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与犯罪课件_第1页
精神疾病与犯罪课件_第2页
精神疾病与犯罪课件_第3页
精神疾病与犯罪课件_第4页
精神疾病与犯罪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神疾病與犯罪精神分裂與犯罪心境異常與犯罪反社會人格與犯罪智能不足與犯罪根據健保局統計,93年有四千多人罹患精神疾病而強制住院,回到社區後仍有三成的復發率,主要的疾病為精神分裂症,其次為躁鬱症。

三月與九月,正是「躁鬱症」病發的高峰期,由於正逢桃花盛開時節,所以又名為「桃花瘋」。精神分裂

VS

犯罪

VS

心境異常精神分裂DSM(美國精神醫學會診斷手冊)類型僵硬型(兩極型):極度亢奮與退縮(僵直)解組型(青春型):行為退化、失智、人格解組妄想型(中年型):非理性、誇大認知(被害、宗教、政治等意識型態)、伴隨著幻聽。台灣主要精神分裂之大宗未分化型(其他或沙拉)殘餘型(癒後):呈現社會退縮、怪癖行為精神分裂之因素生物因素遺傳—特別是母系生化因素--Dopamine(多巴胺)過量。多巴胺“是戀愛中人體所分泌的天然安非他命

腦結構發育不全、受創或病變。心理社會因素(長期處於高度壓力或情感剝離,如集中營、監禁)社會文化經濟因素(社經地位,原因不明)精神分裂與犯罪張麗卿(1994):精神分裂較易從事暴力犯罪。張甘妹(1995):初期,暴力犯罪。後期:竊盜、詐欺或違反道德之行為。心境異常情感障礙(情緒反應異常,或無法因應情境表達情感)躁、鬱未與現實脫節無法調適其情感行為躁鬱症憂鬱期的症狀長時間的悲傷或者無法解釋的哭泣食慾及睡眠上的明顯改變易怒,容易擔心,躁動或焦慮悲觀或者冷漠喪失精力或持續的嗜睡覺得罪惡,沒有價值無法專心或無法做決定無法從以往有興趣的活動中得到樂趣或不願參加社交活動無法解釋的身體疼痛反覆的自殺念頭心境異常之因素生物因素遺傳—特別是母系生化因素-腦神經叢過多或過少、腎上線素代謝異常季節誘發心理因素:壓力、人格特質、習得無助、過渡防禦社會文化因素:文化價值(積極追求或慵懶閒散)案例分析精神病發作母咬傷親兒下體(2006/02/21)曼谷知名四面佛遭精神病患搗毀(2006/03/22)精神病男子欲自焚一度與警僵持(2006/03/20)精神病患堆垃圾警強制送醫治療(2006/03/15)精神病患跳車救護人員渾然不知(2006/03/10)母阻精神異常兒搶超商為時已晚(2006/03/08)誤擊少女案父母籲管制精神病患(2006/03/01)案例分析返國不適應躁鬱症女子搶超商被逮(2006/03/17)兄弟口角釀悲弟殺死躁鬱兄逃逸(2006/03/06)躁鬱男淋汽油揚言自焚與警對峙(2006/03/20)疑憂鬱症發作婦女跳樓不治(2006/03/05)憂鬱男砍母七刀跳樓身亡(2006/03/21)開單取締被投訴憂鬱交警跳樓(2006/03/17)持刀跳櫃檯劫醫院4萬

被捕堅稱「服藥無意識」躁鬱婦1天買3棟別墅

六旬翁發病連打8小時保齡球

查戶口警掛彩診斷反社會人格的標準(美國)18歲以上15歲以後,表現三項以上下列行為不遵守規範經常說謊、化名、欺騙別人做事衝動易怒好攻擊行事不顧自己或他人安全無責任感缺乏自責感15歲以前,表現三項以上下列行為攻擊他人或動物破壞財產詐欺或偷竊不遵守規範:13歲以前即開始逃學、逃家、深夜遊蕩反社會人格特徵超我功能不彰,缺乏道德、罪惡感情感不成熟:自我中心、高度衝動性反抗權威,無法記取教訓無愛人及接納他人愛的能力,人際關係不佳虛偽多詐,剝削別人,合理化自己行為成因生理因素:情感喚起缺陷:壓力下不會感覺害怕或焦慮追尋刺激:需要強大的刺激才能平衡需求認知功能缺陷:思考不理性、注意力不集中家庭因素:早期失去父母,情感剝奪父母拒絕與管教不一致錯誤之父母行為模式及家庭互動社會文化因素:社會失調,解組,不良同儕,也可能形成反社會性格。反社會人格與犯罪情緒高昂型:30%累犯屬於此類,詐欺或財產犯較多狂信型:易成為惡性重大的犯罪人或政治犯誇張型:易犯詐欺罪心情易變型:縱火、傷害、竊盜犯較多爆發型:暴力犯多,14%累犯屬此型無情型:暴力犯、性侵犯、49%累犯,2%初犯。缺乏意志型:59%累犯屬此型,初犯30%抑鬱型、順服型、無力型:與犯罪關連較小南迴翻車案事件簿

2006/03/17

台東往高雄火車出軌,5車廂翻落駁坎,陳氏紅琛喪命。2006/03/21

檢方發現陳氏紅琛共投保3600萬元保險,下令解剖遺體。2006/03/23

李雙全上吊身亡,留下7封遺書明志。2006/03/31

陳氏紅琛遺體火化。2006/05/05

李泰安遭警方約談,李家遭封鎖搜索。2006/05/07

專案小組發現李家倉庫裡一輛電動代步車,經查是李雙全生前用鐵路工作小板車改裝,疑研究製造翻車用。2006/05/16

檢警約談李聚寶,與李泰安的妻子吳春芳。2006/05/20

證人李精誠等翻供。2006/05/24

李泰安接獲傳票被列為殺人案被告。2006/05/26

李泰安赴高雄地檢署出庭。楊儒門白米炸彈客楊儒門小檔案年齡:27歲學歷:高職肄業籍貫:台灣省彰化縣職業:鋪設大理石地磚、養雞善舉:在世界展望會認養2名兒童家庭狀況:已婚(妹妹),家中有三兄弟、排行老二,父母離異後跟父親住基隆彈藥知識:曾於服役陸軍兩棲偵察營,自稱從網路學會做爆裂物反獨炸彈客炸台北火車站

投資失利,怪罪社會智能不足與犯罪行為

生理年齡與心理年齡柯達德(Goddard)認為龍布羅梭所謂的生來犯罪人即指生來智能不足者。惟其他學者之調查,智能不足者在犯罪人中之比率不如柯氏所言之大。現代學者多認為「智能不足」之重要性並不如精神障礙與犯罪之關係。然兩者並非毫無關聯,尤其智能不足與人格異常結合時,則其危害社會的可能性就非常大。據統計,約有百分之三的人口,其智商低於七十,即所謂智能不足,算是一種身心障礙。智商(I.Q.)---等級---約占人口比例

130以上---極優---2%

110-129---優---24%

90-110---中等〈平均值〉---49%

80-89---低標準---16%

70-79---邊緣---6%

52-67---輕度智障---3%〈合併以下三項〉

36-51---中度智障

20-35---重度智障

20以下---極重度智障

智能不足與犯罪行為(1)智能不足者,不能對自己行為之結果做合理的判斷。因而不能洞悉由於自己行為所能引起結果之嚴重性,故恒因模倣、好奇等極幼稚或令人難以置信的微小動機而演成重大的犯罪結果。(2)智能不足者,理性發達低遲,缺乏思考能力,對瞬間性衝動無制止力,易受食慾、性慾等本能之支配而陷於犯罪。(3)缺乏社會適應能力,對外界誘惑之抵抗能力薄弱,對生活上所遭遇之困難,難以抗爭而為當前之利益所誘惑,或因生存競爭失敗而陷於犯罪。智能不足與犯罪行為犯罪:竊盜、傷害、性侵害被害:家暴、性侵害、人頭戶惡少挾弱智女誘13歲男硬上

只因同伴為受害人愛戀對象

弱智女殺子輕判6月是裝瘋還是賣傻!?燙煮屍體打算分屍深夜,楊利用鋁梯從任女住處氣窗侵入屋內企圖偷窺,卻不慎發出聲響驚醒任女,任女欲逃跑卻被楊攔下,於是虛與委蛇要求楊讓她喝水、戴眼鏡並開燈,楊都同意但任女仍想逃跑,被楊活活掐死。楊闖下大禍卻不減色慾,先將屍體背回住處打算姦屍,再回現場製造任女不在家假象。楊回家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