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人口与环境-课件_第1页
复习-人口与环境-课件_第2页
复习-人口与环境-课件_第3页
复习-人口与环境-课件_第4页
复习-人口与环境-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口与环境高中地理复习1、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a)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读图时注意单位刻度,填空时注意单位。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b)影响因素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经济基础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2008)6、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A)生物学规律(B)婚姻生育观(C)医疗卫生条件(D)生产力发展水平D(2008)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2006年2月26日世界人口突破65亿大关。2006年l0月17日美国第3亿个公民出生。世界环境与人口中心提出的报告说,美国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约占全球的l/4,到2020年预计将增至43%。(1)目前,美国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低-低-低”模式(2009)8.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城市的人口增长模式主要是(A)“高~高~低”模式

(B)“高~低~高”模式(C)“高~高~高”模式

(D)“低~低~低”模式D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差异(2011年)负增长——乌克兰、匈牙利、德国、罗马尼亚、希腊接近于零增长——俄罗斯、日本、波兰、捷克3、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典型分布地区(b)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3、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典型分布地区(b)BB

(2009)20.漫画《大餐》(图3)所揭示的主题是

(A)环境污染问题(B)生态恶化问题

(C)气候变化问题(D)人口增长问题

5、人口容量及其影响因素(b)⑴资源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⑵科技发展水平⑶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⑷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人口容量——6、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b)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个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2011)8、下列可承载人口最多的地区是(A)青藏高原

(B)长江三角洲(C)内蒙古高原(D)塔里木盆地B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2010·延边高一检测)下图是奥地利1951~2001年五个阶段人口增长状况示意图,期间人口死亡率保持稳定,读图判断1、2题。1.奥地利人口自然增长的低谷期发生在()A.1961~1971年B.1971~1981年C.1981~1991年D.1991~2001年2.近三十年来,奥地利人口增长的最主要特征是()A.负增长显著B.机械增长显著C.自然增长显著D.过度增长显著【解析】1选B,2选B。一个地区的人口增长与人口的自然增长、人口的迁入迁出(机械增长有关,从图中可知奥地利的人口自然增长低谷期出现在1971~1981年,从1971年以来的30年奥地利的人口增长中迁入的人口总数远远大于人口的自然增长。

读2000年我国男女性别比示意图,完成3~5题。3.与城镇相比,农村性别比偏高的主要原因是()A.重男轻女观念严重B.经济水平较低C.计生工作力度不够D.B超滥用6.读中国2005年~2050年人口变更图。此图反映出()A.劳动力增加B.性别比平衡C.老龄化趋势D.独生子减少【解析】选C。从图中的性别年龄结构示意图可知,中国将由2005年的年轻型,转变为2050年的老年型,伴随产生的是人口的老龄化问题。7.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模式的变迁过程是()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C.丁→丙→乙→甲D.丙→丁→甲→乙8.四个时期中,从人口增长状况分析,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A.甲B.乙C.丙D.丁9.引起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人口基数B.交通方式的布局与变化C.自然条件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解析】7选A,8选C,9选D。从图中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数值特征可知甲、乙、丙、丁对应的人口增长模式分别是:原始型、过渡型、过渡型、现代型。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应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差值最大的丙时期。导致自然增长模式改变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经济水平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7、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a)人口迁移——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分类:国际迁移:国内迁移永久性移民、外籍工人流动、国际难民定居农村到城市城市到农村农村到农村城市到城市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2010)10、我国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意义在于(A)促进人口有序流动

(B)改善城市生态环境(C)加速区域城市化进程(D)提升农业产业地位C7、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a)人口迁移——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分类:国际迁移:国内迁移永久性移民、外籍工人流动、国际难民定居农村到城市城市到农村农村到农村城市到城市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2011)23、人口大量迁入城市产生的积极影响有(A)推进城市化进程(B)缓解城市就业压力(C)解决城市交通困境(D)改善城市住宅质量A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因素

政策政治变革战争自然生态环境因素气候土壤水矿产资源

自然灾害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家庭婚姻社会文化因素

文化教育宗教信仰经济布局变化重大工程建设交通和通信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人口迁移的基本动因。城市化推进

(2008)城市化是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的过程。读图(图2)回答20~21题。20、引发图中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因素(B)环境因素(C)政治因素(D)文化因素8、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c)自然生态环境因素——资源和灾害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就业机会政治因素——政策和战争社会文化因素——教育、婚姻和宗教农村城市农村生活困难就业机会少升学与升迁机会少生活质量低就医不便公共设施不足社会地位低推力因素拉力因素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工作机会多赚钱机会多医疗服务相对理想教育与升迁机会多休闲机会多居住舒服社会地位高

对迁出地的影响:利:(1)加强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的联系,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收入;(2)缓解了人地矛盾和就业压力,可以更加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农业土地资源,更好地保护了农村的自然环境。弊:(1)青壮年劳力和人才外流,影响当地经济发展;(2)出现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

对迁入地的影响:利:(1)提供劳动力资源,弥补劳动力的不足;带了大量高素质人才;(2)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尤其是第三产业发展;(3)促进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4)减轻了老龄化程度弊:(1)造成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等社会问题,增加医疗、卫生、教育、就业等方面压力。(2)增加公共设施负担和城市管理困难9、世界及中国人口迁移的现状(b)迁出地迁入地世界人口迁移现状: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北京市某学生的爷爷在年轻时响应国家号召,支援边疆,携带全家人到了新疆定居;爸爸在北京寻找到好的工作后携全家落户北京;叔叔求学移民美国,并且在美国结婚,现在全家在美国定居。分析所给材料,回答14~16题。14.该同学的爷爷的迁移属于()A.短期流动B.政治因素迁移C.经济因素迁移D.自发的国内人口迁移15.关于该同学爸爸的迁移的说法,错误的是()A.迁移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B.迁移方向是从落后地区向较发达地区C.属于自发的国内人口迁移D.国家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迁移16.该同学的叔叔的迁移属于()A.集团性迁移B.劳务输出C.政治因素迁移D.国际人口迁移【解析】14选B,15选D,16选D。从材料的叙述中可知该同学的家中存在多种人口迁移现象,爷爷和爸爸的迁移属于发生于我国境内的国内人口迁移,叔叔属于跨越国界的国际人口迁移,其影响因素分别是:政治、经济、求学。

(2010·晋中高一检测)深圳市位于珠江口东侧、广深铁路终点。1980年建立经济特区以后,城市经济发展迅速,现已成为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旅游和农林牧渔并举的百万人口的外向型综合港口城市。根据资料,完成17、18题。17.当分析深圳市人口数量变化时,应重点分析其()A.人口的迁移B.人口的出生率C.人口的自然增长D.人口的死亡率18.通过人口普查发现,深圳市人口的死亡率低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其原因是()A.营养好B.女性比例高,寿命长C.人口年龄结构轻D.文化教育水平高【解析】17选A,18选C。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大量的迁入,并且迁入的大多数是青少年,所以当前深圳的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是人口的迁移,人口的年龄结构为年轻型,人口的死亡率较低。19.有关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最适宜的人口规模B.不同时期,人们估计的人口合理容量差别不大C.制约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只有自然因素D.消费水平的高低,对人口合理容量没有影响【解析】选A。环境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地区最适宜的人口规模,它的影响因素和人口容量是相同的,但其数值低于人口容量。

环境承载力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从不同角度估算,环境承载力的数字也不相同。如果忽略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某地区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将取决于数量最少的那一种自然资源。据此回答20、21题。20.若某地区根据水资源、能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数量计算得出的人口容量分别是①、②、③、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