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化工大学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科基础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沈阳化工大学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科基础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沈阳化工大学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科基础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沈阳化工大学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科基础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池阳化工大学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科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沈阳化工大学材料学院编2011年9月目录TOC\o"1-5"\h\z\o"CurrentDocument"《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 2\o"CurrentDocument"《线性代数》课程教学大纲 14\o"CurrentDocument"《概率论与数理统计(D》课程教学大纲 19\o"CurrentDocument"《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24\o"CurrentDocument"《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30\o"CurrentDocument"《大学物理II》课程教学大纲 46\o"CurrentDocument"《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56\o"CurrentDocument"《有机化学AI》课程教学大纲 63\o"CurrentDocument"《有机化学All》课程教学大纲 74\o"CurrentDocument"《物理化学AI》课程教学大纲 83\o"CurrentDocument"《物理化学AU》课程教学大纲 93\o"CurrentDocument"《材料专业科技外语I》课程教学大纲 99\o"CurrentDocument"《材料专业科技外语II》课程教学大纲 101\o"CurrentDocument"《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104\o"CurrentDocument"《材料研究方法与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107\o"CurrentDocument"《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111\o"CurrentDocument"《高分子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119\o"CurrentDocument"《高分子合成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124\o"CurrentDocument"《高分子材料加工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129\o"CurrentDocument"《复合材料学》课程教学大纲 134\o"CurrentDocument"《复合材料设备与工艺》课程教学大纲 137\o"CurrentDocument"《复合材料制品与模具》课程教学大纲 144\o"CurrentDocument"《复合材料力学与结构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147\o"CurrentDocument"《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大纲 149\o"CurrentDocument"《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156\o"CurrentDocument"《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160\o"CurrentDocument"《纳米材料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166\o"CurrentDocument"《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169\o"CurrentDocument"《产品外观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172\o"CurrentDocument"《电工学》课程教学大纲 177《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Advancedmathematics课程编号:0310014101(高等数学I) 0310016201(高等数学II)课程计划学时:80学时(高等数学I) 96学时(高等数学II)学分:4.5学分(高等数学I)6.5学分(高等数学II)课程简介:高等数学课程在高等学校的教学计划中是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它是为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专业人才服务的。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将使学生系统地获得微积分,空间解析几何,无穷级数以及微分方程等一些基本知识,较好地掌握数学分析的基础理论与常用的计算方法,为学习后继课程和进一步扩大数学知识提供必要的数学基础。通过这门课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空间想象、综合推理能力,又培养自学能力和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提倡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挥创造性。一、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章函数极限与连续本章重点:函数概念,极限概念,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函数的连续性,难点:复合函数,极限的定义,建立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第一节映射与函数本节要求了解函数的单调性、周期性、奇偶性和有界性,反函数与复合函数概念(考核概率30%),理解函数的概念(考核概率50%),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象(考核概率6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作业:20页题1;21页题6(7)(9);22页题12(6),13(2);22页题14(4),16(3)(4)3拓展作业:21页题5,10:22页题15,18第二节数列的极限本节要求了解数列极限的£一N比£一6定义(对给定的e求N不作过高要求),并能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加深对数列极限思想的理解(考核概率2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作业:30页题1(2),3(1)(4)3拓展作业:31页题5,6第三节函数的极限本节要求了解函数极限的e—6定义(对给定的e求5不作过高要求),并能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加深对函数极限思想的理解(考核概率2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作业:37页题1(3);38页题2(2)3拓展作业:38页题5,8第四节无穷大与无穷小本节要求了解无穷小,无穷大的概念(考核概率1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作业:41页题2(2)3拓展作业:42页题6第五节极限运算法则本节要求掌握极限四则运算法则(考核概率8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作业:48页题1(2)(4)(6)(8)(10)(12)(14);49页题3(1)第六节极限存在准则两个重要极限本节要求了解两个极限存在准则(单调有界准则和夹逼准则)(考核概率40%),掌握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考核概率8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作业:55页题1(1)(3)(5);56页题2(1)(3)3拓展作业:56页题4(2)(3)第七节无穷小的比较本节要求了解无穷小的比较(考核概率1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作业:59页题4(1)(3)3拓展作业:59页题3(1),4(4)第八节函数的连续性与间断点本节要求理解函数在一点连续的概念(考核概率80%),掌握判断间断点的类型(考核概率8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作业:64页题2(1)(4)3拓展作业:64页题3;65页题4,5第九节连续函数的运算与初等函数的连续性本节要求了解初等函数的连续性(考核概率5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作业:69页题3(2)(4)(6),4(1)(3)(5)3拓展作业:69页题4(6),5第十节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本节要求了解在闭区间上连续的性质(介值定理和最大值与最小值定理)(考核概率1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基础作业:73页题13拓展作业:73页题2,4第二章导数与微分本章重点导数、微分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初等函数,导数求法(一阶及二阶),难点复合函数、隐函数、参数方程求导。第一节导数与微分本节要求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及函数可导性与连续性的关系,用导数描述一些物理量(考核概率30%),理解导数的概念(考核概率6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基础作业:85页题7:86页题113拓展作业:86页题15,16第二节函数的求导法则本节要求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求反函数的导数,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初等函数一阶导数的求法(考核概率9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基础作业:96页题2(2)(6)(8)(10),3(2),6(2)(4)(6)(8),7(2)(4)(6)(8)(10);97页题8(2)(4)(6)(8)(10),12(2)(4)(6)(8)(10)3拓展作业:97页题10(1)第三节高阶导数本节要求了解高阶导数概念(考核概率10%),掌握初等函数高阶导数的求法(考核概率6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基础作业:101页题1(4)(6)(12);102页题8(1)(4)3拓展作业:101页题4;102页题9(3)第四节隐函数及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导数相关变化率本节要求掌握隐函数导数的求法,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一阶、二阶导数的求法(考核概率8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基础作业:110页题1(2),3(1);111页题4(1)(3),5(1),7(1)3拓展作业:31页题8(3),9(2)第五节函数的微分本节要求了解微分的四则运算法则和一阶微分形式不变性(考核概率3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基础作业:122页题3(2)(4)(6)(8)(10)第三章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本章重点罗尔定理,拉格朗日定理,洛必塔法则,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及极值,难点最大值、最小值应用,拉格朗日定理,泰勒定理。第一节微分中值定理本节要求了解柯西中值定理(考核概率20%),理解罗尔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考核概率60%),掌握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应用(考核概率5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基础作业:132页题7,93拓展作业:132页题8、11(2)、13;133页题15第二节洛必达法则本节要求掌握用洛必达(L'Hospital)法则求不定式的极限(考核概率9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拓展作业:137页题4第三节泰勒公式本节要求了解泰勒(Talyor)中值定理(考核概率2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基础作业:143页题4,53拓展作业:143页题10(2)第四节函数的单调性与曲线的凹凸性本节要求掌握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增减性与曲线的凹凸的方法,会求曲线的拐点(考核概率9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基础作业:151页题1,3(1),4(1),7(1),8(1)(2)3拓展作业:151页题9(2),14第五节函数的极值与最大值最小值本节要求掌握函数的极值的求法,会解决较简单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应用问题(考核概率8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基础作业:160页题1(1)(2)(3)(7)(10),4(1);161页题103拓展作业:160页题3第六节函数图形的描绘本节要求了解描述函数的图形(包括水平和铅直渐近线)的方法(考核概率10给。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拓展作业:166页题1第七节曲率本节要求了解曲率半径的概念,并会计算曲率和曲率半径(考核概率3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拓展作业:175页题1,2第四章不定积分本章重点不定积分,基本积分公式,换元积分法,分部积分法,难点换元积分法,分部积分法。第一节不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本节要求理解不定积分的概念(考核概率30%),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考核概率9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基础作业:190页题1(6)(12)(18)(21)(23)第二节换元积分法本节要求掌握不定积分的换元法(考核概率9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基础作业:205页题2(2)(5)(7)(8)(24)(25)(34)(35)(38)3拓展作业:205页题2(40)第三节分部积分法本节要求掌握不定积分的分部枳分法(考核概率9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基础作业:210页题2,5,7,12,14,193拓展作业:210页题22第四节有理函数的积分本节要求掌握较简单有理函数的积分(考核概率85%)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基础作业:218页题4,6,14,20第五节积分表的使用本节要求了解积分表的使用方法(考核概率5%)。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基础作业:221页题1,3,5,6,13,18,21,25第五章定积分本章重点定积分概念,换元积分法,分部积分法,变上限函数及其求导定理,牛顿-莱不尼茨公式,微元法,难点定枳分概念,变上限函数及其导函数。第一节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本节要求理解定积分的概念及其性质(考核概率3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拓展作业:233页题7(2)第二节微积分基本公式本节要求理解变上限的定积分作为其上限的函数及其求导定理(考核概率60%),掌握牛顿——莱布尼兹公式(考核概率9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基础作业:240页题5(3),6(2)(4)(6)(8)(10)(11);241页题9(1)3拓展作业:241页题10第三节定积分的换元法和分部积分法本节要求掌握定积分的换元法和分部积分法(考核概率9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基础作业:249页题1(3)(5)(8)(12)(16)(19),2(3)(4);250页题11⑴(4)(7)(11)3拓展作业:249页题4;250页题9,10第四节反常积分本节要求了解反常积分的概念(考核概率3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基础作业:256页题1(3)(7)3拓展作业:256页题2第六章定积分的应用本章重点用定积分表达一些几何量与物理量(如面积、体积、弧长、功、引力等)的方法,难点元素法。第一节定积分的元素法本节要求掌握定积分的元素法(考核概率6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第二节定积分在几何学上的应用本节要求掌握用定积分表达面积、体积、弧长的方法(考核概率8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基础作业:280页题3,5(2);281页题12,18;282页题213拓展作业:280页题5(3),8(1);281页题15(4),19第三节定积分在物理学上的应用本节要求掌握用定积分表达功、水压力等的方法(考核概率50%)o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基础作业:287页题4,6,73拓展作业:287页题5,9第七章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本章重点向量代数,空间直线方程,平面的方程,曲面方程概念,难点二次曲面。第一节向量及其线性运算本节要求掌握单位向量,方向余弦,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的坐标表达式以及利用坐标表达式进行向量的运算(考核概率3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基础作业:301页题4,5,14,15,18,19第二节数量积向量积本节要求了解两向量垂直、平行的条件,掌握向量的数量积、向量积运算(考核概率3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基础作业:309页题1;310页题3,93拓展作业:310页题6,10第三节曲面及其方程本节要求了解常用二次曲面的方程及其图形,以坐标轴为旋转轴的旋转曲面及母线平行于坐标轴的柱面方程(考核概率30%),理解曲面方程概念(考核概率1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基础作业:318页题1,2,53拓展作业:318页题7第四节空间曲线及其方程本节要求了解空间曲线的参数方程和一般方程,曲面的交线在坐标平面上的投影(考核概率1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基础作业:324页题3,43拓展作业:325页题6,8第五节平面及其方程本节要求掌握平面的方程及其求法(考核概率8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基础作业:329页题13拓展作业:330页题3,6,9第六节空间直线及其方程本节要求掌握直线的方程及其求法,会利用平面直线的相互关系解决有关问题(考核概率8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基础作业:335页题1,2,3;336页题73拓展作业:336页题14,15,16(4)第八章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本章重点偏导数与全微分的概念,多元函数概念,偏导数的计算,多元函数的极值和条件极值(拉格朗日乘数法),难点复合函数、隐函数的一、二阶偏导数求解。第一节多元函数的基本概念本节要求了解二元函数的极限,连续概念及有界闭区域上连续函数的性质(考核概率50%),理解多元函数概念(考核概率3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基础作业:11页题2;12页题6(1)(3)(5)3拓展作业:12页题6(6),7(2)第二节偏导数本节要求理解偏导数概念(考核概率30%),掌握一些较简单的一阶偏导数及高阶偏导数的计算(考核概率8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基础作业:18页题1(3)(4)(6)(7),3,7第三节全微分本节要求了解全微分存在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考核概率30%),理解全微分概念(考核概率30%),掌握全微分的计算(考核概率8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基础作业:24页题1(1),2第四节多元复合函数求导法则本节掌握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及二阶偏导数的计算(考核概率8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基础作业:30页题1;31页题3,5,8(1)3拓展作业:31页题12(1)第五节隐函数求导公式本节要求掌握隐函数(包括由方程组确定的隐函数)的偏导数的计算(考核概率6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基础作业:37页题1,3,9,10(1)3拓展作业:37页题10(4);38页题11第六节多元函数微分学的几何应用本节要求掌握曲线的切线与法平面方程及曲面的切平面与法线方程的求解(考核概率6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基础作业:45页题1,63拓展作业:45页题4,8第七节方向导数与梯度本节要求了解方向导数与梯度的概念及计算(考核概率5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基础作业:51页题1,4,83拓展作业:52页题10第八节多元函数的极值及其求法本节要求了解条件极值的概念(考核概率30%),理解多元函数极值的概念(考核概率30%),掌握函数的极值、用拉格朗日法求条件极值、一些较简单的最大值,最小值应用问题的求解(考核概率8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基础作业:61页题1,53拓展作业:61页题9,10第九章重积分本章重点两类曲线积分的概念及计算,二重积分的计算方法,格林公式,难点第二类曲线,曲面积分,高斯公式。第一节二重积分的概念与性质本节要求了解二重积分的性质(考核概率80%),理解二重积分的概念(考核概率3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第二节二重积分的计算法本节要求掌握二重积分的计算方法(直角坐标,极坐标)(考核概率9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基础作业:95页题1(2),2(1);96页题6(2)(3);97页题14(1)(2);98页题183拓展作业:96页题6(6);97页题12(1),13(3),15(2)第三节三重积分本节要求理解三重积分的概念(考核概率30%),掌握三重枳分的计算方法(直角坐标,柱面坐标,球坐标)(考核概率85%)。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基础作业:106页题4,6,7,9(2),10(1)第四节重积分的应用本节要求掌握用乖积分来表达一些几何量与物理量(如面积,体积,质量,重心等)(考核概率70%)o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基础作业:116页题2;117页题4(1),5,12第十章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本章重点两类曲线积分的概念及计算,难点第二类曲线,曲面积分,高斯公式。第一节对弧长的曲线积分本节要求理解对弧长的曲线积分的概念与性质(考核概率30%),掌握对弧长的曲线积分的计算方法,能用对弧长的曲线积分来表达一些几何量与物理量(考核概率9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基础作业:131页题3(1)(3)(5)(6)第二节对坐标的曲线积分本节要求理解对坐标的曲线积分的概念与性质(考核概率30%),掌握对坐标的曲线积分的计算方法,能用对坐标的曲线积分来表达一些几何量与物理量(考核概率9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基础作业:141页题3(1)(4)(7);142页题4(4)第三节格林公式及其应用本节要求掌握格林公式,会运用平面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条件(考核概率90给。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基础作业:153页题2(1),4(1),5(1)(3)(4)3拓展作业:153页题3第四节对面积的曲面积分本节要求理解对面积的曲面积分的概念(考核概率20%),掌握对面积的曲面积分的计算方法,能用对面积的曲面积分来表达一些几何量与物理量(考核概率9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基础作业:158页题4(2),5(2)3拓展作业:158页题6(2)(4)第五节对坐标的曲面积分本节要求理解对坐标的曲面积分的概念(考核概率20%),掌握对坐标的曲面积分的计算方法,对坐标的曲面积分来表达一些几何量与物理量(考核概率9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基础作业:167页题3(1)(4)第六节高斯公式通量与散度本节要求掌握用高斯公式计算对坐标的曲面积分的方法(考核概率8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基础作业:174页题1(1)(3);175页题3(1)3拓展作业:174页题2(1)第七节斯托克斯公式环流量与旋度本节要求了解斯托克斯公式,散度和旋度概念(考核概率2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第十一章无穷级数本章重点无穷级数收敛、发散的概念,正项级数的比值判别法,某级数的收敛区间,泰勒级数,函数的幕级数展开式,函数的傅里叶级数,函数的傅里叶正弦和余弦级数,难点正项级数的比较审敛法,用间接法展函数为泰勒级数。第一节常数项级数的概念与性质本节要求了解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级数的基本性质(考核概率30%),理解级数收敛,发散与级数和的概念(考核概率30%),掌握几何级数和调和级数的敛散性(考核概率3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第二节常数项级数的审敛法本节要求了解级数的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的概念和绝对收敛与收敛的关系(考核概率80%),掌握正项级数的比较审敛法、比值审敛法,交错级数的莱布尼兹准则并能估计交错级数的截断误差(考核概率9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基础作业:206页题1(2)(4),2(2)(4),3(2)(4),4(2)(4)(6),5(2)第三节募级数本节要求了解某级数在其收敛区间内的一些基本性质(考核概率30酚,掌握较简单辕级数的收敛半径的求法(可不考虑端点的敛散性)(考核概率7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基础作业:215页题1(1)(3)(6)3拓展作业:215页题2(2)第四节函数展开成骞级数本节要求了解函数的泰勒级数以及函数的泰勒级数收敛到该函数的充要条件,用基级数进行一些近似计算的方法(考核概率10%),掌握e*、sinx、cosx、In(1+x)、(I+x)'的麦克劳林展开式,用间接方法将一些简单函数展成基级数(考核概率7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基础作业:223页题3(1),5;224页题6第七节傅里叶级数本节要求了解傅里叶级数的收敛定理,并能将定义在[一n,n]上的函数展为傅里叶级数,能将定义在[0,口上的函数展为正弦或余弦傅里叶级数(考核概率3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基础作业:250页题1(1);251页题7第八节一般周期函数的傅里叶级数本节要求了解将定义在[-L,L]上的函数展为傅里叶级数方法(考核概率3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基础作业:256页题2第十二章微分方程本章重点可分离变量及一阶线性微分方程解法,二阶线性微分方程解的结构,二阶常系数齐次微分方程解法,难点建立微分方程,确定初始条件。第一节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本节要求了解微分方程,通解,初始条件和特解等概念(考核概率2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第二节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本节要求掌握可分离变量方程的解法(考核概率9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基础作业:269页题1(2)(6)(8)(10),2(5)3拓展作业:269页题3;270页题7第三节齐次方程本节要求了解用变量置换求解方程的思路,掌握齐次方程的解法(考核概率8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基础作业:276页题1(2)(4),2(1)3拓展作业:276页题3第四节一阶线性微分方程本节要求掌握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和伯努利方程的解法(考核概率9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基础作业:281页题1(2)(5)(8)(9);282页题2(2),7(1)(4),9(1)3拓展作业:282页题6,9(5)第五节全微分方程本节要求掌握解较简单的全微分方程的方法(考核概率7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基础作业:285页题1(3)(6)(7)3拓展作业:285页题2(2)(4)第六节可降阶的高阶微分方程本节要求掌握下列几种特殊的高阶方程的降阶法:y<n,=f(X),y”=f(x,y)和y”=f(y,y')(考核概率8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基础作业:292页题1(1)(5)3拓展作业:292页题7第七节高阶线性微分方程本节要求掌握二阶线性微分方程解的结构(考核概率1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第八节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本节要求掌握二阶线性常系数齐次方程的解法并知道高阶线性常系数齐次方程的解法(考核概率8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基础作业:310页题1(4)(6)(8)3拓展作业:311页题5第九节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本节要求掌握自由项为多项式,指数函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以及它们和与乘积的几种二阶线性常系数非齐次方程的解法,会用微分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几何和物理问题(考核概率50%)。1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自学2基础作业:317页题1(1)(5)3拓展作业:317页题1(9)(10),6二、教学内容学时分配一览表教学内容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建议的教学组织形式、方法、手段第一章函数与极限200讲授、习题、自学第二章导数与微分140讲授、习题、自学第三章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160讲授、习题、自学第四章不定积分100讲授、习题、自学第五章定积分120讲授、习题、自学第六章定积分的应用80讲授、习题、自学第七章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140讲授、习题、自学第八章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140讲授、习题、自学第九章重积分140讲授、习题、自学第十章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160讲授、习题、自学第十一章无穷级数200讲授、习题、自学第十二章微分方程180讲授、习题、自学合计1760三、大纲附录1、建议教材:《高等数学》(第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编•2、参考书目、《微积分》(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编。《高等数学》(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复旦大学编。3、有关说明:《高等数学I》的教学在每学年度的上学期进行,教学内容为建议教材的前五章;《高等数学n》的教学在每学年度的下学期进行,教学内容为建议教材的后六章。考核方式为在每学期期末进行的闭卷考试,卷面满分为100分。《线性代数》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LinearAlgebra课程编号:0310032001课程计划学时:32学时学分:2学分课程简介:《线性代数》是大学本科生一门重要的数学基础课,它不仅是数学专业的基础,它的理论和方法在计算机、物理、电子、化工等学科以及工程技术和经营管理中都有很重要的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线性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一些基本概念的应用背景,以矩阵为工具能独立地分析和解决某些理论和实际问题。本课程通过各个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进一步获得近代科学技术知识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一、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章行列式本章重点:n阶行列式的定义、性质及行列式按行(列)展开法则,并利用这一法则并结合行列式的性质计算一般难度的行列式;有关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的必要条件。难点:n阶行列式的性质及其利用其性质求基本或有一般难度的n阶行列式第一节二阶与三阶行列式本节要求了解二阶与三阶行列式的定义(考核概率5%)»第二节全排列及其逆序数本节要求了解全排列、逆序数及其求法(考核概率0%)。第三节n阶行列式的定义本节要求理解n阶行列式的定义(考核概率10%).第四节对换本节要求了解时换的定义及其性质(考核概率0%)。第五节行列式的性质本节要求掌握n阶行列式的性质及其利用其性质求基本或有一般难度的n阶行列式(考核概率100%)o第六节行列式按行(列)展开本节要求理解范德蒙行列式(考核概率30%),掌握行列式按行(列)展开法则(考核概率80%)。第七节克拉默法则本节要求了解克拉默法则(考核概率10%)。掌握有关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的必要条件(考核概率30%)。第二章矩阵及其运算本章重点:矩阵的定义;一些特殊的矩阵;矩阵的运算规律,特别是矩阵的乘法;方阵的伴随阵的构造及其性质;逆阵存在的充要条件及求法。难点:逆阵存在的充要条件及求法。第一节矩阵本节要求掌握矩阵的定义、线性变换与矩阵的关系及一些特殊的矩阵(考核概率100%)。第二节矩阵的运算本节耍求掌握矩阵的运算规律,特别是矩阵的乘法;掌握方阵行列式的定义及运算规律,方阵的伴随阵的构造及其性质(考核概率100%)。第三节逆阵本节要求掌握方阵的逆阵的概念、逆阵存在的充要条件及求法(考核概率100%)。第四节矩阵的分块法本节要求了解矩阵分块法及分块矩阵的运算规则(考核概率20%).第三章矩阵的初等变换与线性方程组本章重点:矩阵的秩的定义、性质及求法,可逆阵的逆阵的求法以及解矩阵方程;n元齐次线性方程组和n元非齐性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充要条件及其解法。难点:n元非齐性线性方程组的解法。第一节矩阵的初等变换本节要求了解矩阵的初等变换的定义、矩阵之间的等价定义及其阶梯形、最简形定义(考核概率30%)。第二节初等矩阵本节要求理解初等矩阵的定义、性质及其方阵可逆、等价的充分必要条件,掌握用初等行变换求方阵的逆阵以及解矩阵方程(考核概率100%)»第三节矩阵的秩本节要求理解矩阵的秩,掌握矩阵秩的求法(考核概率80%)。第四节线性方程组的解本节要求掌握n元齐次线性方程组和n元非齐性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充要条件,并求其解(考核概率100%).第四章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本章重点:n维向量组的线性相关组合、线性相关、线性无关、等价的概念、性质及判定定理;矩阵的秩和向量组的秩两者之间的关系;齐次线性方程组的求解;用时应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求解非齐次线性方程组。难点:n维向量组的线性相关、线性无关;齐次线性方程组的求解:用对应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求解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第一节向量组及其线性组合本节要求理解n维向量的定义及向量组的线性组合;掌握向量与向量组、向量组与向量组等价、线性表示的充要条件。(考核概率60%)第二节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本节要求掌握n维向量组的线性相关、线性无关、等价的概念、性质及判定定理。(考核概率80%)第三节向量组的秩本节要求掌握最大无关组的定义、等价定义及矩阵的秩和向量组的秩两者之间的关系。(考核概率70%)第四节线性方程组的解的结构本节要求了解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性质、解空间的概念、基础解系的定义及求法;非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性质、解的结构:掌握齐次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掌握用对应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求解非齐次线性方程组。(考核概率100%)第五节向量空间本节要求了解向量空间、子空间的定义、维数及基的概念和有关性质(考核概率20%)。第五章相似矩阵及二次型本章重点:把基化为正交规范基的施密特正交化过程;方阵的特征多项式、特征值、特征向量的求法;用正交阵将n阶实对称阵对角化;用正交变换化二次型成标准形。难点:方阵的特征多项式、特征值、特征向量的求法;用正交变换化二次型成标准形。第一节向量的内积、长度及正交性本节要求了解向量的内积、长度、夹角的概念;掌握正交向量组,向量空间的正交规范基的定义、性质及把基化为正交规范基的施密特正交化过程(考核概率100%)„第二节方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本节要求掌握方阵的特征多项式、特征值、特征向量的定义、性质和求法(考核概率100%).第三节相似矩阵本节要求了解矩阵相似的定义及n阶方阵A与对角阵相似的充要条件(考核概率90%)。第四节对称矩阵的对角化本节要求掌握正交阵的定义、性质并会求正交阵将n阶实对称阵对角化(考核概率100%)»第五节二次型及其标准形本节要求了解二次型的矩阵表示;掌握二次型的定义并会用正交变换化二次型成标准形(考核概率100%),第六节用配方法化二次型成标准形本节要求了解用配方法化二次型成标准形(考核概率20%)0第七节正定二次型本节要求了解正定二次型的定义及判定(考核概率80%)。二、教学内容学时分配一览表

教学内容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建议的教学组织形式、方法、手段二阶与三阶行列式;全排列及其逆序数;〃阶行列式的定义20讲授对换;行列式的性质20讲授行列式按行(列)展开;克拉默法则;习题课20讲授矩阵;矩阵的运算(一、二、三、四)20讲授矩阵的运算(五、六);逆矩阵20讲授矩阵分块法:习题课20讲授矩阵的初等变换;初等矩阵20讲授矩阵的秩;线性方程组的解(定理4;例9,10,11)20讲授线性方程组的解(例12,定理5,6,7,8,9);习题课20讲授向量组及其线性组合;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20讲授向星组的秩;线性方程组的结构20讲授向量空间;习题课20讲授向量的内积,长度及正交性;方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20讲授相似矩阵;对称矩阵的相似矩阵20讲授二次型及其标准型;用配方法化二次型为标准型20讲授正定二次型;习题课20讲授合计320三、大纲附录1、建议教材《线性代数》,高等教育出版社,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编。《线性代数》(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卢刚主编。2、参考书目.《线性代数题解精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赵德修,孙清华主编。.《线性代数同步测试》,东北大学出版社,谢延波主编。3、有关说明教学主要以讲授为主,教师可根据学生掌握知识情况,以及学生的专业需要,可增加或加深内容。还可多媒体教学和板书结合,进行生、像动感教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I》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ProbabilityTheoryandMathematicalStatistics课程编号:0310042001课程计划学时:32学时学分:2学分课程简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工科院校开设的一门基础专业课程,它是研究大量随机现象客观规律性的一门数学课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它不仅形成了结构宏大的理论,而且在很多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等领域里有愈来愈多的应用。由于其应用的广泛性,《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被列为工科院校开设的一门必修课。本课程通过各个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处理随机现象的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进一步获得近代科学技术知识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一、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章随机事件本章重点:随机试验,随机事件与样本空间,事件之间的关系及其运算。难点:随机事件与样本空间,事件之间的关系及其运算第一节样本空间和随机事件本节要求了解随机试验,随机事件与样本空间(考核概率20%)。第二节事件关系和运算本节要求了解事件之间的关系及其运算(考核概率30%)。第二章事件的概率本章重点:概率的定义、性质及其运算,概率的统计定义,古典概率,几何概率。难点:古典概率,几何概率。第一节概率的概念本节要求了解频率、概率的定义(考核概率50%)第二节古典概型本节要求掌握古典概型的定义及计算法(考核概率100%)第三节几何概型本节要求掌握几何概型的定义及计算法(考核概率80%)。第四节概率的公理化定义本节要求了解概率的公理化定义及其性质(考核概率10%)第三章条件概率与事件的独立性本章重点:条件概率及三个重要公式:乘法公式,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事件的独立性、贝努利.(Bernoulli)试验及二项概率。难点: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第一节条件概率本节要求了解条件概率定义及乘法公式(考核概率30%)第二节全概率公式本节要求掌握全概率公式(考核概率50%)。第三节贝叶斯公式本节要求掌握贝叶斯公式(考核概率50%)第四节事件的独立性本节要求掌握事件的独立的概念(考核概率100%)。第五节贝努利(Bernoulli)试验及二项概率本节要求掌握贝努利(Bernoulli)试验及二项概率(考核概率100%)。第四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本章重点: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离散型随机变量常见分布;连续性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密度函数,连续性随机变量常见的分布。难点: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连续性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第一节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函数本节要求理解随机变量的概念,掌握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概念及其性质。(考核概率100%)第二节离散型随机变量本节要求掌握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离散型随机变量常见分布。(考核概率90%)第三节连续型随机变量本节要求掌握连续性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密度函数、连续性随机变量常见的分布。(考核概率100%)第五章二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本章重点: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随机变量的独立性定义及其判别法。难点:二维离散型、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随机变量的独立性的判别。第一节二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本节要求理解二维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函数(考核概率50%)。第二节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本节要求掌握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考核概率50%)„第三节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本节要求里掌握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密度函数的性质,理解二维均匀分布、二维正态分布(考核概率20%)。第四节边缘分布本节要求了解边缘分布函数、离散型随机变量的边缘分布律、连续型随机变量的边缘密度函数(考核概率20%)。第五节随机变量的独立性本节要求理解随机变量的独立性定义及其判别法(考核概率50%).第六章随机变量的函数及其分布本章重点:一、二维随机变量的函数及其分布难点:一、二维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第一节一维随机变量的函数及其分布本节要求掌握一维离散型、连续型维随机变量的函数及其分布(考核概率90%)。第二节二维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本节要求理解二维离散型、连续型维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考核概率50%)。第七章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本章重点:随机变量数学期望的定义及其性质,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期望,随机变量方差的定义及其性质,几种重要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与方差,中心极限定理。难点:随机变量、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期望及方差,几种重要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与方差,中心极限定理。第一节数学期望本节要求掌握随机变量数学期望的定义及其性质、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期望以及几种重要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考核概率100%)。第二节方差和标准差本节要求掌握随机变量方差的定义及其性质以及几种重要随机变量的方差(考核概率100%).第三节协方差和相关系数本节要求了解协方差、相关系数的定义与计算公式(考核概率10%)。第四节契比雪夫不等式及大数定律本节要求了解切比雪夫不等式及大数定律(考核概率10%)。第五节中心极限定理本节要求掌握独立同分布的斗।心极限定理和德莫弗--拉普拉斯(Demoiwe-Laplace)中心极限定理(考核概率80%)。第八章统计与统计学本章重点:总体、样本,统计的思想和方法难点:统计的思想和方法本章要求掌握总体、样本的定义,了解统计的思想和方法(考核概率10%)。第九章统计量和抽样分布本章重点:常用统计量,抽样分布难点:抽样分布第一节统计量本节要求了解统计量、统计量的观察值的概念(考核概率10%)。第二节常用统计量本节要求掌握样本均值、样本方差、样本标准差的概念(考核概率10%)«第三节抽样分布本节要求掌握分布、r分布、F分布,掌握正态总体的抽样分布定理(考核概率80%)o第十章点估计本章重点:矩估计、极大似然估计。难点:矩估计、极大似然估计。第一节点估计问题本节要求了解点估计问题的提出和点估计要解决的问题(考核概率10%),第二节点估计的方法本节要求掌握矩估计、极大似然估计的方法(考核概率100%)。第三节点估计的优良性本节要求了解点估计的无偏性、有效性、相合性的定义(考核概率10%)。四、教学内容学时分配一览表教学内容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建议的教学组织形式、方法、手段样本空间和随机事件事件关系和运算概率的概念20讲授古典概型几何概型 概率的公理化定义 习题课20讲授条件概率 全概率公式 贝叶斯公式20讲授事件的独立性伯努利实验和二项概率 习题课20讲授随机变量及分布函数 离散型随机变量20讲授连续形随机变量习题课20讲授二维随机变量及分布函数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二维连续形随机变量20讲授边缘分布随机变量的独立型习题课20讲授一维随机变量的函数及其分布20讲授二维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 习题课20讲授数学期望 方差和标准差20讲授协方差和相关系数切比雪夫不等式及大数定律20讲授中心极限定理习题课20讲授总体、样本常用统计量抽样分布20讲授点估计20讲授习题课20讲授合计320五、大纲附录1、建议教材《概率统计简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编。2、参考书目.《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等教育出版社,盛骤,谢式千,潘承毅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等教育出版社,龙永红主编(第二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化学工业出版社,韩世迁主编3、有关说明教学主要以讲授为主,教师可根据学生掌握知识情况,以及学生的专业需要,可增加或加深内容。还可多媒体教学和板书结合,进行生、像动感教学。《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Engineeringdrawing课程号:1410013001课程计划学时:48学分:3课程简介:工程图样被喻为“工程界的语言”。它是表达和交流技术思想的重要工具,是工程技术部门的一项重要技术文件。它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理论和方法,为培养学生的制图技能和空间想象能力打下必要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完成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不可缺少的基础。它在某种意义上,是高等院校的素质教育课程。本课程主要任务:.学习投影法(主要是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培养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能力。.培养空间几何问题的图解能力。.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培养自学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一、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本章堇点:掌握《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如几种图线的格式及其画法、图纸幅面、作图比例、字体写法。本章难点:掌握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第一节《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部分规定1.图纸幅面及格式(GB/T14689-93)2.比例(GB/T14690-93)3.字体(GB/T14691-1993)4.图线(GB/4457.4-1984)第二节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图板、丁字尺、三角尺的用法.圆规的用法.铅笔.几何图形的绘制教学要求:1、了解《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中几个常用标准,掌握几种图线的格式及其画法、字体写法;2、掌握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及几何作图方法,做到作图准确、线型分明、字体工整、整洁美观,可完成《习题集》中字体练习:3、按要求课上完成《习题集》中第一次大作业:No.l基本练习,边面边指导。考核概率:0-10%第二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本章重点:掌握投影法的基本知识,清楚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了解几何元素的投影特性,熟悉面内取点取线。本章难点:面内取点取线,几何元素的相对位置。第一节投影法的基本知识.投影法的分类.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特性.三视图图的形成及投影特性第二节点的投影.点的两面投影.点的三面投影.两点相对位置第三节直线的投影.直线对投影面的各种相对位置.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直线上的点.两直线的相对位置第四节平面的投影.平面的表示法.平面对投影面的各种相对位置及投影特性.平面上的点和直线第五节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的相对位置.平行问题.相交问题教学要求:1、了解投影法的基本知识,三面投影系的形成及投影规律;2、掌握点、直线和平面在第一角中各种位置的基本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垂直、平行及一般位置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特性;3、掌握面内取点、取线的方法;4、课后自学教材中相关内容,可完成《习题集》中部分习题,掌握教学内容。本章内容安排同学自学,建议完成习题集相关作业考核概率:0-10%第三章立体的投影本章重点:掌握平面立体(底面平行于投影面的直棱柱、直棱锥)和曲面立体(轴线垂直于投影面的圆柱、圆锥和圆球)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熟练掌握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与平面的截交线的基本方法(截平面只限特殊位置)。熟练掌握两转体的相贯线的作图方法(限于两回转体的轴线相交并分别垂直于投影面),以圆柱面与圆柱面的相贯线为主。T解用辅助平面法(限辅助平面为投影面平行面)求相贯线。本章难点:用表面取点法求在截交线和相贯线。第一节平面立体的投影.平面立体的投影.平面与平面立体相交第二节回转体.回转体的投影及其表面上的点.平面与回转体表面相交第三节两回转体表面相交.相贯线的概念及特点.表面取点法求相贯线.相贯线的特殊情况教学要求:1、了解立体概念;三面投影系的形成及投影规律;2、掌握立体三视图的画法;3、掌握立体表面上取点的方法;4、课上进行习题练习。考核概率:20〜30%第五章组合体本章重点:掌握组合体的画图方法,掌握组合体的读图方法,了解组合体的尺寸标准。本章难点:如何阅读组合体的视图。第一节概述.组合体的概念及组合形式.形体分析法第二节组合体视图的画法.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比较表面平齐、相错、相交的不同画法第三节读组合体视图.读图的构思方法.读图的方法之一^——形体分析法.读图的方法之二——线面分析法.补缺漏图线、补画视图第四节组合体的尺寸标注.基本体的尺寸标注.简单组合体的尺寸标注.组合体的尺寸标注.组合体的尺寸标注的注意事项教学要求;1、掌握组合体的分析方法——形体分析法、面形分析法;2、掌握组合体视图的画法;3、掌握组合体视图的阅读方法;4、通过完成《习题集》中大量习题熟练掌握组合体的画图与读图方法,熟悉常见形体的结构及其视图。5、完成《习题集》中第二次大作业:No.26、课上让学生做题,对典型习题进行讲解,总结方法。考核概率:20〜30%第六章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本章堂点:掌握各种视图、剖视图、剖面图的画法,以及常用的简化画法和其他规定画法。本章难点:能够运用各种表达方法正确表达零件,视图选择和配置恰当。第一节视图.基本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第二节剖视图.剖视的基本概念与画法.几种常用的剖切面和剖切方法第三节断面.移出断面.重合断面第四节其它表达方法.局部放大图.相同结构省略画法.零件的折断画法.肋板、轮辐纵向剖切与均布结构旋转画法.其它简化画法教学要求:1、熟练掌握视图、剖视图(用单一平面剖切)和断面图的画法及标注;2、掌握常见的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局部放大图、肋板的画法、均布孔和轮辐的画法);3、完成《习题集》中第三次大作业:No.3剖视图的表达方案,理解表达方法的综合运用;4、要求学生通过完成《习题集》中大量习题熟练掌握各种视图、剖视图的画法,对典型习题、难点习题进行分析讲解。考核概率:30〜40%第七章零件图本章重点:掌握各种零件视图画法及尺寸标注。了解零件工艺结构和技术要求。本章难点:零件视图正确、清晰表达及恰当配置。零件视图阅读。第一节概述.零件图的作用.零件图的内容第二节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及尺寸标注.轴套类零件.盘、盖类零件.叉架类零件.箱体类零件第三节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铸造结构.倒角和倒圆.常见孔.退刀槽、跃程槽第四节技术要求.公差与配合.表面粗糙度第五节看零件图.看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看零件图举例教学要求:1、了解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2、掌握典型零件(轴、套、盘、支架、壳体类)的表达方法;3、掌握中等复杂程度零件图的绘制、阅读方法;4、理解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概念,能识别和注写给定的表面粗糙度代号、尺寸公差与配合代号,并会从国标中查阅各标准值;5、完成《习题集》中第四次大作业:No.4零件图。考核概率:20~30%第八章管路图本章重点:掌握施工说明书、管路布置图、非标准管件及管架制作安装图。本章难点:绘制管路布置图。第一节管路布置图.管路布置图的视图.管路布置图的标准.管路布置图的阅读第二节管段图.表示方法.尺寸标准.方位坐标.材料表教学要求:本章以课堂授课和课堂练习相结合,课后完成习题集部分作业,同时完成版图No.5考核概率:0-10%。二、教学内容学时分配一览表总学时:48学时,其中讲词1学时:36学师实践学时:12学时教学内容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建议的教学组织形式、方法、手段绪论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44本部分为学生的实践环节,做好基础练习。板图练习第二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安排自学第三章立体的投影12多媒体与实物模型第五章组合体8多媒体与实物模型,板图练习第六章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6习题集作业与板图练习第七章零件图44板图练习第八章管路图24板图练习合计3612三、大纲附录1、建议教材:《工程制图多媒体》,沈阳化工学院制图教研室自编。《工程制图》,天津大学出版社,许国义编。2、参考书目:《机械制图》,高等教育出版社,清华大学工程图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教研室编。3、有关说明:大纲编写依据:本大纲主要依据我院的教学计划,有利于保证本课程的基本教学质量,便于进行教学质量检查。努力做到既保留我们长期教学实践的基本经验,又体现教学改革的精神;既要有学科上的科学性、系统性,又有教学上的灵活性、适用性;既要有内容上的先进性,又要有可达到的可行性;既注意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又强调能力的培养。大纲适用范围:本大纲适用学时40〜60,工艺及电类(化工、环境、自动化等)专业。《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FundamentalsofMachineryDesign课程编号:1410723001计划学时:48学分:3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近机械类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为: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专业。课程强调以设计为主线,主要阐述一般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基本的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同时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具有这方面的分析、设计能力,并获得必要的基本技能训练。一、 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绪论本节要求了解研究对象及内容概括,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以及本课程的性质、特点及学习时应注意的事项;理解机械的概念;掌握机构、构件、零件等概念(考核概率10%)。第二章机构的结构分析与速度分析本章的重点是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及速度瞬心的确定,难点是理解速度瞬心的概念。第一节机构的组成本节要求了解机构的组成(考核概率30%);理解运动副、运动链的概念(考核概率60%);掌握运动副的组成(考核概率70%)。第二节机构运动简图本节要求了解机构简图的表达方式;掌握运动副、构件的表达方法(考核概率20%)。第三节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本节要求了解机构的自由度与机构具有确定运动条件的关系(考核概率80%);理解自由度的概念;掌握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考核概率90%),本节采用讲授与习题相结合的授课方式。第四节速度瞬心及其在平面机构速度分析中的应用本节要求了解速度瞬心的应用(考核概率20%):理解速度瞬心的概念;掌握应用三心定理确定机构速度瞬心位置的方法(考核概率90%)。本节采用讲授与习题相结合的授课方式。第三章连杆机构本章的重点是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难点是确定四杆机构的几个特殊位置。第一节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本节要求了解平面连杆机构特点(考核概率30%);理解平面连杆机构的概念。第二节平面连杆机构的类型和应用本节要求了解连杆机构传动的类型和应用(考核概率30%);掌握平面连杆机构的分类和演化行形式(考核概率30%)。第三节平面四杆机构曲柄存在的条件本节要求周转副与曲柄存在的关系:理解周转副存在的条件(考核概率50%);掌握平面四杆机构曲柄存在的条件(考核概率80%)。第四节平面四杆机构的急回运动、压力角及死点位置本节要求了解平面四机构的基本特性;理解急回特性、传动角及死点位置等概念(考核概率20%);掌握行程速比系数和急回运动的关系(考核概率30%)。第五节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本节要求了解平面四机构的设计的基本问题和基本设计方法(考核概率20%);掌握利用图解法设计具有急回特性的四杆机构的方法(考核概率90%),本节采用讲授与习题相结合的授课方式。第四章齿轮机构本章的重点是计算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难点是理解齿轮的啮合过程。第一节齿轮机构的特点和分类本节要求了解齿轮机构的基本特点、分类及应用(考核概率30%)。第二节齿廓啮合基本定律本节要求理解齿轮机构的齿廓啮合基本定律(考核概率20%)。第三节潮开线齿廓的啮合性质本节要求了解渐开线的形成及基本特点(考核概率10%);理解渐开线齿廓传动的特点(考核概率30%).第四节渐开线齿轮各部分的名称和尺寸本节要求了解渐开线齿轮的各部分名称(考核概率20%);掌握渐开线齿轮的基本参数及各几何尺寸计算(考核概率90%)。本节采用讲授与习题相结合的授课方式。第五节渐开线齿轮的啮合传动本节要求了解-对齿轮的啮合过程(考核概率20%);掌握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和连续传动的条件(考核概率90%)第六节渐开线齿轮的加工方法及变位齿轮本节要求了解齿轮的加工方法,变位齿轮的特点(考核概率10%),理解根切现象(考核概率10%).第七节平行轴斜齿圆柱齿轮机构本节要求了解平行轴斜齿圆柱齿轮齿廓曲面的形成及啮合特性;理解平行轴斜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及连续传动条件(考核概率80%);掌握平行轴斜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及各几何尺寸计算(考核概率10%)。本节采用讲授与习题相结合的授课方式。第五章齿轮系及其设计本章的重点是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难点是混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第一节轮系及其分类本节要求了解轮系的分类(考核概率70%);理解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的概念(考核概率30%).第二节轮系的传动比本节要求了解混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考核概率10%);理解传动比的概念(考核概率10%);掌握定轴轮系、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考核概率90%)。第三节轮系的应用本节要求了解轮系的主要功用(考核概率20%)。第六章机械零件设计的基础知识第一节机械设计的基础概述本节要求了解机械设计的程序,机器应满足的基本要求(考核概率10%)o第二节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势及计算准则本节要求理解机械失效的概念,掌握机械零件失效的形式及机械零件的设计准则(考核概率20%)«第三节机械零件的材料及制造工艺本节要求了解机械零件材料的选择原则及制造的工艺性(考核概率10%)o第四节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及步骤本节要求了解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及设计步骤(考核概率10%)0第五节机械零件设计中的标准化、通用化和系列化本节要求了解机械零件设计中三化标准(考核概率10%)。第六节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本节要求了解材料的疲劳曲线及疲劳极限(考核概率10%),理解影响零件的疲劳极限的因素(考核概率10%);掌握载荷及应力的分类(考核概率30%)。第七节摩擦、磨损及润滑本节要求了解摩擦的机理及分类,磨损的过程及形式,润滑剂的性质(考核概率10%)。第七章轴毂联接本章的重点是轴毂联接的类型及其特点。第一节键联接本节要求掌握键联接的类型,结构,特点和应用(考核概率10%),了解平键联接的失效形式和强度计算(考核概率10%)„第二节花键联接本节要求了解花键联接的类型,特点及应用(考核概率10%).第三节销联接本节要求了解销联接的种类及特点(考核概率10%).第八章齿轮传动本章的重点是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难点是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第一节概述本节要求了解齿轮传动的类型,特点和应用(考核概率10%),第二节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本节要求掌握齿轮的失效形式及其相应的设计准则(考核概率30%),第三节齿轮的材料本节要求了解齿轮的材料的特性及其选择原则(考核概率10%)0第四节齿轮传动的载荷计算本节要求了解名义载荷的概念(考核概率10%);掌握计算载荷的概念及组成(考核概率30%),理解影响各系数的影响因素(考核概率10%)。第五节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本节要求掌握直齿圆柱齿轮受力分析、齿根弯曲强度计算及齿面接触强度计算(考核概率80%)«第六节标准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本节要求了解标准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计算载荷、齿根弯曲疲劳强度、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考核概率10%),掌握标准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考核概率30%);第七节齿轮精度、设计参数选择及许用应力本节要求了解齿轮传动的精度选择,掌握齿轮传动的设计参数的选择(考核概率30%)。第八节标准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本节要求掌握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步骤(考核概率10%),了解标准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步骤(考核概率10%)。第九章带传动本章的重点是V带传动的设计与计算,难点是带传动的工作原理、受力分析、应力分析。第一节概述本节要求了解带传动的特点(考核概率10%),掌握带传动的主要类型(考核概率30%)。第二节带传动的基本理论本节要求了解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带传动的应力分析(考核概率30%),理解带传动的工作原理(考核概率10%),掌握弹性滑动和打滑的概念(考核概率70%)。第三节V带传动的设计本节要求了解单根V带所传递的功率(考核概率10%),掌握V带失效形式、设计准则及设计步骤和方法(考核概率10%)o第四节V带传动的张紧本节要求了解V带传动的张紧装置(考核概率10%)。第五节V带轮的设计本节要求了解V带轮的结构尺寸设计(考核概率10%)二、教学内容学时分配一览表

教学内容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建议的教学组织形式、方法、手段1、绪论2理论讲授与多媒体课件结合2、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与速度分析8理论讲授与多媒体课件结合3、连杆机构8理论讲授与多媒体课件结合4、齿轮机构及其设计8理论讲授与多媒体课件结合5、齿轮系及其设计6理论讲授与多媒体课件结合6、机械零件设计的基础知识2理论讲授7、轴毂联接2理论讲授8、齿轮传动10理论讲授9、带传动8理论讲授合计48三、大纲附录1、建议教材:《机械设计基础》,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杨德武鄢利群主编,2、参考书目:《机械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濮良贵纪名刚主编《机械原理》,西北工大出版社,孙桓编《机械设计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杨可桢《大学物理I》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UniversityPhysicsI课程编号:0310063101课程计划学时:48学时学分:3学分课程简介:本课程大纲是根据教育部2008年颁发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参照其他高等院校的教学大纲,结合我院教学实际而制定。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反应时代物理面貌为原则,以传授知识、增强能力、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目标,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目的。《大学物理》是高等院校理工科本科各专业学生的必修公共基础课,其主要内容包括:力学、热学、振动和波、光学、电磁学、狭义相对论力学基础、量子物理基础等知识体系。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物质运动最基本最普遍的形式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科学,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也是人类思想方法、世界观建立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有较全面、系统的认识,熟悉物理学研究问题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使学生在运算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对世界的认识能力等方面受到初步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使学生对物理学近现代的发展和成就有所了解,开拓视野,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勇于探索和创新。《大学物理1》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力学、振动和波、光学、狭义相对论力学基础等知识体系。本课程开课前要求学生已学习并掌握高等数学的微积分和矢量代数运算知识。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为我校理工科本科各专业的学生。一、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章质点运动学(3学时)本章重点:位移,质点作圆周运动时的角速度、角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并能进行基本问题计算。本章难点:角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进行基本问题计算。第一节质点运动学基本概念本节要求了解参考系、坐标系、质点的位置坐标和质点等概念,掌握位置矢量、运动方程和轨道的概念,并能进行基本问题计算。本节建议采用的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1参考系2坐标系3空间和时间4质点5质点的位置坐标和位置矢量6运动方程和轨道第二节质点的位移和速度本节要求掌握位移,速度等描述质点运动变化的物理量,了解速度的分量形式。并能进行基本问题计算。本节建议采用的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1质点的位移2速度3速度的分量形式本节作业量:如何学习大学物理-练习题16;教材P22-U-1]、[1-2]o本节作业要求达到的目的:要求学生通过作业的完成,掌握位移,速度等描述质点运动变化的物理量概念,了解速度的分量形式。并能进行基本问题计算。第三节质点的加速度本节要求理解加速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等描述质点运动变化的物理量。理解理解质点作圆周运动时的角速度、角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并能进行基本问题计算,了解运动学的两类问题。本节建议采用的主要教学形式(讲授、习题)1加速度定义2加速度的分量形式3圆周运动4运动学的两类问题本节作业量:如何学习大学物理-练习题1-8、1-10;教材本3-[1-17]、P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