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会计学、工商管理专业(开放本科)
开放教育试点金融专业(开放专科)《货币银行学》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ー、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课程性质货币银行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设的金融、会计学、工商管理等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财经学科相关专业的选修课,也是教育部确定的11门“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和“面向21世纪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之一。(-)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1、使学生对货币金融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利率、金融机构、金融巾场、国际金融、金融宏观调控、金融监管等基本范畴有较系统的掌握。2、使学生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3、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为进ー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三)课程教材名称调整为《金融学》。二、先修课要求货币银行提用银行学的先修课,应为政治经济学、西方现代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以及经济学史、世界金融史、中国金融史等课程。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系统阐述货币金融的基本理论及其运动规律;客观介绍世界上货币金融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务运作机制的最新发展;立足中国实际,努力反映金融体制改革的实践进展和理论研究成果,实事求是地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货币金融问题。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1、要努力提高对学习本课程メ烧用银行豹-重要意义的认识。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满盘皆活”。这段话深刻地揭示了金融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甫要地位和作用,尤其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金融活动日益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金融在调节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看耍。保证金融安全高效稳健地运行,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重视金融工作,更加重视搞好金融的改革和发展。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学习金融知识,研究金融问题,也是提高我们经济工作水平和自身素质的需耍。特别是在新的国内外环境中,尤其是在高科技手段被运用于金融运行管理的情况下,即使原来对金融知识有所了解的同志,也有一个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究金融问题,努力掌握金融规律,提高运用和驾驭金融手段的本领,推进我国经济的改革、发展与稳定。2、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学习理论的目的在于实际中运用。这里讲的实际既有国家经济运行中的实际情况,也有自己工作实际、思想实际。在这里有两种偏向是需要防止的:一是脱离实际,全盘西化;二是保守僵化,固步自封。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实际来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另ー方面应研究世界经济金融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学习西方国家金融理论中反映经济发展规律的原理,解决我国经济金融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3、抓住要点,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系统联系的教学方法,把整个教材的内容串联起来,把握教材的总脉络,以及章节之间的逻辑联系,做到融会贯通,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全书的内容。强调掌握和弄通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4、注意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员独立思考。远程教学是以学生自学为主,许多学生有一定的工作实践经验,已经具备一定的理解问题和判断问题的能力,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对他们尤为重要。要根据远程教育的特点,大力提倡学生认真读书,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根据教材中的思考题和练习题要求学生多思考、勤练习,或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答。教员在采用启发式教学的基础上有重点、系统地进行指导,督促和辅导学生自学,并独立完成作业。五、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本大纲将教学内容分为7个单元,共2為章,各单元的内容可安排如下:第一单元:货币与货币制度(1-3章)第二单元:信用与利率(4-6章):第三单元:金融机构(7-2附章);第四单元:金融市场(£124+44章);第五单元:国际金融・金融全球化(13-15章)货币均衡(1517章4第六単元:中央银行与货币供求均衡(16-19章:)第七单元:金融调控ワ金融发展(2322第六单元:金融改革ウ发展(1820章)第七单元:金融调控与监管(21-23章)
第二部分学时分配本课程会计学、工商管理本科课内学时72,电视学时!^27,计4个学分。金融专业为108学时。《金融学》对应72,另外36学时对应《金融理论前沿课题(第二辑)》,电视学时べ27,计6个学分。教学内容课内学时实验学时ー、第1章货币与货币流通5第2章货币制度4第3章国际交往中的货币与汇率4二、第4章信用的演进4第5章信用形式3第6章利息与利率4三、第7章金融机构概述4第8章存款货币中央银行4第9章非银行银行性金融机构2四、第10第卄章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4第11第イ2章货币市场3第12第43章资本市场3五、第13章国际收支及其调节4第14章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市场2第15章金融全球化2六、笫16章中央银行3第17章货币需求2第18章货币供给2第19章货币均衡3七、笫20章货币政策3第21章金融监管3第22章金融与经济发展4合计72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导论:为什么要学习金融穽币银存学?金融费用银存学的内涵与外延本书研究的内容与框架结构第一篇货币与货币制度第1章货币与货币流通(-)教学要求1、了解货币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了解中外货币起源的学说,掌握丹克思的货币起源学说;2、熟悉货币形式的演化,认识各种货币形式的特点,重点掌握现行的信用货币形式;3、掌握货币在现代经济屮的基本功能,理解货币的各种作用;4、理解货币层次划分的意义和依据,了解西方国家货币层次划分的内容,重点掌握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5、掌握货币计旬的仃关概念及统计分析的经济意义;(-)教学内容第一节货币的出现与货币形式的演变ー、货币的出现(-)货币出现的有关历史记载(二)一、世界历史上的货币2(-)关于货币起源的种种解说1、中国古代货币起源学说2,西方经济论著中的货币起源学说3、马克思的货币起源学说二、货币形式的演进(―)币材れ币材的定义性质—2、币材演变的大致脉胳(-)实物货币れ实物货币的出现与种类2.实物货.币的优弊分析(三)金属货币(四)纸制货币(五)存款货币れ金属货币的出现写种类(我国的秤量货币し铸币)2、金属货币的优弊(四)纸币(五)信用货币れ信用货币的出现及种类ー(六)电子货币い电子货币的出现ー却电了・货币对货币流通及经济的影响第二节货币的功能与作用、货币的基本功能功能的基木表述(-)交换媒介1、交换手段媒介交换2、计价单位3、延期支付(-)价值贮藏二、货币的作用—()初始经济屮货币的作用(二)货币的作用的发展(三)发达市场经济中货币的作用附录:马克思关于货币取能的论述第三节当代信用货币的层次划分与计量ー、当代信用货币的层次划分(-)信用货币发次划分的依据及意义-^>~(一)当代信用货币的修次划分的必要件(二)信用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各国的货币层次划分(四)我国对货币层次的划分二、货币的计量(-)狭义货币量与和广义货币量(二)货币存量与流量(三)货币总量与增量第2章货币制度(-)教学要求1、掌握货币制度的含义,了解货币制度的构成;2、了解国家货币制度的含义,掌握国家货币制度的几种主要类型,了解国家货币制度的演变过程;3、了解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掌握人民币的发行程序:4、了解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历程,掌握牙买加体系的内容构成;5、了解区域域货币制度形成与发展过程,了解欧洲货币联盟等儿种主要的区域性货币制度;(-)教学内容第一节货币制度的内容及其构成ー、规定货币材料二、规定货币单単(ワ规定货币单単的名称(二)规定货币单位的值三、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四、对货币法定支付能力的规定五、规定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ー、货币制度的含义二、规定货币材料(广ユ金属。币流通条件&对币材的规定ー(二)信用货币条件下不存在此内容三、规定货币单位(一)货币单位规定:名称和值的规定ー(二)货币单位与贵金属重量单位的关系(三)信用货币制度屮货币单位的抽©性四、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く——)主帀~(二)辅币ー(三)两者之间的关系五.规定货币发行ワ流通程序(ー货币发行规定キ'金属货币制度中的门由铸造り限制铸造ー2、信用货币的发行规定(二)货币流通规定h有限法偿与无限法偿ー六、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的规定第二节ー(一)金属货币制度卜的货币发行准备—(二)信用货币制度下的货币发行准备2、证券准备国家货币制度的类型及其演变つ银一位制金银复本位制二、金银复本位制三、金本位制四、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五、我国现行4:)金银复本会制的含义一(一.)实施的历史背景一(三)格雷欣法则与复本位制的缺陷二、单本位制(二)金币本•位制h金帀本位制实行的历史背景及时期ー2、金币本位制的特点一3、金币本位制在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作用(三)金汇兑本位制キ、金1:兑本位制实行的历史背景及时期(四)金块本位制K金块本位制实行的历史背景及时期ー2、特点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ハ信用货币制度实施的历史背景一2、信用货币制度的内容叮特点3、信用货币制度对现代经济发展的影响■4、我国人民币货币制度的内’容上海港的货币制度第三节国际货币制度及其演变ー、国际货币制度的内容及意义:、国际金本位制二、金本位制下的国际货币制度三、布雷顿森林体系四、牙买加体系L)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二)汇率安排多样化(三)多种渠道调节国际收支第四节区域性货币制度ー、区域性货币制度的形成ワ发展二、西非货币联盟三、中非货币联盟処、东加勒比货币联.盟K、欧洲货币联盟第3章国际交往中的货币与汇率(-)教学要求1、理解外汇的含义,掌握汇率的概念及汇率的种类;2、理解不同货币制度下":率的决定因素,掌握各种な:率理论的主要内容;3、理解不同汇率制度的内容与特征;4、理解汇率制度的演进历程,1、/解外汇的定义及其构成ン2、掌握汇率的,定义与标价方法t3、熟悉汇率的种类:4、掌握汇率的决定理论L5、掌握汇率制度的变迁。・重点掌握人民币汇率的制度安排及其变迁。(-)教学内容第一节外汇与汇率概述ー、外汇概念一(一)外汇的概念ー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外汇的定义ー2、我国外汇包括的范围二、汇率(一)汇率的概念1、汇率的定义2、货币的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二)汇率的标价方法1、直接标价法2、间接标价法(三)汇率的种类1、基准汇率与套算汇率2、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3、电汇汇率、信汇汇率与票汇汇率4、开盘汇率ワ收盘汇率5、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6、官方汇率ワ市场汇率7、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キ、基础汇率リ套算汇率2、买入汇率,卖出汇率■电汇、信汇ヮ票汇汇率4、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I 5、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第二节汇率的决定与影响ー、汇率的决定因素(-)金本位制下汇率的一般决定因素(-)信用货币制度下汇率的一般决定因素(三)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二、汇率决定理论(~)国际借贷学说(二)购买カ平价说(三)汇兑心理说(四)货币分析说(五)金融资产说(六)换汇成本说三、汇率的作用与影响(一)对国际贸易及进出口的影响(二)对资本流动的影响(三)对市场价格的影响(四)对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第三节汇率制度的安排与演进一、汇率制度的演进(一)国际金本位制下的汇率制度(:)布布顿森林体系卜的汇率制度(三)牙牙加体系下的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リ浮动汇率制三、人民币市率制度及及改改(-)人民币汇率恢复时期(二)人民币な:率稳定时期(三)人民币双重汇率制时期(四)人民币う:率并轨及其走向及场化时期第二篇信用与利率第4章信用的演进(-)教学要求1、掌握信用的不同含义,正确理解不同含义之间的关系2、r解信用产い和发展的历史及及演变,掌握岛利贷点用的特点作用,正确认识新兴资产阶级反对高利贷的斗争;3、掌握握用与货币的关系;4、掌握现代信用与经济的关系,重点掌握现代信用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及其可能出现的泡沫经济问题:5、掌握现代信用体系的构成:识新兴资产阶级反对高利贷的斗争,2、••重点掌握信用与货币的关系”3、掌握现代信用.与经済的关系,重点掌握.现代信用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及其4、掌握现代信用体系的构成,5(-)教学内容第一节信用的含义一、道徳范畴中的信用一.、经济范畴中的信用二、两个范畴之间的关系第:节信用的产生与发展一、信用的产生一、ー、历史上的信用(一)信用的产生キ、信用产生的基础 2、早期的信用活动二、高利贷信用(-)高利贷的特点什么是高利贷(-)高利贷存在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环境(三)近史上姿戸阶级反对高利贷的斗争(四)现代经济中的髙利贷三、实物借贷与货币借贷四、直接借贷ワ间接借贷五、信用与货币第三节(一)实物借贷ハ实物借贷的含义及优弊(二)货币借贷キ、货币借贷的含义ウ优弊ー2、货币借贷的发展(つ信用与货币的独立发展阶段(:)信用发展叮货币发展的相互促进(三)信用与货币的融貨:金融范畴的形成第二苹现代信用及其作用ー、现代信用的分类(一)国内信用与国际信用(二)债权信用与股权佶川(二)企业信用、个人信用、银行信用、政府信用(四)・现低信用的内涵与分类(一)信用与道徳规范(二)信用与借贷活动(二)信用与支付能力(一)现代信用活动的分类4・「按地理范围分:国内信用分国际信用2、按性质分:债务信用与股份信用T、按部门分:企业信用、个人信用、银行信用、政府信用ー・其他分类二、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与特征(-)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1、个人ワ信用盈余人赤字的并存2、企业与信用3、政府与信用4、金融机构与信用5、国际收支ワ信用2'债权与债务的交错3、信息リ技术的发展(二)现代信用活动的特征1、信用关系成为最普遍、最基本的经济关系2、风险与收益的匹配3、信用工具的多样化4、信用中介与服务三、现代信用的作用与影响(ッ现代信用在经济屮的积极作用(:)现代信用ワ信用风险和经济泡沫1、现代信用与信用风险2、现代信用ヮ泡沫经济第四节()对社会资金的合理利用(»对資源配置・的优化(三)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四)信用风险(五)信用膨胀与泡沫经济第三茸现代信用体系的构成ー、信用制度的安排二、信用机构(-)信用中介机构(二)信用服务机构(三)信用管理机构三、社会征信系统(一)信用档案系统(二)信用调查系统(三)信用评估系统(四)信用査询系统(五)失信公示系统I 第5章信用形式融姿形式与管理(-)教学要求1、掌握企业解川的各种形式及其特。,认识腐、业储用た企、业经营中的作用:了解各种信用形式及其特点°2、掌握银行信用的含义马特点,认识银行信用在社会融资中的地位和作作;3、掌握政府的融资形式式债务管理:4、挙握个人信用的形式及其效应、约束条件;5、掌握国际融资的具体方式;2、掌握各种融资形式及其特点、应用范围及管理"3、重点掌握企业的融资形式ワ财务管理。4、而ガ:掌握政府钠融资形我与债务管理L5、掌握个人信用的形式及貝效应、约束条件。6、掌握国际融资的具体方式体外债与理。(二)教学内容|第一节企业信用弓财务管理ー、企业的债务融资(―)商业信用1、商业信用的含义ワ特点2、商、ル票据和票据流通3、商业信用的作用和局限性4、我国商业信用的发展(:)短期债务融资(.)长期债务融资2、特点:借贷貸买卖相关ー3、优点和局限性4、商业信用丄只崔经济中的广泛运用《二”企业的知期债务融资发行一期企业债券―(三)企业的长期债务信用W・0^发行长期企业债券二、企业的股权融资―(ワ股份公,,1与信用—(:•企业二股权融资リ资本筹集—(三)所行权ワ经营权的分离—(四)我国企业体制改革与股份革发展三、企业融资ウ财务管理——(二)融资成本(三)融资风险ー第二节银行信用经营管理ー、银行信用的含义与特点二、银行信用と!皿!121I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作用三、银行信用在现代经済中的地位作用的成本ワ风险第三节政府信用与内儼管理ー、政府信用的含义二、政府淞资的形,弋经济职ジ的强化与政府珞用的发展一-:、我国政府信用的发展三、政府融资的具体形式(一)发行债券(二)屮央银行透支(一:)政府贷款四'政府融資的合則规模リ效率第四节个人信用一、个人信用及其作用的含义二、个人曲资的方式信用发展的理论:货币收支的时间差う终生总效用最大化三一M融姿的具体方式—(一赊销一(:)消费信贷―(三)信用卡透支四、个人信用的社会效应リ条件约束五、我国个人信用的发展第五节国际信用与外飾例ー、国际信用的含义.与特キ二、国际融资的具体方式(一)出口信贷(-)国际商业银行贷款(三)政府贷款(四)国际金融机构贷款(五)国际资本巾场融资发特网标存券(六)国际租赁(七)直接投资第6章利息与利率(-)教学要求1、掌握利息和利率的概念,了解利息的来源和本质,理解利息可收益资本化的关系:2、掌握利率的两种计算方法,了解利率的主:要分类标准及其主要的种类:3、了解利率的决定因素,了解利率变化的经济、政治和制度等方面的影响因素,掌握我国利率的决定因素;4、掌握利率的・般功能,了解利率在宏观经济活动和微观经济活动屮的作用,r解利率发挥作用的环境ワ条件;5、『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屮利率所发挥的作用,学握利率巾场化的含义;1、了解利息的来源,・链从利息的来源去认识利息・的4%-利^的^#3、掌握“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了解西方经济学家的主要观点,重点掌握影响利率变化的主要因索及影响机理,能对影响我国利率的主要困索进行分析“4、熟悉利率的风险结构リ期阳结构5、重点掌握利率的・股功能ワ作用,掌握利率发挥作用的环境与条件U6、掌握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意义,能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分析。(-)教学内容第一节利息与收益的一般形态ー、什么是利息与利率(一)利息的概念(二)利率二、利息的计算方法(ワ单利法(二)复利法:・、利息与收益的・般形态四、收益的资本化(二)利息的本质(三)利率二、收益资本化(一)收益资本化含义—《二,收益二本化的条件:利息成为收益的犍形态《三)・收益资•本化的作用レラ应用二、利息.ラ现值、终值的计算第三节利率的计算与种类ー、年率、月率、日率二、’白方利率、公定利率、市场利率三、固定利率、浮动利率四、基准利率、一般利率五、短期利率、K期利率六、名义利率、实际利率一.单利'复利——二'名义利率'实际利率ー二、法定利率'公定利率、市场利率四、存款利率、贷款利率一'一般利率'优惠利率ー六'甚准利率'普通利率七'固定利率'浮动利流ーハ'短期利率'长期利率-九'木币利率'外币利率十、年率、月率、日率第三节利率的决定及其影响因素ー、利率决定因素理论(一)%克思利率决定理论ー(二)实际利率理论ー4 流动徧好一理论ー(四)可贷资金理论二、利率变化的影响因素(-)经济因素1、经济周期变化的影响2、通货膨胀3、税收(■)政策因索(三)制度因素三、我国利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一)利润的平均水平(二)资金的供求状况(三)物价变动的幅度(四)国际经济的环境(五)政策)因素(一.)政策性因素一货币政策的影响一2、财政政策的影响(三)制度性因素一利率管制第四节利率的风险结构与期限结构ー、利率的风险结构(一)违约风险(二)流动性风险(三)税收风险所得税二、利率的期限结构L)预期假说期限対利率的・影响(二)分割市场理论ー预期假说(三)分制市场理论ー-4®)期限选择和流动性升水理论第五节利率的作用及其发挥•、利率的・般作用(一)利率在宏观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二)利率在微观经济活动ヰ的作用:、利率发挥作用的环境ワ条件(つ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灭活的利率联动机制(こ)适、ウ的利率水平(四)合理的利率结构三、我国社会主义巾场经济リ[利率作用的发挥第3篇金融机构第7章金融机构概述(-)教学要求1、了解金融机构的产生发展,掌握金融机构的上要功能,了解金融机构经营的特殊性;经营特殊性u2、从整体认识和理解金融机构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3、了解金融机构体系的一般构成与发展趋势,掌握目前中国大陆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认识香港、澳门、台湾地区金融机构发展的特点:4、掌握国际性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了解上要国际性金融机构的作用;2、掌握金融机构体系的一般构成与发展,熟悉金融机构ぐ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3、了解新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基础,熟悉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演进演战本构成,重点学握现行ヰ国人陆的金融机构体系”较与作用V(-)教学内容第一节金融机构的产生与功能二一、专亜化分工与金融ヰ介的产生二、金融机构存在的原因(ワ促进经济发展屮資金的顺利流动和转化(:)降低融资交易中的融资成本(エ)提供金融风险转移和管理服务二、金融机构的功能(一)提供支付结驾服务(二)融通资金(三)降低交易成本并提供金融便利(四)改善信息不对称(.五)风险转移与管理四、金融机构经营的特殊性(•-)经营对象与经营内容不同(二)经营关系与经营原则不同(三)经营风险及影响程度不同第二节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与发展・、国家金融机构体系的・般构成(-)管理性机构(二)商、Iレ经啻性金融机构(三)政策性金融机构二、国际件金融机构(一)国际性金融机构的形成(二)国际性金融机构种类1、全球性金融机构2、区域性金融机构一:、金融机构的发展趋势(•)金融机构在、Iレ务上不断创新,向综合化方向发展(二)兼并重组成为现代金融机构想合的有效手段(三)金融机构的组织形式不断创新(四)金融机构的创造性更强、风险性更人、技术含景更高(五)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频繁创新第三节中国的金融机构体系ー、I日中国的金融机构体系二、新中I用金融机构体系的建、エワ发展(一)1948-1953年:初步形成阶段(二)1953-1978年:“大一统”的金融体系(三)1979-1983年9月改革:初期三、中国人陆现彳」的金剂机构体系(一)以银行业为上的金融机构体系(二)证券业(三)保险业四、乔港的金融机构体系(―)香港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香港金融机构的资本属性(三)金融机构监管上体…金融管理局五、澳门的金融机构体系()澳门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澳门金融机构体系的特点(三)澳门的管理性金融机构六、台湾的金融机构体系(―)fi・湾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存款货币机构(三)非货币机构第8章银行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存在的原因
金^^(二)信息不对称与资金的流动金融机构的功能功链金提供便利与金融服务在经济发展中的主要作用促进生户过程・资本的积聚促进社会福利增长提高融资效率为企业和居民理财提供服务金融机构经营的特殊性经营对象与经营内容的特殊性经营关系与业务原则的特殊性—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与发展趋势金融机构体系的一般构成当潛性机构商业性经营机构在性^#4m国际金融机构金^国际金融机构的构曲j包括全球性的金融机构—区域性金融机构ン金融创新与金融机构发展 (二)金融创新对金融机构的影响金融机构发展趋势金融机构的业务发展允融机构的国际化发展-41®金^体^大陆现行的金融机构体系体^澳门的金融体系的金^体^(-)教学要求1、认识银行金融机构的产生、发展,掌握银行金融机构的概况,了解银行金融机构的种类;2、认识商、业银行的に要: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学握商、业银行的主要:亜务内容,了解商、Iレ银行的经营管理内容し方法;3、认识政策性银行的特:征及种类,了解政策性银行的'业务运作カ式,掌握政策件银行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4、e解和掌握信用合作机构的特点、作用及主要'ル务;1、了解中央银行的产牛与发展,掌握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3、掌握中央银行的业务,重点掌握资产负债业务。4、掌握中央银行资产奂债表的构成与关系マ(二)教学内容第一节银行的产生发展及其种类ー、..一、中央银行产生与发展一ーーナ中央银行的产生的客观经济条件三、一れ银行券发行问题「五、T、最后贷款人问题,式ーk金融监管问题。■--(二)中央银行的历史发展•・一2'中央银行在屮国的发展"4^-~:、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单ー中央银行制,4^ 一元中央银行制——二元中央银行制-kW.——多元中央银行制4^——(二)--国中央银行制。4^——(一:)ー复合中央银行制。4-^——(四)准屮央银行制“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4^——中央银行的性质:——中央银行是一国最髙的货币金融行政管理”]局。二十'屮央银行享有国家赋予的各种恃权°:卜:'ー中央银行是国家管理宏观经济的重要部门。二十三'~~二'屮央银行的职能::4叫・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二十五'-2'屮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卜六'ヨ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ョヰ七、ー第三节中央银行业务:トハ'一中央银行姿产奂债表二十九'ー屮央银行资产负债友的概念及编制原则——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概念
三十'ー屮央银行资产负债友的编制原则
.」・一.、ーヰ央银行资产负债,莅的构成三十三、ー资产项目三十四、ー负债项目三十五、ー简化的中央银4示资声奂债表三卜六、ー我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三トハ、ー二、中央银行业务三ヰ九▼・一ー(一)中央银行负债业务——[、流通中的货币四十、ー、各项存款四トニ、ー、其他负债~(二)中央银行资产业务四卜四、ー~h贴现及放款四十五、ー2、各种证券及财政借款四十七、-4、其他资产mA.~(一:)中央银行清算业务四十九、一票据交换所及其工作程序五.丰=、第»章一银行性金融机构五十三、-1、掌握本章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点“ーキ叫、ー2、了解银行性金融机构体系的种类ワ发展,熟悉银行隹现4聲济体系中的地位ワ作用。ート一、一3、熟悉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重点掌握商业银行的业务「五十六、ーイ、掌握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重点掌握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五卜七、-5、,握信用合作机构的作用,重点掌握信用介作机构的主要业务。五十八、6、掌握政策性银行的作用ワ种类,拝点掌握屮国政策性银行的主要业务与经营管理特点”五十九、(二)教学・内容ー、银行的产生(一)银行产生与发展过程(二)银行发展历史中两个重要特点(三)银行经营的特殊性二、银行金融机构的种类(-)商业银行(二)专业性银行
(三)信用合作社第二节ー专业性或政策性银行第四带倒行的创新发展第六节T.规避政府的干预第八节T.电了技术的迸步第九节ー发展特点第十ー节一2.业务的多元性第十二节T.发展的全球性一第二节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与经营管理ー、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商、业银行的外部组织形式(-)商、业银行的内部组织形式二、商'[k银行的经营体制(-)职能分エ型(二)全能型:ハ商业银行外部组织形式总分行制单・银行制连锁银行制持股公川制内部组织机构决策机构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及发展银行资本的重要性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某外业务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银行风险管理概念m»4W银行风险管期的主|要:方法—信用合作机构信用*•作机构的作用信用合作机构的主要业务(一)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三)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四、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原则与理论演变(一)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原则(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理论演变五、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一)银行风险的概念(二)风险管理的内容第三节政策性银行ー、政策性银行的作用(一)政策性银行的概念(二)政策性银行的特征(三)政策性银行的作用二、政策性银行的种类(一)按业务范围划分(二)按机构设置划分(三)按业务领域划分三、中国的政策性银行及其主要业务(一)中国开发银行(二)屮国农、业发展银行(三)中国进出U银行第四节信用介作机构一、信用合作机构的概念ワ作用(一)信用合作机构的概念(-)信用合作社在经营和管理」:的特点(三)信用合作社的作用二、信用合作社的种类(―)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三、我国信用合作机构的]:要:、ル务(一)农村信用社(二)城市信用社第9章非银行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的经营与管理政策性银行的作用母個政策性银行的种类彳^政^!^#进出口银行中国政策性银行的主要业务国开发银行的业务共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教学要求1、认识和掌握保险公司的经营特征、作用及其发展趋势;人・掌握•本章的玷本概念和砧本知识点。2、了解证券公司的エ要业务,理解其エ要业务;3、了解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的特点和作用,掌握投资基金的主要种类和经营原则:4、了解和掌握信托、租赁的运作特点、作用及主:要、业务种类;5、了解财务公司、邮政储蓄机构等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概况;2、了解『银行性金融机构体系的种类与发展,熟悉各种机构的特点与作用。ー3、熟悉保险机构的作用ワ种类,了解保险业的发展趋势,4I掌握投资机构种类和特征,苒点掌握各种投资机构的主要业务。5、掌握等他卄银行金融机构的种类ワ特征,重点掌握信托祖率机构的主要业务。(-)教学内容第一节保险公亘[机构ペ保険公”1的产生ワ功能L)保险公司的产生与运作(二)保险公司的社会功能与经济功能(三)保险公司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四)保险公,,1的种类保险及保险机构的作用ヽー保险的概念ハー保险的作用三、一保险机构的经营恃征四ー保单和保费收入五、ー盈余和准冬・金 利润的决足二、保险机构的种类三、保险公司的ス要业务(-)筹集资本金(-)出售保单,收取保费(三)给付赔款(四)资金运作寻险作用第二节一三、保险业的金融发展趋势第三节银行り保险业^融a第五节ー养老金与保险业的融介第六苹第一节第二节投资机构ー、证券公司二、投资基金笆理公”]第三节其他概念第七节-特征第ハ节-种类第九节-投资毡金第・)ヰ一概念及特征第十・节_■第1:节~各国基金的发展第十三节投资银行第卜四节第十五节一特征第十六节~主要业务第十七日其他投资机构第トハ节ー峥第十九节一特征第二十节ー主要业务第二十一节——其他非银行性金融机构ー、信托机构二、融资租赁机构三、财佶托し倍托机构概念•'一信托机构的特征—信托机构的主要业务种类三、ー租赁机构叫ー租赁与租赁机构概念格__1.经营性机构由,T.•融姿牲机构ハ、■-租赁业务的主要种类务公司四、金融资产转理公司五、邮政储蓄机构六、ス用服务机构第四篇 金融市场第10第#章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教学要求1、了解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的构成、种类和特征;2、熟悉金融市场的划分方法及其寸构成要素:3、掌握金融工具的价格与收益及其影响金融工具收益的因素;4、掌握原生金融工具和衍牛金融工具的种类;5、亜点掌握金融市场的地位与功能:3'掌握金融エ貝价格リ收益:4、掌握原生金融工貝和衍生金融工具的种类'影响金融エ貝收益的因素;5、重点掌握金融市场的地.位ワ功能”第一节金融市场及其要素一、金融市场的种类(-)按交易工具期限划分(:)按交易标的物划分.货币市场.资木市场(二)按交易对与划分―1.资金市场.证券市场 4.黄金市场(三)按交割时间划分现货市场 期货市场(四)按地域划分1.地方性巾场 2.全国性市场 3.区域性市场二、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一)市场参与豈主体政府;中央银行;银行及ヰ银行金融机构;企业;居民个人(二)金融工具(二)金融工•具的价格(四)金融交易的组织[原生金融エ貝 2,衍生金融丄具(三)交易价格 2.流通价格(四)组织方式一交易所方式.柜台方式.场外方式三、金融市场的地位与功能(•)金融市场的地位金.市场体系——2.市场体系中的金融市场(二)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第一节ー筹资功能第二节配置功能第四节ー调节功能(三)金融市场功能发挥的条件与环境 1.法制健全 2.信息披露充分3.价格机制灵活第二节金融工具的特征与种类ー、融工具的特征(-)期限性(二)流动性(三)风险性(四)收益性二、金融工具的种类(-)金融工具的分类1、按期限分类2、按融资形式分类3,按权利与义务分类4、按是否与直接经济活动相关划分(二)原生金融工具1、票据2、股票3、债券4、基金(三)衍生金融工具1、金融期货2、金融期权3、金融互换第三节金融工具的价格ー、金融工具的发行价格(一)直接发行价格1、含义2、发行价格的种类确定3、发行价格的影响(二)间接发行价格1、间接发行价格的含义承销价格2、间接发行价格的层次认购论格二、金融工具的流通价格(一)证券行市1、含义2、决定因素3、计算方法(二)股票价格指数1、含义2、编制方法3、主要股指简介三、金融工具定价模型(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模型(三)(三)定价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模型、期权定价模型第四节金融工具的收益ー、金融工具的收益及其影响闪素L)股票收益及其影响因素(-)债券收益及其影响因素(三)基金收益及其影响因素(一)不同半別仝融「旦的收益V ノII1Uノ、/j'J山.liU*—1—Jマ・ロJ’1乂auL1 股票收益々、・し^luL0 倚洋的益Jヽ1贝ウナリ乂mt3 レ金收益ADL,lA.Iul(―) 即响金融丁u收益的因素ーア ■rjaizLinA1-ク、'Ia»,_uil2JRL2Jカ、(一)一 市场征朮(一)— 公司状細ヤ--» M-4W— 市场利率二、金融工具的收益率(一)股票收益率金融「.只收益率的含义ワ种类(二)基金收益率(二)债券收益率1、含乂(二)金融エ貝收益率的计算名义收益率2、实际收益率3,持有期收益率4、到期收益率第11第4章货币市场(-)教学要求丄、J‘解货币帀场及同、也拆借市场、票据巾场、挑期政府债券市场、回购协议市场等/巾场的含义;1,•了解同业拆借市炼票据市场以及将期政府债券iル场等市场的含义〜类型及市场要:素。2、了解货币市场各子市场的发展历程及市场的中外对比;3,竽握货币市场的特点り运动规律;4、重点掌握货币市场的功能ワ作用;立、亚点竽握屮国货币市场各J'・市场的经济政策意义及其发展む向;(二)教学内容一馬各手市场的发展历程及ヰ外対生L.掌握货币市场的特点与活动“.重点掌握货币市场的功熊与作用。;一点掌握中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发展。.第一节货币市场的特点与功能ー、货币市场的特点(一)交易期限短参与主体(二)流动性强(二)风险相对较低.政府:体现政策意图.金融机构:解决支付困难.居民:满足消费需求(二)交易对象1.期限短0^3.风险低(一:)经济、政策意义.货币市场ヮ货币政策.货币市场与社会生产.货币市场与扩大内需二、货币市场的功能与作用()调剂资金余缺,满足短期融资需要(:)为各种信用形式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二)发展信用形式,奠定信用其础(三)为政策调控提供条件和场所.调控手段的对比.货币市场的调控特点.调控机理.调控效果.中国货币市场调控的回顾与展望第二节同业拆借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的涵义(一)同业拆借市场的涵义ワ类型定义(二)同业拆借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二、レ同业拆借市场的要素(一)市场参与査主体 1.中央银行.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二)市场交易对象.银行间存款.活期存款(三)拆借期限与利率1、期限2,利率ー、我国的同业拆借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的兴起(-)同业拆借巾场的规范发展三、中国的同业拆借市场中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回顾市场主体第三节票据市场ー、票据市场的含义与类型(一)商业票据承兑市场(二)商业票:据贴现市场(一:)银行承兑汇票市场(四)其他票据市ー场:、商业票据市场的活动(ワ投资者构成(:)投资渠道(三)商•业票据的销售(四)票据的信用评估(つ票据市场的含义.票据.票据市场(:)票据市场的类型.票据承兑市场.票据贴现市场二、票据市场的市场要索(一)发行人.金融性公司2.1金融性公司(二)投资者.投资者的构成(二)面额ワ期限.期限.直接出售.间接销售(五)信用评估.评级机构三、票据市场的发展历程(-)国外的票据市场(二)我国的票据市场.20世纪60'£票据市场的迅速发展.票据市场的新发展(二)屮国的票据市场.初期的票据市场.新中国的票据市场.改革开放后的票据市场第四节国库券ー场国库券短期政府债券由场ー、国库券市场的含义ワ特征(ワ市场风险小(:)流动性强(二:)税收优惠:、国库券市场的要素(ッ国库券的发行者1、发行者】短期政府债券市场的含义与特征(一)含义.短期政府债券.短期政府债券市场(二)特征 风险小 流动性强 免税优惠二、短期政府债券市场的要素(一)发行者2、发行目的(二)国库券的投资者1、金融机构2、非金融机构(三)国库分的发行方式与发行价格1、发行方式2、发行价格三:、我国的国库券市场第第节冋购协议市场ー、冋购、冋购协议、冋购协议市场二、冋购协议市场的参与者三、冋购协议市场的交易対象四、W购协议市场的交易程序五、回购协议设场的交易特点六、1nl购交易的利率决定ヮ利率风险七、我国的国债冋购市场二、中外短期政府债券市场比较(一)国外短期政府债券市场2、・种类(二)我国的短期政府债券由场.规模.种类.政策意义.发展方向第12章 资本市场(-)教学要求1、从市场参し人、交易対象以及经济、政策角度学握资本1场的特点;2,車点掌握资本巾场的功能;3、了解证券发行市场的发行人、发行方式分类,掌握证券选择及证券发行方式的选择;4、熟悉证券发行的条件限制;5、熟悉证券流通市场的参与人、组织方式和交易方式,「解证券的上巾与交易程序;6、掌握基本的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方法,重点掌握证券投资的基本面分析;(二)教学内容——L了解证券发行市场的市场主体和证殍发行方式;2、掌握证券发行的条件限制。3、掌握流通市场的参与主体、ー组织方式和交易方式L.4、掌握基本的渓券投瓷技术分柝l重点掌握证券投资的一基本面分析:5、掌握资本甫场的特点.:・4点掌握资本市场的功能以.及资本市场与货兩市场的对叱分底第一节资本市场的特点与功能ー、资本市场的特点(一)金融工具期限长市场参ワ主体(二)市场交易H的主要是解决长期投资性资金需要(つ资金借贷量大(四)市场交易工具特殊二、资本市场的参与者(一)证券发行人(二)证券投资人(三)资本市场屮介机构(四)自律性组织(五)证券监管机构三、资本市场的功能㈠资本市场是筹集资金的币:耍渠道(-)资本市场是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场所(三)資本市场有利于企业亚组(四)促进产业结构向髙级化方向发展.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居民(二)市场交易对凌.期限长.流动性差(三)经济、政策意义.资本市场ワ货币政策(有效性).资本市场与社会生产(规模与效率)本^二、資本市场的功能(一)资源配置功能.貝体内容.过程与机理.特殊性.经济影响,二)反映经济状况、提高公司效益.国民经济的晴雨表.用“手”投票与用“脚”投票と再公一可的成本ワ收益Q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エ)降低经济运行风险.系统性风险2,非.系统性風险(四)打破条块分割、地区时锁.全国统一大市场.工具增强流动性(五)提升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现状.重组ー购并第二节证券发行市场一、证券发行为场的内场参ワ者及其证券选择(一)证券发行市场的含义(二)证券发行市场的主体1、证券发行人2、证券投资者3、证券中介机构(三)证券发行市场市场参与者的证券选择1、证券发行人的证券选择2、证券投资者的证券选择(一)市场,主体及其证券选择(二)市场主体(三)发行人(四)认购者(一)证券选择(六)发行人的考虑因素《七)•认魁者的考虑因素二、证券发行方式(一)证券发行方式的种类1、按发行方式分类发行对象划分2、按发行过程划分(-)证券发行方式选择1、发行方式对比2、发行人的考虑因素三、证券发行的条件限制(一)股票发行条件初次发发条件;增资发行条件;配股条件(-)债券发行条件债券发行金额;债券期限;债券偿还方式;债券票面利率;债券初次发行 增资发行 3. 4.——发行金额一期阳6件坏方式7西;而利空gr-jLー付息方式第三节证券流通市场ー、证券上市与交易程序(-)证券上市1、股票上市的・般程序2、债券上市的一般程序(二)证券交易程序1、开户2、委托3、成交4、交割二、市场参与者主体、组织方式及交易方式(-)证券流通市场的参与者经参与主体 交易双方纪人;券商;据客(二)证券流通市场的组织方式证券交易所交易;组织方式2. 证券交易所_柜台交易;无形市场(三)交易方式现货交易;期货交易;期权交易:信用交易第四节资本市场市要理论及证券投资分析简介证券投な分析ー、资本市场的交易成本(一)交易过程与交易成本(二)资本市场交易成本(三)我国资本市场交易成本问题二、资本市场效率理论(-)资本市场效率理论的内涵(二)资本市场效率理论的假说(三)效率市场的类型丄、弱势有效市场2、半强势仃效市场3、强势有效市场(四)理论的意义与挑战三、资本市场的风险与收益(ワ风险的含义与类型(:)风险的衡量四、资产组合理论(-)资产组合理论简介(二)资产组合的风险与收益(三)投资分散化ヮ风险(四)有效资产组合(五)最佳资产组合五、证券投资分析(一)证券投资的基本面分析(二)证券投资的技术分析第五篇 国际金融与金融全球化第13章 国际收支及其调节(-)教学要求1、了解国际收支的基本概念,掌握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及各项目的内在关系;2、竽握判断国际收支失衡的依据及方法,j’解I局限收支失衡的]要:原因,■芈握IN际收支失衡的各种调节机制和政策;3、学握国际储备的概念ワ构成,熟悉国际储备的作用,学报国际储备や理的原则、依据リ方法;4、掌握外债的含义、衡宣的指标,了解外债的作用、外债管理的ヒ要内容;5、了解国际交往的货币支付,理解现代国际支付的基本流程ワ特点,掌握国际结算的主要工具与方式;(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ー、国际收支的概念(一)国际收支的概念(:)国际收支概念的内涵丄、国际收支是・个流量的概念2、I同际收支反映的是[同际经济交易的全部内容3、I同际收支反映的是・定时期内居民,ハト解民之间的交易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构成()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念ワ记帐原则1、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念2、国际收支平衡衣的记帐原理(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项目构成丄、经常项目(1)货物(2)服务(3)收入(4)经常转移2、资本和金融项II(1)资本项目(2)金融项目: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国储备资产ム误ーヮ遗漏笫ニ节国际收支的平衡与调节ー、国际收支平衡与失衡的判断(ワ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失衡1>自主性交易2、调节性交易(:)国际收支的几种差额1、贸易差额2、经常项目差额3、国际收支总差额:、国际收支的失衡原因(ッ经济增长状况1、周期性不平衡2、收入性不平衡(-)经济结构性原因(三)货币性因素1、物价和币值的变化2、利率的变化3、汇率的变化(四)偶然性因索的变动(五)外汇投机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三、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ッ国际收支逆差对经济的影响(二)国际收支顺差对经济的影响四、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一)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1、价格机制2、利率机制3、收入机制4、汇率机制(:)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政策1、财政政策调节2、货币政策调节3、信用政策调节4、外贸政策调节第三节国际储备与对外债务ー、国际储备及其构成(ワ国际储备的概念与特点(二)国际储备的构成1、黄金储备2、外汇储备3、储备头寸4、特别提款权(二)国际储备的来源1、国际收支顺差2、购买黄・金3、タト汇市场干预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配:、国际储备的作用(ッ本・国发生国际收支困难时起缓冲作用(:)用于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币的汇率(一)作为出版向ヾ付息的城后用f呆证,丿品助丁提间印,J留;ー、国际储备管理(ワ国际储备的规模管理(:)国际储备的结构管理丄、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管;理2、国际储备货币资产运用形式管理四、对外债务及其管理(一)外债的含义与作用。外债的衡量指标与债务危机(三)外债的笆理笫四节国际支付与结算ー、国际支付与国际货币二、现代国际支付的基本流程与特点(一)国际货币支付的基本流程(二)银行与国际支付L银彳「在国际支付中的地位ワ作丿U2、银行在国际支付屮的服务与合作入国际结算的主要方式(一)国际结算的主要工具1、2、单据(二)国际结算的主要方式1、汇兑2、托收3、旅行支票4、信用证5、银行保函ヮ备用信川证第14章 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市场(-)教学要求1、掌握有关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基本概念:2、了解国际资本流动的方式,重点掌握当前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与特点;3、前点掌握国际资本流动的效应;4、掌握国际金融市场的分类,重点掌握国际金融市场的作用;5、了解国际外汇市场的概况,熟悉国际外汇市场的主要活动;6、熟悉国际货币市场的种类ワ活动;7、熟悉国际资本市.场的主要种类与运作特点;1、掌握本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淇点h2、了解国际资本流动的含义与方式,掌握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与发展°3、重点掌握国际资本流动的效应。4、掌握国际金融市场的分•类,羨点掌握国际金融市场的作用,5”掌握外泊市场的概况,重点掌握外省市场的主要活动。6、掌握国际货币市场的种类与活动07、掌握.国际资:本市场的丄要种类ワ运作特点。(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国际资本的流动ー、国际资本流动的含义与种类(-)长期资本流动含义(二)短期资本流动二、国际资本流动的发展与特点(一)国际资本流动规模急剧增长并II益脱离黑质经济(つ国际资本施修惘急速变(匕呈现证券化、多兀化阴正(二)机构投资苕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体二、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原因(つ经济原因(:)金融原因(三)制度原因(四)(二)种类れ长期资本流动ワ短期资本流动(一)国际资本流动的演进れ国际资本流动的简要回顾(二)当前国际资本流动的恃点4.国际资本流动规模急剧增长并H益脱离实质经济2,一].10鄒キ现正荆匕、1融化、多元イ明正3.机构投资者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体(三)当前国际资本流动迅逋发展的主要原因れ经济原因2、金融原因3、制度原因*-技术和其他原因三、国际资本流动的效应(―)一体化效应2、金融一场・体化3、金融资产价格ワ收益一体化(二)放大效应1、杠杆效应2、羊群效应(一:)冲击效应1、对经济主权的冲击2、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冲击(4)対经济キ权的冲击Vシ对汇率的冲击第二节国际金融市场ー、国际金融市场概述二、国际外汇市场(一)国际外汇市场的概况(二)国际外汇市场的交易活动1、国际外汇市场交易的主要种类ん」强(一)国际金融市场的含义(二)国际金融市场的分类れ按性质不同划分3、按融资渠道不同划分(一:)国际金融市场的作用I、提供国际融资渠道2、调剂各国资金余缺3、调节国际收支4、促进经济•球化发展5、加大金融风险ハ外汇市场(ワ外汇市场的概况れタト汇市场的概念ワ特征2、外汇市场的参与者3、当前外汇市场的发展概况(二)外汇市场的交易活动1、外汇市场交易的よ要种类ン外汇市场的价格形成与影响因素三、国际货币市场(一)银行短期信贷市场(二)短期证券市场(三)离岸金融巾场离岸金融票据贴现市场(四)欧洲货币市场四、国际资本市场|()国国屮长期(つ国际信贷市场(二)国际证券市场姿本常场1、国际债券市场2、国际股票市场第15章金融全球化第5篇货帀供求与均衡(-)教学要求1、掌掌经济全球化.三个阶段的含义,了解三个阶段的发发概况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2、了解金融全球化的主主要现,掌握金融全球化的双力作用以及它対不同类型国家影响的差异;3、了解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的主:主进程和现状,掌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时金融对外开放的承诺,能够分析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中国金融业面临的形势;1、学握本本的基本概念和和本知.识”2、一理解提用需求的含ー头,一把握专观和微观分析的角度:3、了解西方主要的货币需求理论,重点掌握り克思货币需求理论的精髓。4、对货币需求进行实证分析,分点分析我国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二)教学内容第节 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第・节货币需求的含义与分析角度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三个阶段(一)贸易一体化1、贸易一体化的含义リ衡量指标2、贸易・体化的概况3、贸易一体化进程中的金融全球化需求(二)生产一体化1、生产一体化的含义体衡的指标2、生产•体化的概况3、生产一体化进程中的金融全球化需求(三)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主要表现(ワ金融机构全球化(:)金融业务全球化(三)金融市场全球化(四)金融监管管协调国际化三、金融全球化的作用与影响(一)金融融球化的双刃剑作用1、金融全球化的积极作用2、金融全球化的消极作用(二.)金融全球化对不同国家影响的差异1、対发达国家的影响2、对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影响3、对欠发达国家的影响2、货币需求量(二)货币需求的内涵♦-貨币肅求是ー种能力和ユ望的统ー2、货币需求是对多种货币的需求”货币需求既包括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也包括对执行价值储藏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一)定义(二)分析方法及其特点レー微观角度的货冲•需求分析2,分析方法及貝特点三、名义货币需求和实际货币需求—一名义货币需求2、实际货币需求第二节中国金融的対外开放対全球化进程货币需求的决定ー、中国金融対外开放的间顾和现状(―)银行业的对外开放(二)保险、ル的対外开放(三)证券业的对外开放:、加入此界贸易组织(WTO)中国金融、ル.対外开放的进・步扩人(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金融开放的主要承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対中国金融、业发展的经济效应(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中国金融业面临的主要挑战1、宏观戻面的挑战(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开放风险等)2、微观层面的挑战(业务挑战、人才挑战、市场挑战等)第6篇中央银行与货币供求均衡1、货帀需求理论的发展(一)早期对货币需求的研究I、马克思的贷币需求理论2、交易方程式及其简要评价3、.剑桥方程式及其简要评侨(二)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1、交易动机引起的货帀需求2、谨慎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3、ー投机动机引起的货币的需求4、把三种动机结合起来的考察女T蛛凯恩斯学派对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方“0)一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1、财富及其结构2、-币3、效用及其他因素・求"此较凯恩斯主义与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的异同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现状1、我国货币需求分析2、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宏观因素《ー)收・入(二)-:格(三)利率T一四一)ー货币一流一通速度(五)金融资产的收益率-44^)^^#^利^(七)财政收支状况(八)其他因素二、决定我国货帀需求的微观基础第16章中央银行货帀供给(-)教学要求1、认识和理解中央银行产生、发展及其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ワ作用;2、认识屮央银行体制的类型,掌握屮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3、认识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关系,掌握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结构ワ分析方法;4、结介中央银行基本原理,深刻认识我国リ।央银行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5、了解中央银行清算业务的形成和发展,掌握中央银行清算业务的含义、支付清算系统的类型和作用;•准确识记本率的基体概念L掌握基本知识点,2、熟悉货币供给与货帀供应量的概念,掌握货币供给层次划分的依据和各国的异同,了解货币供给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之争及意义。3、掌握货币供给过程的特点与机制,能具体分析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会计算提再乘数,了解货币供给新论的主要观点U(-)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央银行的产生、发展リ类型、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条件二、中央银行的发展历史三一、中央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四、中央银行的类型(―)单,中.央银行1、・元中央银行制2、二元中央银行制3、多元中央银行制(二)复吟•中央银行制(三)蹲国中央银行制(四)准中央银行制第二节中央银行的性质ヮ职能(―)中央银行的性质(二)中央银行的职能1、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2、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3、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第三节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一、中央银行资产负债及(-)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概念(二)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构成二、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与资产业务(-)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1、流通中的货币2、各项存款3、其他负债(二)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1、贴现及放款2、证券业务3、黄金外汇储备4、其他资产(一)中央银行资产与负债的关系笫四节清算业务一、清算业务的含义二.、中央银行清算业务的形成和发展二、支付清算系统的类型和作用(-)支付清算系统的主要类型(二)支付清算系统的作用四、我国屮央银行的清算业务(一)同城清算业务(二)异地清算业务第1フ章货币需求英不均衡(-)教学要求1、了解货币需求的含义、分析角度和基本内容;2、认识并理解各种货币需求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理论贡献:3、掌握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脉络;4、认识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上要因素;1.准确识记本単的基体概念,掌握基本知识点“一理解货币均衡其货币失衡的含义,深入理解货币均衡同社会总供求之间的关系,掌握货币均衡的实现条件和主要影响因素。•理解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含义及测定指标冃解通较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发生的原同(二)教学内容第节货币需求的含义与分析角度一、货币需求的含义(-)货币需求是・个存址的概念(:)货币需求是ー种能力和愿望的统一体(三)现实小的货币需求不仅是指对现金的需求,而II.包括了对存款货帀的需求(四)货币需求既包括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的需求,也包括对执行价值储藏职能的货币的需求二.、货币需求分析的宏观ワ微观角度三.、名义货币需求和实际货币需求第:节货币需求的决定ー、叫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交易方程式リ剑桥方程式()交易方程式(二)剑桥方程式三、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つ交易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二)谨慎动机リI起的货币需求(二)投机动机引起的货币的需求(四)三种动机结合起来的考察四、现代凯恩斯学派对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一)平方根定律(二)立方根定律(三)资产组合模型え、弗里徳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一)财富及其结构(二)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三)效用及其他因素六、货币需求理论的继续发展(-)利率和货币需求的关系(-)货币)求函数的稳定性第三节我国货币需求分析一、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宏观因素(一)收入(:)价格(三)利率(四)货币流通速度(五)金融資产的收益率(六)企业ワ居民対利润和价格的预期(七)其他因素:、决定我国货币相求的微观基础(-)居民的货币需求(二)企业的货币需求(三)政府部门的货币需求第18章货币供给(-)教学要求1、[解货币供给含义,区分货币供给与货币供应量;2、认识并理解货币供给的内生性ワ外生性问题;3、理解并掌握货币供给的决定以及同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间的关系:4,认识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在货币供给中的地位。作用,掌握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机制;5、理解影响我国货币供给的因素是怎样产生作用的:(-)教学内容第一节现代信用货币的供给ー、货币供给可货币供给量二、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三、货币供给的基本模型与特点分析(-)货币供给公式(二)货币供给过程及其特点第二节中央银行与基础货币ー、基础货币及其构成(-)库存现金(二)准备存款:、基础货币的投放渠道(-)国外资产亜务与基础货币的投放(二)对政府债权।j信础货币的投放(三)対金融机构债权ヮ法础货币的投放三、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主要丄具第エ节商业银行与存款货币的创造一、商业银行体存款货币二、商业银仃创造疗款货币的过程三、商业银行创造び款货币时的上要制约因素(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二)提现率(三)超额准备金率四、存款扩张的倍数第四半货币乘数与货币供给最一、货币乘数及其公式推导二、货币乘数的主要决定因素()通货一存款比率(二)准备一存款比率「影响货币乘数变动的因素分析一)居民的经济行为ヮ货币乘数(-)企业的经济行为ヮ货币乘数(三)金融机构的经济行为ヮ货币乘数(四)政府的经济行为リ货币乘数第五节影响我国货币供给的因素分析一、我国基础货币的构成二、中央银行对政府债权的变化及丈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三、商业银行再贴现与再贷款的数量变化四、外汇储备存量的变化斤.、我国的货币乘数六、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第19章货币均衡(-)教学要求1、了解货币均衡的含义、基本内容、实现条件及其同社会总供求之间的关系;2、认识并理解货币失衡内容及表现形式;3、理解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含义及测定指标;4、了解通货膨胀ワ通货紧缩发生的原因及其対经济的影响;5、理解治理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主要措施;。教学内容第・节货币供求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一、货币均衡原理货币均衡;货币失衡K货币失衡的含义二、2、货币失衡的表现形式四、通货紧缩二、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均衡之间的关系(一)货币均衡的实现条件1、健全的利率机制2、发达的金融市场(-)货币均衡的实现机制1、从供给方面分析2、从需求方面分析(三)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均衡二者之间关系的静态分析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三、影响货币均衡实现的因素分析(一)影响货币均衡实现的主要因素1、中央银行调控手段2、财政收支状况3、生产部门结构是否合理4」屮央银行调控手段一、财政收支状况二'生产部门结构是否合理国际收支平衡状况(二)我国的货币均衡1、计划经济体制卜一的货币均衡2、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货币均衡第二节通货膨胀ー、通货膨胀的含义、测量与分类(-)什么是通货膨胀1、通货膨胀ヮ纸币流通2、通货膨胀与物价水平什麽是通货膨胀4・、通货膨胀ヮ纸币流通2、通货膨胀ケ物价水平3、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二)通货膨胀的测定及指标体系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2、批发物价指数3、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隐蔽型通货膨胀的测定(三)通货膨胀的分类1,按通货膨胀的成因划分为:需求拉上型、成本推动型、结构失调型和预期型通货膨胀等几种类型2、按市场机制的作用划分为:公开型通货膨胀和隐蔽型通货膨胀3、按一期ワ否划分为行预期性通货膨胀和非预期性通货膨胀4、通货膨胀的程度划分为爬行式、温和式、奔腾式和恶性通货膨胀按预期ワ合划分为冇预期性通货膨胀和非预期性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叫度划分为爬行式、温和式、兖腾式和恶性通货膨胀其他划分方法(四)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1、短期性2、非政策性二、通货膨胀的成因(一)宜接原因与深层原因(二)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三)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1、エ资推动2、利润推动(四)结构型通货膨胀エ资推动(二)结构因素(三)产业结构(叩)部门结构(五)其他因素1、供给不足2、预期不当供给不足(一)ー预期不当3、体制因素三、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一)西方学者的争论和我国学者的共识1、促进论2、促退论(一)--促退论3、中性论(二)通货膨胀对生产的影响(三)通货膨胀对流通的影响(四)通货膨胀对分配的影响(五)通货膨胀对消费的影响四、通货膨胀的治理()控制货币供应量(-)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1、对于需求拉I:型通货膨胀,调行和控制社会总需求是关键2、社会总需求的调控,上要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3、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ワ社会总需求的调控,主要: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
关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4、控制消费基金过快增长(三)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四)〈他政策1、限价政策2、减税政策.3、指数化政策医治通货膨胀的其他政策指数化政策第三节通货紧缩ー、通货紧缩的定义与测量(一)通货紧缩的概念1、通货紧缩与物价2、通货紧缩与货帀流通3、通货紧缩通经济发展状况(二)衡量通货紧缩的と要指标1、物价指标通货紧缩ワ经济发展状况衡量通货紧缩的主要:指标经济增长率3、失业率凯恩斯的通货紧缩理论货币主义的通货紧缩理论二、通货紧缩的成因(•)行效需求不足(:)供给能力相对过剩(三)结构问题(四)有效蛊求不足供给能力相对过剩结构问题金融体系效率低下三、通货紧缩的危害(ワ经济增长率下降,失、ル增加(:)破坏信用关系(三)影响社会消费和投资(四)加重银行不良资产四、通货紧缩的治理()扩大冇效需求1、增加投资書求2、增加消费需求(二)调整和改善供给结构(三)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第7篇金融调控与金融发展经济增长率下降.,失业増加加重债务负担影响社会消费和投资加重银行不良资产,五、通货紧缩的治理扩大有效需求增加投資需求加调整和改善供给结构调整宏观经济政策M政政^^货币政策的作用~~金融改革与发展——金融与经济发展——(一)教学・要求2、掌握金融与经济之间的决定与反作用关系,重点理解现代经济发展中金融的地位与正负作用,3、了解经济货币化的概念与含义,掌握货币化的衡量指标,重点掌握货币化的作用及发展规律,4、了解金融创新的含义、表现与特征,掌握当代金融会新的成因,能正确分析当代金融创新的利弊与作用,(二)教学・内容__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一'经济发展决定金融:L金融是依附于商品经济的一种产业,是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并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2、商品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对金融的需求不同,由此决定了金融发展的结构、..规模和层次U金融发展的阶段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的阶段U二,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推动作用:1、一通•过金融运作的特点,•如提供货帀促遴商品生产和流通、提供信用促进・金融通、・提供各种金融服务便利经济运作等,为经济发展提供条件U2、通过金融的基本功能促进储蓄并将其顺利转化为投资,为经济发展提4^金43、通,过金融机构的经营运作お约交易成本,,促进资金融通,便利经济活动,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L、通过金融业自身的产值増长直接为经济发展撇出贡献ユ现代经济发展中金融可能出现的不良影响:1、因金融总量失控出现通货膨胀、信用膨胀,导致社会总供求失衡,危害经济发展,,2、因金融业运作不善使金融风险加大,一旦风险失控不仅导致金融业的危机,而且将破坏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安仝性,引发经济危机。3、一因信用过度覇胀产生金融泡沫,膨胀虚拟资本,刺激过度投机,剥离金融与实质经济的血肉联系,对经济发展有很大的破坏性”~~经济货币化与金融化一、经济货币化的概念1、概念2、衡量二、经济货币化的作用与影响1、货币化的作用2、提高货币化程度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机制运4锁影响三、经济货币化程度的影响因素(一)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二)货币金融的作用程度经济货币化的发展趋势)经济货币化程度的快速提高阶段(二)货币化比率的下降与金融化比率上升的阶段(三)不同国家经济货币化发展阶段的差异
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货币化问题一、金融钊新的概念与分类-4(二)金融创新的分类二'当代金融创新的主要表现I、金融制度的创新3、金融组织结构的创新三'当代金融创新的主•要特特1'新型化2、电子化3、多样化4、持续化,四,当代金融钊新的成因1、经济思潮的变迁"2、需求剌激和供给推动,,3、对金融管制的回避レ4、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五'当代金融创新对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影响(一)当代金融创新对金融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2^^金^!^^作3、增强金融产业的发展能力,4、金融作用カ大为增强、(二)当代金融创新对金融和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1、当代金融创新使货币供求的机制、总量和结构乃至特征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货币政策的决策、操作、传导及其效果、4、金融市场出现过度投机和泡沫膨胀的不良倾向,.第19章金融仝球化——要1、掌握本章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点”2、了解金融仝球化的背景,熟悉金融仝球化的主要表现”3、掌握金融仝球化的作用与影响,4、熟悉中国对外开放的主要进程,,掌握中国加入WTO后的主要承诺・5、能够分析中国加入WTO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二)教学内容__全球经济=体化与金融仝球化
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一)贸易一体化1、贸易一体化的含义与衡量指标2、贸易L体化的槪况3、贸易L体化进程中的金融全球化需求 (二)生产一体化1、生产一体化的含义与衡量指标2、生产E体化的概况3、一生产「体化进程中的金融•全球化需求 (三)金融全球化1、金融全球化的含义2、金融全球化的概况二,,金融,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一)金融机构全球化 1、金融机构全球化的主要途径 2、一国金融全球的设立与复合化(二)金融业务全球化(三)金融市场全球化(四)金融监管与协调国际化—— (一)金融全球化的双刃剑作用 1、积极作用 4m(二)金融全球化对不同国家影响的差异 1、对发达国家的影响2、对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影响3、对欠发达国凛的影响中国金融的对外开族与•全球化进程一、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的主要进程 (一)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的回顾 (二)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的现状二'中国加入WTO与金融业对外开放的进一歩扩大(一)加入WTO后中国金融开放的主要承诺(二)加入WTO后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机遇(三)加入WTO后中国金融业面临的主要挑战1、微观层面的挑战(业务挑战、人才挑战'市场挑战等)2、宏观层面的挑战(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开放风险等)第20章 货币政策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教学要求1、了解货币政策的含义和货币政策的目标,理解货币政策诸目标之间的关系;2、掌握货币政策中介曰标的种类,理解我国货币政策中介H标选择的原因;3、熟练掌握货币政策工具的种类,了解货币政策工其在我国经济宏观调控中的使用情况;4、理解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内容和过程,认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互.配・・的必要性,对我国货币政策的选择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学内容ー第一节 货币政策目标改革前中国金融制度的概况ー、什么是货币政策(一)通过调控货币供应总量保持社会总供求的平衡(二)通过调控利率和货币总量控制通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字化教材在2025年教育行业中的实践与教学效果改进分析报告
- 海上风力发电场运维设备检测与技术创新应用案例分析报告
- 2025年中国高档外墙砖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万华化学投资分析报告
- 2025年数控冲孔机行业市场需求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行业预测报告
- 成都智能垃圾分类箱生产制造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准低地板电动客车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中国球形氧化铝微粉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025年靖江正源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中医诊所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模板
- 中国注射用盐酸溴己新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顶管工程验收表
- 房地产行业公关策略创新
- 读书分享读书交流会《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课件
- 双块式轨枕总体施工方案
- 高中英语:倒装句专项练习(附答案)
- 学校食堂供货商选择、评价和退出管理制度
-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全册)
- 2024年江西省高考历史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DZ∕T 0217-2020 石油天然气储量估算规范(正式版)
- 长春市2024届高三质量监测(四)四模 英语试卷(含答案)+听力材料
- 【大数据在会计领域的影响和应用探究9800字(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