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深部真菌感染
高危因素的探讨及诊治(zhěnzhì)对策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外科(wàikē)加强医疗病房陈惠德
第一页,共一百三十三页。1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前言抗真菌的发展已经(yǐjing)经历了一条崎岖的道路,达到了令人鼓舞的水平。仅在20年前我们对霉菌和抗真菌还缺乏兴趣和了解。在此后不到十年中,AIDS病就将我们从婴儿尿布疹带入到成人的食道炎和鹅口疮。现在,医生对念珠菌、隐球菌病、组织胞浆菌病、球孢子菌病这些词不再陌生。
JohnR.TwentyYearsofridingtherocket:Whendowereachthemoon?
PresentedFocusonFungalinfectionsII.2001,4.14-16.WashingtonD.C.U.S.A.AbstractsP41-43.
第二页,共一百三十三页。2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真菌作为(zuòwéi)重要的院内病原菌,尤其在ICU内急剧的发展,已经对危重病医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近年,在ICU中非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真菌感染一直显著上升。
PittetD.AnaissieE.SolomkinJS.Whentostartantifungaltherapyinthenon-neutropeniccriticallyill?In:Yearbookofintensivecareandemergencymedicine.NewYork:Sprenger;1996:567-577.第三页,共一百三十三页。3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真菌(zhēnjūn)与霉菌的概念
即往真菌和霉菌为同一(tóngyī)概念,目前统称真菌,霉菌是真菌的一种。第四页,共一百三十三页。4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
真菌(zhēnjūn)是院内感染常见微生物
院内感染的——7.5%血液感染的——第四位肿瘤病人发病率——为8%严重创伤(chuāngshāng)、烧伤病人——高达16%病死率——达55%-70%第五页,共一百三十三页。5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
美国国立院内感染(gǎnrǎn)检测(NNIS)1980-1990
院内真菌感染(gǎnrǎn)——增加2倍念珠菌属——占ICU分离致病菌第4位外科病人——发生率增加最明显第六页,共一百三十三页。6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血培养(péiyǎng)结果院内感染(gǎnrǎn)的比例(%)JarvisWR,MartoneWJ.PredominantpathogensinhospitalinfectionsJAntimicrobChemother.1991;28:15-19.第七页,共一百三十三页。7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
美国(měiɡuó)国立院内感染检测(NNIS)
1980.1-1990.12115家医院调查(diàochá)真菌感染的情况:院内感染(gǎnrǎn)(%)Beck-SagueCM.etal.Nationalnosocomialinfectionsurveillancesystem.SeculartrendsintheepidemiologyofnosocomialfungalinfectionintheUnitedStates.1980-1990.In:RexJH.Seriouscandidainfection:riskfactors,treatment,andprevention.selectedreadings:FocusonFluconazole.NewYork:PfizerInc;1995:9-15.第八页,共一百三十三页。8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Fungalinfections(%)Beck-SagueCM.etal.Nationalnosocomialinfectionsurveillancesystem.SeculartrendsintheepidemiologyofnosocomialfungalinfectionintheUnitedStates.1980-1990.In:RexJH.Seriouscandidainfection:riskfactors,treatment,andprevention.selectedreadings:FocusonFluconazole.NewYork:PfizerInc;1995:9-15.第九页,共一百三十三页。9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念珠菌属在医院血行感染(gǎnrǎn)的发病率位于第4位,有25-50%发生在ICU,增加速度最快的(124%)发生于外科病人.NinasindgM.D.Noveldevelopmentsintheepideminlolgeoftheopportunnisticyeastsandinvasivemoldinfections.PresentedFocusonFungalinfectionsII.2001,4.14-16.WashingtonD.C.U.S.A.AbstractsP52第十页,共一百三十三页。10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124%increaseNosocomialfungalinfection(per1,000discharges)Beck-SagueCM.etal.Nationalnosocomialinfectionsurveillancesystem.SeculartrendsintheepidemiologyofnosocomialfungalinfectionintheUnitedStates.1980-1990.In:RexJH.Seriouscandidainfection:riskfactors,treatment,andprevention.selectedreadings:FocusonFluconazole.NewYork:PfizerInc;1995:9-15.第十一页,共一百三十三页。11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欧洲重症监护感染流行学会(xuéhuì)(EPIC)92年一日14个欧洲国家1417个ICU病房10038患者统计
病原菌发生率(ICU内获得性感染%)
肠杆菌(gǎnjūn)科34.4%金黄色葡萄球菌30.1%铜绿假单孢28.7%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9.1%
真菌
17.1%第十二页,共一百三十三页。12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
ICU中系统性真菌(zhēnjūn)感染明显增加
严重疾病(APACHEII评分高)接受免疫抑制性治疗(抗肿瘤或抗排异化学(huàxué)药物)住ICU时间延长广谱抗生素血管内导管介入性治疗危重病人老龄化第十三页,共一百三十三页。13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死亡率念珠(niànzhū)菌血症死亡率(%)FraserJ,JonesM,DunkelJ,StorferS,MedoffG,DunaganWC.Candidemiainatertiarycarehospital:epidemiology,riskfactors,andpredictorsofmortality.In:RexJH,MeunierF,eds.SeriousCandidaInfections:RiskFactors,Treatment,andPrevention.SelectedReadings:FocusonFluconazole.NewYork:PfizerInc;1995:107-119第十四页,共一百三十三页。14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死亡率诊断(zhěnduàn)48小时内的死亡率(%)FraserJ,JonesM,DunkelJ,StorferS,MedoffG,DunaganWC.Candidemiainatertiarycarehospital:epidemiology,riskfactors,andpredictorsofmortality.In:RexJH,MeunierF,eds.SeriousCandidaInfections:RiskFactors,Treatment,andPrevention.SelectedReadings:FocusonFluconazole.NewYork:PfizerInc;1995:107-119第十五页,共一百三十三页。15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住院(zhùyuàn)天数住院(zhùyuàn)日期(天)P<.0001WeySB,MoriM,PfallerMA,WoolsonRF,WenzelRP.Hospital-acquiredandidemia:theattributablemortalityandexcesslengthofstay.In:RexJH,MeunierF,eds.SeriousCandidaInfections:RiskFactors,Treatment,andPrevention.SelectedReadings:FocusonFluconazole.NewYork:PfizerInc;1995:99-106第十六页,共一百三十三页。16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花费GoffDA,SierawskiSJ,FassRJ.Costanalysisofcandidainfectionamongsurgicalintensivecareunitpatients.ClinDrugInvest.1996:4:176-180美圆(měiyuán)($)P<0.5第十七页,共一百三十三页。17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真菌分类:(导致人类发病)
根据侵犯人体部位,可将真菌分为两大类。
浅部真菌----主要侵犯皮肤表层(biǎocéng)角质层、毛发、和指甲。
深部真菌----侵犯皮肤角质层以下、粘膜、深部组织和内脏器官,在一定条件下可播散引起全身感染。第十八页,共一百三十三页。18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真菌分类(fēnlèi):(导致人类发病)根据(gēnjù)致病性分为:致病性真菌: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类球孢子菌、皮炎芽生菌、着色真菌、足分支菌、孢子丝菌等。条件致病性真菌:念珠菌属、隐球菌、曲菌、毛霉菌、放线菌、奴卡菌属等。(毒力低,对正常人群不致病,诱发因素存在——人体内、外界的真菌可引起感染)在深部真菌病中,条件致病性真菌占重要地位第十九页,共一百三十三页。19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按病原菌生长形态特性(tèxìng)分类
1.霉菌组(molds):菌落形态可产生分枝的丝状菌丝,曲菌(Aspergillus)、毛霉菌(mucoraceae)即属于此类。2.酵母菌(yeasts):单细胞真菌,呈圆形或卵圆形,隐球菌属(cryptococcus),其中又以新型隐球菌最具有临床意义。3.类酵母样菌(yeast-likefungi):在组织内菌丝为主,培养基上产生类似(lèisì)葡萄球菌的菌落。念珠菌属(Candida),其中以白念最多见,其次有热带念珠菌,克柔念珠菌等。第二十页,共一百三十三页。20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按病原菌生长形态(xíngtài)特性分类
4.双相样菌(dimorphicfungi):37度试管或组织上生长(shēngzhǎng),呈酵母菌样,22度培养呈菌丝体生长(shēngzhǎng)。
组织胞浆菌(Histoplasma)、球孢子菌、类球孢子菌、皮炎芽生菌等属于此群。第二十一页,共一百三十三页。21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
流行病学(liúxínɡbìnɡxué)
致病性真菌:多呈地区性流行——南北美洲。条件致病性真菌:外界环境(空气、尘埃,土壤)
人体(皮肤,口咽,消化道,阴道)
医院(医疗器械,未加热食品:饼干、冷冻汤、果汁、蔬菜、水果、水及乳制品)
条件致病菌感染——呈上升趋势(qūshì),为继发性感染(呼吸道、皮肤、消化道粘膜损伤)第二十二页,共一百三十三页。22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流行病学(liúxínɡbìnɡxué)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biǎomíng):在所有的念珠菌感染病例中,约有一半发生在外科ICU。通过DNA分型的方法已证明,这种传播发生在病人传染给病人和医务人员,医护人员再传染给病人。ICU医护人员平均39%携带念珠菌。
第二十三页,共一百三十三页。23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SICU医护人员手携带(xiédài)念珠菌调查
Rangel-Frausto/NEMIS.CID1999;29:253分离(fēnlí)菌株比例(%)第二十四页,共一百三十三页。24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真菌(zhēnjūn)感染的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清楚。条件致病性真菌一般不致病,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才过度繁殖(fánzhí)致病。发病因素有三个方面第二十五页,共一百三十三页。25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1.菌体方面:如白色念珠菌细胞壁含甘露糖,能增强白念菌的粘附力,从而引起感染;其次它在组织内内常呈菌丝体,不易被吞噬,也增强了致病力。甘露糖也是一种重要的免疫刺激成份,与LPS比较可以产生较少的效力(xiàolì)和诱导抗炎性因子,导致较低的前行介质的释放.
M.Zimmermann.etal.MannansaremajorimmunostimulatorsofCandidaalbicanscharacyerizedbyananti-inflammatorycytokinepattere.patients.presentedat39thICAAC.SanFrancisco,Californa,U.S.A.AbstractsJ696(1999.9.26-29)第二十六页,共一百三十三页。26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新型隐球菌在体外无荚膜,但在人体内很快形成荚膜,荚膜多糖保护菌体不受吞噬作用的破坏,并使中枢神经系统发生机械性损伤。皮炎(píyán)芽生菌和球孢子菌的厚壁也有对抗白细胞吞噬作用等。第二十七页,共一百三十三页。27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2.机体方面:中性粒细胞的功能和细胞免疫低下的基础病患者如白血病、淋巴瘤、糖尿病和AIDS病等。3.过敏反应也为另一发病因素,多数真菌的病原的抗原经皮内注射后可有明显的局部反应或全身反应,如球孢子菌病的结节红斑和胸腔积液可能为过敏反应的一种(yīzhǒnɡ)表现。第二十八页,共一百三十三页。28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发病(fābìng)机制
致病性真菌:进入人体——原发感染(如肺)
免疫防御功能正常(zhèngcháng),不出现临床症状——隐性感染
真菌量多,免疫功能低下,出现感染:败血症、心内膜炎、
尿路、中枢、骨关节、皮下软组织等
条件致病性真菌:不致病,诱发因素作用——引起感染
内源性真菌——常播散致各个脏器
外源性途径——感染部位较局限
第二十九页,共一百三十三页。29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爆发性感染(gǎnrǎn)——有水平传播的可能性。
多在实施TPN的ICU。手传播是一种重要途径,第三十页,共一百三十三页。30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危险(wēixiǎn)因素一、免疫抑制性治疗:
免疫抑制剂、皮质(pízhì)类激素、恶性肿瘤病人、器官移植、化疗、放疗
第三十一页,共一百三十三页。31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
在普通ICU病房中念珠菌属所造成的系统性真菌感染(gǎnrǎn)占90%在肿瘤病房中曲菌和结合菌纲则相应占优势。JohnR.Graybill,MD.EtiologyandmanagementofseverefungalinfectionintheICU.PresentedEmergingresistanceinbacteriaandfungus:AGlobalproblem.1999,9,26.SanFrancisco.CaliforniaU.S.A.AbstractsP16-17.
第三十二页,共一百三十三页。32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美国(měiɡuó)器官移植真菌感染率(1998)
肾移植:0-20%
肝移植:4-42%
胰腺移植:6-38%心肺(xīnfèi)移植:10-35%
小肠移植:33-53%第三十三页,共一百三十三页。33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器官移植的受体统计资料表明:除念珠菌外,其他真菌占37%,其死亡率为43%,曲菌感染的死亡率是67%.上升为重要的致死原因.移植后由56%的真菌感染发生在3个月后,有30%的真菌感染发生在1年后.非曲霉菌感染的危险(wēixiǎn)因素是来源于曲菌.
NinasindgM.D.Noveldevelopmentsintheepideminlolgeoftheopportunnisticyeastsandinvasivemoldinfections.PresentedFocusonFungalinfectionsII.2001,4.14-16.WashingtonD.C.U.S.A.AbstractsP52第三十四页,共一百三十三页。34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在肿瘤病人和器官移植受体中真菌感染已经(yǐjing)成为感染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主要是曲菌感染和耐二性霉素B的真菌感染数量在增加,不幸的是,这些问题并没有随着脂质体二性霉素B出现而解决,深部真菌感染的死亡率仍在大约60-95%.KierenA.Intravenousitraconnazole,thenoveltriazoles,andcandins:desirableadditionsormoreofthesame?PresentedFocusonFungalinfectionsII.2001,4.14-16.WashingtonD.C.U.S.A.AbstractsP71第三十五页,共一百三十三页。35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二、免疫抑制性疾病:
中性(zhōngxìng)粒细胞减少(毛霉菌感染率高)、
HIV(+)、
A.Bouakline.etal.Fungalcontaminationoffooddistributedtoneutropenicpatients.presentedat39thICAAC.SanFrancisco,Californa,U.S.A.AbstractsJ972(1999.9.26-29)第三十六页,共一百三十三页。36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计数绝对减少与持续时间是真菌侵入的主要因素,中性粒细胞减少,吞噬作用下降是宿主导致真菌感染(gǎnrǎn)的重要部分。中性粒细胞减少合并播散性念珠菌感染的白血病患者,血培养呈阳性结果可能达到50%。
SugarA.M..Problemsinthediagnosisifinvasivecandidiasisintheimmunocompromisedpatient.In:RichardsorRG,ed.OpportunisticFungalInfections:FocusonFluconazde.InternationalCongressandSymposiumSeriesNo.153.London,England:RoyalSocietyofMedicineServicesLimited;1989.17-24第三十七页,共一百三十三页。37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在中性(zhōngxìng)粒细胞减少并需要静脉营养支持的病人中,大约有60%发生真菌感染。
JohnR.EmergingFungalPathogens.PresentedFocusonFungalinfectionsII.2001,4.14-16.WashingtonD.C.U.S.A.AbstractsP65第三十八页,共一百三十三页。38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AIDS患者在抗病毒治疗的同时真菌感染(gǎnrǎn)的发病率是20-25%。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隐球菌性脑膜炎是仅次于结核病之后第二大最常见的感染.WilliamG.ImpactofAntiretroviralTherapyonMycosesinAIDS.PresentedFocusonFungalinfectionsII.2001,4.14-16.WashingtonD.C.U.S.A.AbstractsP63第三十九页,共一百三十三页。39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AIDS患者(huànzhě)主要感染的真菌:
85-90%
念珠菌,
10-15%
隐球菌,
1-6%
曲霉菌。第四十页,共一百三十三页。40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三、长期使用(shǐyòng)广谱抗生素:导致胃肠道菌群失调,念珠菌大量繁殖。导致宿主粒细胞吞噬功能下降已证实98-100%的真菌血症患者主要致病因素是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
HarveyRL,MyersJP,Nosocomialfungemiainalargecommunityteachinghospital.ArchMed.1987.147:2117-2120.KleinJJ.WatanakunakornC.Hospital-acquiredfungemia:itsnaturalcourseandclinicalsignificance.AmJMed.1979.67:51-58.
第四十一页,共一百三十三页。41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抗生素使用≥7天联合(liánhé)使用三种或三种以上抗生素。
InroadstoUnderstandingtheMechanismofCandidalInvasioninHigh-RiskPatients.ACMEMonograph.Cincinnati,OH:UniversityofCincinnatiCollegeofMedicine;1997.DeanD,BurchardKW.Fungalinfectioninsurgicalpatients.AmJSurg.1996;171:374-382第四十二页,共一百三十三页。42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住在ICU的病人(bìngrén),使用抗生素后平均13.5天—泌尿系统发生光滑念珠菌感染。
T.C.Keeling.CandidaglabrataurinarytractinfectioninICUpatient.
presentedat39thICAAC.SanFrancisco,Californa,U.S.A.AbstractsJ964(1999.9.26-29)
第四十三页,共一百三十三页。43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四、体内留置导管:中心(zhōngxīn)静脉插管、TPN、气管插管、放置尿管、机械通气,气管切开。第四十四页,共一百三十三页。44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放置导管:破坏皮肤屏障的保护作用;损伤血管内皮,增加念珠菌的附着机会。营养液输入会促进念珠菌生长。几乎所有(suǒyǒu)与内置管有关的真菌感染均由念珠菌引起。
MurrayHW,Choosingeffectivetherapyforseverefungalinfection.JournalofcriticalUlness.1990.5:695-707BodeyGP.Fungalinfectionandfeverofunknoworigininneuturopenicpatients.AmJMed.1986.80(suool5c):112-119.第四十五页,共一百三十三页。45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日本(rìběn)福大医院127例真菌血症50%以上为肿瘤和血液病患者。89%为中心静脉插管引起(yǐnqǐ)。(往往由近平滑念珠菌引起)第四十六页,共一百三十三页。46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五、创伤、烧伤、腹部手术、腹部大手术、严重创伤可以(kěyǐ)降低机体免疫功能.破坏胃肠道粘膜屏障,使真菌容易侵入血循环系统和器官。KomshianSV.FungemiacausedbyCandidaspeciesandTorulopsisglabrataintheHospitalizedpatient:frequency,characteristics,andenaluationoffactorsinfluencingoutcome.Rev.InfectDis.1989.11:379-390.第四十七页,共一百三十三页。47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破坏肠道运动,导致肠道内念珠菌大量繁殖,增加念珠菌血症的发病机会(jīhuì)。腹部大手术后3周内约有25%的患者发生念珠菌血症。KomshianSV.FungemiacausedbyCandidaspeciesandTorulopsisglabrataintheHospitalizedpatient:frequency,characteristics,andenaluationoffactorsinfluencingoutcome.Rev.InfectDis.1989.11:379-390.第四十八页,共一百三十三页。48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严重头部外伤(wàishāng)心脏手术(人工心脏瓣膜换瓣)胃肠道手术二度或三度烧伤(或烧伤面积〉50%)
InroadstoUnderstandingtheMechanismofCandidalInvasioninHigh-RiskPatients.ACMEMonograph.Cincinnati,OH:UniversityofCincinnatiCollegeofMedicine;1997.DeanD,BurchardKW.Fungalinfectioninsurgicalpatients.AmJSurg.1996;171:374-382第四十九页,共一百三十三页。49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六、长期(chángqī)住ICU的危重病人:病情危重,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多种因素可导致真菌感染。在ICU病房(bìngfáng)念珠菌是第四位常见的病源菌。
JarvisWR,NationalNosocomialInfectionsSureillanceSystemm.Predominantpathogensinhospitalinfection.Presentedatthe17thInternationalCongressofChemotherapy;June23-28,1991.Berlin,FRG.Abstractill.第五十页,共一百三十三页。50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目前研究(yánjiū)发现:病人平均住院时间为18天,发生念珠菌血症。JosephS.Selectionofpatientsforempiricalantifungaltherapy.PresentedFocusonFungalinfectionsII.2001,4.14-16.WashingtonD.C.U.S.A.AbstractsP2570%的真菌感染病人有多次住院史。
T.C.Keeling.CandidaglabrataurinarytractinfectioninICUpatient.
presentedat39thICAAC.SanFrancisco,Californa,U.S.A.AbstractsJ964(1999.9.26-29)第五十一页,共一百三十三页。51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Pittet等研究(yánjiū)发现:在ICU滞留时间大于10天的29例患者中,有11例继发了念珠菌血症
Annsurg1994,220:751-758第五十二页,共一百三十三页。52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七、免疫(miǎnyì)功能低下患者:糖尿病、新生儿、肾衰、血液透析、营养不良、多次输血(shūxuè)、腹泻.年龄〉40岁。第五十三页,共一百三十三页。53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糖尿病:
多型核细胞及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降低,免疫功能下降.
导致条件(tiáojiàn)致病性真菌感染。
几乎1/2的真菌感染患者伴有糖尿病
T.C.Keeling.CandidaglabrataurinarytractinfectioninICUpatient.
presentedat39thICAAC.SanFrancisco,Californa,U.S.A.AbstractsJ964(1999.9.26-29)第五十四页,共一百三十三页。54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
ICU病人,不同念珠菌死亡率没明显差别,年龄是一个独立(dúlì)的预测信号,不管何种真菌,年龄愈大,死亡率愈高。
S.blok.etalOutcomecomparisonincriticallyillpatientswithcandidalfungemia:candidaalbicansversuscandidaglabrata.presentedat39thICAAC.SanFrancisco,Californa,U.S.A.AbstractsJ1910
(1999.9.26-29)
第五十五页,共一百三十三页。55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八、高严重程度(chéngdù)的评分:
APACHE评分重症急性胰腺炎、伴胃肠功能衰竭。复发性胃肠道穿孔或吻合(wěnhé)口瘘者。严重肝功能衰竭。其他。
BritishSocietyforAntimicrobialChemotherapyWorkingParty.ManagementofdeepCandidainfectioninsurgicalandintensivecareunitpatients.IntensiveCareMed.1994;20:522-528EggimannP,FrancioliP,BilleJ,etal.Fluconazoleprophylaxisinsurgicalpatientsathighriskofintra-abdominalcandidiasis.Inpress.第五十六页,共一百三十三页。56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胰腺感染是一组包括厌氧菌在内的混合细菌(xìjūn)感染造成,Buggy资料证明,胰腺感染中混合感染达90%。第五十七页,共一百三十三页。57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上海瑞金医院SICU统计(tǒngjì):急性肝功能衰竭时真菌感染为常见并发症:真菌感染率:32%其中念珠菌:93.8%曲菌:6.2%死亡率:68.8%合并系统性真菌感染时的症状:昏迷进行性加重,发烧,抗菌素治疗无效(wúxiào),出现肾功能衰竭,外周血中WBC升高第五十八页,共一百三十三页。58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胃肠道中栖息(qīxī)着念珠菌,任何穿孔都会发生念珠菌性腹膜炎。念珠菌可存在于胃中,特别是胃中较为碱性的情况下。一般情况下,在腹腔中分离到既有细菌又有念珠菌的情况,目前认为:只有当抗细菌疗法无效时才考虑抗真菌治疗。对于胃或十二指肠穿孔的患者不应使用抗真菌治疗第五十九页,共一百三十三页。59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具有高危发生念珠菌性腹膜感染的患者:被忽略的穿孔(穿孔后24小时未接受治疗(zhìliáo)),病情不稳定,需要第二次腹腔手术的患者,再发性胃或十二指肠穿孔之后.免疫功能受抑制或有医院获得性穿孔的患者,患有肝硬化、胰腺炎患者有腹膜念珠菌病的患者建议使用氟康唑治疗。
vvJohnH.Rexetal.PracticeGuidelinesforthetreatmentofCandidiasis.CID2000;30(April)P662-674第六十页,共一百三十三页。60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高危患者在腹腔培养中分离到念珠菌,即使同时还培养出细菌,也需要给与抗真菌治疗。从腹腔引流物中得到阳性(yángxìng)结果,不如直接从腹腔穿刺取得标本的阳性(yángxìng)结果更有意义。在怀疑有念珠菌腹膜炎时,所有的假体材料如引流管等,都应尽可能的去除。第六十一页,共一百三十三页。61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九、真菌(zhēnjūn)寄殖现认为:在所有高危因素中真菌寄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据。在同一部位2次或2次以上(yǐshàng)发现同一真菌,其发生真菌血症的危险性大约是30%-50%这种危险性的增长随着真菌寄殖部位的增多或真菌生长密度增加而增加。JosephS.Selectionofpatientsforempiricalantifungaltherapy.PresentedFocusonFungalinfectionsII.2001,4.14-16.WashingtonD.C.U.S.A.AbstractsP25第六十二页,共一百三十三页。62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通过研究(yánjiū)已证明:95%的粒细胞减少的病人,84%的非粒细胞减少的病人中所发生真菌感染都与他们先前所寄殖的真菌是一致的。在没有真菌寄殖的病人中,则很少发生真菌感染。JosephS.Selectionofpatientsforempiricalantifungaltherapy.PresentedFocusonFungalinfectionsII.2001,4.14-16.WashingtonD.C.U.S.A.AbstractsP25第六十三页,共一百三十三页。63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真菌的寄殖、APACHEII评分、胃肠功能、肝功能障碍,TPN,使用广谱抗生素都是导致深部真菌感染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yīnsù)。年龄,在ICU住院天数,留置导尿管,其他留置导管,手术,高血糖,及止酸剂相对程度较低。汤耀卿.外科危重病深部真菌感染的危害性及诊治对策.
全国第五届暨全军第四届危重病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1.6.2-5.沈阳.P32.第六十四页,共一百三十三页。64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
各部位(bùwèi)常见的真菌
肺:念珠菌、曲菌、隐球菌(qiújūn)、毛霉菌、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放线菌、奴卡氏菌。中枢:念珠菌、隐球菌、曲菌、球孢子菌、奴卡氏菌。消化:念珠菌、放线菌。泌尿生殖:念珠菌、芽生菌。心血管:念珠菌、曲菌、毛霉菌、放线菌。眼、耳、鼻:念珠菌、曲菌、毛霉菌、镰刀菌。血管内导管:金葡、表葡、真菌(占14%)导尿管:真菌占22.4%第六十五页,共一百三十三页。65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院内常见真菌感染(gǎnrǎn)的特点
念珠菌:占真菌感染(gǎnrǎn)的80%,
白色念珠菌(46%)
光滑念珠菌(19%)(顽固性真菌)
热带念珠菌(13%)(部分耐氟康唑)近平滑念珠菌(11%)(部分耐氟康唑)其它:(11%)克柔念珠菌(耐氟康唑)
葡萄芽念珠菌(耐AmB)
第六十六页,共一百三十三页。66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念珠菌感染(gǎnrǎn)的特点早期——侵犯粘膜局部(口炎、咽炎、食道炎)严重(yánzhòng)——侵袭性感染,菌血症播散,侵犯内眼,视力下降第六十七页,共一百三十三页。67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
院内常见真菌感染(gǎnrǎn)的特点隐球菌:引发脑膜炎、脑膜脑炎多见于AIDS患者。曲霉菌:一般初期(chūqī)多感染在肺—
以后播散至全身.毛霉菌:侵犯血管造成损害—组织坏死倾向。第六十八页,共一百三十三页。68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日本(rìběn)九州大学医院血培养
(1999年)
阳性血培养病例10%为真菌多为念珠菌,新型隐球菌和曲霉菌
在念珠菌血症中白色(báisè)念珠菌
36%
近平滑念珠菌60%热带念珠菌4%第六十九页,共一百三十三页。69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日本(rìběn)福大医院127例真菌血症
白色念珠菌
38%
近平滑念珠菌
29%
光滑念珠菌9%热带念珠菌9%其他念珠菌15%毛霉菌3%提出:真菌血症常引起眼内炎——视力障碍——定期眼底(yǎndǐ)检查。第七十页,共一百三十三页。70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上海瑞金医院SICU统计(tǒngjì):
真菌感染率:26.7%
其中(qízhōng)白色念珠菌:>80%
真菌血症:40%第七十一页,共一百三十三页。71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西京医院81例老年(lǎonián)患者呼吸道分泌物
菌株:病例%
白色念珠菌5365.34
热带念珠菌
911.11
克柔念珠菌
8
9.88葡萄(pútáo)芽念珠菌33.73隐球菌33.73其他56.17第七十二页,共一百三十三页。72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我院99-00年培养(péiyǎng)标本统计结果19992000总数79007427
真菌4.45%6.40%白念66.47%67.58%热带(rèdài)7.95%18.95%平滑5.39%4.00%其他20.17%9.47%第七十三页,共一百三十三页。73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2000年SICU真菌(zhēnjūn)占全院真菌(zhēnjūn)比例占全院真菌比例:7.9%白念3.3%
热带22.22%
平滑(pínghuá)5.5%
其他11.63%第七十四页,共一百三十三页。74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近年深部真菌(zhēnjūn)变迁的特点念珠菌血症—
白色念珠菌为主,有下降趋势
其他非白念:近平滑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占总病例(bìnglì)41%。耐氟康唑、二性霉素B的耐药菌株产生并增加。第七十五页,共一百三十三页。75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真菌(zhēnjūn)感染的诊断定殖(colonization)和侵入性感染(invasiveinfectio定殖:真菌寄生于人体浅表部位(粘膜、皮肤)。如:鹅口疮、食道炎、阴道炎、甲沟炎、龟头炎、尿布疹、慢性粘膜、皮肤的真菌感染.侵袭性感染:在血及无菌部位培养阳性或在体液中发现(fāxiàn)菌丝。如:导管及管尖培养阳性、脑脊液、无菌部位空腔穿刺液、眼、心内膜、骨、关节、皮肤、肝脾组织中、痰液及尿液中有菌丝或培养阳性。第七十六页,共一百三十三页。76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
真菌(zhēnjūn)感染的诊断念珠菌血症:至少从一个血培养标本中分离 出念珠菌属中的任何致病菌种。念珠 菌血液传播(chuánbō)的标志,患者可能有/没 有出现播散性感染。播散性念珠菌病:在多个非邻近器官均发生念珠菌感染,意味着病原菌通过血液扩散。在多种组织和器官上有微小脓肿形成。
即使在具有免疫功能的宿主,播散性念珠菌病也是一种难以治疗的严重感染。第七十七页,共一百三十三页。77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
诊断真菌感染的临床诊断难度大,临床表现不明显,没有特异性发热——80%白细胞升高——50%一般不立即出现危重(wēizhòng)病情或感染性休克诊断依靠血培养阳性血培养阴性——也可能发生真菌感染第七十八页,共一百三十三页。78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诊断放射科:CT扫描肝、胆、肺等的表现。临床检验:血常规、尿常规、各种体液的常规检查。实验室检查:
1.抗体的检测:测抗甘露聚糖抗体(不敏感、不特异)。近年提出测定血清中半乳甘露聚糖值可能有助于毛霉菌的诊断。(99年旧金山国际会议)
2.抗原测定:对大多数不敏感、不特异(隐球菌除外)。
3.PCR技术:目前正在观察。
4.放射法测定:非特异性,对慢性播散性念珠菌(肝、脾)有益。
5.改进的血培养:可提高阳性率25-60%——70-90%。
6.活体组织检查:利用荧光显微镜可特异性的显示(xiǎnshì)真菌。第七十九页,共一百三十三页。79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
临床(línchuánɡ)检测
直接镜检:最简单也是最有用的方法
标本经处理后,在显微镜下直接检查。
1.为临床快速提供有关(yǒuguān)诊断与治疗的信息。
阳性——有真菌存在,
可确定属——隐球菌、念珠菌、曲霉菌、毛霉菌。
2.帮助确定真菌的临床意义。反复镜检为大量类似形态真菌——排除污染菌;有假菌丝侵入组织——证实确为念珠菌感染。
3.指导实验室正确采用分离培养方法。发现特殊真菌,普通方法(-)——采用特殊的培养方法及培养基。第八十页,共一百三十三页。80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直接(zhíjiē)镜检结果在诊断中的价值
——慎重对待
无菌部位检出真菌——重复(chóngfù)检查、临床症状确诊。真菌80%以上——酵母菌,念珠菌属占绝大多数;念珠菌——呼吸道,口腔,肠道,阴道常居菌群。临床意义——接合临床症状分析确定。
第八十一页,共一百三十三页。81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尿,便,痰涂片(túpiàn)中找到真菌
的临床意义菌丝(-):
1)不产菌丝的真菌感染。2)真菌处于静息状态,患者为带菌者。
治疗:根据临床症状、病人情况(qíngkuàng)、是否存在高危因素、存在多少酌情给与经验性治疗。菌丝(+):
1)酵母类真菌(多为白念)繁殖过程中形成芽孢连接——假菌丝。2)霉菌营养或繁殖菌丝,为真菌丝(如毛霉菌,曲霉菌感染)
治疗:说明致病真菌处于活动期,繁殖期,可以诊断为真菌感染。应开始抗真菌治疗。
第八十二页,共一百三十三页。82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诊断
未进行过泌尿系统操作,没有留置过尿管的病人,出现明显的念珠菌尿,强烈提示有血源性的肾感染。念珠菌尿患者在进行泌尿生殖道操作之前,也应进行治疗,因为念珠(niànzhū)菌血症可能与泌尿道的来源有关,并常发生在泌尿生殖道操作之后.第八十三页,共一百三十三页。83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诊断在无菌条件(tiáojiàn)下获取的体液,如脑脊液等检测出念珠菌,应考虑到有侵入性感染,可以作为临床上开始治疗真菌的充分依据。第八十四页,共一百三十三页。84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尸检发现50%播散性念珠菌病生前(shēngqián)血培养阴性,—生前诊断5.9%。
30%生前未接受抗真菌治疗。
深部真菌病的诊断困难,极易误诊。早期治疗则预后改善诊断第八十五页,共一百三十三页。85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深部真菌(zhēnjūn)的诊断确诊:1)经活体组织检查或尸检证实有真菌侵入性感染的组织学证据。2)除尿液或痰液外,在2个单独,正常无菌的封闭(fēngbì)体腔内或器官中发现有感染的微生物学证据。第八十六页,共一百三十三页。86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可疑(kěyí)感染1)静脉穿刺血培养阳性。2)在任何单一封闭,正常无军体腔内或器官中真菌培养阳性(如:因感染而开腹探查时,术中的腹腔液体。腹腔脓肿经皮穿刺引流(yǐnliú)液。腹腔穿刺引流(yǐnliú)液,胆汁导管引流(yǐnliú)液培养阳性)。3)血管内导管尖培养真菌菌落〉15个。4)按CDC定义,深部外科感染坏死部位真菌培养阳性。5)更换尿管前后两次尿培养阳性,或直接插管尿培养阳性。第八十七页,共一百三十三页。87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可能(kěnéng)感染出现器官功能障碍,并发现有真菌定殖的证据(例如:在痰液、尿液、胆汁等培养时)医师需要根据(gēnjù)患者临床表现对可能发生的真菌感染进行抗真菌治疗。RobertK.CraigW.etal..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trialoffluconazoletopreventcandidalinfectionsincriticallyillsurgicalpatients.ANNALSOFSURGERYVol233No.4.April2001.P:542-547.第八十八页,共一百三十三页。88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诊断播散(bōsàn)性念珠菌病的诊断、治疗困难:
—高危病人的识别(8种病人)
—早期经验性治疗第八十九页,共一百三十三页。89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治疗第九十页,共一百三十三页。90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
药物治疗常用(chánɡyònɡ)的抗真菌药物:多烯类:(两性霉素B)、
氟胞嘧啶:(5氟胞嘧啶)、吡咯类:咪唑组:咪康唑、酮康唑。
三唑组:氟康唑、伊曲康唑。第九十一页,共一百三十三页。91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B,AmB):大环内酯多烯类,与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结合,膜渗透性改变——真菌死亡。
对人体胆固醇也产生毒性作用。
抗菌谱广,几乎对所有(suǒyǒu)的真菌都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适用于各种深部真菌感染。
葡萄牙念珠菌无效,皮肤癣菌所至的浅部真菌病无效。
第九十二页,共一百三十三页。92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B,AmB):肝中浓度最高,其次是脾、肾和肺。不能穿透血脑屏障,可在脑室引流后做脑室内注射,脑脊液反复(fǎnfù)稀释后缓慢注入(浓度<0.3mg/ml)。鞘内注射有一定危险.成人首次0.025-0.1mg/kg
后加大至0.5mg-1mg/kg/day,2-3天1次,
总剂量1.5g-3.0g。
透析不能清除此药。第九十三页,共一百三十三页。93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不良反应:即刻反应有寒战、恶心、呕吐等,肾功能损害(sǔnhài)占1/3,定期检测肾功能,根据血肌酐水平调整药物剂量。肝功能损害1/4,低钾40%。此外尚有血栓性静脉炎、心肌损害、心律失常和贫血等,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B,AmB)第九十四页,共一百三十三页。94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B,AmB)尽量选远端静脉给药,小剂量开始,同时用退热药,抗组织胺药获输液中加小剂量地塞米松减轻不良反应,注意补钾、输液滴速缓慢可减少或防止副反应的发生。定期(dìngqī)查血尿常规和电解质。血压下降应终止用药。第九十五页,共一百三十三页。95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瑞士U.ERIKSSON一组随机、前瞻性的应用二性霉素B分别在4h,24h输入(shūrù)对照研究。结果:副作用(寒战、发热、恶心、肌酐清除率)24h组明显好于4h组。
效果(xiàoguǒ)相同。
作者指出:24小时连续注入的给药方法毒性可与脂酯型二性霉素B一样。
1999年旧金山国际会议第九十六页,共一百三十三页。96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脂酯型两性霉素B
(liposomalamphotericinB)
80年代开发,改变(gǎibiàn)毒性,不提高药效,延长使用时间,可增加剂量,提高疗效。二性霉素B脂质体(AMB)即将进入中国市场。二性霉素B胶状分散体(ABCD)即将在美国上市。二性霉素B脂质体复合物(ABLD)即将在美国上市。其价格是普通制剂的10-14倍美国诺克斯维的L.BADDOUR、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学者指出:—用于肾功能不好或用二性霉素B疗效不佳的患者。—用于一般的外科危重病人,脏器移植的病人。
—1999年旧金山会议第九十七页,共一百三十三页。97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脂酯型两性霉素B
(liposomalamphotericinB):常规剂量:
4.55mg/kg/day。13天左右,甚至可达6周。
总计量:3000-7400mg。应用治疗肺毛霉菌和真菌感染(gǎnrǎn)。伯明翰阿拉巴马大学T.J.WALSH报告:15mg/kg/day治疗真菌感染,可以被接受。
—1999年旧金山会议第九十八页,共一百三十三页。98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
氟胞嘧啶:
(flucytosine,fluorocytosine,5-FC)
人工合成抗真菌药—酵母菌感染。口服、静脉(jìngmài)。
易产生耐药性,联合其他抗真菌药物。
可穿透血脑屏障,腹膜,关节,支气管等。从肾排泄,血透析可以排除此药2/3—3/4。
多与两性霉素B联合——治疗系统性念珠菌感染,隐球菌性脑膜炎第九十九页,共一百三十三页。99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
氟康唑(fluconazole,大扶康)
1978(辉瑞公司)
作用机制:
抑制真菌细胞主要成分——麦角固醇的合成,抑制真菌过氧化酶,——真菌细胞内的过氧化物堆积,
抗菌谱广:酵母菌病、双相真菌、对白念珠菌和新生隐球菌最好。
对克柔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效果差,对曲菌无效。
毒性低:对肝脏的毒性不大,可穿透血脑屏障,可透入眼球(yǎnqiú)。
半衰期长——30小时左右,每日用药一次。80%尿中排出。
口服、静脉用药,效价一样。第一百页,共一百三十三页。100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
氟康唑(fluconazole,大扶康):
1978(辉瑞公司)剂量:
系统性念珠菌病:400mg/day严重者:800mg/day
隐球菌性脑膜炎:开始800mg/day,后400mg/day。>8周。
器官移植,粒细胞减少的血液—预防(yùfáng)使用,50-150mg/day。
严重感染者:与两性霉素B、5-FC联合应用。
治疗剂量:小于400mg/day效果不好。
第一百零一页,共一百三十三页。101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氟康唑(fluconazole,大扶康)
使用剂量国家间和单位间使用剂量是有差别的欧洲:每天400mg,连续是10-14天,日本200mg/day,
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huànzhě)400mg/day。美国使用剂量是400mg/day,第一百零二页,共一百三十三页。102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诊治对策氟康唑(fluconazole,大扶康)
使用剂量大剂量氟康唑:>800mg/day1997年5月国际上报告已超过900例。最大剂量为:2400mg/day,1200—1600mg/day,使用(shǐyòng)6个月以上,800m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模拟题库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练习题库提供答案解析附参考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空天彗星数据采集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黑钻押题及参考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综合练习附参考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综合提升试卷【典型题】附答案详解
- 2025贵阳市农业农垦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备考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题库必背100题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合肥市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困境与突破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试卷带答案详解(培优)
- 第十三章 三角形 单元测试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
- 女生的青春期健康教育
- 乡村医生法律法规知识
- 2025年广东省中考物理试题卷(含答案)
- 第一单元 写作《热爱写作学会观察》课件 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钙钛矿有机叠层太阳能电池界面工程与载流子传输机制
- 病媒生物防培训课件
- 2025秋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地理 【教学课件】1.1.1 《疆域》
- 《生产运营管理》 课件 第15章-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生产运营模式
- 净菜加工培训
- 中国肿瘤药物相关血小板减少诊疗专家共识(2023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