人们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人类对颜色的认识是人类对外部世界认知和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颜色词在人类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中西方颜色词的文化差异的原因2.1风俗习惯的差异在英国人心目中,白色是上帝、天使、幸福、纯洁的象征。西方人举行婚礼时,新娘要穿白色婚纱,这是源于英国国家的宗教故事-—Magi和Draids在基督复活时穿着白色的衣服。因此,白色被西方国家广泛地用在婚礼上。而白色在中国则是丧色。自古以来,亲人过逝后家属要穿白色孝服办“白事”,胸襟上别着白色的小花,以此来表示对死去亲人的哀悼和敬意。红色在中国的传统中一直是喜庆的代表,它象征着吉祥如意,使人们联想到幸福与健康。过新年时贴上红对联、举行婚礼时新娘要穿上红色的喜服,墙上、门上、窗上都贴着红喜字,客人送的礼金或长辈给的钱都得用红纸包着。但在以英语为母语的英美民族,红色则意味着流血、恐怖和危险,如:(1)theredrulesoftoothandclaw残杀和暴力统治;(2)redrevenge血腥复仇;(3)aredbattle血战等。除此之外,红色还会使人联想到淫荡、低级趣味,如:(1)aredwasteofhisyouth他那因放荡而浪费的青春;(2)aredlightdistrict花街柳巷(红灯区);(3)Isshereallysoredassheispainted?难道她真的像人们所描绘的那样放荡吗?由此可见,因风俗习惯的不同,中西方各民族对待颜色的态度也大相径庭,中方尚红轻白,而西方则尚白轻红。2.2民族心理上的差异“民族心理就像一条幽暗的地下长流,涌动在一个民族意识的岩层里,流贯在该民族的血脉中。”中西人们的心理因素及看待问题的方式往往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差异。中西方各民族中,同一物质的客观表象可能会用不同的颜色词来描绘。例如,在汉语中的“红茶”在英语中却翻译成“Blacktea”。为什么同样的一种茶会被描述成不同的颜色呢?西方国家着眼于茶叶的颜色,称其为“黑”,而中国人着眼于茶水的颜色,称其为“红”,这是由于民族之间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让看似矛盾的东西其实并不矛盾。我们都知道,英语中blackandwhite的意思是黑白相间,深入分析这个词组的意义深远。白色代表着轻率,而黑色是代表重的颜色。中国人喜欢将轻的放在前面,重的放在后面,成正三角模式很稳当、踏实。而西方国家则喜欢重的放在前面,轻的放在后面,成倒三角模式,站不稳脚跟。再如“yellow”一词,由于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处于农耕社会,尊崇土地的情节是中国人崇尚黄色,于是黄色便逐渐演变成尊贵、庄严,成为了神圣与权力的象征。宋王懋《野客丛书?禁用黄》云:“唐高祖武德初,用隋制,天子常服黄袍遂禁士庶不得服,而服黄有禁自此始。”黄色乃是“帝王之色”---古老中国的象征。具有这种民族文化心理的汉族人心里很难想象,在西方文化中,黄色往往有忧郁、病态、令人讨厌、胆小的涵义。如:(1)yellowpress黄色报刊;(2)ayellowstreak生性怯懦;(3)yellowcard黄牌(足球等运动中向运动员提出警告之用);(4)yellowdog卑鄙的人等等。2.3宗教信仰的差异西方国家中颜色的象征意义受宗教影响颇深,因此,颜色被赋予了不同的宗教内涵与寓意。在中世纪时,艺术家绘画所使用颜色都是教会指定的。如圣母玛利亚的长袍要画成蓝色,在准备式期间,基督的衣服也要画成蓝色;在无知受到诱惑时,画成黑色;复活时画成红色或白色。色彩的如此变换与他们的宗教想象是分不开的,蓝色代表他们来自天堂,黑色则代表来自基督与黑暗使者的遭遇,红色与白色则代表了圣地的本性---智慧与爱。而在中国,黄色是佛教的经典,和尚、喇嘛的袈裟即为黄衣。但犹大(《圣经》人物,传为出卖耶稣的人,是其门徒之一)穿黄色衣服即是叛徒、嫉妒、懦弱的标志。由此可见,由于中西方各民族在宗教信仰上的差异造成了对同一颜色词的看法的巨大反差,这种差异有时会造成词不达意、误会或反感。2.4生活习俗的差异在西方人们崇尚“purple”紫色古希腊、古罗马皇帝、执政官以及将军都身着紫色,紫色象征着显贵和尊严,象征着王位和王权,紫袍加身意味着上升到显赫的地位,而我们中国代表显赫地位者所穿的是黄袍,是帝王君主的象征。同时习俗也是影响服饰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各国人穿衣也有着各自的喜好与习俗,如在中国,夏天一般穿白色或淡色的衣服,黑色很少人穿;在英国约克市的女子穿不同颜色的紧身衣向求婚男子示意;黄色表示有一半希望,绿色表同意,红色表不同意。又如,我们中国人习惯用〃米〃色来描写淡黄色,皆因米是我们的主食,而英国人则以cream奶油色及butter-yellow黄油色来表示。这是由于汉英民族饮食习惯与生活习惯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2.5情感色彩的差异语言有一定的感情色彩,人们的感情色彩可分为褒义、中性和贬义。在各种语言中,一词包含不同的感情色彩并不鲜见,颜色词也不例外。比如“blue”一词,汉民族对其颇有好感,蔚蓝色的天空,常能激发人们对未来的憧憬,蓝色的海洋常能勾起人们无限的遐想,而这种情感色彩用在西方颇为流行的名曲“Loveinblue”则被误解为“爱情是蓝色的”。此处的蓝色非但不能引起西方人的憧憬和遐想,反而会让人感到忧郁、沮丧。在英语中,blue通常表示不快,如:1intheblues闷闷不乐;2blueMonday抑郁的星期一;3ablueoutlook悲观的人生观;4thingslookblue事不称心等等。由此可见,不论是英语中还是汉语中,颜色词的感情色彩是多样的。有时对同一颜色的理解也有天壤之别,只有正确理解它们的感情色彩才能领略英汉两种语言各具特色的文化内涵。文化差异对中西颜色词的影响3.1中西颜色词联想意义的相似性任何两个民族的文化都会出现重叠的现象,颜色词作为语言的一部分,它的象征并不是单一的,而且是多层次的。例如:3.1.1无论在西方国家还是中国,红色往往与喜庆有关。中西各民族中红色表示喜庆的如下:中方:为迎接贵宾铺的红地毯Redcarpet西方:red?letterday纪念日、喜庆的日子paintthetownred狂欢痛饮rolltheredcarpetforsomebody隆重欢迎某人3.1.2英语颜色词red在表示“为难”、“害羞”、“愤怒”等感情时与汉语中的“红”很相似。中西各民族中红色表示“害羞”、“愤怒”的如下:中方:他脸红了Hebecomesred?faced或Hisfaceturnsred西方:beredintheface因害羞而脸红seered发怒3.1.3黑色在中西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也是相同的.黑色都是魔鬼、邪恶、痛苦与不幸的象征。汉文化中黑色既是中国人眼中的宇宙的颜色,也是中国人认识鬼的色彩。地下冥间一片漆黑,鬼魂自然生活在其中,鬼的颜色当然就是黑色,也因此,黑色在中国绘画色彩中一直占有主导地位。在西方,特别是英美文化里,黑色亦是一种不吉利的颜色,常常表示邪恶、死亡、哀悼和地下冥间等,例如魔王撒旦(Satan,thedevil)被称为“黑暗王子”(theprinceofdarkness)。黑色如前所述,是死亡的象征,是罪恶的根源,在基督教中亦是魔鬼的化身,因此不难看出,今天美国黑人在美国社会中所受的种族歧视待遇为什么会如此理所当然,为什么会迁怒于本来毫无政治色彩的语义。关于黑色的表达还有:中方:黑钱,没有报税的钱blackmoney黑色星期五blackFriday黑心肠的,歹毒的black?hearted黑人聚居带B?belt黑人资本主义blackcaptitalism黑人民族主义blacknationalism黑人文化研究blackstudies黑人拳击选手blackterror西方:ablackeye丢脸ablackmark污点blackwords不吉利的话talkblackintowhite指鹿为马black?letterday凶日、倒霉的日子blacksheep害群之马blackdeeds卑劣的行为由此可见,人们对基本颜色的感知大体上是相似的,而且由于人类文化存在共性,以及文化相互渗透、趋同的影响,不同民族常常会赋予某一种颜色词以相同的象征意义,所以不同文化中颜色词的内涵意义也有相同或相近之处。3.2中西方颜色词联想意义的差异性3.2.1联想意义的完全不对应以汉语的“红”字为例,中国人将结婚称为红喜事,将丧事称作白事。所以汉语中有“红白喜事”之说,对此,多数西方人无法理解。如不熟悉汉民族这一风俗的传统文化信息,按字面上说成"redandwhiteaffairs”的话,原意将被完全误解,正确的表达应为“weddingsandfunerals”。再如汉语中的“灰色收入”也不宜说成“grayincome”。“灰色收入”是指某人隐性的收入,跟英语中的颜色词gray风马不相及。因此,可以考虑用英语中的semi?overt或off?thebookincome来表达,即为“半公开的收入”或“正常工资账册记载以外的收入。”还有就是英语中“redtape”的字面意思是“红带子”,这词源于17世纪前英国政府用红带子来捆扎公文,所以现引申为官样文章、官僚作风或烦琐手续。“redcap”意为“红帽子”,而在英国指宪兵,在美国指车站搬运工,因为他们都戴红帽子。由此可见,有些颜色词在不同文化中的内涵是完全不一致的,因为不同的历史传统形成不同的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所以要弄清这些不对应及差异,并能正确理解其“颜”外之意,即文化背景或隐含其中的文化信息。3.2.2联想意义的部分不对应英汉语之间某一颜色词的联想意义既有相同的部分,同时也存在着不相同的部分。如:上文所提到的黑色,在英语与汉语中都有不少词语表明black与“不好的、坏的、邪恶的”特征相联系,例如:blacklist黑名单;blackmarket黑市;black?hearted黑心的;blackmoney黑钱等等。西方国家中black通常表示“不幸、灾难、厌恶、愤怒、忧郁”等意义,汉语中的black也有“反动、凶恶、不合法”等意义。因此,英汉语中这些联想意义大体上是一致的。但黑色在汉语中由于与铁色相似,因此,自古人们常用黑色象征“刚正、坚毅、严正、无私”等含义。如在中国的戏曲脸谱艺术中,往往用黑色来象征历史人物铁面无私、刚直不阿等品性,其修饰象征的艺术形象有包拯、李魁、张奎等等。3.2.3联想意义的空缺现象在一种语言中,某一种颜色词有其丰富的联想意义,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却没有了这种联想意义,从而出现相对的联想意义空缺现象。其中Green绿色便是最典型的代表。IGreen绿色在英语中有其独特的内涵,它可以表示幼稚、没有经验、新手等.如:greenhorn无经验易受骗、涉世不深的人;agreenhand新手等。2green在英语也有“嫉妒”之意。汉语中表示“嫉妒”之意时使用的是“眼红”或“害了红眼病”,若按其字面意思,将英语中的“嫉妒”译为“red-eyed”那就大错特错了,正确的表达方法应为:“green?eyedmonster”。3在英国有greenpound绿色英镑"指共同体内部计算农产品价格而规定的高汇率英镑。”汉语中就没有这些联想意义。再如:英语中的一些短语“blueintheface、bluemusic、blueMonday、blueblood、theblueRibbon”(分别是烦恼、沮丧、无精打采、贵族血统、出类拔萃之意)其联想意义是英语文化中所特有的,有些还源于英文典故,在汉语颜色词汇中也找不到其对应词。3.3中西方颜色词不同的联想意义语言是整个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沟通的媒介。在日常交际中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不仅仅是对他人的尊重,同时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交际障碍”甚至是“交际灾难”,这在跨文化交际中是相当重要的。语言学家S.I早川就曾用下面这个发人深省的例子来说明由于词语联想意义的无知可能会给交际带来的麻烦和困难。一位杰出的黑人社会学家讲述了他青年时经历的一件事。有一次,他在远离家乡的地方搭车旅行,那里几乎见不到黑人。一对极其善良的白人夫妇对他非常友好、亲热地为他提供膳食,但是他们一直叫他“littlenigger(小黑鬼)”尽管他对他们的友善十分感激,但这种称呼依然使他非常不愉快。最后他鼓起勇气请求男主人不要用那种“侮辱性的字眼”称呼他。“Whoinsultedyou,child?”theownerask“谁侮辱你了,孩子?”男主人问。“It’syou,sir;youalwayscallmewiththeformofaddress.”“是你,先生,你总是对我用那种称呼。”“Whichformofaddress?'"什么称呼?” “En,youknowit!”“唔,你知道”“ButIreallynotabusedyou,child”“我没有骂你呀孩子”“I’msayingthatyoualwayscallme‘nigger’.”“我是说你叫我'黑鬼(nigger)’。”“Isitanaffront?YouareaBlack,areHt?”“噢,那算什么侮辱?你是黑人,不是吗?”在上述语言交际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