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主义绘画解读小组成员:薛岂凡,曹娟,卢娇,马飞,梁友主讲:薛岂凡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目录第一部分:走进现代主义绘画第二部分:认识现代主义绘画第三部分:解读现代主义绘画第四部分:理解现代主义绘画结语:常到博物馆去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第一部分走进现代主义绘画第一节传统与现代的分水岭—印象主义第二节现代主义绘画的开端—后印象主义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马奈《草地上的午餐》《奥林匹亚》莫奈:《日出·印象》《睡莲》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德加《舞女》雷诺阿《女孩》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第二节:现代主义绘画的开端—后印象主义印象派画家是把丰富的视觉感受搬到画布上,而后印象派是把人们丰富的心灵感受感受注入到作品中。它的绘画观念开创了现代艺术,成为现代主义绘画的开端。主要代表人物:塞尚——现代主义绘画的开拓者(现代艺术之父)。梵高——激情燃烧的天才。高更——超凡脱俗的孤独者。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玩纸牌者》《静物》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第一节:色彩和造型理念的革命1.立体主义的产生——“现代艺术之父”塞尚提出的“艺术真实”观念,物体明暗,体积,色彩,空间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从而影响了立体主义的产生。它的创始人和核心人物是毕加索和布拉克。最早的立体主义绘画作品是毕加索1907年的《亚威农少女》。它是绘画造型的彻底革命,对空间进行了重组,分析与综合,且永不休止的探索与创造。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2.野兽主义的产生——追求个性与视觉舒适它提出“准确的线描不等于真实”的观点,为20世纪现代艺术的探索指明了方向,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但它的最有效地艺术活动只持续了3年时间。野兽主义普遍运用鲜艳的色彩和扭曲的造型,强调艺术家的感性表达,呈现强烈的反自然的倾向,并追求平面化。主要代表人物:马蒂斯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马蒂斯《室内》《女人体》3.抽象主义的产生——色彩和线条的乐章它是20世纪最流行,最有特色的艺术倾向,排除客观形象的限制,创造抽象的形式,通过线,色彩,块面,形体和构成来传达各种情绪,激发人们的想象和思维。抽象的原意是离开或抽出来的意思,在艺术上抽象是与具象相对而言的,把自然物象的够长要素抽离出来,分解成图,形,色,线,面,点等绘画要素,摆脱写实的绘画原则表现,进行有机的分解,组合和变化,通过对比,协调,节奏,均衡,强调,虚实等艺术语言的组织来产生新的艺术形式。抽象一般分为“热抽象”和“冷抽象”主要代表人物:康定斯基,蒙德里安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康定斯基《黄-红-蓝》蒙德里安《构图》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4.未来主义的产生——运动与未来的空间未来主义不是几个画家纯粹个人感受和形式探索的艺术现象,而是一个渗透着强烈名族意识的文化运动。未来主义认为人类的文化遗产时腐朽,僵死,与新的时代精神不相容,他们号召扫荡一切传统艺术,主张摧毁摒弃一切博物馆,图书馆和学院,他们崇拜机器文明的科学和技术,迷恋运动与速度,特别强调表现运动和力量。代表人物:博乔尼,卡拉,巴拉,塞弗里尼,鲁索罗等。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第二节表现与超越精神的挑战1.表现主义的产生-精神的呐喊与表达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兴起的现代艺术运动和思潮,主要活跃在德国的画坛。他反对艺术再现真实,强调主观感受和个人情绪的表现,认为情感的力量决定作品的品质。代表人物:蒙克,夏加尔,克利,莫迪里阿尼,苏丁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蒙克《呐喊》《青春期的少女》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
2.达达主义-破坏与挑战的艺术
它是现代主义美术最具有争议和挑衅性的流派,宣扬虚无否定一切的文化团体,对艺术和现实社会的反叛。代表人物:恩斯特,巴米斯特,阿尔普,施维特斯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恩斯特《青春期》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达利《内战的预感》《时间》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米罗《蔚蓝的金色》《公寓》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4.抽象表现主义-规则与自由的对话
画幅尺寸较大,色彩强烈,画面生动,视觉冲击力强,主要热衷于线条,形状,肌理,材料等的研究。
代表人物:波洛克,德库宁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
5.波普艺术-流行与大众的艺术波普艺术又称“流行艺术”,是现代艺术最接近生活,最接近大众的美术流派,“POP”是“Popular”的缩写,就是“通俗”与“流行”的意思,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英国伦敦,以后又盛行于美国纽约的一次艺术运动。代表人物:利希滕施台因,汉密尔顿,劳申伯格,阿曼等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汉密尔顿《什么使今天的家庭如此温馨》劳申伯格《幸福》
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第三节通过杜尚-走进后现代主义。一提起杜尚这个名字,我们就会想起他在达芬奇名作的《蒙娜丽莎》印刷品上加的胡子,会想起他把小便池取名为《泉》送进展览会,从这些我们会认为他是个颓废,胡闹,不负责任的嬉皮画家,但当我们更多的了解后发现并不是这样,旅美学者王瑞芸写过一本《通过杜尚-艺术史论笔札》,书中对杜尚的迷恋和崇敬之情跃然纸上,影响着每一位读者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杜尚《泉》《有胡子的蒙娜丽莎》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第三部分解读现代主义绘画1.现代主义绘画的解读方法有,侧重于社会文化的解读,侧重于艺术形式的解读,侧重于审美心理的解读。2.现代主义绘画的视觉观念有:多元的视角,变换的空间,抽象的造型和独特的媒材。3.现代主义绘画的视觉语言有:造型形态,视觉元素和形式规律。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第四部分理解现代主义绘画相对于中国现代主义绘画艺术而言,1.对我国特定社会文化环境的理解,包括平和宽容地接现代主义绘画,带有情感互动和见仁见智的评价现代主义绘画。.2对美术发展脉络和审美观念的理解,我国有着主观表达和写意的审美传统。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现代主义大师的艺术观念在不断地改变。3.对我国现代艺术发展的理解,早期具有“自我表现”和“形式美”“八五美术运动”和“中国艺术大展”,4.对我国现代艺术探索历程的理解,其中包括现代观念的倡导和探索,绘画观念和形式的转变,艺术转型期的探索实验,我国现代艺术的新生代,上海的抽象艺术家群体和另类艺术在中国,还有开放的现代艺术,上海双年展。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结语:常到博物馆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会更加宽容地对待现代主义绘画,会对现代主义绘画的表现形式和艺术本质进行更加有意义的思考和探究。也许哪一天,人们再也不会关注什么是艺术,艺术的流派,艺术的高雅与低俗,艺术的传统与创新,各种艺术观念与艺术样式自然的产生,存在和消亡,艺术与生活渐渐融为一体,生活就是艺术,艺术就是生活,人人都是艺术家。现代主义绘画与传统绘画比较,减弱了主题的表达,故事的阐述和教育的意义,现代艺术倾向于主观的表达,情绪的感染,视觉的形式。打动观众的应该是作品本身的视觉语言,对现代主义绘画的解读,必须要有视觉直接的“目力接触”。而美术馆,博物馆就是美术作品和大众之间的桥梁,是观众感受,理解,评价现代主义作品最重要最理想的场所。艺术原作的力量是很大的,而且现代著名的艺术馆的信息量是很丰富的,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全面的知识信息量。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纽约现代艺术馆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
谢谢
大家!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文艺复兴的总特征以复兴古典文化为手段歌颂人性,反对神性;提倡人权,反对神权;提倡个性自由,反对宗教禁锢;春之女神赞颂世俗生活,反对来世观念和禁欲主义。充满人性的《神曲》对教士虚伪的揭露和对自由情爱讴歌的《十日谈》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典型人物: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1519)“他对各种知识无不研究,对于各种艺术无不擅长。他是画家、雕塑家、工程师、建筑师、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哲学家,而且在每一个学科里他都登峰造极”。为了满足各种技艺的需要,他才去做实验,晚年他对知识的渴求胜过对艺术的爱好。他是从实用的方法接受科学的。画家:光学定律、眼睛的构造、人体解剖的细节及鸟的飞翔。民用及军事工程师:动力学和静力学差不多摆脱了神学的成见。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人体结构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文化方面的原因:基督教文化的矛盾导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如果说古希腊的文化特征是和谐之美,古罗马的文化特征为凝重之力,那么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个性特征就表现为一种深刻而痛苦的自我分裂和二元对立。这种质的对立是形式上的,基督教本身的目的是确立精神和教会对于物质和世俗王国的绝对优势,以便在唯灵主义高度最终超越这种对立。不幸的是,基督教在实施这种善良意志时,却使自己更多地陷入世俗。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文化原因(2)这使基督教陷入客观上的二元对立。在基督教文化中,到处都是无法克服的矛盾:美与丑、善与恶、真挚与虚伪、崇高理想与卑微欲念、精神的极乐与灵魂的痛苦都不可思议地野蛮地融合在一体,其结果就是普遍的伪善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文化原因(3)中世纪基督教在理论上奉行唯灵主义,在实践上却是感觉主义的。这种矛盾的解决方案有两种:热情奔放、精明狡狯的意大利人申张感觉主义,呼吁人性生活的正当权利,公开宣扬肉体的享乐;道德严谨、愚钝质朴的德国人则高扬唯灵主义,恢复精神生活的真正内容,努力追求精神的自由。其结果是导致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和德国的宗教改革运动。两场彼此呼应、相反相成的改革运动构成了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向近代西方文化过渡的分水岭。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文化原因(4)文艺复兴仅仅是一场文学艺术方面的复兴运动,它的全部兴趣都在于发掘优美的古典艺术风格和典雅的拉丁文风。要摆脱抽象神性对人生活的主宰,最便捷的是打起个人感性的大旗。人文主义从来就不是一场提倡廉洁俭朴和自我克制的运动,它的目的是要把人欲的满足和感性的享乐由教士阶层偷偷摸摸的勾当转变为所有人的理直气壮的行为。薄伽丘在嘲笑教士们虚伪愚蠢同时不也赞美个人享乐的利已主义和性爱吗?人文运动更多具有贵族的味道,它从根本上是排斥大众的。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宗教改革德国的文艺复兴主流通过对圣经的研究,促成了宗教改革。路德改革加尔文改革安立甘宗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路德改革1517《九十五条论纲》反对赎罪券,因信称义。新教徒(Protestant)原义是“抗议者”,宗教改革(Reformation)导致基督教世界的分裂,但其初衷是维护基督教信仰的纯洁性和基督教世界在精神上的统一性。路德把神圣的东西降到世俗水平,同时也把世俗的东西上升到神圣地位。[把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正当手艺和职业上升到善功和圣事的高度,这样,路德就破除了神圣与世俗的对立,于最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发掘崇高的神性]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安立甘宗都铎王朝国王已取得了对主教的叙任权亨利八世的离婚案。1534年至尊法案1563“三十九条教规”正式确立国教原则1688光荣革命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加尔文宗是真正平民的宗教路德派受到德国诸侯的保护,安立甘宗得到英王的支持,而加尔文宗得到的是民众的支持,它是一个共和国的宗教,既不象路德宗那样带有太多的神秘色彩,也不象安立甘宗片面关注教会行政问题,它把宗教信仰和日常生活、教会事务和国家事务巧妙地融为一体,从而形成政教合一的局面(日内瓦)。加尔文宗使新教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并真正成为国际性的宗教。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加尔文宗是真正平民的宗教天职(Calling)观念和现世性的禁欲主义生活态度(职业劳动和日常节俭勤奋)孕育了资本主义经济生活的精神支柱。加尔文教凭刀剑为自己打下大片领地,迅速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宗教。尼德兰革命、英格兰1640年革命、法兰西胡格诺战争、1620遭迫害的清教徒抵达美洲。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关于清教与资本主义及科学的关系,可参考: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哥白尼革命的意义自然科学上的革命:恢复地球普通行星地位,推翻了地心说。自然观上的革命:自然科学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兴起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伽利略:自然是用数学语言写成的大书亚里士多德目的论WHY伽利略动力学HOW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笛卡尔:给我运动和广延,我就能构造世界笛卡尔对精神与物质的严格二元划分,使人们能够从根本上对自然界作机械论的解释,从而排除神学因素对科学研究的干扰。机械类比:动物是机器VS人是机器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牛顿的世界蒲柏:自然和自然律隐藏在黑夜之中,上帝说,“让牛顿去吧”,于是万物皆明。人是庞大的数学体系的不相干的渺小旁观者。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作用与局限特征:坚持人与自然的分离坚持去研究自然界中存在的严格决定的因果关系自然界的组成是不可分割的微粒:还原论机器的隐喻代替机体的隐喻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人和自然的区分(1)在神话自然观中自然是充满神灵的有机体,人与自然没有区分,人本身从属于自然界。在基督教神学自然观中,人和自然都是上帝的创造物,上帝赋予人管理自然的权利,人可以照料充满神性的自然物。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人和自然的区分(2)笛卡尔以来的二元论划分,使人们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对自然物本身的研究上,而不必顾忌对神性的冒犯,在“征服自然”的口号下人们对自然事物进行细致的研究。市民社会的商业特征:把自然看成是在经济上可以开发、索取的对象。自然通过人类的劳动成为人类的所有物,人类成为自然的主人。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严格决定论
取消了偶然性。拉普拉斯决定论。拉普拉斯认为上帝是一个不必要的假设。“陛下,我用不着那样的假设”。1846年海王星的发现天王星的扰动现象,必须用一个新行星的存在作为解释。剑桥的亚当斯和法国的列维烈各自独立地计算出其位置,柏林的加勒据此发现海王星的存在。海王星的存在扩大了牛顿体系的影响,加深了人们对严格决定论的信念,而这一科学事实也表明科学的国际合作。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还原论的说明模式复杂事物由简单的微粒构成,复杂现象可以由简单现象说明。坚信自然界可以用质点在绝对时空座标内的机械运动加以说明。亥姆霍茨:一旦把一切自然现象归结为简单的力,而且证明自然也只能这样简化,那么科学的任务也就算完成了。物体甚至力都是可以取消的。数学上的点F=ma彭加勒就用加速度取消力的概念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机器的隐喻机器的隐喻影响牛顿模型成为一切科学的典范道尔顿:把机械作用的原子带入物理学和化学库仑:静电学的平方反比关系卢瑟夫的原子模型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力学原则洛克:社会原子(个人)—个人行为(利益驱动)亚当·斯密:追寻复杂经济现象中的数学规律机械唯物论哲学霍尔巴赫: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机器的隐喻(2)牛顿力学和英国机械唯物主义对18世纪法国启蒙思潮的影响,发展为极端的机械唯物论(拉梅特利和霍尔巴赫)。力和物质(质量)被当成是理解一切现象的基本概念,用运动定律规定物质、运动和力之间的普遍关系。这些概念和关系是一切自然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作用与局限[内容见教材]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第三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特点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历史必然性1发展演化的思想2普遍联系的观点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发展演化的思想(1)康德的星云假说在僵化的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第一个缺口。地质学对地质演化的研究:水成说/火成说渐变说/灾变说达尔文《物种起源》施来登:细胞拉马克:进化论达尔文:生物进化论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发展演化的思想(2)热力学第二定律
突出了物理世界的演化性、方向性和不可逆性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普遍联系的观点能量守恒与转化电磁转化定律近代化学(1)原子论(2)元素周期表(3)人工合成尿素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
“一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瓦解了,一切被当做永久存在的特殊的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15-16页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点1
把自然界、人类和社会历史统一起来,看成是统一的自然历史过程,遵循统一的客观辩证法的规律,用彻底的唯物主义原则把它们作为统一的物质世界加以考察,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区别其他自然观的特点。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不仅强调自然与人、社会的统一,把人和社会包含在自然的概念之中,而且还从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出发,在对自然的理解中加入了人的主体性因素,阐发了“人化自然”的思想。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不断概括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把之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的基础上。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1。以物理学革命为先导的新学科,为自然界的辩证存在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2。生活方式和文化模式的变化,促使人们去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3。可持续发展观及生态自然观
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自然观。第二章自然界的存在与演化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第一节自然界以系统的方式存在阅读教材第二章:“自然界存在的科学图景”了解什么是系统,系统的构成要素,系统的基本属性。了解自然界的层次系统参阅南京大学教务处网上多媒体课件:《地球科学》/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第二节自然界的演化宇宙的诞生(29分钟)地球与人(60分钟)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宇宙起源中的哲学问题几个宇宙模型人择原理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宇宙模型现代宇宙学是以广义相对论为基础的理论,以哈勃定律为观测依据,并在宇宙学原理的假设下,研究宇宙整体的结构、运动和演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几个宇宙模型爱因斯坦静态有限无边宇宙模型弗里德曼膨胀宇宙模型标准宇宙模型恒稳态宇宙模型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爱因斯坦静态有限无边的宇宙模型1917这是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宇宙运动自洽而统一的动力学模型。由于当时尚未发现河外星系普遍退行现象,爱因斯坦相信宇宙在大尺度上的特征是不应该随时间而变化的。1929年哈勃红移发现后,这个模型被抛弃。但这个模型开创了现代宇宙学研究。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弗里德曼膨胀宇宙模型1922弗里德曼在解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时,得到一个均匀、各向同性的宇宙动态时空度规。由此得到宇宙空间随时间膨胀的观念,哈勃红移发现后,这个模型受到重视。哈勃常数H=55758495(1秒差距=3.26光年)奇点是演化态宇宙学的难题。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标准宇宙模型(1)G·伽莫夫(1948)认为我们的宇宙起源于温度极高密度极大的“原始火球”的一次大爆炸。主要观点:宇宙早期,1010
K,密度极大,宇宙处于热平衡,主要是基本粒子(亚核粒子),如质子、中子、电子、光子、中微子等形态物质构成。温度很快降低。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标准宇宙模型(2)当温度降到109K时,中子开始失去自由态,要么衰变,成为质子和电子,要么和质子结合成为重氢、氦等元素,化学元素就是从这一阶段开始形成。当温度继续降低到108K时,早期化学元素形成结束,宇宙中主要是质子、电子、光子、弱相互作用粒子和一些较轻的原子核。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标准宇宙模型(3)当温度下降到103K时,辐射退居次要位置,宇宙主要是气态物质,气体逐渐聚成星云,再进一步形成各种恒星体系,包括星系、恒星、行星以及生命的出现,一直演变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宇宙。主要成就由于所有恒星都是在宇宙温度下降后产生的,故宇宙天体年龄小于200年,因为:D/V=1/H200观测到天体有系统的光谱线红移在各种天体上氦丰度大多约为30%,只有在早期大爆炸时期才能产生如此多的氦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标准宇宙模型(4)根据宇宙膨胀和氦丰度等数据,可以具体算出宇宙每一时期的温度,伽莫夫曾经估计,今天的宇宙已经很冷,只有几K左右。1965年彭齐亚斯和威尔逊探测到热幅射的微波背景辐射,温度约为3K,并且具有相当好的各同向性。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标准宇宙模型(5)存在的问题能够解释10-2秒(温度1011
K)到现在(3X1017秒)宇宙的演化,但对10-2前的宇宙演化,存在问题。如视界问题、平直问题、磁单极问题等等。但论证了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揭示了宇宙的演化,推动了关于宇宙有限或无限问题的探讨。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标准宇宙模型(6)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标准宇宙模型(7)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恒稳态宇宙模型
1948年英国天文学家H·邦迪、霍伊尔、戈尔德共同提出。这个模型认为宇宙是不断膨胀的,其密度保持不变,好处在于不存在奇点问题,但困难在于如何说明物质从虚空中产生。这个模型已经证明是错误的。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霍金的宇宙创生量子理论《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阅读霍金,懂不懂都是收获。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人择原理(AnthropicPrinciple)(1)人的宇宙原理是1974年英国科学家B·卡特正式提出的。人的宇宙原理蕴含多宇宙的存在,量子力学、广义相对论、现代宇宙学等科学领域为多宇宙的存在提供了理论根据。这个理论认为,可能存在许多具有不同物理参数和初始条件的宇宙,但是只有物理参数和初始条件取特定值的宇宙,才能演化出人类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人择原理(AnthropicPrinciple)(2)弱人择原理(R·H·迪克)虽然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并不是中心,但我们作为观测者存在,需要特定的物理、化学环境,在这方面却具有某种程度的优越地位。强人择原理(B·卡特)宇宙以及它所依赖的基本参数,必须允许在某一阶段产生出作为观察者存在的有机生命。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人择原理的科学成就(1)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1)确定待测物理量的数量级。人的存在可以导出某些物理量,例如生命的存在要求比氢更重的元素存在,重元素要热核反应,由热核反应合成对人生命必不可少的重元素需要109年的时间。宇宙是不断膨胀的,其大小取决于它的年龄。如果年龄太小,则不可能有人类,而其年龄过大,则形成生命的重元素可能烧尽,故宇宙的直径应在1010光年左右。成就(2)估计生命存在的天体重量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成就(3)否定恒稳态宇宙模型如果任何时间宇宙的状态都是相同的,那为什么智慧生命是在某个特定的时间,而不是在此之前或在此之后产生?如果宇宙存在永恒不变、均匀的结构,那么生命就有可能到处产生,或者宇宙根本不产生生命。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人择原理的哲学问题认识论问题人择原理预言了多宇宙的存在,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认识其他宇宙规律?我们以地球为中心的局域性规律,是否能扩展到整体的宇宙?方法论意义一般方法是由因求果(归纳演绎)人择原理是借助人存在这个事实,推论在此之前和在此之后的宇宙状态,是一种由果求因的研究方法。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可参考著作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第三章人与自然第一节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第二节人与自然关系的演进第三节可持续发展战略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第一节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自然界中一旦出现了人,就产生了人和自然的对象性关系。这种对象性关系包括两个方面:
1、人对自然界的受动性:人不能脱离自然界而生活,也不能摆脱自然界规律的支配。
2、人对自然界的主动性:人并非消极地依赖自然界而生活,而能(或能动性)认识自然界的规律性,按自然规律去改造自然,并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完善自身。通过人的社会实践,受动性和能动性达到统一。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化人类的发展经历了从消极被动适应自然到积极能动的改造自然的过程。蒙昧时代:自然是神秘的主宰;古代希腊:凭借理性能够认识自然;近代时期:自然界充满理性秩序;伽利略:自然的真理存在于数学之中;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笛卡儿:我思故我在。现代成了:我消费故我在。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化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化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社会性的人主体的人以自己创造的工具、语言和思维同自然界发生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就是人与自然最基本的关系——对象性关系不同于其他自然存在物的特性有目的地选择自然对象有意识地建构自然对象有意识在评价自然事物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人和自然对象性关系的中介实践——人和自然对象性关系的中介人是实践的产物只有在实践活动中人才能深刻了解自然,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实践,实现社会与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实践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第二节人化自然与人工自然一、自然、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天然自然指人类尚未认识到的那部分自然和人类观测所及的那部分自然人工自然是人类实践手段所及从而改变了的那部分自然界。包括人类直接实践影响到的自然,生态系统人类利用自然材料创造的人工自然物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人类科学认识所及,从而可观测的那部分自然界。人类和人化自然构成一个双向的通信系统,人通过对自然信息的获取、传输、加工和使用等步骤来揭示自然界的性质和规律,实现科学研究的任务。而自然界通过人类信息的介入,实现自然的人化过程。人化自然随着人类信息手段的逐步完善而拓展,其拓展过程一般由自然科学史来表征。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人化自然荒野的黄昏——丘奇1860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建筑最能够体现人化自然如何走向人工自然
印第安人的穴居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人与环境的互动人与自然环境的互动也是建筑要反映的焦点之一。如生活在草原的蒙古民族,由于逐水草而居的基本生活方式,因此,轻便、容易捆扎、携带的住屋形式,便成为游牧民族最重要的建筑形式。建筑学者A·Rapoport指出,蒙古包是居民长时间面对自然环境,极具智慧的建筑解决之道。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人与环境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建筑最能够体现人化自然如何走向人工自然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人与环境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人与环境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人与环境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第二节人化自然与人工自然二、人工自然的扩大和自然界平衡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无机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自然界的涨落失稳导致自然平衡的破坏以人为评价标准的生态演化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人与自然关系的演进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原始和谐1从采集狩猎社会到原始农业社会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人与自然关系的演进(1)原始农业技术及相应的生产能力对自然系统的稳定性和影响,完全可以通过系统的自我调节而消除。人在本质上屈从于自然。(2)在消费结构方面,饥饿与半饥饿决定了人口增长缓慢。极低消费结构和人口规模决定了原始农业对自然系统的压力不会超过其承载限度。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人与自然关系的演进2传统农业社会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人与自然关系的演进(1)传统农业社会使用生物能源、大量利用气候、土地、生物资源,初级社会产品满足基本的衣食往行,生活废物可降解,人服从自然。(2)传统社会人与自然的冲突体现在消费结构与自然资源不平衡之间。技术进步和社会经验增长导致人口规模扩大,并未导致人均消费水平提高以农业技术的不断改进来缓解人口压力带来的人与自然冲突消费结构方面的调整为:人均低消费;自然压力最大规模化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人与自然关系的演进(3)脆弱的平衡自然资源个人所有制和社区所有制国家保护所有制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人与自然的对立1工业社会出现的问题人口增长和规模过大,人口就业困难和老化、资源短缺、能源危机、水土流失、粮食紧缺,荒漠化、干旱、洪涝、盐渍化、森林减少、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大气污染、噪声、电磁污染、核放射性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城市生活垃圾等。2技术结构与自然系统的本质对立技术结构解决途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寻找替代物;降低废物排放及可再生利用;环保消费结构方面的调整:不是降低人均消费,而是控制人口规模政府的参与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人与自然的对立3市场失效市场是目前资源配置最主要力量所有权的不完全导致市场失效所有权的外部性、不可分性、可拥有性和非专有性以及实施完全所有权时遇到的可行性问题公地的悲剧解决方案政府解决方案:如排污许可证制度市场解决方案:不存在成本的全产权交易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卡普敌人(原始社会)(神话)榜样(农业社会)(形而上学)对象(工业社会)(机械论)伙伴(后工业社会)(机体论)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第三节可持续发展问题一、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1人口问题2不可再生资源耗竭3环境污染加剧4生物多样性减少5土地荒漠化加速6有毒化学品的越境转移7全球气候变暧、臭氧层耗竭和破坏8森林面积急剧减少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全球性问题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人口问题(1)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当前人口:1999年6月16日世界“60亿人口日”:加速翻番(2)老龄化社会保障目前全国有1.32亿60岁以上的老人。也就是说,老人在13亿人口中占10%以上。而且老人的数量以每年3.2%的速度不断增加。因此,国家将面临各种经济和社会问题。(3)2050年中国将人口总数控制在14亿以内(世界90亿)。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人口问题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日本出生率降低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世界人口快速增长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能源危机石油危机当前世界能源消耗量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环境污染加剧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生物多样性的减少重庆大学STS研究中心被灭绝的和濒危的生物物种在地球上的灭绝速率竟比其自然过程加快了约1000倍多样性的意义基因的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生活物质和重要的生存环境。
人类生存:一种植物灭绝就会引起10-30种其他生物的丢失;生物多样性减少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扩大了人类对自然的影响范围和能力,人类的活动加快了地球上物种的灭绝速度。1600-1900年间,有75个物种灭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关注信息处理技术员考试试题
- 材料力学与智能材料性能监测重点基础知识点
- 材料疲劳裂纹萌生机理研究重点基础知识点
- 检修火灾应急演练预案(3篇)
- 化验室初期火灾应急预案(3篇)
- 经济政策与社会治理的良性互动试题及答案
- 高考数学整体复习安排与试题及答案
- 边防火灾应急预案(3篇)
- 地铁区间火灾的应急预案(3篇)
- 解决代数难题的思路试题及答案
- 中医适宜技术-中药热奄包
- 材料力学第4版单辉祖习题答案
- 婚前医学检查证明
- 妇科经带胎产杂99方方歌讲解学习
- 工艺变更通知单
- 一年级音乐教案 这是什么 (市一等奖)
- 首末件检查记录表
- 20XX-烟草车辆运输方案计划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竞赛试卷
- 晶体几何基础
- 腹腔穿刺术考核评分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