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绪论本次毕业设计是本专业最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要求我们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和基本技能,按照任务书的要求,对具体工作进行合理的工程规划设计,提供完整的设计文件。通过毕业设计掌握工程设计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能力,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和组织能力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通过本次设计,对所学专业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的、系统的综合运用。通过该设计锻炼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综合应用于专业设计的能力,以便其能够独立进行一般公路设计,达到通过设计对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巩固和灵活应用的目的。本次设计是一条二级公路,取其中一段3公里长的地形图对其进行设计,提供了部分原始资料以及相关设计依据。要求单独设计和必须符合现行有关设计标准与规范的规定。本次设计是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由于时间的限制,本次设计有所侧重,主要是施工图方面的问题,省略了概(预)算编制和施工组织管理这两方面的问题。限于时间有限,设计中缺点、错误也不断在设计中完善,但有些没有发现,请指正批评。摘要本次毕业设计是平原微丘区二级公路设计。通过调查研究和分析讨论,掌握所设计课程的相关结构构造、使用功能及质量要求。第一部分包括工程概况、道路的选线、定线、绘制其平、纵、横图纸并计算其相关数据。第二部分,包括路基结构设计、挡土墙、边沟、边坡等绘制和计算验证。第三部分包括路面结构设计并验算。关键词:道路、路线、路基、路面。目录TOC\o"1-5"\h\z第1章设计总说明书 1毕业设计的目的 1设计资料 1路线平面设计 1\o"CurrentDocument"1.3.1技术标准 1\o"CurrentDocument"1.3.2平曲线各要素的确定 1\o"CurrentDocument"1.3.3平面线形设计原则 1\o"CurrentDocument"1.3.4选线的原则 1\o"CurrentDocument"1.3.5选线与定线 2\o"CurrentDocument"1.3.6设计成果 21.4线路纵断面设计 2\o"CurrentDocument"1.4.1纵坡设计及其一般要求 3\o"CurrentDocument"1.4.2纵坡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3\o"CurrentDocument"1.4.3纵断面设计步骤 3\o"CurrentDocument"1.4.4竖曲线设计要求 4第2章路基设计 52.1路基边坡坡度 52.2边沟设计 52.3超高设计 72.4路工石方计算 8\o"CurrentDocument"2.4.1土石方的调配 92.5路基排水设计 10\o"CurrentDocument"2.5.1路基排水原则 10\o"CurrentDocument"2.5.2路基排水设备的构造和布置 10\o"CurrentDocument"2.5.3排水系统设计 11\o"CurrentDocument"2.6路基边坡稳定性验算 11\o"CurrentDocument"2.6.1直线滑动面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112.6.2坡面防护设计 12\o"CurrentDocument"2.6.3挡土墙的设计 13\o"CurrentDocument"2.6.4挡土墙的构造及稳定性验算 13第3章路面设计 163.1矿质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16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试验 16确定沥青最佳用量 17路面排水设计 17\o"CurrentDocument"路面结构设计 183.5.1路面设计年限 18\o"CurrentDocument"3.5.2标准轴载及轴载当量换算 18\o"CurrentDocument"3.5.3路面结构厚度 20\o"CurrentDocument"3.5.4路面厚度计算 20结束语 22致谢 23第1章设计总说明书毕业设计的目的毕业设计是本专业最主要的教学环境之一,是交通工程专业教学的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和基本技能,按照任务书的要求对具体工作进行合理的工程规划设计提供完整的设计文件,通过该设计锻炼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综合应用于工程设计的能力,使其能够独立进行一般公路设计达到通过设计对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巩固和灵活运用的目的。设计资料⑴道路经过地区属于亚热带山地季风性湿润气候,冬少严寒,夏无酷热,春迟秋早,雾多湿重,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一般在7.8〜7.4°C之间,年日照1160〜1600小时,常年雨量900〜1200毫米,当地年平均最大冻深为1.0m。⑵沿线山体稳定无不良地质状况,沿线土质为粉质亚粘土,地下水位大于2.6m,地标无积水。⑶树木较多,路线多粘质土,山坡上1米以下是碎石土。路线平面设计技术标准本次设计的是新建山岭重秋区二级公路,设计速度60km/h。平曲线各要素的确定考虑到少占耕地,线形平缓及以后的公路线等要求最后确定平面线形,查《规范》得对于二级公路速度60km/h的公路缓和曲线最小长度80m。平面线形设计原则平面线形应直捷、连续、顺适,并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保持平面线形的均衡与连贯,长直线尽头不能接以小半径曲线;高低标准之间有过渡。平曲线应有足够的长度,汽车驾驶员在操纵方向盘时不感到困难,缓和曲线上离心加速度的变化率不超出定值。选线的原则在道路设计的各个阶段,应运用各种先进手段对路线方案做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多方案论证、比选的基础上选定最优方案。线路设计应注意立体线形设计中平、纵、横面的舒适、合理配合。
少占田地(高产);保护名胜、风景、古迹。选线时应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深入勘测调查,弄清他们对道路工程的影响。对严重不良地质路段,如滑坡、崩坍、泥石流、岩溶、泥沼等。1.3.5选线与定线交占八、、号转角值曲线要素值(m)半径缓和曲线长度切线长度曲线长度外距校正值12(o)345678①44.2200ko80121.74234.2417.298.56②22008084.63167.206.222.06③49400100232.76442.1340.7213.39交占八、、号曲线位置直线长度缓和曲线起占八、、建缓圆占八、、曲线中点圆缓点缓直点直线长度(m)交点间距(m)19101112131415①K0328.26408.26435.38462.5542.5②636.13716.13719.73723.33803.3393.63300③275.94375.94497.01618.07718.07472.617901.3.6设计成果线路平面设计图一份,直线、曲线及转角表(表一)。1.4线路纵断面设计纵坡设计及其一般要求纵坡设计必须满足《标准》的有关规定,一般不轻易使用极限值。纵坡应力求平缓,避免连续陡坡、过长陡坡和下坡。纵断面线形应连续平缓(避免)均衡并重视平纵线形的组合。纵坡设计应结合沿线自然条件,综合考虑为利于路面和边沟排水一般情况。下坡度以不小于0.5%为宜。在受洪水影响的沿河线以及平面区低速路段应保证路线的最低标高以免洪水冲刷而确保路基的稳定。纵坡设计应争取填、挖平衡,尽量利用控方做就近填方。以减少借方和废方,节省土石方量降低工程造价。纵坡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准备工作:纵坡设计前应根据中桩和水准记录点,绘出路线纵断面的地面,绘出平面直线、曲线示意图。写出每个桩的桩号和地面标高以及土壤地质说明资料并熟悉和掌握全线有关勘测设计资料,领会设计意图和设计要求。标注纵断面控制点:纵断面控制点主要有线路桩点,主要桥梁及特殊涵洞隧道的控制标高路线交叉点地质不良地段的最小填土、最大控制标高,沿溪河线的控制标高重要城半径。在不过分增加工程量的情况下,宜选用较大的竖曲线半径。一般应采用大于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的数值。特别是前后两相邻坡度的代数差小时,竖曲线更应采用大半径。以利于视觉和路容美观。只有当地形限制或特殊困难不得已时才允许采用极限最小半径。同线曲线间应避免“断背曲线”同向竖曲线,特别是同向凹形竖曲线间如直线坡段不长,应合并为单曲先后复曲线。反向曲线间,一般由直坡段连续,变可以相互连接,反向竖曲线间设一般直(线)坡线。直坡段长度不小于计算行车速度行驶3S的行程。如受条件限制可相互直接连接,后插入短直线。应满足排水要求。纵断面设计步骤按桩点50米的间距(作为)来定控制点。并确定地面高程(根据等高线),根据绘制的地面路线图来初步(控制)确定竖曲线的高度和方向及坡度。注意路面排水,保证路面处于干燥状态按《规范》要求定出竖曲线各要素如下:设计车速60km/h的技术标准如下表(表3)表1-2设计车速60km/h的技术标准设计车速(km/h)60最小坡度(%)0.3最大坡度(%)6通过位置的标高及边其他因素限制路线中须通过的控制点标高等。试坡:试坡主要是在已标出“控制点”的纵断面图上根据技术和标准选线意图考虑各经济点和控制点的要求以及地形变化情况,初步定出纵坡设计线的工作。调坡:调坡主要根据以下两方面进行⑴综合选线意图,将试坡线与选线时考虑的坡崖进行比较两者应基本相符。⑵对照技术标准详细设计最大纵坡坡长限制,纵坡折减以及平纵线形组合是否符合技术标准的要求。特别注意陡坡与平曲线桥头接线线路交叉等地方是否合理,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修正。根据横断面核对纵坡线。核对主要在有控制意义的特殊断面图上进行选择高填深挖,挡土墙重要桥涵及人工构造物以及其他重要控制点的断面等。确定纵坡线。经调整核对后,即可确定纵坡线。所谓定坡就是把坡度值边坡点位置(桩号)和高程确定下来坡度值一般是用三角板推平行线法。直接读厘米格子读出,一般要调整到10桩位上。变坡点的高程是根据路线起点的设计标高由已定的坡度,坡长以此推断而来。竖曲线设计要求宜选用较大的竖曲线半径。竖曲线设计,首先确定合适的,由于设计坡度点时W=<6,且填控方量不大,所以必须设计坡度点,坡度直接定为0.8%满足《规则》要求。线路横断面设计道路横断面主要由行车道,路肩(应路肩、土路肩)边坡,截水沟等组成。根据《规范》可知:二级公路,车速60km/h,取车道数2,行车道宽度3.5*2m,硬路肩宽度1.0*2m,土路肩宽度0.5*2m,路拱横坡度2%。边坡挖方坡度1:0.5.填方坡度1:1.5•标准横断面见图。第2章路基设计路基边坡坡度由(JTGD30-200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得知在挖方路段边坡按1:0.5设计。在填方路段边坡按1:1.5设计。边沟设计查(JTGD30-200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得知边沟横断面一般采用梯形,梯形边沟内测边坡为1:1.0〜1:1.5外侧边坡与挖方边坡坡度相同。少雨浅挖地段的土质。表2-1横断面地面数据表里桩程号方向平距(m)咼差(m)平距(m)咼差(m)K+462.5左侧10/20.010/20.00右侧10/20.010/20.0K+542.5左侧10/22.210/20.30右侧10/20.010/20.0K+5500左侧10/21.810/21.8右侧10/20.610/20.6K+6000左侧10/20.010/20.0右侧10/20.710/20.7K+636.03左侧10/20.010/20.00右侧10/20.010/20.0K+716.13左侧10/20.510/20.50右侧10/20.410/20.4K+719.13左侧10/20.010/20.00右侧10/20.410/20.4左侧10/20.010/20.0K+723.330右侧10/20.510/20.5K+.803.33左侧10/20.210/20.20右侧10/20.210/20.2
左侧10/20.110/20.1K+8500右侧10/20.010/20.0KK表2-20+000~0+850的横断面地面数据里桩程号方向平距(m)咼差(m)平距(m)高差(m)K+0000左侧10/20.810/20.8右侧10/20.710/20.7K+050左侧10/20.010/20.00右侧10/20.910/20.9K+100左侧10/20.810/20.80右侧10/20.610/20.6左侧10/20.010/20.0K+1500右侧10/20.710/20.7K+200左侧10/20.710/20.00右侧10/21.010/20.3K+250左侧10/20.010/21.00右侧10/21.05/21.5左侧10/21.010/20.9K+3000右侧10/20.910/20.9左侧10/20.910/20.0K+328.260右侧10/20.010/21.0左侧10/21.010/20.0K+408.260右侧10/20.010/21.0K+435.38左侧10/20.310/20.30右侧10/20.710/20.7边沟可采用三角形横断面,其内侧边坡宜采用1:2~1;3,外侧边坡与控方边坡坡度相同。本设计路线采用样形边沟,且底宽为0.5m,深0.5m,内侧边坡坡度为1:1.0;超高设计为抵消车辆在曲线上行驶所产生的离心力,将路面做成外侧高于内侧的的单向横坡的形式,这就是曲线的超高,合理的设置超高,可以全部或部分抵消离心力。提高汽车行驶在曲线上的稳定性与舒适性。当汽车等速行驶时圆曲线上所产生的离心力是常数。而在回旋性上行驶则因回旋率是变化的,其离心力也是变化的,因此,超高横坡度在圆曲线上应是与圆曲线半径相适应的全提高,在缓和曲线上,应是逐渐变化的超高。本设计是绕内边线旋转。路拱横坡度2%,路肩横坡度3%。V2i= -超127R(—0.035〜0.15)取卩=0.1BAL=l=80.0<Lc卩 S因此取L=L=80.0cS在圆曲线上:外缘h=bxi+(b+B)xi=0.466TOC\o"1-5"\h\z\o"CurrentDocument"cjj j h中线h'=bxi-(b+b)xi二0.206cjj j h内缘h''=bxi-(b+b)xi=-0.054cjj j h过渡段上:xih=xh取x=40x=否xL=50cxLc 0icchx<x0x外缘h=xh=0.233CXLccB中线h'=bxi+xi=0.136cxjj2G内缘h''=bxi-(b+b)xi=0.006cx jj jxG(2)L=L=80.0(加宽b=0.4)R=200cS圆曲线上外缘h=bxi+(b+B)xi=0.466cjj j hB中线h'=bxi—_xi=0.206cjj2h内缘h''=bxi—(b+b)xi=—0.07cjj j h过渡段上:x外缘h=_xh=0.233取x=50CXLccB中线h'=bxi+_xi=0.136cx jj2G内缘h''=bxi—(b+b)xi=0.002cx jj jx G路工石方计算由于土石方量大部分在K0+000~K0+850,可以只取这一部分,取K0+000~K0+850一段路进行土石方计算过程和方法进行学习。在坐标纸上画出以50m为间距的各标号的横断面图,并计算其填控面积。根据条件采用“平均断面法”计算两断面间的土石方数量。计算公式V=1/2(F1+F2)L表5土石方数量数K0+000~K0+05002240K0+050~K0+10001950K0+100~K0+150106.2752.5K0+150~K0+200932.750K0+200~K0+25014800
K0+250~K0+3001616.250K0+300~K0+328.261237.50K0+328.26~Ko+408.23752.806Ko+408.26~Ko+435.3881.408Ko+435.38~Ko+462.3560.2508Ko+462.38~Ko+542.5202.259.63Ko+542.5~Ko+55042.216.35Ko+803.33~Ko+850225.00Ko+550~Ko+600217.516.8Ko+600~Ko+636.131680Ko+636.13~Ko+716.165203Ko+716.13~Ko+719.740.403Ko+719.73~Ko+723.341.603Ko+723.33~Ko+803.370803总计填方总量:12024.7挖方总量:5035.28总运量:17059.98土石方的调配调配要求距①土石方的调配应先横向后纵向的次序进行;纵向调配的距离一般应小于经济运距;土石方调配的方向应考虑桥涵位置和路线纵坡;借方、弃方应与借土还回,整地建田相结合,尽量少占田地,;减少对农田的的影响,对于弃土和土石方调配的方向应考虑桥应事先同地方商量。调配方法;土石方调配方法有许多种,如累积(取)曲线法、调配图法表格调配发等由于表格调配法不需单独绘图,直接在土石方上调配,具有方法简单,调配清晰的特点,是目前生产上广泛采用的方法。借方数量=填缺——纵向调入本桩的数量废方数量=控余——纵向调出本桩的数量总运量=纵向调运量+废方调运量+借方调运量路基排水设计路基排水原则排水设施要因地制宜,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治理,讲究实数,注意经济,并充分利用有利地形和自然水系;各种路基排水沟渠的设置,应注意与农田水利相配合,必要时要适当增设涵管或加大涵管孔径,以防农田用水影响路基稳定;设计前必须进行调查研究,查明水源及地质条件,重点路段要进行排水系统的全面规划与竖向布置相结合;路基排水要注意防止山坡的水土流失,尽量不破坏天然水质系,不轻易合并自然沟渠和改变流水性质。路基排水设备的构造和布置常用的路基地面排水设备,包括边沟、截水沟、跌水与急流槽等,必要时还有渡槽、倒虹吸水槽、积水池等。本设计为二级公路只采用边沟排水,边沟的纵坡一般与路线纵坡一致。保持不小于5%的纵坡,断面形式采用梯形,其内侧坡度为1:1,外侧边坡坡度与控方边坡坡度相同,边沟的底宽和深度都为0.5m,边沟采用浆砌片石防护,其砂浆强
度采用M5。2.5.3排水系统设计每隔200m设置一个边沟出水口,由于出水口附近水流冲刷比较严重,采用水泥混凝土预制块防护砂浆强度采用M7.5,在水流很急地段设置涵洞,将边沟水横穿路基从另一侧排出。2.6路基边坡稳定性验算路基边坡稳定的力学计算基本方法是分析失稳,滑动体沿滑动力T于抗滑力R。按静力平衡原理,取两者之比值为稳定系数K,即K=R/PK=1时,表示下滑了力与抗滑力相等,边坡坡处于极限平衡状态。K<1时,边坡不稳定。K>1时,边坡稳定。考虑到一些意外因素,为安全可靠起见,工程上一般规定采用K>1.20'~1.30,作为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的界限值。边坡滑动面大体可归纳为直线、曲线和折线,且均以土的抗剪强度为理论基础,按力的极限平衡建立相应的计算式。2.6.1直线滑动面的边坡稳定性分析:图2.1边坡稳定性分析图nRNxnRNxF+CxLK==—T TQxcoswxtan9+CxLQsinw=(2a+f)cota+2Ja(f+a)xcsca其中a=^lrHw--滑动面的倾角f 摩擦系数f=tan9L-----滑动面AD的长度N---滑动面的法向分力T---滑动面的切向分力C---滑动面的粘结力Q---滑动体的重力计算分析示例1在k+550处,tana=,w=20L=8.8m,H=2.4m0 1.52c9=25。,a=—=0.2778rH2x14.7TOC\o"1-5"\h\z\o"CurrentDocument"C=14.7KPa,r=17.64KN/m3,a= =0.6917.64x2.4贝J:K=(2a+f)cota+2Ja(f+a)xcscamin v2x147=(2x +0.4663)x1.5+2J0.69x(0.4663+0.69)x0.83\o"CurrentDocument"17.64x2.4 7=4.252>1.25该路基边坡稳定。坡面防护设计坡面防护,主要是保护路基边坡表面免受雨水冲刷,减缓温差及温度变化的影响,防止和减缓软弱岩土表面的风化、碎裂,剥蚀演变过程,从而保护路基边坡的整体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还可见兼顾路基美化和协调自然环境,坡面防护设施不承受外力作用,必须要求坡面岩土整体稳定牢固,简易防护的边坡高度
与坡度不宜过大,土质边坡坡度一般不陡于1:1~1:1.5,地面水的经流速度以2.0m/s为宜,水亦不集中汇流,雨水集中或汇水面积较大时,应由排水设施相配合,如在挖方边顶坡部设截水沟,高填方的路肩边缘设拦水硬等。常见的坡面防护设施有植物防护,种草,铺草皮,植树等和工程防护(抹面,喷浆,勾缝,石砌护面等)。本设计采用植物防护,因为植物防护可美化路容,协调环境,调节边坡土的湿度与温度,起到固结边坡和稳定边坡的作用,对于坡度不大,边坡比较平缓的土质坡面是一种简易有效的防护设施,其方法有种草,铺草皮和植树。在某些特殊路段采用拉伸网草皮、固定草种部、网格固定撒种,用土石合成材料进行土质图2.2草皮防护示意图2.6.3挡土墙的设计挡土墙是为防止土体坍滑而修筑的,主要承受侧向土压力的墙式建筑物。路基在下列情况易修筑挡土墙。陡坡路段或岩石风化的路堑边坡路段;需降低路基边破高度以减少大量填方、控方的路段;增加不良地质路段边坡稳定,以防产生滑坍;防止沿河路段水流冲刷;◎桥梁(与)或隧道与路基的连接地段;◎节约道路用地,减少拆迁或少占农田;⑦保护重要建筑,生态环境或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段。挡土墙按结构形式不同,分为重力式、半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扶壁式、锚杆是、拱式、锚定板式、桩板式和垛式等。2.6.4挡土墙的构造及稳定性验算
图2.3挡土墙的组成示意图本设计以重力式挡土墙(挡)为主,在某些特殊路段采用轻型挡土墙以克服重力式挡土墙墙身断面较大,占地较多等缺点。下面以重力式挡土墙为例来验算其稳定性。Zx图2.4图a挡土墙的抗滑动性图2.5图b挡土墙的抗倾覆稳定抗滑稳定性验算为保证挡土墙抗滑稳定性,应验算在土压力及其他外力作用下,基底摩擦力抵抗土墙滑移的能力,如图a所示,一般情况下,G——挡土墙自重;符号一一墙背主动主压力的水平与垂直分力;符号一一基底倾斜角(0);符号——基底摩擦系数;符号——主动土压力分项系数。抗倾覆稳定性验算如图b所示公式符号——墙身,基础及其上的土重合力重心到墙趾的水平(墙)距离(m);符号 土压力垂直分力作用点到墙趾的水平距离(m);符号 土压力水平分力作用点到墙趾的垂直距离(m)。第3章路面设计本次设计是二级公路沥青路面选用的集料的级配组成见表4,集料采用石灰石轧制,抗压强度120MPa,洛杉矶磨耗率12%,粘附性等级为5级,碎石、石屑和砂的毛体积相对密度分别为2.75、2.72、2.70。矿粉采用石灰石磨细石灰粉,粒度范围符合要求,无团粒结块,表观相对密度2.68。年平均温度在7.8~17.4°C之间,常年降雨量900~1200毫米。矿质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根据设计资料选用AC——13I型沥青混合料,设计级配范围和中值见表。表3-1矿质集料级配与设计级配范围材料名称下列筛孔(mm)的通过百分率(%)16.0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碎石A10093170石屑B1008411840砂C10092824221114矿粉D1009687AC-BI级配范围10095-10070-8848-6836-5324-4118-3012-228-164-8级配范值中值10098795745332417126用图解法进行矿质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根据表中AC——13I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范围中值数据,确定各筛孔尺寸在横坐标上的位置,然后将各档集料与矿粉的级配曲线绘制于图中。经调整后的配合比为:集料A的用量X=30%,集料B的用量Y=26%,集料C的用量Z=37%。矿粉D的用量N=6%,配合比调整后,矿质混合料的合成级配见表中括号内的值,可以看出,合成级配曲线完在设计要求的级配范围之内,并且接近中值,因此本设计配合比设计成绩成果碎石A:石屑B:砂C:矿粉D=31%:26%:37%:6%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试验根据实验,AC——13I型沥青混合料的沥青用量范围为4.5%~6.5%,采用0.5%间隔变化,分别选择沥青用量的4.5%、5.0%、5.5%、6.0%、6.5%样制5组沥青混合料,每面各击实75次成型试件。各组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
毛体积相对密度击及稳定度,流值结果见表。表3-2马歇尔试验体积参数及力学指标沥青用最大理论毛体积相孔隙率矿料间有效沥青饱稳定度流值量(%)相对密度对密度(%)隙率和度(%)(KN)(mm)4.52.5272.3666.3716.9362.37&22.05.02.4982.3814.6816.8472.819.52.45.52.1822.3983.3816.6976.759.62.86.02.4392.3822.3417.6885.76&43.16.52.4242.3781.8218.2690.037.13.6技术标准3-613-1960-75>82-4矿质混合料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rsbr=sbr=sb=2.72■31 26~~37 6""+++ 2.75 2.72 2.7 2.68确定沥青最佳用量。在集料A与集料B级配曲线相重叠部分一垂线,使垂线截取这两条级配曲线的纵坐标值相等(即a'=a),垂线与对角线00'有一交点M,过M引一水平线,与纵坐标交于P点,OP的长度X=31%,即为集料A的用量。同理,求出集料B的用量丫=28%,集料C的用量1=33%,矿粉D的用量o=8%。按照集料A:集料B:集料C:矿粉D=31%:28%:33%:8%的比例,计算矿质混合料的合成级配,结果见表。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合成级配中筛孔0.075mm的通过量偏高,曲线呈锯齿状,需要对各集料进行调整。通过试算,采用减少集料B,增加集料C并减少矿粉D用量的方法来调整配合比。路面排水设计路面表面排水的主要任务是迅速把降落在路间表间的降水排表,以免造成路面积水而影响行车安全,路面表面排水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降落在路面的雨水,应通过路面横向坡度向两侧排走,避免行车道路范围内出现积水。在路线纵坡平缓,汇水量不大,路堤较低且边坡坡面不会受到冲刷的情况下,应采用在路堤边坡上横向漫坡的方式排除路面表面上的水。在路堤较高,边坡表面未做防护而易遭受路面水流冲刷,或者坡面虽已采用防护措施但仍有可能受到冲刷,应沿路肩外侧边缘设置拦水带,汇集路面水,然后通过泄水口和急流槽排离路堤。设置拦水带汇集路面表面水时,拦水带过水面,在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上不得漫过右侧车道中心线。路面结构设计路面设计年限二级公路沥青路面设计年限为12年标准轴载及轴载当量换算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以BZZ—100表示,BZZ各项参数见表表3-3标准ZF由载BZZ-100各项参数标准轴载名称BZZ-100标准轴载名称BZZ-100标准轴载P(KN)100轮胎接地压力(Mpa)0.70两轮中心距(cm)1.5d单轮当量固直径d(cm)21.30设计年限内一个年道通过的累计当量标准轴次数Ne,按式计算:Ne=[(1+r卜—小365n耳r1Ne――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通过的累计标准当量轴次;T——设计年限(年);N――路面营运第一面双向日平均当量轴次(次1日);R――设计年限内交通量平均增长率(%)耳——与车道数有关的车辆横向分布系数,当以设计弯沉值为设计指标及沥青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凡是轴载大于25KN的各级轴载(包括车辆的前后轴)P1的作用次数nl,均应按下式换算成指标轴载P的当量作用次数NN=2CxCxn(PxP)4.3512112N—标准轴载的当次轴次;n—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作用次数(次\日);P—标准轴载;P1—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Cl—轴载系数,cl=l+1.2(m-l),m是轴数,当轴间距大于3m时,按单独的一个轴载计算;当轴间距小于3m时,应考虑轴载数系数。C2一轮组系数,单轮组为6.4双轮组为1,回轮组为0.38.表3-4路面设计交通参数表车型前轴重后轴重后轴数后轴轮组数后轴距交通量三棱FR41530.051.01双轮组——250五十铃NPR23.544.01双轮组—140江HF140A18.941.81双轮组—100江淮HF15045.1101.51双轮组—200东风FM34024.567.81双轮组—350东SP9135B20.172.62双轮组120五十EXR1860.0100.03双轮组110由已知材料可知t=12年,r=5.1%道路为双车道无分隔形式,由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可知11在0.6~0.7之间,本设计取0.6,则用程序计算一个车道的累计当量轴次Ne=321.13次路面设计弯沉值ld:Id=600Ne-0.2AAAcsb结构层容许弯拉应为GRGG=―spRKs沥青面层抗拉强度结构系数K;K=0.09Ne0.22/Ac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抗拉强度结构细数K;K=0.35Ne0.11/Ac◎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抗拉强度结构系数K;K=0.45Ne0.11/A◎贫混凝土基层抗拉强度结构系数K;K二0.25Ne0.05/Ac(2)确定路段的路基回弹模量E。路基图为亚粘土,以填为主,中湿,气(MPa)值路面结构厚度不同状态(中湿状态,潮湿状态)路基的结构层次及厚度。表3-5路•面设计的结构参数(中湿)层位材料名称厚度(cm)20oC模量15°C模量极限强度①中粒式沥青混凝土4120018001.0②粗粒式沥青混凝土6100014000.8③石灰水泥综合稳定碎5④石灰混凝土07007000.2◎天然沙砾202002000(6)土基——29.5————表3-6路面设计的结构参数(潮湿)材料名称厚度(cm)20OC模量15°C模量极限强度错扌误中粒式沥青混凝土4120018001.0错扌误粗粒式沥青混凝土6100014000.8错H石灰水泥综合稳定碎5错扌误 石灰混凝土07007000.2错扌误 天然沙砾252002000错芋误 土基——29.5————路面厚度计算路面厚度是根据多层弹性理论层间隙条件为完全连续体系时,在双圆垂直均分布荷载作用下,轮隙中心处实测路表弯沉值表弯沉值1s等于设计弯沉值ld的厚则进行计算,即ls=ld.标准车型的轮胎的接地压强为0.70MPa,当量圆直径为10.65,土基回弹模量28.0,各层材料的设计参数见路面设计参数表,由已知数据,拟定基层为设计层,拟定面层为15cm,基层为18cm,垫层厚度视干湿类型不同而改变,利用专用设计程序计算底基层厚度,计算结果为:中湿状态:25.6cm,取26cm;
潮湿状态:29.8cm,取29cm.表3-7计算实际路表弯沉值路基干湿状态路表实际弯沉值(l|100mm)中湿状态32.8潮湿状态32.8结束语这次毕业设计花时一个半月时间,通过对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惠州市中石油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法律与合规岗
- 保山市中石油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炼化装置操作岗
- 国家能源佛山市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及参考财务审计岗位
- 中国移动杭州市2025秋招笔试行测题库及答案通信技术类
- 汕尾市中储粮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金融写作考试题及答案
- 蚌埠市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法律与合规岗
- 国家能源济宁市2025秋招机械工程类面试追问及参考回答
- 中国移动伊春市2025秋招行业解决方案岗位专业追问清单及参考回答
- 肇庆市中储粮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题库安全环保岗
- 数据迁移及备份服务合同
- 幼儿园一日工作流程解读
- 纤支镜灌洗的术前术后护理讲课件
- 加气站风控分级管理制度
- 乡墅建房公司运营管理制度
- 学习通《大学生就业指导》章节测试含答案
- JG/T 511-2017建筑用发泡陶瓷保温板
- T/JSWP 04-2022广告企业信用评价规范
- DB3405T 0007-2024老旧小区海绵城市改造技术规范
- 桐乡市星马针织制衣有限公司年加工60万件毛衫后技术改造项目环评报告
- 道路工程运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