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各种法案例_第1页
思修各种法案例_第2页
思修各种法案例_第3页
思修各种法案例_第4页
思修各种法案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法案例1付某7岁的儿子小强,经常用石头砸别人的窗户。一日,当小强在玩耍时,遇见有人用车拉着镜子。小强当即拿起石头砸过去,致使价值400多元的镜子被砸碎。镜子的主人找到付某要求赔偿,付某说,小孩小,不懂事,以此拒绝赔偿。镜子的损失最后应由谁来承担?答:付某。+3(3)(4)(3)无行为能力:不满10周岁的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行为能力人,由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4)监护制度:是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设立监护人,保护其利益制度。监护责任:保护被监护人利益;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对被监护人致人损害承担民事责任。张某去年只有17岁,在镇的啤酒厂打工,每月有600元的收入。为了上班方便,张某在镇里租了一间房。7月份,张某未经其父母同意,欲花500元钱从李某处买一旧彩电,遭到了其父母的反对,但李某还是买了下来。同年10月,张某因患精神分裂症丧失了民事行为能力。随后,其父找到李某,认为他们之间的买卖无效,要求李某返还钱款,拿走彩电。张某与李某的彩电交易是否有效?答:有效。3(2)(2)限制行为能力:10周岁以上—18周岁的未成年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有其法定代表人代理,或征得其法定代表人同意。案例甲借给乙2万元钱,借条定于1980年1月1日之前还清,到期没还。甲的诉讼期间从80年1月2日至82年1月2日如果甲瞒着妻子把钱借给乙,把借条藏在箱底,不久就去世。到期乙没有还,甲妻也不知道。83年5月4日,甲妻发现了借条。甲妻的诉讼期间从83年5月4日至85年5月4。如果甲妻2004年3月才发现此借条,就丧失了起诉权如果81年10月2日,甲因车祸失去行为能力,直到1983年1月2日才恢复行为能力。诉讼时效已进行了21个月。恢复行为能力后还有3个月的诉讼时效案例高二学生刘某,1992年6月出生。因父母早年离婚,刘某一直随母居住。2008年7月,提前一年参加高考的刘某接到某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因是单亲家庭,根据当地政策,街道办事处一次性发放给刘某奖励金5000元。刘父得知消息,认为刘某是未成年人,没有资格获得奖金,奖金应属其监护人即父母所有,要求从中分得2500元。刘母认为:离婚后刘某随自己生活,自己才是真正的监护人,奖金应有自己和刘某共有,刘父无权要求分得奖金,两人为此发生激烈争吵。刘某见状,取了这笔钱去商店购买了一台电脑,价值4888元。当刘某随商店的送货车回家时,刘母声称刘某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购买电脑未征得家长同意,拒绝领货。商店则坚持电脑没有毛病,不同意退货还钱。双方遂引起民事纠纷。同年10月20日,刘母请当地消费者协会进行调解,但是调解失败。2010年9月25日,刘母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认定刘某购买电脑的行为无效。试析:(1)本案中5000元奖金应归谁所有?刘某购买电脑的行为是否有效?5000元奖金应归刘某所有,对于纯获利益的合同,他人不得以行为人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为由,主张该合同不具有效力。(2)刘母称刘父不具有对刘某的监护权,其理由是否成立?夫妻离婚后父母双方共同行使未成年子女监护权,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无权取消对方对该子女的监护权(3)2010年9月25日,诉讼时效时期是否已届满?说明理由。未满,因为请求调解,等于主张权利,引起诉讼时效中断7.2002年3月13日,某家具商场购得一批新式沙发,价格为每组1880元,售货员在制作价格标牌时,误奖1880元写成880元。3月20日,甲、乙二人来逛商场,发现同样的沙发在别的地方卖近2000元,而该商场还不到1000元,觉得价格非常便宜,便一人买了一组,由于摆放的两组沙发均已售出,售货员再去仓库提货时,发现沙发的价格根本不是880元,而是1880元,甲、乙二人的沙发每人少交了1000元。得知这一情况后,商场马上派人查找甲、乙二人,并终于在2002年4月27日找到了这二人。家具商场要求甲、乙二人退货或补足价款,但遭到拒绝。问:(1)商场同甲、乙二人之间的买卖行为是属于什么样的民事行为?(2)应如何处理这一纠纷?答:(1)商场与甲、乙二人的买卖行为属于有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V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71条规定:“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可以认定为重大误解。”商场本意是要将沙发以1880元的价格卖出,由于售货员制作标牌的错误,使得每组沙发少卖了1000元,这是商场由于疏忽大意导致结果与自己本意相悖。甲、乙二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按照标牌上的价格买下沙发,所以,商场同甲、乙二人的买卖属于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2)商场同甲、乙的买卖行为可以变更或撤销。《民法通则》第59条的规定: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撤销,被撤销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无效,所以,只要商场或甲乙任何一方提出变更或者撤销买卖关系的请求,人民法院都应予以支持。根据《民法通则》第61条的规定民事行为被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以后,当事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给受损失的一方,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而受的损失。所以,如果这一买卖行为撤销,甲乙二人应将沙发返还给家具商场,家具商场返还甲乙二人的货款,并承担甲乙二人因此所受的损失。对于重大误解或者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变更;当事人请求予以撤销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予以变更或撤销。8.王甲和刘乙系邻居,两家关系很好。因业务需要,王甲被单位派往设在海口的办事处工作,临走拜托刘乙照看自己的房屋及物品。夏天来临,王甲从海口给刘乙打电话,称其在海口买了一台柜式空调,家里原来的挂壁空调不要了,请刘乙帮忙以合适的价格卖掉。刘乙的同事李丙听说此事后,表示想买下这台空调,但他不愿多出钱,李丙就对刘乙说:“你给王甲打个电话,就说空调的冷冻机坏了,要想快点出手就得降低价格。”刘乙觉得自己和李丙是同事,不答应会影响今后的关系,况且他有许多事要求着李丙,于是就按李丙的意思给王甲打了电话,王甲说既然冷冻机坏了,降低就降低吧。于是,刘乙就以500元的价格把空调卖给了李丙。过了一阵,王甲从海口回来,准备把柜式空调安装上,听人说了卖掉挂壁空调的事,王甲非常生气,找到李丙,要求李丙返还空调。问:(1)刘乙、李丙买卖空调的行为是否有效?(2)本案应该如何处理?答:(1)刘乙、李丙之间买卖空调的行为无效。王甲委托刘乙把他的挂壁空调卖掉,在王甲和刘乙之间实质上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刘乙是代理人,王甲是被代理人。《民法通则》第63条规定: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因为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是由被代理人承担法律后果的,所以代理人必须维护被代理人的利益不得滥用代理权。《民法通则》第58条规定: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民事行为无效。本案中,刘乙为了和李丙搞好关系,就答应李丙的要求,谎称制冷机坏了,以过低的价格把空调买给李丙,这实际上是刘乙和李丙恶意串通损害王甲利益的行为。所以,刘乙、李丙买卖空调的行为是无效的。(2)根据《民法通则》第66条第3款的规定:代理人和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的,由代理人和第三人负连带责任。本案中,刘乙、李丙恶意串通,损害王甲的利益,刘乙、李丙应对王甲的损失承担连带责任,王甲要求李丙返还空调,李丙应返还空调,王甲应返还李丙的500元钱,如果王甲还有其它损失,刘乙、李丙应负责赔偿。代理人不履行职责而给被代理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婚姻案例苏先生与艾女士相识两年后准备结婚,二人各自均有一定的积蓄,故约定婚前各财产归个人所有。婚后苏先生因为做生意向朋友借了6万块钱,债务到期后苏先生无力偿还,朋友不断向其追要,而艾女士因不满苏先生长期在外应酬,不顾及家庭而提出离婚。苏先生虽同意离婚,但认为6万元的债务应由双方共同负担,艾女士以婚前财产有约定为由拒绝负担,故诉至法院。答:“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没有证据证明苏先生的朋友在借钱给苏先生时知道苏艾二人之间财产约定的内容,所以在苏先生个人无力偿还的情况下,艾女士有义务对不足部分进行清偿案例郎先生与杨女士于1996年办理结婚登记,婚后郎先生忙生意。杨女士对丈夫生意上的事情从不过问。郎先生对妻子逐渐产生了厌恶情绪,与另一女子关系暧昧。杨女士知道后,决定与丈夫离婚。法庭上,郎先生说自己生意亏了除了债务外,没有任何盈利,并提供了公司的帐目。杨女士明知其是在撒谎,却苦于没有任何证据,只能接受由郎先生每月提供200元生活费的判决。离婚后,杨女士搜集了相关的证据证明当初离婚时其有故意隐瞒财产的行为,于2003年再次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依法这部分财产按照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将其中的一半判给了杨女士,使其得到了应有的法律保护。答: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案例吴某与林某于1992年结婚,婚后育有一女。近年来夫妻双方矛盾丛生,妻子吴某遂于今年6月向广州市海珠区法院递交离婚诉状。吴表示,婚生女儿可由林某抚养,她愿意付抚养费,但必须保证她每个星期可以探视女儿两次。林某同意离婚,并同意女儿由他抚养,不需要吴某支付抚养费,唯一的条件是不允许吴某亲近女儿一步。他对法官毫不讳言:“我已经对女儿说过‘你妈已经死了'。”法院判决吴某探视女儿的时间和方式为一个月两次,每次探视的时间为节假日的上午8时30分至12时,或下午2时30分至6时,探视地点在女儿居所或适宜女儿健康活动的场所内。《婚姻法》确定了行使探视权必须对孩子健康成长有利的原则。吴某要求一星期探视两次的诉请未予支持,是考虑到探视周期太频繁难以操作;而探视时间的规定,主要是从利于孩子休息娱乐上考虑的,同时也照顾到父母双方的时间配合。案例李某(女)与张某(男)系夫妻,后因第三者陈某(女)插足导致离婚,离婚一年后,李某向第三者陈某提出赔偿请求答:李某在离婚一年后向张某提出损害赔偿请求,法院对该项请求不予支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夫妻双方因“第三者”插足导致离婚,无过错方只能向自己的配偶索赔,而不能向“第三者”提出损害赔偿请求。但新《婚姻法》司法解释明确规定若提出离婚的为无过错方,则损害赔偿请求必须与离婚诉讼同时提出,否则即视为对其权利的放弃。在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诉讼案件中,可以就此问题在离婚后一年内单独提出,也可以在应诉离婚之际一并提出。继承6.李四夫妻共有存款5万元,李四有一母,儿子刚参加工作,女儿乙读中学,李四突然死亡,以清理遗物中发现其亲笔书写、签名的一份遗嘱,并注明年月日,其中写明,在其死后将5000元留给女儿乙读书用。李四死时,其妻怀有身孕四个月。问:(1)遗嘱是否有效?(2)5万应如何继承?答:(1)遗嘱有效。(2)5万元作如下分割:①5万元为李四夫妻共有财产,其中2.5万元归其妻所有,2.5万元为遗产。②2.5万元遗产中,0.5万元为遗嘱继承,归其女所有;另外2万元为法定继承。③法定继承人有其妻、母、儿甲、女乙同为第一顺序继承人。④同一顺序继承人,分配时原则上均等。⑤应为胎儿保留1份,待胎儿出生后最后确定此份遗产的去向:出生时为活体的归胎儿继承;是死体的由法定继承人分割;是活体而后死亡的,由他的法定继承人继承。王某,父母早逝中年丧妻,有子三人。其中大儿子因曾遭遇车祸,重型颅脑损伤后遗症致使其丧失独立生活能力。王某念其可怜,于1999年自书遗嘱,指定其为自己所有财产的唯一继承人。然2001年5月,王某因琐碎家事与大儿子发生激烈争吵,心脏病发作致使其不得不住院治疗,悲愤之余撰写第二份遗嘱(自书),转而指定自己的二儿子为其所有财产的唯一继承人,此遗嘱请公证机关进行了公证。2004年9月,王某旧疾复发病危入院,在整个住院过程中,三儿子寸步不离,悉心照料,王某感动于是再次改写遗嘱(自书),并指定自己的三儿子为其所以财产的唯一继承人,立嘱时王某之弟在侧。2005年10月16日13点11分王某不幸过世,此时他的三个儿子都拿出了遗嘱要求继承其父亲财产。(1)王某的遗嘱哪份是有效的?为什么?(2)王某的遗产该怎样分配?分析:公证遗嘱为有效,但对于大儿子,因无生活能力,应该给予适当照顾。(二)王(男)某和张某两夫妻出外旅行,出了车祸,王某当场死亡.张某随后送到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他们留下遗产20万,3间房子.王某父母都在,张某有个妹,无子女.问:父母和张某妹妹有继承权吗?为什么?他们各能分得多少遗产?分析:在每个人都不放弃继承权的情况下,遗产是这样分割的.1、王死,夫妻共同财产20万和3间房子的一半.即10万和1.5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