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多晶硅产业发展的“喜”与“忧”_第1页
2022年中国多晶硅产业发展的“喜”与“忧”_第2页
2022年中国多晶硅产业发展的“喜”与“忧”_第3页
2022年中国多晶硅产业发展的“喜”与“忧”_第4页
2022年中国多晶硅产业发展的“喜”与“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多晶硅产业发展的“喜”与“忧”(一)国内多晶硅产业消失可喜进展势头

当今世界是信息产业兴盛发达的时代,电子信息技术成为各国竞争的关键领域之一,而多晶硅作为信息产业最基础的原材料,对电子信息产业进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IT产业的快速增长,以及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的兴起,给多晶硅带来了高速增长的需求:2022年,国内多晶硅的生产力量仅为60吨,而市场需求量则是2280吨,95%以上的多晶硅需要进口。

洛阳市有着丰富的生产多晶硅的原料,洛阳市委、市政府看中了这一点,把进展多晶硅列入了“十五”、“十一五”规划支柱产业之一。在洛阳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硅高科)、洛阳单晶硅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洛硅公司)、洛阳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简称尚德公司)和阿特斯光伏电力(洛阳)有限公司(简称阿特斯公司)纷纷驻足洛阳并加快了多晶硅进展步伐。

位于洛阳市的中硅高科是目前我国多晶硅产业的领航者,多晶硅年生产量供不应求。今年安排给尚德公司的多晶硅的数量仅占该公司所需量的50%,分给洛硅公司仅占其所需量的15%至20%,阿特斯公司申请需用量由于临时没投产安排指标不到位。国内其它小型多晶硅

使用企业更未从中硅高科分到任何指标,都为分不到多晶硅材料发愁,绽开了多晶硅“争夺战”。

事实上,这一场争硅战,绝不是一次一般的原料战,从企业的角度更应当理解为战略上的较量。从中硅高科来说,它想通过进展打造成将来国内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基地,担负起洛阳乃至全国多晶硅供应的重任。据了解,该公司2022年11月,年产300吨多晶硅装置正式投产,接着又开头了700吨/年多晶硅项目建设。2022年12月,又投资高达14个亿的2000吨/年多晶硅项目落户在洛阳新区洛龙科技园,到2022年达产后,中硅高科的生产力量将达到3000吨,将成为全国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商。

中硅高科之所以快速地扩大产能,是由于他们看到了多晶硅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从2022年,随着以开发利用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的兴起,多晶硅的需求缺口更大。估计到2022年国内需求将达到6000吨,进展空间极大。

中硅高科的合作伙伴——中国有色工程设计讨论总院为其在300吨多晶硅项目上实现了技术突破,为中硅高科的快速进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市场机遇。

中硅高科多晶硅大吨位进展规划远景吸引了众多的利用商:2022年末,尚德公司在美国纽约证交所上市后,该公司代表施正荣看到了中硅高科在市场中的份量,他打算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洛阳成立尚德公司,依托中硅高科的多晶硅,投资8亿元建设太阳能电池及组件,规模达150兆瓦。去年10月,在一期30兆瓦达产之际,一期扩建的90兆瓦扩产项目同时上马,估计今年6月达产。目前工人正在进行设备安装。接着阿特斯公司、洛硅公司、河北天威英利公司等一大批太阳能公司也快速启动。阿特斯公司具有外资背景,也具备战略眼光,进驻洛阳之后,建设使用多晶硅利用太阳能厂房即将完工投产,其产能规模略可达100兆瓦。

洛硅公司也不示弱,在电路级硅片生产技术与力量位居国内前列,其8英寸硅片项目已经列入洛阳市“十一五”规划之中。

众多企业之所以热衷进展多晶硅产业,是因近期内为多晶硅价格不断上扬,有肯定的利润空间。目前中硅高科年产多晶硅的产能只有300吨,远远满意不了尚德公司、阿特斯公司、洛硅公司等急于扩大产能对多晶硅的渴求,这也释放了多晶硅必定上涨的信息。据介绍,仅洛硅公司一家年需多晶硅至少在200吨以上,而尚德公司与阿特斯公司全部达产后,年需多晶硅就达3000吨。洛硅公司将要上马的8英寸硅片也需要多晶硅200吨。多晶硅产能与需求之间巨大的剪刀差,打算了国内多晶硅整个产业价格将一路疯涨。据了解,国际进口多晶硅,2000年的价格是每公斤9美元,到了2022年蹿升到了80美元,到了2022年又涨到了90美元左右;而国内多晶硅价格从2000年的每公斤200余元涨到目前的1700多元。尚德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中硅高科卖给他们的价格是1700元,这一价格还比市场价格低50元左右,正是由于硅价看涨,中硅高科与尚德公司等多家公司关于对多晶硅长期合同价格的谈判,虽经过多轮博弈,仍旧难以签订。

(二)国内多晶硅产业孕育着风险和隐忧

据权威人士分析,在我国多晶硅产业中虽然消失了可喜的进展势头,但他细分析也存在着风险和隐忧。

一是多晶硅产能进展规划过大。洛阳已把多晶硅产业作为重点培育产业,硅产业的目标是建设年产3000吨多晶硅、年产6000万平方英寸IC级硅抛光片以及年产250兆瓦太阳能电池和组件项目等,到“十一五“末,形成120亿元产值的规模,打造成多晶硅——单晶硅——电路级硅片和太阳能级硅片——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等这一较为完整的硅材料产业链。据不完全统计,除洛阳外,目前,国内已有10多个省市,20多家企业在酝酿或者申报多晶硅项目,所公布的设计产能将达到6万吨,超过世界产量的总和。依据2022年12月国家发改委第43号令,批复的17个新能源高技术项目中,仅光伏发电项目就达7个。假如全部达产后,多晶硅产量将会消失供大于求的局面,市场价格难免会一落千丈,相关产业将面临着产业风险。

二是多晶硅的用量相对有限。国内只有少数偏远地区少量使用多晶硅太阳能电池,而大量的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主要销售市场在国外。在德国,他们推广使用太阳能清洁能源,但是市场也是有限的。我国假如超量进展则有滞销的危急。

三是国内没有把握多晶硅核心技术。在这一领域,目前多晶硅的核心技术仍把握在美、德、日等少数国家手中,我国太阳能厂家并没有竞争优势。我国规划那么多的多晶硅项目,假如没有技术支撑,也只能是有数量而没有质量。据了解,目前国外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闭策略,不与中国企业合资、合作,只卖产品。中国多晶硅项目想在短时间内大规模生产,尚不会成为现实。国外的技术封锁虽不能扼杀我国自主开发,但至少将延缓中国硅产业的进展。可见,中国太阳能电池制造产业仍旧受制于多晶硅的供应。

四是多晶硅

成本高利润空间较小。据了解,2022年,洛硅公司产值达2亿元,而其利润仅为400多万元。利润与产值之比很小,其主要缘由是多晶硅价格太高。目前,在多晶硅到单晶硅的产业链中,单晶硅有两种产品,一种是重量级的电路级硅片,一种是轻量级的太阳能级硅片,但是,不管是太阳能级硅片还是电路级硅片生产,多晶硅的成本都占总成本的70%以上,多晶硅价格奇高,就直接影响着下游生产商的利润。

为了防止危机,我国多晶硅产业界已实行了相应措施。如尚德公司2022年开头加大了在世界范围内的产业链整合。2022年7月,与美国MEMC公司签订了长达10年的太阳能级硅片合同,合同金额高达60亿美元。另外,为了进入日本市场,同年的8月,用3亿美元收购了世界上最大的光伏组件生产商之一日本的MSK公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