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建筑浅谈_第1页
仿古建筑浅谈_第2页
仿古建筑浅谈_第3页
仿古建筑浅谈_第4页
仿古建筑浅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仿古建筑浅谈砌体部分仿古建筑中,房屋主体结构通常是先立架后砌筑,立架完成后,砌体部分才能根据柱子的分布情况进行施工。墙体各部位名称如下图。仿古建筑中,房屋主体结构通常是先立架后砌筑,立架完成后,砌体部分才能根据柱子的分布情况进行施工。墙体各部位名称如下图。房屋干而图.130后檐墙:后檐墙又称后墙,中线外砌体称为外包金,中线内砌体称为里包金或里背。后檐墙通常由三部分组成:下肩、上身、砖檐。下肩:下肩又称下碱,它是后檐墙的下部分,砌筑层数以单数定高,一般是檐柱的3/10,下肩破有的超出上身外皮10mm左右的距离,有的则与上身平齐。下肩墙实际上属于墙裙的一种形式,下肩内外包金高度一致且破规格统一。后檐墙有柱子的地方则将其包裹在墙里面了。因此,后檐柱的粗细程度要适度,以不大于,220mm为妥。上身:上身是后檐墙的中间部分,有的上身全为蓝砖砌筑,有的则做了墙心,也称为软心。墙心一般用造价低的红砖砌筑,然后再进行抹灰、刮白或刷涂工序。墙心砌筑时要内退下肩10mm左右的距离,我们把这段距离称为“花碱〃。砖檐:砖檐是增强墙面美感的一种作法,它处于后檐墙的最顶端。一般最顶端传出檐层数为2—3层即可。这里需注意一点,砖檐有两种形式:老出檐与封护檐(封裹檐)。老出檐是外露椽飞,封护檐是不露出椽子的。如下图

山墙:硬山式山墙是一种封闭式的墙体,它将所有的木构件全部封闭在墙内。山墙由四部分组成:下肩、上身、山尖和山檐。下肩:山墙的下肩砖皮数在古建筑中通常取单数,在仿古建筑中已不在拘泥于单数了,有时也用双数。为什么呢?我们知道,从山墙前檐柱延伸出来的墙体称为墀头,墀头和山墙是一个整体,为了增强装饰效果,墀头底部要安装两块石头,下面的称为角柱石(迎风石),上面的称为押砖石,为使墙面灰缝线条的工整,角柱石与押砖石的高度要与砖皮数相匹配,因此也就形成了下肩上平与角柱石顶端共一条线的原因。现在仿古建筑中,我们使用的蓝砖通常是小停泥,规格是280X140X60。角柱石的高度在600—620mm之间,也就是10层砖皮数,押砖石厚度在120mm左右,折合砖皮数2层,所以说,下肩无论取哪种高度都会与其上面边线平齐,这便是双数的形成。上身:上身是指山墙中间的部位。山墙的上身与后檐墙的上身一样,也要比下肩内退10mm左右的距离。如果将上身顶部砌筑成阶梯的形式,我们称其为〃山花〃。其实上身也是尽展建筑魅力的一个平台,各种影壁、砖雕字画等都是在山墙的上身完成。山尖:山墙上的三角形部分就是山尖。砌筑山尖时山尖的两条斜边要与屋顶的坡度线尽量保持平行,山尖的顶点是

脊檩的下平。为什么三尖的顶点是脊檩的下平呢?因为山尖的顶点是用来支撑脊檩的承重墙体,硬山建筑中,山墙中间部位有的有柱子,有的则没有。山尖与柱子共同来承担脊檩上方的荷载。见下图。群附-赍柝中山堵正碓群附-赍柝中山堵正碓山檐:山檐在山墙的最顶端,它是由冰盘檐(拨檐砖)、博风砖构成。冰盘檐是由直檐、半混、枭和盖砖组成。博风砖是将砖立起来砌筑的一种形式,博风砖的规格一般是300X300X60mm或400X400X60mm但也有特殊规格的,不过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