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20160112更新_第1页
《发展心理学》20160112更新_第2页
《发展心理学》20160112更新_第3页
《发展心理学》20160112更新_第4页
《发展心理学》20160112更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展心理学第一节概述第一单元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广义心理发展:包含心理种系发展(动物心理学),心理的种族发展(民族心理学)和个体心理发展(个体发展心理学);狭义心理发展:仅指个体心理发展;心理发展的性质:整体性,社会性,活动性和规律性。心理发展的规律:1)方向性和顺序性2)不平衡性3)普遍性和特殊性发展心理学研究内容:心理发展中各年龄阶段的特征和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关系,内动力与外动力的关系,关键期问题);第二单元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横断研究与纵向研究;相关研究与因果研究;个案研究与组群研究;血缘关系研究与跨文化研究;研究类型研究时间研究对象优点缺点横断研究较短时间内不同年龄及组群大样本;取得资料量大;降低工作成本难得出心理变化过程,难得出因果关系,组间差异可能不属于心理发展因素纵向研究时间较长个体或同一被试组群了解个体心理发展进程;提示因果关系,了解心理发展的分期;样本少且易流失;会出现新变量;同一测量方法反复应用导致重复效应;成本咼第三单元心理发展的动因心理发展的动因有:遗传因素论,环境因素决定论,遗传与环境共同决定论,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行为发展,社会文化因素决定论,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论。1)遗传与环境的作用:单因素论:遗传决定论,高尔顿;环境决定论,华生;二因素论:吴伟士,施太伦,主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心理的发展;相互作用论:皮亚杰,人的认识来源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2)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理论核心是:发生认识论。 研究方法:对偶故事法;心理发展的实质是主体对客体环境的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主体与环境的平衡,心理起源于动作。内因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认知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四个概念;图式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是经过同化和顺应两种形式进行的。同化只是数量的变化,不能引起图式的改变,顺应则是质的变化;平衡是主体的发展趋向,这种平衡是通过同化和顺应来实现的;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第四单元心理发展的过程心理发展阶段说:①心理发展表现为连续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②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典型特征;③各阶段次序固定;④前一阶段与后一阶段有连续性,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前提,也是后一阶段的量的积累过程。年龄阶段思维水平主要特点0-2感知运感知动作思维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是探索世界的主要手段,9-12个月获得客体永久动水平性2-6,7前运算表象思维水平泛灵论,自我中心,思维的不可逆性未掌握守恒,不能同时运用两个维度思考问题6,7-具体运依靠具体经验获得守恒概念,思维可逆,可进行逻辑运算11,12算支持的逻辑思维水平11,12-形式运抽象逻辑思维思维摆脱了具体内容的约束,演绎推理14,15算水平道德认知(对偶故事法)三阶段:前道德判断阶段(不能判断),他律道德判断阶段(依后果而不是动机来判断),自律道德判断阶段(依自己主观价值标准判断);3)艾森克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年龄0-22-44-77-1212-1818-2525-5050以后名称婴儿前期婴儿后期幼儿期童年期青少年期成年早期成年中期成年后期任信任对自主对主动对勤奋对同一对亲密对繁殖对完善对务怀疑羞耻内疚自卑混乱孤独停滞失望特点:人格发展是自我逐渐形成的过程;阶段性和连续性统一的观点;人格发展是连续一生的发展进程;二维性的发展阶段说;4)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属于新行为主义,认为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在于说明,预测和控制行为;三元交互决定论:人的内部因素(B),行为(B)和环境(E)三者之间互为决定因素;观察学习:观察学习是一种示范行为学习,通过替代强化,以间接经验为基础;5)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和心理发展观分为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前者受生物成熟制约,后者受社会文化-历史制约。低级心理机能转化到高级心理机能4个标志: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形成新质的心理结构;心理发展与教学的关系:最近发展区思想,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学习的最佳期限;5)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研究方法:道德两难故事法;三种水平,6个阶段:前习俗水平: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相对论者的快乐主义定向阶段;习俗水平:好孩子定向阶段,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定向阶段;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定向阶段,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儿童道德发展先后次序固定不变;环境和文化只能决定发展速度或改变道德发展的内容,不能改变顺序。第五单元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内动力指人类所具有的自生成、自发展的心理动力;外动力指家庭和社会文化环境对儿童的影响和教育作用。第六单元儿童早期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的核心在于儿童早期发展对毕生发展的关系意义;敏感期指在这段时间,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些方面发展迅速的时期。第七单元发展心理学简史诞生:普莱尔,1882年发表《儿童心理》;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章名称,确立发了展心理学在心理学中的地位。第二节婴儿期的心理发展第一单元新生儿的发展婴儿动作的发展始于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和继而发展起来的条件反射活动;新生儿无条件反射:具有明显的生存意义的无条件反射和没有明显适应价值的无条件反射生活行为模式:睡眠-觉醒周期模式心理发展三种见解:以感觉的产生为指标;以无条件反射为指标;以出现明确而稳定的条件反射为技术指标。第二单元婴儿生理和动作的发展婴儿大脑的可塑性,可修复性。动作发展:手的抓握和独立行走;发展的重点是五指分化和手眼协调(5-6月出现)手眼协调意义:1)主动探索2)开始使用工具3)为知觉发展打基础;独立行走的意义:A躯体移动由被动转为主动;B扩大认知范围;C增加与周围人交往机会;第三单元婴儿的学习模仿学习,条件反射式学习,偏好新颖刺激的学习第四单元婴儿认知发展(一)感知觉发展研究方法:习惯化范式和优先注视范式;习惯化范式包括习惯化和去习惯化;3周婴儿视线开始集中到物体上,理想焦点距离26CM;15天能辨别颜色;3-4个月颜色辨别能力接近成熟水平;婴儿听觉发展包括:听觉辨别能力,语音感知,音乐感知和视听协调能力;出生第一天有听觉反应;对母亲声音特点偏爱;偏爱轻松曲调;味觉是新生儿最发达的感觉;嗅觉功能在24小时有表现;婴儿早期有痛觉反应,但比较微弱和迟钝;3个月有分辩简单形状的能力;偏爱复杂的世界,信息量多的图形和有社会性意义的形状;吉布森:视崖装置,6个月具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发展顺序:先上下,次前后,再左右;7岁才有时间知觉;6-12个月,出现认生,说明长时记忆的发展;第五单元婴儿的言语发展发音三阶段:简单发间阶段,连续音节阶段,学话萌芽阶段。发音特点:普遍规律性,掌握母语发间要到第一批诩出现时才开始,3岁左右掌握母语全部发音。词汇发展:1-1.5岁,掌握50-60个,3岁增加到1000左右。婴儿与成人的言语交往:多用手势,以婴儿眼前的内容为主,内容要适当引申与扩展。第六单元婴儿修改和社会性发展根据婴儿对活动的仆役性和行为特征将气质分为情绪性、活动性、冲动性和社交性。气质类型:托马斯•切斯,容易型,困难型,迟缓型;婴儿早期的兴趣划分为三个阶段:先天反射性反应阶段(出生到百日),相似性物体再认知觉阶段(半岁前后),新异性事物探索阶段(1岁前后)。笑的发展顺序:自发性微笑、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有选择的(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性微笑;婴儿的恐惧分类:本能恐惧;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怕生;预测性恐惧;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依恋阶段:鲍尔比,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特殊情感联结阶段依恋类型:艾斯沃斯,安全型,回避型,反抗型;詹姆斯将婴儿自我分为主体我与客体我;哈特将婴儿自我意识分为两阶段:主体我的发展(5-15个月);客体我的发展(15-24个月);四、婴儿斯的心理卫生:母亲的教养行为可以从:情绪性,反应性,和社会性刺激三方面来衡量;对迟缓型儿童,关键在于按孩子的速度和特点去适应。第三节幼儿期的心理发展第一单元幼儿的游戏游戏是幼儿期的主导活动;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意义:主导幼儿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各种学习是通过游戏活动进行的;游戏是幼儿教育的最佳途径。古典游戏理论:精力过剩论(人有需要活动的倾向);重演论(重演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现代游戏理论:精神分析论(通过游戏主动控制情境,调节情绪);练习论(对生活技能的排演和练习);娱乐论(通过游戏获得愉快);认知论(游戏是一种同化过程);认知发展理论基础以游戏体现认知发展水平为依据把游戏公为三个发展阶段:机能游戏、象征性游戏、规则性游戏。婴儿末期以模仿性游戏为主;童年儿童游戏是规则性游戏;幼儿游戏的特点:A主题游戏为主;B运用与现实物相仿的代替物;C通过想象建构虚假游戏情境;D游戏中富有创造性;E游戏的动机重在活动过程;游戏的社会性发展:第一阶段,非社会性游戏,第二阶段,平行游戏,第三阶段,社会性游戏。独自游戏—>平等游戏(多人玩同一种游戏,但互不干预)—>联合游戏(多人玩同一游戏,但没有共同目标)—>合作游戏(多人合作玩同一游戏,有共同目标);游戏意义:A幼儿活动和情感愉悦的精神寄托;B促进幼儿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渠道;C幼儿之间社会交往的最好园地;D实现自我价值的最佳载体;第二单元幼儿的认知发展记忆:短时记忆容量发展趋势先快后慢;记忆发展趋势:无意识记与有意识记;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形象记忆与词语记忆力;(前面的占主导地位);幼儿记忆策略发展:无策略(5岁前);经指导能够采用记忆策略(5-8,9岁);自觉采用策略(10岁后);幼儿能运用的三种记忆策略:视觉复述策略;特征定位策略;复述策略;幼儿思维两大特点:具体形象性思维;逻辑思维开始萌芽;幼儿认知发展的趋向性: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片面到全面;由浅入深。幼儿推理能力的初步发展:最初的推理是转导推理,对熟悉事物的简单推理。幼儿想象的发展:无意想象经常出现,有意想象日益丰富;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通过良好的教育和训练,幼儿的创造想象会得到显著发展;幼儿创造想象的特点:新颖性,神奇性,超越性,未来指向。第三单元幼儿言语的发展言语发展的意义:人际交流的工具;适应环境的工具;超越具体环境,进入新境界的过程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心理发展的助推器;句法:单词句,双词句到电报句,再到完整的简单句和一定程度的复杂句,3岁基本上用完整句;幼儿期是儿童言语发展的关键性时期;幼儿词汇的发展表现在三方面:词汇量增加,词汇范围扩大,词义深化;理解句子的策略:语义策略,词序策略,非言语策略;语法结构:从不完整句子发展到完整句子;从简单句到复合句子;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从无修饰语发展到有修饰语;口语发展:对话语到独白语;情境语到连贯语;语用技能的发展:早期的手势;听;说;第四单元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个性初步形成从以下几方面说明:显示出明显的气质特点;表现出一定的兴趣爱好者差异;表现出一定的能力差异;最初的性格特点的表现。自我情绪体验的发展:自尊感随年龄增长而迅速发展;自尊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以后的情绪发展和适应性;影响儿童自尊的因素包括父母的教养方式和同伴关系;第一逆反期:3-4岁,反抗的主要对象是父母,其次是其他养育者。第四节童年期的心理发展第一单元童年期的学习小学儿童学习的一般特点:学习是小学儿童的主导活动;教和学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小学儿童的学习逐渐转身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学会学习”是小学生最基本的学习任务;学习促进小学儿童心理积极发展;第二单元童年期的认知发展记忆策略:复诵策略;组织策略;系统化策略;巧妙加工能力策略;童年期思维基本特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完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小学儿童概括水平分为三个阶段:直观形象水平;形象抽象水平;初步本质抽象水平;词语概念的发展:第一类为不能理解实验要求;第二类属功用性和具体形象特征描述;第三类包括接近本质定和本质定义。推理能力的发展突出表现在演绎推理能力、归纳推理能力和类比推理能力的发展。演绎推理能力发展有三个水平:A运用简单概念对直接感知的事进行简单演绎推理,B对用言语表述的事实进行演绎推理,C自觉运演绎推理解决抽象问题。新的思维结构的形成:A掌握守恒:6-8岁数学和长度守恒,7-9岁液体和物质守恒,8,9-10岁面积和重量守恒,11-12容积守恒;B思维具有可逆性:反演可逆和互反可逆;C补偿关系认知:能从两个的补偿关系上认知事物的不变性。自我中心表现和脱自我中心化:4-7岁具有自我中心化现象,但并不是认知的主要成分;9岁以后儿童的正确认知结果占主导地位,并基本上摆脱了自我中心的影响;8岁儿童处于脱自我中心化的转折时段。第三单元童年期个性和社会性发展自我评价能力的特点:A自我评价包括多方面,B社会支持因素对儿童自我评价起非常重要的作用,C对自我价值的评价与情感密切联系,D自我评价与学业经验,同伴交往,自信心等都有密切关系;影响自我控制能力的因素:认知和策略;榜样的作用;家庭教育对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道德认知发展阶段: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自律道德阶段;三阶段模式:父母控制,共同控制,儿童控制;按人气特点将儿童分为三类:受欢迎的儿童,不受欢迎的儿童,受忽视的儿童;儿童择友的主要因素:A,相互接近,B,行为,品质,学习成绩和兴趣相近,C,人格尊重并相互敬慕;对欺负的原因解释:A竞争假设,B外部特异性假设,C不安全依恋,D心理理论;亲子关系的发展特点:A,儿童与父母在一起时间减少,B,父母处理儿童问题类型发生变化,C,父母对儿童的控制力在变化;第五节青春发育期的心理发展年龄范围11,12-15,16,是第二加速期(第一加速期是0-1岁),第二反抗期(第一反抗期为3-4岁);第一单元少年期的生理发育加速生殖系统的发育成熟标志着人体生理发育的完成:性器官的发育,第二性征的出现,性机能成熟;青春期容易出现的危机:心理生物性紊乱;容易出现心理和行为偏差;青春期主要特点是:A心理上的成人感和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B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之间的矛盾;C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D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第二单元少年期的认知发展记忆容量11左右,超出成人水平,也是一生中的最高水平;思维发展的特点:A假设演绎推理能力的发展,B思维形式与思维内容的分离;抽象逻辑推理能力显著发展: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随年龄的增长页提高,逻辑法则的掌握主要表现在对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师的认识上。第二单元少年期的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自我意识发展特点: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风度;深切重视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成绩;强烈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情绪变化特点:烦恼增多(为个人形象而烦恼,为个人尊严和社会地位烦恼,为父母关系出现裂痕和情感疏离页烦恼);孤独感、压抑感增强;第一反抗期主要在于争取自我主张和活动与行为动作的自主性和自由权;第二反抗期的独立自主要求则是全方位的;第二反抗期表现形式:硬抵抗,软抵抗,反抗的迁移;第二反抗期成因表现在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父母需正视少年儿童的反抗期,主要问题是少年儿童的认识超前和父母的观念滞后;对父母的要求:A认识和理解逆反期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B正确面对这一客观现实,C理解多重矛盾的焦点所在,D正视儿童的独立处方的需求;第四单元少年期面临的心理社会问题网络游戏成瘾、青春期精神分裂症、自杀倾向、反社会行为与青海年犯罪;青少年自杀原因:心理障碍、家庭环境、学校的强大压力、不能面对个人遇到的问题。自杀货币的先兆:严重的抑郁症状,梳理过去出现过的麻烦的人际关系;言语暗示的方式表达。青少年犯罪发展趋势和特点:犯罪率增加;年龄下降;女性增加;暴力化、团伙化,集中在抢劫,强奸和盗窃。第六节青年期心理发展17,18-35岁青年期是人生的黄金时代;生理发展趋于平缓并走向成熟,思维逐渐达到成熟水平;独立自主性日益增强,修改趋于稳定,社会适应能力、价值观和道德观形成并成熟。第一单元青年期一般特点青年期一般特点:A生理和心理达到成熟水平,B进入成人社会,承担社会义务,C生活空间扩大,D开始恋爱,结婚;第二单元青年期的思维发展智力发展25岁左右达到顶峰;卡特尔:晶体智力(后天学习而不断提高),液体智力(先天,随着生理成熟而提高)帕瑞:进行青年期后,个体思维中逻辑的绝对成分逐渐减少,辩证成分增多;帕瑞发现青年期思维发展三阶段理论:第一阶段,二元论阶段,第二阶段,相对性阶段,第三阶段,约定性阶段;青少年思维自我监控能力的发展表现在三个方面:附着年龄增长而迅速发展,发展速度比小学儿童快很多;自我监控能力具有良好的计划性、准备性、方法性和反馈性;青年初期的思维自我监控能力已经接近成年人。第三单元青年期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自我概念的特点:抽象性日益增强;更具组织性和整合性;结构更加分化。自我概念认识水平提高的主要途径:自我探索,透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通过对同龄人的认同感;艾里克森提出,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和防止社会角色的混乱是青年期的发展任务。1)自我分化是把整体的我分化为“主体我”与“客体我”;2) 通过自我接纳和自我排斥达到自我认识的整合统一;3) 不能确立自我同一感;4)解决自我同一感危机的方式:同一性确立,同一性延续,同一性封闭,同一性混乱。同一性症候群的特点:同一性意识过剩,选择的回避或麻痹状态;与他人距离失调,时间前景的扩散,勤奋感的丧失,否定的同一性选择。影响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因素:A个体成熟,B社会和文化因素,C与个体相关的重大事件;D家庭教育环境;E社会历史事件和个人的非规范事件的影响。道德发展三水平和六阶段:水平一:前习俗水平,阶段1惩罚和服从,阶段2功利取向;水平二:习俗水平,阶段3“好孩子”取向,阶段4“好公民”取向;水平三:后习俗水平,阶段5社会契约取向,阶段6普遍道德原则取向。第七节中年期的心理发展变化中年期35或40-60或65,生理的成熟期,心理的稳定期;中年人个体差异最大;第一单元中年期的更年期更年期,又称第二青春期,指个体由中年向老年过渡过程中生理变化和心理状态明显改变的时期。女性更年期:45-55,延续8-12年。第二性征逐渐退化,生死器官慢慢萎缩,植物性神经系统出现一些症状。主要由内分泌系统改变所致,同时受心理和社会因素影响。男性更年期:性器官开始萎缩,性功能由旺盛到衰减的变化过程。主要表现为性功能降低,伴有植物神经性循环机能障碍,精神状态和情绪时常变化。第二单元对中年期心理发展的理解和认识从四个方面来理解和认识中年期心理发展:中年转换期,中年期是人生的特殊时期;中年人在家庭中的角色,中年期是充满挑战工的人生阶段。第三单元中年期认知发展思维发展特点:思维具有现实性、灵活性和智慧性;辩证逻辑思维进一步发展。智力:中年期后各种感觉能力都开始减退;对熟悉的材料记忆力保持平衡或下降很小,反之则表现出大幅度下降;中年人记忆加工过程中,不重视简单细节,更关注有关事物本质的结论性信息;自然科学和数学领域创造力在青年期达到顶峰,而人文科学的高峰则是中年甚至晚年。第三单元中年期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自我发展水平:遵奉者水平,公平水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