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生产管理办法_第1页
猪场生产管理办法_第2页
猪场生产管理办法_第3页
猪场生产管理办法_第4页
猪场生产管理办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8/228猪场生产治理手册目录北京养猪育种中心差不多情况猪场兽医治理第一节猪场兽医卫生防疫制度第二节常见病防治第三章环境与养猪第一节养猪所需的环境条件温度湿度光照密度通风换气第二节猪的营养第三节种猪的引进第四节饲养治理公猪的治理母猪的治理仔猪的治理育肥猪的治理猪热应激的预防措施第四章工厂化猪场的人工授精技术附录1:规模化猪场生产操作程序附录2:几种常见病的处理方法附录3:常用注射液物理化学配伍禁忌附录4: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附录5:关于种猪毛色问题研究的几篇文章声明声明编制本手册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提高养殖技术,为养猪场赢得更多的利润回报。北京养猪育种中心种猪是通过系统选育形成的具有优秀遗传基因的种猪,优秀的基因,具有优秀的生产性能。依照手册提示的生产条件,应给予这些优秀种猪更多更全面的照顾,以得到更佳的利润回报。本手册未尽事宜,还请宽敞养殖户结合猪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协商更改。提示《北京养猪育种中心种猪生产手册》是在养猪标准生产条件下的专业技术手册。每个猪场处于不同地区,环境、气候和生产条件是有区不的,因此使用本手册时,要保证为种猪制造良好的条件,种猪只有在良好饲养治理的条件下,才能保证其生产潜能的充分发挥。(内部资料,未经许可不得翻印)北京养猪育种中心差不多情况北京养猪育种中心是1991年由农业部和北京市政府共同投资建设的大型种猪育种基地,隶属于北京三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心是农业部确定的国家级重点种畜禽企业,是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会长单位,总理、贾庆林主席等领导曾先后到中心视察,对中心的进展做出了重要指示。中心目前有8个种猪场和中荷畜牧培训中心、SPF猪育种治理中心、种猪性能测定站及农业部北方地区SPF种公猪站等单位,基础母猪存栏4000多头,每年向社会提供优质种猪2万余头,总资产达1.2亿元。中心成立十几年来,通过国家投资和企业投入,种猪资源全部从世界发达国家直接引进,目前包括法系大白、长白、皮特兰、中育C09、英系大白、英系长白、丹系长白、台系杜洛克和达兰配套系等11个品种、品系。2005年10月又从法国引进原种猪350余头,中心差不多成为国内法系种猪大型生产基地。2007年3月从英国引进大白、长白猪100头,为中心进行配套系选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中心差不多掌握配套系育种的整套技术,成功选育出中育猪配套系,并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中心先后承担国家863项目、农业部跨越打算及北京市政府248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与课题十余项,为中心的持续技术进步奠定了基础。中心所属种猪场生产设备、工艺、技术先进,种猪生产采纳全进全出生产模式,生产和育种都采纳计算机治理,B超和猪只采食自动记录系统等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利用,为加快中心的育种效率提供了保证。2002年,中心所属原种猪场通过ISO9001—2000质量治理体系认证,2004年元月中心通过北京市农业标准化体系认证,获农业标准化先进单位称号,2007年3月,中心通过“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专家组确认,成为养猪业首家AAAA级国家良好行为企业。2006年,中心建成农业部北方地区SPF种公猪站,该站年可生产鲜精35万剂,对加快猪种改良速度,幸免疫病传播,实现了养猪业的可持续进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完善育种体系,建立健全产业链,2006年10月中心与河北省承德三元合作成立“三元中育畜产有限责任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的养猪模式,建立年出栏30万头商品猪的项目,项目是中心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将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中心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科技求进展,以治理求效益,以服务求信誉的经营理念,追求更好的种猪质量,提供更优的客户服务,实现更高的社会价值,不断提高种猪科技含量和市场占有率,走名牌企业之路。北京养猪育种中心各品种生产性能及特点品种特点达100㎏(天)背膘(mm)日增重30-100kg(g)料肉比窝均活仔(头)瘦肉率(%)法系皮特兰与其它皮特兰相比,其最大特点是无应激,无难产,产仔数较多。159.99.70956.52.23:110.3774.5法系圣特西理想的终端父本,其最大特点是饲料转化率高,部分种猪头部或臀部有散在的黑斑。142.111.301058.52.17:112.7468.0法系长白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瘦肉率高,产仔数多136.411.941060.82.16:113.8666.5法系大白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瘦肉率高,产仔数多142.412.181012.32.23:113.1965.6英系大白以其健美的体型受到人们的青睐,生长速度快1429.3510152.29:112.2568英系长白体型优美,生长速度快,生殖力高138.59.5410652.31:112.668.5新丹系长白具有良好的生殖产仔及哺乳性能15812998.52.51:112.864.0台系杜洛克瘦肉率高,后躯发达,四肢健壮16510.89202.55:111.267.0达兰配套系具有现代欧美标准的胴体要求,生长速度快1509.81030.02.3:112.565.0二元母猪产仔高,母性好,饲料酬劳高142.212.01030.02.25:113.165.4中育配套系产仔高,母性好,生长速度快,饲料酬劳高15812.5990.02.32:112.367.6第二章猪场兽医治理总则随着集约化、规模化养猪业的高度进展,猪群的疫病越来越成为困扰猪场效益的瓶颈,疫病防制的概念也由“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逐渐向“猪群综合兽医保健”的高度进展,猪场的综合兽医保健措施包括猪群的饲养保健治理、卫生和消毒、免疫及监测、加强营养保健和预防用药等几个方面。为了建立有效的生物安全体系,预防和操纵、消灭猪的传染病,保证猪场养猪生产的顺利进行和可持续进展,维持猪群的高度健康状态,特制定本规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猪群必须免疫口蹄疫、猪瘟、蓝耳病。种猪群依照本场及当地情况制定免疫打算,一般包括口蹄疫、水泡病、猪瘟、喘气病、猪痢疾、萎缩性鼻炎、蓝耳病、伪狂犬、乙型脑炎、细小病毒、喘气病等疫苗。商品猪应免疫口蹄疫、水泡病、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等。场区分为生活区和生产区,场内禁止饲养其它动物。猪场应配备一名兽医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猪场的日常兽医工作及具体实施、执行本程序。场长要对兽医人员进行监督考核。进入猪场的人员、车辆和物品,要通过消毒后方可进场。猪场所有工作人员,均严格遵守本制度。在实施猪场综合兽医保健措施过程中,特不强调兽医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疫病预防和治疗、养殖生产、营养、生殖、生产统计、环境和治理等多方面的知识,高度关注并参与到养猪生产流程中的每一个生产细节,成长为养猪实际生产中的保健兽医,从而保障猪群不发生具有传染性的疫病,并尽可能的消除猪群存在的慢性或亚临床疫病对猪群的危害,逐步提高猪群的整体健康水平。本规程未尽事宜,结合猪场的实际情况,由场长、兽医协商更改。兽医卫生防疫制度一、兽医职责1、场内兽医严格遵守国家和地点的各项法规和条例,认真执行此安全体系。2、全面负责场内的药物与疫苗的合理使用,猪舍内外消毒的安排等兽医防疫工作,监督、检查场内各项兽医工作及相关工作的执行情况,并配合场长的工作。3、坚持每天观看猪群的健康状况,注意猪群的精神状态、呼吸状态、粪便形态、采食情况及有无出血现象等,发觉问题应及时处理。如怀疑有疫情发生,应立即上报场领导,以便采取果断措施。4、负责组织疾病监测的样本采集工作,填写各种兽医报表、报告。二、兽医卫生防疫规程(一)人员1、进入猪场的一切人员,须经“踩、洗、照、换”四步消毒程序方可入场。1.1进场人员双脚踩2-3%火碱消毒垫;1.2在更衣室用消毒溶液洗手;1.3散射紫外线照耀5-10分钟,进行体表消毒;1.4更换场区工作服、鞋等经消毒通道进入场区;1.5换下衣物、鞋等经三天放置后,可拿到生活区洗涤。2、猪场严禁一切外来人员参观;确因工作需要,必须进入场区的外来人员,经场长批准后,按规定填写“人员入场登记表”;并依据“四步消毒程序”入场。3、猪场工作人员每次返场必经48小时的生活区净化后方可进入生产区;外来人员必须进入生产区的,需在场内生活区隔离48小时后,才可同意进入生产区,进入生产区后按照产房、育仔、配种、妊娠、育成、育肥的猪舍顺序进行观看。4、为了防止交叉感染,猪场工作人员应自觉减少接触兽医病原微生物的机会,如到集市、其他猪场及与猪有共患病的动物饲养场和屠宰场、微生物实验室活动;其家属,禁止从事畜禽生产、销售和病原微生物工作。5、猪场工作人员除饲养员、技术人员外,其他人员进入生产区需通过场长批准,依“进入生产区的程序”进入生产区。6、场内人员禁止从场外携带任何食品进入生产区;职工食堂猪肉由本场供应,禁止从场外购买鲜猪肉、牛羊肉及其相关加工食品。7、每年对饲养治理人员进行体检,发觉有人畜共患病人员,立即调离生产车间。8、场内兽医禁止到其它养殖场内进行诊疗。9、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应遵守下列程序或原则。9.1在生产区消毒间用消毒液洗手,更换进入生产区衣物、雨鞋后,经2—3%火碱消毒池后方可进入舍外生产区;9.2进入舍内生产区前在外更衣室脱掉所穿所有衣物,在淋浴室用温水完全淋浴后进入内更衣室,穿舍内工作服、雨鞋后进入舍内生产区;9.3舍内工作服不得穿到舍外、个人使用物品不得进入舍内生产区;9.4生产区与生活区的工作服有严格区分,不得混用;9.5饲养员固定工作岗位,禁止相互串舍;9.6发生疫情时,饲养员必须严格隔离。(二)车辆、饲料和物品1、进入场区的车辆必须在场区的入口处进行消毒,外界购猪车辆装猪前要严格消毒,禁止进入场内。2、进入场区的物品,对其外包装在紫外线下照耀60分钟后再以消毒剂喷雾、浸泡、擦拭或甲醛熏蒸等消毒方式至最小外包装。3、生产区内部的车辆、用具,不准到生产区外使用。各种工具借用、挪用后,需经严格消毒后,方可复原使用。4、饲料在储藏过程中,要注意保存,防止霉变。5、售猪时,幸免场区人员与外界人员、车辆直接或间接接触,对使用过的装猪台、磅秤,要及时进行清理、消毒。防止任何情况下的猪只倒流。6、运送饲料进入生产区的车辆要进行严格消毒。(三)疫情、病死猪的处理1、饲养员应时刻注意观看猪群状况,发觉异常情况,立即报告主管兽医。主管兽医接到饲养员的疫情报告后,要立即现场检查、诊断、治疗、隔离。2、对发生的重大疫情,应立即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同时封锁场区,等候处理。3、初步诊断为传染病后,要立即封锁现场,做好各项隔离、消毒工作,把疫情操纵在最小范围内。4、病猪应转移到场区内的隔离间进行观看,病猪用过的猪舍、器具,通过的走道,必须立即进行严格消毒。5、病死猪按“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进行处理,饲养员不得参与此项工作。6、兽医及饲养员在处理完病、疫情后,立立即被污染的衣服和鞋帽等在生产区内就地进行严格的消毒或销毁处理。消毒后的衣物只能在生产区外使用,不得再次穿进生产区。(四)疫苗、药物使用与治理1、猪场所使用的药物与疫苗的种类、来源、使用方法与免疫程序,结合每个猪场猪群的不同健康状况及周边地区疫病流行情况,经场长、兽医研究后,按规程使用。2、为了有序有打算的使用药物与疫苗,有利于免疫检测和疾病诊断,减少药物使用的种类和数量,减缓抗药性和耐药性的产生,增强使用效能,减少药物残留和提高食品安全性,有效的保证猪群健康,猪场应到当地兽医部门购买兽药疫苗。饲料中抗生素药物的添加要严格操纵,要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添加药物的饲料要标识清晰。3、药物与疫苗,应严格按照生产厂家的要求使用。专门情况下的变动,需经兽医同意,方可修改。4、药品及疫苗要有专人治理,定期对药品及疫苗进行检查,发觉过期、失效及异常,要及时上报处理。建立健全药品疫苗的进出库制度,了解掌握库存量与所需量的比例,及时采购。5、所有药品及疫苗要严格按照生产厂家所规定的保存条件进行保存。6、药物及疫苗要现用现配,一般配好后要在三小时内用完;现在的大部分疫苗差不多上冷藏或冷冻保存,因此在使用时最好是不要离开冷链,要用保温箱或保温瓶加上冰块。三、消毒制度(一)猪场的环境卫生1、场区入口处的消毒池长度应为3~4米,宽度与整个入口相同,池内药液高度为15~20公分,火碱浓度要达到3%;并配置低压消毒器械且保持常年有效,以利于对进场的生产车辆实施喷雾消毒,消毒范围为整个车体(包括车辆底盘、驾驶室地板)和车辆停留处及周围,药液用量以完全充分湿润为最低限度。2、场区入口处设专职人员,负责进出场人员、车辆和物品的消毒、登记工作及监督工作,负责维持消毒池、消毒盆内消毒药液的有效浓度。3、生活区与生产区的一切物品要严格区分;生产区内的工作服要每天进行清洗,烘干或日晒干燥。4、场区内常年坚持灭鼠,蚊蝇多发季节,每周灭蚊蝇一次,对场区内杂草及时清理。5、大风后对全场进行一次全面的喷雾消毒。6、产房、育仔舍等生产单元采取严格的全进全出生产模式,转群后,对用过的出猪台、走道、器具等立即冲洗、消毒;对猪舍的地面、墙壁、用具等进行完全冲洗、消毒和干燥。具体操作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6.1卫生清扫和物品整理空舍或空栏后,清除洁净栏舍内的所有垃圾和墙面、顶棚、通风口、门口、水管等处的尘埃及料槽内的残料,并整理舍内各种用具如小推车、扫帚、铁锹等;6.2栏舍、设备和用具的清洗首先对空舍内的所有表面进行低压喷洒并确保其充分湿润,必要时进行多次的连续喷洒以增加浸泡强度;喷洒范围包括墙面、料槽、地面或床面、猪栏、通风口及各种用具等,尤其是料槽,有效浸泡时刻不低于30分钟。其次使用冲洗机高压完全冲洗墙面、料槽、地面或床面、饮水器、猪栏、通风口、各种用具及粪沟等,特不是料槽等处。直至上述区域显得尽可能的洁净清洁为止;最后使用冲洗机低压自上而下喷洒墙面、料槽、猪栏、饮水器、通风口、各种用具、床面、地面等,清除在高压冲洗过程中可能飞溅到上述地点的污物。随后保持尽可能长的晾干时刻,但不应超过1个小时;6.3栏舍、设备和用具的消毒使用选定的广谱消毒药自上而下喷雾或喷洒,保证舍内的所有表面(墙壁、地面等)及设备(料槽、饮水器等)、用具均得到有效消毒。并对病弱猪隔离栏、接缝处等应有所侧重。消毒后猪舍保持通风、干燥,空置3~5天;6.4恢复舍内的布置在空舍干燥期间对舍内的设备、用具等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维修,重点是料槽、饮水器等;并堵塞舍内鼠洞和做好舍内药物灭鼠工作,充分做好入猪前的预备工作;6.5入猪前1天再次对空舍进行喷雾消毒。7、猪舍日常冲洗规定7.1生殖舍每月完全打扫冲洗、消毒一次;7.2产房断奶后完全打扫冲洗、消毒、空置至少一个星期;7.3育仔猪50日龄后冲洗地板一次,转猪后完全打扫冲洗、消毒;7.4育成、育肥每月打扫冲洗、消毒两次,转猪后包括料箱、地板、猪栏等冲洗、消毒。8、各猪舍每天打扫卫生,保证环境卫生整洁,严禁乱丢废弃物。9、每间猪舍入口处设一消毒脚盆和洗手盆,人员进出各舍时,双脚踏入消毒盆,并自觉在洗手盆中进行手部消毒,特不是猪场的技术人员。10、夏秋季节生产区每周打扫卫生后喷雾消毒一次,全场至少每二周喷雾消毒一次;冬春季节生产区每周两次消毒,全场每周至少一次。(二)猪场的卫生与消毒治理1、猪场的卫生治理:1.1每天及时打扫卫生,清理生产垃圾,保证环境卫生整洁。1.2保持舍内干燥清洁,每天必须打扫清理粪便,尽可能的做到“人、粪分离”的程度。清扫后进行必要的清洗,要节约用水。1.3猪只转群后的空栏舍,用清洗机完全清理卫生,包括栏舍、墙面、食槽等,清洗后使用广谱消毒药品消毒备用。1.4平常注意通风换气,在保持温暖干燥的同时,适时进行通风换气,排除有害气体,保持舍内空气新奇。1.5猪舍日常冲洗规定:生殖舍每月完全打扫冲洗,产房断奶后完全打扫冲洗,育仔猪50日龄后冲洗地板一次,育成、育肥每月打扫冲洗。1.6生产垃圾,如使用过的药盒、瓶、疫苗瓶等,妥善堆于一处,适时销毁处理。1.7猪舍粪沟沉积的粪污,至少半年或一年完全清理一次,保证栏舍内无长期积留的粪便,减少有害菌的生殖。1.8舍内整体的环境卫生,包括屋顶灰尘、门窗、走廊等平常不易清扫的地点,每季度或半年完全打扫一次。1.9灭鼠、灭蚊蝇、操纵鸟及昆虫。场区内坚持灭鼠,灭鼠药的选用要选择诸如敌鼠钠盐、安妥等对人、畜毒性低的毒鼠药。常用0.05%毒饵,与谷物混匀,放置在对人、畜均安全之处。蚊蝇多发季节,至少每周灭蚊蝇一次,可选用敌百虫、敌敌畏、倍硫磷等杀虫药,应注意对人畜的毒性。1.10及时完全清理场区内的垃圾、杂草。2、猪场的消毒措施猪场依照不同生产时期可将所实施的消毒分为终端消毒和经常性的卫生爱护,前者指单栋猪舍或单元舍空舍后的消毒措施(转群后的空栏消毒在一定意义上也可认为是终端消毒),后者指在场区入口、生产区入口、进舍入口、猪群、办公区及生产区等处采纳的经常性消毒措施。在实际生产中不管采纳何种消毒措施均应有严格的消毒登记制度。2.1猪场的终端消毒措施:猪场的终端消毒措施是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保证猪群健康和防止疫病发生的重要措施,其操作应遵循以下全部或尽可能全部的差不多程序:a、卫生清扫和物品整理空舍或空栏后,清除栏舍内的所有垃圾和墙面、顶棚、通风口、门口、水管等处的尘埃及料槽内的残料,并整理舍内各种用具如小推车、扫帚、铁锹等。b、栏舍、设备和用具的清洗首先对空舍内的所有表面进行低压喷洒并确保其充分湿润,必要时进行多次的连续喷洒以增加浸泡强度;喷洒范围包括墙面、料槽、地面或床面、猪栏、通风口及各种用具等,尤其是料槽,有效浸泡时刻不低于30分钟。其次使用冲洗机高压完全冲洗墙面、料槽、地面或床面、饮水器、猪栏、通风口、各种用具及粪沟等,特不是不容易冲洗的地点如料槽、接缝处。直至上述区域显得尽可能的洁净清洁为止。最后使用冲洗机低压自上而下喷洒墙面、料槽、猪栏、饮水器、通风口、各种用具及床面或地面等,清除在高压冲洗过程中可能飞溅到上述地点的污物。随后保持尽可能长的晾干时刻,但不应超过1个小时。c、栏舍、设备和用具的消毒使用选定的广谱消毒药自上而下喷雾或喷洒,保证舍内的所有表面(墙壁、地面等)及设备(料槽、饮水器等)、用具均得到有效消毒。在均匀喷雾或喷洒的基础上,对病弱猪隔离栏、接缝处等应有所侧重。消毒后猪舍保持通风、干燥,空置3~5天。d、恢复舍内的布置在空舍干燥期间对舍内的设备、用具等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维修,重点是料槽、饮水器等;并堵塞舍内鼠洞和做好舍内药物灭鼠工作,充分做好入猪前的预备工作。e、进猪前1天再次对空舍进行喷雾消毒。2.2猪场在实际生产当中实施终端消毒措施时,应充分关注以下几点:a、关于空舍或空栏所实施的卫生治理和浸泡措施,应在猪群转出后立即开展,最长的时刻间隔也不要超过1小时。关于水泡粪工艺的空舍,还包括首先及时排空地沟内的粪污。b、当转出猪群曾出现过死亡数量升高或存栏密度较大时,有必要先进行喷雾或喷洒消毒处理,再进行必要的卫生治理工作,防止直接干燥清扫导致病原微生物的扩散。c、关于猪场的重点时期如产房和育仔舍有必要至少一年使用1次畜舍专用清洗剂,并在浸泡时尽可能保持舍内密闭。d、当转出猪群曾出现过死亡数量升高或存栏密度较大时,有必要使用两处不同性质的消毒药物加强空舍消毒力度。先一种消毒药物(如火碱)对墙壁、猪栏、地面、粪沟等进行喷洒浸泡,30~60分钟后低压冲洗洁净;再使用另一种性质的消毒药物(如过氧乙酸)进行喷雾消毒。e、当空舍内安装有独立的加药饮水系统时,必须对此系统进行清洁和消毒工作。f、实施终端消毒的药液用量每平米地面应操纵在1.5~1.8L,进猪前消毒药液用量为0.4~0.5L/m2。2.3猪场经常性的卫生爱护猪场的经常性卫生爱护是防止外界病原微生物传入和扩散极其重要的措施,其重点是场区入口、生产区入口、猪舍入口、猪群、场内环境、出猪台等部位及兽医器械的消毒治理,而且应在场区入口、生产区入口、猪舍入口等重点部位设立消毒指示标志。a、场区入口猪场场区入口处设专职人员,负责进出场人员、车辆和物品的消毒、登记及监督工作,并负责维持车辆消毒池、消毒盆内消毒药物的有效浓度。进入猪场的一切人员,须经“踩、洗、照、换”四步消毒程序(踩火碱消毒垫,散射紫外线照耀5~10分钟,消毒药液洗手,更换场区工作服、胶靴),通过专用的消毒通道进入场区。关于无法拒绝的非本场人员更应严格遵守并执行上述程序。场区入口处的车辆消毒池长度应为3~4米,宽度与整个入口相同,池内药液高度为15~20公分。并配置低压消毒器械,以利于对进场的生产车辆实施喷雾消毒,消毒范围为整个车体(包括车辆底盘、驾驶室地板)和车辆停留处及周围,药液用量以完全充分湿润为最低限度。进入场区的所有物品,必须依照物品特点选择使用多种消毒形式(如紫外灯照耀30~60分钟和消毒药液的喷雾或浸泡或擦拭等)中的一种或组合进行消毒处理。b、产区入口规模化种猪场在整个生产区设置唯一的人员、物品入口。进行生产区的所有人员在生产区消毒间用消毒液洗手,在外更衣室脱掉所穿衣物,在淋浴室完全淋浴,进入内更衣室,穿舍内工作服、胶靴经专用消毒通道进入生产区。进入生产区的物品特不是药品,均需要进行消毒药液的喷雾或浸泡或擦拭至最小外包装,方可进入生产区使用。需进入生产区的生产车辆必须通过再次的喷雾消毒方可进入,消毒范围和药液用量参考场区入口处的车辆消毒要求。c、猪舍入口每栋猪舍入口处均设消毒脚盆和洗手盆并定期更换消毒液,人员进出各舍时,双脚踏入消毒盆,并自觉进行手部消毒,特不是猪场的兽医技术人员。2.4猪场在实施经常性卫生爱护措施时,应对以下几方面给予充分考虑:a、在场区入口和生产区入口设置合理分布的紫外线灯以充分关注空间和物品的消毒,应保持24小时不间断亮灯,紫外线灯管一般要每45天更换1次。b、在使用消毒脚盆的过程中,药液深度至少超过脚踝部位,踏脚盆前应保持胶靴的清洁度。c、使用消毒药物时应选用杀灭抗性最强的实际的或可能的病原体所必需的最低浓度,在实际生产当中需要依照不同时期操纵不同的疫病要求来选择较为合适的药物浓度。d、在实施喷雾消毒过程中,应使用冲洗机的1/2冲洗压力(低压状态)进行喷雾,且保证药液自上而下降落。e、在重点防疫期内,可适当增加带猪消毒时消毒次数和药液用量。而当猪群出现死亡增高或存栏密度较大时,专门有必要适当提高带猪消毒时的药液用量和药液浓度。f、关于无法空舍的妊娠舍、配种舍等应至少每半年完全清理一次舍内整体的环境卫生,包括屋顶灰尘、门窗等平常不易清扫的地点。g、对同一对象的消毒应定期轮换使用不同性质的消毒药物,但不能同时混用不同性质的消毒药物。h、猪场应重视春季和秋季的环境治理工作,同时加强现在的环境消毒力度。2.5猪群的带猪消毒a、消毒前,必须先清洁卫生,尽可能消除阻碍消毒效果的不利因素如粪、尿和生产垃圾等。b、消毒频率:每周使用冲洗机低压喷雾消毒1次。c、药液用量:要使消毒有效,必须完全湿润欲消毒的表面。以舍内地面面积考虑一般操纵在0.3~0.5L/m2。而关于干清粪生产工艺的种猪场最低药液用量应为0.4L/m2。只有足够的药液用量才可能较长时刻的保持消毒药物与病原微生物的接触,一般要求接触30分钟以上方能取得中意的消毒效果。d、药液必须现用现配制,混合均匀,幸免边加水边消毒等现象。3、场内环境消毒3.1全场至少2周进行1次喷雾消毒,不留死角如出猪台、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点等,在重点防疫期内加强场内环境消毒,每周进行1~2次。3.2药液用量以要紧道路、人员活动频繁区域、出猪台等关键部位达到充分湿润为最低限度。3.3及时完全清理场区内的垃圾、杂草等以尽可能消除阻碍消毒效果的不利因素。4、出猪台外界购猪车辆一律禁止入场,装猪前严格喷雾消毒;售猪后,对使用过的装猪台、磅秤和本场运猪车辆、道路等及时进行清理、冲洗、消毒。5、医用器械的消毒不管采纳蒸汽压力锅或高温干燥箱进行兽医器械消毒,均应达到相应的消毒时刻规定。如蒸汽压力锅必须是在水沸腾后至少维持20分钟方可达到灭菌的目的。在使用化学消毒药物浸泡兽医器械时,特不是注射器和针头,使用前必须用蒸馏水反复冲洗2~3次,以消除可能残留的化学物质对活疫苗的阻碍。(三)、猪场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及消毒剂的选用:A、猪场常用的化学消毒剂:1、氯制剂类:漂白粉:有效氯≥25%,饮水消毒浓度为0.03~0.15%。2、优氯净类:如消毒威、消特灵,使用浓度为1:400~500左右喷雾或喷洒消毒。3、二氧化氯类:如杀灭王,使用浓度为1:300~500做喷雾或喷洒消毒。4、过氧化物类:过氧乙酸:多为A、B二元瓶装,先将A、B液混合作用24~48小时后使用,其有效浓度为18%左右。喷雾或喷洒消毒时的配制浓度为0.2~0.5%,现用现配。5、醛类:甲醛:多为36%的福尔马林,用于密闭猪舍的熏蒸消毒,一般为福尔马林14ml/m3加高锰酸钾7克/m3。消毒时,环境湿度>75%,密闭猪舍24小时以上后通风5~10天。6、季铵盐类:双链季铵盐,如百毒杀、1210、1214等,使用浓度为1:1000~2000喷雾或喷洒消毒(原液浓度为50%)。7、酚类:菌毒敌、菌毒灭,使用浓度为1:100~300。8、强碱类:火碱:含量不低于98%,使用浓度为2~3%,多用于环境消毒。9、生石灰:多用于环境消毒,必用水稀释成20%的石灰乳。10、弱酸类:灭毒净(柠檬酸类),使用浓度为1:500~800。11、碘制剂类:PV碘、威力碘、百菌消-30,一般使用浓度为50ppm。B、消毒剂的选用:由于消毒剂种类专门多,选择时要综合考虑以下几点。1、依据本场的疫病种类、流行情况和消毒对象、消毒设备、猪场条件等实际需要,在不同的时期选择适合本场实际情况的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消毒药物,同时兼顾消毒药物本身具有的效力强、生效快且持久、稳定性好、渗透性强、毒性低、刺激性和腐蚀性小等特点及价格因素。2、充分考虑本地区的疫病种类、流行情况和疫病可能的进展趋势,选择使用或储备针对不同疫病的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消毒药物。3、规模化种猪场应定期开展消毒药物在实施消毒措施时的消毒效果监测,依据实际的消毒效果来选择较为理想消毒药物。四、免疫程序及注意事项(一)、免疫程序疫苗种类产地性质免疫程序保存猪瘟哈兽研兰州江西生物南京药械弱毒组织或细胞苗种公猪:2次/年(4—10月),2头份/次母猪:产后21天免疫2头份仔猪:超前免疫出生后,免疫2头份,1小时候再吃初乳,35日龄再免2头份常规免疫:21和63日龄各免疫2头份-20丹毒肺疫南京药械江西生物弱毒种公猪:2次/年,2头份(毫升)/次母猪:产后21天免疫2头份仔猪:70日龄各免疫2头份-15口蹄疫兰州兽研O型灭活疫苗公猪:每6个月肌注2毫升母猪:产前1.5个月肌注2毫升其它:6周龄首免1毫升,9周龄再免2毫升4-8萎缩性鼻炎罗曼灭活严峻:母猪产前3周肌注5毫升仔猪7-10日龄肌注1毫升(无母源抗体)3周龄肌注1毫升(有母源抗体)轻微:仔猪3周龄肌注1毫升2-8英特威灭活母猪:产前2周免疫1头份(2毫升)后备母猪:产前8周、2周各免疫1头份2-8伪狂犬病先灵葆雅英特威基因缺失母猪:3次/年(二、六、十月)后备猪:10周、14周26周龄各免疫1次2-8传染性胃肠炎哈兽研弱毒灭活苗母猪:产前6、2周各免疫1次,1头份/次仔猪:1、出生后免疫1毫升,2小时后再吃初乳,爱护1年2、20日龄免疫1次,2头份/次,爱护半年4细小病毒哈兽研灭活后备公、母猪,在使用、配种前2周免疫1次,2毫升/次2-8中监所冻干弱毒后备公、母猪,在使用、配种前4周免疫1次,1毫升/次-20兰耳病哈兽研灭活菌种公猪:首免采精或配种前2~3个月,4毫升/头,20天后二免,4毫升/头,以后每6个月免疫一次种母猪:首免配种前5~7天,4毫升/头,20天后二免4毫升/头,以后每6个月免疫一次仔猪:加强免疫,21日龄,2毫升/次2-8乙脑上海冻干弱毒活苗季节:每年4月中下旬—10月后备公、母猪:5月龄以上的免疫1次,1头份(毫升)/次,4周后再免,效果更佳基础猪:全群免疫1次,1头份/次-20张家口弱毒活苗同上1-4大肠杆菌军科院工程苗母猪:产前20天,免疫2毫升(1头份)0-5成都三价灭活母猪:产前6、2周各免疫1次,2毫升4-8江西生物二价基因工程活苗母猪:产前20天免疫1次-15北京中海三价灭活母猪产前15天和40天各注射1次,每次肌注2毫升2-8(二)、疫苗接种时的注意事项在生产实践中常见某些猪场发生免疫失败,除去免疫程序有错误外,而多数是由于疫苗接种时不注意以下事项造成的。因此,应该重视以下注意事项:1、意疫苗来源、运输与保存1.1要使用国家或农业部制定的正规生物药品厂家生产的疫苗,或是经正规途径技术权威单位认可的疫苗。并要检查疫苗是否在有限期内、包装有无破损、瓶口、瓶盖是否封严。1.2运输疫苗应使用保温瓶、桶。瓶、桶内放置冰块并尽快将疫苗运到目的地。1.3须依照生物制品讲明来保存,不同性质的疫苗与稀释液,分不妥善保管。2、按讲明书规定的方法稀释、注射。首先要做疫苗的真空试验,失去真空的不要用。现配现用,应在尽量短的时刻内用完,否则应废弃,剩余的活菌苗不可随意丢弃,接种前、后所有容器、用具必须进行消毒,以防传染。接种疫苗的全过程皆要树立无菌操作观念。3、格和细心的进行注射操作3.1选用的针头口径,长度应合适。使用过大口径针头或注射过快,疫苗液容易倒流,造成苗量不足,免疫效果差。肌肉注射用针头的长度和规格猪只体重针头长度规格10kg以下1.2-1.8cm20-2110—30kg1.8-2.5cm18-1930—100kg2.5-3.0cm18100kg以上3.8-4.4cm163.2注射疫苗的部位应用碘酊、酒精消毒、并防止消毒剂渗入针头或管内,以免阻碍疫苗活性,降低效价。3.3每注射一头猪后,应换消毒后的针头。4、每一种疫苗的编号、类型、规格、生产厂名和有效期、批号,以及接种人员姓名、接种日期等详细登记在记录本上,并抽查监测免疫效果。5、消除阻碍疫苗接种效果的因素5.1对有病态、体质衰弱的猪暂不宜疫苗接种。5.2注射疫苗时,有的猪反应较大,有的仔猪注射半小时后会出现体温升高、发抖、呕吐和减食等症状,一般1~2天后可自行恢复,重者可注射0.1%肾上腺素注射液1毫升左右即可消除过敏性休克。5.3在免疫接种前后10天内尽量不要使用抗菌素类药物,以防阻碍免疫效果。五、保健用药及措施(一)、猪场常用药物:1、抗生素类:青霉素类、氨基甙类、四环素类、磺胺类、氯霉素类、呋喃类、抗菌增效剂、喹诺酮类、头孢等。2、解热镇痛抗风湿类:复方氨基比林、水扬酸钠等。3、激素类:PG600、HCG、PMMS、催产素、兽用前列腺素等。4、抗寄生虫药:伊维菌素、多拉菌素、吡喹酮、芬苯哒唑、丙硫苯咪唑、左旋咪唑、硫双二氯酚等。5、止血药:止血敏、维生素K3等。6、维生素:VE、VB、VC、生物素等。7、微量元素:维丁胶钙、葡萄糖酸钙、亚硒酸钠、铁制剂等。(二)、治疗用药的一般原则:1、针对不同疾病选取敏感药物。2、确保用药剂量和疗程。3、观看病猪反应,及时调整用药种类及治疗方案。4、时刻关注耐药菌株的产生。5、执行综合性的治疗措施。6、联合用药,发挥药物治疗的相加作用和协同作用。7、严格掌握药物的配伍禁忌,防止药效降低或毒副作用的出现(见附录3)。8、时刻关注药物对猪只免疫机能的阻碍。9、掌握药物残留时刻,防止猪肉及其制品中残留药物对人体健康的阻碍。10、掌握药品的保管条件,确保药品安全有效。11、不使用国家规定的违禁药物(见附录4)。(三)、仔猪~生长猪时期的措施:1、用5%的碘酒消毒脐带断端。2、仔猪的补铁、补硒和口服抗菌素:出生24~48小时内每头肌注150~200mg铁制剂和200mg硒制剂,口服硫酸庆大霉素2~3ml或2.5%氟哌酸3~5mg。3、乳猪的预防用药打算3、7、21日龄注射3次得米先(长效土霉素),每次0.5ml,或者头孢噻呋三针(1、7、21日龄—3~5mg/Kg体重)或二针(1、7日龄—3~5mg/Kg体重)打算。4、猪断奶前1周至断奶后1周,用80%支原净(62.5mg/kg)+金霉素或土霉素或强力霉素(150mg/kg饲料)拌料饲喂,同时用阿莫西林(500mg/L)饮水;或使用利高霉素0.5~1.5kg/T饲料,配伍金霉素或土霉素(300mg/kg饲料)或强力霉素(150mg/kg饲料)。5、驱虫打算:仔猪断奶时和育成、育肥猪转群前驱虫一次并在驱虫前、后做好虫卵和虫体监测和猪群排泄物的无害化处理。常用的药物是伊维菌素、芬苯哒唑。(四)、种猪群的措施:1、母猪产后的清宫和保健打算:母猪产后24小时之内肌肉注射前列腺素1ml和长效广谱抗菌素(如得米先(长效土霉素)10ml),以利于子宫的复旧和防止产后感染。2、母猪在产前1周和产后1周,饲料中添加80%支原净(125mg/kg)+金霉素或土霉素(300mg/kg);或使用利高霉素1.0~2.0kg/T,配伍金霉素或土霉素(400mg/kg)以减少母猪带菌量;或饲料添加氟苯尼考100mg/kg+金霉素或土霉素(300mg/kg)。3、驱虫打算:公猪每年保证驱虫三次,可据感染程度酌情增减一次;空怀母猪、后备母猪配种前驱虫,妊娠母猪分娩前15天驱虫。驱虫前、后要做好虫卵和虫体监测和猪群排泄物无害化处理。常用的药物是伊维菌素、芬苯哒唑、左旋咪唑。第二节常见病防治一、猪瘟猪瘟是由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败血性、高传染性疾病,各种年龄猪皆可发病,具有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猪瘟病毒对消毒药的抵抗力强,有效消毒药为1~2%的火碱热溶液,或20~30%热草木灰水,或5~10%的漂白粉液。(一)诊断要点:流行特点:只有猪和野猪感染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不进行预防注射的猪场一旦发病,短期造成广泛流行,发病和死亡率都专门高。但在防疫密度低、疫苗效价低及免疫程序不合理的猪场,可呈散发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专门低,临床症状缓和,病变不典型。临诊症状:按病程长短分为最急性型、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型。前三种类型的病猪体温升高至40.5~42℃,呈稽留热,耳后、腹部、四肢内侧等毛稀皮薄处,出现大小不等的红点或斑,指压不褪色。慢性型的则表现轻度的发热、贫血、消瘦、食欲时好时坏,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现在最常见的为非典型猪瘟或称和气型猪瘟,埋伏期2~3周,病程也较长,临诊仅见低热,有呼吸和神经症状,发病和死亡率都较低,但仔猪死亡率较高,成年猪常能耐过。猪瘟的还有一种类型称为生殖障碍型,此是由于怀孕母猪感染和气型或强毒力毒株时进展成“带毒母猪综合症”所致。母猪食欲和精神状况往往未见异常,但多数产出木乃伊胎、死胎,存活下来的仔猪被毛无光泽,皮肤色淡,发干,发育不良,同时出生后对猪瘟病毒科形成天然免疫耐受,接种猪瘟疫苗不产生免疫应答。幸存的仔猪靠从母猪初乳中获得母源抗体获得部分爱护或因流行毒株毒力较低面得以存活,存活时刻长短不一,但都表现不同程度的生长障碍,有的甚至出现肌肉震颤或犬坐姿势或专门快死亡。这种仔猪向环境中大量排毒,成为重要的传染源,应及时清除。病理剖检变化:三种急性型猪瘟要紧呈现败血症变化,皮肤或皮下有出血点;淋巴结肿大,呈暗红色,切面周边出血;喉头粘膜、膀胱粘膜、心外膜等有出血。慢性型的则在盲肠、结肠及回盲口处粘膜上形成扣状溃疡。(二)防制方法:以预防为主,依照本场种母猪、仔猪的免疫抗体监测结果,来确定最佳免疫程序。猪场实行自繁自养,引进猪只应从无病地区选购并及时做好疫病监测和预防接种,到场隔离观看无病症后,方可混群。紧急防疫措施:发觉可疑的猪瘟病猪时,应立即严格隔离或扑杀消毒;对疫区和受威胁区进行紧急预防接种,据许多实例证实,用大剂量猪瘟活疫苗紧急免疫具有操纵猪瘟的效果。(每头猪参考6~10头份)猪场发生生殖障碍型或和气型猪瘟时的净化方法:实施仔猪超前免疫,即在仔猪出生后吃初乳前立即用猪瘟兔化弱毒冻干苗接种一次,免疫后两小时方可哺乳。这种接种可幸免母源抗体的干扰和中和,抗原在新生仔猪体内复制,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较早地产生特异性抗猪瘟抗体而发挥主动免疫作用,可获得较坚强的免疫力。母猪的猪瘟疫苗注射,应避开配种和怀孕期,已在配种前和哺乳后期和断乳时进行。应定期检查母猪的猪瘟强毒抗体、猪群弱毒抗体效价。二、口蹄疫口蹄疫是由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接触性传染病。传染快,发病率高。临诊以猪口腔粘膜、鼻端、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泡和溃烂为特征。口蹄疫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对日光、酸、碱等敏感。(一)诊断要点:流行病学:猪、羊、牛等偶蹄动物均可发生,以猪特不易感。多发生于冬季和早春;但近年来规模猪场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常呈跳跃式流行。临诊症状:哺乳仔猪发病时,临床多表现急性胃肠炎、腹泻以及心肌炎而突然死亡,病死率高达60~80%。成年猪以蹄部水泡为要紧特征,体温升高至40~41℃,相继在口、唇、舌面、齿龈、乳头等部位出现更多的水泡,水泡破裂后形成烂斑,如继发细菌感染时,可发生化脓性和腐烂性炎症,呈现跛行,严峻时蹄壳脱落,卧地不起。(二)防制要点1.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及时接种疫苗,建议使用进口佐剂的高效浓缩苗,注射疫苗后副反应小,且免疫效果较好。2.如疑口蹄疫时,立即上报有关部门,并采取严格的封锁隔离措施,对猪舍、饲养治理用具及环境进行完全消毒。3.隔离病猪,及时对症治疗。4.紧急防治措施可用口蹄疫灭活疫苗注射,有一定效果。三、伪狂犬伪狂犬病是由疱疹病毒科的伪狂犬病毒引起的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成年猪呈隐性感染或有上呼吸道卡他性症状,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死胎;哺乳仔猪出现脑脊髓炎和败血症状。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低温可长时刻存活,对日光敏感,1%火碱溶液、福尔马林消毒有效。(一)诊断要点流行特点: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和产仔旺盛时节多发。本病往往首先从产房母猪分娩高峰时发病,发生流产、死胎,以产死胎为主,发病率较高。哺乳仔猪要紧表现突然发病,一周内仔猪发病率及死亡率几乎100%;断奶前后的仔猪发病率及死亡率皆明显降低;成年猪发病少,多呈一过性,3~5天耐过,但猪体长期带毒和排毒,成为要紧传染源。临诊症状:随猪龄不同,症状有专门大差异,但都无瘙痒症状。妊娠母猪在怀孕早期感染多发生流产,但在中、后期感染,则将会发生死胎或木乃伊胎,产出的弱仔,多在2~3天死亡,流产率可达50%。哺乳母猪感染后,可能有不吃食、咳嗽、发烧、泌乳停止或减少。哺乳仔猪在感染后症状明显,有典型的神经症状,2周龄内的仔猪死亡率100%,3~4周龄的死亡率50%。成年猪一般呈隐性感染,有时见上呼吸道卡他性炎症症状,5~10天可自然恢复。剖检变化:要紧为明显的非化脓性脑炎变化(脑膜充血、水肿、脑实质小点状出血)和呼吸系统病变。(二)防治方法1.从非疫区引种,并在场外隔离检疫1个月,其间进行血清抗体检查,阴性猪方可入场。2.关于疫区或受威胁区,选用适宜的伪狂犬疫苗(灭活苗、弱毒苗、基因缺失苗)进行预防接种。3.正爆发的猪场,应对全体猪群进行紧急预防接种,选用弱毒苗,以其迅速而全面地建立免疫爱护。并结合消毒、灭鼠等全面的兽医防治措施。四、猪细小病毒病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猪细小病毒引起猪的生殖障碍病之一,该病的要紧特点是受感染的母猪,特不是出产母猪产出死胎、畸形胎、木乃伊胎、弱子猪,母猪无明显其他症状。病毒对热、脂溶剂及胰蛋白酶有专门强的抵抗力,0.5%漂白粉、2%的火碱溶液5分钟可杀死病毒。(一)诊断要点:流行特点:猪细小病毒要紧引起猪的生殖障碍,要紧发生于初产母猪,可水平和垂直传播,特不是购入带毒猪后,可引起爆发;本病具有专门高的易感性,易感的健康猪群一旦病毒传入,3个月内几乎可导致猪群100%感染,并保持较长时刻的血清学反应阳性。临诊症状:往往在一个猪场内,同一时期有多头母猪(特不是第一胎母猪)发生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儿发育异常等病象,而母猪本身没有任何临诊症状,应考虑本病的可能。(二)防治方法:1.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防止引入带毒猪。引进种猪时,应进行血凝抑制试验,当HI滴度在1︰256时以下或阴性时,才能引入。2.对初产母猪和后备种猪,在配种前一个月免疫接种。3.在本病流行地区,可将血清学反应阳性的老母猪放入后备种猪群中,使其受到自然感染而产生自动免疫。五、猪日本乙型脑炎本病又称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猪要紧表现高热、流产、死胎、公猪睾丸炎。病毒对外界抵抗力不强,常用的消毒药剂即可起到专门好的消毒效果。(一)诊断要点:流行特点:本病有较明显的季节性,每年天气炎热的7~9月发生较多;初产或新购进的妊娠母猪发生。本病以蚊子为媒介传播。临诊症状:妊娠母猪只有发生流产或分娩时才发觉症状:分娩时刻多数超过预产期数天,产出不同妊娠期死亡大小不一的木乃伊和死胎,产出的弱仔在几天内发生癫痫样症状并死亡,有的呈各种畸形。公猪高热后常发生睾丸炎,患病侧睾丸阴囊发亮、皱褶消逝、有热痛感,公猪性欲减退,精液品质下降。(二)防治方法:1.在疫区和周围受威胁区的猪场,在蚊虫开始活动前1~2个月,对4月龄以上至2岁的公、母猪,应用乙型脑炎弱毒苗进行预防接种。2.将死胎、木乃伊、胎衣等深埋,消毒污染场地。六、猪生殖—呼吸综合症猪生殖—呼吸综合症(PRRS),又称蓝耳病,是近几年来新发觉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的传染病,感染猪群发生生殖障碍和呼吸系统症状,表现为流产、产死胎、木乃伊、产弱仔和呼吸困难。目前该病在我国的流行趋势已见缓和,少有爆发,要紧表现为持续感染、隐性感染和带毒。该病毒对温热和外界环境理化因素的抵抗力不强,对氯仿、乙醚敏感。(一)诊断要点:流行特点:猪是唯一的易感动物,各年龄均可感染,但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仔猪最易感。要紧感染途径为呼吸道、空气传播、接触传播、怀孕母猪对仔猪可垂直传播。患病公猪通过精液传播。临诊症状:要紧表现为:种母猪发生早产、后期流产、产死胎、胎儿木乃伊化、产弱仔等,母猪不同程度呼吸困难,个不病猪的双耳、腹侧及外阴皮肤呈现一过性的青紫色或紫斑块。新生仔猪呼吸困难和高度的致死率(80~100%)。青年猪轻度症状。种公猪发病率低,表现厌食、精神差、无明显发热现象,精液品质下降。病理剖检:最常见的是局限性间质性肺炎,小猪还可见胸腔积清亮液体,肾周围脂肪、皮下、肠系膜淋巴结水肿。该病的要紧危害:①生殖障碍:母猪晚期流产(105~107天),产死胎、木乃伊胎(50~70%),产弱仔,阻碍母猪发情。②仔猪呼吸道疾病:仔猪出现呼吸系统症状,高死亡率,断奶前仔猪死亡率可达80%,断奶后仔猪的增重降低,日增重可下降50%~70%,死亡率升高10%~25%。③免疫抑制:猪群免疫功能下降,对疫苗免疫接种效果不行,猪群的继发感染增多:枝原体感染、副猪嗜血杆菌、传染性胸膜肺炎、链球菌病、附红细胞体病、伪狂犬病的发病率上升。(二)防治方法:对此病尚无特效的治疗和防治方法,如有发病,只是采取一些缓解临床症状、操纵继发感染及防制扩大蔓延的措施。1.对发病猪场严密封锁,对流产后的胎衣、死胎及死猪要严格做好无害化处理,及时清理和消毒猪舍环境,产房要完全消毒。直到最后一头病猪死亡或临诊症状消逝后8周,并经终末消毒,方可解封。2.加强饲养治理,减少应激因素,提高日粮营养水平,增强猪群抗病力。推迟母猪配种时刻。3.制定药物保健方案,防止继发感染。4.疫苗接种:国内已有部分猪场在使用灭活苗或弱毒苗,但在疫苗的使用上,学术界仍有争议。七、猪流行性感冒猪流行性感冒是由猪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诊特点是突然发病,专门快感染全群,体温升高、咳嗽和呼吸道症状;常有猪嗜血杆菌或巴氏杆菌混合感染,加重病情引起死亡。病毒对外界抵抗力弱,加热、紫外线、常用消毒药易使其灭活。(一)诊断要点:流行病学:本病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于天气骤变的秋末早春以及严寒的冬季。猪群突然发病,专门快传遍全群,发病多、死亡少。已证实,人的甲3型流感病毒能自然感染猪和其他动物。临诊症状: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症。发病突然,常全群同时发生,体温升高到40~42℃,厌食或废绝,呼吸急促,阵发性咳嗽。无继发感染,多数猪在1周左右能康复。剖检病变:以呼吸系统病变为主。呼吸道粘膜充血,表面有大量泡沫状粘液,肺呈紫红色如鲜牛肉状,触之坚实。(二)防治方法:1.严格执行防疫卫生制度,加强饲养治理,猪舍防寒保暖、通风、干燥等工作。2.治疗:无特异治疗方法,发病后及时对症治疗,可选用安乃近、复方氨基比林等肌注以解热镇痛,并选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以防继发感染。同时加强病猪的护理工作,可收到良好效果。八、猪腹泻性疾病仔猪在哺乳期及其断奶后,常因外界气候、温度变化、环境污染、断奶应激、饲料更换、病原(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等缘故,引起下痢。针对引起仔猪下痢的各种因素,从饲养治理好妊娠母猪入手,做好接产工作、加强出生仔猪的护理、抓好仔猪“三关”,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采取综合措施,大都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关于专门情况的下痢,可参考下面提供的方法:1.关于产房卫生环境较差的情况下,对出生仔猪可灌服微生态制剂,或0.5%恩诺沙星2ml。2.关于老猪场在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产生耐药性或由和气猪瘟造成的仔猪下痢,可用本场淘汰的无病伤残或不孕健康老母猪的自制“多价高免血清”,给下痢仔猪按体重2~4ml/公斤体重肌肉注射,一般均有良好的效果。3.针对本厂大肠杆菌的血清型,选用适用的大肠杆菌疫苗对临产母猪进行免疫注射,使出生仔猪获得抗体。4.关于同时存在仔猪断奶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的猪场可采取药物综合保健的方法,在防治下痢的同时,预防呼吸系统综合症、仔猪断奶多系统衰竭综合症,具体方法见仔猪断奶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的防治方法。5.配有饮水给药装置的场内,关于发病猪群可通过饮水的方式投入适量的酸制剂、口服补液盐、抗生素等。九、仔猪断奶多系统衰竭综合症仔猪断奶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要紧病原为猪圆环病毒(PV-2),多发生在5~12周龄断奶仔猪和生长猪,要紧表现精神、食欲不振,进行性呼吸困难、消瘦、贫血、皮肤苍白、肌肉无力、黄疸、体表淋巴结肿大。与猪圆环病毒感染相关的疾病还有:猪皮炎肾病综合症(PDNS)、猪呼吸道综合症(PRDC)、生殖障碍、肠炎、仔猪先天性震颤。(一)诊断要点:流行特点:要紧在断奶后2~3周发病,一般于断奶后2~3天开始。当猪群存在猪生殖和呼吸综合症病毒(PRRSV)、细小病毒、副猪嗜血杆菌、猪肺炎枝原体、伪狂犬病毒、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及多杀性巴氏杆菌等病原,并发生混合感染,死亡率增加至25%~60%。临诊症状:病猪被毛粗乱,进行性消瘦,生长迟缓;呼吸困难、喘气、腹式呼吸;腹股沟淋巴结明显肿大;腹泻;皮肤苍白、贫血、黄疸,以上症状单独或联合出现。剖检病变:肺脏肿胀,质地坚硬或似橡皮,其上散在有大小不等的紫褐色实变区。全身淋巴结,特不是颌下、腹股沟、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显著,切面为灰黄色。肾脏灰白色、水肿,脾脏轻度肿胀,肝脏肿大、可出现中等程度的黄疸,回肠和结肠段肠壁变薄,肠管内液体充盈。(二)防治方法:1.没有疫苗和药物用来防备PV-2感染2.改变和完善饲养方式,规模化猪场应完全实现养猪生产各时期的全进全出,至少在产房和保育时期的全进全出一定要做到,幸免将不同日龄的猪混群饲养,尽可能地降低猪群的感染率。3.建立健全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将消毒卫生工作贯穿于养猪生产的各个环节,减少或杜绝猪群继发感染的几率。4.加强猪群饲养治理,降低应激因素。提高猪群营养水平,保证充足饮水。5.建立完善的药物预防方案,预防细菌性继发感染。哺乳仔猪保健:长效土霉素或速可生制剂,3、7、21日龄肌肉注射。断奶保育猪的保健:速解灵或速可生28、35、42日龄三针;添加80%支原净50g/吨+土霉素或金霉素或强力霉素150g/吨+阿莫西林300~500g/吨饲料,或利高霉素断奶前一周或断奶后2~3周。十、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猪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临诊上以胸膜肺炎为特征。急性病死率较高,慢性病例可耐过。我国要紧是以血清7型菌为主,病菌对外界抵抗力不强,常用的消毒药即可杀死,对某些抗生素也敏感。(一)诊断要点:流行病学:多在冬春季节,规模化猪场发生,以6周~3月龄猪易感,应激因素、饲养治理、卫生条件和恶劣气候明显阻碍发病和死亡率的高低。临诊症状:以呼吸系统的症状为主症。最急性型和急性型表现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至41.5℃剖检病变:要紧是肺炎和胸膜炎,最急性的可见气管和支气管充满泡沫样血色粘液性分泌物;急性型多为两侧性肺炎,纤维素性胸膜炎明显;亚急性型由于继发细菌感染,致使肺炎病灶转变为脓肿,与肋胸膜形成纤维性粘连;慢性型的则在肺隔叶见到大小不等的结缔组织结节,肺胸膜粘连,严峻的与心包粘连。(二)防治方法:1.当前预防本病尚无有效方法,须采取综合的卫生防疫措施,加强饲养治理。2.防止由外引入慢性、隐形、带菌猪。3.治疗:早期发觉,及早治疗,并注意耐药菌株的出现,及时更换药物或采取联合用药。首选药物为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氟甲砜霉素、增效磺胺、泰乐菌素等用于注射,如结合饲料或饮水中添加药物,效果更佳。十一、猪肺疫猪肺疫又称猪巴氏杆菌病,俗称“锁喉风或肿脖子瘟”。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或散发性和继发性传染病。急性病例呈出血性败血病、咽喉炎和肺炎症状。慢性病程要紧表现慢性肺炎症状。本菌对外界抵抗力不强,阳光、加热、常用的消毒药均可专门快将其杀死。(一)诊断要点:流行特点:本病常见于中、小猪;一年四季中以秋末春初有气候骤变季节发生最多,尤其当饲养治理不良、营养差、环境突变、长途运输等诱因作用可促进本病的发生,大多为散发或继发。临诊症状:急性型一般病程较短,可突然死亡。典型的表现为:急性咽喉炎、颈部高度红肿、热痛、呼吸困难及肺炎症状。散发或继发性的慢性病猪,要紧表现慢性肺炎和慢性胃肠炎症状。剖检病变:最急性的表现为败血症出血点变化,以及咽喉部急性炎症为特征。急性病例要紧表现肺不同程度的肝变病灶及胸部淋巴结炎症。慢性病死猪消瘦、贫血、肺肝变区大,并有黄色或灰色坏死灶,肺与肋胸膜粘连、胸腔有大量纤维素状物沉积。(二)防治方法:1.每年春秋两季对猪群进行预防接种。2.健康猪的呼吸道上常带有巴氏杆菌,由于不良因素的阻碍,可诱发本病。因此要加强饲养治理,消除或减少降低猪抵抗力的一切不良因素,增强猪体抗病力。3.治疗:隔离病猪,及时治疗,早期应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治疗有一定疗效。十二、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产霉素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呼吸道慢性传染病。其特征为慢性鼻炎、眼结膜炎、颜面部变形,鼻甲骨萎缩和生长迟缓。病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不强,一般消毒药均可杀死病菌。(一)诊断要点:流行特点:各年龄猪均可感染,以2~5月龄猪只发生最多。临诊症状:仔猪感染后,往往至50~60日龄才开始出现症状,病猪常打喷嚏,经常在圈舍周围器物上摩擦鼻部。有鼻炎症状,从鼻孔流出分泌物,甚至见有血丝;有“泪斑”;鼻腔弯曲或歪向一侧,面部变形,或下颌伸长,上下门齿不能正常咬合。病猪食欲、体温正常,但生长迟缓或停滞,猪场的饲料转化率可降低15%左右。剖检变化:可疑病猪屠宰后,用锯在头部的第一、二臼齿之间锯开,可见鼻甲骨萎缩,卷曲变小而钝直,或卷曲消逝,甚至形成空洞,鼻中隔弯曲。(二)防治方法:1.健康猪场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加强检疫工作,严防购进病猪或带菌猪。2.对病猪及可疑猪坚决淘汰,及时消灭传染源。3.依照场内情况对种猪群和仔猪群进行免疫接种。4.治疗:磺胺二甲嘧啶100~300克/吨饲料,或金霉素100克/吨饲料,或乳酸环丙沙星50克/吨+阿莫西林150克/吨+乳酸三甲氧苄氨嘧啶40克/吨饲料,连喂3~4周。十三、猪链球菌病猪链球菌病是由几种要紧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其临床常见的有急性败血型、化脓性淋巴结型、关节炎型和脑膜炎型。病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不强,对干燥、高温专门敏感,常用消毒药能专门快将其杀死,抗生素、磺胺类药物对其有杀灭作用。(一)诊断要点:流行特点: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自然流行的要紧传染源。多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损伤感染,仔猪也可由脐带感染。哺乳仔猪发病和病死率较高、架子猪次之、成年猪专门少。架子猪要紧发生化脓性淋巴结类型的,发病率低,传播较慢,但可在猪群中陆续发生。临诊症状:败血症型在发病初期有最急性病例,突然死亡,非急性型病例呈稽留热,全身症状明显,腹下有紫红色斑,有的伴有关节肿胀症状,病程1~3天。脑膜炎型多见于哺乳仔猪和断奶后小猪,病初体温升高,继而出现共济失调、角弓反张、四肢做游泳状运动等神经症状,不及时治疗于1~2日死亡。关节炎型可由前两型转来,表现一肢或几肢关节肿胀、跛行,可逐渐好转或衰弱、死亡。淋巴结脓肿型多见于颌下淋巴结、咽部、耳下和颈部淋巴结肿胀、热、痛,淋巴结成熟变软,表面皮肤坏死,破溃流出浓汁,局部结疤愈合。(二)防治方法:1.做好猪舍、环境用具等卫生消毒工作,消除外伤引起的感染因素。2.必要时可用猪链球菌疫苗进行预防接种。3.治疗:对病猪及时治疗,常选用青霉素、四环素、磺胺类药物。十四、猪气喘病猪气喘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要紧临床症状为咳嗽、气喘。病猪初、中期能吃能喝,确实是生长发育不良,生长率减少12%,饲料利用率降低20%。猪肺炎支原体对外界环境及理化因素抵抗力不强,日光、干燥及常用的消毒药都可在较短时刻内将其杀死。(一)诊断要点:流行病学:任何时期猪群均可发病,本病以慢性通过为主,但以小猪症状明显,死亡率高。用一般药物治疗,症状临时消退,以后又能复发。临诊症状:咳嗽、气喘为本病的要紧临床症状,一般体温、精神、食欲正常,病程较长,随着不良因素的阻碍,症状明显或加剧。剖检变化:以两肺的心叶、尖叶和隔叶发生对称性的实变,肺中间实变,以及肺门淋巴结肿大、增生为特征,其他器官无明显变化。(二)防治方法:1.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措施。专门多健康猪发病,要紧是从外地购进慢性或隐性病猪引起。2.注意加强饲养治理,喂给优质饲料,圈舍保持清洁卫生、通风、幸免过于拥挤,定期做好消毒工作。3.对假定健康猪群用猪气喘病弱毒苗或灭活苗进行免疫。4.病猪的治疗:早期治疗结合加强和改善饲养治理,药物可选用:盐酸土霉素、硫酸卡那霉素、支原净、泰乐菌素等。十五、猪密螺旋体病猪痢疾又称猪血痢,是由猪痢疾密螺旋体引起的猪肠道传染病。要紧症状为粘液性或粘液出血性下痢,致使病猪死亡,生长发育受阻,饲料利用率降低。本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阳光照耀、常用消毒药均可杀死它。(一)诊断要点:流行特点:无季节性,各时期的猪群均可感染,但要紧侵害2~3月龄的仔猪,传播缓慢,流行期长。临诊症状:以血性下痢为要紧症状。流行初期,个不猪未见症状突然死亡,多数病猪表现不同程度的腹泻,内混粘液或血,中后期粪便含有血液或血凝快,黑红色的脱落粘膜组织碎片,病猪康复后,易复发。剖检变化:急性病例为大肠粘膜性和出血性炎症,病程长的猪大肠粘膜一层点状坏死,或有黄色和灰色伪膜,呈麸皮样,剥去伪膜露出浅的糜烂面,肠内混有多量粘液和坏死组织碎片。(二)防治方法:1.坚持自繁自养,禁止从病猪场引进带有此病的猪。2.早发觉病猪,最好淘汰或隔离治疗。同时做好猪舍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处理好粪便。坚持药物预防、饲养治理和消毒防疫相结合的措施,可达到净化此病的效果。3.治疗:及时的药物治疗,常有一定效果。可选用痢菌净、泰乐菌素、呋喃唑酮、四环素族抗生素治疗。十六、弓形虫病猪弓形虫病是由垄地弓形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原虫病。(一)诊断要点:流行特点:常发生于夏秋季节,温暖潮湿地区,尤以3~5月龄仔猪发病严峻。临诊症状:本病临床症状与猪瘟、猪流感相类似。病初体温升高40~42℃,稽留7~10天,食欲减退或废绝,便秘。耳、唇及四肢下部皮肤发绀或有淤血斑。病猪咳嗽、呼吸困难、口流白沫、窒息死亡。剖检病变:要紧是肺高度水肿,小叶间质增宽,小叶间质内充满半透明胶冻样渗出物,气管和支气管内大量粘液性泡沫,有的并发肺炎。全身淋巴结肿大,上有小点坏死灶。(二)防治方法:1.磺胺类药能操纵本病的进展,降低死亡率,可参考以下处方:增效磺胺-5-甲氧嘧啶按10公斤体重肌注不超过2毫升,每天1次,连用3~5天。增效磺胺-6-甲氧嘧啶按60毫克/公斤体重,配成10%注射液肌注,每天1次,连用3~5天。2.要防鼠灭鼠,防止饲料被鼠、猫粪污染。3.加强环境卫生与消毒,由于卵囊能抗酸碱和一般消毒剂,可选用火焰、3%火碱液、1%来苏儿、0.5%氨水、日光下暴晒等进行消毒。十七、附红细胞体病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红细胞和血浆中引起的一种原虫病。(一)诊断要点:流行特点:本病多发生于夏季雨后湿度大时,吸血节支动物可起到传播作用。多见于饲养密度大的猪场,特不是1月龄断奶时期受应激因素的阻碍,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临诊症状:5日龄以内仔猪的要紧症状是皮肤苍白和黄疸,1周龄后多可自愈;1月龄左右断奶仔猪最初表现贫血,后出现黄疸,生长发育不良,成为僵猪,有些病猪高热稽留,全身皮肤发红,或是耳、腹下、四肢先后出现紫斑,数天内死亡。剖检变化:要紧是贫血与黄疸。全身性黄疸、皮肤及粘膜苍白,血液稀薄,凝固不良。肝肿大变性,呈黄棕色,胆囊充满明胶样浓胆汁,脾肿大变软。(二)防治方法:治疗药物可选用对氨基苯砷酸、土霉素等,个不严峻的病猪同时补充铁制剂等对症治疗。第三章环境与养猪第一节养猪所需的环境条件一、温度猪在不同年龄与体重时期下的等热区类不体重(Kg)下限临界温度(℃)上限临界温度(℃)新生仔猪0.91-1.8136.037.7哺乳仔猪1.81-5.4430.336.0断奶仔猪5.44-20.4126.332.0生长猪20.41-58.9719.027.5肥育猪58.97-108.8616.224.7妊娠母猪136.1-272.216.227.5哺乳母猪170.1-283.516.224.7成年公猪136.1-317.516.227.5猪从出生到性成熟至少要经历三种不同时期温度的阻碍。第一时期:从出生—断奶,以出生第一周最为关键。出生第一周的窝养仔猪临界温度在31—37℃,而母猪的适宜温度在20第二时期:从断奶到6月龄刚刚断奶时,仔猪舍温度应保持在30℃,通过一周时刻仔猪适应后,温度可降低至27℃。仔猪时期环境温度一定操纵在25℃第三时期:从6月龄到开始生殖后代,最适宜温度是18现在温度过高会阻碍公猪的精液品质,另外公猪的性欲、性行为也会因高温而受到抑制;怀孕前后期的母猪高温可造成产活仔数减少,而且会阻碍初乳的免疫球蛋白含量,泌乳期则阻碍母猪的采食量,使母猪因营养不足而造成泌乳减少或无乳,母猪体重严峻减少,阻碍断奶后再发情或造成生殖障碍。因此,温度对猪只阻碍甚大,而且微生物环境、营养环境也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为此适当的畜舍建材与设计,保温降温设施,因地制宜的饲养与治理,可改善这一问题。二、湿度:湿度与温度紧密相关,湿度增大时,猪体散热增多,因此严寒季节猪舍湿度不宜太大,另外湿度增大有利于各种病原微生物的生殖,间接阻碍猪只健康,阻碍肥猪增重。湿度太小空气中尘埃增多也不利于猪的健康。下表见猪舍内适宜的相对湿度猪舍种类适宜的相对湿度公猪舍65~75母猪舍65~75仔猪舍65~75肥猪舍75~80三、光照光照对猪体健康、生产性能有重要的阻碍。增加光照可使猪只抵抗力、生殖力、初生窝重提高。另外对公猪精液品质可得到改善。因此,为了提高公母猪生产性能,自然光照或人工光照每天最好为14—18小时。四、密度饲养密度太小造成设备利用不全,猪只采食量增加,饲料酬劳降低;饲养密度过大,猪舍环境恶化,猪只个体间生长不均匀,阻碍猪的健康成长,最终阻碍猪的日增重。下表见各类型猪只的饲养密度群不猪的体重(㎏)占地面积m2培育前期猪5.5-13.50.2-0.25培育期猪13.5-350.3-0.4育肥前期猪35-700.6育肥中后期猪70-1000.8后备母猪115-1352.2怀孕母猪135-2251.4-1.6五、通风换气猪舍空气中有害气体要紧有CO2、NH3、H2S,假如有害气体浓度超标时,会阻碍猪的日增重、饲料转化率、猪的生殖力,长时刻有害气体加上猪舍中的尘埃,容易使猪感染呼吸和消化道疾病。要减少猪舍内有害气体,首先要及时将粪尿清除,其次要安装排风扇,将有害气体排出。据资料介绍,猪的呼吸道疾病,空气中的尘埃是专门重要的诱因,而猪舍中的尘埃87%是由于劣质饲料和水泥地面造成的。第二节猪的营养1、种猪最低的营养标准指标单位乳猪仔猪育成猪育肥猪哺乳母猪妊娠母猪消化能kcal/㎏340033503300320033503100粗蛋白%211916141614赖氨酸%1.251.20.80.650.80.6可消化赖氨酸%1.00.80.650.50.65蛋+胱氨酸%0.750.60.480.4苏氨酸%0.850.680.550.44钙%0.900.800.800.800.900.90磷%0.700.650.650.650.700.70盐%0.400.400.400.400.400.40维生素AI.U.750075005000500050007500维生素DI.U.750750500500750750维生素EI.U.353530303535胆碱mg6006003003006006002、推举配方断奶~15kg猪推举饲料配方饲料组成配方1配方2配方3玉米63.1058.661.42豆粕22.0015.024.60鱼粉5.007.004.00全脂大豆5.00乳清粉5.003.005.00脱脂奶粉5.00豆油0.801.000.60赖氨酸0.300.16蛋氨酸0.130.12苏氨酸0.07磷酸氢钙1.801.402.20石粉0.800.30食盐0.300.400.40预混料1.001.001.00有机酸0.300.50合计100.00100.00100.00CP(%)18.1020.1019.50DE(Mcal/kg)3.2214.003.27LYS(%)1.211.301.33Ca(%)1.000.921.01P(%)0.780.800.6815~30kg猪饲料配方项目配方1配方2配方3玉米65.549.261.9豆粕23.616.623.0麸皮4.525.07.8鱼粉3.02.0菜籽粕5.0棉籽粕2.0石粉1.11.81.1磷酸氢钙0.91.10.8食盐0.40.30.4预混料1.01.01.0合计100.0100.0100.0DE(MJ/KG)12.34CP(%)18.016.4818.030~60kg猪饲料配方项目配方1配方2配方3玉米51.749.262.8豆粕19.016.616.1麸皮25.025.013.0鱼粉1.0菜籽粕5.0棉籽粕4.0石粉1.81.80.7磷酸氢钙1.21.11.0食盐0.30.30.4预混料1.01.01.0合计100.0100.0100.0DE(MJ/KG)12.412.34CP(%)16.016.4816.060kg~上市猪饲料配方项目配方1配方2配方3玉米65.06463豆粕13.78.44.2麸皮14.014.217.4鱼粉2.0菜籽粕5.05.0棉籽粕4.04.04.0石粉1.22.02.0磷酸氢钙0.71.11.1食盐0.40.30.3预混料1.01.01.0合计100.0100.0100.0营养水平DE(MJ/KG)12.6412.59CP(%)14.514.313.92妊娠母猪饲料配方项目配方1配方2配方3玉米61.149.553.1豆粕12.111.68.7麸皮21.730.030.0鱼粉1.6菜籽粕5.04.2石粉0.91.41.4磷酸氢钙1.21.21.3食盐0.40.30.3预混料1.01.01.0合计100.0100.0100.0营养水平DE(MJ/KG)12.112.18CP(%)14.014.714.0哺乳母猪饲料配方项目配方1配方2配方3玉米71.261.662.3豆粕19.313.29.2麸皮3.615.316.9鱼粉2.02.0菜籽粕6.06.0石粉0.91.11.1磷酸氢钙1.61.51.2食盐0.40.30.3预混料1.01.01.0合计100.0100.0100.0营养水平DE(MJ/KG)12.8512.76CP(%)15.815.114.6特不提示:后备母猪营养:一般猪场因后备猪少,而且是每次少量长期不断的补充到母猪群中,因此专门少单独配合后备母猪料,但后备猪的营养确实专门重要,既不能用肥猪料,也不能用妊娠母猪料,因为这两种料都不利于后备猪的成长和日后的发情配种及排卵数的增加,假如是外引种猪,往往会一次引进一个群体,因此应注意单独配合后备猪饲料,后备猪营养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保证后备母猪配种时体重达到115-125k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