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历史高一必修一《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教学课件模版_第1页
部编版高中历史高一必修一《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教学课件模版_第2页
部编版高中历史高一必修一《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教学课件模版_第3页
部编版高中历史高一必修一《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教学课件模版_第4页
部编版高中历史高一必修一《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教学课件模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部编版高中历史高一选修一第六单元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关税及个人所得税制度目录新个税法施行,起征点每个月5000元10月1日起,新个税法将施行最新起征点和税率,起征点为每月5000元。10月1日至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按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5000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用。——《人民日报》2018年9月30日封建社会的赋役制度包含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即丁税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调以田亩为依据的土地税,即田租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和兵役丁税调田租徭役兵役古代赋役制度演变的趋势、原因和影响秦汉隋田赋:税率极高口赋:征索极重徭役(更卒、正卒、戍卒)西汉实行编户制度,称为编户齐民。依据财产多少承担国家的田租、算赋和口赋、徭役、兵役隋朝沿用租调制,50岁以上的男子,可以交纳绢以代替徭役,以庸代役的办法开始在部分受田农民中推行。我国封建社会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在汉朝正式形成古代赋役制度演变的趋势、原因和影响唐前期唐后期宋朝在隋朝的基础上,规定所有受田的农民不去服徭役的都可以纳绢或布代替,不再有年龄的限制。租庸调制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两税法清丈土地,防止偷漏税政府雇人服役,不服役者交免役钱或助役钱方田均税法募役法朝代赋役秦朝田赋、口赋、徭役汉朝田赋、人头税、徭役、财产税隋朝租调制唐朝租庸调、两税法宋朝方田均税法、募役法元朝租庸调(北)、两税法(南)明朝一条鞭法清朝盛世滋丁,永不加赋、摊丁入亩各朝代的赋役政策古代赋役制度演变的主要趋势征收标准:从“人丁为主”到“土地为主”(两税法)赋役形式:从“劳役地租为主”到“实物为主”(两税法征收种类:从“繁杂”到“简单”(一条鞭法)征收时间:从“不定时”到“定时”(两税法)农民必须服徭役发展为纳绢代役(以“庸”为标志)国家重农抑商,对商品征收重税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变化的原因生产力、商品经济的发展维护统治、缓和社会危机农民反抗斗争,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秦朝隋朝沉重的赋税徭役导致社会矛盾激化,使王朝灭亡;西汉和唐朝采取了轻徭薄赋的政策则出现了“盛世”赋役制度变化的影响推动生产力进步,有利于经济恢复、发展增加财政收入,缓和矛盾,巩固统治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关税的含义及意义海关代表国家,依据国家的关税政策、税法及进出口税则,对进出关境的物品征收的税,称为“关税”。关税可以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保护生产,调节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总之,关税不但对一国经济具有较强的保护功能,还对一国经济有促进和支持作用。思考: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意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