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语教育学》教学大纲【本文由大学生电脑主页[]一大学生的百事通收集整理】课程编号110420xx编写人舒白梅课程名称外语教育学审核人学分3学时36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使用教材舒白梅,《现代外语教育学》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xx.8教学参考资料舒白梅,向宗平,《英语课程教育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舒白梅,陈佑林:《外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Stern,H.H.FundamentaIConceptsofLanguageTeaching,OxfordUniversityPress,1983・本课程教学的目的《外语教育学》是一门探讨英语教学规律的专业性教育学科,它的任务在于揭示英语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研究和探讨英语教学的路子、方法和技能,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增强对英语教学的认识,了解当代国内外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最新理论,能将英语的教与学上升到理论去认识,用正确的理论知识去指导、评价和进行英语教学实践,并能根据中国英语教学的实际科学地进行制订教学计划、实施教学计划、评价教学效果诸方面的工作。・学习方法指导.采用任务型教学方法,既强调知识的学习与理解,有结合教学案例的示范和讨论加深理解。.结合学生的教学实际和已有经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请学生结合理论学习谈体会和认识。.布置小论文,进行交流和讨论,以利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二语习得理施》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10420XX编写人李正林课程名称二语习得理论审核人学分2学时36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使用教材教学参考资料Johnson,Keith.IntroductiontoForeignLanguageLearningandTeaching[M].Beijing: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xx.Lightbown,P.&Spada,N.HowLanguagesAreLearned.SecondEdition.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9Mitchell,R.&Myles,F.SecondLanguageLearningTheories.London:Arnold,1998.Spolsky,Bernard.ConditionsforSecondLanguageLearning[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0.Wang,Lifei.ASurveyofModemSecondLanguageLearningandTeaching[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本课程教学的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帮助中学教师了解并掌握第二语言习得的基本理论,通过探索分析诸如英语学习者学习什么、怎么学、不同的群体或个人学习英语方法的差异等问题,分析二语学习环境(课堂教学对二语习得的影响、与二语习得相关的外在因素)等,揭示、描述或解释英语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过程、特点、差异、内在及外部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掌握英语作为二语习得的基本理论,用以指导教学实践。・学习方法指导・本课程的重、难点・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课时分配和教学环节安排第一章课程介绍教学目的背景介绍二语言习得研究问题第二语言习得中的热点问题第二章二语习得基本理论2.1一语习得的基本情况行为主义理论社会交互理论4认知理论先天论理论第三章普遍语法假设普遍语法与人类认知普遍语法原则普遍语法参数二语习得中普遍语法的可及性第四章克拉申的监控理论习得与学习假设监控假设自然顺序假设输入假设情感过滤假设第五章二语习得的其它理论渐进体系模式信息加工模式创造性构建模式技能学习模式5.5适应理论第六章对比一语习得和二语学习一语习得和二语学习的需求一语习得和二语学习的环境一语习得者和二语学习者的心理状态第七章中介语理论7.1中介语的来源和产生模式7.2中介语的特性7.3可变性理论7.4可变语言能力模式第八章外语学习者的认知因素认知学习类型认知学习策略认知学习风格语言学习潜能语言学习智力第九章外语学习的情感因素1外语学习态度外语学习动机外语学习个性第十章外语学习的生理因素1外语学习年龄争论综述外语学习最佳年龄儿童与成人外语学习者差异儿童与成人外语学习者差异原因说外语学习年龄问题结论第十一章外语学习的跨文化因素文化的定义文化的普遍特征语言、思维与文化对待文化的态度第二语言与文化学习模式一文化移人跨文化外语学习第十二章对比分析法12.1对比分析的定义对比分析简史对比分析的基本理论对比分析的三种假设对比分析的方法与步骤对比分析的应用对比分析的局限性第十三章错误分析法错误分析的产生错误分析的定义错误分析的基本理论错误分析的步骤错误分析法的启示与应用错误分析法的局限性第十四章课堂环境中的第二语言习得比较课堂环境与自然环境的二语言习得课堂环境中二语言习得的语言输入课堂教学中母语的作用课堂互动的作用第十五章外语学习中的自主学习外语自主学习的内涵外语自主学习的条件外语自主学习的必要性自主学习中教师扮演的角色外语自主学习策略《攵体学》及学大纲课程编号110420XX编写人张维友课程名称文体学审核人学分2学时36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使用教材自编讲义教学参考资料《英语文体学》张维友自编,有电子版讲义参考教材:《实用英语文体学》,钱媛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英语语体和文体要略》,秦秀白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XX《英语文体学教程》,徐有志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本课程教学的目的文体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包括文学文体在内的各种文体。现代英语文体学探究如何在适当的场合使用适当的语言,使言语交际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现代英语文体学是大学本科高年级专业理论课程。开设一个学期,拟安排在第七学期,主要介绍文体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如文体分析的步骤,分析语音、词法、句法、形式等语言各个层面的文体功能和意义,介绍和分析现代英语的常见文体,如地域与社会文体、标准语与非标准语文体、口语与书卷语体,还有新闻报道、广告等文体。通过现代英语文体学的学习,了解语言各要素的文体功能,各种文体的语言特点,熟悉各类英语的功能,掌握语言使用中的“常规”和“变异”及其在各种文体中所表现的规律,提高使用英语的得体性。・学习方法指导.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弄清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方法,并根据大纲的要求,对要求识记的要记;对要求领会的要认真钻研推敲,弄懂搞透彻;对要求运用的要联系实际,解决具体问题。.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深入学习重点章节。要提倡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要多思索,多研究,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正确处理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关系,努力将识记、领会与运用联系起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课时分配和教学环节安排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文体学定义第二节文体的意义第三节文体学的必要性第四节文体学课程的范围第二章文体学分析方法第一节文本的定义和特点。第二节语境的定义、内涵和功用。第三节文体特征的连贯性和使用频率。第四节语境与文本的相互关系第五节语言的“常规”第三章语音特征第三节语音的融合和脱落第三节语音模式第三节语言中的拟声第四章书写形式第一节标点符号的文体特色第二节文本的编排第五章句法特征第一节句子结构第二节从句的类型第三节句子的类型第四节名词短语第五节句法与文本第六章词汇特征第一节本族语词与外来语词第二节普通词汇和专业词汇第三节词的概念意义和关联意义第四节词汇的选择第七章各体英语第一节各体英语的分类第二节地域文体和社会文体第三节标准文体和非标准文体第三节英国英语与美国英语第四节非标准语的作用第八章媒介文体第一节口语体第二节书卷语体第九章态度文体第一节正式体第二节礼貌文体第三节非人化体第四节语言的可接受性第十章语域文体第一节新闻报道第二节广告《语用学》及学大纲课程编号110420XX编写人高晓芳课程名称语用学审核人学分2学时36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使用教材自编教材(拟于20XX年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教学参考资料Grundy,P.DoingPragmatics.London:EdwardArnold,1995.Levinson,SC.Pragmatics.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3.Peccei,J.S.Pragmatics.London:Routledge,1991.Yule,G.Pragmatics.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6.姜望琪.《语用学一理论及应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本课程教学的目的本课程旨在介绍语用学的历史、理论、方法、新的发展与动向,提高学习者的专业知识、语言水平和交际能力,尤其是恰当使用与正确理解话语的能力。・学习方法指导本课程既有英语语言交际和话语含义分析理论、方法的系统学习,也有语言教学实践的探讨。这些内容对学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学习方法方面,本课程鼓励学员将课堂学习与课外阅读、理论与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比如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互动、讨论每章的思考问题和实例分析、完成规定的阅读材料、进行一定量的扩展阅读等。・本课程的重、难点重点:语用学的发展历史、基本理论、研究方法与范围、语用学与语言教学的关系、语用学的指示分类与功能分析、会话含义与合作原则、言语行为理论、交际中的礼貌、语用学的发展趋势。4.将学生论文推荐给相关杂志,鼓励学生进行教学研究,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本诿彩的重、布点.在保证该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着重突出外语教育学的实用性。有关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教学的重点,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并熟练运用。.课堂讲授实行启发式,力求作到少而精,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并注意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重要位置。.难点是如何理论联系实际,要尽可能借助英语教学实际中的一些典型实例,深入浅出地阐明其基本思想,以开拓学生的思路,并积极引导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方法和理论的具体应用上。・本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课时分配和教学环节安排第一章总论[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明白学习英语教学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英语教学法的性质、内容和作用,英语教学环境及简史,使学生对该课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计划4课时。[教学内容]Ch叩ter1GeneralIntroductionBackgroundKnowledgeofLanguageTeachingandLearningContextofLanguageTeachingandLearningABriefHistoryofELTMethodology第二章外语学习理论[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懂得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内因,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使学生了解正确的外语学习理论,学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行高效优质的外语教学。计划4课时。[教学内容]Chapter2UnderstandingForeignLanguageLearning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TheoriesLearnerFactors难点:关联理论与话语理解、语义前提、映射问题及语用前提、会话结构与分析、语用学的教学启示。・本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课时分配和教学环节安排第一章语用学及语言使用的语用意义第一节术语“语用学”的历史梳理第二节语用学的建立第三节语言使用的语用意义一、合适性二、间接意义三、非确定性四、语境第四节语用学的研究范围思考与练习扩展阅读注:本章共需4个课时。知识点如各级标题所示。重点是语用学的概念、发展历史。难点为语用学与应用语言学其他分支学科之间的联系、区别。第二章指示语第一节什么是指示语第二节指示用法与非指示用法第三节指示语的类别一、人称指示二、时间指示三、地点指示四、语篇指示五、社交指示思考与练习扩展阅读注:本章共需4个课时。知识点如各级标题所示。重点是指示语的概念与分类。难点为指示用法与非指示用法的区别与分析。第三章会话含义与合作原则第一节什么是会话含义第二节合作原则第三节会话含义的类别一、标准会话含义二、特殊会话含义三、一般会话含义第四节会话含义的特征第五节会话含义理论的重要性第六节规约含义思考与练习扩展阅读注:本章共需8个课时。知识点如各级标题所示。重点是会话含义理论的概念及由来、合作原则及其应用分析。难点是会话含义的分类、特征及规约含义的理解。第四章关联理论第一节简要介绍第二节认知环境与互明第三节关联与关联认知原则一、关联二、关联认知原则第四节关联与交际一、最佳关联二、关联交际原则第五节明示推理交际一、说话人的明示二、听话人的推理第六节关联理论的语境观第七节明说与隐含一、明说二、隐含思考与练习扩展阅读注:本章共需8个课时。知识点如各级标题所示。重点是关联与认知、两个关联原则、关联理论的语境观。难点是关联理论与会话含义理论的联系与区别。第五章预设第一节预设的研究理论第二节语义预设一、预设触发语二、可撤销性三、映射问题第三节语用预设思考与练习扩展阅读注:本章共需4个课时。知识点如各级标题所示。重点是语用预设的分析及应用。难点是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的区别以及映射问题。第六章会话含义理论第一节会话含义的历史回顾第二节奥斯汀的会话含义理论一、述事句与施为句二、施为句的特征三、言语行为四、合适性条件第三节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第四节言语行为的分类一、奥斯汀的分类二、塞尔的分类思考与练习扩展阅读注:本章共需4课时。知识点如各级标题所示。重点是会话含义理论及其意义、言语行为的特征、间接言语行为。难点是会话含义的分类。第七章会话分析第一节话轮一、话轮规则二、话轮规则的重要性第二节邻接对第三节会话结构一、暂停、重叠、补充二、前置语列第四节会话的优选结构思考与练习扩展阅读注:本章共需4个课时。知识点如各级标题所示。重点是会话结构、会话结构的分析及分析依据。难点是会话优选结构。
《母语篇专分桁孽》教孽大制课程编号110420XX编写人张应林课程名称话语篇章分析学审核人学分2学时36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使用教材自编讲义教学参考资料Brown,Gillian&Yule,George.DiscourseAnalysis[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3.Coulthard,Malcolm.AnIntroductiontoDiscourseAnalysis[M].London:LongmanGroupLimited,1985.Cook,Guy.DiscourseandLiterature\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4.Cook,Guy.Discourse\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89..McCarthy,Michael.DiscourseAnalysisforLanguageTeachers[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1.Stubbs,Michael.DiscourseAnalysis---TheSociolinguisticsAnalysisofNaturallanguage[M].Oxford:BasilBlackwellPublisherLimited,1983.・本课程教学的目的该课程是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英语)研究生的专业必修课程,它介绍国外话语篇章分析学最新理论,研究和探索语篇分析的各种模式及影响语篇分析的相关因素,旨在培养学生研究语言的形式与功能之间的关系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和运用各种语篇的能力,特别是鼓励学生开展汉英语篇对比研究。・学习方法指导本课程既有英语语言交际和话语含义分析理论、方法的系统学习,也有语言教学实践的探讨。这些内容对学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学习方法方面,本课程鼓励学员将课堂学习与课外阅读、理论与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比如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互动、讨论每章的思考问题和实例分析、完成规定的阅读材料、进行一定量的扩展阅读等。・本课程的重、难点重点:语言的形式与功能,交际人种学'语篇的衔接与连贯、语篇语境、语篇结构。难点:关联理论与话语理解、交际人种学、语篇语境・本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课时分配和教学环节安排第一章语言的形式与功能.语言的形成与形式.语言的结构.语言的功能第二章会话分析.会话含义的历史回顾.会话结构.言语行为.合适性条件第三章交际人种学.交际人种学的概念与理论.关联与交际原则.关联理论的语境观第四章语篇的衔接与连贯.简要介绍.语篇的关联与衔接原则.语篇衔接与连贯的分析及应用第五章语篇语境.语境分析原则.话语篇章分析模式.话语篇章分析在语境中的应用第六章语篇结构.基本理论介绍.语篇结构要点分析.语篇结构特征与连贯性.语境与语篇的相互关系第七章语篇理解.话语篇章分析理解的相关理论.语篇理解的模式.篇章分析与语篇理解的关系.语篇理解的功能与作用
《应用攵体翻译》卷孽大倒课程编号110420XX编写人李亚丹课程名称应用文体翻译审核人学分2学时36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使用教材教学参考资料.ssnett,SusanandAndreLefevere.ConstructingCultures:EssaysandLiteraryTranslation[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xx).wmark,Peter.Approachesto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xx).Nord,Christiane.TranslatingasaPurposefulActivity[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xx).陈宏薇、李亚丹.新编汉英翻译教程[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xx).周兆祥.翻译与人生.[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杨自俭、刘学云.翻译新论.[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本课程教学的目的通过一定的理论介绍,让学生具备进行翻译研究的基本理论素养,明确应用文体的特点,及其有别其他文体的翻译目的、原则、策略和方法;通过对比研究,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相应文体的异同;通过译文比较,提高对相关译文的批评和鉴赏能力;通过实践练习,提高对相关文体进行翻译实践的能力。・学习方法指导本课程以“讲授”为主要教学方式。并辅以课堂的讨论与练习”・本课程的重、难点本课程的重点:文本的语言功能、翻译原则、策略、和方法概略;广告、新闻等文体的英汉翻译。本课程的难点:英汉广告、新闻等文体的翻译・本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课时分配和教学环节安排第一章中国对外宣传和应用文体翻译的现状.应用文体翻译的历史渊源.应用文体翻译的现状.应用文体翻译对外宣传的影响第二章不同文本的语言功能'翻译原则'策略'和方法概略.文本翻译的原则、策略、目的.不同文本的语言功能.应用文体翻译的方法概论第三章英语广告的文体特征及其与汉语广告的语言对比.英汉语言对比概论.广告文体特征.英汉广告的语言对比分析第四章英语广告汉译英语广告汉译方法与策略第五章汉语广告英译汉语广告英译方法与策略第六章英语新闻文体特征.新闻文体特征概论.英语新闻文体翻译的方法与策略第七章汉语期刊目录英译.3.LearningStrategies.4.GoodLanguageLearners第三章外语教学理论[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国内外外语教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当代国内外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最新理论,以便将英语的教与学上升到理论去认识,用正确的理论知识去指导、评价和进行英语教学实践。计划4课时。[教学内容]Chapter3PrinciplesofLanguageTeachingandLearningCurriculumDesignDifferentSyllabusesPrinciplesofLanguageTeachingandLearningAimsandObjectives第四章如何获得语言知识[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懂得语言的本质,语言的形式与功能,并掌握有效地帮助学生获得语言知识的方法。计划6课时。[教学内容]Chapter4TeachingandLearningLanguageKnowledgeIntroductionTeachingandLearningPhonologicalItemsTeachingandLearningLexicalItemsTeachingandLearningStructuralItems第五章如何培养交际能力[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懂得,语言知识的掌握并不能保证语言交际的成功,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具备真正的交际能力。教师必须给学生创造适当的语言环境才能培养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计划6课时。[教学内容]Chapter5DevelopingLanguageSkillsIntroductionPrinciplesforDevelopingReceptiveSkillsDevelopingListeningSkillDevelopingReadingSkill.汉语期刊目录的文体特征.汉语期刊目录英译的方法第八章汉语新闻报导英译.新闻报道文体特征.汉语新闻报导英译中的几项原则第九章英汉旅游文本的文体特征比较.旅游文体特征.本族语词与外来语词.英汉旅游文体的对比第十章旅游文本汉英、英汉翻译.地域文体和社会文体、标准文体和非标准文体.旅游文本的英汉翻译方法与策略第十一章有关餐饮的汉语广告及菜单的英译《旭当代美©攵孽》教孽大制课程编号110420XX编写人陈立华课程名称现当代美国文学审核人学分2学时36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使用教材)自编讲义教学参考资料《美国文学简史》,常耀信,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o《美国文学选读》,常耀信,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NortonAnthoIogytoAmericanliterature。ABriefIntroductiontoModernAmericanLiterature,上海夕卜语教育出版社,1999《文学批评》,王先需,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o・本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系统地向学生介绍一战之后美国文学的发展历程,介绍各个时期代表作家的著名作品,讲解基本的文学理论与批评知识,使学生对现当代美国文学有一个整体的了解。通过对经典作品的解读,丰富学生的英美文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培养学生一定的科研能力。・学习方法指导.全面系统地阅读讲义,弄清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方法,并根据大纲的要求,练习评析与鉴赏的方法。.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深入学习重点章节。要提倡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要多思索,多研究,提高自己独立进行文学欣赏和批评的能力。本课程的重、难点重点在于读文本的阅读和理解。难点在于对相关理论的阐释与解读。本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课时分配和教学环节安排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文学的定义第二节美国文学史的回顾第三节20世纪美国文学的背景第四节本课程的范围第二章一战之后的美国文学第一节一战之后的美国文学的背景。第二节F.S.Fitzgeraldandhistwostories.第三节ErnestHemingwayandhisthreestories.第四节WilliamFaulknerandhistwostories.第五节SherwoodAndersonandhistwostories.第三章20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文学第一节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文学概论第二节JohnSteinbeckandhisnovel第四章二战之后的美国文学第一节二战之后的美国文学概论。第二节SaulBellowandhisstory第五章二十世纪美国女性作家第一节二十世纪美国女性作家概论。第二节CatharineAnnPorterandherstory第三节FlanneryO'Connorandherstory第六章二十世纪美国黑人作家第一节二十世纪美国黑人作家概论第二节LanstonHughsandhisstory第七章黑色幽默文学第一节黑色幽默文学概论第二节JosephHellerandhisnovel.第八章二十世纪美国诗歌。第一节二十世纪美国诗歌概论。第二节EzraPoundandhispoetry第三节T.SEliotandhispoetry第四节RobertFrostandhispoetry第九章二十世纪美国戏剧。第一节二十世纪美国诗歌概论第二节EugeneO'Neillandhisdrama第三节TennesonWilliamsandhisdrama第四节ArthurMillerandhisdrama
《社金语言学》麴孽大纲课程编号110420XX编写人华先发课程名称社会语言学审核人学分2学时36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使用教材自编讲义教学参考资料华先发:《社会语言学导论》.20xx年自编讲义Holmes,Janet.AnIntroductiontoSociolinguistics[M].LondonandNewYork:Longman,1990.Mesthrie,Rajend,JoanSwann,AndreaDeumert&WilliamL.Leap.IntroducingSociolinguistics[M].Edinburgh:EdinburghUniversityPress,2000.Milroy,Lesley.Sociolinguistics:methodandinterpretation[M].Malden,MA:BlackwellPub.,20xx.Romaine,Suzanne.LanguageinSociety.AnIntroductiontoSociolinguistics[M].Oxford:OUP,1994.Trudgill,Peter.Aglossaryofsociolinguistics[M].Edinburgh:EdinburghUniversityPress,20xx.Wardhaugh,Ronald.AnIntroductiontoSociolinguistics[M].Oxford:Blackwell,1998.・本课程教学的目的本大纲遵循“学以至用”的原则,从中等学校英语教师的实际需求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中要求学员学会应用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去解读语言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分析语言变异的原因和特点,开展社会语言学领域的研究工作,同时将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及研究方法与中等学校的英语教学及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和促进中等学校英语教师及其教学质量的提高。本大纲列举了社会语言学中最重要的研究专题、基本理论及研究方法,强调学员学习时应注重理论结合实际,将课堂学习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提倡讨论式的教学,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学习方法指导本课程既有社会语言含义分析理论、方法的系统学习,也有语言教学实践的探讨。这些内容对学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学习方法方面,本课程鼓励学员将课堂学习与课外阅读、理论与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比如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互动、讨论每章的思考问题和实例分析、完成规定的阅读材料、进行一定量的扩展阅读等。・本课程的重、难点・本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课时分配和教学环节安排第一章绪论.社会语言学的定义、产生的时代背景、研究现状、研究范围.社会语言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以及为什么要学习社会语言学。【重、难点提示】通过学习,学生必须弄清什么是社会语言学、为什么会有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研究什么、社会语言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怎样以及为什么要学习社会语言学。第二章社会语言学的语言观【知识点提示】本章要求学生了解语言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社会语言学与传统语言学之间的区别、什么是语言、什么是变体、什么是方言以及变体的分类。【重、难点提示】本章的重点是语言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传统语言学与社会语言学有什么不同、怎样理解社会语言学有关语言、变体和方言的定义以及语言变体的分类。第三章语言与上下文【知识点提示】本章要求学生了解语言的类型变体,弄清什么是言语语库、Halliday的语域概念、会话研究中的tu与vous的选择和称谓的意义与“权势关系”和“一致关系"、Austin和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Grice的会话合作原则、邻近配对、代码选择时的双语体现象以及代码转换等问题。【重、难点提示】本章的重点是言语语库、Halliday的语域概念、tu与vous的选择的意义、Austin和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Grice的会话合作原则、邻近配对、代码选择时的双语体现象以及代码转换等问题。本章的难点是Halliday的语域概念的研究意义、会话理论的意义及怎样选择代码。第四章语言与文化【知识点提示】本章要求学生了解文化的定义、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原型理论、萨比尔―沃尔夫假设、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密不可分的关系以及语言灵物崇拜等问题。【重、难点提示】本章的重点是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原型理论、萨比尔一沃尔夫假设、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密不可分的关系。本章的难点是原型理论、萨比尔—沃尔夫假设、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密不可分的关系。第五章语言与地理【知识点提示】本章要求学生了解地域语言变异,讨论地域方言混合语、pidginandcreole等问题。【重、难点提示】本章的重点是地域语言变异的特点、混合语的交际意义、pidginandcreole产生的原因。本章的难点是地域方言的描写原则和方法以及混合语产生的社会背景。第六章语言与社会阶级【知识点提示】本章要求学生了解社会方言的定义、产生根源、研究情况以及社会方言的突出特点,同时介绍伯恩斯坦的两种代码:elaboratedcodeandrestrictedcode,讲解诸如因性别、年龄、种族、行业等因素引起的社会方言变体。【重、难点提示】本章的重点是社会方言的定义、产生根源、研究情况以及社会方言的突出特点,同时介绍伯恩斯坦的两种代码:elaboratedcodeandrestrictedcode,社会方言产生的原因。本章的难点是社会方言的产生根源以及社会方言的突出特点和对伯恩斯坦的两种代码的解读。第七章语言与民族【知识点提示】本章要求学生了解语言与民族和种族之间的关系、双语现象和多语现象、人种方法学、语言态度、语言与政策以及语言权利等问题。【重、难点提示】本章的重点是双语现象和多语现象、人种方法学、语言态度、语言与政策以及语言权利。本章的难点是产生双语现象和多语现象的社会原因、语言态度及语言政策。第八章应用社会语言学【知识点提示】本章要求学生了解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语言习得规划、语言教育政策、语言融合、语言帝国主义以及英语强势语言的特点等问题。【重、难点提示】本章的重点是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语言习得、语言教育政策、语言融合以及语言帝国主义。本章的难点是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语言习得、语言教育政策。【本文由大学生电脑主页[]一大学生的百事通收集整理】PrinciplesforDevelopingProductiveSkillsDevelopingSpeakingSkillDevelopingWritingSkillIntegratingSkills第六章课堂互动[教学目的]采用讨论与示范,使学生懂得并掌握课堂环境的管理、教学活动的设计、如何使用课堂用语、如何组织大班教学等技巧。计划2学时。[教学内容]Chapter6InteractionintheClassroomOrganizingtheClassDesigningClassroomActivitiesUsingClassroomEnglishTeachingLargeClasses第七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目的]采用案例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主要讨论任务型教学、如何利用因特网进行学习,如何因材施教等。计划2学时。[教学内容]Chapter7PromotingLearnerAutonomyTask-BasedLearningUsingtheInternetIndividualization第八章优化教学行为[教学目的]通过示范、实践和观摩,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备课的要求和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外语教案的写法。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学生还应了解如何进行课堂听课和互相观摩,如何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等。计划2学时。[教学内容]Chapter8EnhancingTeachingPerformanceLessonPlanningClassObservationComputerAssistedLanguageTeaching第九章评估与优化学习效果[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学生要能了解和掌握进行外语学习评估的基本理论,以及如何科学地评价外语教学效果的原则、方法、和手段。学生要学会如何采取恰当的方法分析学生的语言错误,并使用及时适当的补救措施。计划2学时。[教学内容]Chapter9EvaluatingandImprovingLearningOutcomesAssessmentandevaluationFormativeAssessmentErrorAnalysisErrorCorrectionRemedialwork第十章外语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教学目的]请特级教师现身说法,学生要能了解和掌握外语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的途径,懂得如何采用反思法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如何采用行动研究法进行教学研究,以及进行教学研究的方法等。计划4学时。[教学内容]Chapter10DevelopingProfessionalExpertiseAReflectiveApproachtoLanguageTeachingActionResearchResearchMethodsAcademicP叩erWriting
《科曲方法与花文与6》蕤孽火狗课程编号110420xx编写人陈佑林课程名称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审核人学分2学时36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使用教材自编讲义教学参考资料Brown,JamesDean,UnderstandingResearchinSecondLanguageLearning.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8.Croft,David,AppliedStatisticsforManagementStudies(3rded).Plymouth:MacdonaldandEvans.1983.Kiess,Harold0.andBloomquist,DouglasW.,.PsychologicalResearchMethods.Massachusetts:AllynandBacon.1985.Nunan,DavidResearchMethodsi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房地产代理销售协议书:生态住宅区代理服务
- 2025标准小型厂房租赁合同及配套设施租赁及维护服务范本
- 2025版砂厂环保设备安装与运行承包服务协议
- 河北省崇礼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城市协管员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第十一章:国际物流货物保险合同-全面风险控制
- 2025版全新幼儿园场地租赁及幼儿家长活动服务协议
- 2025版光伏发电项目前期物业管理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科技研发中心前期物业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电子商务电子合同法律效力认定与执行合同
- 2025年度会议中心租赁服务合同书
- 新能源电站远程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 《紫藤萝瀑布》《丁香结》《好一朵木槿花》
- 2023柔性棚洞防护结构技术规程
- 浙江工业大学学生综合测评分细则
- 河流地貌的发育 - 侵蚀地貌
- 离网光伏发电系统详解
- 英语初高中衔接音标
- 广告文案写作(第二版)全套教学课件
-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配电部分)》
- 金融学黄达ppt课件9.金融市场
- GB/T 3758-2008卡套式管接头用锥密封焊接接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