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环境噪声监测报告_第1页
校园环境噪声监测报告_第2页
校园环境噪声监测报告_第3页
校园环境噪声监测报告_第4页
校园环境噪声监测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校园周边环境噪声污染源调查报告班级: 日期: .调查目的噪声监测作为环境监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和环境保护行业中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是每一位环境专业的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的必修课。一方面,它作为环境学科中专业课的基础课,另一方面它又是培养学生业务素质与能力的课程。由于噪声普遍存在于人们的生活生产过程,一般情况下它并不致命,且与声源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噪声源分布很广,很难集中处理。由于噪声渗透到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且能够直接感受到它的干扰,不像物质污染那样只有产生后果才能受到重视,所以噪声往往是受到抱怨和控告最多的污染。为了便于系统的掌握噪声的相关理论,文中主要介绍了噪声的含义、来源、危害、度量及相关计算、监测方法、标准及评价。噪声的度量、噪声评价量的正确选择、监测方法和标准是评价和控制噪声污染的基础,应很好掌握。环境噪声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影响人们的学习、工作和休息。学校是噪声的敏感区,噪声的增加对教学的影响是明显的。首先是对学生的影响,频长此连续下,繁出现的噪声会打断学生的听课和思考。其次教师则需放大嗓门.去,教师不堪重负。再则,若教师为保证较长教学需要而保护嗓子,很多学生则听不清,影响了教学效果。据调查,有的学生将“听不清”、“睡眠不好”作为不上课的理由。所以有必要学校周边的噪声环境进行彻底的检测和评估,以保证教学楼、宿舍楼有很好的学习氛围和休息环境。.调查时间测量时间为昼间(7:30—22:00)。昼间的规定时间内测得的等效声级分别称为昼间等效声级。.调查范围由于学校周围主要是交通噪声的影响,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附录B《声环境功能区监测方法》中城市交通噪声监测布点,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实地环境进行调整选取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点。由于仪器数量的限制整个航空港校区共分为三个点。布点图分工上旦点号1号2号3号4号负责人廖小华娄刚强曹怡熊倩李杨敏刘泽君肖凡廖小华.调查方法本次实习采用仪器为HS5618型积分声级计。由于仪器数量的限制,测量从7:30开始,100分钟为一个时间段,中间20分钟休息及调整仪器准备下一组的测量,全天共测量6组数据。测量时的天气为微风,晴,符合测量的气象条件。测量时仪器特性为“快”响应,仪器手持并离地面不小于1.2m,离任何反射面100,每1s。采样时间间隔不大于。0.5m与操作者距离不小于,1m距离不小于°L一分钟记录一个瞬时声级值,并记录该时间段内的1、分钟为一个时间段,数据处理方面全组讨论分析需处理的项目各负责人处maxeq理各自数据并编写报告,最后全组综合数据整理并提交总报告。调查结果与分析5.号点分析(一)1布点位置:行政楼与五教外学府路二段布点原因:道路旁边有第五教学楼和行政办公楼,实验楼里有学生上课,办公楼长期有人办公,都需要安静的环境。数据分析:1.一号点7:30—9:10数据变化如下所示LcqLLLL标准差90max5(61J356.250.066.057.395.0总体呈先变大后变小趋势,原因是对面有公交车站,所测时间段上下车人数较多,为人流高峰期。有标准差=6.73得,此段时间变化较大,最大值Lmax=95.0dB(A),汽车鸣笛所致。Leq=57.3dB(A)>55dB(A)(I类功能区昼间限制)L10>55dB(A),L50<55dB(A),说明此段时间由于人流量和车流量的增大造成了轻微的噪声污染。由上图可看到有几个突变点,产生的原因有路人高声交谈,车辆(自行车和各种机动车)的通过。数据变化如下所示11:10—30:9一号点2.LeqLmaxLioL50L90标准差56.887.263.155.549.35.39和车辆通过所致,Leq=56.8dB(A)>55dB(A)L10>55dB(A),L50<55dB(A),总体有微弱的污染。3.一号点14:00—15:40数据如下LeqLmaxL10L50L90标准差56.482.362.154.648.15.58由上图可得出在60分之后有比较大的起伏,原因是此时正是上课高峰期,人流量大,标准差=5.58,说明此段时间内噪声起伏量较小。Lmax=82.3,为路人大声交谈所致。Leq=56.4dB(A)>55dB(A),L10>55dB>L50说明此段时间噪声已经造成了微弱的影响。各突变点是上课时高声交谈和骑车所引起的。4.一号点16:00—17:40数据如下LeqLmaxL10L50L90标准差59.086.065.757.950.15.87此段时间先是较大中间有一段时间分贝较低然后又上升,原因是下班、下课时期,是人流高峰期,又遇到过往车辆较多。总体上在50—70dB间变化,标准差=5.87,说明此段时间内有较小变化,Lmax=86.0,汽车鸣笛所致。Leq=59.0>55dB(A),L50>55dB>L90,说明此段时间内噪声所造成的污染较大,且持续时间较长。起伏点为路人交谈及车辆经过引起。.Leq变化如下所示Leq先变大后变小,说明噪声在上午时段有最大,对周围环境影响最大。之后又大幅下降。(二)2号点分析布点位置:将2号点布在一教与二教旁停车场外,网球旁边。原因:1.位于网球场附近;2.主要测关于教学区。数据分析:9:10-10:50噪声测量数据变化如下:二号点1.LeqLL10L50L90标准差58.792.058.854.252.14.56类声功1),学校为文教区属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分析:据能区,L=58.7三55.2,已超过规定限值,有轻度噪声污染。标准差为4.56,e较小。由此得出此段时间噪声变化不是很大,且大体在50-60分贝内浮动。最大值91.9分贝可能原因是一辆垃圾车经过。2.二号点11:00—12:40噪声测量数据变化如下:LeqLLLL标准差67.9max84.475.05065.260.06.03分析:L=67.9三55.2,已超过规定限值,不达标。标准差为6.03,比较eq大,说明此时间段内的声音变化较大。由L50为64.2可知,声值大体在60-70范围内浮动,声音较大。声音波动较大的在11:40-12:10,人流量较大,距离车站较近且车辆多,声音较杂。3.二号点12:50—14:20噪声测量数据变化如下:LeqLL 10 L 50 L 90 标准差63.489.770.761.854.66.49分析:L=63.4三55.2,已超过规定限值,不达标。由标准差为6.49,较做大,此时间段内声音变化较大。由上图标可知,有50%的声音分贝大于61.8.在12:40-1:30声音稳定,变化小大体在60分贝左右,原因大家中午休息。4.二号点14:50—16:20噪声测量数据变化如下:LeqLL 10 L 50 L 90 标准差56.389195751.347.83.71分析:L=56.3三55.2,已超过规定限值,不达标。此组数据标准差为3.71,较小,在此时间段内声音变化稳定,且大体在50-60内变化,eq但总体数据有变大的趋势。5.L变化如下曲图可得出在第二段和五六段时间时有较大值,原因是此时吃饭的人比由上较多,而且整天的值都大于I类功能区的限值,说明此点处噪声比较大。(三)3号点分析监测点选取:此点位于宿舍楼外面,是学生休息的重要场所。数据分析评价:一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1三号点9:10—10:50数据LeqLLLL标准差9050i0max59.1101.860.852.748.05.91本时段Leq=59.1dB,Lmax=101.8dB,L10=60.8dB,L50=52.7dB,L90=48.0dB。Lmax由汽车鸣笛声产生。由以上表格可知噪声值集中在45-60dB,噪声峰值由过往车辆发动机噪声及鸣笛声产生。这段时间为学习时间。同学们们主要在教室内学习。2.三号点10:55—12:35数据记录如下:LeqLL10L50L90标准差58.288.362.556.250.24.7本时段Leq=58.2dB,Lmax=88.3dB,L10=62.5dB,L50=56.2dB,L90=50.2dB。Lmax由汽车鸣笛声产生。由以上表格可知噪声值集中在50-60dB,所以噪声峰值由过往车辆发动机噪声及鸣笛声产生。3.三号点14:25—16:05数据:LeqLL10L50L90标准差57.892.060.654.548.95.8本时段Leq=57.8dB,Lmax=92.0dB(A),L10=60.6dB,L50=54.5dB,L90=48.9dB。Lmax由汽车鸣笛声产生。由以上表格可知噪声值集中在50-60dB,来往车辆还是噪声的主要来源。4三号点16:10—17:50数据:LeqLL10L50L90标准差60.3100.764.056.750.35.4本时段Leq=60.3dB,Lmax=100.7dB,L10=64.0dB,L50=56.7dB,L90=50.3dB。Lmax由汽车鸣笛声产生。由以上表格可知噪声值集中在50-60dB,本时段同学们陆续离开教学楼,食堂噪声及过往车辆为噪声主要来源。5.总体评估Leq>55dB,而一类标准为昼间小于等于55dB,夜间小于等于45dB教三类标准。本处噪声主要来源于过往车辆发动机声音、鸣笛声1楼环境不符合.音、来往进出人群交谈声。(四)4号点分析布点位置:校医院门口布点原因:医院作为噪声敏感点,需要重点关注。数据分析:1.四号点9:10--10:50数据变化如下所示LeqLL10L50L90标准差48.871.152.549.746.33.16相关数据分析: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L=48.8W50,eq已达到0类声环境功能区的标准。最大值L=71.1dB(A)来源于靠声级计较近max处同学的声音。由上面的分布曲线及数据知,噪声波动稍大,偶尔行人的过往所导致。2.四号点10:55--12:35数据变化如下所示LeqLmaxL10L50L90标准差49.374.053.949.045.84.16相关数据分析: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L=49.3W50,eq已达到0类声环境功能区的标准。由于监测点离小路较近,且此时段行人较多,故行人路过的声音对Leq值贡献最大;最大值L=74dB(A)来源于路人高max跟鞋敲打地面所发出的声音。由上面的分布曲线及数据知,噪声波动稍大,,主要由路过行人及车辆产生。3.四号点12:40--14:20数据变化如下所示LeqLmaxL10L50L90标准差49.473.255.648.946.74.17相关数据分析: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L=49.4W50,eq已达到0类声环境功能区的标准。此时段行人路过对Leq值贡献最大;最大值L=73.2dB(A)是由路人的交谈而造成。较多的路人经过时对测量值造成影max响,故波动较大。数据变化如下所示14:25--16:05四号点4.LeqLmaxL10L50L90标准差5075.353.14945.72.98相关数据分析: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L=50W50,达eq到0类声环境功能区的标准。由于此时段经过监测点旁小路人流增多,故行人路过所造成的影响对Leq值贡献最大;最大值L=75.3dB(A)来源于由于路人max对测量仪器的好奇心而近距离观察造成。由上面的分布曲线及数据知,噪声波动并不大,但普遍测量数值偏高,是因为人流量增多而造成。5.整个测量时间的4个L值随时间变化曲线如下:唱从上面曲线可以看出,4个时间段噪声曲线呈抛物线趋势。主要的噪声来源为行人路过及车辆声音。故所测得的数值基本随人流量、车流量的变化而变化,人流量大时测量值较大,人流量小时则测量值小。整体评价6.噪声评价:由于监测点基本都是车流量比较大的地区(由于仪器数量的限制),故各个点的噪声值都较大,基本都超过了I类区的噪声限值。由所测的各个点可得原本属于噪声I类功能区的学校由于各种原因而使得噪声值超标,对在其中学习工作和生活人们来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些噪声主要由各种车辆及人们大声交谈所致。由各个点各时段的L,L,L值可以得出大部分时9050间中校园噪声值都符合I类区标准,总体来说校园的声音环境还比较好,即使有较微弱的污染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