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电气工程师上海培训班资料_第1页
注册电气工程师上海培训班资料_第2页
注册电气工程师上海培训班资料_第3页
注册电气工程师上海培训班资料_第4页
注册电气工程师上海培训班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供配电专业考试复习指导11变配电所控制、测量仪表、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11.1掌握变配电所控制、测量和信号设计要求11.1.1变配电所控制系统操作电压:110v,220v,48v。方式:一对一,选线控制。11.1.2变配电所测量及电能计量设计要求(1)电流,电压和绝缘检测,功率,谐波,频率。(2)电能计量。11.1.3变配电所交流电流、电压回路及互感器选择(1)

电流回路及电流互感器。(2)

电压回路及电压互感器。11.1.4信号系统(1)

中央信号:事故信号、预告信号。(2)光字牌闪光报警装置。11.2掌握电气设备和线路继电保护配置、整定计算及选型的原则11.2.1电力变压器的保护对电力变压器的下列故障及异常运行方式,应装设相应的保护装置:

(1)绕组及其引出线的相间短路和在中性点直接接地侧的单相接地短路;(2)绕组的匝间短路;(3)外部相间短路引起的过电流;(4)中性点直接接地电力网中外部接地短路引起的过电流及中性点过电压;(5)过负荷;(6)油面降低;(7)变压器温度升高或油箱压力升高或冷却系统故障。

11.2.2电力电容器的保护对3kV及以上的并联补偿电容器组的下列故障及异常运行方式,应装设相应的保护装置:(1)电容器内部故障及其引出线短路;(2)电容器组和断路器之间连接线短路;(3)电容器组中某一故障电容器切除后所引起的过电压;(4)电容器组的单相接地;(5)电容器组过电压;

(6)所连接的母线失压。对网络出现的高次谐波有可能导致电容器过负荷时,应装设过负荷保护。

11.2.33kV~10kV电动机的保护

对电压为3kV及以上的异步电动机和同步电动机的下列故障及异常运行方式,应装设相应的保护装置:(1)定子绕组相间短路;(2)定子绕组单相接地;(3)定子绕组过负荷;(4)定子绕组低电压;(5)同步电动机失步;(6)同步电动机失磁;(7)同步电动机出现非同步冲击电流。11.2.46kV~35kV线路继电保护配置、整定计算和设备选型的原则对6~35kV线路的下列故障或异常运行,应装设相应的保护装置:(1)相间短路;

(2)单相接地;(3)过负荷。11.2.5低压线路的保护整定计算和设备选型的原则(1)短路;(2)过负荷;(3)单相接地。11.3熟悉变配电所自动装置及综合自动化设计要求11.3.1自动重合闸11.3.1.1在下列情况下应装设自动重合闸(3~110KV)电力网参照资料(1)、(2)11.3.1.2自动重合闸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参照资料(1)、(2)、(3)11.3.2备用电源和备用设备的自动投入装置

11.3.2.1下列情况设自动投入装置11.3.2.2自动投入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1.3.3自动低频减载装置11.3.4变配电所综合自动化的设计原则及远方监控的接口要求(1)设计原则。(2)系统结构。(3)网络结构。(4)硬件设备。(5)软件系统。(6)监控接口。11.3.5变配电所控制室布置的一般要求(1)控制室布置。

(2)控制屏继电器屏布置。12变配电所操作电源GB50053—1994《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1992《35kV-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12.1熟悉直流操作电源的设计要求12.1.1直流系统的负荷12.1.210kV及以下变配电所直流操作电源设计原则12.1.3直流系统接线12.1.3.1铅酸蓄电池直流系统12.1.3.2镉镍电池的直流系统12.1.3.3带电容贮能装置的整流直流系统12.1.4蓄电池的选择及容量计算方法12.1.5充电器的选择及容量计算方法12.1.5.1铅蓄电池的充电及浮充电装置

12.1.5.2镍镉蓄电池的充电及浮充电装置12.1.6直流设备的选择方法及布置要求12.1.6.1直流设备及原件的选择12.1.6.2蓄电池布置的安装要求12.1.6.3蓄电池室对有关专业的要求12.2熟悉交流操作电源的设计要求12.2.1交流操作电源选用原则12.2.2二次接线13防雷及过电压保护DL/T660——《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GB16895.16—2000《建筑物电气装置》(第4部分:安全防护第44章:过电压保护第443节大气过电压或操作过电压的保护)

GB50057—19942000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13.1了解电力系统过电压的种类及过电压水平(1)暂时过电压(工频过电压、谐振过电压)。(2)操作过电压。(3)雷电过电压。(4)正常运行时的工频电压。13.1.1系统运行中出现于设备绝缘上的电压13.1.2电气设备在运行中承受的过电压13.1.3电力系统的过电压水平熟悉工频过电压及操作过电压允许水平13.2熟悉交流电气装置过电压保护设计要求及限制措施(以针对电力系统为主)13.2.1雷电过电压及其对保护设计的要求

(1)雷电电过电电压;;(2)变电电所直直击雷雷过电电压保保护;;(3)范围围1变电所所高压压配电电装置置的雷雷电侵侵入波波过电电压保保护;;(4)气体体绝缘缘全封封闭组组合器器(GIS)雷电电侵入入波过过电压压保护护;(5)小容容量变变电所所雷电电侵入入波过过电压压简易易保护护;(6)配配电系系统的的雷电电过电电压保保护;;(7)旋转转电机机的雷雷电过过电压压保护护;(8)高压压架空空线路路雷电电过电电压保保护;;(9)雷电电过电电压保保护装装置;;1)避雷雷针和和避雷雷线2)阀阀式式避避雷雷器器3)排排气气式式避避雷雷器器4)保保护护间间隙隙13.2.2暂时时过过电电压压及及其其对对保保护护设设计计的的要要求求13.2.3操作作过过电电压压及及其其对对保保护护设设计计的的要要求求(1)暂暂时时过过电电压压性性质质((工工频频过过电电压压、、谐谐振振过过电电压压))(2)暂暂时时过过电电压压保保护护13.2.3操作作过过电电压压及及其其对对保保护护设设计计的的要要求求(1)操操作作过过电电压压性性质质(2)操作作过电电压及及保护护13.3掌握建建筑物物防雷雷的分分类及及措施施13.3.1建筑物物的防防雷分分类(1)一类类防雷雷建筑筑。(2)二类防防雷建建筑。。(3)三类类防雷雷建筑筑。13.3.2建筑物物的防防雷措措施13.3.2.1一般规规定(1)各类类防雷雷建筑筑物中中(部部分))应设设防直直击雷雷及雷雷电波波侵入入措施施,,一类类及二二类防防雷建建筑((部分分)应应采取取防雷雷电感感应的的措施施。(2)防雷雷建筑筑物中中在防防雷装装置与与其他他设施施及人人员无无法隔隔离情情况下采取取等电电位连连接。。13.3.2.2第一类类防雷雷建筑筑物的的防雷雷措施施13.3.2.3第二类类防雷雷建筑筑物的的防雷雷措施施13.3.2.4第三类类防雷雷建筑筑物的的防雷雷措施施13.3.2.5其他防防雷措措施13.3.2.6特殊建建筑物物,构筑物物防雷雷措施施13.4掌握建建筑物物防雷雷设计计的计计算方方法及及设计计要求求13.4.1防雷装装置的的设计计要求求(1)接闪闪器的的一般般要求求(2)接闪闪器选选择(3)接闪闪器布布置(4)引下下线(5)接地地装置置13.4.2滚球法法确定定接闪闪器的的保护护范围围13.4.3防雷击击电磁磁脉冲冲13.4.3.1一般规规定13.4.3.2防雷区区13.4.3.3屏蔽、接地地和等电位位连接的要要求13.4.3.4掌握选用配配置电源保保护器原则则14接地DL/T661——1997《《交流电气装装置的接地地》GB14050—1993《《系统接地的的型式及安安全技术要要求》14.1掌握电气装装置接地的的一般规定定14.2熟悉电气装装置保护接接地的范围围14.3熟悉电气装装置接地电电阻的要求求14.3.1变电所电气气装置的接接地电阻14.3.2架空线路的的接地电阻阻14.3.3配电电气装装置的接地地电阻14.4熟悉电气装装置的接地地装置的设设计要求14.4.1接地装置的的一般规定定14.4.2变电所电气气装置的接接地装置14.4.3架空线路杆杆塔的接地地装置14.4.4配电电气装装置的接地地装置14.4.5建筑物电气气装置接地地设计要求求14.4.6人工接地及及工频接地地电阻的计计算14.4.7接地装置的的热稳定校校验14.4.8架空线路杆杆塔接地电电阻的计算算14.4.9保护线计算算系数K的求取方法法14.4.10土壤和水的的电阻率参参考值14.5了解低压系系统各种接接地型式的的适用范围围14.5.1低压系统接接地型式14.5.2各种接地型型式配电系系统的适用用范围14.6了解接触电电压、跨步步电压计算算方法14.6.1接触电和跨跨步电压14.6.2变电所经接接地装置的的入地电流流及电位计计算15室内布线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筑群综合布布线系统工工程设计规规范》JGJ/T16—1992《《民用建筑电电气设计规规范》GB16895.6—2000《建筑物电气气装置》(第5部分:电气气设备的选选择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