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填空题《论语》主要是统计
时期
和
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书。全书共
篇,内容包括
、
、
、
等方面。宋代朱熹把它与
、
、
合为“四书”。春秋政治家教育家20哲学政治文化教育思想《孟子》《大学》《中庸》
主要观点孔子:名___,字_____,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关事件和思想:孔子拥护封建制度,思想关键是“仁”,他提倡“仁者爱人”、“克己复礼”,政治上主张“治国以礼”,“为政以德”。本文中,孔子从“仁”政观点出发,果断反对“季氏将伐颛臾”这件事。
人物出场(1)季氏:季孙氏,当初鲁国贵族。这里指季康子(名肥,鲁国大夫)。相关事件和思想:春秋末期,诸侯吞并,当初把持鲁国朝政季康子,横征暴敛,富比宫室。但他仍想借维护鲁国利益之名,攻伐吞并颛臾(春秋小国,从属于鲁国,故城在山东费县西北),以扩大自己势力范围。
(2)冉有、季路:两人都是孔子学生,当初是季康子家臣。
冉有:名求,字子有,也称冉求。季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又字季路。相关事件和思想:冉有和季路即使把“季康子想要吞并颛臾”消息汇报给了老师——孔子,但他们听了孔子(反对“讨伐”颛臾)观点后,并不服气。其实,做为季康子家臣,冉有和季路在内心里是很支持“季氏将伐颛臾”这件事:“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朗诵第一段,试译以下文句第一段翻译(1)季氏将伐颛臾(2)无乃尔是过与?(3)昔者先王认为东蒙主(4)何以伐为?
(1)季氏将伐颛臾季氏将要进攻附庸国颛臾。
“伐”,讨伐,进攻。“伐”有旗鼓之意,就是公开地进攻。与之相反是“袭”,就是趁人不备而进攻。
(2)无乃尔是过与?恐怕应该责备你吧?“无乃……与”是个固定句式,表示推测语气,相当于“恐怕……吧”。无,不。乃,是。尔,你,指冉有,宾语前置。是,这,是宾语提前标志。代词,指代没能劝说季氏放弃伐颛臾想法。过,动词,责备。与,疑问语气助词。
(3)昔者先王认为东蒙主
以前先王封他做东蒙山主祭人。
“认为”是“以之为”省略,之指颛臾。(4)何以伐为?
为何要讨伐他呢?
“何以……为?”是疑问句式。孔子反对理由是什么?
颛臾受先王之封,不可伐
(先王认为东蒙主)颛臾是鲁国附庸,无须伐
(且在邦域之中)颛臾是社稷之臣,不妥伐
(
是社稷之臣)
反问:何以伐为?态度?试背诵季氏将伐_____。______见于孔子,曰:“季氏_______颛臾。”
孔子曰:“求!______是过与?夫_____,昔者_____认为_______,且在_____之中矣,是__________也。何以_____?”
______伐______。________见于_____,曰:“_______有事于______。”
_____曰:“求!_________?夫颛臾,___________,且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朗诵和疏通文意陈、列、危、颠、相、押、椟、过
夫子欲之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假如)能够施展才能就担任官职,(假如)不能施展才能就不要担任官职。
陈,陈设,摆出来。力,才能。就,动词,靠近,靠近,这里有担任,充任意思。止,停顿,这里是不要做官意思。
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况且你话错了,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龟甲、宝玉毁在匣子里,这是谁过失呢?这句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比喻论证双重喻义:“虎兕出于柙”喻指季康子去进攻颛臾,“龟玉毁于椟中”喻指颛臾在境内遭到进攻,这是第一重喻义;老虎、犀牛从笼中跑出,龟甲和玉在盒中被毁皆因管理人员渎职,所以来喻指季路、冉有渎职,这是第二重喻义在上文中孔子含蓄地批评了冉有,但他辩解“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企图推卸责任,孔子是怎样批驳?
①列名言。孔子先列史官名言,指出冉有、季路应在其位,谋其政,据理力争劝其改邪归正,不然,就应离去,不可一味苟同。
②用比喻。利用比喻阐释深刻道理。
冉有曰:“_____欲之,_________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_______,不能者止。’危_______,颠______,则_______相矣?且尔言____。_____出于柙,龟玉______,是______与?”
冉有曰:“夫子欲之,___________。”
孔子曰:“求!_______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颠而不扶,__________?且尔言过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谁之过与?”
朗诵和疏通文意疾、辞、患、寡、均、贫、安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做到这么,远方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抚他们。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若是财富平均,边没有贫穷;和平相处,便不会人口少,安定,便不会倾危。
“盖”,表示语气情态副词,常放在句首表示提醒语气。“无”,没有,无所谓。“寡”,与“少”是同义词。“倾”,倾覆。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国家支离破碎,却不能保全,反而想在国内使用武力。从文中找出孔子治国安邦标准
孔子认为一个国家要到达“无贫”、“无寡”、“无倾”地步,、只有采取“均”“安”“和”治国标准,“修文德”则是实现这一标准详细办法,这充分表达了孔子实施仁政、实施礼治、加强教化、以德服人政治主张。
从孔子政治主张能够看出,孔子对于季氏“谋动干戈于邦内”非常不满,请同学思索,孔子认为季氏当前之“忧”是什么。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只是漂亮托辞,季氏之“忧”在于惧怕于鲁君抗衡失利。故孔子言“在萧墙之内也”。
背诵思绪冉有为季氏辩护→孔子提出安邦标准→冉有季路有背标准→孔子指出季氏之忧
冉有曰:“今夫_____,固而_____。今不取,_____必为_____忧。”
孔子曰:“求!君子_______而必为之辞。丘也闻______者,不患寡而_____,不患贫而_____。盖均____,和____,安_____。夫如是,故_____不服,则_____以来之,既来之,______。今________,相夫子,______,而不能__也,邦______析,而不能__也,而谋______于邦内。吾恐_____之忧,不在_____,而在_____之内也。”孔子曰:“求!君子____________。丘也闻__________,不患寡而患不均,_________。盖______,和无寡,_______。夫如是,故远人不服,________,既来之,_______。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________,________,而不能守也,_________。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___________。”1、
以下句中加点字使用方法相同两项是:A无乃尔是过与B是谁之过与C且尔言过矣D闻大王有意督过之2、
选出加点“而”表示关系不一样一项:A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B位尊而无功C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D后狼止而前狼又至3、
选出加点“者”使用方法不一样一项:A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B吾二者皆不欲也C昔者先王认为东蒙主D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1.AD2.C3.A4、
选出加点“是”使用方法不一样一项:A是谁之过与B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C无乃而是过与D财用于是乎出5、
选出加点“焉”意义、使用方法不一样一项:A则将焉用彼相矣B若不阙秦,将焉取之C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D焉用亡郑以陪邻6、
选出加点“之”使用方法不一样一项:A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B且在邦域之中矣C夫子欲之D太后盛气而揖之4.C5.C6.B7.B7、
选出加点“于”意义、使用方法不一样一项:A虎兕出于柙B季氏将有事于颛臾C安陵君受地于先王D青,取之于蓝《季氏将伐颛臾》中产生或引伸出来成语有(A,B,D,E)
A分崩离析B祸起萧墙C井底之蛙D开柙出虎E季孙之忧
全文孔子批驳三个靶子是?
冉有三段话。“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1.是例句出处释义
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正确,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县2025届四下数学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产业经济学与2025年相关知识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文化产业管理职业能力测评试卷及答案
- 咸阳师范学院《免疫与病原生物学实验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九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术英语阅读与写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英语专业八级考试试卷及答案
- 潜江市2024-2025学年初三中考模拟最后一卷生物试题含解析
- 辽宁省东港地区市级名校2025年初三3月中考适应性调研考试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高端私人直升机航拍影像作品版权授权及收益分成协议
- 回复订单确认函英文(22篇)
- 交房通知短信(5篇)
- 高中英语 A precious family dinner说课课件
- 鼻部疾病 慢性鼻窦炎的诊疗
- 2013-2022全国高考真题物理汇编: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 GB/T 3197-2001焊条用铝及铝合金线材
- 《绿色建筑概论》整套教学课件
- 自动控制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 SAP固定资产各种折旧方法配置及操作手册
- 产业发展理论-第七章-产业政策课件
- 奥数举一反三简单推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