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个可以改变未来的事情,你信吗_第1页
12个可以改变未来的事情,你信吗_第2页
12个可以改变未来的事情,你信吗_第3页
12个可以改变未来的事情,你信吗_第4页
12个可以改变未来的事情,你信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个可以改变未来的事情,你信吗一些自然或者人为的事件有可能突然发生,彻底改变我们这个社会。这些事件中有许多将不会如公众期待的那样“顺利”发展。下面我们来看看这12件事。1、克隆人,绝对可能克隆人的过程困难重重,但它的诞生似乎已是必然。从1996年多利羊诞生之日起,克隆人的诞生似乎就已经不可避免了。但迄今为止,除了信奉UFO的邪教组织支持的一家公司曾号称实现了克隆人,还没有社会认可的人类克隆记录。当然,自然诞生的同卵双胞胎除外。尽管其他哺乳动物的克隆研究已经捷报频传,但事实证明,克隆技术应用于人类时,要困难得多。2、隐藏的维度,50%的实现可能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对撞机或能揭示更多的空间维度。想不想把手伸进第四维空间?在那里你能挣脱三维几何的枷锁。乱如麻的各种线缆从此不再让你绝望;宠物狗咬坏了你的右手手套,你可以把左手的翻过来给右手戴;牙医不需要在牙上钻孔,甚至不需要你张嘴,就可以完成根管治疗。额外的维度看起来确实神奇,而且它们可能真的存在。从相对较弱的引力(引力是4种基本相互作用力中最弱的一种),到看起来各不相同的粒子和作用力之间的深层联系,这个世界的众多谜团都让人觉得,我们所认识的宇宙只不过是一个更高维实在的投影。果真如此的话,瑞士日内瓦附近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将粒子撞碎而释放出的能量,或许就足以使粒子脱离三维空间的束缚,让我们一窥神奇的高维世界。3、人造生命极有可能合成生物学(syntheticbiology)能够改造有机体,但它能赋予无生命物质生命吗?一位科学家将少量无机化合物添加到冒着气泡的烧杯中,然后摇了一摇。瞧,微妙的反应发生了,新的生命形式自行组装而成,马上就能够繁殖生长。上述场景就是对合成生物学或实验室中创造生命的通俗想象。不过,该领域的研究者对给无生命物质赋予生命并无兴趣。事实上,无生命的化合物在没有指导的情况下如何自组装形成有生命且可自我复制的细胞,科学家对这些基本过程仍知之甚少。在1952年著名的米勒一尤列(Miller-Urey)实验中,二人以原始大气为原料制备得到了氨基酸,但这一实验难以重复。4、室温超导体50%实现可能如果它们存在,电网将会彻底改变。火力发电厂可以建造在任何地方,但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绿色电厂就要谨慎选址了,因为高原上才有强劲的风,沙漠中方能长沐日光,因此要向绿色能源转变,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如何跨越数百千米的距离,将这些来自偏远之地的电力输送至城市。5、机器的自我意识有可能机器人掌管世界会怎样?能够自我复制、自我学习、适应不同环境的高智能计算机和机器人,一旦出现必将改变世界,对于这一点,人工智能研究者深信不疑。引起争议的原因是这样一些问题:这一切会在何时发生,影响会有多深远,人类应该如何应对。今天的智能机器大都是设计用来在已知条件下完成特定任务的。不过,未来的智能机器将拥有更多自主性。美国康奈尔大学机械电脑工程师霍德利•普森(HodLipson)说:“我们想让机器去完成的任务越复杂,就越是需要它们能够自己照顾自己。”利普森指出,我们越是无法预见问题,就越需要机器能够自己适应环境变化并自行作出决定。利普森说:“随着机器越来越懂得如何学习,我觉得它们终将走上意识和自我觉醒之路。”6、两极消融有可能上升的海平面将会改变世界。严格说来,美国的版图正在缩小。在20世纪,美国东海岸的海岸线后退了近20米。由于热胀冷缩(温度更高的水占有更大的体积)和持续的极地冰盖消融,海平面自1900年以来已经升高了大约17厘米。然而,比起海平面将要上升的高度,这17厘米根本不算啥。“做好本世纪末升高一米的准备吧,”美国航空航天局退休科学家、冰川学家罗伯特•宾德谢德勒(RobertBindschadler)说,“海洋里的热量正在使冰盖消融。"一些著名的预言,例如美国佛罗里达州淹没在海平面5米以下,孟加拉国变成海湾,可能还要再过几个世纪才会实现。但是到2100年,北极无冰和海岸线变样都会发生。根据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NicholasStern)估算,全球约有2亿人居住在高出目前海平面不到一米的地区,其中包括全球十座最大城市中的8座。“他们将不得不迁移,”宾德谢德勒说。事实上,除非对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控制,否则覆盖在高山地区(约占地球上总冰量的1%)、格陵兰岛(9%)和南极州(90%)的冰盖终会消融殆尽。如果它们完全融化,最终将会使海平面上升65米。7、太平洋地震极有可能大地震会不会把加利福尼亚州撕成碎片?这场预料之中的大地震袭来时,洛杉矶可能还不至于被震离大陆,变成一座孤岛。但是圣安德烈亚斯断层(SanAndreasfaul)发生的每一次地震,都会把洛杉矶向旧金山推进几米。很长时间以来,科学家们和公众都预期一场大地震会降临在美国西海岸。美国地质调查局估计,加利福尼亚州在2038年之前将遭遇一场至少里氏6.7级地震(与1994年加利福尼亚州北岭地震震级相同)的概率高达99%。但是,这场地震很可能更大,甚至大得多。位于南加利福尼亚州的美国地质勘探局综合性多灾害演示项目(Multi-HazardsDemonstrationProject)首席科学家露西琼斯(Lucyjones)说,如果大部分圣安德烈亚斯断层同时断裂,地震会达到里氏8.2级。8、核聚变能源极有可能虽然它能缓解环境危机,但实现起来仍有难度。然而实际上,核聚变大概不会如物理学家期望的那样改变世界。事实证明,触发和控制核聚变进行自持反应(self-sustaining,指聚变产生中子数等于消耗中子数,使得反应平稳持续)所需的技术极为复杂。除此之外,第一代聚变反应堆肯定会价格不菲,本世纪内无法广泛应用。摩西等人认为,能最快接近核聚变的途径莫过于“杂交技术”,即用聚变反应来加速核废料中的裂变反应。在这种被称为“激光惯性聚变引擎”(laserinertialfusionengine,LIFE)的方法中,大功率激光束将能量聚焦在很小的靶丸上,能量冲击将点燃初级核聚变反应,聚变产生的中子向外传播,击中外面包裹的裂变物质壳层,壳层可以是来自核电站的乏燃料(spentfuel,使用过的燃料),也可以是军事上常用的贫铀(depleteduranium)。放射性废料在中子的轰击下会触发更多变,释放出可用于发电的热,同时加速废料本身向稳定物质的转变(从而解决了核废料的处理问题)。摩西称,他能在2020年之前制造出一台基于LIFE的工程原型,并在2030年之前实现并网发电。换句话说,可以利用核聚变的实用反应堆距离现在,真的只有20年了。9、地外文明不太可能我们该如何回应来自外太空的信号?50年前,一个沉溺于“星际窃听”的天文学家把一台无线电天线对准了我们的近邻,想看看究竟能听到些什么。1960年4月,在美国西弗吉尼亚格林班克的国家射电天文台,时年29岁的弗兰克•德雷克(FrankDrake)将一架直径26米的射电望远镜瞄准了两颗近距恒星,来寻找那里可能存在的文明发出的信号。虽然搜寻工作无果而终,但德雷克的“奥兹玛”计划开启了目前仍在进行中的地外文明搜寻,又称SETI。10、核战争不太可能一场地区战争可能会给全球带来噩梦。模拟结果显示,除了2000万人会直接死于核战争外,许多战区外的人也会逐渐死去。这是因为核爆冲击波会将多达500万吨烟尘抛入到上层大气。在大气运动的驱动下,这些烟尘微粒会在大约一个星期之内绕地球一周,两个月内覆盖整个地球。暗淡的天空会阻挡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阳光,并扰乱食物链长达10年之久。由此造成的饥荒会使现在就已经食不果腹的10亿人死亡。虽然结果很悲惨,但前景并非一片黑暗——人类有能力,也有责任,让能够改变世界的这一幕永远不会发生。11、小行星撞击不太可能生物灭绝级的事件不太可能发生,但“空中爆炸”可以夷平一座城市。今年6月13日,一颗被命名为2007XB10的小行星与地球“擦肩而过”。这个小行星直径1.1千米,足以造成全球规模的大灾难。幸运的是,跟其他近地小天体一样,它到地球的距离相当远,有1060万千米,相当于地月距离(约38.4万千米)的27.6倍。事实上,还没有巨型小行星似乎会在短期内改写地球的历史。但坏消息是,在未来200年里,或许会有一颗小型太空岩石在大气中爆炸,威力足够摧毁一座小型城市。12、致命病毒大流行50%的实现可能虽然H1N1不属于高致死性流感病毒,但流感病毒仍有可能吞噬上百万生命,严重破坏世界经济。2009年的H1N1病毒流行并没有人们最初想象的那样恐怖,但它将一个严酷事实摆在我们面前:在对付致命病原体时,我们依旧措手不及。自1918年流感大暴发之后,尽管医学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新的高传染性疾病依然能夺取无数生命,颠覆全球社会、经济、政治和法制结构。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