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早期肺康复训练在重症监护室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应用效果观察_第1页
对早期肺康复训练在重症监护室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应用效果观察_第2页
对早期肺康复训练在重症监护室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应用效果观察_第3页
对早期肺康复训练在重症监护室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应用效果观察_第4页
对早期肺康复训练在重症监护室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应用效果观察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早期肺康复训练在重症监护室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应用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究早期肺康复训练实施在重症监护室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将重症监护室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46例作为护理对象,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肺康复训练,对照组23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呼吸功能;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呼吸功能明显改善,机械通气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为了改善重症监护室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功能,争取早日撤机,需要对患者进行早期肺康复训练,提升患者预后,建议在意识清醒的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中应用。【关键词】重症监护室;有创机械通气;早期肺康复训练;康复效果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多带有呼吸困难情况,需要应用有创机械通气来维持正常的呼吸状态。有创机械通气长期应用会产生依赖,甚至出现气道损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影响患者肺部功能。为了避免撤机困难情况,需要对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训练,逐渐提升患者的呼吸功能,帮助撤机。在本次分析中,对重症监护室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早期肺康复训练,探讨训练价值。资料和方法一般资料分析开展的时间范围是2021年7月至9月,所护理的对象是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应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46例。入组条件:经检查确诊为呼吸衰竭,需要应用有创呼吸机进行治疗,符合机械通气标准;意识清楚,对本次护理分析知情,可以有效配合肺康复训练。排除以下情况:意识障碍;肾、肺等器质性功能异常;不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等。组间年龄,性别数据如下:观察组(23例):男性13例,女性10例,年龄19-76岁,平均(46.14±1.28)岁;对照组(23例):男性14例,女性9例,年龄21~75岁,平均(46.65±1.25)岁。年龄、性别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方式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状态,调整机械通气相关参数,评估撤机的可能性。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早期肺康复训练,实施流程如下:①心理护理。应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存在严重的内心压力,负面情绪明显。护理人员要评估患者当前的内心状态,疏导患者的内心压力。耐心与患者沟通,向患者讲解早期肺康复训练的开展方法与优势,取得患者的配合。②康复评估。护理人员与康复师要评估患者当前的呼吸状态,制定符合患者康复需求的康复训练方案。根据患者的实际康复状态来调整锻炼的强度,逐渐提升运动能力与训练耐受性。③被动训练。对于肌力及耐力弱不能主动活动的患者,需要开展被动训练。康复治疗师及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四肢被动活动,维持关节活动度,促进肌力恢复,增加血液循环,降低压疮及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④主动锻炼。对于肌力及耐力较好的患者,需要进行主动锻炼。督促患者进行肢体主动活动,特别是下肢的活动,从踝部活动过度至膝、髋关节活动。指导患者进行踝泵运动、踩脚踏车锻炼,促进机体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⑤呼吸训练。运用主动呼吸循环技术有效清除支气管分泌物,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和深呼吸及有效咳嗽,不断提升自己的肺功能。护理人员要保持患者的呼吸通畅,帮助排痰,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评价指标评价本次康复训练的效果,选择以下的指标:①呼吸功能。测定两组患者训练后的呼吸功能,主要有潮气量、用力呼气量、气道峰压和、肺活量。②机械通气时间。统计两组患者应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时间;③并发症。统计两组患者康复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1.4统计学方法分析选择的软件包是SPSS24.0,数据按照计量与计数资料进行记录,计量资料的记录方式是(,土s),计数资料的记录方式是率。组间数据的检验方式是t和丁,当检验结果P<0.05作为可以判定组间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唯一标准。2结果2.1呼吸功能与机械通气时间经过康复训练后,观察组患者的呼吸功能明显改善,机械通气时间短,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表1呼吸功能与机械通气时间数据统计(、土s)组别例数潮气量(mL)气道峰压(cmHO2)用力呼气量(%)肺活量(L)机械通气时间(d)观察组23551.49±10.3622.54±1.4184.63±5.233.55±0.466.25±1.37对照组23445.28±10.3826.60±1.7568.17±7.403.04±0.728.14±1.25t53.0212.7123.499.5811.72P-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2.2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并发症例数更少,与对照组形成对比,P<0.05。表2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组别例数声带损伤口鼻黏膜损伤呼吸机相关肺炎压疮总计观察2301103组(13.04)对照2312227组(30.43)Z2-14.69PP<0.053讨论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可以维持患者气道通畅,是重症监护病常用的医疗手段,但治疗期间存在较多并发症,影响患者的肺功能。患者长期制动会造成患者神经与肌肉营养不良,增加呼吸机废用性肌萎缩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增加撤机难度。早期肺康复训练重视有创机械通气对患者神经肌肉功能恢复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通过各种有效的肺康复训练,可以改善肺功能,帮助早期撤机。从本次分析可知,观察组在早期肺康复训练后,其呼吸功能得到改善,机械通气时间短,并发症少,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证实早期肺康复训练取得积极的康复训练价值。因此,将早期肺康复训练实施在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中,帮助改善肺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是值得应用的康复护理方式。【参考文献】[1]程程.早期护理干预对呼吸衰竭重症监护患者临床指标的影响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20,19(13):216-217.[2]杨月红.系统化早期康复运动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肺康复的治疗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0,28(01):82-84.[3]石章娥,刘元.肺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