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材耳机科学与技术专Q
教
学
大
纲綱陵老號
救学畠计算机科当糸
2017キ7月修彳丁TOC\o"1-5"\h\z1、《专业导论》理论教学大纲 12、《程序设计语言》理论教学大纲 53、《程序设计语言》实验教学大纲 104、《程序设计语言》综合性实验项目教学大纲 155、《离散数学》理论教学大纲 186、《数字逻辑》理论教学大纲 217、《数字逻辑》实验教学大纲 278、《数字逻辑》综合性实验项目教学大纲 299、《数据结构》理论教学大纲 3310、《数据结构》实验教学大纲 3711、《数据结构》综合性实验项目教学大纲 4112、《C#程序设计》理论教学大纲 4413、《C#程序设计》实验教学大纲 4914、《C#程序设计》课程设计大纲 5315、《C#程序设计》综合性实验项目教学大纲 5616、《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理论教学大纲 5817、《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教学大纲 6318、《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大纲 6819、《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综合性实验项目教学大纲 7120、《操作系统》理论教学大纲 7321、《操作系统》实验教学大纲 7722、《操作系统》设计性实验项目教学大纲 8023、《汇编语言与微机原理》理论教学大纲 8324、《汇编语言与微机原理》实验教学大纲 8825、《汇编语言与微机原理》综合性实验项目教学大纲 9226、《数值分析》理论教学大纲 9627、《数值分析》实验教学大纲 10028、《数值分析》综合性实验项目教学大纲 10229、《计算机网络》理论教学大纲 11230、《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大纲 12131、《计算机网络》综合性实验项目教学大纲 12332、《算法分析与设计》理论教学大纲 12533、《算法分析与设计》实验教学大纲 12934、《算法分析与设计》设计性实验项目教学大纲 13235、《Web应用开发技术》理论教学大纲 13636、《Web应用开发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14037、《Web应用开发技术》综合性实验项目教学大纲 14338、《网络数据库》理论教学大纲 14539、《网络数据库》实验教学大纲 15040、《网络数据库》综合性实验项目教学大纲 15241、《计算机组成原理》理论教学大纲 15442、《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大纲 15843、《计算机组成原理》综合性实验项目教学大纲 15944、《计算机体系结构》理论教学大纲 16245、《计算机体系结构》实验教学大纲 16546、《计算机体系结构》综合性实验项目教学大纲 16747、《软件工程》理论教学大纲 17148、《软件工程》实验教学大纲 17549、《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大纲 17950、《软件工程》综合性实验项目教学大纲 18251、《网站建设与管理》理论教学大纲 18552、《网站建设与管理》实验教学大纲 18853、《人工智能》理论教学大纲 19054、《人工智能》实验教学大纲 19455、《人工智能》综合性实验项目教学大纲 19756、《Java应用程序设计》理论教学大纲 19957、《Java应用程序设计》实验教学大纲 20458、《Java应用程序设计》综合性实验项目教学大纲 20859、《网络信息与安全》理论教学大纲 21060、《网络信息与安全》实验教学大纲 21561、《网络信息与安全》设计性实验项目教学大纲 21962、《嵌入式系统概论》理论教学大纲 22363、《嵌入式系统概论》实验教学大纲 22664、《嵌入式系统概论》综合性实验项目教学大纲 22965、《编译原理》理论教学大纲 23366、《编译原理》实验教学大纲 23667、《编译原理》设计性实验项目教学大纲 23868、《软件开发与实践》理论教学大纲 24269、《软件开发与实践》实验教学大纲 24670、《软件开发与实践》综合性实验项目教学大纲 24871、《数字图像处理》理论教学大纲 25072、《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大纲 25473、《数字图像处理》综合性实验项目教学大纲 25775、《社会实践》教学大纲 26376、《认知实习》实践教学大纲 26577、《生产实习》实践教学大纲 26878、《毕业实习》实践教学大纲 272《专业导论》理论教学大纲
(IntroductionofComputer)课程代码:0610003总学时:28学时先修课程:无ー、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专业导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ー门专业先导课程。通过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同时,从专业特点出发引导学生通过程序设计活动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使本专业的新生初步建立起对计算学科的本质认识,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计算机科学技术体系模型,激发学生对学习本专业的浓厚兴趣。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知识基础。二、教学基本内容与基本要求.基本内容本课程主要就信息编码、数据存储、数据运算基础、数据组织与算法、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常用软件如操作系统、办公自动化软件、解压缩软件、杀毒软件等具体内容进行讲解。.基本要求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了解程序设计和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了解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软件开发过程等;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了解图形图像、多媒体及网络与安全等相关知识;对常用软件如操作系统、办公自动化软件、解压缩软件、杀毒软件等会熟练操作使用。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教学内容教学要求重占ハハ(☆)难点(A)学时安排备注第一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概述.计算机概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概论.计算机科学学科方法简介.计算机科学的典型问题简介.计算机科学特点、发展规律和趋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ABCCBC☆☆☆A2
第二章编码、数据和数据存储.二进制位、位运算和位存储.信息的位模式表示.主存储器.二进制系统BCAA☆☆△45.其他数制A☆A6.数据压缩7.大容量存储器CB☆8.计算机网络通信差错BA第三章计算机数据运算基础.数字逻辑与集成电路.存储程序式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与エcA☆A作原理3.指令4.总线和主板cB☆.I/O设备.计算机的系统结构BC☆第四章程序设计语言1.程序设计语言及其发展A☆2.程序设计语言的数据定义B☆A.程序设计语言的语句简介.程序设计语言的实现BC☆35.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概念CA6.常用程序设计语言c7.程序设计风格B☆第五章数据组织与算法1.数据结构基础A☆.数据类型.数据结构的实现ccA4.算法A☆35.算法的描述A☆A6.算法中的递归结构CA.算法与问题求解.算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cB☆第六章数学与计算机科学11.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的关系B☆1
.计算机学科中的系统科学方法.计算机学科中的数学基础知识简介CB☆第七章软件工程1.软件工程学科A☆2.软件生命周期B☆.模块化.软件开发方法.软件测试.文档编制.CASE工具.软件工程师的职业道德CCCCCC☆A2第八章计算机软件系统1.操作系统概述B☆2.操作系统的功能A☆△3.应用软件的简介B☆24.基本应用软件A☆5,专业软件c6.信息系统简介c第九章网络基础和技术1.概述B☆2.数据通信基础CA3.局域网4t广域网CC△25.Internet及其应用A☆A6.计算机网络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和B☆发展趋势第十章数据库系统1.数据库系统简介A☆2.关系模型B☆A3.SQL简介4t数据库完整性5.数据库的安全性CCC26.数据库技术的发展C第十一章计算机应用基础1.Windows基本操作A☆42.Word基本操作A☆3.Excel基本操作A☆A4.PowerPoint基本操作A☆5.网络基本操作B☆合计28(教学要求:A—熟练掌握;Bー掌握;C—了解)四、建议实验项目及学时分配本课程无实验项目。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在重视课堂讲授的同时,加强实验教学,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相长。重、难点内容讲解与多媒体演示相结合;简单内容适当提示留作学生自学;加强实验环节的教学。.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CAI教学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水平。采取讲、练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等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六、建议教材与参考书目.建议教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王昆仑、赵洪涌,中国林业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参考书目:①《计算机导论》,祁亨年,科学出版社,2006年9月。②《计算机科学技术导论》,陶树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3月。③《计算机系统导论》,钟珞,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④《计算机导论》,RobertaBaber,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七、大纲编写的依据与说明本课程教学大纲,是根据普通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第一•层次教育教学要求和各专业培养目标,结合本课程的性质、教学的基本任务和基本要求,参考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考试)大纲和其他本科院校本课程教学大纲,经学院教学委员会审定后编写的。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以后学习专业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撰写人:周燕艳 审核人:海深 日期:2011年7月《程序设计语言》理论教学大纲(ProgrammingLanguage)课程代码:0620023总学时:84学时(其中:理论56学时、实验28学时)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ー、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程序设计语言》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对程序设计语言(C语言)的各种成份有较好的理解,应具有用程序设计语言(C语言)编制结构良好的程序的能力及分析程序的能力,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技巧和方法,掌握程序调试和测试的方法,能够根据要求编制程序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必备的基础。二、教学基本内容与基本要求.基本内容本课程的基本内容为算法的基本概念及C语言的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程序控制结构、数组、函数、指针、结构体、共用体、文件等。.基本要求本课程借助C语言讲授结构化程序设计。通过编写程序,使学生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具有一定的结构化程序设计能力。同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教学内容教学要求重占/1»%(☆)难点(A)学时安排备注第1章程序设计和C语言.什么是计算机程序及计算机语言.C语言的发展及特点.最简单的C语言程序.运行C程序的步骤与方法.程序设计的任务BCAAB☆☆△2第2章算法--程序的灵魂.什么是算法.简单的算法举例BB2
3,算法的特性B☆△4.怎样表示ー个算法A5.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B第3章顺序程序设计1.顺序程序设计举例A22,数据的表现形式及其运算A☆△3.C语句A☆24,数据的输入输出A☆A第4章选择结构程序设计1.关系表达式,逻辑表达式A☆I2.用if语句实现选择结构A☆△23.条件运算符和条件表达式A☆14.用switch语句实现选择结构A☆△2第5章循环结构程序设计1.用while、do-while>for语句实现循环A☆22.多层循环程序设计A☆△23.用break、continue语句改变循环执行状态A☆24.典型循环程序举例A☆△2第6章利用数组处理批量数据1.ー维数组的概念、定义、引用及使用A☆22.二维数组的概念、定义、引用及使用A☆△23.字符数组的使用A☆24.字符串处理函数A☆△2第7章用函数实现模块化程序设计1.怎样定义函数A12.调用函数A☆A14.函数的嵌套调用与递归调用A☆△25.数组作为函数参数A☆△26.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B17.变量的存储方式和生存期B1第8章善于利用指针1.指针的概念、指针变量A☆12.指针变量作为函数参数A☆△I
3,通过指针引用数组A☆△24,通过指针引用字符串A☆△15.指向函数的指针及返回指针值的函数BA16.指针数组和二级指针BA17.动态内存分配与指向它的指针变量B1第9章用户自己建立数据类型1.定义和使用结构体变量A☆12.使用结构体数组A☆13.结构体指针A☆24.用指针处理链表B△25.共用体、枚举型及用typedef声明新类型名B2第10章对文件的输入输出1.C文件的有关基本知识B2.打开与关闭文件A☆23.顺序读写数据文件A☆4.随机读写数据文件A☆△5.文件读写的出错检测c合计56(教学要求:A—熟练掌握;Bー掌握;C—了解)四、建议实验项目及学时分配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学时内容提要实验要求实验类型1C程序的上机实验环境2学会在VC++6.0中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C程序必做验证2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2通过上机实验掌握各种数据类型的定义、使用,表达式的构成和各种运算符的使用必做验证3顺序程序设计2编写多个简单程序,并上机运行,掌握数据的输入、输出方法和常用的数据赋值方法必做设计4选择程序设计2编写两个分别用if语句和switch语句实现的选择程序,并上机运行,对结果进必做设计
行分析,掌握选择程序的执行过程和实现方法5循环程序设计4编写用while>do-while或fbr语句实现的循环程序,并上机运行,对结果进行分析,掌握循环程序的执行过程;编写能实现穷举、迭代及递推的循环程序,并上机运行,掌握用循环程序解决问题的方法必做设计6数组及其应用2编写并上机运行3个分别应用ー维数组、二维数组和字符数组的程序,掌握ー维数组、二维数组和字符数组的定义、赋值、输入输出方法及应用方法必做设计7函数及其应用4编写包含若干个函数的程序,并上机运行,掌握函数的定义方法和调用方法(尤其是嵌套调用和递归调用),掌握形参和实参之间的关系必做设计8指针及其应用2编写用指针处理数组和字符串的程序,并上机运行,掌握指针的概念和使用方法必做设计9结构体及其应用2编写用结构体变量或结构体数组存储并处理数据的程序,并上机运行,掌握结构体类型变量、数组及结构体指针的定义和使用方法必做设计10学生成绩管理程序设计6设计并用C语言实现ー个班级成绩管理应用程序,掌握综合运用C语言设计开发应用程序的方法必做综合合计28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程序设计语言是ー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因此,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并融入案例教学、项目驱动教学、互动教学等方法。.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CAI课件、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六、建议教材与参考书目.参考教材:《C程序设计》(第四版),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第4版。.参考书目:①《C程序设计(第四版)学习辅导》,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②《C程序设计题解与上机指导》,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2版。③《实用C语言详解》,徐宝文,电子工业出版社,1996年1月第1版。七、大纲编写的依据与说明本课程教学大纲,是根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结合本课程的性质,经学院教学委员会审定后编写的。本课程着重训练学生程序设计的思想和编程技巧,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数据结构》、《面向对象语言程序设计》、《编译原理》等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撰写人:史金成 审核人:海深日期:2011年7月《程序设计语言》实验教学大纲(ProgrammingLanguage)课程代码:0620023实验学时:28学时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ー、目的要求目的:让学生熟悉C语言的调试环境,熟悉应用程序的设计过程,掌握基本的程序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熟悉C语言的编程和调试环境,根据实验内容和要求,认真完成程序编写、上机调试、运行结果分析,撰写实验报告。二、实验项目内容及学时分配实验ー、C程序的上机实验环境(2学时).实验目的要求目的:掌握在VisualC++6.0环境下如何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C程序;通过运行简单的C程序,初步了解C源程序的特点。要求:完成实验内容,观察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实验主要内容(1)在VisualC++6.0中输入并运行ー个简单的C程序,观察分析运行结果;(2)输入一个有语法错误的C程序,编译、连接、调试该程序,直至程序无语法错误,然后运行程序,并观察分析运行结果。.实验类别:专业基础.实验类型:验证.实验要求:必做.主要仪器:微型计算机实验二、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2学时).实验目的要求目的:掌握整型、实型与字符型这三种基本类型的概念;掌握常量及变量的使用方法;掌握基本算术运算符及其表达式的使用方法;掌握++、ー运算符、赋值运算符及其表达式的使用方法。要求;完成实验内容,观察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实验主要内容在VisualC++6.0中输入并运行几个C程序,观察分析运行结果,并完成相应思考题。.实验类别:专业基础.实验类型:验证.实验要求:必做.主要仪器:微型计算机实验三、顺序程序设计(2学时).实验目的要求目的:掌握整型、实型与字符型数据的正确输入方法(scanf函数的使用);掌握整型、实型与字符型数据的正确输出方法(printf函数的使用);掌握编写顺序程序的方法。要求:完成实验内容,观察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实验主要内容(1)将几个C程序补充完整,并上机运行,观察分析运行结果;(2)上机编写并调试运行ー个程序,输入半径和高,求圆周长、圆面积、圆球表面积、圆球体积和圆柱体积,观察分析运行结果。.实验类别:专业基础.实验类型:设计.实验要求:必做.主要仪器:微型计算机实验四、选择程序设计(2学时).实验目的要求目的:正确使用关系运算符和关系表达式;正确使用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熟练使用if语句和switch语句实现选择结构程序。要求;完成实验内容,观察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实验主要内容(1)上机编写并调试运行ー个程序,求解ー个分段函数,观察分析运行结果;(2)上机编写并调试运行ー个计算器程序,观察分析运行结果。.实验类别;专业基础.实验类型:设计.实验要求:必做.主要仪器:微型计算机实验五、循环程序设计(4学时).实验目的要求目的:掌握循环程序的基本结构;熟练掌握while、do—while及fbr语句,并会用来编写循环结构程序;掌握多层循环程序的执行过程及设计方法;掌握break及continue语句在循环程序中的使用方法。要求;完成实验内容,观察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实验主要内容1)上机编写并调试运行ー个程序,输入一个5位正整数,输出该整数的倒序,观察分析运行结果;2)上机编写并调试运行ー个程序,求…个分数序列的前20项之和,观察分析运行结果;3)上机编写并调试运行ー个程序,输出100以内的所有素数,观察分析运行结果;上机编写并调试运行ー个程序,输出前2个水仙花数。.实验类别:专业基础.实验类型:设计.实验要求:必做.主要仪器:微型计算机实验六、数组及其应用(2学时).实验目的要求目的:掌握ー维数组的定义、赋值、输入输出及其应用;掌握二维数组的定义、赋值、输入输出及其应用;掌握字符数组的定义、赋值、输入输出及其应用。要求:完成实验内容,观察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实验主要内容(1)上机编写并调试运行ー个程序,在ー个已按从小到大排列好的数组中插入ー个数,要求插入该数后的数组仍按原规律排列,观察分析运行结果;(2)上机编写并调试运行ー个程序,输出3行4列矩阵中的最大元素值,矩阵中的每个元素值要求从键盘输入,观察分析运行结果;(3)上机编写并调试运行ー个程序,将一个字符串中的所有英文字母组成一个新的字符串,观察分析运行结果。.实验类别:专业基础.实验类型:设计.实验要求:必做.主要仪器:微型计算机实验七、函数及其应用(4学时).实验目的要求目的:熟悉定义函数的方法;掌握函数的调用方式及主调函数与被调函数间的信息传递方法;掌握递归方法以及会用函数来实现递归;掌握数组名作函数参数时形参与实参的定义方法;会使用数组名作函数参数在主调函数与被调函数间传递多个数据。要求:完成实验内容,观察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实验主要内容(1)上机编写并调试运行ー个程序,在主函数中输入两个正整数,调用函数求它们的最小公倍数,结果在主函数中输出,观察分析运行结果;(2)上机编写并调试运行一个用递归方法求解猴子吃桃问题的程序,观察分析运行结果;(3)上机编写并调试运行ー个程序,在主函数中输入10个整数,调用函数sort将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排序结果在主函数中输出,观察分析运行结果。.实验类别;专业基础.实验类型:设计.实验要求:必做6.主要仪器;微型计算机实验ハ、指针及其应用(2学时).实验目的要求目的;掌握指针和间接访问的概念,会定义和使用指针变量;能利用指针变量作函数参数得到多个要改变的值;能正确定义指向数组的指针变量,并能用其对数组进行访问;能正确定义指向字符串的指针变量,并能用其对字符串进行访问。要求;完成实验内容,观察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实验主要内容(1)上机编写并调试运行ー个程序,在主函数中输入2个整数,调用函数将它们的值交换,结果在主函数中输出,观察分析运行结果;(2)上机编写并调试运行ー个程序,在主函数中输入10个整数,调用函数求它们的和,结果在主函数中输出,观察分析运行结果;(3)上机编写并调试运行ー个程序,在主函数中输入一个字符串,调用函数将该字符串逆序,结果在主函数中输出,排序结果在主函数中输出,观察分析运行结果。.实验类别;专业基础.实验类型:设计.实验要求:必做.主要仪器:微型计算机实验九、结构体及其应用(2学时).实验目的要求目的:掌握结构体类型变量的定义和使用;掌握结构体类型指针变量的定义和使用;掌握结构体类型数组的定义和应用。要求;完成实验内容,观察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实验主要内容(1)将•个程序补充完整,该程序用结构体变量存储ー个学生的信息,然后输出该学生的信息,要求用三种不同的方法,观察分析运行结果;(2)上机编写并调试运行ー个程序,从键盘输入5个学生的信息(每个学生的信息包括:学号、姓名、性别、成绩),调用sort函数将它们按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在主函数中输出排序后的每个学生的信息。.实验类别:专业基础实验类型:设计实验要求:必做主要仪器:微型计算机实验十、学生成绩管理程序设计(6学时).实验目的要求目的:培养学生综合运用C语言知识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完成实验内容,观察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实验主要内容设计・•个班级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要求实现以下功能:(1)输入班级学生的信息(学号、姓名及英语、高数、C语言三门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2)统计每名学生三门课程的总成绩;(3)统计每门课程的平均成绩;(4)按姓名查找并输出学生的信息;(5)按总成绩由高到低对学生信息进行排序;(6)添加记录(每名学生的信息称为一条记录),要求添加的记录与已有的记录不能重复。.实验类别:专业基础.实验类型:综合.实验要求:必做.主要仪器:微型计算机三、考核方式实验成绩:预习10%、操作40%、实验报告40%、原始记录10%撰写人:史金成 审核人:海深日期:2011年7月《程序设计语言》综合性实验项目教学大纲(ProgrammingLanguage)实验项目名称:应用设计 计划学时:6学时所涉及相关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ー、目的要求目的:熟悉C语言的编程和调试环境,熟悉应用程序的设计过程,掌握基本的程序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1)根据实验内容,认真编写源程序代码、上机调试程序,书写实验报告。(2)本大纲列出了两个实验项目,授课教师根据教学情况任选其ー,也可以另行给出其它实验项目,但要求有一定工作量,并能够综合考察学生对教材主要内容的掌握程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实验项目可以采用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形式进行。采用集中式形式的,在学期末安排相对集中的时间进行实验;采用分散式形式的,需要将实验项目分解到相应的章节,再让学生利用实验课时间和课外时间进行实验,并要求在学期末形成完整的程序,此时也需要教师适当调整理论与实践课时。二、实验内容提要实验项目一、班级成绩管理系统设计ー个班级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要求实现以下功能:(1)输入班级学生的信息(学号、姓名及英语、高数、C语言三门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并存储为文件stuinfo.txt;(2)统计每名学生三门课程的总成绩,并将已统计总成绩的所有学生的信息重新存储为文件stuinfo.txt;(3)统计每门课程的平均成绩,并将每门课程的课程名及其平均成绩存储在文件avescore.txt中;(4)按姓名查找学生的信息,并将查找结果存储在文件search.txt中;(5)从文件stuinfo.txt中读取所有学生的信息,生成一个单链表,在链表中添加若干条记录(每名学生的信息称为一条记录),添加记录时自动计算出总成绩,要求添加的记录与已有的记录不能重复,并将添加后的链表重新存储为文件stuinfo.txt;(6)从文件stuinfo.txt中读取所有学生的信息,按总成绩由高到低对学生信息进行排序,并将排序结果存储为文件stusort.txt。实验项目二、五子棋游戏程序用c语言设计・ー个五子棋游戏程序,要求在ー个方阵上通过两人对弈的形式,依次在棋盘上放置两种颜色的棋子,哪一方先让五个棋子形成一条直线(包括横、竖、对角线3个方向)即为获胜。要求用键盘控制下棋过程。三、采用的主要数据结构、函数实验项目ー、班级成绩管理系统(1)存储学生信息所用的结构体类型structStudent(intnum; /・存储学号・/charname[20]; /・存储姓名・/floatscore[3]; /*存储三门课程的成绩・/floattotal; /・存储总成绩・/structStudent*next;};(2)主要数据结构①常量N(值设为120),用于表示班级的最大人数(假设ー个班级的人数不超过120);②全局变量intnum:用于存储班级的实际人数;③数组floatave[3]:用于存储三门课程的平均成绩;④结构体数组structStudentstu[N]:用于存储学生的信息;⑤字符数组charin_name[20];用于存储查找学生信息时输入的学生姓名;(3)主要函数①system("cls"):清屏函数(该函数为库函数);②voidtotal(structStudent*p);统计每名学生的总成绩,将已统计总成绩的所有学生的信息重新存储为文件stuinfb.txt;③voidaverage(structStudent*p):统计每门课程的平均成绩,将每门课程的课程名及其平均成绩存储在文件avescore.txt中;④voidsearch(structStudent*p):在所有记录中按姓名进行査找,将找到的学生的信息存储在文件search.txt中,若没找到,则输出提示信息:“未找到该姓名的学生!’’;⑤structStudent*create():从文件stuinfo.txt中读取所有学生的信息,生成,•个单链表,返回该链表的头指针;⑥voidinsert(structStudent*p):调用create函数生成一个单链表,在该链表中添加若干条记录,添加记录时自动计算出总成绩,要求添加的记录与已有的记录不能重复,即学号不能相同,将添加记录后所有学生的信息重新存储为文件stuinfb.txt;⑦voidsort():按总成绩由高到低对所有学生记录进行排序,将排序结果存储为
文件stusort.txt〇实验项目二、五子棋游戏程序C语言中有专门用来绘制图形的库函数,绘制棋盘和棋子都可以用相应的库函数来实现。程序主要控制功能都在主函数main。中实现。main。函数首先清屏,调用attention函数,输出提示信息,说明游戏规则,按Y继续,按N则退出程序。接着初始化图形模式,绘制棋盘和初始棋子的位置,输出按键提示。然后在循环中不断从BIOS读取ー个按键并做出判断和相应处理。在输入按键为Space时,调用judgewho函数判断是白方还是红方的棋子,从而下…个棋子,按键为ESC键,则关闭图形模式并退出程序,为其它键则调用judgekey函数判断输入的按键并做出相应处理。采用的主要数据结构和主要函数如下(供参考):①全局数组box[N][N]用于保存当前棋盘上的棋子信息;全局变量step_x,step_y用于保存白红双方的步数;全局变量key用于保存输入的按键;函数draw_box()用于绘制棋盘;函数draw_cicle(intx,inty,intcolor)用于以指定的颜色在(x,y)坐标处绘制-个圆(相当于棋子);函数change。用于改变标志状态;函数judgewho(intx,inty)用于判断是哪方的棋子;函数judgekey()用于判断输入的非ESC和Space的按键,并做出处理;函数judgeresult(intx,inty)用于判断输赢的结果;函数attention。用于在游戏开始时显示文本模式下的游戏规则提示信息。对程序进行多种测试,即横线、竖线或对角线若有五个同颜色的棋子形成一条直线,程序是否能判断处胜负。四、考核形式根据应用程序的难易程度、界面是否友好、操作是否方便、程序的正确程度进行打分,满分100分。五、实验报告要求实验报告一律使用学校实验报告专用纸张。实验报告包括如下内容:实验项目名称,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函数及其功能说明,完整的源程序代码,心得体会。撰写人:史金成审核人:撰写人:史金成审核人:海深日期:2011年7月《离散数学》理论教学大纲(DiscreteMathematics)课程代码:0610005总学时:85学时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C语言程序设计》ー、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离散数学是现代数学的ー个重要分支,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它以研究离散量的结构和相互间的关系为主要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必备的离散数学知识,同时有助于自身数学能力的提高,增强学生的逻辑推理与抽象思维能力,及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学生将来从事计算机专业的研究、开发与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教学基本内容与基本要求.基本内容本课程主要内容为命题逻辑及推理理论,谓词逻辑及谓词演算的推理理论,集合论及关系的性质和运算,函数及其性质和运算,代数系统的性质及运算,格的概念和性质,布尔代数、布尔函数的概念及性质,图论及其应用等。.基本要求本课程是ー门核心专业基础课,理论性较强、应用较广泛。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离散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进ー步提高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为今后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教学内容教学要求重占(☆)难点(A)学时安排备注第一部分数理逻辑1.命题与联结词A☆22.命题公式及其赋值B23.等值式A☆34.析取范式与合取范式A☆A35.联结词完备集C16.命题逻辑推理的形式结构B17.自然推理系统PB☆A3
ー阶逻辑命题符号化ー阶逻辑公式及其解释ー阶逻辑等值式与置换规则ー阶逻辑前束范式ー阶逻辑推理理论ACBBB☆☆☆A2I223第二部分集合论1,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运算A22.有穷集的计数、集合恒等式B23.序偶与笛卡尔积B14.二元关系及其表示A☆25.关系的性质A☆36.复合关系和逆关系B27.关系的闭包BA28.等价关系与划分A☆29.偏序关系B☆A210.函数的定义与性质A211.复合函数和逆函数B112.双射函数与集合的基数BA2第三部分代数结构1.二元运算及其性质AI2.代数系统A13.半群与独异点A☆14,群与子群A☆A45.群的同态与同构BI6.阿贝尔群和循环群B☆27.陪集与拉格朗日定理C28.环与域C29.格的定义与性质C110.分配格、有补格CI11.布尔代数C1第四部分图论1.图的基本概念A☆22.通路、回路与图的连通性A☆23.图的矩阵表示B24.欧拉图B25.哈密顿图B26.树与生成树B27.根树及其应用B☆38.平面图及图的着色CA39.二部图的匹配C2合计85(教学要求:Aー熟练掌握:Bー掌握;C—了解)四、建议实验项目及学时分配本课程无实验项目。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含有习题课讲解。在重视课堂讲授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以及实践、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相长。.教学手段:充分应用多媒体、CAI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水平。采取讲练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等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六、建议教材与参考书目.建议教材:《离散数学》,屈婉玲、耿素云、张立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3月。.参考书目:①《离散数学》,左孝凌、李为鑑、刘永オ编,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年5月。②《离散数学教程》,耿素云、屈婉玲、王捍贫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③《离散数学结构》(第五版•翻译版),BernardKolman,RobertC.Busby,SharonCutlerRoss编,罗平翻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七、大纲编写的依据与说明本课程教学大纲,是根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结合本课程的性质、教学的基本任务和基本要求,经学院教学委员会审定后编写的。突出了抽象性和实用性,着重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学习专业知识(尤其是《数据结构》和《算法分析与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撰写人:程转流 审核人:海深日期:2011年7月《数字逻辑》理论教学大纲(DigitalLogic)课程代码:0910009总学时:68学时(其中:讲课54学时,实验14学时)先修课程:《模拟电子技术》ー、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数字逻辑》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ー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熟悉数制与编码,逻辑函数及其化简,集成逻辑部件,中大规模集成组合逻辑构件。掌握组合逻辑电路分析和设计,同步时序逻辑电路分析和设计,异步时序逻辑电路分析和设计;中规模集成时序逻辑电路分析和设计。了解可编程逻辑器件,数字系统。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教学基本内容与基本要求1.基本要求1)掌握逻辑代数的基本定理,常用公式,逻辑函数的化简与变换及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2)掌握TTL和CMOS门电路的逻辑功能,特性、参数和使用方法。3)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熟悉常用集成组合逻辑器件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4)掌握各种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和工作特点,熟悉触发器逻辑功能的表示方法。5)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及分析方法,熟悉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6)熟悉常用中规模集成电路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会利用常用的中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了解施密特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和多谐振荡器的主要工作特点,熟悉555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了解半导体存储器(RAM、ROM)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了解典型的A/D、D/A转换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及使用方法,及其工作原理。10)通过实验学会正确使用常用的电子仪器,掌握数字电子电路的基本测试技术,具有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分析误差的能力和初步具有分析、排除数字电子线路故障的能力。本内容第一章基本知识(-)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数字系统的基本概念,数制及其转换,带符号二进数的代码表示和常用的编码。(二)教学内容数字系统的概念,数制及其转换,原码、补码、反码,BCD码,可靠性编码。重点与难点:数制,二进制码,逻辑运算,带符号二进数的代码表示和常用的编码。第二章逻辑代数与逻辑函数(-)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定理及规则。逻辑函数表达式的形式与转换方法,逻辑函数的代数法及卡诺图法化简。(-)教学内容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基本公式、定理及规则。逻辑函数表达式的形式与转换方法,逻辑函数的代数法及卡诺图法化简。重点与难点:逻辑代数的公式、定理及规则。逻辑函数表达式的形式与转换方法,逻辑函数化简。第三章集成逻辑部件与触发器(-)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掌握晶体二极管、三极管的开关特性;掌握TTL集成逻辑门的主要特性;了解CMOS集成逻辑门的主要特点;掌握各种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及逻辑功能。(二)教学内容晶体二极管、三极管的开关特性,TTL集成逻辑门,CMOS集成逻辑门;基本RS触发器,时钟RS触发器,时钟D触发器,时钟JK触发器,时钟T触发器的电路结构,エ作原理及逻辑功能。重点与难点:晶体二极管、三极管的开关特性,TTL集成逻辑门;基本RS触发器,时钟RS触发器,时钟D触发器,时钟JK触发器,时钟T触发器的工作原理及逻辑功能。。第四章组合逻辑电路(-)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了解组合逻辑电路系统中竞争冒险现象及消除办法。(-)教学内容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竞争冒险现象及消除办法。重点与难点: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第五章同步时序逻辑电路(-)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二)教学内容熟悉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重点与难点:熟悉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第六章异步时序逻辑电路(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脉冲异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脉冲异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了解电平异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教学内容异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重点与难点:异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第七章中大规模集成组合逻辑构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加法器、数值比较器、计数器、寄存器、集成定时器555的主要特点及在逻辑设计中的应用,译码器和数据选择器的区别。(二)教学内容掌握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加法器、数值比较器、计数器、寄存器、集成定时器555的特点及应用,译码器和数据选择器的区别。重点与难点: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加法器、数值比较器、计数器、寄存器、集成定时器555的特点及应用。第八章可编程逻辑器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ROM的结构与工作原理,RAM的结构及扩展。了解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及通用阵列逻辑(GAL)。(-)教学内容ROM的结构与工作原理,RAM的结构及扩展。重点与难点:ROM的工作原理,RAM的结构及扩展。可编程逻辑阵列(PLA),通用阵列逻辑(GAL)。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教学内容教学要求重占(☆)难点(A)学时安排备注第一章基本知识概述数制及其转换CB4
1.3带符号二进制的代码表示B☆1.4几种常用的编码B1.4.1十进制的二进制编码B1.4.2可靠性编码B☆A1.4.3字符编码C第二章逻辑代数基础2.1逻辑代数的基本概念C2.2逻辑代数的基本定理和规则A☆2.3逻辑函数表达式的形式与变换3.4逻辑函数化简B82.4.1代数化简法B2.4.2/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老年偏瘫患者的心理护理
- 校园反恐防暴安全教育
- 2025年工业设计及其应用考试题及答案
- 小学教师计算机培训课程
- 推广食用菌保鲜运输技术措施
- 土木工程学科前沿课程
- 2025年中国混凝土强度拉拔仪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沾棒式香水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木箱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大型钛制储罐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夫妻债务转让协议书范本
- 2025年房地产经纪人(业务操作)考前必刷综合题库(800题)附答案
- 桌球助教合同协议
- 电商行业10万字PRD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模拟试卷(一)(统编版含答案解析)
- GB/T 26354-2025旅游信息咨询服务
- SL631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第1部分:土石方工程
- 甘肃省兰州市第十一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 (高清版)TDT 1075-2023 光伏发电站工程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 NB-T 47013.15-2021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15部分:相控阵超声检测
- 《卖炭翁》课件-优秀实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