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备考策略课件_第1页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备考策略课件_第2页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备考策略课件_第3页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备考策略课件_第4页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备考策略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备考策略诸城市教研室王永军☆2011.3.23-----2011.5.15二轮专题复习与文综合成训练相结合阶段8周×(4-1节文综考试-1节讲评试卷)=16节☆合理确定二轮复习专题内容的原则①少而精②不同知识的重新组合(如人口与城市)③相同知识的归类(如区位分析问题与答题模板)④相似知识和能力的迁移(如等值线)⑤学生的弱点、弱项(如河流的补给形式、水文(系)特征、开发利用)⑥主干知识(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表形态变化与地质作用)⑦选修部分第一部分自然地理1、宇宙中的地球(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4)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1)地壳物质循环(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3)大气受热过程(4)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5)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6)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7)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结合《2011年山东省地理考试说明》依据上述原则合理确定专题内容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1)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2)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3)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5)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2)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4)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区域的含义(2)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3)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2.区域可持续发展(1)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2)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3)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4)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5)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6)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3.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1)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2)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3)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4)数字地球的含义第四部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内容是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基础,因此,义务教育部分的地理课程内容是高考必然要涉及的内容。考试内容包括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等相关部分。地球与地图部分是高中地理必要的基础知识,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是高中地理知识必要的载体。1、对区域定位能力的要求大大降低。2、淡化记忆,注重高中系统地理相关能力的考查。☆二轮复习专题划分【专题设计突出“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专题一】地图与等值线【专题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专题三】天气(常见的天气系统)与气候的形成因素及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专题四】河流(补给形式、水文(系)特征、开发利用)和洋流【专题五】地表形态变化与地质作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专题六】人口与城市【专题七】(农业、工业、交通、城市)区位分析问题与答题模板【专题八】区域可持续发展案例分析(四年山东高考题26题分析)【专题九】自然灾害(四年山东高考题灾害部分分析)☆二轮复习就是要把学生一轮复习中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转化成考试的得分能力,即以“专题”为载体强化知识应用与能力提升目标要求

ⅠⅡⅢ获取和解读信息获取试题提供的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提炼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整合组织和应用相关学科的信息,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调动和运用知识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准确地运用相关知识和有关信息认识和说明问题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原理分析、解决问题,体现科学渗透描述和阐释事物正确表述事物的现象,准确描述和解释事物的特征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辩证地、历史地考察事物、现象,并做出学科的或跨学科的综合描述与阐释,意义完整论证和探讨问题

从试题提供的信息中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问题运用判断、演绎、归纳、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问题,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严谨,表述清晰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论证和探讨问题,体现出创新性思维和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梯度的能力要求地理综合题是对学生四大能力的综合考查。

表3—农业在东盟各国经济中的作用表(﹪)国家2004年农业产值占GDP比重农村人口比率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文莱2.10.61柬埔寨33.169.369印度尼西亚1542.846老挝50.276.176马来西亚7.716.316缅甸42.969.669菲律宾19.138.137新加坡0.10.10泰国9.347.453越南20.265.466东盟总计14.748.1(3)据表中信息说明东盟经济发展特征(6分)答案:(3)大多数国家农业产值占GDP比重较大,各国差异大,说明大多数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2分);大多数国家农村人口比率较大,说明城市化水平较低,属发展中国家(2分);大多数国家农业劳动力比重较大,说明机械化程度低,劳动率低。(2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二、研究山东四年高考题26题: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案例来研究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26.(25分)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的进程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我们应以其他国家区域发展的历史为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图8为鲁尔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的局部区域图,左上方为鲁尔工业区A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表1为沪宁杭工业区B地四个年份主要经济指标表。读图、表回答问题。说明A地气候类型及其形成原因;分析影响该地谷物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8分)2010年春季B地冷锋频繁过境,气温较常年偏低。试绘出冷锋剖面示意图(要去绘出锋面和冷、暖气团运动的方向。)(2分)(3)对比分析工业区形成和发展的区位优势,完成表2内容(6分)工业区区位条件鲁尔工业区沪宁杭工业区自然条件①水资源、土地资源丰富交通内河航运、陆地、航空等运输方式多样,方便快捷内河航运、陆地、航空_②_等运输方式齐全,方便快捷市场市场广阔市场广阔劳动力③劳动力丰富,成本较低(4)鲁尔工业区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了经济再繁荣,其发展经验对沪宁杭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哪些启示?(3分)(5)B地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我国东部地区中小城市发展的范例额,据图8表1,分析该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6分)10年☆26题的“帽子”(题首语)很有思考的价值,这个“帽子”往往蕴涵着深刻的地理思想。它既是26题命题思路的一个概括,也往往对答题的思路和方向有提示作用。☆每一设问要和学生一起仔细研究,揣摩命题人的考查意图,建立某种设问的答题思路或答题模板。☆07以虚拟区域设问,08、09两年以我国某具体区域设问,10年以我国某区域和世界某相近区域的比较角度出发设问。年年有创新,但都秉承一个思路:我国某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借鉴世界先进区域推进我国某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这可能是26题相当长时间内的一个命题思路。☆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思路①区域定位;②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矿产)分析③区域人口、生产和生活及存在的相关问题④解决某一问题的对策(措施、方法)研究(07年)31.(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制】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图22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写序号)并说明依据。(3分)(2)分析②、②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4分)(3)说明①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3分)

(08年)31.(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涝渍灾害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图12是我国涝渍灾害主要分布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 说明图示涝渍灾害空间分布形成的原因。(6分)(2) 如何有效预防涝渍灾害?(4分)(09·山东)下表为“2007年气象卫星监测的我国西南三省林区火灾次数统计表”。读表回答下列问题。(单位:次)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贵州2135545000000368四川23726800000003云南25104534155190000006(1)说明西南三省林区火灾发生的时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2)请从水土保持的角度指出森林火灾对当地造成的危害。《自然灾害》选修模块的考查形式1、对灾种得的考查十分具体。命题的切入点以具体灾害为设问的切入。2、选修模块的考查中十分注重图表分析能力的考查。2007、2008、2010三年均配有灾害分布图。2009年是西南三省林区火灾发生的时间分布表格。3、设问一般以两问为主。分值以4分、6分为主,除2007年3分、4分、3分。4、设问考查的方向:①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原因;②灾害的成因分析;③灾害的危害或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分析及原因④减灾对策。5、由单纯考查《自然灾害》模块,向与必修结合过渡。2010年对台风过境前后气压和风速变化的考查,实际是必修内容气旋的气压、风向。《自然灾害》选修模块的复习1、具体灾种的复习:让学生自己从灾害成因与分布、灾害影响、减灾措施几个方面归纳、总结、整理。2、自然灾害的成因影响等,适度与必修结合。比如对台风的复习,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自己探究:①台风主要分布地区;②赤道附近为何没有台风;③台风周边(四方位)风向;④台风登陆后减弱的原因;⑤台风灾害有哪些;⑥台风的减灾措施;⑦台风灾害利弊分析……3、自然灾害的复习要适度与区域地理结合。区域图的切入时考查的主要形式,通过区域图切入考查灾害分布,因此熟悉区域地理知识背景利于解答所提出的问题。4、适度补充如赤潮、咸潮、生物入侵、地面塌陷等课本上没有涉及但生活中常见的灾害。5、注意分析灾害的链性发生关系①地震——滑坡——泥石流;②暴雨——洪水;③雪灾——洪水、水土流失;④过度抽水、采矿——地面下沉——建筑物塌陷;⑤暴雨——城市低洼处积水——交通阻断……6、注意评价类问题如:沙尘暴、台风、寒潮的利弊分析。7、注意给学生建立适当的答题模板。8、关注与热点灾害相结合进行复习。三.讲评比考练更重要,讲评课要做到“五讲”。引导学生入门---讲“审题”教给学生解题的钥匙---讲“思路”和“方法”举一反三---讲“拓展”科学分析---讲“误区”严格要求---讲“规范”但讲评课重讲轻消化问题严重。学生做题训练多,缺少自我反思和归纳。克服讲评课上成流水课,铁爪篱捞锅,汤渣全要,滴水不漏。克服讲评课只对答案,只讲不评,就题论题。讲评课讲的内容要来源学生,有的放矢;讲评课突出评,评能使问题拓展、升华;讲评课实现难点突破,要有反思和跟踪练习。

●讲评课五环节

①教师点评。对班级、小组、学生个人的考试成绩进行通报,对成绩好的个人、小组进行表扬、鼓励。

②自查自纠。教师出示答案,要求学生查明错误原因并改正错误,找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

③合作互助(核心)。对不会的问题或疑惑的问题在小组内开展讨论,使每一位同学的绝大多数问题都得到解决;交流好的方法;共同确定小组内需要在班内研讨的共性的问题。

④互动讲评。各小组提交须研讨的问题;征求学生意见,以确定哪些问题需要在全班研讨;研讨: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讲为主。

⑤跟踪练习(满分答卷)。做错的问题以答卷纸或作业本的形式再做一遍,教师再进行批阅。四.点比面更重要(研究考试说明)项目一轮复习二轮复习复习思路按章节系统复习按专题重点复习知识目的以教材基础知识为主,形成知识结构注重提炼主干知识和关注知识结构质量,查漏补缺技能培养单项技能和基础技能为主多项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单项技能和基础能力为主综合能力为主练习安排落实基础知识为主,

采用部分高考原题巩固知识知识迁移训练,提供部分新题检测能力,提升审题、答题能力一轮:教材复习渗透考点,抓教材二轮:考点复习带动教材,抓考点不追求知识的全面性不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尽力选择“切口较小”、针对性强的小专题进行复习。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专题可细分为以下小专题(时区的划分、区时的计算和应用、日界线、北京时间、世界时、地球运动产生的自然现象)五.上好两课(专题复习课、讲评课)盯紧两生(边缘生、优秀生)

六、找准增长点,创造更大成功

一轮二轮三轮不善于总结简单重复型善于总结螺旋式上升型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要不断思考和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改进教学和学习的方式和方法,也就是要找准你的增长点,创造更大成功。

对学生来讲,所谓的增长点,也就是考试时的失分点,因此,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