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电缆防火标准试题库_第1页
11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电缆防火标准试题库_第2页
11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电缆防火标准试题库_第3页
11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电缆防火标准试题库_第4页
11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电缆防火标准试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唐河南发电有限公司

设备管理知识试题库(25、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电缆防火标准(2005版))(2018年3月)一、填空题1、集团公司制定电缆防火标准规定了发电厂电缆防火的原贝更标准,适用于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系统。2、阻燃性是指在特定试验条件的高温、时间的火焰作用下,使物体材质被烧着后,当撤去火源能自熄的特性。3、耐火性是指在特定高温、时间的火焰作用下,可保持物体材质结构基本不受破坏的特性。4、阻燃电缆是指在特定试验条件的火焰温度、时间作用下,使被烧着的电缆撤去火源能迅速自熄的特性。5、耐火电缆是指在特定高温、时间内的火焰作用下,电缆仍育B—维持供电运行的特性。6、直埋敷设是指电缆无敷设构筑物而直接埋在地下,或底部充沙埋设的电缆。7、阻火包是指用于阻火封堵又易作用的膨胀型柔性枕袋状阻火材料。8、自粘性防火包带是指缠绕在电缆或电缆接头处,阻止电缆因火灾而延燃。9、防火涂料是指涂刷在电缆外护套上,阻止电缆因火灾而延燃。10、耐燃梢盒是指代替金属桥架中的钢制梢盒,但具有一定的难燃性能。11、耐火隔板是指具有耐火性能的板材,对通道或孔洞可作耐火分隔。12、防火堵料是指用于电缆敷设的孔洞封堵,并能有效分隔火焰的延燃。13、耐火极限是指在特定试验条件下,规定的火焰温度、供火时间的最大极限值。14、电缆管理和电缆防火工作必须突出重点,分清层次,抓住可能造成大面积电缆烧损、全厂停电、主设备严重损坏等关键环节。15、在电缆隧道入口处应配备移动式灭火器。为防止灭火中人员中毒、窒息,应同时配备正压式空气呼吸器。16、做好电缆沟、道、竖井的防火隔断,做好电缆孔洞封堵的动态管理,防止因电缆延燃造成大面积电缆烧损。17、电缆沟、道的防火隔断要配合使用防火门。18、防火门要做到平时敞开通风,发生电缆火灾能够自动关闭19、使用小绳和弹簧或闭门器配合时,必须涉及到防火门两侧一的电缆。20、突然停电后可能造成主设备损坏的重要辅助设备动力电缆,如:汽轮机润滑油泵、密封油泵、盘车等设备的动力电缆、应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且其运行和备用设备电缆应分沟敷设。21、主厂房内易积水、油、灰的部位不宜采用电缆沟22、升压站的母线保护电缆、系统稳定装置、线路保护等电缆,不得与动力电缆同沟敷设,防止因动力电缆火灾影响保护电缆造成全厂停电。23、各台机组、各条母线控制保护装置的相关电缆禁止集中布置在同一桥架或电缆沟道,防止因电缆火灾造成所有机组或母线停运。24、电缆的防火涉及技术管理、防火管理多个环节,应从设计、安装、运行、维护、检修全过程着手,全面、全过程抓好电缆的防火工作。25、规范电缆的日常管理,建立完整的电缆台帐和清册,开展定期检查和绝缘试验,加强对温度和缺陷趋势的分析,及时处理存在的缺陷隐患。26、加强对异动电缆的校核、审批、电缆接头的施工质量和电缆的预防性试验管理、防止因电缆本身故障引发的电缆火灾事故。27、落实充油设备及防爆门附近电缆的隔断、封堵、阻燃措施,加强输煤、制粉等场所电缆的清扫,严格执行动火管理制度,防止因外部原因引发的电缆火灾事故。28、积极采用感温电缆、电缆接头温度监捽装置、红外测温及成像等手段.采用阻燃电缆、阻燃涂料等新材料,不断提高防范电缆火灾的能力。29、严格落实封、堵、涂、隔、包、水喷雾等措施、防止由于外部原因造成的电缆火灾事故以及延燃造成事故的扩大。30、采用灭火弹、烟雾报警等设施、做到火灾隐患早发现、早消除,将危害的损失降低到最小限度。31、使用灭火弹要与防火隔断有效配合,确保保护范围的有效性。32、动力电缆与控制电缆应分层敷设,不应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并应进行耐火分隔。33、同一回路工作电源与备用电源电缆,宜布置在不同层次,并应进行耐火分隔。34、电缆在同侧多层支架上的排列,应按高低压动力电缆、强电控制电缆、弱电控制电缆顺序,宜分层由上而下。35、对公用性重要回路、火电厂双辅机系统的厂用供电电缆,分分开布置在两侧支架上,条件困难时可布置在不同层次支架上。36、在同一通道中,不得将非难燃电缆与难燃电缆混合敷设。37、电缆在架空桥架内敷设时,架空桥架的通道应避免通过高温、易爆、易燃、有害气体的地段36、发电厂主厂房内及厂区输煤、辅助车间等的重点部位可按机组容量及地区负荷的重要性对电缆分别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37、靠近高压电流、电压互感器等含油设备的电缆沟.应使该区段沟盖板密封。38、电缆大型排管、地下埋管或直埋式电缆,应在排管两端封堵,或在引出部分以金属管接件密封等防火措施。39、电缆通过易燃、易爆、高温及其它有火灾危险的区域、电缆较密集时可敷设在难燃或耐火梢盒内,对少量电缆可采用自粘性防火包带、防火涂料或难燃保护管保护。40、电缆隧道的阻火墙厚度不宜小于240mm。阻火墙两侧不小于1.5m的电缆宜缠绕自粘性防火包带、涂刷防火涂料或采用防火隔板分隔。41、在一个区段内全部使用难燃或耐火梢盒,具宽度不宜大于1000mm,并应在梢盒中设置专用接地线。42、电缆隧道和电缆沟应有良好的排丞选迤3缆隧道还应具有良好的通风设施。43、电缆进入柜、屏、台、箱等的孔洞宜采用有机和无机防火堵料相互结合填充,有机堵料宜在电缆周围充填并适当预留,洞口两侧的非耐燃或难燃型电缆宜采用自粘性防火包带或刷防火涂料。44、在楼板竖井孔处的阻火封堵、阻火隔层应酢承受巡视人员的荷载。45、阻火墙的构成,宜采用阻火包、矿棉块等软质材料或防火堵料、耐火隔板等便于增添或更换电缆时不致损伤其他电缆的方式,且在可能经受积水浸泡或鼠害作用下具有稳固性。46、高压电缆的中间接头与终端接头处应加强防护(包括接头处相邻的电缆),接头处缠包自粘性防火包带或刷防火涂料,并用专—用难燃或耐火接头盒将其封闭。47、电缆中间接头和重要或处于运行条件不利环境的终端头,应采用远方温度监控装置,防止因过热老化引起的电缆接头爆破事故。48、做好接头的密封和机械保护,防止接头内渗入水分、潮气、污秽和外力造成电缆接头损坏49、加强对电缆头的检查和预防性试验工作。在全面统计的基础上,加强对电缆头的定期检查和问题分析,及早发现和解决电缆接头存在的隐患、缺陷。50、宜在电缆隧道内电缆交叉口及电缆密集段、电缆夹层以及有中间接头的部位,悬挂灭火弹。二、单项选择题1、集团公司制定电缆防火标准规定了发电厂电缆防火的(A)。A、原则B、标准C、原则和标准 D、要求2、阻燃性是指(A)A、在特定试验条件的高温、时间的火焰作用下,使物体材质被烧着后,当撤去火源能自熄的特性。B、在特定高温、时间的火焰作用下,可保持物体材质结构基本不受破坏的特性。C、在特定试验条件的高温的火焰作用下,使物体材质被烧着后,当撤去火源能自熄的特性。3、耐火性是指(B)A、在特定试验条件的高温、时间的火焰作用下,使物体材质被烧着后,当撤去火源能自熄的特性。B、在特定高温、时间的火焰作用下,可保持物体材质结构基本不受破坏的特性。C、在特定试验条件的高温的火焰作用下,使物体材质被烧着后,

当撤去火源能自熄的特性。、电缆沟、道的防火隔断要配合使用(B)。A、防火墙B、防火门C、防火墩D、防火包、升压站的母线保护电缆、系统稳定装置、线路保护等电缆,(B)与动力电缆同沟敷设。A、可以B、不得C、经总工程师批准,可以D、允许6、加强对异动电缆的校核、审批,电缆接头的施工质量和电缆的预防性试验管理,防止( A)电缆火灾事故。A、因电缆本身故障引发的B、因外部原因引发C、因外部原因和电缆本身故障引发的、落实充油设备及防爆门附近电缆的隔断、封堵、阻燃措施,加强输煤、制粉等场所电缆的清扫,严格执行动火管理制度,防止(B)的电缆火灾事故。A、因电缆本身故障引发的B、因外部原因引发C、因外部原因和电缆本身故障引发的、电缆着火后,容易引起电网系统振荡及系统瓦解等重大恶性事故的电缆,(B)实施耐火防护和选用耐火、阻燃电缆。A、应B、必须C、宜D、可以、电缆着火后,容易引起机组停机或开关跳闸的电缆采用明敷时,(A)实施耐火防护或选用耐火、阻燃电缆。A、A、应B、必须C、宜D、可以10、容量为300MW及以上机组的主厂房、输煤、燃油及其它易燃易爆场所(C)实施耐火防护或选用耐火、阻燃电缆。A、应B、必须C、宜D、可以11、单机容量为200MW及以上时,主厂房到网络控制室或主控制楼的每条电缆隧道或沟道所容纳的电缆回路(A)。A、不应超过1台机组的电缆B、不宜超过2台机组的电缆C、不宜超过 3台机组的电缆、单机容量为100MW、125MW时,主厂房到网络控制室或主控制楼的每条电缆隧道或沟道所容纳的电缆回路(B)。A、不应超过1台机组的电缆 B、不宜超过2台机组的电缆C、不宜超过 3台机组的电缆、单机容量为100MW以下时,主厂房到网络控制室或主控制楼的每条电缆隧道或沟道所容纳的电缆回路(C)。A、不应超过1台机组的电缆B、不宜超过2台机组的电缆C、不宜超过 3台机组的电缆、动力电缆与控制电缆应( A)敷设,并应进行耐火分隔。A、分层 B、同层C、混合、同一回路工作电源与备用电源电缆,宜布置(B),并应进行耐火分隔。A、在同一层次 B、在不同层次C、混放D、分沟放置、同侧多层支架上的排列,应按(C),宜分层由上而下。A、弱电控制电缆、高低压动力电缆、强电控制电缆顺序B、强电控制电缆、弱电控制电缆、高低压动力电缆顺序C、高低压动力电缆、强电控制电缆、弱电控制电缆顺序17、当电缆明敷时,在电缆接头两侧各(B)长的区段,以及沿该电缆并行敷设的其他电缆同一长度范围内,应采用防火涂料或防火包带措施。A、1〜2mB、2〜3mC、3〜4mD、0〜1m、在隧道、沟、浅槽、竖井、夹层等封闭式电缆通道中,不得含有可能影响环境温升持续超( C)的供热管路。A、15℃B、10℃C、5℃D、20℃、与热力管道平行时,架空敷设的控制电缆与热力管路的距离,不小于( A)A、0.5mB、1mC、1.5mD、2.0m、与热力管道平行时,架空敷设的动力电缆与热力管路的距离,不小于(B)A、0.5mB、1mC、1.5mD、2.0m、与热力管道交叉时,架空敷设的控制电缆与热力管路的距离,不小于( A)A、0.25mB、0.5mC、0.75mD、1.0m、与热力管道交叉时,架空敷设的动力电缆与热力管路的距离,不小于(B)A、0.25mB、0.5mC、0.75mD、1.0m、电缆隧道的阻火墙厚度不宜小于(C)

A、120mmBA、120mmB、180mmC、240mmD、200mm、电缆沟阻火墙的厚度不宜小于(B)。A、100mmB、150mm C、200mmD、240mm、在一个区段内全部使用难燃或耐火槽盒,其宽度不宜大于(A)。A、1000mmB、1500mmC、2000mmD、800mm、控制室、继电保护室和开关场电缆夹层的竖井或墙洞及盘柜底部开孔处应采用电缆防火堵料或填料等材料封堵。其防火封堵组件耐火极限不应小于(B)。A、0.5hB、1hC、1.5hD、2.0h、凡穿越楼板的电缆孔、洞的封堵厚度不应小于( A),宜与楼板厚度齐平。A、100mmB、150mm C、200mm、电缆隧道的防火墙上应采用(A)防火门。A、甲级 B、乙级 C、丙级、变压器室、配电装置室、发电机出线室、电缆夹层、电缆竖井隔墙上的门应采用( C)防火门。A、甲级 B、乙级 C、丙级、防止窜烧方式,可在阻火墙紧靠两侧不少于(B)区段所有电缆上施加防火涂料、包带,或设置防火挡板等。A、0.5米B、1米 C、1.5米D、2.0米、阻火墙、阻火隔层和封堵的构成方式,均应满足按等效工程条件试验下标准试验的耐火极限不低于(B)。A、0.5hB、1hC、1.5hD、2.0h、阻火墙、阻火隔层和封堵的构成方式,均应满足按等效工程条件试验下标准试验耐火温度不低于(C)。A、500℃B、800℃C、1000℃D、600℃、直埋电缆输电线路的敷设位置图,比例宜为(B)。A、1:100B、1:500C、1:1000D、1:600、地下管线密集的地段,电线路敷设位置图的比例不应小于 (A)。A、1:100B、1:500C、1:1000D、1:300、在管线稀少,地形简单的地段,电线路敷设位置图的比例可为(C)。A、1:100B、1:500C、1:1000D、1:800、敷设在土中、隧道中以及沿桥梁架设的电缆,每(C)至少检查一次。A、一个月B、两个月C、三个月D、六个月、电缆沟、隧道、电缆竖井、电缆架及电缆线段等的巡查,至少每( C)一次。A、一个月B、两个月C、三个月D、六个月、在隧道、沟、浅槽、竖井、夹层等封闭式电缆通道中,不得含有可能影响环境温升持续超( A)的供热管路。A、5℃B、10℃C、15℃D、20℃39、电缆坚井的长度大于7m时,每隔(C)应设置阻火分隔。

A、3mBA、3mB、5mC、7mD、9m40、靠近高压电流、电压互感器等含油设备的电缆沟,应使该区段(A)。A、沟盖板密封 B、沟盖板齐全 C打开一定数量的沟盖板。41、发电厂的电缆夹层、控制室、电缆隧道的交叉密集处、电缆竖井及屋内配电装置处应设置( C)和移动式灭火器具。A、沙箱B、自动喷水装置C、火灾探测报警装置 D、固定灭火器42、电压等级为35kV及以下橡塑绝缘电力电缆 1-300HZ谐振交流耐压试验值(D)。A、1.3U0B、1.4U0C、1.5U0D、1.6U043、电压等级为110kV橡塑绝缘电力电缆 1-300HZ谐振交流耐压试验值(B)。A、1.3U0B、1.36U0C、1.4U0D、1.5U044、电压等级为220kV橡塑绝缘电力电缆 1-300HZ谐振交流耐压试验值(C)。A、1.35U0B、1.4U0C、1.36U0D、1.45U045、交联聚乙烯电缆 10kV及以下(铝芯)额定负荷下线芯温度不能超过(A)。A、90℃B、80℃C、100℃D、95℃46、交联聚乙烯电缆 20kV及以上(铝芯)额定负荷下线芯温度不能超过(B)。

A、90℃B、80℃C、100℃D、95℃47、油浸纸绝缘电力电缆20〜35kV(铜芯)额定负荷下线芯温度不能超过(A)。A、50℃B、70℃C、80℃D、95℃48、油浸纸绝缘电力电缆 6kV(铝芯)额定负荷下线芯温度不能超过(C)。A、A、50℃B、70℃C、65℃D、80℃49、国产充油电缆的最低允许工作油压,不宜低于(B)MPa49、国产充油电缆的最低允许工作油压,不宜低于(A、0.04B、0.05C、0.03D、0.0650、电缆沟照明应远离电缆(D)米A、1.5B、1.0C、0.6D、0.5三、多项选择题、集团公司制定电缆防火标准的目的(A、B、C、D)A、进一步规范集团公司所属各发电厂对电缆防火的管理。B、避免或减少电缆火灾事故的发生。C、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在有效预防电缆火灾。D、一旦发生火灾亦能有效地遏制因电缆延燃而扩大事故范围。、电缆管理和电缆防火工作必须抓住可能造成(A、B、C)等关键环节。A、大面积电缆烧损B、全厂停电C、主设备严重损坏D、机组非计停。、电缆的防火涉及技术管理、防火管理多个环节,应从(ABCD)全过程着手,全面、全过程抓好电缆的防火工作。A、设计、安装B、运行C、维护D、检修、加强对异动电缆(ABC)的管理,防止因电缆本身故障引发的电缆火灾事故。A、校核、审批B、电缆接头的施工质量 C、电缆的预防性试验D、日常清扫、落实充油设备及防爆门附近电缆的(ABD)措施,加强输煤、制粉等场所电缆的清扫,严格执行动火管理制度,防止因外部原因引发的电缆火灾事故。A、隔断B、封堵C、分层布置D、阻燃、规范电缆的日常管理,应从(ABCD)等方面入手。A、建立完整的电缆台帐和清册B、开展定期检查和绝缘试验C、加强对温度和缺陷趋势的分析D、及时处理存在的缺陷隐患。、在建或已建发电企业,在(BCD)等选用阻燃电缆。A、发电机的保护、控制、动力及电源电缆B、容量为300MW及以上机组的主厂房、输煤、燃油及其它易燃易爆场所设备保护、控制及动力电缆。C、事故保安电源系统保护、控制及动力电缆D、微波、载波机、光纤及附属蛇备的电缆。、在(ABCD)等重要回路的非耐火型电缆,宜布置在两个互相独立的通道中,如布置在同一通道中则对其中一回路电缆应作防火处理。A、直流电源、双重化保护B、消防、报警、事故照明C、火电厂水泵房、化学水处理D、输煤系统、油泵房、电缆在架空桥架内敷设时,架空桥架的通道应避免通过(ABC)有害气体的地段。A、局温B、易爆C、易燃D、潮湿、电缆距爆炸释放源较远,敷设在爆炸危险小的场所,并应符合(AB)规定:A、易燃气体比空气重时,电缆应在较高处架空敷设,且对非铠装电缆采取穿管或置于托盘、槽盒中等机械防护。B、易燃气体比空气轻时,电缆应敷设在较低处的管、沟内,沟内非铠装电缆应埋砂。C、易燃气体比空气重时,电缆应敷设在较低处的管、沟内,沟内非铠装电缆应埋砂。D、易燃气体比空气轻时,电缆应在较高处架空敷设,且对非铠装电缆采取穿管或置于托盘、槽盒中等机械防护。、电缆沿输送易燃气体的管道敷设时,应配置在危险程度较低的管道一侧,且应符合(AC)规定:A、易燃气体比空气重时,电缆宜在管道上方。B、易燃气体比空气重时,电缆宜在管道下方。C、易燃气体比空气轻时,电缆宜在管道下方。D、易燃气体比空气轻时,电缆宜在管道上方。、火电厂主厂房在(ABCD)部位应采取电缆防火措施。A、在相邻机炉的接合部、炉机接口处;B、主厂房及辅助厂房通向外部的所有接口;C、锅炉房及汽轮发电机机座靠近油箱、油管、高温管道处;D、高低压厂用配电室、单元集控室、直流室、计算机室、电子设备室的通道以及电缆进入盘、柜、屏、台、箱等的孔洞。、在电缆隧道或重要回路的电缆沟中(ABCD)部位,宜设置阻火墙(防火墙)或一段为2米的难燃或耐火槽盒。A、公用主沟道的分支处。B、多段配电装置对应的沟道适当分段处。C、长距离沟道中相隔50米或通风区段处。D、至控制室或配电装置的沟道入口、厂区围墙处。、大型竖井(指人能通行的竖井)的防火分隔可采用(ABCD)封堵。A、防火隔板 B、阻火包C、有机防火堵料D、无机防火堵料、一般电缆竖井若电缆排列整齐可采用(ABCD)封堵。A、防火隔板 B、有机防火堵料 C、无机防火堵料D、阻火、(ABCD)应采用电缆防火堵料或填料等材料封堵。其防火封堵组件耐火极限不应小于1h。A、控制室B、继电保护室 C、开关场电缆夹层的竖井 D、墙洞及盘柜底部开孔处、电缆防火堵料或填料应遇火膨胀,且具有(ABC)功能。A、防火B、防烟 C、隔热D、过滤、(ABC)的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A、变压器室、配电装置室B、发电机出线室、电缆夹层 C、电缆竖井隔墙 D、电缆隧道、阻火封堵、阻火隔层的设置,可采用(ABCD)等。A、防火堵料B、填料C、阻火包D、耐火隔板、电缆台帐必须填写(ABCD)。A、电缆名称、型号B、电压等级、长度C、生产厂家 D、投运日期。、电缆清册应包含(ABCD)。A、电缆名称B、起点、经过路径、终点C、电缆型号 D、芯数和长度。、做好接头的密封和机械保护,防止接头内(ABCD)造成电缆接头损坏。A、渗入水分 B、渗入潮气 C、污秽D、外力23、(ABCD)应设置火灾探测报警装置和移动式灭火器具。A、发电厂的电缆夹层 B、控制室C、电缆隧道的交叉密集处D、电缆竖井处、落实责任,完善制度,实施专人、专门单位归口管理,防止由于管理漏洞造成(ABC)故障造成的电缆火灾事故。A、非生产B、非重要C、临时电缆D、生产电缆、积极采用(ABC)等手段,采用阻燃电缆、阻燃涂料等新材料,不断提高电缆火灾的防范能力。A、感温电缆 B、电缆接头温度监控装置 C、红外测温及成像、电缆防火措施应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积极采用(ABCD),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A、新技术B、新工艺C、新材料D、新设备、采用(CD)等设施,做到火灾隐患早发现、早消除,将危害的损失降低到最小限度。A、落实责任 B加强管理C、灭火弹D、烟雾报警、电缆的选型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除(ACD)的要求外,还应满足防火要求。A、满足容量 B、封堵材料 C、安装环境D、强度、容易引起电网系统振荡及系统瓦解等重大恶性事故的电缆,必须实施(AB)。A、耐火防护 B、选用耐火、阻燃电缆 C、封堵D、专人管理、电缆通过(BCD)及其它有火灾危险的区域,电缆较密集时可敷设在难燃或耐火槽盒内,对少量电缆可采用自粘性防火包带、防火涂料或难燃保护管保护。A、生活区B、易燃C、易爆D、局温四、判断题、阻燃性是指在特定高温、时间的火焰作用下,可保持物体材质结TOC\o"1-5"\h\z构基本不受破坏的特性。 (x)、阻燃性是指在特定试验条件的高温、时间的火焰作用下,使物体材质被烧着后,当撤去火源能自熄的特性。 (V)、耐火性是指在特定高温、时间的火焰作用下,可保持物体材质结构基本不受破坏的特性。 (,)、耐火性是指特定试验条件的高温、时间的火焰作用下,使物体材质被烧着后,当撤去火源能自熄的特性。 (x)、电缆管理和电缆防火工作抓住可能造成大面积电缆烧损、全厂停电、主设备严重损坏等关键环节。 (,)6、电缆管理和电缆防火工作的唯一办法就是从根本上防止电缆火灾事。 (X)7、防火门要做到平时要自动关闭。 (x)8、加强对异动电缆的校核、审批,电缆接头的施工质量和电缆的预防性试验管理,防止因电缆本身故障引发的电缆火灾事故。 (,)9、落实充油设备及防爆门附近电缆的隔断、封堵、阻燃措施,加强输煤、制粉等场所电缆的清扫,严格执行动火管理制度,防止因外部TOC\o"1-5"\h\z原因引发的电缆火灾事故。 (,)、加强对异动电缆的校核、审批,电缆接头的施工质量和电缆的预防性试验管理,防止因外部原因引发的电缆火灾事故。 (X)、落实充油设备及防爆门附近电缆的隔断、封堵、阻燃措施,加强输煤、制粉等场所电缆的清扫,严格执行动火管理制度,防止因电缆本身故障引发的电缆火灾事故。 (X)、升压站的母线保护电缆、系统稳定装置、线路保护等电缆,不得与动力电缆同沟敷设。 (,)、升压站的母线保护电缆、系统稳定装置、线路保护等电缆,可以与动力电缆同沟敷设。 (X)、电缆着火后,容易引起电网系统振荡及系统瓦解等重大恶性事故的电缆,必须实施耐火防护和选用耐火、阻燃电缆。 (,)15、发电机保护、控制、动力及电源电缆必须选用耐火电缆。 (,)16、主变压器、备用变压器保护及控制电缆可以选用阻燃电缆。 (x)、网控楼变压器、无备用的水源变等变压器控制及动力电缆必须选用耐火电缆。 (,)、单机容量为200MW及以上时,主厂房到网络控制室或主控制楼的每条电缆隧道或沟道所容纳的电缆回路,不应超过2台机组的电缆。 (X)、单机容量为100MW、125MW时,主厂房到网络控制室或主控制楼的每条电缆隧道或沟道所容纳的电缆回路不宜超过 2台机组的电缆。 (,)、单机容量为100MW以下时,主厂房到网络控制室或主控制楼的每条电缆隧道或沟道所容纳的电缆回路不宜超过 3台机组的电缆。(,)、对公用性重要回路、火电厂双辅机系统的厂用供电电缆,宜分TOC\o"1-5"\h\z开布置在两侧支架上,条件困难时可布置在不同层次支架上。 (V)22、在同一通道中,非难燃电缆与难燃电缆可以混合敷设。 (X)、在隧道、沟、浅槽、竖井、夹层等封闭式电缆通道中,不得含有可能影响环境温升持续超5C的供热管路。 (,)、与热力管道平行时,控制电缆与热力管路的距离为不小于1m。(X)、与热力管道交叉时,动力电缆与热力管路的距离为不小于0.5m。(,)、防止因电缆本身故障或由外界原因造成电缆引非,沿电缆延非而使火灾事故的扩大,应按工程、部位的重要性,火灾机率的范围和TOC\o"1-5"\h\z经济上的合理性,区别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电缆防火措施。 (,)、发电厂主厂房内及厂区输煤、辅助车间等的重点部位可按机组容量及地区负荷的重要性对电缆分别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 (,)、电缆进入柜、屏、台、箱等的孔洞宜采用有机和无机防火堵料相互结合填充,无机堵料宜在电缆周围充填并适当预留。 (X)29、凡穿越楼板的电缆孔、洞都应采用无(有)机防火堵料,防火隔板或阻火包进行封堵,其封堵厚度不应小于100mm,宜与楼板厚度齐平。 (,)、除通向主控室、厂区围墙或长距离隧道中按通风区段分隔的阻火墙部位应设防外,其它情况下,有防止窜烧措施时可不设防火门。(,)、阻火墙、阻火隔层和封堵的构成方式,均应满足按等效工程条TOC\o"1-5"\h\z件试验下标准试验的耐火极限不低于 30分钟。 (X)、阻火墙、阻火隔层和封堵的构成方式,均应满足按等效工程条件试验下标准试验的耐火温度不低于 800C。 (X)、应根据发电厂安装部位的特点采用不同类型的感温、感烟及火焰探测器。 (,)、阻燃电缆是指在特定试验条件的火焰温度、时间作用下,使被烧着的电缆撤去火源能迅速自熄的特性。 (x)、耐火电缆在特定高温、时间内的火焰作用下,电缆仍能维持供电运行的特性。 (X)、直埋敷设是指电缆无敷设构筑物而直接埋在地下,或底部充沙埋设的电缆。 (,)、耐火极限是在特定试验条件下,规定的火焰温度、供火时间的最大极限值。 (,)严格落实感温电缆、电缆接头温度监控装置、红外测温及成像等措施,防止由于外部原因造成的电缆火灾事故以及火灾延燃造成事故的扩大。 (X)、110kv及以上联络变压器的保护、控制及电源应选用耐火电缆。(X)40、火灾自动报警及灭火系统的保护、控制及动力选用耐火电缆。(X)TOC\o"1-5"\h\z41、消防水系统的保护、控制及动力电缆应选用阻燃电缆。 (,)42、事故照明系统的保护、控制及动力应选用阻燃电缆。 (,)43、在采用难燃及耐火电缆的工程中,仍应考虑电缆防火措施。(,)、直流电源、消防、报警、事故照明、双重化保护和火电厂水泵房、化学水处理、输煤系统、油泵房等重要回路的非耐火型电缆,如布置在同一通道中则对其中一回路电缆应作防火处理。 (V)、在密集敷设电缆的电缆夹层内,应将热力管道、油气管以及其他可能引起着火的管道和设备做好隔离措施。 (X)、油泵房、油处理室、油库区、危险品仓库等易燃、易爆区域的电缆应穿管敷设,为了保证通风,管口不得封堵。 (X)、电缆大型排管、地下埋管或直埋式电缆,应在排管两端封堵,或在引出部分以金属管接件密封等防火措施。 (V)的公用主沟道分支处,宜设置阻火墙(防火墙)或一段为1米的难燃或耐火梢盒。 (X)、长电缆隧道中相隔50米或通风区段处,宜设置阻火墙(防火墙)或一段为2米的难燃或耐火梢盒。 (,)、电缆隧道中的防火门在正常情况下应保持关闭状态,以防止电缆延燃。 (X)五、简答题、集团公司制定电缆防火标准的目的。答:旨在进一步规范集团公司所属各发电厂对电缆防火的管理,避免或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在有效预防电缆火灾的同时,一旦发生火灾亦能有效地遏制因电缆延燃而扩大事故范围。、如何规范电缆日常管理?答:建立完整的电缆台帐和清册,开展定期检查和绝缘试验,加强对温度和缺陷趋势的分析,及时处理存在的缺陷隐患。、怎样防止因电缆本身故障引发的电缆火灾事故?答:加强对异动电缆的校核、审批,电缆接头的施工质量和电缆的预防性试验管理,可以防止因电缆本身故障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