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教育信息化市场发展前景分析及新高考改革对教育信息化的影响分析
一、教育信息化:国家意志,智慧生态
1、教育信息化2.0:实现“三全两高一大”,构建智慧生态
政策趋势“深化应用,融合创新”。教育信息化以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育公平,教育信息化2.0时代着力构建智慧生态。《教育信息化2.0行动规划》中,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目标已从“三通两平台”升级为实现“三全两高一大”,致力实现智慧教育生态。(1)三全: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部学校。(2)两高:着力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着力提高广大师生信息素养。(3)一大:建设“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教育信息化产业链包含电信运营商、产品供应商、系统集成商(渠道商)、政府、使用者(学校、家长、学生等)五个环节。
行业需求和供给:政策红利、科技进步和制度完善三大动力催生海量市场。我国教育信息化2.0的基本目标(到2022年)
教育信息化产业链包括电信运营商、产品供应商、系统集成商(渠道)、政府、使用者五个环节。其中电信运营商主要负责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及互联网覆盖和宽带接入;产品供应商主要负责配套终端硬件产品、软件产品及内容的提供;系统集成商主要负责软硬件产品的整合及一定区域内集成化产品的销售;在体制内公立教育机构进行教育信息化采购时,政府机构,如教育局等,负责制定采购决策;而产品最终的使用者则是学校,包括教师、学生及家长。教育信息化产业链梳理
2、供给端:市场参与者众多
教育信息化行业拥有众多的市场参与者。目前从事教育信息化业务的公司约有数百家。目前针对B端(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行业的主要参与公司包括:(1)传统的教育信息化公司:拓维信息、科大讯飞、中教股份、颂大教育、星立方、联汛教育、立思辰、佳发安泰、新开普、天喻信息、清睿教育、华发教育、良华科技等;(2)教材和教辅发行出版厂商:凤凰传媒、中南传媒、皖新传媒、北教传媒等;(3)内容提供商:包括爱学堂等;(4)部分传统的线下课外辅导培训机构:好未来(入股学科网)、佳一教育(通过课外辅导领域所积累的数学教学内容提供资源服务)等;(5)互联网公司:腾讯(微信智慧校园)、阿里巴巴、百度、跟谁学等;(6)传统的校讯通业务公司:全通教育、拓维信息。B端教育信息化参与企业
3、需求端:新高考教改的产业变革
教育信息化领域的经费投入主要来源于B端教育财政预算、C端学生的付费和高校的教育信息化经费,2020年整体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000亿元。
B端教育信息化财政预算逐年提升,202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近3800亿元。近10年来,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目前已连续六年保持在4%以上。教育部2011年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各级政府在教育经费中按不低于8%的比例列支教育信息化经费;2012年正式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则提出要在教育投入中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倾斜,保障教育信息化发展需求。2018年2月26日《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明确指出,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启动教育信息化2.0行动,在“三通两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教育信息化的转段升级,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的整体目标和应用水平。根据我们对市场的抽样调研,考虑到各级政府在教育经费中按不低于8%的比例列支教育信息化经费,以及目前各级政府在B端教育信息化方面纷纷加大投入,按照2018-2020年8.5%、8.5%和9%的投入比例简单估算,2018年国家财政性教育信息化投入规模约3,132亿元,2020年达到3,863亿元。中国财政性教育支出及占GDP比重
中国教育信息化投入资金估算(亿元)
产品布局和渠道网络:目前教育信息化产品布局以“三通两平台”为核心,不同教育阶段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侧重点不同:(1)K12教育阶段拥有24万所学校、1040万名教师、1.69亿名中小学生,以应试教育为纲,以提升教学效果为目标,是最重要的教育信息化需求来源;(2)高教阶段拥有2596所高校、160万名教师、2894万名学生,致力于实现资源共享和业务流程优化;(3)幼教阶段拥有机构23.98万所,250万名教师,4414万名学生,信息化建设聚焦寓教于乐,注重展示互动。由于目前K12信息化中toB业务为主流,以政府招投标为主,因此以区县为单位建设渠道网络,成为产品推广的关键,龙头企业多采用代理合作的模式迅速实现大规模区域覆盖,高教、幼教信息化产品推广更为市场化。2017年教育信息化公司营业收入Top10(单位:百万元)
行业增长动力及公司成长路径:信息化需求全方位升级及以终端为入口的智慧教育生态构建。行业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信息化需求的全方位升级:(1)终端设备的升级迭代、(2)数据分析服务的深度推进、(3)开放平台+优质内容的生态构建、(4)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拓展应用领域、(5)双师课堂等新模式的兴起。公司成长路径主要围绕以终端为入口的智慧教育生态构建:(1)硬软件融合发展、(2)优质内容收费、(3)B端覆盖带动C端收入、(4)数据挖掘与个性化推荐、(5)资本红利及并购扩张。教育信息化企业三维框架:产品、渠道、数据
教育信息化的2B2C模式有望为C端市场打开广阔的成长空间,202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200亿元。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目标和规划,2020年我国幼儿园、中小学、高等教育的在校生目标分别为4000万人、2.12亿人、3300万人,我们按照未来每位在校生在体制内的年均内容、服务和终端的支出资金50元、1000元和100元的保守数字来计算,教育信息化的2B2C模式下,潜在的C端市场空间预计约2200亿元。2009-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主要目标
除了财政预算和C端收费,高校信息化建设还依靠学校自身的相关经费,该部分投入在2020年将达到280亿元左右。我国高校平均每年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在1000万元左右。按照平均每所高校1000万元/年计算,全国高校2600所计算,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学校投入经费在2017年约260亿元左右。参考目前CPI水平,每年高校支出增幅约为2.5%,那么2020年平均每所高校教育信息化支出约1077万元,2020年整体经费水平将会增加至约280亿元。高校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单位:亿元)
新高考个性化发展需求促使智能班牌、排班选课系统等新的产品服务形式出现。班牌一直是作为班级的标识,传统班牌形式单一,内容固定,更改麻烦,智能班牌在教育信息化和互联网+的结合下应运而生。智能班牌更加注重老师和学生的沟通交流和及时数据交互。学校为每个教室配置一台智能班牌,用来实时显示学校通知、班级通知,可设置集中分布式管理,自由控制每个终端;主页显示班级全面的基本信息,包括天气、班名、课程表、值日表等。在新高考制度下,学生的课表各不相同,学校也需要根据选课结果和教师资源进行统一排课。班牌可以让学生轻松查看自己的选课结果,而走班排课系统则可以让学校合理的对课程进行安排。此外,有的智能班牌还加入课堂反馈功能,学生可刷卡自动登陆系统,对所上课程进行课堂反馈,教师及时了解教学反馈,有效地保障教学和课堂质量。通过智能班牌,打通了智慧校园、学校和教师、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家长,学校和家长之间的互动通道,真正的将智慧校园落地,丰富和创新了教学生活。全国各省市首次新高考启动和实施时间
新高考下走班排课优势
4、考点信息化:5年加总约百亿市场空间
考试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7年统一部署建设教育考试信息化工程以来,国家在全国数十万教室内配备了摄像头、流媒体服务器等音视频编解码设备,但是大多数学校基本上只在各类考试的时候使用网上巡查系统,平时教学和管理上这套系统几乎处于闲置状态。为提高现有设备的使用效率,教育部要求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的建设需有机整合现有考点设施和网络资源,统筹考虑考点学校多媒体教学管理、校园安全防护等信息化基础建设需要。教育考试信息化的建设正朝着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发展:纵向以网上巡查系统、应急指挥系统、身份认证系统、作弊防控系统等多种功能教育考试信息产品建设为主;横向以高考、研究生入学考试、成考、自考等不同教育考试考点的建设为主。考试信息化国家、省、市、县、学校五级互联互通管理体系
未来5年考试信息化市场空间加总约100亿元。就教育考试信息化而言,我国教育考试涵盖范围广泛,包括高考、自考、成考和研究生入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以及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专业技能证书考试、公务员考试等多项非学历考试。各类国家教育考试合计人数约1,700~2,000万人之间。现有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一般为5年,为保障国家教育考试信息化系统的正常使用,需要对产品进行定期维护和更新换代。上一批次高考标准化网点建设50万间,18-23年需要更新;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点也要在新高考全面实施的2022年之前建设完毕,大约为50万间,根据市场平均价格1万元/间计算,未来5年考试信息化市场空间加总约100亿元。
二、新高考改革将深刻影响教育信息化领域
1、改革内容:3+3方式增强自主性,选考科目绑定专业选择
国务院于2014年9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拉开了高考改革大幕。《实施意见》提出了我国新高考改革的总体方案,各省根据教育部总体方案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细则。其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
新高考改革从招生计划分配方式、考试内容和形式、招生录取机制等方面完善了高考制度。
1、在招生计划分配方式方面,新高考改革(1)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2)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3)完善中小学招生办法破解择校难题。
2、在考试形式和内容方面,新高考政策(1)实行“不分文理,3+3”模式。学生可以在统一的考试科目语数英之外根据特长和兴趣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中选择其中的3门,学生的成绩组合将有20种,且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2)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范围覆盖国家规定的所有学习科目;(3)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4)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5)改进评分方式,加强评卷管理,完善成绩报告。
3、在招生录取机制方面,新高考政策(1)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2)规范自主招生机制;(3)完善高校招生选拔机制。高校要在招生章程中详细列明考试招生相关事项并提前公布;(4)改进录取方式。推行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平行志愿的方式,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完善投档录取模式;(5)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二三本合并成为新高考的一大趋势。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2663所(含独立学院265所、本科院校1245所)。全国普通本专科招生790.99万人,比上年增长3.87%。其中,普通本科招生422.16万人,比上年增长2.78%。普通专科招生368.83万人,比上年增长5.16%。全国共招生研究生85.80万人,比上年增长6.43%。其中,招收博士生9.55万人,硕士生76.25万人。2017年,已有北京、天津、重庆等20省市自治区将二本和三本合并,而湖南、甘肃、黑龙江、宁夏、陕西、青海、吉林仍存在三本,山东、上海、海南目前仅分本科批次和专科批次录取;浙江采用分段录取的方式。新高考改革下的高考成绩组成
2、时间规划:全国范围分批推进,2020年全面建立新高考制度
2014年国务院出台的《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了新高考的总体实施规划:2014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2014年9月,上海和浙江成为第一批试点省市,率先开启高考综合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子出版物在终身教育中的重要性考核试卷
- 自行车运动监测技术应用考核试卷
- 羊的饲养羊只饲养与饲养技术研究考核试卷
- 弹射玩具企业项目管理与进度控制技巧考核试卷
- 社会媒体在企业传播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电子元件生产线委托管理及市场拓展与技术支持合同
- 横店影视城文化旅游地产项目景区资源合作协议
- 高品质度假村客房全权委托经营管理协议
- 文化创意产业数据分析师岗位长期聘用协议
- 商业步行街商业地产开发与委托运营管理合同
- 2025年昆明市高三语文三诊一模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 诊疗规范考核试题及答案
- 临沂市罗庄区兴罗资本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人工智能设计伦理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浙江大学
- 《陆上风电场工程概算定额》NBT 31010-2019
- 新中考考试平台-考生端V2.0使用手册
- 初中数学北师大七年级下册(2023年新编) 三角形《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
- DB51∕T 991-2020 农用机井技术规程
- 电厂水处理基础知识课件
- 青春期健康教育之拒绝吸烟酗酒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融资模式分析研究金融学专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