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行业分析我国棉籽、棉油、棉粕市场概况_第1页
2022年行业分析我国棉籽、棉油、棉粕市场概况_第2页
2022年行业分析我国棉籽、棉油、棉粕市场概况_第3页
2022年行业分析我国棉籽、棉油、棉粕市场概况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棉籽、棉油、棉粕市场概况一、棉花、皮棉、棉籽的介绍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和消费国,除西藏、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少数省区外,我国大多数省区都有种植棉花的历史。

我国的棉花种植带大致分布在北纬18-46度、东经76-124度之间。产棉省市区有22个,棉田面积在40万公顷以上的有7个(新疆、河南、江苏、湖北、山东、河北、安徽);在10万公顷以上的有4个(湖南、江西、四川、山西);其他的各省市只有较零星的种植。据农业部统计的数据显示,我国棉花生产布局正在大规模调整,由分散向优势区域集中,种植县已由过去的1130个减至721个。目前主要的三大产棉区域为:西北内陆棉区、黄河流域棉区和长江流域棉区。

棉农从棉棵上摘下的棉花叫籽棉,籽棉经过去籽加工后的棉花叫皮棉,通常所说的棉花产量,一般指的是皮棉产量。一般用衣分来表示籽棉加工成皮棉的比例,正常年份,衣分为36—40,也就是重100斤籽棉能够加工出36—40斤皮棉。籽棉除去皮棉后,即可取得棉籽。棉籽外部为坚硬的褐色籽壳,外形大小也因品种而异。籽壳内有胚,是棉籽的主要部分,也称籽仁。籽仁含油量可达35-45%,含蛋白质39%左右,含棉酚0.2%-2%。棉酚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它可以毒害人的神经、细胞及血管的黄色色素,是一种荼的衍生物。经过机械压榨或者溶剂浸出后得到棉粕、棉油。

二、棉粕的介绍:

一般而言,棉籽压榨出粕率在48-50%。棉粕的养分价格相差较大,不同加工工艺所得的棉粕养分价值相差很大,影响棉籽粕养分价值的主要因素是棉籽脱壳程度及制油方法。目前用作饲料原料的棉籽粕蛋白质含量一般为44.32%,仅次于豆粕的蛋白质含量49.48%,而高于菜籽粕的蛋白质含量36.04%。由于棉粕中游离棉酚对动物有害,因此,在使用棉粕时,要依据饲喂对象及游离棉酚的含量加以限量。反刍家畜在有优质粗料及多汁青料的状况下,棉粕的用量不受限制,不会造成中毒。对单胃动物要限制喂量,最好使用经过脱毒处理的棉粕。其脱毒方法许多,如水煮法、硫酸亚铁处理法、碱处理法、浸提法等。其中以硫酸亚铁法最简洁,脱毒效果亦好。肉用鸡饲料应少用含壳多的棉粕,以免影响生长,鸡对棉酚的耐受力高于猪,但蛋用鸡饲喂棉粕会造成鸡蛋在贮存期间发生变色反应,即蛋白呈现粉红色,蛋黄呈现绿黄或暗红及斑点状。种畜苗应避开使用棉粕,以免影响繁殖性能。同时,使用棉粕配制饲粮要留意氨基酸平衡,尤其是棉籽粕的赖氨酸含量低,且利用率差,应留意添加赖氨酸。

三、棉油的介绍:

棉籽油是以棉籽制浸或者压榨的油,可用于烹调食用,亦可用于工业生产作原料。依据加工工艺的不同,棉籽油可分为毛棉油、精炼棉油(又称为卫生油)两种。毛棉油有棉籽腥味,呈黑褐色或浅红色两种颜色。由于毛棉油未经精炼,油中含有游离棉酚,长期食用易导致慢性中毒。精炼棉油是精炼后的棉籽油,颜色浅黄或者黄色,新油中碱味更深。

我国市场流通的以三级棉油为主,可以直接食用。但是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殊是2000年以来我国豆油产量迅猛增长,棉油产量开头消失萎缩,导致国内众多地区特殊是东部地区的很多棉籽油加工厂转产,或者缩小规模。由于棉油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多,故凝固点较高,在10℃温度以下即变稠甚至凝固。棉油价位偏低,在北方地区溶化状态下的棉油往往也具有类似棕榈油一样的勾兑用途。

由有关资料可以看出,2022、2022两年豆油价格居高不下,甚至存在7000元/吨以上的较高价位。也就是在这一阶段,国内棉籽压榨企业效益明显好转,以山东夏津地区为例,棉籽压榨企业大大小小、林林总总扩张到20多家。其中,2022年在豆油冲高的带动下,我国棉油价格也冲至7000元/吨以上。

进入2022年,受食用油市场总体供大于求,行情低沉的影响,国内棉油价格始终低位运行在4650-4800元/吨之间。特殊是3-4月份间,国内一级豆油价格运行至5200元/吨以下,棉油勾兑的空间受到很大限制,棉油需求明显萎缩。而2022年棉花产量由上一年631的万吨下降至570万吨,棉籽收购价格大幅上涨至0.85元/斤左右,成本走高,而油粕价格低迷、出货不畅,棉籽压榨企业利润开头大幅缩水。

展望后市棉籽收购接近尾声,加之压榨无利可图,多数棉籽加工厂已经停产,棉油供应也随之逐步削减。虽然这一因素肯定程度上将限制棉油价格下跌的空间,但是由于后期市场将受到棕榈油、新菜油的冲击,需求难以放量,估计棉油行情仍将低位运行。据调查,2022年全国皮棉平均收购价格同比上涨24%,扣除生产成本上涨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