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11页共12页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三)(15分)【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论曰:自古一代帝王之兴,必有一代名世之臣《宋史》:自古一代帝王之兴,必有一代名世之臣。宋有仲淹诸贤,无愧乎此。仲淹初在制中,遗宰相书,极论天下事,他日为政,尽行其言。豪杰自知之审,类如是乎!考其当朝,虽不能久,然先忧后乐之志,海内固已信其有弘毅之器,足任斯责,使究其所欲为,岂让古人哉!1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4分)(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2)不以.物喜以:(2)微.斯人微:(4)他日为.政为:15.翻译下列句子。(4分)(1)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2)豪杰自知之审,类如是乎!16.读完甲、乙两文,请简要回答为何“宋有仲淹诸贤,无愧乎此”?(3分)17.纵观古今,你还能举出“先忧后乐”之人的事例吗?试举两例。(4分)(4分)①探求②因为③如果没有④管理、参与巧.(4分)①这样在朝做官也担忧,退隐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②英雄豪杰了解自身,有自知之明,就是如此啊!(3分)能够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系国家和百姓;有坚毅的品质和远大的志向。(4分)示例: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周恩来身为国家总理,管理国家的巨大运行方向,但身上的衬衫补丁揉补丁,他艰苦朴素的作风,体现了“先忧后乐”的品质。(举例并有简单介绍即可)(三)(15分)【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乙】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阻。然万竹中雪子①敲戛②,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③,任之而已。鲁直④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注】①雪子:雪粒,往往在下雪之初出现,状如盐粒。②敲戛:敲打。③流行坎止:顺流而行,遇阻而止。④鲁直:即黄庭坚。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白:(2)是日更定矣是:是金陵人,客此客:(4)鲁直所谓谓:(5)竟为雨雪阻为: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2)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阻。甲文中“”写出了西湖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乙文中“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从听觉角度,反衬。(2分)甲、乙两文各自展现了文人高雅的情趣,他们的雅趣体现在哪里?请各写一点。(4分)(三)(15分)(5分)(1)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2)代词,这(3)客居(4)说(认为)(5)被(4分)(1)在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2)晚上下起大雪,当时正想要坐船到沙市,竟然被雨雪阻挡。(2分)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夜的寂静(4分)甲文:①夜半独往湖心亭赏雪;②湖心亭巧遇知音把酒言欢。乙文:①雪夜聆听雪粒敲击竹子传来的清脆的声音;②悠闲自得地读书。附译文:【乙】晚上下起大雪,当时正想要坐船到沙市,竟然被雨雪阻挡。然而雪粒敲击竹子,发出铮铮的声音,暗暗的窗子与红红的烛火。随意地翻看几卷书,也是能享受到一些乐趣的。自己叹息每次有想去的地方,总是不行。然而顺流而行,遇阻而止,任它吧。这就是鲁直所说“没有一处不可以寄一梦”吧。【三】(15分)[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乙]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肖U荆③为笔,亥0树汁为墨。夜则映星而读,暗则缚麻蒿④以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⑤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⑥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⑦之。非圣人之言不视。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注]①任末:人名。②笈:书箱。③荆:这里指荆的枝条。④麻蒿:一种植物,点燃后可照明。⑤悦:敬佩。请用“/”为下面两个句子标明朗读停顿(只标一处)。(2分)(1)手指不可屈伸(2)夫人好学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5分)(1)无从致.书以观致:(2)媵人持汤.沃灌汤: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以是:(4)负.笈从师负:(5)或.依林木之下或:翻译下列两个句子。(4分)(1)录毕,走送之。2)人若不学,则何以成?两段文字在内容上有哪些共同点?(4分)【三】(15分)(1)手指/不可屈伸(2)夫/人好学(每小题1分,共2分。)①得到②热水③因此④背⑤有时(每空1分,共5分。(1)抄完了,赶紧(或跑着)把书还给人家。(2)人如果不好好学习,那么凭什么成功(成就事业)?(每小题2分,共4分。关键词翻译准确,语言通顺。)都表现了人物勤奋好学(嗜学、勤学)和求学不怕险阻(艰辛)的精神。(每点2分,共4分。)(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6题(15分)【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上①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②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③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④,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资治通鉴》)注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大宗,②[不暇]顾不上。③[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④[升平]太平。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5分)(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2)先.天下之忧而忧(3)微.斯人,吾谁与归?(4)或.请重法以禁之(5)自是.数年之后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安用重法邪?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各题。(6分)(1)甲文表达了作者“,”的忧乐观。(2分)(2)乙文中唐太宗认为防止盗窃的三种办法是“,(3)从乙文中可以看出,作为国君,唐太宗做到了“”。(用甲文中的语句回答)(1分)(三)(15分)(5分,每词1分)(1)探求(2)在……之前(3)如果没有(4)有人(5)这(每小题1分)(4分)(1)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2分)(2)何必要用严厉的刑罚呢?(2分)(6分)(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分)(2)去奢省费,轻摇薄赋,选用廉吏(3分)(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1分)(三)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选段,完成12~15题。(13分)(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乙)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①,欧阳公②作州之二年,构③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④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⑤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虽然,公之作乐,吾能言之,吾君⑥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寄意于此也。节选自曾巩⑦《醉心亭记》注释:①涯:岸边。②欧阳公:即欧阳修。③构:搭建。④直:当,临。⑤洒然:洒脱的样子,形容毫无拘束。⑥吾君:指皇帝;优游:悠闲自得;无为:清静自然。⑦曾巩(10191083):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此文是作者应其师欧阳修之托而写的。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TOC\o"1-5"\h\z(1)树林荫翳.()(2)泉香而酒冽.()(3)太守之乐.其乐也()(4)乃公寄意.于此也()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2)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甲文从一个“”字可见欧阳修治理政事有道,乙文用“”这句话从侧面村托“醉心亭”周围优美的自然风景令人陶醉。(2分)(甲)文的“太守之乐”与(乙)文中的“公之乐”分别为什么而乐呢?(3分)(三)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选段,完成12~15题。(13分)(4分)(1)遮盖(2)清澈(3)以……为乐(4)情趣(1)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2分)(2)他可以称得上是善于在山水之间寻找快乐了。(2分)“乐”;“更欲久而忘归也”(2分)(3分)(甲)文“太守之乐”指与民同乐,乐民所乐;(乙)文“公之乐”指国家安定百姓丰衣足食(答“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太平,人民幸福”“国泰民安”等都可)三】阅读下列甲乙两文,完成阅读题(15分)【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乙】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5分)TOC\o"1-5"\h\z①大雪()三日②上下一()白③余强()饮三大白而别④从武林门而西()⑤才一举()头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①湖中焉得更有此人!②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2分)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请依据甲乙两文内容,完成下列表格。(4分)选文时间季节写景方法作者情感甲更定②白描④乙①春天③愉悦(三)文言文对比阅读(15分)(5分)(1)下雪(2)全(3)尽力、竭力(4)向西走、向西行(5)抬(4分)(1)在西湖中哪能还有这样有闲情逸致的人呢!(2)这时想用一个词语来描绘(眼前美景),却终不可得。(2分)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4分)①午刻②冬天③比喻④痴迷或志趣脱俗7.(15分)文言文【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乙】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荼毕,即棹小舟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绞: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遍赏。次早得陶石箦帖予,至十九日,石簣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袁宏道《初至西湖记》)注释:①昭庆:指西湖北岸的昭庆寺。③东阿王:曹植,③洛神:洛水的女神。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③净寺:即西湖南岸的净慈寺(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湖中人鸟声俱绝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即棹小舟入湖茶毕下列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句不同类的一项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水落而石出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湖心亭看雪》写的是雪后的西湖,《初至西湖记》写的是春天的西湖,试比较两篇文章写景方法的不同。【分析】【参考译文】【甲】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天初更时分,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有闲情逸致的人!”于是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乙】从武林门往西走,就望见保叔塔高耸在重山叠岭之中,这时我的心已经飞到了西湖上面。午间进入昭庆寺,用茶过后,立即划小船进入湖中。山是青黑色的,如同美女的秀眉;桃花嫣红,好似少女的面颊;暖风拂面,使人如饮醇酒;微波荡漾,像绫罗般细软平滑。我刚刚抬头一看,就已心醉神迷。这时我想用一个词来描绘眼前的光景,竟然想不出来,大约像东阿王曹植最初见到洛神时一样了。我游西湖就从这一次开始,时间是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晚上同子公一起坐船来到净慈寺,找到弟弟阿宾曾经住过的僧房。在归宿途中,草草领略了六桥、岳坟、石径塘等景点。第二天一早又收到了陶石篑的帖子,到十九日石篑兄弟和佛学居士王静虚来了,一同游山玩水的好友一时间都凑到一起了。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句意: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绝:消失。句意: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代指酒。句意:立即划小船进入湖中。棹:划(船)句意:用茶过后。毕:结束、完毕。(2)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对文言虚词做好积累,将其用法结合例句进行整理。解答此类问题,主要依靠平时的积累,另外还要结合语境进行分析。ACD•均表示承接关系;B.而:表修饰关系。故选:B。(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莫,不要。更,还。句意: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和相公一样痴的人呢!重点词:才,刚。举,抬。句意:(我)刚一抬头放眼,已经不由得眼花缭乱,如醉如痴了。(4)本题考查比较阅读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析【甲】语言直白,叙事简单。如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一组合,竟将天长永远的阔大境界,甚至万籁无声的寂静气氛,全都传达出来,令人拍案叫绝。【乙】多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如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四种景物:山色、花光、温风、波纹;一连用了四个比喻,以排比的形式出现;文字高度洗练,既传神地传达出作者的欣喜之情,又从整体上概括了仲春二月西湖的特点,给人以美好的感受。答案:(1)①消失;②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代指酒;③划(船)④结束、完毕;(2)B;(3)①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和相公一样痴的人呢!②(我)刚一抬头放眼,已经不由得眼花缭乱,如醉如痴了;(4)甲文主要运用了白描手法写景,乙文则主要运用比喻、排比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具身智能+建筑安全智能监控系统分析研究报告
- 悬挑式脚手架施工进度安排方案
- 具身智能+教育领域智能教学机器人开发分析研究报告
- 具身智能+外太空探索智能机器人技术发展研究报告
- 具身智能+文化演出虚拟人实时互动技术研究报告
- 具身智能+城市规划虚拟仿真演示系统分析研究报告
- 具身智能+企业内部智能安保机器人部署研究报告
- 具身智能+工业设计虚拟现实交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年低空经济「航空农业」无人机喷洒技术报告
- 2025及未来5年中国紧急求助按钮市场调查、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货运信息中介公司领导管理细则
- 环卫冬季除雪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集装箱驾驶员管理制度
- 电视纪录片拍摄的策划方案
- DB41∕T 727-2021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应检部位确定
- 产科四步触诊教学课件
- 投资回报率测算-洞察及研究
- 团委干事面试题库及答案
- 医疗安全培训课件妇科
- 【《某66kV模式半高型变电站设计的环境因素及负荷统计计算案例》2500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