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立体生态养殖中国林蛙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可研报告)_第1页
规模化立体生态养殖中国林蛙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可研报告)_第2页
规模化立体生态养殖中国林蛙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可研报告)_第3页
规模化立体生态养殖中国林蛙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可研报告)_第4页
规模化立体生态养殖中国林蛙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可研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名称:规模化立体生态养殖中国林蛙单位名称:黑龙江农垦中国林蛙驯养繁殖中心推荐单位:黑龙江省科技厅编写时间:2006 年7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二00六年制

目录—、总论1(一)申请项目概述1(二)项目预期目标11总体目标22•阶段目标43•资金投入及使用计划5二、项目技术成果的先进性分析6(一)简述6(二)项目创新点9(三)知识产权状况13三、项目实施方案分析14(一)项目的转化内容与技术路线14(二)项目组织实施方案15(三)项目产品市场调查与竞争能力预测17(四)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18(五)项目实施风险评价19(六)项目实施计划20四、项目预期效益分析22(一)成果转化目标分析22项目可研报告项目可研报告四、项目预期效益分析(一) 成果转化目标分析经过本项目的实施,按“总体目标”提出的内容和要求,达到规模化养殖成功模式标准,并达到标准化、科学化、生产经营产业化的程度。1、 确立规模化标准化的立体生态养殖模式,达到满足林蛙栖息繁衍的生态环境条件要求。使专利技术转化成生产力。2、 采取循环经济立体生态配套养殖方法。完善食物链循环中各个环节的科学手段,真正做到立体经营、吃干炸净,为养殖林蛙提供取之不尽的昆虫活饵料,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3、 完善林蛙养殖中的各生物学时期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如蛙场的温湿控制,越冬场的温氧自动控制。在现有自制设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动化程度。使林蛙生存环境达到最佳状态。4、 应用分子标记技术对林蛙群遗传多样性和区域化选择,繁育出优良种蛙8万对,扩大养殖规模提供良种。通过以上项目的实施和技术推广,在各地区复制中试基地模式和指导广大林蛙养殖户进行饲养和生产,推动规模化养殖和产业化发展进程。(二) 经济效益分析1、产品成本分析①林蛙养殖成本核算:1.64元/只X40万=65.6万元其中:A饲料0.49元/只(黑科虫0.3斤X1.30元=0.35元,蛆虫、蚯蚓等0.7斤X0.20元=0.14元)B折旧费0.59元/只(固定资产按10年折旧)C人工费0.36元/只(10人X600元X18个月)D水电消耗0.30元/只(每年8X40万只X1.5年)管理费、养殖配套费用等62万元人民币。2、产品单位售价与盈利预测商品蛙产值根据近三年来国内国际市场林蛙油平均售价每 1000克6400元,本项目实施后可产林蛙商品蛙15万只、可产油500千克X6400=320万元。优良种蛙产值:每对优良种蛙30元,产种蛙8万对X50万=240万元。以上两项可获产值560万元人民币—生产成本127.6万元,可实现利税432.4万元人民币。(配套养殖的收入已抵扣养虫生产成本)。3、 经济效益分析根据产品的成本和市场分析,预测本项目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助期内累计可实现销售收入560万元,减去新投资项目年摊销折旧费209+2=104.5万元,缴税129.6万元,生产成本127.6万元,可实现净利润198.3万元人民币。4、 项目投资评价综上所述,建立标准化饲养40万只中国林蛙示范基地,即可使科技成果转化成熟,又可创造198.3万元净利润。内部收益达到了151%投资回收期2年。(其中包括0.5年建设期)。(三)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分析本项目实施建立了一条人工生态养殖生物链, 不仅使野生林蛙得到保护,人工养殖林蛙和立体生态养殖,用牧草喂畜禽,畜禽粪便育昆虫,昆虫喂林蛙,废物利用,循环发展,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开拓了一条新路。林蛙产业化发展带动了循环经济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和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林蛙产业国际竞争力起到了推动作用。五、项目支撑条件分析(一)申报单位基本情况黑龙江农垦中国林蛙驯养繁殖中心,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榆树镇,2000年2月经黑龙江垦区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注册资金180万元,为股份合作制企业,具有独立的知识产权2005年被省科厅认定为科技民营企业。(二) 单位转化能力论述项目实施前,法人代表(项目负责人)陈剑锋先生经野外生物群观看,组合小区试验,示范饲养试验应用调整等长达 13年的科研过程,模索出了一整套生态养殖林蛙和配套立体养殖昆虫技术, 除养殖获得专利外,还拥有6项专有技术,创造产值6000多万元,综合利润2000多万元。公司的资产由组建时的150万元,增加到2236多万元。现2005年和2006年上半年的利润完全可以承担起本项目的资金投入。黑龙江农垦中国林蛙驯养繁殖中心拥有一支优秀的管理团队,具备完成本项目的能力。现有的技术贮备有中国林蛙系列产品深加工项目,以及配套养殖的有机食品,生态猪和生态鸡的速食品加工项目等。(三) 单位职工队伍情况法定代表人(项目负责人)陈剑锋先生,生物工程研究员, 80年代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植物资源专业,多年从事林业管理工作, 92年为研究林蛙而辞掉了农垦总局林业总站站长职务, 住进深山密林6年研究林蛙习性,出山后又用了7年心血潜心研究,具有丰富的科研和管理经验。模索出了一套人工养殖中国林蛙新技术。并获得了国家专利(专利号ZL00203595.2号),其科研成果获二项科技进步奖,二项发明奖。科研负责人曹秀玲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林学系,高级工程师,多年从事林蛙研究和林蛙活饵料昆虫繁育研究,具有多年科研和管理经验。负责企业战略策划的副总经理魏述来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 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具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两位副总经理赵春义,刘大庆先生多年跟随董事长陈剑锋共同从事林蛙养殖研究工作,成续斐然。公司现有职工86人,其中大专以上38人;(本科以上科研人员18人,55岁以上1人,研究和技术人员20人);管理人员和饲养人员48人。(四) 单位管理情况公司具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质量保障体系,具有独立的知识产权。中心为股份合作企业,公司有股东8人。企业被农垦总局授予十佳私营企业;被认定为黑龙江省民营科技企业,黑龙江省绿色优秀企业,中国

林蛙养殖项目被评为受农民欢迎的产品项目和中国企业新记录单位等荣誉。(五)单位财务经济状况(2005年末)91.178.00元1.企业总资产 12.364.410.20元7.91.178.00元总负债624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