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氯甲烷的氯化吸收工艺设计(资料)_第1页
二氯甲烷的氯化吸收工艺设计(资料)_第2页
二氯甲烷的氯化吸收工艺设计(资料)_第3页
二氯甲烷的氯化吸收工艺设计(资料)_第4页
二氯甲烷的氯化吸收工艺设计(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目二氯甲烷的氯化吸收工艺设计原始数据:4kt/a二氯甲烷氯化吸收,年工作日330天,其余数据以工厂实际收集为准。

第一章总论1概述1.1.1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质一.产品的物理性质二,三氯甲烷都是无色透明不分层液体,在氧气中易爆炸,其具体物理性质如下表:表1—1名称单位产品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分子量84.94119.39外观无色透明不分层液体无色透明不分层液体分子式CH2Cl2CHCl3沸点℃40.461.3液体比重D4201.3261.489蒸汽比重2.934.13蒸汽密度g/l3.304.36汽化潜热Cal/g78.759.3液体比热Cal/g.℃0.2880.234蒸汽比热Cal/g.℃0.1550.142在水中溶解度g/100g水1.320.79临界压力Kg/cm260.953.8临界温度℃237263.4临界密度0.4270.500冰点℃-96.7-61.3在空气中爆炸范围V%13.0~18.0在氧气中爆炸范围V%13.0~18.0二.产品的化学性质二氯甲烷二氯甲烷在四种甲烷氯化物中对热分解和水解的稳定性仅次于一氯甲烷。在干燥空气中最低的热解温度是120OC,热解温度随水含量增加而降低,热解主要生成氯化氢和微量光气。在300—450oC,有铁和金属氯化物存在时,在气相中二氯甲烷有焦化倾向,会生成黑色的固体聚合物。二氯甲烷进一步氯化得到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外,还具有下面一些化学性质。氧化铜触媒存在下,与空气作用生成光气触媒CH2Cl2+O2COCl2+H2O450OC在一定条件下与水蒸气作用生成甲醇、甲酸和氯化氢2CH2Cl2+3H2O(汽)CH3OH+HCOOH+4HCl在触媒存在的条件下,450OC时与水蒸气作用生成甲醛硫酸锌CH2Cl2+H2O(汽)HCHO+2HCl450OC(4)在碱的水溶液中加压可皂化成甲醛CH2+2NaOHHCHO+H2O+2NaCl铝的存在下,与溴反应生成氯溴甲烷和二溴甲烷4CH2Cl2+3Br22CH2Br2+2Cl2100~125OC下,与乙醇溶液中的氨反应生成六甲撑四胺(即乌洛托品)乙酸溶液6CH2Cl2+16NH3(CH2)6N4+12NH4Cl100~125OC三氯甲烷三氯甲烷在四种氯化物中最容易水解,水解产物是甲酸和氯化氢。升高温度会大大加快水解反应,有氯化铁等金属氯化物存在回催化水解反应。三氯甲烷在290OC以下不会热分解,但在四种甲烷氯化物中对热的稳定性比二氯甲烷差。在室温下若受长时间光照会慢慢分解,有空气存在时即使在暗处也回引起分解,生成光气、氯化氢、氯气等。2CHCl3+O22COCl2+2HCl4CHCl3+5O24CO2+6Cl2+2H2O氯仿除可氯化生成四氯化碳外,还具有下面一些化学性质。与稀碱溶液加热,生成甲酸盐和氯化钠CHCl3+4NaOHHCOONa+3NaCl+2H2O浓碱溶液加热,生成一氧化碳和氯化钠CHCl2+3NaOHCO+3NaCl+2H2O(3)与赤热的铜或钠汞接触生成乙炔2CHCl2+3CuC2H2+3CuCl2(4)有催化剂存在,与氟化氢反应生成氟里昂CHCl3+HFHCl+CHCl2F(F_11)CHCl3+2HF3HCl+CHClF2(F_12)CHCl3+3HF3HCl+CHF3(F_13)(5)三氯甲烷加热到450OC以上产生热解,生成四氯乙烯,六氯乙烷,氯化氢和少量其他氯代烃2CHCl2C2Cl6+2HCl3CHCl3C2Cl6+3HCl1.1.2质量标准1.工业二氯甲烷产品的技术指标(GB4117-92)表1—2指标名称指标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纯度(Pt-CO)%≥99.599.098.0酸度(以HCl计)%≤0.00040.00080.0010水份%≤0.0400.0500.060色度≤101010蒸发残渣%≤0.00050.00100.00302.工业三氯甲烷产品标准的技术指标(GB4118-92)表1—3指标名称指标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纯度%≥99.599.098.0色度(Pt-CO)≤101525四氯化碳%≤0.050.21.1一二氯乙烷%≤0.040.1酸度%≤0.0010.0010.003水份(以HCl计)%≤0.030.030.051.1.3产品的主要用途一.二氯甲烷二氯甲烷是优良的有机溶剂,具有很高的溶解能力,沸点低,不燃和毒性很低等特点。广泛用作溶剂,大量二氯甲烷在安全胶片制造中用作醋酸纤维素的溶剂;三醋酸纤维素抽丝的溶剂和双酚A制造聚碳酸中用作溶剂。二氯甲烷亦用于天然存在的热敏物质的萃取,如除去咖啡、啤酒蛇麻子中的咖啡因;二氯甲烷还用于制药工业,在淄族化合物、抗菌素和维生素制造中的溶剂。二氯甲烷广泛用作油漆和凡立水的脱膜剂。以二氯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典型油漆脱膜剂可含有石蜡、有机胺、低级脂肪酸和醇、丙酮和磺化洗涤剂等。它亦可用于配制快干油漆。对金属表面漆层的除去,二氯甲烷蒸汽喷雾是有效的方法。二氯甲烷与F—12一起,可作为低压推进剂烟雾剂。二氯甲烷亦大量用作聚醚型尿烷泡沫辅助发泡剂,在尿烷泡沫塑料工业中,二氯甲烷还用于生产过程结束后浇口和管道的立即清洗。二氯甲烷可作为气溶胶溶剂包装。二氯甲烷在工业清洗操作的应用也是很多的。如金属和塑料加工工业中用作气相脱脂剂,尤其适合不耐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等其它高温脱脂溶剂的产品清洗。亦可与石油和其它氯代烃混合在金属制造工业中清净剂。等重量的二氯甲烷、甲苯混合物已推荐用于清洗印刷铅字。二.三氯甲烷三氯甲烷主要用于制造氟里昂(F—22)的原料。三氯甲烷是优良的有机氯溶剂,能迅速溶解脂肪、油脂和蜡,常用于干洗和工业品的脱脂溶剂的配制。在粘结剂、食品包装塑料和树脂的调和中用作溶剂。三氯甲烷在染料、杀蠕虫药、杀真菌剂和烟草苗防霉剂生产中用作中间体。三氯甲烷作为麻醉剂的应用已停止,但在一些兽药品中仍用作麻醉剂。在医药工业上的应用有:青霉素,生物碱,淄族化合物,维生素,调味品及葡萄糖等的萃取和提纯中用作溶剂。它亦可用于痛软膏、祛痰剂、牙膏和排除肠胃剂的配制。还可用于配制熏蒸清毒剂。1.1.4产品的市场需求二氯甲烷的市场需求二氯甲烷又称甲叉二氯、氯化次甲基。二氯甲烷主要用作不燃性溶剂,如三乙酸纤维脂电影胶片的溶剂、金属表面油漆层的清洗脱膜剂、气溶胶的推动剂、石油脱蜡溶剂、热不稳定性物质的萃取剂。从羊皮提取羊肢和从椰中提取食用油的萃取剂、也用作低温载体、矿物油的闪点升高剂、灭火剂、烟雾剂的推进剂、脲泡沫的发泡剂目前,我国二氯甲烷生产厂家主要为巨化集团,北京农药二厂,天津大沽化工厂,河南男阳化工厂,四川自贡鸿鹤化工厂等。1998年我国二氯甲烷生产能力约为1.8万t。而国内表现消费量为5万t。从目前国内市场来看,二氯甲烷有很大的缺口。从二氯甲烷的国内应用前景分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加之国产胶卷的不断发展,必将推动胶片行业的发展。1993年我国进口二氯甲烷22431t,出口131t;1994年进口17946t,出口206t;1995年进口20718t,出口67t;1996年进口25119t,出口294t;1997年进口32565t,出口1425t;预计2005年消费二氯甲烷10万t。自1995年以来,国内市场二氯甲烷价格比较稳定,不象其它化工产品经历了大起大落的过程。1995年1月,国内市场二氯甲烷价格为8500---9800元/t;1995年7月,价格为9500元/t;1996年3月,为8600---9800元/t,与1995年初基本一致。1997年12月为8600元/t;1998年3月为8100---8700元/t,价格有所下滑,主要是受整个化工市场行情回落的影响。估计近期国内市场二氯甲烷价格不会有大的波动,将以平稳为主。目前,世界二氯甲烷供需基本平衡,但由于产品和国家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其未来产量的增减也因地区而异。由于美国、西欧、日本相继出口一些环保法规,严格控制排放,尽可能回收,预计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消费将逐年递减,而世界的其它国家和地区,如东欧、中东、亚洲和拉美等发展中国家对二氯甲烷的需求量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预计世界范围内2000---2005年对二氯甲烷的需求量将以2%—3%左右的速度增加。二.三氯甲烷的需求状况三氯甲烷为无色透明液体,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致冷剂、染料和药品等。目前在中国三氯甲烷主要用于生产HCFC__22(二氟一氯甲烷)其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75%以上。另外,在医药工业中主要用作萃取剂等。预计2005年致冷剂的三氯甲烷消费将超过10万t。国外三氯甲烷也主要用于制备HCFC—22。几十年来,HCFC——22被人们广泛用作致冷剂及用于制备有机氟高分子材料。由于世界至今尚未开发和生产出完全令人满意的CFC—11,CFC—12的替代物。所以HCFC—22被为空调和超级市场致冷剂的替代品。20世纪90年代中期HCFC—22生产发展迅猛,但是,HCFC——22毕竟是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物质,只是作为家用空调和商业制冷剂CFC—11和CFC—12的过渡产品。目前发达国家消费量已逐年3减少,全球将于2040年停止HCFC—22作为制冷剂和发泡剂使用。但其作为聚四氟乙烯等高分子有机氟材料则不受限制。由于世界范围内高分子有机含氟材料的需求增长非常快,因此基本抵消了制冷剂需求下降造成的影响,预计2000~2005年,世界对三氯甲烷的需求量将保持小幅增长,增长率不超过0.5%。三氯甲烷在2040年以前将以价格低廉而保持其应有的市场占有率。在2010年只、之前其在制冷剂方面的消费允许继续增长。即使2040年停止作为制冷剂和发泡剂使用,但其作为含氟合成材料的用量将大幅增长,抵消了禁用的影响,未来十年,三氯甲烷仍处于有利的发展期,国内企业应抓住机遇,规模化生产。1.1.5其它由于本过程产生大量的盐酸,可出售。另外,中和塔排出的废碱需进行处理后才能排放,以免污染环境。1.2原材料的规格、来源及净化原料规格:氯气纯度Cl2≥95.0%(V)水份H2O≤0.05%(wt)天然气纯度CH4≥96.0%(V)C2和C2以上组分C2+≤0.6%(V)(净化天然气)C2+≤0.01%(V)(净化天然气)二.原料来源1.氯气:来自烧碱车间电解产生的氯气2.天然气:因为自贡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因此就地取材三.天燃气净化采用变压吸附技术(PressureSwlngAdsorptlon.简称PSA)脱出天然气中C2+以上自分,主要利用吸附剂对不同气体自分的吸附容量随压力变化而呈现差异的特性,在吸附剂选择吸附条件下,加压吸附原料起中C2+以上烃类组分难吸附的CH4作为产品起由吸附塔出口排出,减压时吸附的C2+组分脱附,同时吸附剂获得再生,整个过程是在环境温度下进行的。1.3生产方案的确定由于自贡地区盐化工发达,氯化钠电解法制烧碱规模较大,为合理利用电解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氯气,再结合自贡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故选用甲烷热氯化法生产二、三氯甲烷。

第二章生产工艺流程简述2.1二、三氯甲烷的生产原理及生产方法2.1.1生产原理甲烷热氯化机理和其它烷烃氯化机理相似,都是自由基连锁反应。氯分子的活化是通过高温来实现的,其自由基连锁反应历程,可分三步表示:1.链引发Cl2 Cl.+Cl-57.8千卡/克分子2.增链CH4+Cl. CH3.+HCl+1.0千卡/克分子 CH3.+Cl2 CH3Cl+Cl.+25.7千卡/克分子 CH3Cl+Cl.CH2Cl.+HCl+4.6千卡/克分子 CH2Cl.+Cl2 CH2Cl2+Cl.+20.7千卡/克分子 CH2Cl2+Cl. CHCl.2+HCl+8.8千卡/克分子 CHCl.2+Cl2 CHCl3+Cl.+15.7千卡/克分子 CHCl3+Cl. CCl3.+HCl+13.0千卡/克分子 CCl3.+Cl2 CCl4+Cl.+10.6千卡/克分子3.链终止 下列情况存在都可能产生链终止(1)活化分子与器壁碰撞Cl.+Cl.+M Cl2+M(2)活化分子之间碰撞R.+Cl. 不活泼产物R.+R。 不活泼产物(3)原料气中氧的存在能阻碍反应。R.N.Pease等人曾研究了甲烷氯化反应中对链终止的影响。 在甲烷热氯化反应过程中,反应温度不高时,反应按自由基连锁反应进行。当反应温度升高到370。C时,连锁反应机理的相对作用随之减低,反应温度超过430。C,甲烷氯化反应实际上是一逐级取代不可逆的双分子均相反应。反应过程中四种氯化物同时生成,所以甲烷直接氯化不可能得到单一的产品,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CH4+Cl2 CH3Cl+HCl+24.019千卡/克分子 CH3Cl+Cl2 CH2Cl2+HCl+23.660千卡/克分子 CH2Cl2+Cl2 CHCl3+HCl+24.696千卡/克分子 CHCl3+Cl2 CCl4+HCl+23.930千卡/克分子 甲烷氯化反应是强放热反应。在反应开始前供给热量,当反应开始后所需能量可由反应热供给。由于放热量大,如不采取措施控制反应热并及时带走温度会急剧升高,这样会产生剧烈的燃烧反应或氯化物产生裂解反应。 CH4+2Cl2 C+4HCl+70千卡/克分子 2CHCl3 C2Cl4+2HCl 3CHCl3 C2Cl6+CH2Cl2+HCl 2CCl4 C2Cl4+Cl2 2CCl4 C2Cl6+Cl2同样局部氯气浓度过浓时,也会使反应进行极为猛烈,甚至产生爆炸。因此,要保证甲烷热氯化反应顺利进行的主要条件是:保证原料气的正确配比;保证甲烷和氯气充分均匀混合;有效和及时引出反应热。2.1.2二、三氯甲烷的生产方法及特点二、三氯甲烷的主要生产路线是甲烷和氯甲烷的氯化。其生产方法最早采用甲烷和氯甲烷的高温气相热氯化法,后来发展了光氯化法。1972年美国C-Elummus公司和Arm-strong公司共同开发了甲烷氧氯化法,1979年日本德山曹达化学公司开发了氯甲烷低温液相自由基引发氯化法制取氯甲烷的技术。目前广泛用于工业生产的是热氯化法。最初的甲烷热氯化以德国Hoechst公司为代表。反应器形式有内循环式、蓄热式、列管式和沸腾床等多种形式。我国多采用内循环式反应器。1.(甲烷)天燃气热氯化法天燃气与氯气反应,经水吸收氯化氢副产盐酸后,用碱液除去残余微量的氯化氢,再经干燥、压缩、冷凝、蒸馏得到产品。甲烷氯化机理是游离基连锁反应,通过升高温度或用3000—5000A的光源辐射来实现氯分子的活化。在工业操作中,为保持一个稳定的自由基连锁反应,需要将温度维持在380—450℃。甲烷氯化是强放热反应,反应温度的控制十分重要和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工业上已成功地采用了下列反应装置设计:1、大量循环甲烷或产生的氯代甲烷使用的多级反应器,以保证足够的进料比;2、采用雾化四氯化碳或较低的氯甲烷为热载体;3、采用流化床反应器。2.氯甲烷氯化法将氯甲烷与氯气氯化反应,光氯化法在4000Kw光照下进行,或采用热氯化法工艺,热氯化生产控制氯甲烷与氯气之比为(2—2.5):1,反应温度为420。C,反应压力19Kpa,反应冷却吸收、碱液除去氯化氢、蒸馏、压缩精馏,分别除去三氯甲烷,四氯甲烷在塔顶得到产品。氯甲烷生产二氯甲烷时,反应成1mol氯化氢,此时氯化氢可返回甲醇氢化装置作为制取氯甲烷原料,可以制造一个氯的闭路循环系统。这种氯化氢装置与热氯化系统结合生产甲烷氯代物的过程是一高效的过程。生产二氯甲烷时,通常产生出80%的二氯甲烷、15%的三氯甲烷、5%四氯化碳。2.2生产工艺流程简述2.2.1甲烷氯化物生产工艺流程简述分别来自烧碱车间、配气站和反应装置的氯气、天然气和循环气,按一定配比经计量进入混合器,混合均匀后进入反应器,进行甲烷热氯化反应,反应组成为:甲烷氯化物、氯化氢、过量的甲烷、惰性气体和微量的游离氯。反应气经空气冷却器冷却后进入碳黑分离器,除去反应中产生的少量碳黑,进入水洗系统除去氯化氢。从碳黑分离器出来的反应气(70—90。C),与稀酸分离器来的酸,进入第一膜式吸收器顶部,顺流而下,进行降膜吸收氯化氢后,反应气与稀盐酸入盐酸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大于16%浓度的副产盐酸送至沉钙车间。反应气与计量后的吸收水,入第二膜式吸收器顶部进行第二次吸收,反应气与稀酸入稀酸分离器,稀酸入第一膜式吸收器,反应气则进酸雾分离器除去酸雾,进入中和塔。第一、第二膜式吸收器管间冷却水逆流串联使用。反应气经两次水洗,除去酸雾(氯化氢含量低于1%),再进行中和,中和塔用10%—20%的氢氧化钠溶液除去反应中残余的氯化氢、游离氯、二氧化碳等。烧碱车间送来的碱液,由贮槽放至碱液配制槽加入水配成规定的浓度,用泵送至碱液冷却器冷却,进中和塔,当碱液浓度降到规定值(3%—5%)后,送至废碱处理装置。从中和塔塔顶出来的反应气,进入干燥系统;碱液分离器底部的液体定时排放。中和后的反应气进入硫酸干燥塔,从硫酸干燥塔底部进入进行脱水干燥;98%的浓硫酸由浓硫酸大贮槽压入浓硫酸中间槽,用泵送至浓硫酸高位槽,计量后进入干燥塔顶部,由塔中段流出的硫酸入塔下段,稀硫酸(80%—90%)从塔釜排至稀硫酸中间槽,定时用稀硫酸泵送至稀硫酸大贮槽,以备出售。干燥后的反应气,从干燥塔顶部出来进入固碱中和器,除去硫酸干燥过程中生成的硫酸酸雾,再经压缩机压缩至0.4—0.6Mpa(表压)。压缩后的反应气经缓冲罐和机后冷却器冷却至40.C以下,进入热交换器,与冷凝器来的循环气进行换热,使反应气温度降至25.C左右,热交换器中冷凝的少量甲烷氯化物进粗氯化液贮槽。冷凝器管间所需的-25。C—-30。C的冷冻盐水由冷冻岗位送给。冷凝器中未冷凝的气体称为循环气(其中大部分为甲烷、少量的甲烷氯化物和惰性气体)。循环气经热交换器后,汇同二氯甲烷蒸馏一塔顶部来的一氯甲烷(该一氯甲烷经过了气液分离器,液体流回粗氯化液贮槽)气体,一部分作为生产四氯化碳原料气,另一部分经减压至0.2—0.3Mpa(表压)返回氯化反应器和调节硫酸干燥塔气量。粗氯化液作精馏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成品用。

2.2.2二、三氯甲烷生产工艺流程简图水15%的氢氧化钠 第二膜式吸收器空冷器第一膜式吸收器中和塔第二膜式吸收器空冷器第一膜式吸收器中和塔稀酸分离器天然气混合器稀酸分离器反应器盐酸分离器循环气反应器盐酸分离器氯气98%的硫酸循环气-25℃冷冻盐水粗氯化液贮槽冷凝器热交换粗氯化液贮槽冷凝器热交换器机后冷凝器缓冲罐压缩机干燥塔

第三章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3.1计算基准以单位时间为基准,按年工作330天,每天24小时,二氯甲烷小时生产量 Kg/h3.2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3.2.1反应器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本反应过程是强放热反应,由于放热量大,如不采取措施控制反应热并及时移走,温度会急剧升高,这样会产生强烈的燃烧反应,使反应或使氯化物产生裂解反应。因此利用加入过量甲烷得到的循环气为稀释剂而移走反应热量。计算依据二氯甲烷产量505.05Kg/h.即5.94Kmol/h.原料组成含Cl296%,CH495%.进反应器的原料配比(摩尔比)Cl2:CH4:循环气=1:0.68:3.0出反应器的比例CH2Cl2:CHCl3=1:0.5(质量比)(CHCl3+CCl4)/CH2Cl3=0.38(摩尔比)操作压力0.08MPa(表压)反应器进口气体温度25oC,出口温度420oC

参考文献[1]二氯甲烷的生产及消费,《河北化工》,1997(4)。[2]二氯甲烷市道有缺,《技术与市场》,2002(12)。[3]三氯甲烷的需求情况,《天然气化工》,1998(5)。[4]北京石油化工工程公司主编《氯碱工业理化常数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年。[5]朱自强、徐讯合编《化工热力学》,化学工业出版社,1980年。[6]葛婉华、陈鸣德编《化工计算》,化学工业出版社,1987年。[7]陈声宗主编《化工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年。[8]黄璐、王保国编《化工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1987年。[9]《化学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编《化学工程手册》第1篇化工基础数据,化学工业出版社,1979年。[10]俄文第六版译本,A.T卡萨特金著《化工过程及设备》,化学工业出版社,1958年。[11]空气冷却器的设计方法,《化学工业译丛》,1968(1)。[12]空气冷却器设计,《石油化工设备技术》,1978(18)。[13]姚玉英主编《化工原理》,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年。[14]B.M拉姆(苏联)著《气体吸收》,化学工业出版社,1985年。[15]化工设计手册编辑委员会编《石墨制化工设备设计》,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16]华南理工大学徐伟萍、陈佩珍、程达芬编《化工过程及设备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教材出版中心,2000年。[17]《化工设备标准手册》编辑委员会编《化工设备标准手册》第五卷非金属化工设备及零部件(第二册)。[18]石墨降膜吸收器吸收氯化氢气体的工艺设计计算及设备选型,《氯碱工业》,2002(5)。[19]国家医药管理局,上海医药设计院《化工工艺设计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年。[20]侯亮平主编《甲烷氯化物工艺操作规程》,自贡鸿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附录资料:不需要的可以自行删除火电厂工艺流程火力发电厂。以煤、石油或天然气作为燃料的发电厂统称为火电厂1、火电厂的分类(1)按燃料分类:①燃煤发电厂,即以煤作为燃料的发电厂;邹县、石横青岛等电厂②燃油发电厂,即以石油(实际是提取汽油、煤油、柴油后的渣油)为燃料的发电厂;辛电电厂③燃气发电厂,即以天然气、煤气等可燃气体为燃料的发电厂;④余热发电厂,即用工业企业的各种余热进行发电的发电厂。此外还有利用垃圾及工业废料作燃料的发电厂。(2)按原动机分类:凝汽式汽轮机发电厂、燃汽轮机发电厂、内燃机发电厂和蒸汽-燃汽轮机发电厂等。(3)按供出能源分类:①凝汽式发电厂,即只向外供应电能的电厂;②热电厂,即同时向外供应电能和热能的电厂。(4)按发电厂总装机容量的多少分类:容量发电厂,其装机总容量在100MW以下的发电厂;②中容量发电厂,其装机总容量在100~250MW范围内的发电厂;③大中容量发电厂,其装机总容量在250~600MW范围内的发电厂;④大容量发电厂,其装机总容量在600~1000MW范围内的发电厂;⑤特大容量发电厂,其装机容量在1000MW及以上的发电厂。(5)按蒸汽压力和温度分类:①中低压发电厂,其蒸汽压力在3.92MPa(40kgf/cm2)、温度为450℃的发电厂,单机功率小于25MW;地方热电厂。②高压发电厂,其蒸汽压力一般为9.9MPa(101kgf/cm2)、温度为540℃的发电厂,单机功率小于100MW;③超高压发电厂,其蒸汽压力一般为13.83MPa(141kgf/cm2)、温度为540/540℃的发电厂,单机功率小于200MW;④亚临界压力发电厂,其蒸汽压力一般为16.77MPa(171kgf/cm2)、温度为540/540℃的发电厂,单机功率为30OMW直至1O00MW不等;⑤超临界压力发电厂,其蒸汽压力大于22.llMPa(225.6kgf/cm2)、温度为550/550℃的发电厂,机组功率为600MW及以上,德国的施瓦茨电厂;⑥超超临界压力发电厂,其蒸汽压力不低于31MPa、温度为593℃.水的临界压力:22.12兆帕;临界温度:374.15℃(6)按供电范围分类:①区域性发电厂,在电网内运行,承担一定区域性供电的大中型发电厂;②孤立发电厂,是不并入电网内,单独运行的发电厂;③自备发电厂,由大型企业自己建造,主要供本单位用电的发电厂(一般也与电网相连)。2、火力发电厂工艺流程。燃煤,用输煤皮带从煤场运至煤斗中。大型火电厂为提高燃煤效率都是燃烧煤粉。因此,煤斗中的原煤要先送至磨煤机内磨成煤粉。磨碎的煤粉由热空气携带经排粉风机送入锅炉的炉膛内燃烧。煤粉燃烧后形成的热烟气沿锅炉的水平烟道和尾部烟道流动,放出热量,最后进入除尘器,将燃烧后的煤灰分离出来。洁净的烟气在引风机的作用下通过烟囱排入大气。助燃用的空气由送风机送入装设在尾部烟道上的空气预热器内,利用热烟气加热空气。这样,一方面使进入锅炉的空气温度提高,易于煤粉的着火和燃烧外,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排烟温度,提高热能的利用率。从空气预热器排出的热空气分为两股:一股去磨煤机干燥和输送煤粉,另一股直接送入炉膛助燃。燃煤燃尽的灰渣落入炉膛下面的渣斗内,与从除尘器分离出的细灰一起用水冲至灰浆泵房内,再由灰浆泵送至灰场。火力发电厂在除氧器水箱内的水经过给水泵升压后通过高压加热器送入省煤器。在省煤器内,水受到热烟气的加热,然后进入锅炉顶部的汽包内。在锅炉炉膛四周密布着水管,称为水冷壁。水冷壁水管的上下两端均通过联箱与汽包连通,汽包内的水经由水冷壁不断循环,吸收着煤受燃烧过程中放出的热量。部分水在冷壁中被加热沸腾后汽化成水蒸汽,这些饱和蒸汽由汽包上部流出进入过热器中。饱和蒸汽在过热器中继续吸热,成为过热蒸汽。过热蒸汽有很高的压力和温度,因此有很大的热势能。具有热势能的过热蒸汽经管道引入汽轮机后,便将热势能转变成动能。高速流动的蒸汽推动汽轮机转子转动,形成机械能。汽轮机的转子与发电机的转子通过连轴器联在一起。当汽轮机转子转动时便带动发电机转子转动。在发电机转子的另一端带着一台小直流发电机,叫励磁机。励磁机发出的直流电送至发电机的转子线圈中,使转子成为电磁铁,周围产生磁场。当发电机转子旋转时,磁场也是旋转的,发电机定子内的导线就会切割磁力线感应产生电流。这样,发电机便把汽轮机的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电能经变压器将电压升压后,由输电线送至电用户。释放出热势能的蒸汽从汽轮机下部的排汽口排出,称为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