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课件_第1页
网络舆论课件_第2页
网络舆论课件_第3页
网络舆论课件_第4页
网络舆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网络舆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1主要内容什么是公共舆论?网络舆论网络舆论形成的基础网络舆论的影响网络舆论存在的问题媒介素养讨论2什么是公共舆论?公共舆论(Publicopinion):广义上指民众发表的议论或意见;狭义上指关于政治和一般公共事务的议论1744年左右,卢梭最早提出没有统一的定义个人意见的简单集合?政治精英的意见?经过讨论和辩论后得出的共识?现代共公舆论的测量:个人意见的简单集合(调查公司的通常做法)Gallup

3影响公共舆论的因素大众媒体意识形态政治知识隶属党派教育背景经济收入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宗教信仰、地域)。。。4网络舆论网民通过投稿、发帖子等各种方式在网络信息上传播的议论或意见表现形式网络评论专栏网络即时评论或跟帖网络论坛言论博客帖吧在线调查。。。5网络评论专栏网民在网上发表的评论文章,有一定的长度,能独立成篇,类似报纸的言论专栏。主要是网民通过浏览网络信息上所报道的重要新闻事件,或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就事说理,提出一些看法。人民网的新闻评论性专栏——“人民时评”;新华网的《发展论坛》和“焦点网谈”,千龙网的《京华论坛》和“千龙评论”。6网络即时评论或跟帖网民在浏览新闻时对某条感兴趣的新闻迅速作出回应,长短不限,一两句者见多,这种形式是报纸上没有的。读者在即时评论中能自由、方便地发表言论,突出网络传播互动特点。新闻跟贴具有强大的舆论动员力7网络论坛言论网民围绕网络编辑已推出的话题各抒己见,讨论交锋,发布网络评论文章。“主贴”和“跟帖”“主贴”一般是某个网民提供某一事件内容,或者对某一个问题发表看法和观点。其他网民通过“跟帖”对“主贴”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补充“主贴”的内容。通过二者之间的互动传播,一个话题在论坛上获得大量的关注,信息不断扩散增加,从而形成各种网络舆论。

8博客博客是一种个人日志形式的网络信息发布平台。进入门槛低,信息发布自由度和开放度很高,具有跟帖评论、推荐阅读、RSS订阅等的互动功能。很多在网络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个人博客转化为网络“意见领袖”博客文章、观点被人大量引用、转载之后,常会形成强大的网络舆论9帖吧帖吧从本质上讲跟论坛并无区别,但是跟论坛相比,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创建极为简单,并且对创建主体无严格限制主题比论坛更为具体集中,帖吧通常是根据某一主题来命名,所有的讨论也是在同一个主题下更为个性化10在线调查网站选择的民意测验选题往往是热点新闻或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而调查结果(赞成、反对、持其他态度者的比例等等)可使读者了解围绕该事件的社会意见分布状态,本身具有一定的新闻性。在线调查的题目选择、提问设计等,具有明显的舆论引导作用。11网络媒体自身的特点交互性:用户而非受众开放性:内容和传播主体匿名性:表达的安全感和自由性快捷性、跨越时空性网民的社会心理需要自我表达心理宣泄社会责任(维护正义和社会公正、推进民主/人权发展等)网络舆论的形成基础12网络舆论的影响民意表达的平台-网络民意政府监督的渠道民主(法制)发展的推动力量相关案例:孙志刚躲猫猫钓鱼执法事件13对传统媒体公信力的冲击公信力是媒体的核心价值,是媒体品牌建立、受众忠诚度、以及媒体竞争力的基础。网络舆论中非理性的声音对于理性声音的冲击。对政府舆论导向的冲击对政府主办的新闻网站的舆论导向有所冲击网络舆论多元化对单一的舆论导向有所冲击传统的舆论导向模式在网络上开始失效网络舆论中的问题分析14发现真正有价值的信息难度增加网络上的海量信息、鱼龙混杂,获取信息的成本增加“把关人”的缺位和匿名传播,垃圾言论层出不穷舆论控制的难度增加各个利益群体可以操纵网络舆论达到其目的网络谣言,影响受众对社会的准确认知网络暴力网络舆论中的问题分析15对个人隐私的侵犯网络舆论表达突破了界限,造成了对他人人格权的伤害对个人言论自由权利的侵犯网络舆论常引发政治、法律事件台湾驻多伦多办事处的新闻组负责人郭冠英发表博客文章,遭撤职16网络谣言—剧毒花生网络虚假言论的流传山东省剧毒花生案例-焦点访谈(2008年11月4日)新闻链接:2008年9月13日,百度贴吧费县吧中出现一则传闻称:“比三鹿牛奶更恐怖的是费县许家崖镇的剧毒花生,费县许家崖搞拆迁的老姜摔花生后十指溃烂,生不如死,挂了一星期吊瓶。另传闻:一家四口,刨花生时吃了些,结果全部中毒而死。”网络谣言的危害性为什么产生谣言?恶性商业竞争。“绿鹰”花生用农药有剧毒?四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逮捕:无聊,胡编乱造如何规范网络言论?17网络暴力没有明确的法律定义,可以泛指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以键盘为武器砍下奸夫的头,献给那位丈夫做祭品”18网络暴力网络道德审判重道德、轻法律可信度?网络暴力的产生原因主持正义心理宣泄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