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正规版资料_第1页
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正规版资料_第2页
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正规版资料_第3页
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正规版资料_第4页
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正规版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脊髓损伤的康复(kāngfù)治疗第一页,共58页。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是由于损伤和/或疾病等因素引起的脊髓结构及其功能的损害,以致损伤平面以下运动、感觉、植物神经功能的异常改变。常见的病因有交通事故、高处坠落、运动创伤(chuāngshāng)等。另外,尚有自然灾害、炎症、变性、肿瘤、血管病变以及发育性因素等。第二页,共58页。由于(yóuyú)该病的致残性严重,有不同程度的截瘫或四肢瘫,在年发病率约为30~32人/百万,另有20人/百万在入院前死亡,在我国80~90年代,北京约6~7人/百万,且有日趋增加趋势。第三页,共58页。脊髓损伤患者大多是青壮年,正处在年富力强之时,伤病的困扰(kùnrǎo)给自身和家庭造成残酷的打击,随之而来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为此世界各地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基础研究到临床急救,从早期康复到恢复期康复,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以期尽可能地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尽早地回归社会。第四页,共58页。一、脊髓损伤的早期(zǎoqī)康复治疗早期(zǎoqī)康复是指损伤开始到脊柱可负重为止,其基本目的就是骨折复位,稳定病情,恢复或至少保持现有的神经功能。第五页,共58页。成功(chénggōng)有效的康复治疗必须尽早进行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脊髓损伤后要及时监测病人的气管是否通畅,维持呼吸和循环功能,同时一定要注意损伤平面。对于合并有意识障碍的患者有时诊断很困难,但必须要考虑到颅脑损伤和脊髓损伤的可能性。正确、及时的转移患者,往往决定预后的好坏。第六页,共58页。在骨折保守治疗和外科治疗的优缺点这一问题上尚存争议。内科保守治疗的基础是骨折复位并卧床休息,直到病人在有或无外界固定装置的帮助(bāngzhù)下可自行活动。第七页,共58页。多数患者骨折(gǔzhé)复位及愈合需要10周左右时间,长时间的卧床会产生许多不良的生理和心理问题。颈部损伤可以使用颈部牵引治疗,但牵引本身就有一定的危险性,过度牵引会导致骨折(gǔzhé)移位和感染。第八页,共58页。而外科治疗是采取复位、固定术,提倡病人早期(zǎoqī)下床活动,利于尽早开展护理工作,尽快达到全面康复的目标。第九页,共58页。不论采用内科保守治疗还是外科手术治疗,脊髓神经损伤的康复程度是近似的。总之,无论是采取延长卧床时间的内科治疗,抑或是有一定风险的外科治疗,必须从尽量减少不良并发症的角度,权衡两种治疗方案的利弊,选择比较适合病人情况(qíngkuàng)的治疗措施。第十页,共58页。(一)正确体位患者在卧位下首先要保持正确体位,这样对骨折部位的正常排列(páiliè)有助,同时对于预防褥疮、关节挛缩及痉挛的发生都是至关重要的。第十一页,共58页。仰卧位时四肢瘫患者肩下垫的枕头要足够高,这样(zhèyàng)两肩不致于后缩,另外肘部要伸展,腕部背屈,拇指外展背伸,余四指处于微屈;髋关节伸直,踝关节背屈。第十二页,共58页。侧卧位时双肩向前,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后,腕及手指均呈自然(zìrán)屈曲位,下侧髋关节、膝关节置伸展位,上侧髋、膝关节屈曲放在枕头上要与下侧下肢隔开,踝关节呈自然(zìrán)背屈状。第十三页,共58页。(二)呼吸系统练习呼吸肌主要由膈肌、肋间肌和腹肌等组成(zǔchénɡ),膈肌的支配神经主要为C4,肋间肌的神经支配为T1~T7,腹肌的支配神经为T6~T12。第十四页,共58页。脊髓损伤(sǔnshāng)后,其受损平面以下的相关呼吸肌麻痹,造成胸廓活动能力降低,在急性期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以至无法正常排出,易致肺部感染。因此,每天进行2~3次以上的呼吸和排痰训练尤其重要。第十五页,共58页。(三)被动运动不同部位的损伤,被动运动的范围应有全面(quánmiàn)的考虑。第十六页,共58页。依据损伤平面及患者相应(xiāngyīng)的临床表现,每天进行1~2次的被动运动至关重要,常规的指导原则为每个关节活动3~5分钟,动作宜轻柔,缓慢而有节奏感,强调在无痛或少痛范围内。第十七页,共58页。(四)康复护理对于脊柱不稳定患者(huànzhě),伤后24小时内宜选用动力床,而对脊柱稳定者,可使用减压床或皮垫床等。第十八页,共58页。再三强调每2小时翻身一次,防止发生不应有的褥疮(rùchuāng),同时要求翻身时应沿身体轴线翻滚以防脊柱的扭转造成不应有的损伤。第十九页,共58页。(五)个人卫生采用中性肥皂,注意大小便后以及会阴的清洁护理,避免局部(júbù)潮湿,尽可能减少褥疮发生的可能性。第二十页,共58页。(六)药物治疗脊髓损伤的病理过程中,原发性损害常常是不可逆的,而继发性损害被认为可以预防(yùfáng)或者阻止的。第二十一页,共58页。为此,经过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目前被国内外专家认可的药物主要是甲基强的松龙(MP)和神经节苷脂(GM1),但MP应用时间的选择宜在8小时以内,否则不仅疗效欠佳,而且并发症往往增加。GM1对正常神经元的发育和分化起重要作用,脊髓损伤72小时内给予GM1100mg,持续用药18天~32天,有助于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此外,4-氨基吡啶(4-PD)作为一种(yīzhǒnɡ)可能用于SCI慢性期的治疗药物正在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第二十二页,共58页。二、脊髓(jǐsuǐ)损伤恢复期的康复治疗第二十三页,共58页。(一)肌力训练(xùnliàn)肌力训练(xùnliàn)的目标就是要使肌力达到3级以上,恢复其实用功能,主要针对背阔肌,上肢肌群和躯干肌的训练(xùnliàn)。第二十四页,共58页。1.背阔肌的训练利用重物滑轮系统进行训练,让患者坐在轮椅(lúnyǐ)上,将手举起高度和肩持平,伸肘向下拉动把手。第二十五页,共58页。髋关节伸直,踝关节背屈。颈部损伤可以使用颈部牵引治疗,但牵引本身就有一定的危险性,过度牵引会导致骨折(gǔzhé)移位和感染。异位(yìwèi)骨化是指在正常情况下没有骨组织的软组织内形成新生骨,最早出现于伤后3周,最晚可达伤后12周。第三十六页,共58页。第三十四页,共58页。主要包括腘绳肌、内收肌和跟腱的牵张。脊髓损伤患者要尽早进行站立床训练,倾斜(qīngxié)的角度宜每天增加,从平卧位到直立位约需1周时间来适应,站立的时间一般从半小时到2小时不等。仰卧位时四肢瘫患者肩下垫的枕头要足够高,这样(zhèyàng)两肩不致于后缩,另外肘部要伸展,腕部背屈,拇指外展背伸,余四指处于微屈;常见的病因有交通事故、高处坠落、运动创伤(chuāngshāng)等。2.上肢肌群训练常采用拉力器和哑铃等进行(jìnxíng)抗阻练习。采用中性肥皂,注意大小便后以及会阴的清洁护理,避免局部(júbù)潮湿,尽可能减少褥疮发生的可能性。2.泌尿系统结石(jiéshí)腹肌训练时,患者取仰卧位,固定一侧骨盆,嘱患者向对侧旋转。第五十一页,共58页。一、脊髓损伤的早期(zǎoqī)康复治疗第四十八页,共58页。2.上肢肌群训练常采用拉力器和哑铃等进行(jìnxíng)抗阻练习。第二十六页,共58页。3.躯干肌的训练腰背肌训练时,患者常取俯卧位,治疗师双手置于患者两侧肩部,嘱患者伸展躯干,同时加以抵抗(dǐkàng)。腹肌训练时,患者取仰卧位,固定一侧骨盆,嘱患者向对侧旋转。第二十七页,共58页。(二)肌肉牵张训练肌肉牵拉训练是SCI治疗过程中必须始终进行的项目,可以改善(gǎishàn)关节功能,利于步态训练,还可以降低肌张力;主要包括腘绳肌、内收肌和跟腱的牵张。第二十八页,共58页。(三)功能性训练坐位平衡、坐位下支撑身体、坐位下身体转移、体位变换等动作是日常生活活动(huódòng)的基础,患者应在治疗师的正确指导下尽早掌握这些内容,安全有效的进行训练。第二十九页,共58页。(四)转移训练转移训练分帮助(bāngzhù)转移和独立转移两种,前者可由两人或一人帮助(bāngzhù),后者则是训练的目标,包括水平转移、垂直转移等。第三十页,共58页。而外科治疗是采取复位、固定术,提倡病人早期(zǎoqī)下床活动,利于尽早开展护理工作,尽快达到全面康复的目标。随后根据患者情况,可进行持拐杖步行训练,方法大体与平行杠内相同,但要求患者平衡和协调性更高,以免发生意外。因此(yīncǐ),密切观察尿液颜色,定期检查尿常规、尿培养和血常规,是临床上必须强调的。采用中性肥皂,注意大小便后以及会阴的清洁护理,避免局部(júbù)潮湿,尽可能减少褥疮发生的可能性。第三十五页,共58页。第二十五页,共58页。2.泌尿系统结石(jiéshí)第五十五页,共58页。(四)异位(yìwèi)骨化主要包括腘绳肌、内收肌和跟腱的牵张。第二十九页,共58页。第二十七页,共58页。侧卧位时双肩向前,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后,腕及手指均呈自然(zìrán)屈曲位,下侧髋关节、膝关节置伸展位,上侧髋、膝关节屈曲放在枕头上要与下侧下肢隔开,踝关节呈自然(zìrán)背屈状。(八)功能性电刺激(FES)由于(yóuyú)该病的致残性严重,有不同程度的截瘫或四肢瘫,在年发病率约为30~32人/百万,另有20人/百万在入院前死亡,在我国80~90年代,北京约6~7人/百万,且有日趋增加趋势。第二十三页,共58页。(五)站立及步态训练脊髓损伤患者要尽早进行站立床训练,倾斜(qīngxié)的角度宜每天增加,从平卧位到直立位约需1周时间来适应,站立的时间一般从半小时到2小时不等。第三十一页,共58页。早期用站立床的优点很多,如预防体位性低血压,防止下肢关节的挛缩,防止骨质疏松和骨折的发生,刺激内脏功能(gōngnéng)改善大小便功能(gōngnéng),防止泌尿系和呼吸系统感染等。适用于C5~T12损伤的患者。第三十二页,共58页。步态训练首先要掌握平行杠内的步行技巧(jìqiǎo),具体包括摆至步训练、摆过步训练和四点步态训练;随后根据患者情况,可进行持拐杖步行训练,方法大体与平行杠内相同,但要求患者平衡和协调性更高,以免发生意外。第三十三页,共58页。上下楼梯训练要有较好的腹肌力量,同时注意(zhùyì)保护患者。第三十四页,共58页。近年来,减重步行训练系统应用于脊髓损伤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liáoxiào),据Wernig报道,75%不能行走的慢性患者在不需要别人的帮助下,能够再次获得行走能力。第三十五页,共58页。(六)轮椅(lúnyǐ)训练上肢力量及耐力是使用轮椅(lúnyǐ)的良好前提,技术上包括前后轮操纵、左右转向、进退操纵、前轮跷起驱动以及旋转练习,上下楼梯训练等。第三十六页,共58页。(七)作业疗法主要应用于颈髓损伤(sǔnshāng)的患者,旨在促进上肢功能的恢复。第三十七页,共58页。(八)功能性电刺激(FES)FES可促使(cùshǐ)不能活动的肢体产生功能性活动,能够有效的预防深静脉血栓,促进手的抓握功能和下肢的行走能力。第三十八页,共58页。(九)物理治疗运用(yùnyòng)超短波、紫外线、离子导入等方法可以减轻损伤部位的炎性反应,改善神经功能;运用(yùnyòng)低频电刺激疗法可改善松弛性瘫痪。第三十九页,共58页。(十)心理(xīnlǐ)治疗脊髓损伤后患者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xīnlǐ)社会问题,如家庭和患者对残疾的认识和接受程度、患者易抑郁甚至自杀、婚姻问题、生活问题等。第四十页,共58页。因此(yīncǐ),我们康复工作者在治疗过程中和心理咨询时,应针对患者及家庭的状况和社会环境,采取合理有效的康复策略,比如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把握介绍病情的时机、明确康复训练的价值和意义、重建患者的价值观、教会患者调适心理等。第四十一页,共58页。三、脊髓损伤常见并发症的康复(kāngfù)治疗第四十二页,共58页。(一)泌尿系统并发症据报道(bàodào),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统并发症的死亡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80%,二战时降至40%,朝鲜战争时降到25%,越南战争时降至5%以下。由此可见,早期发现、早期康复介入直接关系到患者预后。第四十三页,共58页。1.尿路感染由于排尿困难和导尿管的留置常造成逆行性感染,而患者感觉障碍,又导致患者尿路刺激症状不明显。因此(yīncǐ),密切观察尿液颜色,定期检查尿常规、尿培养和血常规,是临床上必须强调的。第四十四页,共58页。一般来说,没有全身症状不使用药物治疗,适时的冲洗膀胱,配合理疗如超短波、紫外线疗法等。而无症状性菌尿阳性者(如每高倍镜视野下白细胞数8~10个以上,同时细菌数大于10000)也不少见,此时需要积极治疗,选择适当抗生素3~5天即可。另外,应注意外阴部的清洗,若怀疑有膀胱出口梗阻、输尿管返流等感染的危险(wēixiǎn)因素,要及时处理。第四十五页,共58页。2.泌尿系统结石(jiéshí)男性患者比例高于女性,膀胱结石(jiéshí)多见于脊髓损伤最初3个月,据统计8年之内大约有36%的患者可发生膀胱结石(jiéshí),其中27%为留置尿管者。此外,泌尿系感染和神经完全性损伤也是结石(jiéshí)形成的危险因素。第四十六页,共58页。防治方法是多饮水、适当进行体力活动,必要时采用药物(yàowù)排石或者超声波体外碎石、手术等措施。第四十七页,共58页。(二)疼痛脊髓损伤后的中枢性疼痛,是脊髓损伤患者主观(zhǔguān)上感到的发生于损伤平面以下皮肤痛觉已丧失或大部分丧失区域的以自发性疼痛为主诉的难治性疼痛,文献报道发生率在11%~94%。第四十八页,共58页。疼痛严重影响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及生活质量。其多发于伤后几个月至几年,疼痛部位不确定,疼痛性质(xìngzhì)、程度多样化,发作时间不规律。第四十九页,共58页。康复治疗在预防感染、褥疮(rùchuāng)、痉挛、情绪变化等诱因同时,常采用的方法有:(1)药物治疗,常用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和三环类抗抑郁药,麻醉类仅在很严重时使用。(2)运动和理疗。(3)心理治疗,如放松术、暗示术、气功等。(4)针灸、针刺。(5)手术治疗,包括交感神经切除术、神经干切断术等。第五十页,共58页。(三)肌痉挛一般在伤后3~6周开始(kāishǐ)发生,6~12个月左右达高峰。主要表现为肢体运动时肌张力增加,病理反射阳性。第五十一页,共58页。康复治疗的方法有:1.去除诱发因素,如感染、压疮、结石等。2.肌肉牵张运动和放松疗法(liáofǎ)。3.物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