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主题班会市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1页
禁毒主题班会市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2页
禁毒主题班会市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3页
禁毒主题班会市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4页
禁毒主题班会市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刑法》第357条要求:“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要求管制其它能使人形成瘾癖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毒品含有依赖性、非法性及危害性,只有同时具备这三个特征,才能称之为毒品。新型毒品与传统毒品区分新型毒品传统毒品人工合成化学合成类毒品由毒品原植物再加工半合成毒品对人体有兴奋、致幻作用对人体主要以“镇痛”“镇静”为主大多为片剂或粉末,吸食者多采取口服或鼻吸式,含有较强隐蔽性。多采取吸烟式或注射等方法吸食滥用吸食后会出现幻觉、极度兴奋、抑郁等精神病症状,行为失控造成暴力犯罪。普通在吸食前犯罪,对毒品强烈渴求,为获取毒资而去杀人、抢劫。海洛因等冰毒、摇头丸等以“冰毒”、“摇头丸”为代表新型毒品自上世纪中叶开始在全球泛滥,并已经开始替代了传统鸦片,海洛因,可卡因等成为二十一世纪流行最广,危害更大毒品。“冰毒”——甲基苯丙胺,为兴奋剂。“摇头丸”——亚甲氧基具有生理依赖性和心理成癖性。毒品会引发肝脏病变,心脏肥大,肺萎缩,血管损伤,传染性疾病,皮肤伤害,肾损伤,性功能丧失,精神症状等。吸毒易引发极度兴奋,心力衰竭而死亡。1、吸毒摧残人生对身体危害,自伤、自杀、自残,加速死亡2、吸毒毁灭家庭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3、吸毒危害社会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见招拆招在生活中遭遇毒品时,你该怎么做?防毒五种办法

(1)直截了当法----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2)金蝉脱壳法----依据不一样情况找借口委婉拒绝。(3)主动出击法----立刻提出反提议。(4)秘密报案法----寻找机会偷偷告诉你依赖人,或者秘密拨打110报警,民警叔叔会快速给予你帮助。(5)及时通知师长法----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一定不要被他们威吓住,要在第一时间告诉你师长。吸毒是违法行为。我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决定》中要求:“吸食、注射毒品,由公安机关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吸食、注射毒品成瘾,给予强制戒除,进行治疗、教育。强制戒除后又吸食、注射毒品,能够实施劳动教养,并在劳动教养中强制戒除。”请同学们回答相关禁毒法知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施行日期。()A.12月29日;B.年1月1日;C.年6月1日;D.年10月1日;

2、制订《禁毒法》目标是:()A预防毒品违法犯罪行为

B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

C保护公民身心健康

D维护社会秩序

3、设置国家禁毒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国禁毒工作。()A

全国人大常委会

B

国务院

C公安部

D全国政协

CA

BCDB4、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对患有传染病戒毒人员,应该依法采取必要办法。()A

看护

B约束

C

隔离

D

治疗5、有以下行为之一,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组成犯罪,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A

非法持有毒品;B

非法传授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或者易制毒化学品制造方法;C

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未经灭活毒品原植物种子或者幼苗;D

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

C

DABCD

6、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或者其它相关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在禁毒工作中有以下行为之一,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组成犯罪,依法给予处罚:()A偏护、纵容毒品违法犯罪人员;

B对戒毒人员有体罚、虐待、欺侮等行为;C挪用、截留、克扣禁毒经费;D私自处罚查获毒品和扣押、查封、冻结包括毒品违法犯罪活动财物。

7、国家对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购置、运输实施(

制度。

A查验

B许可

C统一管理

D审查

ABCDC8、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该将禁毒工作纳入

)规划,并将禁毒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A

国民经济发展

B

社会文明发展

C

社会发展

D

道德教育

9、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管理详细方法,由(

)要求。

A

国务院

B

公安部

C

卫生部

D

商务部10、对依法查获

应该收缴,依照要求处理。()A

毒品

B

毒品违法犯罪非法所得及其收益

C

吸食、注射毒品用具D

间接用于实施毒品违法犯罪行为本人全部工具、设备、资金

ACABCDA

11、《禁毒法》要求,(

)应该依法加强对邮件检

查,预防邮寄毒品和非法邮寄易制毒化学品。A

海关

B

公安机关

C

边防

D

邮政企业

12、《禁毒法》第三十条要求,国家建立健全

,开展毒品监测和禁毒信息搜集、分析、使用、交流工作。()

A毒品监测和毒品情报系统

B毒品情报和禁毒信息系统C毒品监测和禁毒信息系统D

毒品情报和吸毒人员系统

DC

13、吸毒成瘾人员应该进行(

)。A

强制隔离戒毒

B小区戒毒

C

小区康复

D戒毒治疗

14、戒毒人员应该在(

)接收小区戒毒。

A

居住地

B

户籍所在地

C

抓获地

D

案发地

15、对严重违反小区戒毒协议或者在小区戒毒期间又吸食、注射毒品,参加小区戒毒工作人员应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