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面布置图及详图很好很实用的_第1页
梁平面布置图及详图很好很实用的_第2页
梁平面布置图及详图很好很实用的_第3页
梁平面布置图及详图很好很实用的_第4页
梁平面布置图及详图很好很实用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梁平平面面布布置置图图及及详详图图1、梁梁的的表表达达方方法法详图图法法,,平平面面整整体体表表示示法法((简简称称平平法法))2、两两种种表表达达方方法法的的优优缺缺点点3、读读懂懂详详图图法法4、读读懂懂平平法法用详图图法法表示示钢钢筋筋混混凝凝土土梁梁钢筋筋表表构件名称构件数钢筋编号钢筋规格简图长度(mm)每件支数总支数累计质量(kg)L111φ123640227.412φ124204114.453φ63490221.554φ665018182.60用平法法表示示钢钢筋筋混混凝凝土土梁梁详图图法法::优点点:识识图图方方便便,,结结构构尺尺寸寸,,配配筋筋,,构构造造都都能能够够通通过过图图形形表达达出出来来。。缺点点:绘绘图图工工作作量量很很大大,,出出图图量量大大,,且且某某一一张张图图出出错错,,就就会影响与之相相关的其他图图,修改繁琐琐。导致设计计效率低下。适用范围:常用于基础础详图的配筋筋,雨篷,阳阳台,女儿墙墙等结构构件的的配筋表达,,以及形状复复杂的结构构件,如设备备基础等。平法:优点:用数字化,,符号化来表表达结构。图图面简明,清晰。设计绘绘图工作量小小。缺点:需要掌握平平法知识才能能够读懂施工工图。钢筋的锚固,,搭接等构造造,需要查看看平法图集,才能够得得知。适用范围:广泛采用,用用于表达,梁梁,板,柱,,剪力墙等结构构构件的配筋。。识图练习:1:梁在中间支支座处的上部部纵筋是()),其中())是通长长布置的。2:梁的下部纵纵筋是())。3:梁箍筋的直直径是()),,间距()),是())肢箍。4:该梁梁宽是是()),,梁高())。详图法--钢钢筋混凝土梁梁梁平法施工图图1、集中标注2:原位标注1、梁集中标注注梁集中标注的的内容,规定定如下:第一项:梁编号第二项:梁截面尺寸b×h(宽×高)第三项:梁箍筋,包括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密区间距及肢肢数第四项:梁上部通长筋筋或架立筋第五项:梁侧面纵向构构造钢筋或受受扭钢筋第六项:梁顶面标高高高差KL-1(3)300×600—梁编号(跨数数)截面宽×高。φ8@100/200(2)——箍筋直径、加加密区间距/非加密区间距(箍筋筋肢数)。2Φ25———通长筋根数、、直径。G2φ12———构造钢筋根数数、直径。(-0.05)——梁顶标高与结结构层标高的的差值,负号表示低于于结构层标高高。——————————————集中注写的形形式第一项:梁编编号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是否带有悬挑楼层框架梁KLXX(XX)、(XXA)或(XXB)屋面框架梁WKLXX(XX)、(XXA)或(XXB)框支梁KZLXX(XX)、(XXA)或(XXB)非框架梁LXX(XX)、(XXA)或(XXB)悬挑梁XLXX井字梁JZLXX(XX)、(XXA)或(XXB)楼面框架梁((两端为柱))KL屋面框架梁((两端为柱))WKL非框架梁(两端为梁))L框支梁框支梁KZL框架柱不落地地柱的力传递到到下方的梁框架柱不落地地柱的力传递到到下方的梁框支柱KZZ框支柱KZZ框支柱KZZ占据一层的转换大梁,有有时梁上开有有洞口两层楼板混凝土剪力墙墙不落地框支梁KZL框支柱KZZ框支柱KZZ混凝土剪力墙墙不落地框支梁KZL框支柱KZZ框支柱KZZ井字梁井字梁(垂直直相交的梁尺尺寸相同,无无主次之分))JZL框架梁KL井字梁JZL框架梁KL井字梁JZL框架梁KL井字梁JZL第1跨第2跨一端悬挑框架梁2,2跨,一端悬挑挑第1跨第2跨右端端悬挑框架梁1,2跨,两端悬挑挑左端悬挑返回第二项:梁尺尺寸宽度b高度h悬挑梁不等高截面尺尺寸注写示意意加腋梁截面尺寸注写写示意第三项:梁箍箍筋包括钢筋级别、钢筋直径与间距,钢筋肢数。当为抗震设设计时,用斜斜线“/”区区分梁端箍筋加密区与梁身非加密区长度范围内箍箍筋的不同间间距。例如:Φ8@100/200(2),表示箍筋筋为HPB235级钢筋,直径径8mm,为2肢箍。加密区区间距为100mm,非加密区间间距为200mm。箍筋加密区箍筋::Φ6@100mm100mm100mm加密区箍筋::Φ6@100mm100mm非加密区箍筋筋:Φ6@200mm200mm200mm箍筋03G101-1图集规规定第四项项:梁梁上部部通长筋筋或架立筋筋在梁上上部既既有通长钢钢筋又有架立筋筋时,用用“+”号相联联标柱柱,并并将通长筋筋写在““+”号前面,架立筋筋写在““+”号后面并加括号号。例如::1:当梁梁配置置四肢肢箍时时,用用2φ22+(2φ12)表示示,其中2φ22为通长长筋,,(2φ12)为架架立钢钢筋。。2:当梁梁配置置二肢肢箍时时,用用2φ22表示,,2φ22为通长长筋,,无架架立筋筋。下部纵纵筋钢筋一一般通通长上部通通长纵纵筋上部支支座非非通长长纵筋筋下部纵纵筋钢筋一一般通通长上部支支座非非通长长纵筋筋上部支支座非非通长长纵筋筋架立筋筋架立筋筋与受受力筋筋搭接接第五项项:梁梁侧面面纵向向构造钢钢筋或受扭钢钢筋当梁腹腹板高高度hw≥≥450mm时,需需配置置纵向向构造钢钢筋,所注注规格格与根根数应应符合合规范范规定定。此此项注注写值值以大写字字母G开头,,注写写设置置在梁梁两个个侧面面的总配筋筋值,且对对称配配置。。如:G4ΦΦ12,表示示梁的的两个侧侧面共共配置置4Φ12的纵向构构造钢钢筋,,每侧侧各2Φ12。下部纵纵筋上部纵纵筋箍筋构造钢钢筋或抗扭扭钢筋筋拉筋第五项项:梁梁侧面面纵向向构造钢钢筋或受扭钢钢筋当梁侧侧面需需配置置受扭纵纵向钢钢筋时,此项注注写值值以大写字字母N开头,,注写配配置在在梁两两个侧侧面的的总配筋筋值,且对称称配置置。如:N6ΦΦ22,表示示梁的的两个个侧面面共配配置6Φ22的受扭纵纵向钢钢筋,,每侧侧各配配置3Φ22。侧面构构造钢钢筋4φ12侧面构构造钢钢筋或或抗扭扭钢筋筋侧面构构造钢钢筋4φ12侧面构造钢筋6

14第六项项:梁梁顶面面标高高高差梁顶面面标高高高差是指相对于于该结构构层楼面标标高的高差差值,,有高高差时时,须须将其其写入入括号内内(当梁梁顶比比板顶顶低时,注注写成成“负标高高高差””;当当梁顶顶比板板顶高时,注注写成成“正标高高高差””),,无高差差时不不注。如:((-0.100)表示示梁顶顶面比比同层层楼板板顶面面低0.100m。(0.200)表示示梁顶顶面比比同层层楼板板顶面面高0.200m。一般情情况下下,需需要注注写梁梁顶面面高差差的梁梁有::洗手间间梁、、楼梯梯平台台梁、、楼梯梯平台台板边边梁等等。此跨梁梁顶部部比楼楼板低低10mm(-0.010)此跨梁梁顶部部与楼楼板相相平返回集中标注原位标注当在梁梁上集集中标标注和和原位位标注注同时时存在在时,,原位标标注优优先,施工工时应应按原原位标标注数数值取取用2、原位位标注注2、原位位标注注(1)梁支支座上上部纵纵筋梁支座座上部部纵筋筋,应应包含含通长筋筋在内的的所有纵纵筋。①当当上部部纵筋筋多于一一排时,用用斜线““/”将各排排纵筋自自上而而下分分开如:梁梁支座座上部部纵筋筋注写写为6Φ254/2时,表表示上上一排排纵筋筋为4Φ25,下一一排纵纵筋为为2Φ25。②当当同排排纵筋筋有两种直直径时,用用加号““+”将两种直直径相相连,,注写写时将将角部部纵筋筋写在在前面面。③当当梁中中间支支座两两边的的上部纵纵筋不不同时时,须在支座座两边边分别标标注,当梁梁中间间支座座两边边的上部纵纵筋相相同时,可可仅在在支座座的一边标标注配筋值值,另一边边省去去不注注。如:梁梁支座座上部部有四四根纵纵筋,,2Φ25放在角角部,,2Φ22放在中中部,,在梁梁支座座上部部应注注写为为2Φ25+2ΦΦ22。2、原位位标注注(2)梁下部部纵筋筋①当下下部纵筋多多于一一排时,用用斜线““/”将各排排纵筋筋自上上而下下分开开如:梁梁下部部纵筋筋注写写为6Φ252/4,则表表示上上一排排纵筋筋为2Φ25,下一一排纵纵筋为为4Φ25,全部部伸入入支座座。②当同同排纵纵筋有有两种直直径时,用用加号““+”将两种种直径径的纵纵筋相相连,,注写写时角角筋写写在前前面如:梁梁下部部纵筋筋注写写为2Φ25+2ΦΦ22,表示示2Φ25放在角角部,,2Φ22放在中中部。。③当已已按规规定集中注注写了梁上上部和和下部部均为为通长长的纵纵筋值值时,,则不不需在在梁下下部重重复做做原位位标注注。下部通通长筋筋为4根直径径16mm的II级钢((HRB335)下部通长纵筋416返回2号框架架梁,,有两两跨,,一端端有悬悬挑、、梁断断面300×650此梁箍箍筋是是φ8,非加加密区区间距距200,加密密区间间距100,两支箍箍筋,,梁上上部贯贯通直直径为为25mm的钢筋筋2根;梁梁顶相相对于于楼层层标高高24.950低0.100m表示梁梁支座座上部部有四四根纵纵筋表示悬悬挑部部分的的箍筋筋该跨梁梁下部部配筋筋该跨梁梁下部部配筋筋,上上一排排纵筋筋为225,下一一排纵纵筋为为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