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下载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教学进程表_第1页
在线下载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教学进程表_第2页
在线下载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教学进程表_第3页
在线下载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教学进程表_第4页
在线下载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教学进程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PAGE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在线下载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教学进程表目录:1、在线下载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教学进程表2、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教学进程表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计划指导思想发扬上海交通大学一个多世纪来优良的办学传统,不断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创新教育的观念,使人才培养朝“专才向通才、教学向教育、传授向学习”转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社会输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本专业是由“内燃机”、“叶轮机械”、“热能工程”和“制冷与低温技术”等专业整合而成的大专业。要发扬传统学科的基础优势,重视学科发展中的交叉、互补,优化课程结构,抓好知识结构的综合与优化,使教学内容不断适应能源与动力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原则下,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适应学分制的要求,增加选修课门类和学生选课、选师、选时的自由度。允许学有余力的学生跨院、跨年级、跨专业选课;以及选修研究生的课程,以利学生个性发展和潜能的发挥。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结合国家能源发展与优化利用政策,为航空航天动力工程及自动化、汽车动力工程、电厂热能动力及自动化、制冷及低温技术、能源与环境工程等领域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能分析和解决问题,适应社会需要,胜任“热能与动力工程”领域的各项工作,在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具有一定专长的"宽厚、复合、开放、创新"型的高级专门人才。基本要求热爱祖国,拥护共产党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改革开放,遵纪守法,热爱劳动,掌握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结合当代社会环境,充分建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扎实地掌握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具有热物理过程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实验研究的初步能力。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数学、物理、力学、机械学、电路和电子技术以及自动控制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和技能。掌握主要热能设备、热力发动机的设计、运行及试验研究所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胜任热能动力系统(或制冷循环)的优化分析、运行管理和技术改造。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顺利阅读本专业书刊,有初步的听、说、写能力。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心理素质和创新意识。学制与学位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在取得规定的学分数后提前毕业;也允许延长学习年限,但一般不超过六年。学生修完本专业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及教学实践环节,取得规定的学分,德、智、体考核合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的条件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课程体系构成本专业课程体系主要由人文社科、经济管理、自然科学、外语、体育、计算机以及专业课程组成,通过力学与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控制工程三大模块主干课程以及各自学科方向课程等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前沿特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现代科技发展需要的知识结构,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广泛的热能动力机械及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运行与控制以及管理方面的专门知识。突出计算机技术在热能动力机械及系统的设计制造、控制与管理方面的应用。各模块的学分、学时安排和比例如下:课程类别必修课课内学时(学分)选修课学时(学分)占总学时比例人文社科类198(11)108(6)10.93%经济管理类72(4)2.57%自然科学类468(26)108(6)20.58%外语类216(12)72(4)10.29%体育类72(2)90(3)5.79%计算机类54(3)36(2)3.21%学科基础类909(50.5)216(12)40.23%专业方向类180(10)6.43%总计1917(104.5)882(47)100%注:体育类除表列外,还需选修体育(5)。本专业主干课程体系本专业主干课程是: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传质学、热工测试技术、燃烧学、机械振动及噪声学、热能与动力工程基础。本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上机安排本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上机安排见下表:序号名称周数学分备注1军训232教学实习(金工实习)463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234控制技术课程设计11.55专业课程设计34.5其中上机50学时以上6生产实习467毕业设计(论文)1827其中上机100学时以上8人均上机时间300学时以上9人文、社科模块的实践教学162学时以上10课程实验136学时小计3451课外实践活动安排与要求人文、社科模块课程的课外实践活动有统一的教学安排。学院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参观现代化的企业与研究单位,参加社会实践、行政管理,以利了解社会,理解社会,增长才干,拓宽视野。学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有关的科技活动,并可通过评审,申请学院学生科技活动基金和配备指导教师。对于获得国家和省、市科技奖的学生,可优先考虑优秀生的评选和直升研究生。每学期开展专题学术讲座,请资深教授或著名专家、学者作学术性讲座,结合讨论给学生机会,以表达自己的学习体会或介绍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提高学生的学术交流能力毕业规定修完课内151.5学分实践性教学环节55学分,通过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者,可获准在本专业毕业。教学进程表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教学进程表课程类别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学时类型分配按学期周学时分配课内课外讲课实验实践上机课程设计12345678人文社科必修课程共11学分F0914016思想道德修养1.527271.5F0914026毛泽东思想概论1.527271.5F0914046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1.527271.5F0914032邓小平理论概论236362F0914052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36362F0924016法律基础1.527271.5F5536011军事理论118181选修课程10学分选6学分人文科学及文化素养课程610810842任选4学分F062Z992工业工程导论236362F0203052能源与可持续发展236362F0203042环境工程导论236362F121J012管理基础236362F0622322工程经济学236362F061J022工程统计学236362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共47学分F0711015高等数学(一)590905F0711025高等数学(二)59072185F0711037线性代数2.545452.5F071104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545452.5F0721014大学物理(一)472724F0721024大学物理(二)472724F0725016物理实验(一)1.527271.5F0725026物理实验(二)1.527271.5F1411014大学英语(一)472724F1411024大学英语(二)472724F1411034大学英语(三)472724F2511012体育(一)136362F2511022体育(二)136362机械与动力工程前沿236362F0336026高级语言程序设计354543F0612402图形处理技术236362选修课程模块共13学分F1116017现代化学导论236362F0811012现代生物学导论236362F141Z044外语(四、能力)472724F2511032体育(三)236362F2511042体育(四)236362公共体育11818以下选2-3学分F0712043数学模型236362F0712333复变函数12.545452.5学科基础必修课程共48.5学分F1011019理论力学354543F1011027材料力学2.545452.5F0282358工程热力学(I)236362F1011033流体力学354543F021Z313热能与动力工程基础354543工程热力学(II)1.527271.5F0283020传热传质学3.5635763.5F0215011热能动力综合实验118181F0612012机械设计(I)1(图学)236362F0612022机械设计(I)2(图学)236362F0603933机械设计基础3544953F0202013工业材料与成型工艺354543F0605033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32周2周F0442018电工与电子技术(I)3.563633.5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学时类型分配按学期周学时分配课内课外讲课实验实践上机课程设计12345678F0445012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I)236362F0212383控制理论基础(I)354543F0612407控制技术(II)(机电控制)2.545452.5控制技术课程设计1.51周1周F0212417测试技术2.545452.5F0212377燃烧学2.5453692.5F051Z382机械振动236362专业课程设计4.53周3周选修课程模块选8学分气体力学与两相流236362计算流体与传热2.545452.5F061Z372有限元基础236452F061Z342控制技术(III)(计算机控制系统)236362F061Z362机械工程导论(双语)236362F061Z336控制技术(I)(流体传动)236362专业前沿及特色指定选修课程模块共9~10学分(以下A~D组任选1组)A组:动力机械(一)(叶轮机械)F0213013叶轮机械原理3545043F0213023叶轮机械自动调节236362强度数值分析方法236362动力循环分析354543B组:动力机械(二)(车用发动机)F0213043车用发动机构造(双语)2.545452.5F0213038内燃机原理3.5635673.5动力系统建模及其数值分析236362现代动力技术236362C组:制冷与空调F0263012制冷原理与装置236362F0263023制冷装置及自动化354543空气调节236362低温技术及其应用236362D组:热能工程F0253012锅炉原理及设计计算236362热工过程自动控制236362能源清洁利用236362F0253022汽轮机及其系统236362燃烧试验研究及数值仿真基础236362任意选修课(选4学分)实践教学F5536304军训32周暑假教学实验(总计)96周F4105305教学实习96周1天/周F0215965生产实习64周暑假课程设计(9学分-6周)96周2周1周3周F0615995毕业设计(论文)2718周18周精品文档精心整理PAGE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工业工程专业培养计划指导思想在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结合我国实际的教学计划。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必须是既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又要有好的人文精神素养;既要懂技术又会经营管理,并具有较强的国际沟通能力。课程安排遵循以下原则:不只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还应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要体现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中学科交叉。加强数理基础和人文科学教育,打实自然科学基础,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掌握工程基础知识,学会工程管理方法。培养目标本专业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培养既掌握现代工程管理基本理论、方法和手段,又具备坚实的机电工程技术基础的复合型的高级工程管理人才。他们能够应用数学、物理学、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和工程技术的专门知识,为各类现代企业、各种服务机构以至各级政府部门,将人力、物资、设备、技术和信息加以综合,进行组织、决策、计划,设计高效的优良系统并对这样的系统进行控制、实施和改进,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基本要求通过四年的系统学习和训练,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扎实的自然学科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较系统地掌握管理专业宽广的理论基础知识;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工程知识、文献检索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强的综合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敏锐的市场意识。学制与学位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在取得规定的学分数后提前毕业;也允许延长学习期限,但一般不超过六年。学生修完本专业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及教学实践环节,取得规定的学分,德、智、体考核合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的条件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课程体系结构整个课程体系由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等教学模块所组成。各教学模块都配备足够量的选修课程,大幅度地提高选修课程的比重,使学生对所学课程有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适合于学分制教学模式的执行。公共课程中除了保留较强的数学、物理、外语等课程外,增加了化学、生命科学等课程,并设置了跨学科导论、数学和自然科学选修课。“两课”总学时数为252,课内学时180,课外学时72。军事理论课总学时为72,课内学时18,其余为课外结合军训进行。英语教学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必修部分216学时;内容深化的选修部分72学时。体育类除修满必须的学分外,还须从通选课选择1学分体育课。学科基础包括工程技术和管理基础,工程技术模块的主干课有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机电控制基础,该模块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工程和制造过程的原理和技术,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管理基础和专业模块的主干课是管理学基础、运筹学、管理信息系统、工程经济学、工程统计学、生产计划与控制、质量管理学、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人因工程、物流与供应链等,该模块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企业在生产和运作过程中的组织、决策、计划、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工程技术模块和管理工程模块共同构成了工业工程专业主干课程,通过这两个模块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设计、制造、机电控制的基础知识和组织、决策、计划、控制等科学的管理方法,将学生培养成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高级工程管理人才。各类课程的学时分配如下:课程类别必修课课内学时(学分)选修课学时(学分)占总学时比例公共基础(人文社科类)198(11)108(6)10.40%公共基础(经济管理类)72(4)2.45%公共基础(自然科学类)468(26)108(6)19.57%公共基础(外语类)216(12)72(4)9.79%公共基础(体育类)72(2)90(3)5.50%公共基础(计算机类)90(5)72(4)5.50%专业课程(学科基础类)981(54.5)216(12)40.67%专业课程(专业方向类)180(10)6.12%总计2025(110.5)918(49)100%主干课程体系工业工程专业主干课程是机械工程和管理工程,包括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机电控制基础、运筹学、管理信息系统、工程经济学、工程统计学、生产计划与控制、质量管理、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人因工程、物流与供应链等。实践教学环节专业实习、课程实践、毕业论文分阶段进行衔接,以使这些教学任务能密切配合、并有一定的连续性。实践教学包括教学实验、上机、军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其中教学实验、上机、课程设计是配合相关课程进行的,毕业设计(论文)18周安排在第8学期进行,力求具有工程背景,解决实际工程管理研究和工程管理应用问题。课外实践活动安排“两课”的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各门课程的课外学时及第二课堂活动;学生的课外研究实践活动;学生参加导师课题的科研活动;参加由国内外知名专家主讲的讲座。序号名称周数学分备注1军训232教学实习(金工实习)463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234专业课程设计34.55生产实习466毕业设计(论文)1827其中上机100学时以上7人均上机时间250学时以上8人文、社科模块的实践教学125学时以上9课程实验162学时小计3349.5毕业规定修完课内159.5学分及实践性教学环节49.5学分,通过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者,可获准在本专业毕业。教学进程工业工程专业课程教学进程表课程类别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学时类型分配按学期周学时分配课内课外讲课实验实践上机课程设计12345678人文社科必修课程共11学分F0914016思想道德修养1.527271.5F0914026毛泽东思想概论1.527271.5F0914046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1.527271.5F0914032邓小平理论概论236362F0914052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36362F0924016法律基础1.527271.5F5536011军事理论118181选修课程10学分选6学分人文科学及文化素养课程610810842以下选4学分F0203052能源与可持续发展236362F0203042环境工程导论236362F121J012管理基础236362F0622322工程经济学236362F061J022工程统计学236362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共47学分F0711015高等数学(一)590905F0711025高等数学(二)59072185F0711037线性代数2.545452.5F071104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545452.5F0721014大学物理(一)472724F0721024大学物理(二)472724F0725016物理实验(一)1.527271.5F0725026物理实验(二)1.527271.5F1411014大学英语(一)472724F1411024大学英语(二)472724F1411034大学英语(三)472724F2511012体育(一)136362F2511022体育(二)136362机械与动力工程前沿236362F0336026高级语言程序设计354543F0612402图形处理技术236362选修课程模块共17学分F1116017现代化学导论236362F0811012现代生物学导论236362F141Z044外语(四、能力)472724F2511032体育(三)236362F2511042体育(四)236362公共体育11818以下任意选2-3学分F0712043数学模型236362F0712333复变函数2.545452.5学科基础必修课程共52.5学分,课内49.5学分F0612012机械设计(I)(图学1)236362F0612022机械设计(I)(图学2)236362F0503933机械设计基础3544953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32周2周F0612362材料与成型工艺(I)236362F0612373机械制造(I)(基础)354543F1011049工程力学4.581814.5F0283010工程热力学(I)236362机械工程导论236362F0442018电工与电子技术(I)3.56363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